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17800000023

第23章 理性、文化与宗教(10)

"清明在躬,志气如神。""礼乐不可斯须去身。……心中斯须不和不乐,而鄙诈之心入之矣!外貌斯须不庄不敬,而易慢之心入之矣!……故致礼乐之道,举而错之,天下无难矣!""……故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人类的问题,不外天灾与人祸二者;而人祸更凶过天灾,如今日世界战争是其实例。"天下皆宁"(即天下太平),是儒者所抱志愿;照我替他说明,就是要使人间无人祸而已。人祸如何得解除呢?应先看人祸由何起。很多人说是由自私起的,并认自私为人性之本然。这完全是不明事实真象,误解人性;此处姑不深辨。我且提出一个问题来:一个明白人是否亦一定自私呢?亦许会有人承认,明白人不自私的。然则病在不明白而已。我再问:一个自私的人若极其明白,是否仍非损人就无从利己呢?似乎许多社会科学所昭示吾人者(利人即是利己,人己两利乃为真利),不如此罢!然则病亦在不明白而已。再试想:人虽自私,却绝对不残暴,是否祸害可以减轻昵?谅必有人亦将承认这样祸害是不烈的。然则不怕自私,而最怕强暴凶残了。总起来说,人祸之所由起及其所以烈实在是愚蔽与强暴两大问题;若离开它们,自私亦不足为祸。让一步言之,人类进到今世,心计日工,亦许自私之为祸烈;却在古代的人,知解不足,冲动极强,当以愚蔽与强暴之为祸烈。古时儒家彻见及此,乃苦心孤诣努力一伟大的礼乐运动。不只宗教化为礼,直将人生公私生活,上自政治、法律、军事、外交,下至养生送死之一切,无不礼乐化之。将这些牛活行事里面愚蔽的成分,强暴的气息,阴为化除。所谓"礼乐不可斯须去身",盖要人常不失于清明安和,口远于愚蔽与强暴而不自知。理性之开启,从这里收功最大。

十、文化史上一旁证

所有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从欧洲近世文化史上,得一旁证。就是:十八世纪欧洲文化界崇尚理性的新潮流,实感受中国的影响而来;而中国儒家含藏之反宗教之精神,亦即于此揭出。兹陈其要略如次:

一、所谓"理性时代"。--自十三世纪以至十七世纪之间,是欧洲所谓"文艺复兴时代";而十八世纪则有"启蒙时代"或"理性时代"之称。康德Kant曾为下定义云:启蒙就是有自主独立之精神状态,征见于个人有勇气以自由使用其理性。此时反宗教之思想特著,殆将以理性的权威替代上帝的权威,辟出哲学的文化,推翻中世纪宗教的文化。当时的思想家皆泛称哲学家,不必专治哲学而实无所不谈;因亦有"哲学时代"之称。文艺复兴时代,当然以希腊文化为其思想之主潮;理性时代则以中国文化为其主潮。理性时代之欧人(尤其法国德国)狂热乎中国文化,正不异于文艺复兴时代彼等之狂热于希腊古学也。

二、中国思想入欧洲。--中国之物质文明输入欧洲颇早;中国思想入欧,当以十七十八两世纪为主,其间(1645-1742年)天主教徒之争论中国礼仪问题,盖尤其良好机会也。所谓中国礼仪,指中国社会所通行之祭祖祀孔敬天之礼。天主教之耶稣会教士利玛窦等,来中国传教,初时对此取宽容妥协态度。以为祭祖不过人子孝思之诚;祀孔则敬其为人师表;不足为异端之信仰。至若敬天,则正与彼教信奉万有真宰之义相合。后来其他派教士反对之,认为祭祖祀孔实即异端之偶像崇拜,敬天则不过苍苍之天,而非造化天地万物之主;这一切都应当严行禁止。由是引起争论,前后延至百年之久,促动欧洲知识阶级无论是宗教家非宗教家,群集其注意中国文化之研究。而耶稣会教士及其他教士之来中国者,诵习中国书典,接触中国政治,所得亦广亦深,著述出版至为丰富,遂使中国思想传播欧土。更得彼土很多大思想家踊跃为之阐扬,所发生之影响乃至大。三、所发生之影响。--耶稣教士之介绍中国思想,原意在附会其自己教义;无如中国思想实非宗教的,而其理性之充沛反而给欧洲思想界一大刺激,开导了反宗教潮流,从而形成了十八世纪的理性时代,则非当初所及预料矣。如赖赫淮恩ReiehWein在其《中国与欧洲》一书所说:耶稣教士把中国经书翻译出来,劝告世人不只诵读,还要实行。他们不知其中的原理,刚好推翻他们自己的教义。尤其是他们不独介绍了中国哲学,更且将中国实际的政情,亦尽量报告出来;因此欧洲人便对中国文化逐渐了解,而中国政治亦成为当时动荡欧洲政局之一理想模型。

