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41800000007

第7章 盛世才子的无奈愁绪(6)

东方朔(前161-约前89),字曼倩,平原郡厌次县(今山东惠民)人。天性诙谐,言辞敏捷,滑稽多智,常常在汉武帝面前谈笑,“然时观察颜色,直言切谏”(《汉书·东方朔传》)。因此,后世称他为“滑稽之雄”。

汉武帝即位的时候,诏令各地推举人才。一时,成百上千的人纷纷上书自吹自擂。东方朔也不甘寂寞,上书极言自己文韬武略和道德人品俱属上上之选,“臣朔年二十二……可以为天子大臣矣”(《汉书·东方朔传》)。武帝大奇,果然留他在公车署待用。等了一年,仍不得召见,他便生出一计:诡称武帝要诛绝天下侏儒。由于侏儒们拦路而哭,武帝当然要追问原因,这正中东方朔的下怀。面对武帝的责问,他回答说:“侏儒身高三尺,我是九尺,可俸禄却没有区别。侏儒吃得胀肚皮,我却饿得要死。如果我还可用,就给加些俸禄,否则,就让我回家,免得白白耗费长安的大米。”武帝听后大笑,便让他移居金马门,待遇略见好转。不久,武帝赐肉给大家,可掌管饮食的官员迟迟不来宣诏。东方朔等不及,便私自拔剑割肉而去,还大言不惭地说:“拔剑割肉,一何壮也!割之不多, 又何廉也!归遗细君,又何仁也!”武帝听说之后,不但未加怪罪,反倒又赐给他许多酒肉,并任他为常侍郎。

建元三年(前138),武帝想将长安城南大片土地辟为上林苑。东方朔闻讯,急上《谏除上林苑》,大讲三不可。武帝给他赏金加官,对他的意见却充耳不闻。但数年后,在处理寡居的馆陶公主私幸董偃的问题上,武帝却不得不作出让步。因为东方朔给董偃的鉴定是私侍公主、伤风败俗、蛊惑人主,这三大罪状可是非同小可。结果,董偃真的由此失宠。

因为东方朔滑稽善辩,武帝有时就故意为难他一下。大约在元狩二年(前121)左右,武帝问他:你看我是什么样的帝王?东方朔马上回答:

臣伏观陛下功德,陈五帝之上,在三王之右。而且,您的文武大臣也都是贤能之辈。武帝笑着反问:你比起当今的公孙丞相、董仲舒等贤官硕儒又怎样呢?东方朔又一通大言不惭:“臣朔虽不肖,尚兼此数子者。”说自己一身兼有他们数人的优点和本领。

昭平君骄横,杀人当死。因其母隆虑公主生前曾为他预赎死罪,所以武帝为此犹豫再三。后虽依法准杀昭平君,但内心哀伤不已。这时,东方朔却祝贺说:“圣王赏不避仇,诛不择亲,陛下行之。臣再拜上万岁寿。”武帝虽不快,但因东方朔捧得太高,还是将他命为中郎。此前,东方朔曾因在殿中小便被贬为庶人。

太初元年(前104),由于统治者的奢靡,上行下效,社会风气很糟,武帝就问计于东方朔:我欲教化百姓,你可有好办法?东方朔回答说:远古圣贤的节俭我说不清,但近世的孝文帝的俭朴却是人所共知的。

他虽贵为天子,却仍穿粗布衣和生皮鞋,天下自然仿效成风。可陛下日日扩建未央宫,还嫌太小,又在城外营造高大的建章宫,饰物和狗马都要用锦缎来包裹……您自己淫奢如此,要百姓不奢靡怎么做得到呢?

大约在太初(前104-前101)、天汉元年(前100)之间,东方朔又上书陈述“农战强国之计”,因为“其言专商鞅、韩非之语也,指意放荡,颇复诙谐”,所以“终不见用”。于是,东方朔就写下了名赋《答客难》,“设客难己,用位卑以自慰谕”。

先是“客难”东方朔:

今子大夫修先王之术,慕圣人之意,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记……自以为智能海内无双,则可谓博闻辩智矣。

然悉力尽忠以事圣帝,旷日持久,积数十年,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意者尚有遗行邪?同胞之徒无所容居,其故何也?

