登陆注册
4681400000023

第23章 “捕捉”雷电的巨人

——类比推理与假说

传说,锯子是由鲁班发明的。有一次,鲁班上山砍木料,不料手指被茅草划了一道口子。鲁班是个有心人,他发现,茅草这样厉害的原因是,茅草的边缘上排列着又长又密又锋利的牙齿。他就找铁匠仿照茅草样子,用铁打了几十根铁条,用来锯树,果然又快又省力。

他的思考过程是:

茅草边缘有很密而又锋利的齿能划开硬物,

铁条边缘有很密而又锋利的齿,

所以,铁条也能划开硬物。

这是一个类比推理。类比推理是这样一种推理:根据两个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类似而推出其他属性也类似。

如果对象A有属性abcd,对象B也有属性abc,那么就可以得出对象B也有属性d这一结论。

南北朝时的贾思勰读书时善于思考。当他读到荀子《劝学篇》中“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时,就想到纤细茎弱的蓬长在粗壮的麻中,就会长得很直,那么,把细弱的槐树苗种在麻田里,也会这样吗?于是他做试验。槐树苗由于周围的阳光被麻遮住,便拼命往上长。3年过后,槐树苗果然长得又高又直。

生活在奥古斯都王朝的克里欧默狄,观察到放在一只空的容器中的一个指环,刚刚为容器边缘所阻,因此看不见,但是把水注入容器,就能看见了。他根据这个现象提出,我们所看到的将落未落的太阳可能已经在地平线之下。

200多年前的一天,风雨交加,电闪雷鸣,著名科学家富兰克林冒着生命危险,把一只特制的纸风筝放上了天空。风筝的绳子的末端拴着一把金属钥匙,钥匙下端又用丝线把绳子加长,由于丝线是不良的导电体,电会集中在钥匙上而不会通到拿着丝线的手上。这时他发觉,用手去触摸钥匙,就产生通常的触电感觉。

如果说古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是为人类盗窃天火的英雄,那么可以说富兰克林是捕捉雷电的巨人。神话毕竟是神话,富兰克林的实践,其惊险与成就足以胜过一打神话。

启发富兰克林做这个实验的,是他对“地电”与“天电”所作的一次类比推理:

闪电的路线是之字形的,电花亦然;

电使物体着火,闪电也有这一本领;

电熔解金属,闪电也有这一威力;

两者都能杀死动物,都能致盲;

电经常在最良好的导体或最易带电的物体中通过,闪电也一样;

尖的物体吸引电花,闪电也酷爱亲吻塔尖,树木和山顶;闪电经由一朵云到另一朵云,正如电花之经由一物到另一物……

如果闪电是电,那么,运用适当的设备就能把它引到地面。

这便是运用类比推理提出的一个著名假说。

类比推理的结论是或然的。因为类比推理的可靠程度决定于已知共有属性与推出属性之间的联系程度。在客观世界中,二者之间的联系有的有规律性,有的没有规律性,所推出的结论,可靠程度就会有所不同。有的结论,通过实践而确立其真理性,有的依照实践而加以修改,有的则被推翻。如果已经确定了已知共有属性与推出属性之间的必然联系,人们就会应用演绎推理而不会再应用类比推理。

假说是根据已有的事实或知识,对未知的现象及其规律性作出假定并证明这个假定的思维过程。

医生看病,通过望、闻、问、切而提出初步诊断;在军事上,侦察员遇到新的情况,要作出种种推测,指挥员根据侦察来的情况,要提出一种或数种战斗方案;刑侦人员根据一定的线索,要提出破案的各种可能性;科学家在向自然和社会进军的过程中,常常要用新的理论去解释未知的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各种联系。上述种种推测、方案、猜想等,都称为假说。

自然科学研究无疑要大量用到假说,就是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也时时运用假说。

列宁在1918年写的《预言》这篇短论中,评论了恩格斯在30多年前谈到的世界战争(即第一次世界大战)所说的一段话。列宁说:“这真是多么天才的预言!”“很多事情发生得同恩格斯所预料的‘一字不差’。”