历史之具体表现,法德两国所受影响甚巨,英国则较差。唯法德两国之表见,亦颇不同。大抵法国偏于以唯物论、无神论、自然主义来接受中国思想,百科全书派为其代表,而影响于政治则法国大革命。德国偏于以泛神论,自然神教来接受中国思想,来勃尼兹及吴尔夫等为其代表,卒产生于欧洲哲学正宗之康德黑格尔一派观念论。同时其影响于政治者,则为腓特烈大帝之开明专制。以下分别述之:

(一)法国--有人说过"法国大革命为哲学之产物",黑格尔于著作中特加以肯定。克鲁泡特金著法国大革命史亦云"十八世纪的哲学家久已攻击当时之政治社会组织。……哲学家当时之宣告"理智"为至高无上,劝人信仰人的天性之说,实为人类开一新纪元",此哲学即反宗教之思想,为革命运动所自出;肖若瑟从宗教立场所著《圣教史略》指证之甚明。有名之"百科全书派"。代表反宗教思想阵营,同时即为倾倒于中国文化者,又即为革命之发动者,此派多数为耶稣会出身;--威尔斯说"此一群优秀之士(指百科全书家),大都系耶稣会中富有反叛思想精神之人"。此派领袖人物荷尔巴赫BaronHolbach著《自然的体系》,后世视为无神论之唯一文献,唯物论之圣书;其所著《社会的体系》中,乃盛赞中国社会及政治,主张政治与道德结合如中国之例,末后结论公然宣称"欧洲政府非学中国不可"。而其在当时革命运动上,则史家说"荷尔巴赫的沙龙(客厅)真正是第三阶级及其和法国旧制度作思想斗争之大本营。……革命首先是诞生于荷尔巴赫的沙龙中"。

再如法国启蒙运动之最大权威,莫不知为福禄特尔(Voltaire);其浸染于中国思想之深,与倾服中国文化之至,亦无以复加。他之反对宗教,攻击教会,激烈无比;但却不以无神论来理解中国哲学,而宁以有神--或赫克尔(Hoeckel)所说,是一种"有礼的无神论"。他认为"人类智慧不能想出比中国政治更优良的政治组织"。他几乎是一"全盘中化论"者。他尝叹息:我们不能如中国人一样,真是太不幸!

又重农学派Physiocrats为启蒙运动之见于政治经济学术者;虽响慕于中国之开明专制,而实推动了当时革命,有如马耳来夫所称"重农主义盖上一层泥土的薄膜,而蕴含着革命的细菌"。此派思想完全导源中国;其创始者魁斯奈(Quesnay)因有"欧洲的孔子"之称。魁氏所著之《经济学图表》,为学术上一大发明,马克思许其为近世政治经济学之始祖。而其弟子大密拉搏(TheelderMirabeou)则竟指为继承于孔子的。又其所著《中国专制政治论》,谓中国之天理天则即是彼所主张之"自然法";"自然法"实为中国道德之基础,且为中国政治及社会制度之基础。道德与政治于是乃一致不分,而伦理学与政治学终之为同一的学问。因而中国之文物制度,亦与自然同其悠久不变,永续于数千年。姑举此为例,其余如孟德斯鸠等,尚有许多人,不一一列举。

(二)德国--反宗教思想虽盛于法国,然其理论之完成必属于德国。所以有人说"法国革命判决了帝王贵族的死刑,而德国哲学却判决了上帝的死刑"。又说"思想界的伟大破坏者康德,在恐怖主义上是远离开罗伯斯比尔(Robespiere)所不及的"。此其成就,可谓一种精神界之革命,此种精神革命表见于哲学文学各方面,而直接间接莫不受中国之影响。兹举其尤著者来勃尼兹与吴尔夫。

来勃尼兹(H.W.Leibniz)为德国启蒙哲学元祖,早在青年时受中国哲学影响,至中年更与耶稣会士之履中土者多人为亲密之往还,益助其对中国之研究。在宗教问题上,他有进于高明的神学思想,因此他比耶稣会更进一步而认宋儒所言之"理"即神(耶稣会仅承认先儒所言之"天"即神,而不承认后儒所言之"理")。对于教士反对中国礼仪批评中国思想者,他替中国辩护不遗余力。他完全崇拜中国文化,尤其在人生实践方面,以为欧洲人是必须自认其不及的。下列几句话,略可看出他的心得:

