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72400000083

第83章 古人曰

一般人讲话,喜欢引用“孔子曰”、“孟子曰”、“耶稣说”、“佛说”,主要是借助古人的圣言量,以提高自己说话的分量;甚至有人为文写作,都讲“古人说”、“哲学家说”、“文学家说”,这也是借助他们的意见,来帮助自己立论的根据,增加说服力。

在日常生活中,小孩子经常引用“爸爸说”、“妈妈说”,学生也会引用“老师说”、“教授说”、“同学说”,服务公司的员工总是讲“老板说”、“主管说”,从事政治的官员,也不得不说“领导说”、“主席说”、“上级说”,这表示自己说话不够有说服力,借用别人的话一说,增加信用,增加力量。

也有的人经常信口而出:“有人说”、“大家都这么说”、“那个人说”、“这个人说”!“那个人”、“这个人”到底是谁?这种道听涂说之言,不足一听。我们听话,要听有根据、有意义、有思想、有哲理、有励志、有启发性的话,例如:孔曰:忠恕;墨曰:兼爱;耶曰:博爱;佛曰:慈悲,这都是教我们为人之道。

美国总统林肯说:“民有、民治、民享”,不但改变了美国社会,也改变了世界很多国家民族的思想。

第一位登陆月球的阿姆斯特朗说:“我的一小步,是人类的一大步”,已经为现代人类的历史写下了见证。

美国第三十五任总统肯尼迪说:“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要问你自己能为国家做什么。”成为今日青年教育的最好教材。

历代以来,不少中外名人,他们的名句,至今依然为人所津津乐道,例如:

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胡适说:“要怎么收获,先怎么栽。”李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西方哲人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拿破仑说:“我的字典里没有难字。”

尤其,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人人平等!”像这种对全世界发出的平等的宣言,实在是未来世界人类的一道光明。

我们对于古人所说的好话名言,应该要学习听话,把话听进去,听过以后,要能接受、整理、归纳、综合,在心中反复思维、反应,甚至发表心得,提出对问题的看法。最重要的,要能实践一,如此好话才能成为自己成长的养分,才能真正受用。

同类推荐
  • 老子与神话

    老子与神话

    本书从神话研究的角度,以文化人类学的观点解析《老子》这一中华经典的人类学内涵。首先避开了学术界一贯采用的从哲学到哲学的“便道”,而是以当代人类学的视野和材料作为参照,对《老子》一书中的神话思维、道与永恒回归神话、《道德经》的母神原型、祭祀王和大母神崇拜等做了追本溯源式的哲学通解。
  • 中国佛学之精神

    中国佛学之精神

    中国佛学精神是印度佛教文化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相融合而形成的。外来佛教传入中土后,经过两汉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依附、迎合与调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与传统儒道的共存并进、冲突交流,隋唐时期的相互吸收、独立创新,以及入宋以后的融合渗透、三教合一,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精神特质的中国佛学理论。中国佛学一方面继承了印度佛教的出世精神、思辨精神和文化宽容精神,另一方面又融合吸收了以儒道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精神、人文精神、自然精神等,从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中国佛学精神。
  • 仁德法师

    仁德法师

    本书讲述了一个传奇而不息追求的当代高僧,一段中国佛教曲折而多变的历史,是一部让人获得文学快感与佛学修养的读物。
  • 大愿说净土法门(下册)

    大愿说净土法门(下册)

    大愿说净土法门分为阿弥陀佛睡光明法的观修方法;迎请阿弥陀佛和圣眷属(六偈);念佛就是当下成就般若入不二门;以三生石公案来彰显净土法门的殊胜等内容。
  • 道家文化常识

    道家文化常识

    本书系统介绍了中国哲学--道家与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发展和演变,突出表现了其在中国对思想、文化及社会的影响和作用,旨在提升大众的文化修养,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热门推荐
  • 单枕梦

    单枕梦

    我的魂魄差点被谢小米收走,被姥爹及时发现并解救,而原因只是因为我救了一个小孩。从那以后,我便开始了和姥爹的奇诡之路,本是为了旅游,却见识了一个个不同的民族和大人口里听到过的恐怖传说,西藏弱郎、四川冻骨、苗寨鬼推磨、海边阴戏团……每一段路程都能见到异域风情和恐怖传说。
  • 彼岸是无法触及的花花

    彼岸是无法触及的花花

    彼岸花开,花开彼岸,花开无叶,叶生无花,花叶生生相惜,永生永世无相见之期。便如红尘茫茫,有时候,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回得了过去,却回不了当初。那抹朱红,已赴约给了一场无果的邂逅,犹如彼岸花开,花开千年,花叶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如尘埃,起落随风。
  • 江山策:和亲公主

