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像西门子、RCA这些公司,都陆续从大型电脑的生产中撤退下来,广大的美国市场,几乎全被IBM独揽。像美国这样的市场,有一个强有力的公司独占就绰绰有余了。更何况在日本这么一个小市场,就有富士通、日立等7家公司在抢滩,他们也都投入了相当多的资金,等于是赌下了整个公司的命运。
在这样激烈的竞争中,松下考虑到,最后公司可能会元气大伤而生存下来,但也有可能就此消退。权衡利弊,终于决定退出这场竞争。这样就为公司保存了实力,使其在别的产品上脱颖而出。
香港的假发之父刘光汉,其眼光更高人一筹。从60年代起,他就开始经营假发制造,到1970年假发销售已达4亿港元,产品仍然是供不应求。
此时,刘光汉发现竞争者日益增多,而繁荣的假发市场背后已显露出衰退的迹象。
于是,他当机立断地作出了撤退的决定,回到他的出生地澳大利亚,去开创葡萄酒酿造业。他先把离悉尼只有10公里远的一家葡萄园买下。接着又动用上千万港元资金,买下了当地一家酿酒厂。
70年代后期,美国的假发业如潮水般消退,香港的假发制造厂商纷纷关门。号称“假发之父”的刘光汉,却在海外安然无恙,而且还拥有一家名列澳洲前10名的大酿酒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