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72800000017

第17章 修行的真义

“现在的人常说要修行,其实只不过是将修行当作‘懒惰’的代名词而已!”

印顺长老四十年前刚从香港来到台北时,曾经对我如是说,诚乃掷地有声之高论,若非真正明师是无法讲出这么深刻的感言。这句话使我数十年来无时不警惕自己:我要做一个真正的修行人,可不能用修行作为懒惰的借口。

记得有一回,道源法师在佛光山讲授《大乘起信论》,课后我送他回寮休息。在路上,他忽然对我说:“修行!修行!都快把佛教‘修’得没有了!”

这种高瞻远瞩的见地,也只有心怀悲愍的菩萨才会因深思时弊,而有所发抒。

我曾多次周游世界,看到一些先进的文明国家,他们国家大路旁的教堂林立,他们的博物馆中都是宗教文物。如系信仰耶教,则全国人民强调他们是耶教的国家;如系信仰回教,则全国人民口口声声阿拉真主;而我们台湾,大都视宗教为余物,我们佛教的主持者,并不鼓励弘法利生,不重视世法欲乐,不讲究牺牲奉献,大都强调明哲保身,或入山修行,或自我关闭,致使佛法衰微,圣教不能深入社会人群,修持与生活脱节,真理与大众远离,让邪魔外教到处横行,让迷信愚昧到处猖狂。孰令致之?谁能令之?怎么不让有心人唏嘘慨叹!

中国佛教自明清以降,因政治的迫害,由社会走入山林,由资生转为自修,遂一蹶不振,所幸今日由于教界大德之努力弘法与信众的大力护持,佛教又有了一番繁盛的风貌。但有些人却不明时务,妄学皮毛,或放着如来家业不去荷担,整天高喊“修行”闭关,或弃置十方信施的慧命不顾,只在个人“修行”上着眼。他们无视福利社会的责任,乃至丢下世间一切成就的好因、好缘、好事。试问倘若大家入山苦修,佛教的命运,苍生的疾苦,将何以为度?

曾经有一位信徒这么说:“师父!如果你们都去闭关,或入山修行,谁来接引我们,教化我们?”

诚然,修行是非常重要的!但修行绝非以遁世避俗来作为逃脱现实的借口,也不能以此自我标榜,徒博虚名;更不可巧立名目,哗众取宠。修行并非空洞虚无的口号,而应该是脚踏实地的自我健全,牺牲奉献。

自惭我出家已有五十余年,至今依然庸庸碌碌,慧解固然不足,修行也不算精进。不过,我这一生中确实不曾以修行作为懒惰的借口,反而我发心服务,勤劳负责,从不好逸恶劳,敷衍塞责。

青少年时期,我在丛林参学,从栖霞律学院到宝华山学戒堂,从焦山佛学院到金山天宁寺的禅堂,无论在律门、教门、宗门,我都刻苦砥砺,认真学习,随众上殿、出坡作务、春夏禅七、秋冬佛七,甚至行堂、典座、香灯、司水,更要上山砍柴,河边担水,我也都任劳任怨,全力以赴地为全寺数百人辛勤服务。寒来暑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十载星霜,就这样一转而过,我不知道这样是不是修行?总之,我都能直下承担,法喜充满地度过这段基础的参学时期。

劳动筋骨的苦行实在微不足道,物质生活的艰难才是难以想象。当时中国社会历经战乱,百废待兴,民生困苦,我的常住由于僧多粥少,经济更是拮据,因此三餐往往是以杂粮稀粥糊口,清汤淡水,或是夹着砂石鸟粪的豆腐渣、蛆虫爬满了的萝卜干,经年累月少有油水下肚,遑论温饱。衣服破了,只有用纸糊补;鞋底磨损,就以木片粘上;没有袜子,便捡拾别人破旧不堪的弃袜穿上,聊胜于无,一切因陋就简。多少年来,身无分文,写了好几封家书想跟母亲报个平安,却一直无法投递,因为根本没钱购买邮票,所以一封信今年写了,放到明年,明年写了,等到后年,遥遥无期,始终无法寄出。

物质缺乏的生活也还算是小事,在精神上,每天还要接受无理的要求、严厉的打骂、不尽的冤枉、无穷的委屈,甚至不准你抬头多望世间一眼,不让你对别人多说一句语言,受气折磨,折磨受气。尽管如此,我都能逆来顺受,认为这是“当然”的教育,也是一个出家人“当然”的修行,故而能无怨无悔地完成修道基础。

那时,我虽年轻,求证心却非常殷切,希望能加紧修持,但是想到自己对人间毫无贡献,对师门又无建树,怎敢对常住有自私的妄求?怎敢远离大众而独自修行?因此,只有在不碍工作、不为人知的情况下过午不食,刺血写经,深夜礼佛,打坐参禅,偶尔也一年半载的禁语不言,或闭眼不看,或利用假期禁足,以埋首经藏……凡此不一而足的密行体验,虽然没有令我豁然开悟,却长养了我对佛法的信心道念。

不过,我要告诉今日的青年学子:我的学习修行,从来不敢离开僧团而寻求独居;也从来不敢要求离群,自我任性;因为我觉得修行只是自己在生活中默默地密行,不值得标榜,不值得夸耀。如同一只小鸟,羽毛未丰,离群以后,会不知道回来。教团的可贵,就是初学者的安乐窝啊!

