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40700000023

第23章 法本一宗

六祖在曹溪宝林寺,神秀大师在荆南玉泉寺。当时南北两禅均兴盛,人称南能北秀。南禅主张顿悟,北禅主张渐悟。

六祖说:“法本一宗,人有南北;法即一种,见有迟疾。何名顿渐,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顿渐。”

神秀说:“所有一切法,自心本来具有。如果费心外求,就弃父而逃。”

南禅、北禅如出一辙,殊途同归。

不过,神秀的弟子们不服惠能,认为他不识一字,一无所长。

神秀对他们说:“惠能大师具有无师自悟的智慧,深悟上乘之法,我也不如他。我们的祖师亲自将法衣传授给他,是有他的道理。我恨不能远道去向他求教,在这里虚受国恩。你们要想得到真传,可以到曹溪去参访受决。”

神秀对弟子志诚说:“你聪明而富有才智,可代我到曹溪听法,若有所闻,尽心记取,回来再讲与我听。”

禅学是佛门的心法,一心有二门,分“真如门”和“生灭门”。而禅亦有二门,“顿门”和“渐门”。

不过,渐修是为了有顿悟的一日,一旦茅塞顿开,豁然顿彻。所以说修虽有渐,而悟必属顿。

六祖说法只有一宗一法,所谓顿渐之分,只不过因为“人有南北,根有利钝,悟证有迟疾”罢了,并非是法有二殊。

南能北秀,两宗观点不同,弟子们各有攻击。可是作是一代宗师,六祖并没有说神秀的师承属傍系。

神秀则说惠能是“实得五祖真传”,可见其态度光明,修养纯粹。并不因为惠能夺了他的衣钵而怀恨在心。

相反,当弟子们对不识字的惠能表示强烈不满时,神秀挺身而出,加以拨正,并且吩咐弟子南下曹溪,向惠能学习禅法。

神秀这种以事业为重的精神,非但为佛门中人敬仰,也为后人深深敬佩。

志诚到了曹溪,随僧众参拜听法,从不说自己的来处。

六祖对大家说:“现在有一位来偷听我说法的人,他就在你们当中。”

志诚马上出来说明自己来求法的缘由,六祖说:“你从玉泉来,那么是来打探了。”志诚说不是。

六祖说:“何得不是?”

志诚说:“未说即是,说了就不是。”

六祖说:“那么,你的老师是怎么教导你们的?”

志诚说:“老师常常教我们,住心观净,长坐不卧。”

六祖说:“住心观净,是病非禅。常坐拘身,于理何益?我倒有一偈:

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

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

神秀所教的住心观净,这就是著相。

六祖大师说这是毛病。长坐不卧说这是拘身,不是禅的道理。

志诚拜:“弟子在神秀大师处学法九年,不得契心开悟,如今听和尚一说,即可契合本心,有所了悟。弟子自觉生死事大,希望和尚慈悲,为我指点教示。”

六祖道:“我什么法也没有,我若是说有法与人,那是骗你的。但为了随顺方便解除被缚之人的束缚,托个假名叫三昧——正定正受。正如你老师说的戒定慧。”

志诚说:“戒定慧应该只有一种,怎么会有不同呢?”

六祖又对志诚说:“你师父所说戒定慧三无漏学,他是接引大乘根机的人。我所说戒定慧是接最上乘、最高根机的人。所以开悟和明白是不同的。悟解不同,悟有迟速。开悟是一悟到底。”

志诚法师听六祖大师开示之后,顿时服了,叩头顶礼。他愿为六祖大师做执侍,做各种服劳执役——叫他做什么就做什么,从早到晚做苦工而不懈怠。

因他知道,这个祖师当初都是做苦工换来的,他舂米八个多月才得作祖师,那么现在我来服侍祖师也要很勤劳,不可懒惰。

僧人法海,是韶州曲江人,就是记载六祖坛经的法师,故机缘品以他为首。因是六祖大师的大弟子,故把自己写在头一个。

最初他来礼拜六祖大师问:“什麽叫即心即佛呢?这道理我不明白,请祖师您开示我。”

