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11900000026

第26章 冯友兰讲哲学(4)

在此以前,他们求其创作发现,为的是求他们自己的利。在此以后,他们又用他们的创作发现,以求他们自己的利。所以他们所常有的境界,是功利境界。

才人英雄的创作发现,是如此来的。所以其作品事功,无论何时,总是新的,可以说是“亘古常新”。此所谓新者,有鲜的意思。一件伟大的文艺作品,无论何时,总令人百读不厌。一件伟大的事功,无论何时,令人观之,皆觉是“虎虎有生气”。其所以如此,就是因为其是“亘古常新”。其所以能亘古常新,因为其作者于创作发现时,是有一种真至精神,是确有所见。

有些诗人,如陶潜等,其诗所写的境界,即是天地境界。此等诗人所常有的境界,已不是一般才人所常有的境界。他们已不止是才人。就才人英雄说,他们所常有的境界,是功利境界。我们常见讲学问的人,总好争某某事是“我”发现的。讲事功的人总好争某某事是“我”所做成的。他们总要“功成自我”。往往学问或事功越大的人,越不能容忍,别人争他的发现权,或分他的功。他的发现,或者是造电灯的方式,或者是相对论的原理。

他的事功,或者是办一大工厂,或者是打一大胜仗。他如于此竞争,以为必是“我”的,这即可见,他是为私的。他是为私的,他的境界,即是功利境界。他这些竞争,即证明他不能超过这种境界。

于上章,我们说,有些天资高的人,虽有很高的天资,而不自觉其有之。所谓“自有仙才自不知”。如其如此,则其境界是自然境界。这种人固亦有之。但天资高的人,大多是过于重视他自己的天资,多以为他自己的成就,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过于重视他自己的成就;他过于重视他自己。他不能容忍,别人与他并驾。他不能容忍,别人对于他的批评。所以天资高的人,多流于狂。如其成就,一时不为别人所承认,或虽承认,而不能如其所希望,他即“叹老嗟卑”,或由狂而变为疯。前人亦说,这一类的人,是“质美丽未学”。这一类的人的境界,是功利境界。

所以以为才人英雄既能有伟大的成就,所以其所常有的境界,亦必是很高的,这亦是常人的一种偏见。才人英雄所常有的境界,虽不是很商的。但他们的成就,可以是伟大的。他们的成就,事实上可以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类。除此之外,他们的为人行事,亦往往表现一种美的价值,如作为自然中的一物看,亦往往是可赏玩赞美的。天地间的名山大川,奇花异草,以及鸷鸟猛兽,不但是没有很高的境界,而且简直是说不上有境界,但它们都是可赏玩赞美的。才人英雄的为人行事,往往如奇花异草,鸷鸟猛兽,虽可令人恐惧愤恨,但亦可令人赏玩赞美。例如才人多疏狂不羁,英雄多桀骜倔强。疏狂不羁,桀骜倔强,亦是一种价值,一种美的价值。例如项羽乌江一败,所遇亭长,劝其回王江东,他笑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其桀骜倔强,不肯受人怜,使千百世下闻者,亦觉其“虎虎有生气”。拿破仑为欧洲近代的大英雄,但其俯首就擒,居荒岛,死牖下,就其一生说,真如艺术作品中的一个败笔,比项羽之慷慨自杀,不及远矣。大凡人的奇特怪异的品格或行为,就其本身看,都可成为一种赏玩赞美的对象。即如《世说新语》中所说“任诞”,“简傲”,“汰侈”,诸种行为,亦大都可使人传为“美谈”。其所以可成为“美谈”,因此等行为的本身,表现一种美的价值,司成为赏玩赞美的对象。

不过才人、英雄的为人行事的此方面,多是“天机玄发”,不自觉其然而然。例如项羽不肯回王江东,不过因其不堪“父老怜而王我”,并非有意藉此表示其倔强。由此方面说,才人、英雄于有此等行为时的境界,是自然境界。其可赏玩赞美,亦是“为他的”,而不是“为自的”。

因此英雄才人的为人行事,虽大都可成为赏玩赞美的对象,但亦大都是不足为法,不足为训的。因为他们的奇特怪异的行为,是出于他们的天资。所谓“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如没有他们的天资,而妄欲学其奇特怪异的行为,则如“东施效颦”,不成为美,反成为丑。圣贤的为人行事,“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所以都是可以为法,可以为训的。英雄才人的为人行事,譬如奇花异草,圣贤的为人行事,譬如菽粟布帛。虽是菽粟布帛,而又不仅是菽粟布帛。因为就其觉解说,他是“极高明而道中庸”的。

