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25700000018

第18章 古人的“一介不取”与领袖的“不便再荐”

宁廉洁正直以自清兮。

——屈原

清廉自守,就是清白廉洁,自觉守节。

提起清廉自守,人们往往会想到包公、海瑞。确实,包公、海瑞在古代官吏中是清廉自守的典范,几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赞颂。不过,翻阅史籍,我们还可以看到,由于中华民族克己奉公传统道德的影响,清白廉洁、自觉守节的官吏和贤达志士,历代都有,不绝于书。

《新序·节士》记载,春秋时期,宋国有个人送给大臣子罕一块玉,并强调所献的是真正的宝玉,而子罕却表明自己“以不贪为宝”,坚辞不受。

俗话说:“官不打送礼的。”但《南史·顾协传》记载,南朝宋时,顾协的一个门生送钱给顾协,却被顾协责打了二十棍,自此,再没人敢给顾协送礼了。

《明史·于谦传》记载,明代大臣于谦,位高权重,但当他因受诬害而被抄家时,人们却发现,于谦“家无馀赀”,与寻常百姓的家境没什么区别。

人们常说:“吃了人家的嘴软,拿了人家的手短。”“酒盅一端,政策放宽;筷子一举,可以可以。”收礼受贿,就要为人家的请托营私开方便之门,这不啻给自己设下违法获罪的陷阱。可见,只有清白廉洁,不收受分外之钱物,才能做到自觉守节、守法。在这一点上,清代的于成龙为世人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于成龙在顺治、康熙年间,从知县、知府直至做到巡抚、总督,秉公执法,兴利除弊,政绩斐然。《清史列传》卷八《于成龙传》说:于成龙“凡有亲戚交游相托者概行峻拒,所属人员并戚友间有馈赠一介不取”。这话表明,正因为于成龙对“馈赠一介不取”,所以对请托营私之事才能“概行峻拒”,始终保持端严的操守,从而赢得康熙帝的称赞:“居官清正,实天下廉吏第一。”(《清史列传》卷八《于成龙传》)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历史上虽然出现过不少清官,但请托馈送、贿赂公行、朋比结纳、贪赃枉法等陋习丑行,仍是封建社会官场中的普遍现象。只有在人民当家做主的今天,清廉自守的好风尚,才真正得到了发扬。

柳直荀烈士是毛泽东主席早年的至交好友。新中国成立初,为了照顾柳的遗孀李淑一的生活,有人请毛主席推荐李淑一任北京文史馆馆员。毛主席说:“文史馆资格颇严,我荐了几人没有录取,未便再荐。拟以我的稿费若干为助,解决这个问题。”在毛主席看来,由于“文史馆资格颇严”,自己“荐了几人没有录取”,是很自然合理的事情。为了遵守有关的规章,已“未便再荐”,遂决定拿出自己的一部分稿费来资助李淑一的生活。另外,毛主席已故夫人杨开慧的哥哥杨开智,曾写信给毛主席,要求在湖南给安排个厅长职务,毛主席婉转地拒绝了。这两件事情,充分体现了毛主席严于律己、清廉自守的道德风范。

我们的祖国涌现出了千千万万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好干部。他们当中有的主理财务多年,整天和大宗钱财打交道,却纤尘不染;有的掌管人事大权,面对不断的请托送礼却从不动心;有的负责审批紧俏物资,闻风而来的行贿者却休想用钱、物打通关节……有人说:“常在河边站,哪能不湿鞋?”而清白廉洁,自觉守节、守法,却使上述同志做到了常在河边站,就是不湿鞋。

古语云:“公生明,廉生威。”当年,北京市长城风雨衣公司年产一百六十八万件优质名牌风雨衣,而公司经理张洁世直到病逝前却连一件风雨衣也没有。这样的干部,怎能不受到群众的尊重爱戴呢?在群众中怎能不具有很高的威望呢?

清廉自守,并非都是为官者的事。为官者应清廉自守,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也都应清廉自守,因为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工作权限,都不应以自己所负责之事,去向被服务者索取财物。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恪守职业道德。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我们每个人都应自觉地做到清廉自守,自觉地抵制形形色色不良风气对自己的侵蚀。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损公肥私、贪污受贿,乃是各种腐败现象中影响最恶劣、最有破坏性的不道德行为,因此,我们必须坚决清除之、杜绝之。

隋代王通认为:“廉者常乐无求。”(《中说·王道篇》)意即清廉的人终日为无所求取而快乐。人若无求品自高,事实确是如此。纵观古今,凡清廉自守之士,均不贪不求,以俭助廉,以俭养廉,以廉为本,以廉为乐。可以说,持身俭朴,是清廉自守的前提。

清廉自守虽贫而荣,贪污受贿虽富犹耻。愿我们每个人都能自觉地抵制金钱和物质的引诱,都能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勤俭为民的优良传统,“宁廉洁正直以自清兮”(《离骚》),一心为公,无私奉献,永远做一个名副其实的人民公仆。

同类推荐
  • 庄子大全集

    庄子大全集

    在这个越来越纷杂的世界,我们于喧嚣和浮躁中寻求平和,也愈发不明白,为什么要想真正地笑一次是那么难?科技越来越先进,但烦恼越来越多;我们努力地生活,生活却越过越不快乐。寻觅那把打开快乐之门的钥匙,却原来早在两千多前,庄子便已通透人生的烦恼,留下解惑的“圣经”——《庄子》(《南华经》)。细读《庄子》,它告诉我们:人可以用另一种方式逍遥天地,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生命。
  • 管子