既是德才兼备,怎么就是不能发达呢?对这种问难。东方朔百感交集,就从三个方面作了回答:

一是“时异事异”。苏秦、张仪之所以为卿为相,是因为乱世出英雄,所谓“周室大坏,诸侯不朝,力政争权,相禽以兵……故说得行焉”。而我却是生于汉武盛世,所谓“圣帝流德,天下震慑,诸侯宾服……物无不得其所”。根本用不着什么人才来辅政。对于人才来讲,当今之世“尊之则为将,卑之则为虏;抗之则在青云之上,抑之则在深渊之下,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虽欲尽节效情,安知前后?”,“贤不肖何以异哉”?假如让苏秦和张仪生于今世。恐怕连个我这样的常侍郎也捞不到呢。

二是虽眼下不能闻达,但“苟能修身,何患不荣!”通过加强思想修养,使自己的道德臻于完善,也可名垂千古。

三是“客难”有误,在于“不知权变而终惑于大道也”。像许由、接舆、范蠡、伍子胥这样的贤人“寡偶少徒”以及“今世之处士,时虽不用,块然无徒,廓然独居”,那是“与义相扶”,“固其宜也,子何疑于予哉?”至于“燕之用乐毅,秦之任李斯,郦食其之下齐,说行如流,曲从如环,所欲必得,功若丘山,海内定,国家安,是遇其时者也,子又何怪之邪!”一句话,个人的穷达,主要是由时代造成的,你为何偏偏怀疑我有什么缺点呢?今非昔比,我当不了大臣,这能怪我吗?

此赋表面上是东方朔解答“客”的问“难”,他引经据典,纵横古今,讲了一大堆道理,实际上却是什么道理也没讲出,因为无法讲出也不能够讲出,他只不过是委婉地出了一口怨气罢了。他的不遇和他的盛世之悲是历史的必然,“中国的开国的雄主,是把‘帮忙’和‘帮闲’分开的”。(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从帮忙到扯淡》)武帝连赋家司马相如都不用,又怎么可能起用身为俳优的不祥之物东方朔呢?还是刘勰说得对:“原兹文之设,乃发愤以表志:身挫凭乎道胜,时顿寄于情泰。”

(《文心雕龙·杂文》)此赋上承宋玉《对问》之体而又有所光大,其“设客难己”、反话正说、“托古慰志,疏而有辨”(《文心雕龙·杂文》)的风格特色,直接影响了后世汉赋作家杨雄《解嘲》、班固《答宾戏》、崔驷《达旨》、张衡《应间》和蔡邕《释诲》的写作,从而形成辞赋中的一种特殊格式,《文选》名之曰“设论”。

借鹦鹉之口,诉悲痛之情

祢衡,东汉末年名士、辞赋家。字正平,山东人。幼时聪敏好学,少有才辩,长于笔札,性情刚傲,好侮慢权贵。其代表作《鹦鹉赋》是一篇托物言志之作,是汉末小赋中的优秀之作。

东汉末年,朝廷暗弱群雄割据。面对统一天下重整纲纪的时代课题,那些凭镇压“黄巾”起家的大大小小的军政头头,个个野心勃勃欲夺天下,为此一时好像都求贤若渴、广纳贤才。可实际上个个又都唯我独尊,顺者昌逆者亡。黎民百姓惨遭涂炭,文学之士也屡屡失意。而作者因“气尚刚傲”,不畏强暴,故不为权势者所容。他曾辱骂曹操,曹操顾忌他是名士,不愿背上“不能容人”的恶名,于是就遣送他到荆州刘表处,借刀杀人,企图让刘表去杀他。在荆州,祢衡又与刘表不合,被刘表送到江夏黄祖处,也同样是想借刀杀人。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人请他就鹦鹉作赋,他也就借此机会,发泄了自己心中的感慨。字面上是替鹦鹉诉衷怀,实质上是倾诉了自己内心的悲哀和痛苦,全文情调凄怆,悲凉感人。

本文是托物言志的抒情赋。全篇用拟人手法,在行文上常常是人鸟合二为一,使人难以分辨。如赋中写道!