圣贤如有英雄的才,他亦可以叱咤风云。他如有才人的才,他亦可以笑傲风月。但同时他亦是“庸德之行,庸言之谨”。不过因为他对于宇宙人生,有深的觉解,所以他虽叱咤风云,笑傲风月,而叱咤风云,笑傲风月,对于他的意义,与对于英雄才人者不同。他虽“庸德之行,庸言之谨”,而庸德,庸言,对于他的意义,亦与对于平常人者不同。平常人的觉解,不出乎日常生活之外,惟汲汲于“庸德之行,庸言之谨”,以求得利避害。这种人的为人行事,是平凡的。才人、英雄的为人行事,是不平凡的。圣贤的为人行事,是似平凡而实不平凡的。

论学养

道德境界,及天地境界,是精神的创造,不是自然的礼物。自然境界及功利境界是自然的礼物,人顺其自然的发展,即可得到自然境界或功利境界。但任其自然的发展,人不能得到道德境界,或天地境界。人必须用一种工夫,始可得到道德境界或天地境界。就“自然发展”的一意义说,得到道德境界或天地境界,亦是人的自然发展的结果。因为这是人尽性的结果。人既然是人,则尽人之性,不能不说是一种自然发展。孟子讲道德,大概是就此方面说。但如欲有道德境界或天地境界,则人需自觉地用一种工夫。而有自然境界或功利境界,则无需自觉地用工夫。由此方面说,则自然境界及功利境界是自然的礼物,道德境界及天地境界是精神的创造。荀子讲道德,大概是就此方面说。

此所说的一种工夫,有两部分。一部分的工夫,是求对于宇宙人生的觉解。人对于宇宙有完全的觉解是知天。人对于人生有完全的觉解是知性。知性,则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即有一种新意义,此种新意义使其境界为道德境界;知天,则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即又有一种新意义,此种新意义使其境界为天地境界。不过若无另一部分的工夫,则此诸种新意义,是很容易消失的,因为“人心惟危”,易流为人欲,而道心又是“惟微”。对于宇宙人生的觉解,虽可使人于一时能从社会或宇宙的观点,以看事物,因此他所做的事;对于他有新意义,但他能如此看,只是一时的。于人己的利害,没有冲突时,他可以如此看。但于别一时,人己的利害,如有冲突,他即忘记了他的觉解,而仍从其自己的利害的观点,以看事物。从此种观点以看事物,则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即失去如上所说的新意义,因此他的境界,即又是功利境界。孔子说:“回也三月不违仁,其余日月至焉而已。”人对于道德境界或天地境界,亦可以是三月不违,或甚至永久不违;可以是日月至焉,或永未能至;或并不知有此种境界。永久在自然境界或功利境界中,是大多数人所本来都能的。对于宇宙或人生的觉解,可使我们“日月至”道德境界或天地境界,但欲永久在此等境界中,如道学家所谓“人欲尽处,天理流行”者,则除有觉解以外,还要有另一部分的工夫。

此另一部分的工夫,说是另一部分的工夫,亦似乎有未妥,因为此所谓另一部分的工夫者,亦可以说是并非另一部分的工夫。人对于宇宙人生的觉解,可使人得到道德境界或天地境界。此所谓另一部分工夫者,亦不过是常注意不忘记此等觉解而已。人常注意于此等觉解,令其勿忘,而又常本此等觉解以做事,则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即常有如上所说的新意义。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常有如L所说的新意义,则他的境界即常是道德境界或天地境界。此常注意即道学家所谓敬。朱子说:“今人将敬来别做一事,所以有厌倦,为思虑引去。敬只是自家一个心常醒醒便是。不可将来别做一事。”(《语类》卷一百十五)又说:“敬却不是将来做一个事。今人却先安一个敬字在这里,如何做得?敬只是提起这心,莫教放散。”(同上)道学家常说“主一”,“无适”,“整齐严肃”,“常惺惺”,“心收敛不容一物”,“心不走作”,“心不放逸”,“心要在腔子里”,这都是说敬。他们所谓“操存”,“求放心”,“勿忘”,“必有事焉”,亦都是说敬。常本此等觉解以做事,即道学家所谓集义。常本此等觉解以做事者,所做的事,必是道德的事。所以做此等事,谓之集义。常注意于此等觉解,而又常本之以做事,即道学家所谓敬,“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敬及集义,可使人常任于道德境界或天地境界中。究竟在何种境界中?

