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17800000027

第27章 理性、文化与宗教(14)

今且言吾辈研究之方法。初欲以自家所见为大家讲说,此恰中国式之讲学的办法,实觉不好。兹拟一研究方法,列出问题,请大家各人分担,搜集孔家关于某项人问题之材料,汇抄一处而究详孔子对此问题是何种主张,得一结果,作一说明,并附自己之意见于后,备大家讨论。算(余)再以自己所见为大家言之。如此既可验漱溟所见之是非。而漱溟所说果是,大家因下过一番心亦可领纳到深处,则彼此有益。问题分为正反两面;正面研究设为三问题。一曰伦理学原理问题。伦理学上有种种说法不同,孔子究竟作何主张。孔子之讲话关于伦理者最多,可搜罗在一处而考核之。是某非某,必要真切,然后再批评其价值如何。二曰形而上学种种问题。孔子于此似无多言,然虽无详细之讨论可闻,而亦自有其形而上学,大家可费心搜求推考之。三曰对于政府及社会将如何实施其教化,即问孔子对此大要如何主张。此正面三问题也,一问一答闪避不得,庶见真容。然吾人所注重尤在反面之研究。正面说某者是孔子主张,某者是孔子主张,不若反面说孔子不主张某也,某者非孔化也。不是的都去掉,便看见一亲切的孔化现于眼前矣。兹亦设为三问题,一曰孔化与欧化如何冲突,冲突者外所余如何。孔化与欧化实相冲突。社会上秉受旧化而不知其与新潮流相冲突,染领欧化而不知其与孔化相违反。倘大家俱习于糊涂过去,则孔化究竟在哪里,将永远沉埋不得见天日。幸得三五看得欧化亲切之人不肯模糊,是件好事。(关于东西化问题今不及说,容抽暇写出)吾人即以欧化反证孔化,两相较核所余何物,有无价值,请大家试搜求而考订之。二曰孔化与本土别家之异点如何。孔子本身排斥他家之言似少见,其它孔派则不少,如孟子之类。吾人即就道家与孔家如何乖异、法家如何乖异、墨家如何乖异之类搜在一处,反证孔子教化是什么个东西。如通常之自谓孔化者盖不知含若干杂色东西在内也(康长素最甚)。三曰人生问题。此问题特欲问孔子不主出世思想,而彼其住世思想究为如何之住世思想。对此世间将如何而住之。漱溟初入于出世思想时,盖甚薄视孔子,及后乃从此问题证出孔化之至足贵。住世的思想之最圆满者无逾于孔子,其圆满抑至于不能有加。溟告白中所谓西土思想无其类者即是此物,所谓欧土将弗能外之东方化者亦是此物,而彻上彻下孔子所谓一以贯者即是此物。六个问题溟既有答案,其答案罔非此物,而后始一变从前态度,叹服之无穷。但大家如对出世思想未十分领略,则对此问题或亦不甚得味耳。以上为三反面研究题。如此研究则数千年前之孔子将为吾辈一把掀出。上来六问题即请大家各自认定,认定之后从事搜集材料,与研思推考,依照下式作一研究报告书。(每人一题二题均听便)

一、题目

二、材料之罗列

三、由材料推定之结果

四、批评

材料搜集地即在普通认为孔家典籍者即可。至于致疑于种种经书以为非孔子者,由而指摘从此所得非孔子之化,此问题可不必顾及,吾人只认如此之化而已。俟有报告提出,即召集在会诸君开会一次,陆续研究至报告齐毕即以所得纂为一书。甚愿大家彼此帮忙,共成此事,彼此均属有益。抑且本土思想界、世界思想界均在枯窘彷徨,或非无补。

凡未加入研究者如荷留意及此,认题研究,深所欢迎。漱溟附及。

孔子真面目将于何求

今天得来到贵校演讲,鄙人觉着非常荣幸。所要谈的题目是"孔子真面目将于何求"。今天只能说到哪里去找孔子的真面目,至于孔子的真面目是什么,不是今天所能讨论的。我们要讲明到哪里去求,不可不先晓得"取材"和"方法"这两个条件,先说明了这两个条件,然后再论及孔子的真面目到底往什么地方求去。

