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39800000010

第10章 南海雾(2)

洛古倒欣赏这位戴黑边眼镜的小个子,觉得他有股闯劲,热情待人且知识面广。他来南门是准备干一番事业的,研究收集了好些资料。全世界有近两千个自由贸易区,大大小小,有加工贸易免税自由港等类型,他都分门别类整理好各类型的功能特点及优劣态势,进行数学模式的比较,更难得的是还根据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的经济生产结构向亚太地区调整的趋势所呈现出的经济浪潮,提出了对南门经济特区走向的设想。颇有心得。他特别欣赏南门经济特区的定位,认为经济特区这个名称起得实在太好了,极具长远的战略目光。这无疑是一个自由的经济综合体,它的嬗变性可塑性可持续发展性的变数如此灵活。后来他才从洛古口里得知这个经济特区起名的故事。

省委书记向中央汇报了试办贸易加工出口区的设想,邓小平同志说:"还是办特区好,过去陕甘宁就是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去闯,杀出一条"血路"来。"当时,省委只是想参照其他国家的出口加工区之类,听了之后都认为办特区实在是太好了,几经斟酌推敲,觉得特区应该是对外的一个窗口,一个开放的门户,便定名为经济特区。这可以说是一个创新。至于"血路"一条,该怎样去理解领会,那的确是发人深思的。这无疑是远远超出经济领域的了。

洛古感到高兴,见着了何元展这个人才。原先他担心调来南门的大都不是能力强的干部,因为好的干部原单位哪里肯放?小个子何元展的出现,应该说有眼光有胆识有闯劲的干部才争先到南门经济特区来。这才是剥皮鱼饭堂值得留念的意义。何元展是学工科的,是个工程师,后来到市计委工作,熟悉经济业务。他懂英语,平日注意世界经济的发展动向,颇有研究。

洛古任人唯贤,让何元展负责办公室工作,兼顾经济洽谈的事。万事起头难呀!

虽说南门经济特区还未正式宣布挂牌,但消息传开,外商接踵而来咨询,尤其香港那边来的人颇多。于是,出现了一门新兴行业--兑换港币,男男女女也分不清是从哪儿来的,在口岸火车站围着香港客兑换港币。港币很吃香,可拿去中英街购物,也可当外汇券使用。那情景真是酸寒寒的。

困难的不止这些,街上没公厕,也没公共汽车,更不用说的士了。港商要到经济洽谈办公室,只有搭单车尾,走在坎坷凹凸的路上,颠颠簸簸,惊险百出。不时还得下车步行度过险段。洽谈办公室设在工人文化宫的娱乐室里,这是市里唯一宽敞明亮的房间,离火车站才三四公里远。但港商抵达那儿下车时,双腿已麻木得不晓得走路了。至于饮茶用饭,连茶楼也没多一家,有的外商索性包着个汉堡包过来,当日就来回。虽然如此艰苦,但来访者依然络绎不绝,足见香港同胞的爱国心。

何元展没想到区区一个经济洽谈办公室,也可以说是个临时应急工作,居然热闹非凡。娱乐室原先是乒乓球室,摆满了十多张方桌子和折椅,方桌铺上一块塑胶花布也还见干净。然而客人多了,也就显得拥挤了。好个何元展,他一面招呼客人满足咨询,一面开了个快餐店,供应盒饭茶水,让客人解困,心情也安落了。

当时,敢于首先过河的蚂蚁大都是中小港商,他们把在香港的毛织厂胶丝花厂表链厂拉链厂制衣厂搬了过来。毛织厂还是手工绳拉织机,叽叽嘎嘎地响个不停。有人指责引进这等夕阳工业,更有甚者说是垃圾工业!何元展听多了,只是坦然地说了一句,我们还不是拿牛栏仓库祠堂去盛下这些东西吗?彼此彼此。我们没钱没房没料就将就些儿啦。凡事都有个先小后大先易后难先低后高的过程嘛!说实话,接受办厂的公社村子可高兴了,清理出一间仓库牛栏就有了一笔大收入,厂租管理赞工资等,且都是外汇进账,更不用说人气旺了带来的收益。他们跟厂商都热情合作融洽相处。且这些中小港商不少是在七八十年代逃港过去的,熟络之后,扯谈起来还是挺投机的。这大抵就是南门的地缘人缘的所谓缘分了。

