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72800000004

第4章 一念之间

我自幼在深山古刹熏习佛法,成年后又踏入社会弘法利生,深感禅门里所谓的机锋相对,世间所讲的机缘际遇,往往发生在“一念之间”。

我闲来喜欢一书在握,神游天下,经常发现无论是古今中外反败为胜的战争,或者是各行各业出奇制胜的事例,其关键莫不是在“一念之间”。

多年来,我观察纷纭世事,研析始末究竟,时时觉得人生数十寒暑中的成败得失、缘起缘灭,都与我们的“一念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回首前程,自觉一生当中有许多事情,也都是取决于“一念之间”。

十一岁那年,母亲携我离乡,找寻在战争中失踪的父亲,途经栖霞山寺,我趁母亲礼佛之际,好奇地在寺内到处观看,遇到一位知客法师出奇不意地问我:“小朋友!你要出家吗?”我因为急于回头找母亲,就随意说了一句:“好啊!”没想到他真的为我引见监院志开上人(后来成为我的师父),为了信守承诺,我只好与母亲辞别。如今,我由衷感谢这无意间的“一念”,使我得以及早遨游在真理的大海之中,汲取无边的法味。

我原本生性羞怯,不敢面对大众,因此来到台湾以后,即隐守在寺院中,于从事苦役之余,以教书写作弘扬佛法。

一九五二年三月,我在龙山寺遇到李决和居士正四处央请法师到宜兰弘法,无奈却因宜兰地处偏僻而乏人问津。我心生不忍,故毛遂自荐。李居士闻言,万分欢喜,回去后立即来信聘请。

就因为这“一念”的不忍之心,我来到了风光明媚的兰阳平原;也为了这“一念”的慈心悲愿,我开始鼓起勇气,面对社会大众,普施法雨,广行教化。宜兰之行,又成了我一生最大的转折点之一。

习与群众接触之后,弘法邀约相续不断,山巅水湄都有我的足迹。后来,远在高雄的信徒居然也闻风前来请法,他们的热忱如同南台湾的太阳一样强猛,每次总是请了乐队到火车站隆重接送,一路上吹吹打打,经过市区,鞭炮声、鼓掌声更是不绝于耳,引来路上行人侧目围观,行车驾驶也纷纷探头,令我坐立难安。后来有好几次来去,想尽办法,悄悄地换了几班不同的火车,还是难以逃过。

有一次,我听说某位信徒生病,即前往探视,没想到附近信徒早就已经在目的地守候良久,争相邀请我去作家庭普照,每到一处,总是瓜果饼干摆满一桌,我一生不忍拒绝别人的好意,于是去了,一家又是一家,一天下来,肚皮都快要撑破了。

信徒的虔诚恭敬固然感人,但是我自觉福薄德浅,受不起信徒如此盛情供养,因而生起了不要再来高雄的念头。但是有一次当我启程北返,刚坐上车时,信徒翁陈盆老太太跑到我的车窗前,对我说道:“师父!你一定要再来喔!”这一句话,我不知听过多少人讲过多少遍,但是此刻她那种渴望的音调与诚恳的态度,深深地叩击着我的心房。正因为这“一念”的感动,我决定与高雄再续法缘,因此,才有后来的佛光山。

一九六七年,我无意间听说越南褚姓华侨全家大小陷于经济困境,正欲一死了之,我当下就决定筹钱购买他所拥有的一片荒山,为其解困。为了这“一念”的悲愍,我不知花费多少唇舌力排众议,因为这里既没有秀丽的山光水色,也没有便利的公共设施,放眼望去,有的只是满山的刺竹,遍地的芒草。

好不容易说服大家,接着就是千辛万苦的开山工程,我和徒众每天在烈日骄阳下,担石凿地,挥汗如雨。遇到狂风暴雨,我们又得不惜身命,在山崩洪水中,搬运沙包,防止灾患。经过一番艰难的奋斗过程,荒山野地才呈现出寺院的初貌。今天佛光山能有这番繁盛的景象,全都是二十八年来不断努力开发智慧、劳力的结果。

所以,“一念”固然足以形成人生的转折点,更重要的是自己必须肯用心,肯出力,去完成那最初的“一念”。

回想我这一生从俗家到出家,从大陆到台湾,从宜兰到高雄,从寿山寺到佛光山,乃至从岛内到岛外,虽然无一不是“一念”所造成的结果,但是其间不论是出自无心的“一念”、勇敢的“一念”、感动的“一念”、慈悲的“一念”,我都心甘情愿地坚持那“一念”,做好那“一念”,甚至为了“一念”,一生吃尽苦头,受尽委屈,也从无怨悔。

我的弟子满和是台大外文系毕业的高材生,数年前,他以高分通过托福与GRE考试,就在申请留学时,他幡然醒悟,写了一封长信给我,诉说他的心声:“……要做一个出家人,是从发心、慈悲做起,而非从研究学问开始。我为了别人的希望、鼓励而去读博士,但是我仔细想想,我不要这些,我是来出家的……”