(一)取材中国的书籍,真是"浩如烟海"。在这"浩如烟海"的书籍里,关于孔家的也多至不可数量。打算寻出一个头绪来,实属困难。现在只好就孔子手定的六经来讲,但是学者对于六经,尚有如"今古文"的争论,迄今无有定局。我们现在要研究他,也只好以争论较少的书为凭。如此我们的取材,可以分作两样:(甲)严格狭窄的取材:六经中比较着少有问题的是《论语》和《易经》;但《易经》的《系辞传》是否为孔子写的,也不能确定;所以最少有问题的,就是《论语》了。《论语》里虽也有假托的,如孔子对子路谈"六言六蔽"是,然而大部分还靠得住。(乙)宽泛的取材:不但那些假托的书籍中可以取材,那些先后各学派的书籍中也可以;至取材以通俗一般人对于孔子的见解,亦可作为研究的材料。他们所说的,不一定是对的;就是错了,我们可以问,到底为什么单错到这边来而不错到那边去?这是很可研究的。譬如一般人以孔家为迂缓或文弱,这必定有个缘故。他们的见解,虽然不对,但是可以指给我们一个大概的方向,让我们不往别的方向去寻孔子。我们所找得的结果,不一定就是迂缓或文弱,然而可以给那错看孔子的人说出一个缘故来。如不能说明这个缘故,那末,我们所得的结果,仍非其根本精神所在处。

(二)方法孔子所谈论的问题是很实际的。他拿生活的事实来讲授给人;他的每一句话,都可以代其一件生活的事实。我们讲孔子,不应只在文字上求,文字不过是代表观念的符号。譬如"仁""慎独"……全是代表观念的符号。后人则仅在这种话头上转来转去;虽然也能说出一点意思来,不过是极其"恍兮惚兮""迷离徜徨"的。我们要揭去符号的皮壳,找到它所代表的事实,好知道这究竟是指着什么说的,让那件事实灼然可见。这样,全不必引用书中的名言词句,也就可以明白了。如此,才有了根据,使我们可以开辟新的意思,可以继续着寻求。

凭借以上所说的取材和方法,我们现在来问:孔子的学问究竟是什么东西?从《论语》上所找来的结果:孔子所谓学问,是自己的生活,《论语》上说: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我们不必瞎猜:"所学","而立","不惑"……这些名词的内容,究竟是指什么说的,我们现在通通的不知道。但是我们所能知道的,从孔子的幼年以至于老,无论是"不惑""知天命""耳顺"……都是说他的生活。他所谓学问,就是他的生活。他一生用力之所在,没在旁处,只在他的生活上。我们可以再从《论语》里,说两个佐证: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木匠的好学生当然是善做木工了。画匠的好学生当然是善画了。至于孔子的好学生,到底是会干什么呢?颜回是孔子顶好的学生,而他所以值得孔子的夸奖和赞叹,就在这"不迁怒,不贰过"的两点上。我们在这两点上,也不敢乱讲,说是什么意思。但是的确知道,孔子是指着颜回如此的生活,而夸奖而赞叹的。再看第二个佐证: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颜回顶大的本领,是"其心三月不违仁"。到底"不违仁"这个符号是怎讲,我们现在也无从知道:但是孔子所说的系指着颜回的生活,这个符号,就是代表生活,是可以断言的。

从此可知孔子自己的学问是生活;他的学生所以值得他赞叹,也是因为生活。根据这个结果,我们有以下的讨论:

(甲)我们将大方向已经确定了:就是知道孔子和他的学生一生所着力的是在生活上,我们就应当从生活上求孔子的真面目。若对于他的生活,能彻底的了解;对于他的面目,自然就认识了。认识了他的面目,然后才可去谈他的其他学问。

(乙)我们从此可以证明出来,在孔子主要的只有他老老实实的生活,没有别的学问。说他的学问是知识,技能,艺术或其他,都不对的,因为他没想发明许多理论供给人听。比较着可以说是哲学,但哲学也仅是他生活中的副产物。所以本着哲学的意思去讲孔子,准讲不到孔子的真面目上去。因为他的道理,是在他的生活上,不了解他的生活,怎能了解他的理呢?