何元展想过,设身处地为对方想过,第一批敢过河来吃螃蟹的人是独具胆识的,他们是冒着与资本家剥削工人的风险而来的。大陆政策多变,说不定某时某日来个清算那就人命也不保了。人心未安定你还想吃天鹅肉,引进来先进技术设备的大项目?我们一厢情愿的事太多了。到头来落败了,谁也不用引咎辞职,且还升官了呢!因此何元展对洽谈工作做得热情细心。来客多了,他干脆让附近的公社派代表驻洽谈办公室办公,双方直接对话,这就方便多了。

南门引进的第一间来料加工厂是毛织厂,也就是有些人不屑一顾的垃圾工业。有了头一个敢吃螃蟹的人,就会跟着有第二个第三个。

何元展对此是乐观的。当然压力也很大,这不是引进资本家来剥削工人农民吗?江山变色。何元展读过政治经济学,现在试验的是市场经济学,区别就在这个"政治"和"市场"的认识上。你要引进资本设备技术和管理,这都是老板手上的东西,能不引进老板资本家进来吗?能不引进剥削来吗?至于对这个剥削的理解,那就先不要去管了。这些他总得心中有数呀!这个洽谈办公室的头头也不是好当的,确实是浸在老板资本家的染缸里。他对洛古说过。

洛古显然思索过这些问题,可他只是淡然地说,不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吗?

何元展轻声地添上一句,捉住老鼠就是好猫!这千真万确是理论指导实践的典范,政治与经济互动的典范。后来就这样一步摸一步地过河,形成了所谓"三来一补"的模式--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港商过河设厂也组合了前店后厂的格式,在香港设计经销,在内地生产,充分发挥了两边的优势。此路是可行的。这是后话。

穷有穷路,富有富道。不管是夕阳工业垃圾工业也好,同世界市场经济接轨就是这样不起眼地开始了,在摸着石头过河了。

流言四起

清晨,南门街上还见清静,青砖街面也扫得干干净净。街口的大榕树下也是空落落的。

眨眼之间,街上的行人见稠了,而且越来越多。看来又要出事了。

边防禁区是个异类地域,要么平静如水,要么混沌一片。只要人稠了,突然稠密满街,那就要千万小心了。

近午,通往边界河的中山路挤满了人。人流往前拥去,靠近了南门桥,望见了对岸竖起的那面米字三色旗了。

听说是开放边防,机会难得。人们就从四面八方赶来了,不约而同。有人匆忙得趿拉着一双拖鞋。人稠了,可人声并不嘈杂。

南门是久经考验的边防区,经历了两次大逃港潮,成千上万的人拥过了界河。小的外逃更是不断。不同的是这一回人们不像以往那样紧张惊惶拼搏,而是平静得多了。人流缓缓地往界河压去。他们都想冲过河去,又好像在等待着什么似的。也许这个莫名的等待,正是使人流显得比较平静的原因。

事情像一触即发的火雷,随时都可能爆发出个石破天惊!这一点不足为奇。

林方朋早已注意开放边防的流言了,这是个信号。他,南门县县委书记,不惑之年,但已有丰富的边防工作经验,经历了两次逃港大潮。林方朋一脸英气,踏踏实实,对人宽厚随和,看上去像个学者。凭经验他预计迟早要出事的,早点比迟点好。人心浮躁,有点风吹草动便惹起浪潮了。他把自己的预料对洛古说了,便又忙着绸缪去了。反正他兼边防武警支队政委,事情好办得很。

林方朋中学毕业后,参加了土改,之后一直留在农村基层打滚,熟悉群众工作。四清运动时才调来南门任县委书记,上面把他作为一个接班人来培养。他少说多做,不为人先,遇事心中有数,给人的感觉是细心谨慎,时而又与众不同。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告诉他,贯彻党的政策必须同群众利益相结合,千万别干伤天害理的傻事。比如搞深翻改土栽弯改直的农田建设,明知是劳民伤财有害生态之举,他便推说边防区缺劳动力情况特殊给拖延过去了,争得了积肥犁霜的时机。又比如推广密植三造稻,得不偿失,他也用劳力不足搪塞过去了。他惯用边防地区特殊的遮掩,虽然自己落得了一顶保守的帽子,但保护了群众,群众也信任自己的林书记。南门县十八个公社一百七十二个大队,他都走遍了,熟悉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几乎老人小孩都认识林书记。