    管子

    《管子》是我国古老的先秦时代的一部重要典籍,是管仲学派的一部作品总集。该书内容庞杂,年代久远,流传中多遭窜乱,自西汉刘向“定著为八十六篇”之后,李唐以前已缺失十篇之多。《管子》内容博大精深,主要以法家和道家思想为主,兼有儒家、兵家、纵横家、农家、阴阳家的思想,更涉及天文、伦理、地理、教育等问题,在先秦诸子中,“襄为巨轶远非他书所及”。可以说,它是先秦时独成一家之言的最大的一部杂家著作,是研究先秦尤其春秋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化等各个方面非常重要的原始资料。
  • 人生这道难题:培根随笔

    人生这道难题:培根随笔

    《人生这道难题:培根随笔》收录了培根的随笔散文,内容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论真理”、“论死亡”、“论宗教”、“论勇敢”等,这些随笔作品充分展现了作者的价值观念,既真实又诚恳,为读者呈现出了一个立体而完整的培根,使读者可以一览这位科学全才的思想世界。
  • 生命信息与人的发展:教育与管理的人本哲学思考

    生命信息与人的发展:教育与管理的人本哲学思考

    本书包括信息世界的哲学解析、灵魂信息论、人的自需属性、人的共生属性、人性的基本矛盾、科学的长生不老等共七章内容。
  • 老子的智慧

    老子的智慧

    老子开创了道家的价值观,以自然主义为基本取向,注重天然的真朴之性和内心的宁静和谐,主张超越世俗,因任自然。本书就介绍了老子思想体系中所包含的精妙的智慧和妙语箴言。
热门推荐
  • 墨霖语熹雅

    墨霖语熹雅

    因为一次出游,两人相遇,第一次相遇就骂了他一顿,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来就没有人敢这样对自己,她是这世上的第一人,自然也是最后一个韶华易逝且难寻,何人嗟叹落烟云。红尘浮生不轻断,只拢闲曲霓裳舞。一世功成名就,一朝红颜在怀,一默红尘浮云,起起伏伏,朝起夕落,终究别离何终?
  • 理所应当地生活

    理所应当地生活

    本书内容包括:放松你的身体、给自己放个假、远离不愉快、做情绪的主人、在忍耐中获得解脱等。
  • 魔神至尊

    魔神至尊

    项问天,地球修炼界魔道魁首,在正邪大战中被炸到了一个剑与魔法的世界。到了异世的时候因砸死了一个运奴将军,而成了环境恶劣的地狱岛上一个捕猎与挖矿的奴隶。一切从此改变……后来他才知道,原来来到这个世界并非偶然,这里还有着他相知相交的朋友,还有他前世那超然的地位……
  • 穷丝股神启示录之江山美人

    穷丝股神启示录之江山美人

    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但是股市有规律,把握住规律,股市便是你的提款机...主角是从山沟里出来的,穷苦,丑陋,猥琐,但是却很勤奋努力,在社会兼职中无意中进入股市,通过学习,主角慢慢发现了股市的规律,然后便一发不可收拾,最终主角在股市中一举成为众人羡慕的股神、百万富豪,从此江山美人应有尽有....(本文郑重提醒:本故事纯属虚构,不可作为投资依据,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探险秘录

    探险秘录

    意外之中,韩阳洋得到了一尊价值不菲的墨玉麒麟。他渐渐发现,这尊麒麟原来隐藏了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麒麟眼,密码托盘,黑曜彤座,三角风竹……这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秘密?韩阳洋和他的同伴们会有着什么样的惊人遭遇?万俟家族同李默灵的仇怨究竟是否能够化解,韩阳洋能找到一切谜团的答案吗?(探异笔记连载于磨铁中文网,有意请搜http://www.motie.com/book/74530)
  • 帝凤:宁为帝碎,不为王全

    帝凤:宁为帝碎,不为王全

    她是神秘莫测太子太傅,一身医术无人能敌;他是冷酷霸道的一国帝王,却独独为她倾倒,奈何深宫之中到处都存在着阴谋诡计,嫔妃,大臣,皇子无不把她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帝王的恩宠终究是把双面刃,伤人也伤己!
  • 此爱隔山海

    此爱隔山海

    恶毒的小三为了让她的丈夫为了和她离婚,竟设计陷害了丈夫全家!--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不可不知的文化常识

    不可不知的文化常识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知要经历多少的坎坷。每一次的成功,也许都要经历唐僧取经般的九九八十一难。如果我们的生命真有无限长的话,即使把所有的路都走一遍都无所谓,但事实是生命有限,人生苦短,人生真正能够做事的时间不过是短短的几十年。鉴于此,我们编著了这套《不可不知丛书》,作为读者朋友面对现实生活的一面旗帜,来感召和激励人生,共同朝着美好的未来前进。
  • 众劫回归

    众劫回归

    兔子不吃窝边草是真理!曾经一次性消失了的生活,象影子一样没有分量,也就永远不复回归了。无论它是否恐怖,是否美丽,是否崇高,它的恐怖,崇高以及美丽都预先已经死去,没有任何意义。
  •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修得一段雅量,才能蓄就一生幸福。本书以此为主线,告诉你如何从心性开始完善自己,做到:烦恼的事放开些;伤心的事看淡些;苦痛的事乐观些;自己的事安心些。发觉心灵的澄明与宁静,让人生因清晰而透彻,让生命因不语而若兰清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