实在人类最大祸害即从人类而来,复归于人类本身。人人相对如狼的谚语,尚不足以形容。由于我们的无限愚昧,加以不幸的自然遭遇,还不够;我们又对于自身不断地创造苦难。要是理性对于这种祸害,还有救药的话,那末中国民族将首先是其良好规范了。福禄特尔尝以欧人之往中国传教为妄举,而来氏则极力主张中西文化之交流,并寄其希望于俄国,谓其介于中国与欧洲之间也。来氏学问渊博无所不通,尤长于数学、物理、逻辑;因于中国易卦及邵康节之学,发生浓厚兴趣,以为彼此暗合。

吴尔夫(Wolff)之学上承来勃尼兹,下再传于康德。中国思想遍布于德国大学知识界,乃至广播于欧洲,得力于吴氏至大。初讲学于哈尔大学,以提倡理性哲学,曾受虔诚于宗教之同事们的排挤;卒以一次讲演《中国实践哲学》有赞扬儒教菲薄基督教之嫌,为政府严令逐出大学及普鲁士国境。此一绝大学潮,更为吴氏引致同情而得发舒之机会,旋即被聘于马堡大学。及普鲁士王腓特烈大帝即位,素来倾服吴氏,特聘其回哈尔大学,并任宫廷顾问。其所著《中国实践哲学》,分别儒教基督教原理不同;然谓理性与信仰应相调和,儒教与基督教正是相反相成。由于他提出理性而高扬之,卒产生德国观念论的哲学;观念论实即理性论。

德国所受中国影响,更有其见于政治方面者,即开明专制主义之政治改良。说者谓十八世纪的欧洲,或则为君主政治的腐败,如法国其代表;或则为贵族政治的弊害,如德国其代表。此时均非有一种变动,以为救济不可。中国思想及其开明专制的政治,适于此时传到欧洲,予以新刺激。然在德国因为来勃尼兹吴尔夫等以影响腓特烈大帝(他算是儒家间接信徒),运用政治手腕消除贵族弊害,遂得完成政治改良。在法国却因受病太深,和民族性的不同,卒不得不走向流血革命一途。前者所认识的中国文化较为现实,用以行建设;后者所认识的中国文化较为理想,用以行破坏。两种结果不同,而未尝非出自一种因素云。

四、结语--以上所陈,均取材于最近朱谦之先生所发表《中国思想对于欧洲文化之影响》一巨著。原著搜集丰富,非一日之功,而似取材日本学者后藤末雄五来欣造之著书为多。当初欧人之感受中国影响,既多由辗转传说及翻译;而我们现在理会其所受影响,又根据其人著述或史家所传或异邦研究,重复翻译过来,一往一返,辗转失真之处,自必不少。但除他们感受时不免将中国理想化一点外,其精神气脉交感相通之所在,依然可睹。藉着此历史旁证,使我们觉得中国精神在那里,益加明白了。

十一、文化史上一种解说

中国民族是世界一切古文化民族中,唯一生长于温带而非生长于热带的民族。中国文化不起于肥饶的扬子江流域或珠江流域,而起于比较贫瘠的黄河平原。原始的中国人,无论是由西方侵入或由土著部落开化而来,总之有史之初他们所处自然环境,是比较清苦的。这里没有像尼罗河流域那样定期泛滥,亦没有像恒河平原那样丰富的产物。黄河在古代大约已经不断地给予两岸居民,以洪水的灾害。西北方的山脉高度,挡不住沙漠吹来的冷风。人类在洪水期间就只好躲到山西西南部的高原里去,和毒蛇猛兽争山林之利。黄河既然不好行船,因此交通比较困难,智识变换的机会较少。人们需要终日胼手胝足,才能维持他们的生活,因此没有余暇以骋身外之思。像埃及和印度那样宏大的宗教组织和哲理,以及由宗教所发生想象丰富的神话文学,不能产生于中国。中国原始的宗教,大抵是与人事有关的神祇崇拜及巫术之类。这样,使中国老早就养成一种重实际而轻幻想的民族。中国民族老早已经接受了现代世界"人"的观念。中国民族是第一个生在地上的民族;古代中国人的思想眼光,从未超过现实的地上生活,而梦想什么未来的天国。