此是因人对于宇宙人生的觉解的深浅而异的。如果一个人的觉解使他有道德境界,则他常注意此等觉解,常本此等觉解以做事,即使他常住于道德境界中。如他的觉解使他有天地境界,则他常注意此等觉解,常本此等觉解以做事,即使他常住于天地境界中。

道学家的修养方法,大都是所以使人成为圣人的方法,此即是说,大都是所以使人得天地境界的方法,其方法的精义不外乎如上所说者。孟子养浩然之气的方法,是“配义与道”。浩然之气是“集义所生”者。道是对于宇宙人生的了解。集义是常做道德的事,其方法的精义,亦不外乎如上所说者。但道学中程朱陆王两派,在此点又有不同。程朱的方法是:“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用敬是常注意,致知是觉解。此派的方法是:一面用敬,一面求觉解。陆王的方法是:“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先立乎其大者”。此派的方法是:先有深的觉解,然后用敬。以下分述两派的方法,并批评之。

明道《识仁篇》说:“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智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而已。”“不须防检,不须穷索。若心懈,则有防。心苟不懈,何防之有?理有未得,故须穷索。存久自明,安待穷索?”“《订顽》意思,乃备言此体,以此意存之,更有何事?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未尝致纤毫之力,此其存之之道。”此所说的方法,即是象山所谓“先立乎其大者”。先识得《西铭》中所说的意思,然后以诚敬存之。所谓存之,即是常将其记在心中,时常注意及之。注意是敬,记之是存。敬上又加一诚字,言记要真实地记,注意要真实地注意。存要真实地存,敬要真实地敬。此外不必,亦不可再用别的力。再用别的力,即是“助长”。孟子说:“助之长者,揠苗者也。”

象山说:“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又说:“宇宙内事,皆己分内事。”人须先对于宇宙人生有觉解,即所谓“先立乎其大者”。象山说:“《论语》中多有无头柄的说话,如‘知及之,仁不能守之’之类,不知所及者何事。如‘学而时习之’,不及所习者何事。非学有本领,未易读也。苟学有本领,则知之所及者,及此也。仁之所守者,守此也。时习者,习此也。说者说此,乐者乐此,如高屋之上,建瓴水矣。”先知“此”是觉解,“及此”“守此”等是用敬。

阳明的修养方法是致良知。阳明说:“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照阳明的系统,良知是人的本心的表现。阳明说:“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又说:“天命之性,粹然至善。其灵昭不昧者,此其至善之发现,是乃明德之本体,而即所谓良知者也。”人“心知仁,本与天地万物为一体”。此一体之仁,即是明德。明德的表现,即是良知。人顺其良知而为善去恶,即是致良知。致良知即是恢复其心之仁的本体,即是所谓明明德。人觉解有良知,对于良知有觉解以后,只须常注意于致良知。此常注意,即是“必有事焉”。阳明说:“若时时去用必有事焉的工夫,而或有时间断,此便是忘了。即须勿忘。时时去用必有事焉的工夫,而有时欲速求效,此便是助了。即须勿助。工夫全在必有事上。勿忘勿助,只就其间提撕警觉而已。”(《答聂文蔚》)此等必有事焉,时时提撕警觉,可使人随其对于良知的觉解的程度,而得常住于道德境界或天地境界。

以上说陆王一派的修养方法。他们的方法是:先有觉解,然后用敬。此所谓“先立乎其大者”。惟如何“先立乎其大者”,则此派未有详说。

程朱一派的修养方法是:一面求觉解,一面用敬。伊川说:“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他说:“为学莫先于致知。能致知,则思一日而愈明一日,久而后有觉也。学无觉,则无益矣,又奚学为?”“致知在格物。”“今人欲致知,须先格物。物不必谓事物,然后谓之物也。自一身之中,至万物之理,但理会得多,相次自然豁然有贯通处。”又说:“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积习既多,然后脱然有贯通处。”用敬是主一。“主一则既不之东,又不之西,如是则只是中。既不之此,又不之彼,如是则只是内存。此则自然天理明白。学者须是将敬以直内,涵养此意。直内是本。”