因为他有这个特性,有人认为此人只宜守业不能闯业,乃庸人一个。就像绵里藏针,煤堆埋金块一样,日久了便明白了。

林方朋习惯地来到横吉公社,后来撤销公社之后叫横吉镇。这是内地人逃港的必经要道。往东走上梧桐山,下山就是海边了。朝南行直达边界河,过了河就是彼岸了。边检站就设在横吉公路边。一个边防军荷枪实弹,两个民兵协助,很见威严。

不晓得是守卫得严,还是干旱得可怕,横吉穷得像块焦干了的蕃茨,没一点儿油水。一条小小的横江河,流到横吉边上又掉头往东边流出海去。说来你也许不相信,堂堂的边防区的横吉,人均年收入才四十五元,比东边山区的公社还少三元。人穷志短,都解放几十年了,就是穷得没了点声气。后生都去河对岸和欧洲了。

横吉出名大抵是来了个公社书记周大成,此人年满三十,英俊伟岸,身板结实,就像个举重运动员,那双粗厚的手一看就知道是个农活里手。他工作踏实,求真务实,很得社员尊敬。他爱说的一句话是,工作要有磁吸。意思是要为群众讲真话办实事,群众才相信你,像磁吸作用那样吸引着群众。他初中毕业便留在家里驾牛耕田,埋头农事。同年的朋友都外逃去了,大抵就剩下他了。好相貌却没出息,亲朋都为他惋惜叹气。听得多了,他只说了一句,家乡总得要有个人留下来吧!人各有志。

他来横吉做了两件事,一是带领社员修了个小水库,蓄起了横江河水;二是农忙时节少抽人去堵逃港,保证农业收成。你别看是小事一桩,尤其后一件事是要冒政治风险的。那年月谁敢干这顶风的事!

那天,天气很热,没有风也没有云,闷沉沉的。突然吹起了少见的东北风,这无疑是逃港的好天时。

周大成接到上面的电话通知,火速派所有的民兵上山堵外逃。正值双夏农忙时节,劳动力走光了,势必使早造报废晚造落空,这一年缺粮怎么过?他没多想,只派少数人上山,留下大部分劳力全力抢割抢插。

省工作组大发雷霆,居然有人敢在风火口上顶风,下令周大成撤职检查,下去劳动。他二话没说,便下周屋围村驶手扶拖拉机去了。反正双夏基本完成了,也心安理得,倒觉一身轻松。工作组找他谈话,要他检讨犯错误的原因。他说了一句话,我不忍心看着社员缺粮。抓革命促生产,你不懂吗?这是个原则问题,该开除党籍。加上他下去时周屋围的社员家家户户请他吃饭,热情极了,他竟也上门了。这显然又触怒了工作组了。

开除出党这非同小可,他理所当然顶撞起来了。当时,林方朋任县委书记。他理解周大成的心情,迟迟未讨论处分的事。只希望周大成好好检讨,以减轻处罚。岂料这位公社书记又说了一句话:"你我心里都明白,但我学不了你的样!"给林方朋喷了一脸儿灰。他宁愿死去也不做违心的事。林方朋强忍住了说:"你我都得理解,要顾全大局。"周大成还是被开除出党了,林方朋也保不住他。

一年之后,风头火势过去,公社也解体了,改为镇,政策也见宽松了些儿。林方朋极力为他平反恢复了党籍。他哪儿都不去,就是要留在横吉镇任镇委书记。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

人非草木。他终于明白林方朋的慈和心肠,一心爱护着他。他忍不住对林方朋说,我没有大错,你做的也有道理。他看到林方朋想方设法保护下面的干部,避免了好些冤案,对他由衷地敬佩。林方朋也觉得他是个值得信任的好干部。因此,有事无事林方朋都爱来横吉,听听这位倔脾性的朋友讲讲真话,听他与众不同的出格的见解。