唐虞夏商的史实,未易详考。但有一件事是我们知道的,就是当时并没有与政权并峙的教权。如埃及式的僧侣,犹太式的祭司,印度式的婆罗门,在中国史上还未发现有与之相等的宗教权力阶级。中国古代的君主都是君而兼师的,他以政治领袖而兼理教务,其心思当然偏重在人事。中国宗教始终不能发展到唯一绝对的大神观念,当然亦是教权不能凌驾政权之上的原因。在宗教上的统一天国尚未成熟之前,政治上的统一帝国已经先建设起来;因此宗教的统治便永远不能再出现了。

商民族或许是古代唯一最先崇拜大神的人。上帝的观念,自淮水流域的商人带来,加入中国文化系统。然而商民族与其先进的夏民族的关系,正和亚述人与古巴比伦人的关系相似,武力征服之后,文化上建设能力却不充分,免不得沿袭被征服民族文化遗产。因此上帝观念的输入,不过使旧有宗教之上增加一个较大的神,而未能消灭或统治了原有的多神。并且受了原始中国人实际思想的同化,所谓上帝已与天地之"天"的观念合而为一。因为中国文化的特质是近于唯物的,其所崇奉的每一神只就代表一件有利于民生的实物(如天地山川等),上帝于是乃成了自然界一个最大物质的代表。后来墨子--他是宗教的商民族之遗裔--想替中国增设一个以上帝崇拜为中心的宗教,终归没有成功,似乎那时间已经太晚了。

十二、结束本章

这一章,旨在点出中国文化的根本在理性;而理性则与宗教有相违反之势。中国文化和欧洲文化,就以此为他们的分水岭,以后一切不同无非从这里衍下来的。--这是必须记取的。

同类推荐
  • 价值观的力量

    价值观的力量

    《价值观的力量》共分为九章,第一章“中国的月亮”曾经也很圆啊;第二章大悲壮、大不朽之中国;第三章打造中国形象养清正、凛然之气;第四章我们需要一场灵魂拷问第五章亟待雪中送炭莫急锦上添花;第六章“改革创新”当代最深厚的爱国主义;第七章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第八章核心价值观之探究;第九章“和谐、公正、仁爱、共享”。
  • 是什么阻碍了你的思考

    是什么阻碍了你的思考

    《是什么阻碍了你的思考》以一种全新、简洁、有效的创新思维技巧,帮你迅速突破事业的瓶颈,提升竞争力。带你走出思维的误区,改变思考的方式,打破思维定势,创造性的思考和解决问题,让自己的生活精彩起来。你仍被“标准答案”束缚吗?你知道什么是“多元化思维”吗?你能快速、高效地解决学习或工作中的问题了吗?你准备好“灵感笔记本”了吗?停下无目的的忙碌吧!你需要的是丢掉不必要的东西,为大脑腾出空间整理思绪,保留真正重要的想法。
  • 孔子全书

    孔子全书

    《孔子全书》旨在针对当代人的精神境遇,有侧重地选择思想大师孔子的言论,阐释他闪烁着智慧光芒的人文思想。
  • 论美与人的生存

    论美与人的生存

    本书收录的文章包括:《王阳明与康德美学思想的比较研究》、《我看20世纪中国美学——兼论我国美学的理论建设和发展方向》、《文艺本体论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在当代的发展和意义》等。
  • 菜根谭(中华国学经典)

    菜根谭(中华国学经典)

    从《菜根谭》中体现出的有时孤高无为、有时又乐观进取的思想中,可以看出作者激烈的内心冲突。古人云:性定菜根香。静心沉玩,乃得其旨。读《菜根谭》,思人间事,常常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样一本囊括了中国几千年处世智慧的经典文献,自它一问世,便经久不衰,流传至今。其旺盛的生命力就在于人人都可以在其中汲取有用的智慧,成功者读它,失意者读它,孤傲者读它,平凡者读它,生意人读它,居官者读它,就连僧舍道观、骚人墨客也莫不悉心研习。
热门推荐
  • 梦影疏月之紫色忧雪

    梦影疏月之紫色忧雪

    千光洛寒,紫色忧雪。因为魅音天使的出现,紫忧雪等五个好友不得不走向偶像的道路。为了顾好友贝雅依,做偶像时又不得已成为了世上最为神秘的偶像组合——梦影疏月(Dreamprincess)简称M.S。出现不过两年,红遍亚洲。而组合的队长千雪忧更是一个神秘至极的少女。一块银质蝶翼面具下,倾世之颜悄然绽放。当她们正为闻名世界而努力的时候,却遇到了他们。之后的生活阴谋诡计不断,到底是谁又偷走了谁的心?落下的樱花,银质的面具,璀璨的夜空,勾起了一场绝世风华!
  • 如果未曾走远