    江山策:和亲公主

    蛮荒人兵压燕国都城,要求迎娶燕国公主。大公主守孝于皇陵,三公主尚未及筓,唯有二公主洛烟姬可远嫁于之。但二公主早已心系于人,怎可嫁?帝王冷笑,无情道:册封凤羽公主,远嫁蛮荒!终究,是携手亡天涯,任凭京都破。还是他孤苦一世,道:汝所惜之,不过这世间人。。。出生帝王家,吾命仅在君王下。浪迹于天涯,道尽一生一世话。双人共白头,携手共度奈何桥这个选择,由公主来抉择。
  • 复仇总裁很嚣张

    复仇总裁很嚣张

    他费尽心机找到他,为的只是十年前,她的母亲破坏了他的家庭。酒吧里的相遇,一场算计,一场阴谋。当她走进他为她精心编制的陷阱里,注定要尸骨无存。楚晋,如果你那么恨我,就杀了我!江芷澜忧郁的看着楚晋,一字一句的说道。此时此刻,楚晋漆黑的眼眸里闪烁出危险的光芒,他如同一只受伤的野兽一般,大手狠狠的捏着江芷澜的脖子说道:你以为我不敢吗?江芷澜缓缓的闭上眼睛,一滴泪从眼角划过。楚晋竟然下不去手。
  • 贵族公主的秘密计划

    贵族公主的秘密计划

    皇室贵族惨遭灭族,看三公主如何拽拽复仇!
  • 关系场玄机

    关系场玄机

    人际关系是世界上最复杂难懂的学问,营造完美的人际关系,与其他许多艰难而伟大的事业一样,是一个赢得人心、赢得合作的过程,是需要用心血去经营的。拓展人体、聚拢人气,需要耐心,更需要智慧;需要胆识,更需要谋略;需要做人的技巧,更需要收服人心的手段。
  • 三界仙神曲

    三界仙神曲

    “清流,何谓修仙?”“存真去伪,济世救民而获本源,以达长生。”清流恭敬答道。“我可曾有教诲过你?”华袍男子立于崖石,迎风远眺,千里江川,万丈红尘,不过一念一蹙。“师傅有言:修仙本为烦恼事,凭风归墟自逍遥。”“何为烦恼事?”“红尘留恋。”“何为归墟?”“斩三尸,归本体,是为本我。”“何为逍遥?”“徒儿不知!”“尚道无情,乾坤自是逍遥。”.....“师傅,你修仙真的不是为了泡妞吗?”“嘘,小声点...”
  • 小妻难驯:大叔,我们不约

    小妻难驯:大叔,我们不约

    那一夜,他不顾她的苦苦哀求狠狠的占有了她。再次相见,她早已经忘了他,而他却像是中了毒一样的对她食髓知味。“一年,只需要一年就好。”他不顾她的意愿将她绑在身边,夜夜折磨,日日疯狂。“好。”为获自由,她答应得爽快。他是云国最年轻的将军,也是国王意属的储君,手握大权,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她是落难的富家千金,寄人篱下。他宠她入天,疼她入地,曾放言“就算把整个云国玩坏了也有他顶着。”可他却吝啬的从不说爱,直到后来她发现,原来自己是他用来生孩子的工具。
  • 一曲逍遥赋

    一曲逍遥赋

    玄武年间,天下五分,各国之间兵戈四起,烽火连天。主角兄弟三人生逢乱世,因命运走到一起,以各自的方式,书写着对江湖的理解。有热血,有柔情,有尔虞我诈,有所向披靡。由无数的身不由己,造就了一段荡气回肠的江湖情。
  • 金瓶梅之谜

    金瓶梅之谜

    《金瓶梅》因其大胆描述中国几千年伦理道德中最为害羞的一面,自其问世以来引发了古今数百年的争论。作为一部文学巨作,它不但像是一幅古代社会世俗的巨幅画卷,又有着深厚、浓郁的特定时代经济文化所衍生的思想内涵。如何正视《金瓶梅》,一直是文学界乃至社会探讨不休的话题。《(金瓶梅)之谜》的创作缘起便是希望通过历史、公正的态度,科学的、严谨的考证将该书不为人知的一面展现给读者,给大家正确对待该书提供一个参考。全书本着缜密探究经典文学作品的精髓、帮助读者解惑答疑之宗旨来创作。书中内容间或出现些许有关《金瓶梅》书中关于性的叙述,仅为研究需要,供读者加深对书中人物特性的理解,希望读者能够正确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