林方朋下来横吉是想了解两件事,一是看看外逃的迹象。因为这里是个外逃的敏感地域;二是观察晚造谁割谁收造成的影响。周大成很注意这类磁吸效应,心中有数。

他对林方朋说,既然开放边防的流言很旺,人心浮躁,逃港潮定会到来,但山路僻野很少见有外来的人,这就得多注意本地人了。至于谁割谁收之举,他坦言这起了稳定人心的重要作用。你看看,倒三七分成、倒二八分成都没人理睬,难呀,收了谷子公家占二私人占八也无动于衷,无术。人们对大锅饭早已深恶痛绝了,无望了。

林方朋明白他是说了心里话,也可以说是大势所趋,只不过他自己言不由衷罢了。他随口问道,是哪个村子起的头?周大成醒了醒神,此事儿戏不得,是属分配到户刮单干风,罪大之极。他没兜出敢为人先的周屋围,只是平静地说,事情出在横吉,要处分就处分我好了。覆水难收。林方朋也只淡淡地说,这得看大气候了。他的心情是沉重的。

两人两种心情一个心境,冬天快过去了,春天还远吗?泥土里的所有生命都轻轻地蠕动发芽。

逃港潮

南门界河边上。

人潮黑压压地挤在界河口上。路口上一排排木三角架栏横挡着。武装边防军警列队严密防卫着。人流一直铺满了整条中山路,而且越挤越稠密。有人开始躁动了,情况是危急的。只有困难时期的那年,才见过如此规模的逃港人潮。

界河路口的电线杆上挂着几个高音喇叭。一辆脱了漆的红色消防车停在路口上。这是南门唯一的防暴机械设备。车顶上站着边防军警支队丁政委、林方朋、洛古三个人。

丁政委再三劝说人们勿听谣言,回去搞好生产。县干部也在人群中做劝说工作。可是人们只是听着,没点儿散去的迹象。人们似乎相信人多了站久了待长了,关口会松开让他们走过去的。

情势已异常紧急了。

千万双眼睛全都盯着消防车上站着的洛古、林方朋和丁政委这三个南门巨头。

林方朋真的担心要出事,一旦有人蛮横冲击,情势不堪设想。洛古初来乍到,情况不熟。林方朋着重交待丁政委切实地护着,便对洛古说,我先喊话了。

"社员乡亲们,我是林方朋,南门县委书记林方朋。开放边防是没有的事,这是谣言。请大家不要信谣言,扰乱边防,做出违法的事。外逃是犯法的,触犯国法。请大家立即回去搞好生产。改革开放不是开放边防,可以开放经济政策开放生产开放过境贸易开放探亲政策,但绝不是开放边防……村干部立即带领社员回村去……"

他的喊话引起一阵骚动,很快又平静下来。高音喇叭还在不停地重复播放着他的喊话。

下面人群里议论开了,"是林书记在喊话","是林叔的声音"……人们都习惯称他林叔,相信他的话。人们似乎等候到他们要知道的信息了,希望落空了,等待也落空了。犹疑了好大一会儿后,人群便缓慢地松动了。突然人群中又是一阵骚动,躁动地往前拥挤。

站在车顶上的丁政委和洛古禁不住心头一紧,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千万不可崩堤啊!

高音喇叭响了,只听见林方朋的声音在喊:"现在请南门市委书记洛古讲话。"

同类推荐
  • 宝刀妹子乃别跑

    宝刀妹子乃别跑

    女主白宝刀是山寨大王之女,忽遇灭寨之灾,宝刀流落小镇,遇神秘少年兼思,一同被纸业老板简竹收留,研究生意技巧,以便在镇上立足,恰逢原来富商子慕飞家破人亡,也加入他们一行,纸店刚有起色,宝刀与兼思被关进秘室,出来后发现遍地已卷入本城城君儿子争位的战争中。原来兼思就是二少君,有人借他的名义掀起大战。宝刀偕兼思一起慢慢推求真相,发现简竹来头不小、野心甚伟,宝刀父亲之死别有隐情,大少君则非置兼思于死地不可。群雄逐鹿,宝刀卷在其中,保得住性命,却保不住爱情。
  • 习惯死亡