(丙)平常人主张孔子的,攻击孔子的,多讲"三纲五常",以为这就是孔子的精神所在,其实这原是与孔子的真面目不大相干的。"三纲五常"是否为孔子的东西,我们无从知道。这些东西,全是属于社会方面的。若所谓"不惑""知天命"等等,只是他个人的生活,并未曾说到社会。即认三纲五常是孔子的东西,那也是由他生活上发出来而展布于社会的。所以打算主张孔子,或攻击孔子,要根本的着眼在他的生活上才是;若仅主张或攻击"三纲五常",就不对了,那也是主张攻击到旁处去了,断没论到孔子的根本精神上。

(丁)新经学家如廖平、康有为辈,都以《礼运》上的"小康"、"大同"来主张孔子。《礼运》是否为孔子所作,本已可疑;即认定为孔子的东西,也不过是社会政治的几方面,那也讲到旁处去了。只有去讲孔子一生着力所在的--生活--那才是讲孔子。若对于他的根本的学问没有了解,讲旁的,有什么相干?

(戊)证明胡适之先生《中国哲学史大纲》里面一条的不对:胡先生以为《学》、《庸》应在孟、荀之前,因为"儒家到了《大学》《中庸》时代,已从外务的儒学进入内观的儒学。那些最早的儒家只注重实际的伦理和政治,只注重礼乐仪节,不讲究心理的内观"。然而试看孔子的生活和"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都不是心理的内观么(用内观二字我本不赞成)?所谓"不迁怒"、"不贰过",更全是内心的生活;若说是"外务",那便大错了。孔子自己说:"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要先"默"才去"学",这岂是"只注重礼乐仪节"呢?我们所能晓得孔子的,主要的是他的生活。从书中找他讲论生活的地方,又只有到《论语》里去找。但是《论语》一书不同《孟子》。孟子好辩,有长篇大论的文章容易观察出他的精神所在。《论语》只是零零散散的话语凑合成的,打算找孔子的特色,非得费一番整理的功夫不可。我们什么时候能将散乱的《论语》一条一条的整理出来;然后拿一个最重要的条件,贯串全部,就算得孔子了。例如: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仁者其言也切。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巧言令色,鲜矣仁。

刚毅木纳近仁。

以上这些话,可以归作一条去研究,即是说当作一个态度去研究。我们所归纳出的态度是:不要讲许多好话,只要实实在在的按着所讲的去实行在自己的生活里就够了。

再将别的一类的话,用同样的方法,归并成一条一条的,作为一个态度一个态度的去研究。这样,全部散碎的《论语》,只有几条,那时便容易下手研究了。

现在将孔子的生活的态度,举几条作例,给大家看:

(子)最昭著最显明的生活,就是"乐"。试看孔子自己怎样表明他生活的"乐":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单从这几句话里,我们可以看出他的生活是何等舒畅自得!"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可以见出孔子里边的那种乐趣,畅快,力量,是非常之大的了。"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孔子自己的生活是如此的乐,他顶好的弟子的生活,也是如此的乐。这"乐"字在《论语》里是常见的,并且没有一个"苦"字。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他的弟子子贡承认他是能这样作的,所以说"夫子自道"。"知"与"惑","勇"与"惧","仁"与"忧",都是对待的字。孔子说"仁者不忧"。到底仁者是怎样的呢?仁者就是"不忧"的人。反过来说忧者就是不仁了。要打算作仁者必得要不忧,不忧就是乐了。所以也可说,仁者就是乐的。更有许多话可引的,如: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乐,仁者寿。""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看他这般的乐,不厌、不倦,无时无地不是乐的,"乐"真是他生活中最昭著的彩色呵!此外还有一个最有关系的例:"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荡荡戚戚,都是生活的情状。这仿佛在伦理上的君子小人,也因此有了分别。以前所举的例,只是自己生活的情状;现在生活上的苦乐,却和伦理的善恶连到一块了。乐与善有关系,苦与恶也有关系。那末,设如人要不乐,就不免有做小人可能。

(丑)孔子生活上最昭著的彩色是"乐",最重要的观念,就是"仁"了。有人查过,《论语》内见"仁"字,凡一百零五次,专讲"仁"的,就有五十八章。从此也可看出"仁"字,是个最重要的观念了。

(寅)讷于言而敏于行。(见前)

(卯)不迁怒。

(辰)不贰过。

(巳)反对功利。如"君子放于利而行,多怨";"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

(午)礼乐。

(未)反对刑法。如"为政以德……""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等。

(申)天命。如"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五十而知天命";"乐天知命故无忧"……

(酉)孝悌。如"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以上各项不能一一详说,不过举个例罢了。我们要寻出一条道理来,试著去贯串以上的各项,如能通盘串起,那么这条道理便可以说是孔子的真面目。如果寻出的道理不能完全串起,便当放下它再去寻求。循著这个方向走才能说是正当的路。至于所得的如何现下不及备说了。