六祖大师说:“前边的念不要生,这就是心。後边的念不要灭,这就是佛。不生不灭这就是即心即佛了。我若详细解说,几个大劫也说不完。”

于是说一偈颂:

即心名慧即佛乃定

定慧等持意中清净

悟此法门由汝习性

用本无生双修是正

法海言下大悟。

以偈赞曰:

即心元是佛不悟而自屈

我知定慧因双修离诸物

同类推荐
  • 奇山:佛教道教名山

    奇山:佛教道教名山

    本书分为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江西龙虎山和四川青城山等四部分,内容包括:佛教的传入和灵鹫寺、清凉山佛教的极盛时期、藏传佛教的传入和兴盛、画中姑娘幻化的峨眉山、大上清宫中的百神传说等。
  • 佛眼看人生

    佛眼看人生

    佛法,就是智慧。生活中处处皆是佛法,只要你用心,就会发现佛法的妙处:如果把“明心见性,本来清净”用在人生上,每个人都能享受天伦之乐;如果把“回归自然,返本还元”用在生活上,遇到挫折我们就能泰然自处……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佛法的妙用,使佛光普照在南赡部洲,让更多的人早日摆脱痛苦的煎熬,也为了继承大德们弘法利生的事业,我们编写了这本《佛眼看人生》。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借鉴了大量佛学大师的语录、开示、演讲录、文集等。
  • 十大弟子传(佛教传记经典系列)

    十大弟子传(佛教传记经典系列)

    在佛陀的十大比丘弟子中,像舍利弗、目犍连,本是外道的学者或领袖;迦旃延、大迦叶,也是婆罗门的权威和长老,但他们一皈依佛陀,就唯有信仰、尊敬,从没有对佛陀有过批评。对佛陀没有建立信心的人,可以心平气和地踏着这些先贤的足迹,在佛陀的法海中来完成自己的修学。
  • 弘一法师全集01:佛学·杂记

    弘一法师全集01:佛学·杂记

    在浮躁的世俗社会中,很多人都试图从弘一法师的文字作品中获得智慧,继而获得内心的宁静,找到心灵的归宿,鉴于此,通过对民国时期有关弘一法师的资料的查找甄别,本套从书收集了所有现存的弘一法师的全部文字,《弘一法师全集》由此而诞生。
  • 每天学一点禅理智慧

    每天学一点禅理智慧

    “本书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为基础,以佛家禅理感悟人生的高超智慧为核心,融合了儒家、道家思想的精华,帮助人们正确认识自己,把握为人处世的分寸,掌握生活智慧,端正工作态度,享受真正的自由与快乐。书中精选了一系列生动活泼、意义深刻的禅理故事,通过心性、德行、处事等八个方面,以灵动的感悟,把禅的智慧切人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展示了禅理智慧的精华和风釆。这些文字直指人心,充满了哲学旨趣。在面对现实的社会问题时,如压力、情感、财富、生死等,运用禅理智慧,犹如一把开启智慧的钥匙,让读者的心灵在云水随缘、了无牵挂中营建睿智的精神家园。”
热门推荐
  • 匪行三国

    匪行三国

    窃钩者诛,窃国者侯。战火纷飞的三国,英雄辈出,但为男儿,无不热血沸腾。便让我们从一个黄巾贼来见识这天下英雄,来经历这热血沸腾的英雄时代。取张燕,代黑山,太行山中,一个巨匪的窃国之路。午夜梦回,风烈烈,旗飘飘;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持三尺青锋,威加海内;提百万雄师,灭尽胡虏。男儿当如是…………多谢浅墨歧兄提供QQ群:120554700。
  • 名动风月