感平生之游处,若埙篪之相须;何今日之两绝,若胡越之异区?顺笼槛以俯仰,窥户牖以踟蹰;想昆山之高岳,思邓林之扶疏;顾六翮之残毁,虽奋迅其焉如?心怀归而弗果,徒怨毒于一隅。

前四句分明是指人事,后面又全是鸟的口吻。何焯论此说:这“全是寄托,分明为才人写照。正平豪气不免有樊笼之感,读此为之慨然”。

大诗人李白流放夜郎途中被赦返回时,眼望鹦鹉洲而触景生情便也吟得《望鹦鹉洲悲祢衡》,对作者祢衡的钦慕怜惜之情尽染笔端:“吴江赋《鹦鹉》,落笔超群英。锵锵振金玉,句句欲飞鸣。鸷鹗啄孤凤,千春伤我情。”

《鹦鹉赋》是汉代咏物小赋中的优秀之作。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倾诉了作者个人的忧怨和悲愤,还反映了才志之士在封建乱世中屡遭迫害的现实。尽管作者在篇末表示对黄祖父子感恩戴德,自己愿尽辞效愚以委曲求全,却仍然难免被杀。这更使它长期博得后世正直之士的同情和共鸣,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萧瑟的秋,孤寂的影

王褒生活在汉宣帝时期,擅长辞赋。明代杨慎不仅在他编辑的《全蜀艺文志》里选有王褒的作品,还专门作了《王子渊祠》诗,诗云:“伟晔 灵芝发秀栩,子渊摛藻谈天朝。汉皇不赏贤臣颂,只教宫人咏洞萧。”除了《洞萧赋》外,王褒还有许多作品,如《九怀》等。

尽管王褒擅长辞赋,尽管汉宣帝喜欢辞赋,但王褒在汉廷并不得意。

从《汉书·王褒传》看,王褒未留下任何与当时国家大事直接相关的文字,但并不意味着他不想有所作为。身为谏议大夫,理应拾遗补缺。但在汉宣帝的眼中看来,王褒和张子侨等人仍然是文学侍臣,只能作一些歌功颂德的助兴文章。真有事情需要拾遗补缺,汉宣帝未必肯听,王褒也未必有信心去作。

在这样的心情支配下,王褒写下了骚体赋《九怀》。

《九怀》在体制上模仿屈原的《九歌》,内容上模仿的却是《离骚》。全文共九篇,主人公是一位失意的知识分子。东汉学者王逸的《楚辞章句》说《九怀》是追伤屈原而作,观文中有“伊思兮往古,亦多兮遭殃。伍胥兮浮江,屈子兮沉湘”,可见王褒感怀的不仅仅是一个屈原,而是古往今来一大批忠而被谤的仁人志士。

王褒的感怀,与屈原又有很大的不同。文中的主人公感慨的是“极运兮不中,来将屈兮困穷”“林不容兮鸣蜩,余何留兮中州”“世溷兮冥昏,违君兮归真”“伤时俗兮溷乱,将奋翼而高飞”“悲九州兮靡君,抚轼叹兮作诗”,这样的命运不止是屈原所有,也是王褒自己的遭遇。不同的是屈原在求索无门的时候,可以发而为诗,可以愤而沉江;汉代的知识分子在政治与思想大一统的时代,则只能曲折含蓄地借他人的酒杯,浇自己胸中的块垒。他们上天入地,几番挣扎,最终回到原处,把希望寄托于天命垂顾,皇帝圣明:“皇门开兮照下土,株秽除兮兰芷覩。四佞放兮后得禹,圣舜摄兮昭尧绪,孰能若兮愿为辅。”意思是说天门大开,阳光普照下土,为人间扫除污秽,让兰芷那样的鲜花香草能为人们所欣赏。这个时候,凶恶的“四佞”被放逐,夏禹那样的明君应时而生,他继承尧舜的仁德,君临天下,真有这样的君王,我愿诚心实意地做他的辅佐。一个是不肯同流合污,宁为玉碎;一个含垢忍辱,期待未来。态度既有如此的不同,所以《九怀》抒发的虽有对屈原的追思,更多的却是王褒一代人的情怀。

汉代的辞赋作家模仿屈原的楚辞体作品蔚为风气,出现了一批骚体赋作品,如严忌的《哀时命》、东方朔的《七谏》、王褒《九怀》、刘向《九叹》等,以至在辞赋领域形成所谓的“七体”、“九体”。这一文学现象的产生,实与汉代文人的命运密切相关。