一九四九年,初来台湾,身上一文不名,各处挂单,备受奚落。为了感激中坜一家寺院留单,遂从事拉车、买菜、打水、清厕、看守山林等卑微的工作,服务寺众,以为图报,继而在南北各地奔波授课、弘法、撰文、写书。一九六七年,我创立佛光山,度过与刺竹为伍、与洪水搏斗的开山初期,并且在经济困厄中筹建各种文教、慈善事业,期使佛法能普及社会。我不断发菩提心,立坚固愿,其中遭遇的困难与艰辛,在心中也觉得这是一个修行人应当如此的考验。

一九八五年退居后,到美国闭关半年,以便让后继者能顺利做事。出关以来,在课徒之余,还经常应各地信众的邀请,席不暇暖地在岛内外奔波弘法,建寺安僧,更为信众成立佛光会,期使佛法光大寰宇,庇佑全球。

回想我的一生就这样无时无刻不在分秒必争中度过,自愧未能深入经藏,智慧如海,但确知自己总是将我所了解的佛法行于日常,与生活相结合,例如:我不积聚钱财,而能喜舍结缘;我不向外妄求,而能承担一切酸甜苦辣;我能甘于淡泊,在忙碌的行程中,以茶泡饭果腹充饥;我能随遇而安,席地而睡;我能斗室读书,车内写作;我能与人为善,满人希望;我能刻苦耐劳,不计毁誉;我能乐说不倦,给人欢喜;我能感恩惜福,不念旧恶;我能守时守信,不坏承诺;我能坚持理想,不畏难苟安……我不高谈修行,只一心一意,如理而行。

因此,我拜佛学佛,但我不希望成佛作祖;我布施行善,但我不想上升天堂;我念佛行持,但我不欲往生莲邦。我志不在了生脱死,我志只在多培养一些佛道资粮,我只愿生生世世在人间,做一个具有平常心的和尚而已。

生死,岂是那么容易了脱?没有历经千生万死,不经三大阿僧只劫,哪里能轻易地了生脱死?我之所以提倡人间佛教,乃遵照太虚大师“人成即佛成”的理想,实践六祖“佛法不离世间觉”的主张。我们不需离世求道,在世俗人间,讲经弘法是修行,服务大众是修行,福国利民是修行,五戒十善是修行,正见正信是修行,结缘布施是修行,慈悲喜舍是修行,四弘誓愿是修行。人间的佛陀,不舍弃一个众生;人间的佛教,不舍弃一点世法。我们认为,乃至行住坐卧,扬眉瞬目、举心动念、示教利喜……哪一样不是修行?为什么舍弃人间佛教,要学习不食人间烟火的道家仙术,才叫做“修行”呢?

修行,修行,我们要靠真正的修行、真正的德行、真正的慈行、真正的福行、真正的智行,让全法界一切众生都能接受真正的修行,让大家心中有佛法,生活有佛法,人人有佛法,普世都有佛法!

(一九九二年十一月)

同类推荐
  • 体悟《心经》深意

    体悟《心经》深意

    《体悟心经深意》是台湾学者郭永进先生经过真修实证以后的解经之作,通过很多幻灯片的生动演示,图文并茂地来诠释《心经》这部深奥经典的真正内涵。让很多人都能轻松读懂这部“无字天书”, 透过这些超越经典、超越文字的“心路”,直接指引大家去看到那活生生的生活,进而通过实证而渐入心灵自由的解脱之境。
  • 佛养心道养性: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佛养心道养性: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本书以佛教关于出世与入世的思想精髓为核心,融合了道教和儒家的思想,阐明了什么是“出世与入世”,全方位解析了“该怎样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共分八篇,分别是:在出世中入世,在入世中出世;出世是佛法,入世是世法;出世在度己,入世在度人;以无为之心出世,以有为之心入世;以禅心出世,以分别心入世;以出世无我之心,行入世利他之事;以出世之心境,过入世之生活;以出世之心低调做人,以入世之心高调做事。
  • 六祖坛经笺注

    六祖坛经笺注

    《六祖坛经笺注》是为佛教、特别是禅宗极为重要的经典《坛经》进行注释解说的著作,也是《坛经》“笺注”著作中的集大成者,全书搜集资料丰富,注释严谨,以“字字考其来历,句句求其证据”的标准,详细解释阐述《坛经》本义,使《坛经》奥义清晰可读。
  • 十大弟子传(佛教传记经典系列)