伊川此意,朱子更加发挥。关于致知方面,朱子说:“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未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大学〉补传》)关于用敬一方面,朱子说:

“盖吾闻敬之一字,圣学所以成始而成终者也。为小学者,不由乎此,固无以涵养本原,而谨乎洒扫应对进退之节,与夫六艺之教。为大学者,不由乎此,亦无以开发聪明,进德修业,而致乎明德新民之功也。”(《〈大学〉或问》)程朱一派,以为人对于宇宙人生的较深的觉解,非一蹴可得,故须“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今日有得,今日即用敬以守之。明日亦有得,明日即又用敬以守之。如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最后乃能常住于天地境界。

他们的方法,是循序渐进。所以尹和靖“从伊川半年,始得《大学》、《西铭》看”。

我们于上章说到,朱子所说的曾点的境界。关于此点,朱子又说:“其见到处,直是有尧舜气象。如庄子亦见得尧舜分晓。”“曾点见识尽高,见得此理洞然,只是未曾下得工夫。曾点曾参父子正相反。以点如此高明,参却鲁钝,一向低头捱将去。直到一贯,方始透彻。是时见识,方到曾点地位,然而规模气象又别。”(《语类》卷四十)又说:“尧舜便是实有之,踏实做将去。曾点只是偶然绰见在。譬如一块宝珠,尧舜便实有在怀中。曾点只看见在,然他人亦不曾见得。”(同上)曾点已“识得此理”,而尚未“实有之”,尚需下一番工夫。所谓工夫者,即以“诚敬存之”的工夫。

曾点若有此一番工夫,则到其成就时,亦是规模气象又别。曾点如有此种成就,其成就是用陆王一派的修养方法的成就的例。曾参的成就,是用程朱一派的修养方法的成就的例。

程朱陆王两派的修养方法,有上述的不同。程朱一派,以陆王一派的方法为空疏。陆王一派,以程朱一派的方法为支离。就一方面说,陆王一派的方法,诚可以说空疏。就一方面说,程朱一派的方法,亦诚可以说是支离。

陆王一派的方法,是“先立乎其大者”,“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

同类推荐
  • 教育报刊市场化的困境与突围

    教育报刊市场化的困境与突围

    本书以湖北教育报刊社为例,研究了我国大陆教育报刊市场化的问题。并全面地梳理了教育报刊市场化经营的有关研究成果,较为准确地描述了我国教育报刊市场化路线的发展历史。本选题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亦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价值。
  • 底线

    底线

    本书作者回顾了这桩报业史上极富争议的并购案,讲出在默多克手下出任主编的种种内情,真实呈现了巨变时刻的媒介业态。审查限制、劳资纠纷、技术换代带来了外部压力;更深远的问题,正埋藏在新闻观念本身的嬗变当中。
  • 培养精英

    培养精英

    美国社会是由公民组成,而非由社会工程的“零件”、“螺丝钉”所构筑。教育要先塑造人,然后再谈专业,否则你不知道如何把专业技能用到人身上。
  • [当代]西方教育思潮理论流派与梅逊《西方当代教育理论》选读

    [当代]西方教育思潮理论流派与梅逊《西方当代教育理论》选读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 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 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
  • 城镇化:中国与欧洲

    城镇化:中国与欧洲

    本书是中欧社会论坛多年组织中国与欧洲城市建设参与者与城市问题专家多层面、多形式的对话、讨论的记录和成果的展现,以中欧互动的视角解读中国新型城镇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希望通过推介欧洲城市进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引进当代欧洲对自身城市化的反省及对未来城市发展的思考。
热门推荐
  • 希拉里写给智慧女人的30堂人生课

    希拉里写给智慧女人的30堂人生课

    希拉里作为当今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女人,她的人生各方面可谓圆满,是非凡的人生智慧指引她走向成功。她令人倾倒的魅力不是来源于美貌性感,而是智慧和理性。《希拉里写给智慧女人的30堂人生课》精心总结了这位风云女性一生的人生智慧。分成30堂人生课。当你翻开这本书,就像走进一座大讲堂,有一位老师孜孜不倦地向你传授人生各个方面的智慧。
  • 玄门剑