同类推荐
  • 取名

    取名

    古人云: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教子一艺,不如赐子良名。姓名,传承了人的情、意、志,姓名,蕴涵了人的精、气、神,姓名,传达着天地之玄机。姓名虽不能直接决定人的一生命运,但好名字透着时代的信息,凝聚着深刻的寓意,寄托着人的理想、抱负和志向,助你树立人生的追求目标,激励你奋发向上,努力进取,在心理上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影响人的一生。如何为孩子取一个好名字?当名字成为自己人生的阻碍时,如何去改名?当你打算筹建一个公司或企业时,又如何为它取一个响当当的名字?
  • 重门天险:居庸关(文化之美)

    重门天险:居庸关(文化之美)

    居庸关,是京北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古关城,地势险要,且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居庸关的得失昭示着王朝的兴衰成败,更成为改朝换代的象征。此外,居庸关一带的汉族与关外游牧民族在此交汇,融合成具有居庸关特色的民俗文化。它雄伟的关城及众多的历史遗迹,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大门。
  • 世界文化未解之谜

    世界文化未解之谜

    文化是人类历史的产物,是全世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无穷无尽又无处不在,它耐人寻味且令人陶醉。文化孕育了大千世界,并影响着人类的未来。在人类文化漫长而辉煌的进程中,至今还存在着众多悬而未决的未解之谜,它们所散发的神秘魅力,像磁石般吸引着人们好奇的目光。破译和解析这些文化谜题,不仅能启迪我们的智慧,传承和普及人类文化的精华及其有关的知识,而且还可以从中获得愉悦的精神体验,锻炼思辩能力和培养探索精神。
  •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奇言趣语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奇言趣语

    本书是一本融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价值于一体的、完美的语言文化读本。书中内容包括:琅琅上口的谚语,充满智慧的歇后语,诙谐幽默的精彩对联,深入浅出的日常俗语,知识丰富的谜语,意境优美的唐诗宋词,是浓缩了中华民族文化经典的优秀读本。
  • 诗与思的交响

    诗与思的交响

    在中国当代文学中,鲜有人将笔触及几十万戎马半生的军人在新中国成立后被一道军令骤然就定格在边疆垦荒种地的历史。这闻名中外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特殊经历即便在韩天航的中篇小说《母亲和我们》中也只是通过一群女性侧面表现出它的历史背景。
热门推荐
  • 至尊女配:嚣张皇贵妃

    至尊女配:嚣张皇贵妃

    女主嚣张是魅力,女配嚣张惹人厌。女主冷笑威力慑人,女配冷笑众人戒备。女主一笑倾人国,女配一笑谋毒计。女主训言道理至深,女配训言犹如胡扯。女主九死一生总有生机,女配九死一生补多一刀。PS.这是篇吐槽高贵冷艳玛丽苏的女配文,女主虽万千宠爱于一身,但偶尔会有波折,不是万能的女强,女主只有强势的靠山和嚣张的态度。郑重再说一次:晴雪,苏苏在那儿!想看万能型玛丽苏女主的请绕道!!喜欢本书和喜欢大米文字的宝宝们欢迎入群。168230506敲门砖书里任何一位角色的名字。大米搬新窝啦!
  • 天格原录

    天格原录

    天道还未颓圮,银河早已断流。当诸神成为无数种族命运的代言人,是选择匍匐于斑驳的青铜王座之下,还是睁开你那浸满鲜血的双眼,拿起兵锋,怒吼着向上苍宣战?不甘的万类生灵们啊,接受这来自自由的召唤吧,在那未知尽头的远方,可是不死的,不灭的,新世界!
  • 静辰独奏:无法独奏的爱情

    静辰独奏:无法独奏的爱情

    他原本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高富帅,富二代;但却家道衰败他成为了维也纳乐团第一个华人首席小提琴手;却在第一次作为首席演奏结束后,离开了维也纳乐团他只为寻找自己的爱人他从落魄走向辉煌他打造了自己的商业集团但是他却从没有放弃过小提琴财富并不等于爱情财富能带给他的东西只有自己懂得
  • 在云之巅