恩格斯的预言如下:“对于普鲁士德意志来说,现在除了世界战争以外已经不可能有任何别的战争了。这会是一场具有空前规模和空前剧烈的世界战争。那时会有800万到1000万士兵彼此残杀,同时把欧洲都吃得干干净净,比任何时候的蝗虫群还要吃得厉害。30年战争所造成的大破坏集中在三四年里重演出来并遍及整个大陆;到处是饥荒、瘟疫,军队和人民群众因极端困苦而普遍野蛮化;我们在商业、工业和信贷方面的人造机构陷于无法收拾的混乱状态,其结局是普遍的破产;旧的国家及其世代相因的治国方略一齐崩溃,以致王冠成打地滚在街上无人拾取……”

形式逻辑不研究具体的假说,它只研究推理在假说中的应用。假说包含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假说的提出,第二阶段是假说的证明。

神奇的预言是神话,科学的预言却是事实。假说的提出,并不是胡思乱想的结果,它以所掌握的事实和根据已有的科学知识为出发点。

牛顿说过:“我不做假说。”但他不顾这个声明而提出了很多假说。他的意思是说“我不做假说,但我要在事实的基础上提出假说”。当牛顿以自发唯物主义倾向研究自然现象时,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等著名的科学假说与理论;当人家问他行星为什么会运动时,他却错误地假定了上帝的第一推动力,走进了死胡同。

据说提出著名的星云假说的法国的拉普拉斯把他的《世界体系》一书送给拿破仑,事前有人告诉拿破仑说,这本书里根本没有提到上帝。拿破仑就对拉普拉斯说:“你写了这样一部大著作,却从来不提到世界体系的创造者。”拉普拉斯回答得好:“我用不着那个假设。”

在形成假说的过程中,我们还要运用一种推理或综合运用各种推理,进行推演,提出某个假说。

类比推理在假说的提出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因为人的认识总是从个别开始的,人们发现了所研究的两个对象有某些相似点,就有可能去假定这两个对象在其他方面也有相似点,例如,关于动物细胞结构的假说最初也是通过类比推理提出来的。德国动物学家施旺和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发现动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后来,又发现植物细胞中有细胞核,于是类推动物的细胞也有细胞核。

归纳推理在假说的提出阶段也是用得较多的形式。例如,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就是不完全归纳的结果。

运用演绎推理来提出假说的情形较少见,因为它容易导致模式论。

在形成假说的过程中,除了运用逻辑方法以外,科学想象也起着重要作用。有人认为,只有诗人才需要幻想,这是没有理由的,甚至在数学上也是需要幻想的,甚至没有它就不可能发明微积分。

想象(幻想)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在实践活动中,人的头脑不仅能感知过去和现在作用于他的事物,而且能创造出过去未曾遇到过的事物的形象,产生出现实中尚不存在的东西的观念。想象既有一定的事实依据,又有高度的抽象性。它是直觉的延伸。人一借助幻想来猜测对象的性质、特点和机理,思想便可能渗透到实验、观察所不能直接达到的深处和广处。

德国化学家凯库勒描述过自己发现苯的环状结构的想象过程:“事情进行得不顺利,我的心想着别的事了。我把坐椅转向炉边,进入半睡眠状态。原子在我眼前飞动:长长的队伍,变化多姿,靠近了,联结起来了,一个个扭动着,回转着,像蛇一样。看,那是什么?一条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在我眼前轻蔑地旋转。我如从电闪中惊醒,那晚我为这个假说的结果工作了整夜。”

我们一方面要看到类比推理在假说的提出阶段有着大量的应用,另一方面又要强调,类比推理的结论又是或然的,即不是从前提中必然推出的。

19世纪人们根据火星与地球有许多相似之处,推出火星上也有生命的结论,就被20世纪空间探测的结果所否定。又如,1845年法国天文学家勒维耶发现水星轨道近日点的进动现象在有的摄动影响都考虑进去以后,仍旧有无法解释的偏移,他根据以往从天王星轨道的摄动现象预言并发现了海王星的成功经验,将水星轨道的进动现象同天王星轨道的摄动现象进行了类比,认为这可能又是一个未知行星的摄动力作用的结果,于是,许多天文学家花费了几十年的时间,寻找这颗猜想中的行星,有人还热情地预先将它命名为火神星。但是,经过反复探测,人们发现它并不存在。直到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建立以后,人们才发现水星轨道的近日点的进动,原来是一种广义相对论效应。