    玄门剑

    传说中的十大神器荡漾在茫茫的宇宙之间,无数的圣灵神兽为了寻找争夺神器,展开了亿万多年的战争。一群来自于地球的勇士也不幸加入这场乱世之中。最终十大神器又会落去谁之手?而时间的轮盘是谁要去改转的?宇宙的之树能都否告诉我过去未来?浩荡的世界是否有一片自己的天地?如果这是上天安排的一出玩笑,那我也愿意当那出戏里的笑柄。如果我要称王,可神偏与我作对,你还愿意做王的女人吗?QQ交友群:166738000
  • 蛇王专宠:兔妃,红烧了吃

    蛇王专宠:兔妃,红烧了吃

    穿越变小兔,竟然是给蛇王当贡品的。贡品是什么?先玩再吃,吃?难道这里是食兔国?苏蒙蒙果断逃跑。不料却被腹黑蛇活捉,男人一脸邪肆。红宝石眼睛可以用来镶王冠,皮毛做副手套,至于肉嘛……不要啊,蛇王大人,我的眼睛是染色的,某小兔努力挤出几滴眼泪。正好,本王不喜欢红眼的兔子。嘎,某小兔湛黑的眸子闪了闪,我的皮毛营养不良都开叉了。无防,本王可以先把你养顺溜了,再拔皮!【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澈花追梦

    澈花追梦

    有着种种不正常事件的澈月岛,以及未知身份的之曦,魔法的力量会拉开怎样的纠纷?
  • 永恒神帝

    永恒神帝

    【永恒神帝】待尘埃落定,至强仙帝今何在?是遨游九天,还是重入凡尘,再次开启修行之路……
  • 洪荒圣人昊天

    洪荒圣人昊天

    在龙凤麒麟三族争霸时代,叶晨重生成为洪荒第一小童子昊天。凭借前世的知识,叶晨步步为营,一步一步成为不死不灭的圣人。俯视天下万物,巍峨立在高处。
  • 本能杀机

    本能杀机

    起点第二编辑组签约作品--------绝对的血腥,绝对的暴力。没有异能,没有所谓的基因突变成长术。所有的能力全是在汗水和鲜血中成长,成功的下面是累累的尸骨和被主角亲手埋葬的爱情。虚无飘渺的爱情抵不住生存的诱惑!曾经的童真被地狱的磨炼而淹灭!只有活着,才有可能得到一切,才有可能拨开迷雾!为了生存,只有不断杀戮!这就是本能杀机,与生俱来的生存能力!没有眼泪!没有失败,因为眼泪等于懦弱,失败等于死亡!敬请关注《本能杀机》,QQ群:29422070-------推荐好朋友力作:妞妞2007(才女哦!MS还没有男朋友中)《在异界的魔徒》,A签作品,书号106874求道大大的《极品痞子》,A签作品,书号112654广元乖猫(又一才女)《肉体武器》,书号:114400无痣书生大大的《宋武传说》,A签作品,书号:113175
  • 巨星闪耀

    巨星闪耀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明星梦?可是在闪光灯下耀眼的巨星他们光鲜亮丽的背后,会有怎么坎坷的经历,他们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也许这本书会给你一个真实的答案......本小说纯属虚构,请大家不要和现实相挂钩,纯属自娱自乐
  • 不惭满庭芳

    不惭满庭芳

    云中郡的郡王府郡主水清河天性纯真可爱,喜欢江湖,常年隐姓埋名跟随高人在外学医游历,途径边境,救下一公子,后来云中郡王府突遭变故,她以一人之力力挽狂澜,本来已经和表哥有婚约的她,却被要求和亲,而江湖上对其爱慕已久的师兄闻此讯息却又突然失踪,一切变得不简单起来。。。。。。
  • 用生命守护的爱情:至死不渝

    用生命守护的爱情:至死不渝

    “怎么会这样……”晶莹的泪一滴又一滴的划过她的脸颊,她看着眼前的那个让她爱惨了的人,心疼,粉身碎骨般的疼,从来不知道心会让她疼到窒息。满天的樱絮随风飘舞,梦幻般的世界因她染上了一丝忧伤,掉在地上的白色手机不合时宜的响了起来。他看到她此时颓废的样子格外的心疼,伸出右手想要抚摸她的脸,“释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