    名动风月

    林焉容原本是书香门第的掌上明珠,不幸嫁给懦弱无能的书生,惨遭刻薄婆婆欺负……忍气吞声一年后却被婆婆偷着卖进青楼,过着水深火热的日子。她如一棵浮萍在破碎的山河中飘摇,红尘中她一个回眸换来他不计前嫌,纵然耗尽一生也要她安好。他是她命中劫数,也是她炼狱中唯一的救赎。
  • 心态决定一切

    心态决定一切

    成功只属于坚韧不拔的人。激发斗志,汲取智慧,获得人生的成功,这是我们精心编排《励志人生》丛书的主旨。丛书制作精美,内容精彩,涵盖古今中外的励志经典,多层面、多角度、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人生哲理。让每一个有梦想的人不言放弃,坚持到底,最终到达人生的胜利之巅!
  • 幸福就像躲猫猫

    幸福就像躲猫猫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网游之傀儡神话

    网游之傀儡神话

    神话公司,创造了一个史无前例的网游服务器,并开始运营传奇网游“第一帝国”!有着曲折身世的S城平民百姓古晨,却在“第一帝国”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的价值!强悍的傀儡术,无尽的神兽大战,在一开始,自己便走上了巅峰之路,同时,也在不经意间塑造了一个游戏界的傀儡神话!正如某些读者朋友说的,此书适合娱乐,因为太过于YY,而且有点狗血。呵呵,小弟此处先告罪了!※※※※※新人新书,第一次写网游,写得不好,还请大家多担待!
  • 星云剑祖

    星云剑祖

    家族被灭,为寻至亲之人,接触到自己从未接触过的世界。从此锋芒渐露,一路高歌踏天寻道,怒斩苍天。成就剑祖之名
  • 凝翾殇

    凝翾殇

    ---一语江湖,铮铮侠骨,断给了丝丝柔情;辗转时光,漫天碎花,纷飞了岂止回忆。---痴情翾,魂牵梦断时,泪洒枕雨湿;糊涂赫,幡然醒悟时,恨溢人已逝。---他们,一个是华丽蜕变的南宫凝翾[xuān],一个是冷若冰霜的蔚[yù]凌俊赫。---他的六年又六年,换来的是与她的相遇,而这场相遇,又彻底改变了她的五年。他们之间,怎能一个真相抵尽?所谓的错爱到底是谁做了谁的替代?无法预料的仇怨又究竟应不应该?如果说相遇是命中注定,那么上天便给了他们太多的考验。种种的烦扰纠葛,最终将会换来怎样的尘埃落定?---跻身江湖,多少人中了身不由己的毒,多少人被下了红尘凡情的劫。他动了情,她痴心种,他和她,又岂止赫与翾?江湖纷乱,你不懂我,我亦不明你心。多少最初的真实,变成了逞强的谎言。正所谓“落花纷飞,怎奈流水急湍;情根深种,怎敌情失念断”。---在这个牵动情肠的江湖之中,一场痴情爱恋将会上演......
  • 王源你是我追随的星光

    王源你是我追随的星光

    “我知道你喜欢我。”“恩。”“你……”这本书,主要是写王源的。结局可能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美好,但是也一定是美好的。他们的花季雨季,献给了爱情。执迷不悟。
  • 山的那一头

    山的那一头

    现实,就是一座座“山”,围困着我,压迫着我,写作的高峰,则是我的“那一头”。对“山的那一头“的希冀和追寻,承载着我全部的欢乐和憧憬,维持我的信心和尊严:在现实中失去的欢笑和幸福,在这里我一一拾取,得到补偿。“山”再大,“那一头”依旧对我充满了诱惑。和写作中的“山”相比,现实生活中的“山”更加沉重和不堪。13岁的那场重病,给我和我贫困的家带来了致命的打击,我不得不从此面对病痛的折磨和死亡的威胁。那场变故,抹去了一个农村少年所有的欢乐和憧憬,也就是那一年,我开始了我的写作,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我的写作是对生活和命运的反抗,是在绝望中挣扎的青春之歌。
  • 七千佛神符经

    七千佛神符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