    如果未曾走远

    爱情永远需要两个人。生活给了我们很多也拿走很多。雨若说:“遇见早,遇见晚都是痛苦的,合适的时间遇见才是幸福的。”但是你有怎能知道什么才是合适的时间,人不能太随性子做事,心里想着什么就做什么留下的只是一台闹剧。青春是用来试错的,可惜试不起。人生在变,有时候记得住过去,方清楚未来,道路上而不迷失。
  • EXO:心岸

    EXO:心岸

    乔舒雅曾经说:“感情是一艘漂浮的船,心是主宰它的摆渡人,岸却是它最终要停靠的地方。”那时候,吴世勋是这样的回答:“岸,有远有近,也有大有小。有些人喜欢则近的岸停靠,有些人却喜欢多摆会儿,找远的岸停靠。有些人在黑暗中摆渡,错过了该停的岸,而还有些人,明明看到了岸就在那,却倔着脾气,不靠过来。”好的。那就翻一翻他们的故事来看一看。
  • 小错的爱情

    小错的爱情

    因为无聊彭泽远,李小错好像就一直倒霉,工作被炒,还不断因为他受了大大小小得伤!原本是一个平淡无奇的女孩竟然是国际最隐秘家族的继承人,原本是平平凡凡得邻居,竟然是黑帮头目得接班人,原本是自己大学时期最喜欢得一个老师,竟然是个gay!而且还暗恋自己喜欢的人!再加上两个小包子,一个帅气可爱,一个聪明漂亮。到底谁才是最幸福的人,看看李小错得一生,从平淡到风起云涌。只与那一人执手,走遍天涯路,相爱永久!
  • The Education of Henry Adams

    The Education of Henry Adam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早泄的药膳疗法

    早泄的药膳疗法

    本书以介绍药膳为主,对某些临床效果确切的食疗方也一并收入,是处于水深火热中广大男性的福星,是家庭和睦,妻子颜开的必备精品。
  • 悍妃在上

    悍妃在上

    摊上个凤凰男兼心机婊的爹,和一个天真软弱的娘,不过没关系,所谓的宅斗,对她来说,不过是一力降十会。彪悍惯了,人人惧她如狼虎,本以为要嫁不出去了,身边居然有人说很多年前便对她情根深种。对于骆怀远来说,上辈子光有贼心没贼胆,以至于错过了自己王妃。这辈子重活一回,定要待她如珠如宝……
  • 封印之链

    封印之链

    八百年前,整个大陆一片纷争,生灵涂炭,此时忽然出现了一位超级强者,他就是灵能力开创者甘多夫·道格拉斯,凭借着五件威力强大的神器,甘多夫率领众人平定了纷乱,并将整片大陆划分为五大部分,分别为五国统治,然而此时的甘多夫却毅然抛弃了唾手可得的霸业,投身于灵能力者的研究,并建立了历史上第一所学院---风之学院!!从此历史开始走入学院时代。八百年后,风之国玛尔城,一名名叫周恒的普通少年偶然发现了一条破旧项链的奥秘,从此走上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在玛尔学院中他遇到了各种形形色色的同学,他的命运也因此而改变。。。。
  • 新手强人

    新手强人

    一个身手不凡,且,天生带有灵魂攻击的少年,要散尽二十年王八之气!PS1:他是萝莉,御姐,女神,熟妇,一切美女的杀手。PS2:他是帅哥,富家子,官三代,魅力男,所有男人的克星!PS3:本书走幽默路线,主角很猥琐很强大。(保命技能,灵魂攻击。)走过路过,点进去看一下,如果没有失望,就请花一秒时间,点一下收藏和推荐!感激ing.群:123745746
  • 宦海风云

    宦海风云

    自信天道酬勤,不甘命运摆布,咬牙誓将困难揉碎!军人出身的国企员工秦天一,在单位努力工作数年,未得到领导的重视和关照,总在为他人作嫁衣裳。他立志要改变现状。因为抓住一次升职机遇,开始在官场中驰聘,并奉承做官如同做人,而做人最重要的要懂得低调处事,才能左右逢源,扶摇直上,游刃有余……看宦海风云,暧昧把舵,你争我夺,但我却云淡风轻,进退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