    在云之巅

    房东太太喜欢上了这个男人。这是在她的丈夫死去之后喜欢上的第一个男人。这个男人脸色总是苍白,像是没有经受过阳光的接近一样。他的脸在阳光下会显现出一缕缕细小的青色血管。这是个待得住的男人。房东太太想,他至少不会像那个死鬼一样半夜半夜的不回家。也是在傍晚,男人总会在院子里用手托着一个红色的塑料袋,袋子里装着鸟食去喂鸟。当每一把饲料在那个男人手中挥洒出去时,男人脸上就会露出开心的笑容,而那些鸟儿也似感谢他的在他身边盘旋飞舞。像是在云之巅般的梦幻,不现实。
  • 青春不死,只是在凋零

    青春不死,只是在凋零

    我叫陈正良,我是青春的一个过客,我遇到若干个喜欢我的人和我喜欢的人……青春是肆无忌惮的年华,我伤害着别人,也被别人伤害着……就像所有冬眠的动物一样,我蛰伏了一个冬天,生命在不知不觉中就悄无声息地淌过半年,这让我矍然惊觉时汗流浃背,愁容满面……我开始频繁地回忆那些过往,而回忆仅仅是后来的故事……我的大学,我的恋人,我的理想,我的青春,我用心写下这一行行字,以祭奠我渐在凋零的青春。
  • 相负相扶

    相负相扶

    他们是在相亲会上认识的,那时的他们都很青涩,但是后来……她听到自己这样淡淡说了一句,虽然语气很清淡,但是她知道她们也是到了婚姻的尽头“我们离婚吧。”果不其然,她听到了他一如既往的霸道回答“想都不要想!”“为什么要这样对我?难道我做得还不够?”“那当初你就不应该把孩子打掉!”他对她渐步逼近“放手吧,我很累,真的很累。我们就这样拖着算什么?夫妻?真是可笑。”“可笑?”他一手掐着她的脖子两人又一次陷入了僵局,她又一次看着他离开的背影,又一次以泪洗脸,又一次守在没有家的感觉的家,又一次躺在没有丈夫的床……
  • 皇上小弟来亲亲:“衰”后

    皇上小弟来亲亲:“衰”后

    姐弟恋?红杏出墙?有没有搞错啊!一穿越居然成了大龄年老色衰的皇后,嫁的小皇帝不仅貌美如花,且足足比她小四岁!老牛啃嫩草?原来她盈脉语,中宇国一名小财主世家的女儿,外表美丽,但不算最上乘,个性怯懦脆弱,逆来顺受。十六岁时,在自己深爱的男人的阴谋安排下,嫁给当时年仅四岁的小皇帝做皇后。十二年的默默忍耐与死忠苦恋换不来在他心中的一席之位,却因一时沉默不语而激怒了他,被其一巴掌甩死。再次睁开眸,慧黠淡定,成熟世故,她已然不是原来的她。年老可不等于色衰!借他死,一起遁,闯江湖,寻解药,解误会,情爱皆浮云否?生死爱恨一线间。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五行神坛

    五行神坛

    天下有五神坛,金、木、水、火、土,其中四坛联手灭了土神坛之后,天下就只有四个神坛的领域,分别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土神坛沉入大地,所处的天下中心变成了一片广袤的森林,人们称为遗迹森林。而万峰就是降临在这片森林边境的小镇。他三岁就失去父母,他一路跌跌撞撞的成长,一边认识各种志同道友,一路不断强大自己,一边强大到保护自己的同时也要保护别人……
  • 巅峰邪神

    巅峰邪神

    文晓风,原本生活幸福,却一次旅行之中,让他成为孤儿,从此便发誓要为家人报仇,因被仇恨冲昏头脑。他的存在只为报仇,为了报仇,他独自一人经历痛苦修炼,达到武学高峰,称霸大陆,为家人报仇雪恨!
  • 囧囧武林

    囧囧武林

    邢亚姬遇到了她一生中唯一爱过的人。他的离去促使她走进不属于她的武林,渐渐体味人生的医师。但一切如过眼云烟随即消失。看着心爱的人,娶了另一位姑娘后……邢亚姬误入魔障,一直想坚持到最后的她,不能再忍受独自己一人……只因,她还未真正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