要使假说成为科学的、正确的理论,必须通过实践和科学论证来确立假说的真实性。

在验证假说时,暂时假定所提出的假说是真实的,然后根据这一假说导出一批推断,接着再拿这些推断来同现实对照,看看推断结果是否符合实际。通常,如果实际上没有产生这些结果,则可以认为该假说是虚假的。有时候据假说推出的推断与实际不符,是由于提出假说的背景知识有缺陷,这时就要求修改背景知识,所以不能轻易以推断的假来否定假说。如果推出的结果愈多并且验证得愈多,那么假说的可靠性程度愈高,但是该假说仍没有得到逻辑上的证明,因为其逻辑形式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后件式,前提与结论没有必然联系。

验证假说的真实性比验证其虚假性要复杂得多。

当着假说涉及的现象能够直接通过实践加以观察时,如果假说与观察相符,那么假说就变为确实可靠的知识。

数学中的公理,形式逻辑中的基本规律以及具体科学和哲学中的带公理性质的基本原理,都是一些特殊性质的假说,对它们无法进行逻辑的论证,只能直接依赖实践的证明。

数学中的许多命题不可能由实践直接证明,当数学家从一些公理出发,通过演绎证明后,这些命题就成为定理。

在科学史上,有许多有生命力的假说,不仅能解释已经观察到的现象,而且还正确地预言新的没有观察到的现象,因此得到人们的承认。这时我们就不再称它们为假说,而称它们为定理。例如,根据元素周期律预言了一系列未知元素,当这些预言得到证实后,它就成为定律被人们接受。

同类推荐
  • 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

    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

    《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是作者在扬州大学读博期间完成的博士论文,这一选题的直接意图是针对中国古代文人“文学的自觉”而提出的,这是从上世纪初一直延续到今天的文学史老话题。为什麽这个问题一直为学界感兴趣呢?因为“文学的自觉”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文学转型。今夭我们所见的文人文学的基本格局,就是由这次转型奠定的。所以,弄清这个问题意义重大,它涉及古代文人文学建构历史过程,同时还隐含着古代文人文化品格建树的若干资讯,许多学者封此感兴趣是有理由的。
  • 文学文献(兰州历史文化)

    文学文献(兰州历史文化)

    《兰州历史文化》从不同的角度全景展示了兰州的历史与文化全貌。“历史沿革”生动介绍了兰州如何从远古蛮荒时代发展成为雄居大河之滨的“黄河之都”
  • 中华喜事大观

    中华喜事大观

    喜——是百姓生活的福气标志;有喜——就有了生活中的居家之祥气;民间有喜——就有了极力向上的如日中升之瑞气。喜,是民间生活幸福的一个重要标志。喜,是一种好日子、好心情、好时光、好前景。喜,是一种民间传承明光的文化。喜,总是异彩纷呈:大年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端五节、清明节等,诸多时节,百姓都会张灯结彩、披红挂绿、歌舞蹁跹。喜,是艺术作品:喜字、喜花、喜联、喜礼仪、喜乐、喜歌、伴嫁情歌、祝颂寿诞、喜寿星座、剪纸泥塑、匾额壁挂、绣品礼花等等。喜,无处不在,是一种吉祥文化。
  • 良臣谏章奏本(中华千年文萃)

    良臣谏章奏本(中华千年文萃)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商到周,从春秋战国到秦汉两晋,再从十六国到南北朝,从隋唐到宋元明清……一位帝王就是一部演义;一个朝代就是一部历史。迄今为止,已经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了。在五千年的岁月里,既有正直强国的明君,也有荒淫误国的昏君,既有贤臣良将,也有奸臣小人。于是,在纵横捭阖的政坛上,演绎了一场场正义与邪恶的笔锋之战。
  • 吸血鬼的前世今生