    习惯死亡

    讲述一个心灵备受重创的知识分子章永磷孤独、苦闷、绝望的精神世界。强烈地抨击了极左思潮,悲愤地控诉了“十年动乱”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历史性灾难。
  • 下一个是你

    下一个是你

    老罗在退休后由于一次偶然的发现,便以偷东西的方式重新寻找生活中的激情,借此摆脱生活的庸常,非常态的生活方式、怪异的行为下是都市生活中人心灵和精神的钝化。
  • 暴富年代

    暴富年代

    《暴富年代》有着对当年困顿生活里温暖友爱的无限眷恋,也有对今天物质丰富,但人心叵测的无奈和失望。对于改革开放后中国历史的演进,它力图探询出其真实的发展脉络。作者选择了一个南中国的乡镇企业——龙口电子厂作为故事的起点,从“能人”余世杰抓住改革机遇顺应中国国情,开展“关系营销”讲起,到不拘一格启用南下创业的研究生何家全、欧阳成和孙洋,引进现代化生产工艺、营销手段和管理模式,把加工作坊发展成真正的工业企业,再到何家全、孙洋敏锐抢占先机进军信息产业………在惊心动魄的商战故事里,作者把中国企业从农业到制造业再到信息产业的发展历程清晰呈现,可以说是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一段忠实的纪录。
  • 安娜·卡列宁娜(下)

    安娜·卡列宁娜(下)

    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 ”。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然而安娜并不能走向自己向往的生活……
热门推荐
  • 天朝梦

    天朝梦

    中国近代,列强环视,面对三千年来未有之变局,三千年来未有之强敌,看现代小人物穿越为李鸿章之子,如何改写历史,将天朝衰弱的国运扭转回来!
  • 太上老君外日用妙经

    太上老君外日用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最强召唤史莱姆

    最强召唤史莱姆

    【本作品首发于起点中文网】你会魔法,我有史莱姆你会战技,我有史莱姆你能召唤,我有史莱姆你有钱,我有史莱姆【求收藏!求推荐!】
  • 优婆夷志

    优婆夷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灵帝九霄

    灵帝九霄

    斗破九霄,唯我独尊!到底谁才是笑傲天下的胜利者?看魏威一步一步的登向世界的顶峰!谁才是那真正的强者?唯我独尊!谁与争锋!踩着王者的阶梯,他....将会登向制高点!
  • 智谋观止

    智谋观止

    《智谋观止》精心收录了中国古代帝王高参治国安邦、治军用兵、断案决讼、平定动乱、为人处世等方面的智谋故事。古代智谋大师从实践中创造和反复运用的那些招儿,不仅适用于当时,更能使今人获取通往成功的力量。本书强调古为今用,倡导积极正向的为人处世哲学,旨在启示今人在现实生活和工作的困局中做出智慧的选择,从而走向人生巅峰。
  • 今古传奇秘本

    今古传奇秘本

    问世间情为何物?只是明月清风两相逢!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什么是妖?什么是人?什么是仙?真的有界限吗?还是一切都是虚妄?
  • 畫家知希錄

    畫家知希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吸血鬼骑士之凝雪

    吸血鬼骑士之凝雪

    为什么?就因为早上上学迟到因掉进下水道穿越了,还穿进了玖兰家,成了玖家的最小的公主。这一切也太离谱了吧!还和优姬是双胞胎姐妹,也是玖兰枢的未婚妻。哇。。。这也太牛了吧!虽然我是喜欢看吸血鬼骑士的电视,哇。。。我一个弱女子在那个世界会被吸血鬼吃掉啊!还是去吧!反正我想见我喜欢的人:枢和零。什么?还要在是人类的时候失去记忆,不会吧,不带这么玩的!番外;玖兰凝雪天真无邪,她有一双灵动的棕红色的双瞳。不过她的性格不变;腹黑,可爱....看女主角怎么样改变《吸血鬼骑士》世界....女主角会选择怎么样的人陪她一生一世...她会有什么样的经历呢?
  • 世界文化博览3

    世界文化博览3

    带你领略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文化的力量和魅力,享受精神的盛宴,浓缩世界文化知识精粹。旨在为读者提高文化修养、丰富人生内涵、添加知识储备、准备写作素材、增加聚会谈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