就在这“一念之间”,他也与留学擦身而过。目前他承办西来大学的校务,从事《西来通讯》的主编,并且为我担任英文口译,帮我笔译英文讲稿,样样工作都做得有声有色,法喜充满,我相信他也会和我一样,感谢这“一念”的转变。

我记得在刚来台湾时,目睹佛法之衰微,深感痛心,因而常思如何突破。有一天,心中忽然兴起设立佛教文物陈列馆及佛教图书馆的念头。虽然我当时一无所有,但我拥有一颗不灭的恒心。为了实践这“一念”,每当身上有一些余钱,我就拿来请购佛教典籍;每到一地弘法,我也抽空网罗佛教文物。如今,图书馆、宝藏馆遍布于各地的佛学院与别分院中,足见惟有以锲而不舍的精神为动力助缘,才能功圆果满,成就事业。

我从青年时期就非常关心佛教的动向与前途,三十多年前,我在伏案笔耕时,有感而发,在《佛教需要什么》的文章里写下:佛教需要建一个大学、需要办一份报纸、需要设一个广播电台、需要成立一个电视事业。尽管一经提出,遭人讥议,斥为天方夜谭,虽然许多年来,因缘不足,未能顺利如愿,然而这“一念”未尝稍退。

一九九○年,我终于在美国洛杉矶成立西来大学;一九九三年,被核准佛光山在宜兰兴设佛光大学;将来我还要在别处广设大学,以佛教解行并重、悲智双运的理念教育青年,造福人群。虽然目前还有报社、电台、电视台尚未如愿设立,但是这些计划在我心中酝酿多年,相信必有实现之日。

我虽然择善固执,往往以一生的岁月来坚持“一念”的实践,但是我并不固守己见,刚愎自用,而能察纳雅言,回头转念。

一九五七年,我曾经接到日本大正大学的博士班入学通知,当我正准备负笈前往日本时,朱殿元居士对我说:“师父!在我们的心目中,您是师父,地位比博士还要崇高,为什么还要去攻读博士学位呢?”我当下汗颜,自忖所言甚是,我已弃俗出家,以弘扬真理、净化人心为己任,我的地位、我的使命的确非比寻常。我又想到:人活着,不仅是要为自己打算,更要多为别人设想,我今天既然已经是他人的师父,却还要远赴东瀛,以日人为师,让我的徒众情何以堪?

就在这“一念之间”,我放弃了深造的打算,但是我未曾感到丝毫遗憾,因为我将研究学问的心力放在弘法利生上,施设了更多的佛教事业,利济了更多的有情众生,自觉人生更富意义。

丹霞天然本欲进京赶考,因为听到一句:“选官何如选佛?”“一念之间”,将官禄前程抛诸脑后,行至湖南,于石头希迁门下参学得道;六祖惠能本为一名樵夫,由于安道诚的鼓励资助,“一念之间”,放下世俗生活,来到黄梅,在五祖弘忍座下开悟见性。

我虽不才,但徒众之中也有多人因为只字片语的启发,而在“一念之间”选择了正确的人生方向,对社会做出最大的贡献:张慈莲因为我的劝告,“一念之间”,放弃当歌星的美梦,成为佛教徒,从事幼教工作,培育菩提幼苗,功德无量;依照在听了我的开示以后,“一念之间”,改变学唱歌仔戏的初衷,剃度出家,历任典座、当家,目前是巴黎佛光寺的住持,度人无数。

经云:“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天堂、地狱、喜乐、忧愁,乃至生、老、病、死无非都在我们的“一念之间”。我一生中所遭遇的阻挠、伤害不知凡几,但都因为我时时持有乐观进取的念头,故能转危为安,化难为易。

我历经多劫,几次濒于死地,但是我不曾因为即将命终而形色忧惧,也未尝由于获得重生而雀跃狂喜。我以为生死只在“一念之间”,如果我们能在生时妥善运用时空,多做益事,则临死何惧?如果我们能在平日为自己写下历史,为社会留下贡献,则虽死犹生。反之,如果我们多行不义,无恶不作,即使藏身密室,服食仙丹,依然常怀恐怖,生不如死。如果我们吃喝玩乐,无所事事,如同行尸走肉,则虽生又何异于死呢?

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贪嗔愚痴、邪见我慢,虽起于小小的“一念之间”,却足以毒害心灵,铸成大错。如果我们能及时到诸佛菩萨前合掌忏悔,能及时反省悔过,则“一念之间”又是另一番光风霁月的景象。

佛教说“一念三千”、“一念之间”,不但影响我们自身的行为举止,对于整个社会也有莫大的关系,所以我们应该慎于“一念”,时时在起心动念处观照反省,将自己当下的每“一念”都安住在慈悲、般若、大众、佛法之中。

(一九九四年五月)

同类推荐
  • 六祖讲《金刚经》

    六祖讲《金刚经》

    《六祖讲金刚经》所录文本,以日本《卍续藏经》本(第二十四册)为底本,参照《禅宗全书》第二十三册所收《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五家解》(日本花园大学藏本)校勘。在此基础上,增加“六祖略传”与“现代注释”两部分白话。《六祖讲金刚经》一书,力求通俗易懂,加入大量《坛经》的禅故事,使其成为目前最权威的解读《金刚经》读本。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说佛