孔子学说之重光

今天开孔子诞辰纪念会,按中央规定的典礼节目,有孔子学说一项,现在由我来讲。

我常同大家说:中国近百年来遭遇一种不同的西洋文化,给我们一个很大的打击,让我们历久不变的文化发生变化,显出动摇。大家又都知道孔子在中国文化上的地位关系,所以中国文化受打击,发生动摇,当然亦就是孔子学说的受打击发生动摇。此时孔子之被怀疑,是应有的现象,是不可少的事情。大概是应当这样子,不怀疑不行;只有在怀疑之后,重新认识,重新找回来才行。我曾告大家说中国民族精神,必须在唾弃脱失之后,再慢慢重新认识,重新找回来;他必不能是传统的传下来!因为传统已全无用处。可是重新认识,重新找回,很不容易!不能仍然敷陈旧说。几时是孔子学说重光的时候,我们不敢说。在眼前很明白的还是一个晦塞的时候,怀疑的空气仍然浓厚。

同类推荐
  • 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上册)

    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上册)

    曾国藩,这是一位争议不断的历史人物。他被称为“晚清中兴名臣之首 ”,又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后的理学大师与一代大儒;他既为孙中山、章 太炎、范文澜等人所不齿,但也为毛泽东、蒋介石、梁启超、冯友兰所推崇 。这是两本流传甚广的家训典籍。他既能自立又能立人、既能自达又能达人 的人生智慧与教育思想,也被后人广为称颂;后人整理曾国藩一切教育心得 ,统称之为“曾国藩家训”,堪称“古今家训之首”。为什么看似波澜不惊的千余封家书,却成为后人推崇备至的智慧宝典? 为什么数十年如一日的心得日记,竟成为众人津津乐道的警示名言?为什么 有太多的人,在翻阅他的日记之后,自惭形愧?
  • 老子为人处世智慧全集

    老子为人处世智慧全集

    老子的智慧,是他对人性本质深刻剖析的结果,是经过时代战乱、社会动荡、人事纷争和生命无常等诸多因素积淀而成。因为他最早提出“以退为进、以守为攻”的“阴”谋策略,所以被后世学者称为“月亮下的智者”。但是,老子的为人处世智慧也不是一味退避,其实他提倡的是更大的进攻,如:“将欲取之(刚),必先予之(柔)”;“他认为最高明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争”,舍己从人,不强出头,退一步海阔天空,不作正面冲突,伪装示弱,弃近谋远,这才是真正的深谋远虑。因为它超越了有限、暂时和表面的成功,取得的是更加博大、高超、长远和实质性的利益。不争表现出一种品性,美好和谐,最得人心,却又得到了最大的实惠。
  • 曾国藩冰鉴(第四卷)

    曾国藩冰鉴(第四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菜根谭全鉴

    菜根谭全鉴

    《菜根谭》是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该书融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和释家的出世思想,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人生处世哲学,是一部有益于人们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催人奋发向上的读物。本书在原典的基础上,增加了精准的译文、生动的解读,联系当下诠释经典,可以更好地帮助人们塑造与人为善、内心安适、刚毅坚忍、处世恬淡的健康人格,探寻现实生活的智慧。
  • 周易雅正

    周易雅正

    本书系作者经过二十年研究,彻悟易学原委后对《周易》做的白话注解。作者指出《周易》以奇卦为经、偶卦为纬,每两卦为一对,编织了一个立体章回式结构,是周公旦借卜辞形式记录文武二王开国事迹,用来教诲后世的著作。其中,上经是写周武王的业绩,下经是写周文王的故事,乾坤既济未济四卦分别为上下经的概论。全书抓住此线索,逐字逐句进行白话解读,条理清晰,了无阙疑,再现了这部传世奇书的本义。
热门推荐
  • 汪精卫的元首梦

    汪精卫的元首梦

    本书是《中国现代史演义》系列之一:《中国现代史演义》以演义体的形式,叙述了从辛亥革命孙中山缔造共和到今天海峡两岸企盼统一的现状。它把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邓小平历史巨人在百年中国历史上的惊涛骇浪表现的淋漓尽致。该书还展现了当今海峡两岸重要人物的重大活动。这是一本给读者以深思的书。
  • 古界空间

    古界空间

    一枚神奇而神秘的古朴戒指,竟是通往另一个虚拟世界的通道;那是一个数字化与西方魔神神话相结合的世界,不管那个世界里的主神有着怎样得目的,只要不触及他自己的利益,慕辰又何必去自找烦恼,多管闲事呢!!!
  • 惜美记