    吸血鬼的前世今生

    千百年来,各种神魔鬼怪一直在人们的幻想中肆虐。“吸血鬼”这种不死的猎食者,这个源自于西方的神秘形象是其中最神秘,也最吸引人的一种。无论在宗教,科学还是文化等领域,“吸血鬼”现象都有着极为重大的影响。
热门推荐
  • 推销与谈判实务

    推销与谈判实务

    本书分基础理论、实务技巧、销售管理三大模块,内容包括推销概述、推销理论与推销模式、寻找顾客的技巧、接近顾客的技巧、推销谈判技巧、异议处理、推销成交技术等。
  • 绝宠倾恋

    绝宠倾恋

    五年前,她生下宝宝,带着两个宝宝,在国外求学打拼。如今,她已是一名出色的设计师了,但是,在她的内心深处,一直都有一个深深地疑问。她到底是谁......
  • 屠雷师的女儿

    屠雷师的女儿

    我们到现场的时候还在动,肚子虽然破了声音还是很大。刚才的雨声很可怕对吧!这老头竟然能够说得比雨声还大,他叫我们都别过去,不然就拿刀刺我们。才说完没几秒就突然吸了一口气,他那口气好大,一吸,雨就停了。雨停,他就死了!也不知道是因为雨停他才死还是他死雨才停。反正很诡异。
  • 帝少的心头女神

    帝少的心头女神

    她冷酷,她活泼,他高冷,她古怪,他们将发生什么样的校院生活有怎么拯救自己的公主呢有事生活就是真么感同身受,她有一点伤害就会刺激到我,让我心疼,她要是个那个男的(女的)走的近我会很吃醋,……才开始追她(他)都都会有一点坎坷,当时只要是认定的想忘记都会很难,就算忘记了,也会经过些什么把她(他记起来)
  • 与仓央嘉措一起修行

    与仓央嘉措一起修行

    世界上最好的道理,就是一个人走过的路和他活出的人生。如果他刚好是法相庄严俊美,又有诗意的智慧、传奇跌宕的身世的圣域之王仓央嘉措,那这个道理,就是他用出世者的眼光望着俗世时显露出的智慧。如果向我们传达这一智慧的作者,又刚好是一位在伊拉克的巴格达经受过战火、在耶路撒冷见证过巴以最激烈的冲突,去过北极,重走过“丝绸之路”,内心有过深度挣扎和痛苦、最后又归于宁静的人,那我们读这本书,得到的就是双重智慧,摆脱浮躁心境、回归心灵安宁的双重通道。读仓央嘉措,我们读的不仅仅是诗歌,而是他走过的路和他活出的人生,以及他用出世者的智慧解世情之种种。
  • 六棠玄微录

    六棠玄微录

    一个小混混和打杂的意外卷入一场关于武林大宝藏的故事……呆傻男主能否逆袭迎娶女神……男二的坎坷爱情路又能否走完……
  • 猛鬼的复仇

    猛鬼的复仇

    镇里开了一家电脑店的小老板刘强,生日的时候意外得到了一个木制的盒子,被意外照出了阴阳眼,从此可以观察阴阳两界,也引来了猛鬼的复仇……
  • 军事探谜

    军事探谜

    本套全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中小学生各科知识的难解之谜,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中小学生在兴味盎然地领略百科知识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探索创新,并以此激发中小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激发中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爱科学、追求科学的热情,使我们全国的中小学生都能自觉学习、主动探索,真正达到创新素质……
  • 30几岁女人的健康驻颜术

    30几岁女人的健康驻颜术

    本书从科学的视角出发,对30几岁女人如何调理和保养自己予以了细致、科学的阐述,告诉30几岁女人如何留住岁月、留住青春,是30几岁女人居家养护不可或缺之书。豆蔻之年是女人一生中最美丽的,从头到脚美到了极致。然而30几岁的女人身上却镌刻着岁月的痕迹。30几岁的女人如何让青春的脚步留住呢?
  • 巧冤家

    巧冤家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