    本书是弘一法师晚年将其学佛心得整理、修订,以大才子、大学者、大艺术家的俗家修为向常人揭示出佛门的真谛。他的演讲稿与辑录的处世格言被梁实秋、林玉堂等作家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
  • 吴言生说禅贰:经典禅诗

    吴言生说禅贰:经典禅诗

    禅学大师吴言生的权威著作《经典禅诗》是对禅宗诗歌偈颂的体悟与阐释,探讨了历史上五家七宗的禅僧们所创作的修禅悟道诗偈,同时对禅宗形成之前的禅僧诗歌、禅诗美学境界、禅门七家之外的禅僧诗歌,也都设有专章加以阐释,将禅的精华要义原汁原味地和盘托出,使读者深入透彻、直观亲切地领悟禅的精髓要义。   
  • 应变:生存之道

    应变:生存之道

    佛陀说法,随机应变,看你是什么根机,他就对你“说空说有”、“说因说果”、“说人世说出世”,所以佛法都是应众生根机而变化。
  • 净空法师妙语菁华

    净空法师妙语菁华

    当代博古通今的大德净空法师于世界各地弘经演教四十多年,提出“佛教”乃“佛教教育”的正名之说,即他所认为的佛教也是孔教(孔子教育)。本书为净空法师几十年来弘经演教、启迪人类智慧的基础性的妙语菁华要录,包括佛教常识、修行、养生、礼佛仪式等内容。
热门推荐
  • 袖珍药物手册

    袖珍药物手册

    随着临床医学、药学的飞速发展,新药不断涌现,加之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特别是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全面实施,这对临床医药工作者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如何迅速、准确地开出规范的处方,成为摆在医务工作者面前的重要问题。面对越来越繁重的工作压力,广大临床医务人员特别是基层医务人员迫切希望能有一本方便实用的药物手册,临床工作中或遇到用药中的问题时可随时查阅。据此,我们在参考了大量相关专业书籍的基础上,编写了这本《袖珍药物手册》。
  • 猫巷

    猫巷

    一部短篇小说,作者即兴所写,一个关于猫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巷子里,猫巷。
  • 麻雀少女赖上优等生王子

    麻雀少女赖上优等生王子

    我,出生在一个平凡而相爱的家庭。虽然爸爸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可我从未觉得孤单过。因为我非常爱我的妈妈,虽然有时候她很神经质,可是她真的很爱我,我有个淘气的弟弟,虽然他总是跟我对着干,可是我知道,他心里一直都很敬重我这个姐姐的,这,就是我们三人组成的家,没有豪华的房子,没有过于富裕的生活,可是我们彼此相亲相爱,没有比这更好的家了。
  • 万境仙踪

    万境仙踪

    一个立体的仙侠世界,有恩怨情仇,爱恨纠葛,兄弟情谊,仙侠道义,更有天才异宝,仙境奇缘,洪荒异兽,道法自然。
  • 再战九重天

    再战九重天

    一朝身死入凡间往昔辉煌似云烟若得来生志不灭再上九重吾为天一代绝世强者辰傲天意外身死,重生在一个十五岁的孱弱少年身上,他发誓要再上九天,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
  • 润卿鲁望寒夜见访

    润卿鲁望寒夜见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牧云清歌

    牧云清歌

    上古世纪里有你需求的一切,又远远超乎你的想象……
  • 佛顶最胜陀罗尼经

    佛顶最胜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低调校花萌爱季

    低调校花萌爱季

    全国知名贵族学院---樱花贵族学院,想进去,可以,有两种方法;第1、以全市第一的成绩考进去。第2、付学费,一般人付不起。他,冰冷淡漠,他,温柔可人,他,幽郁冷言,他,可爱调皮,他,花心大少。他们是校园五王子,也是全球排名前5个首富的儿子/继承人。她林纤纤,凭借全市第一的成绩考进来,校园里,顶着丑女的名号闯入他们的生活里..........
  • 有所得必有所失:决定人一生的148个选择与放弃

    有所得必有所失:决定人一生的148个选择与放弃

    人生中有许多得与失,都需要选择与放弃,要想拥有辉煌的人生,就必须拿得起,放得下,解决好人生的困惑,生活才会更加亮丽多彩。“观钱塘潮者,赏其潮头也;著奇文者,一波三折也;伟大在世羡煞后生者,三起三落也!”没有坎坷不必走,没有失败的尴尬和忍辱哪来成功的喜悦?也许你就是忍受不了人情的冷暖和失败的打击,抱头哀叹,早已说过“不如意事常八九”,你自己还会遇到,那就当它是横亘于面前的一块石头吧。摆正它,蹬上去!也许视野会更开阔、心胸会更豁达呢!有所得必有所失,要想拥有一个好的人生,就需要有一个好的心态,好好的去享受人生,而不是去批判生活,因为失意也是一种收获。总之,失意在所难免,权且把心放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