    惜美记

    本是黑道霸主,奈何兄弟出卖,引来黑白两道围杀。身陷绝境,身死前才悔然醒悟自己辜负了痴情女子的一往情深。然悔之晚矣,时不予己。没想到老天给了他一次重来的机会,让他的灵魂穿越时空附身在了古代的一个世家公子身上。可是这个时代却不是中国古代的任何朝代,而且这个世家公子还是个傻子,还居然取了个老婆,而这个老婆还真是....且看黑道霸主如何改写这个本是傻子的命运,如何在这个异界的时空猎艳惜美.......—————-—————————————————————推荐几本朋友小说:脸大没饭吃《犬行天下》书号168115海门飘絮1017304《七彩魔音刀》书号179329
  • 御极天下

    御极天下

    天地轮转,生生不息。因果造化,时涨时落。无尽岁月前,天妖一族得天地气运眷顾,统治天下寰宇,九州生灵无不忍受剥削劳苦。后人族大能者与天争势,创造人族特有修炼功法,积蓄力量,最终于千断山脉,击败妖族核心血脉。自此一役后,九州格局看似大局一定,实则仍存在许多变数。这一世,妖族虽不如以往鼎盛,但势力纠结一处,仍不可小觑。人族总体虽成九州最强势力,但人性使然,门派间明争暗斗不休,外还有其他异族遍及四方。是人是魔是妖怪?踏地斗天绝世!看楚然如何秉持自我不变,历劫熬打,在这风起云涌的世间,磨炼出一颗王者之心。然人性使然,各大能修士传承的门派彼此并不和睦,阴谋,阳谋不断。
  • 上帝的禁区

    上帝的禁区

    科学家曾说:“人类的大脑只能够使用10%,而另外的90%是出于休眠状态,因而被誉为“上帝禁区”,其意是指只有上帝才能够有能力打开的区域。”那么到底另外90%如果开启会是什么样的情况呢?
  • 我能听到你的心吗

    我能听到你的心吗

    对于武拉拉来说,喜欢一个人,若是一首诗,那一定填满悲伤的词藻。若是一首歌,那一定充满了眼泪的味道。在花房遇见神秘少年姜艺翔之后她的人生就像是遭遇一场爆炸,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第一次尝试到喜欢一个人的欢喜,也第一次感觉到心痛的滋味。戏剧社三大帅哥,最佳死党林梦梦,不断有人闯进她平静的生活,可她的视线依旧只为那一个人牵引每一次冷漠和不经意关心的拉扯牵引她最终读懂了他的心说不喜欢就是喜欢说永远不喜欢,就是永远只喜欢……嘘,这是属于他们的暗号。
  • 贼心所欲

    贼心所欲

    做贼呢,修不修神不重要,重要的是开心。如何才能开心?有恩报恩,有仇报仇,让我的恩人、兄弟和朋友享受荣华富贵;让我的敌人在地狱血海里受苦,这便开心了!贼心所欲的,是金钱,是美色,是天下无敌的秘法奇功,是神秘莫测的太古神兵,又或者,只是一刹那的热血沸腾,豪气冲天?【升级流爽书,主角:不忍不该忍之事,不忍不该忍之人。心胸豁达,不记仇,有仇当场就报了。不讨好、不攀附有点姿色权势就跩的二五八万的公主、圣女、帮主之女、城主之女、高手之女。除恶务尽,斩草除根,绝无妇人之仁。绝不轻易用配角的牺牲来赚取读者眼泪,跟主角混,都有肉吃,绝不杯具。所以,请放心观看。】
  • 神的重生

    神的重生

    一个在网络游戏初期由于属性点的设定不慎导致出了一个垃圾属性,本来准备重生删号却意外的接下了个神级连环任务。从此他的游戏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 猎阴者

    猎阴者

    封印的衰弱,阴灵的增加变强,守卫平衡的人再现,为了再次封印邪恶的源头,不得不战。
  • 仙界斗神台

    仙界斗神台

    斗神台,可以沟通人间与仙界的奇异空间。在这里,可以得到仙界的知识,修仙法决、各种仙界丹药的配方、飞剑、乾坤戒指的炼制之法。(全书免费)(请支持新书《异世穿越帝国》)(另自荐夜凡个人完本小说,二百余万字数的都市异能小说《空间传送》,应该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