    十大弟子传(佛教传记经典系列)

    在佛陀的十大比丘弟子中,像舍利弗、目犍连,本是外道的学者或领袖;迦旃延、大迦叶,也是婆罗门的权威和长老,但他们一皈依佛陀,就唯有信仰、尊敬,从没有对佛陀有过批评。对佛陀没有建立信心的人,可以心平气和地踏着这些先贤的足迹,在佛陀的法海中来完成自己的修学。
  • 禅里禅外悟人生全集

    禅里禅外悟人生全集

    本书对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禅人禅事、禅思禅语,进行深入的挖掘。精选了数则流传千年的佛学故事,进行了精当的评述,篇篇隽永,字字珠玑。阐释佛禅智慧,探讨人生哲理。
热门推荐
  • 丢在小说里的人

    丢在小说里的人

    这是一本故事锦集,里面有着各种的故事,每一篇都会是不同风格,它是我们生活中会遇到的快乐、悲伤、疑惑、惊恐。我有过的,你也有过,我把他们写下来与大家分享。无论喜不喜欢,好与不好,我只希望它可以无愧与自己,在想做的年龄去做,敢梦的年龄去梦。里面有我的故事,可能也有你的故事,有真实的,有虚构的,但是每一个故事,它们都是真诚的。
  • 斗南暐禅师语录

    斗南暐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无敌骑士系统

    无敌骑士系统

    穿越至异界,所有活物在西林眼中,都是大堆大堆的经验!有了骑士系统,还有什么理由,不站在这个世界的巅峰!
  • 地理秘境之谜

    地理秘境之谜

    本套书主要介绍古今中外关于人类诸多未解的社会、自然现象,包括《中国自然遗产之谜》、《星球宇宙之谜》、《巨兽异兽之谜》等20个分册。
  • 爱上咖啡师

    爱上咖啡师

    这是国内首创、业界推崇的“咖啡师主题”第一读物!铂澜咖啡学院创始人、著名咖啡专家、畅销书作家齐鸣多年实践、厚积薄发,将自己从业近10年的咖啡实践、咖啡师培训、咖啡馆经营等宝贵经验倾囊相授。本书以“咖啡师”为主题线索展开论述,将咖啡专业技术与咖啡、咖啡馆文艺气质相结合,不仅深入讲解了咖啡师吧台实操所需的各项核心技能,还从多个侧面全方位展现了咖啡馆中所需的各种知识和能力。同时,专门介绍了咖啡师职业发展、咖啡行业历程与前景等知识,并开辟有“咖啡师群英会”一章,全景式展现了全球一线优秀咖啡师的咖啡之道。这里有咖啡师想知道、所需要的一切!
  • 等待花开的日子

    等待花开的日子

    青春的蜕变,就是学会成长的过程。。一系列的变故和曲折后,林宇燃渐渐对“得罪”过自己的秋露心生爱慕。偏偏这时,秋露却获悉春妮竟然是她的亲姐姐。亲情和爱情的抉择,从来就不会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作者以她独特的心灵语言告诉女孩们:爱情,就如等待花开的日子,如果在对的时间碰到了对的人,那,就爱吧。
  • 佛说诸法勇王经

    佛说诸法勇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武道沧桑

    武道沧桑

    曾经的守护者血脉被世人遗忘,黄金盛世的开启,究竟是劫难?还是机遇!一个身怀守护者血脉的少年是如何镇压一切敌,异族入侵,天尊喋血,敢问世间是否真有仙?最终的结果是怎么样的,且看小于作品《武道沧桑》!
  • 宽怀:一诚法师谈人生

    宽怀:一诚法师谈人生

    在本书中,一诚法师用利落精到的语言为迷航的人开示智慧,结合人们在工作、事业、生活、感情、为人处世等方面遇到的困惑,为这个浮躁多变的世界里内心动荡不安的人们,开出一剂安顿身心的良药,引导我们修出一颗好心,修出一份宽怀。
  • 仙枝玉叶

    仙枝玉叶

    墨染本是上古物种中修炼最废材的草植类,好不容易修得灵识却被六十四天大雨淋成先天残废。这也就算了,事业不成咱转战爱情。天界白及神君端的是伊人如玉,仙姿卓越。可惜小草迈着短腿扑哧扑哧在后面追了七万年,愣是没追上,要是还是废材也就算了,可咱是盘古大神内定的女儿,天生具有幸运之力的苜樎草,论着辈分,这神君都要叫咱一声,姑姑。这样倒霉的运气,中指指天,你玩我呢吧,天道。天道咪咪眼道,情劫。成,咱就清心寡欲,种种田过过小日子,哪知身后的一堆桃花不肯将就。掐指一算,老身已八万岁有余,就快步入大龄剩女之列,来来来,排成队,老身看着这魔界储君俊朗痴情,倒是不错,得,留下来给盘古大神作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