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16200000010

第10章 文化变迁的基本形式:以卑南族吕家社百年经验为例(1)

乔健

卑南族是台湾高山族九族之一,人口大约是六千多人,主要分布在台东县卑南乡与台东市,共分八社,所以又叫做八番社。这八社按文化上的差别又分两个杜群:一个是知本社群,包括知本、射马干、吕家、大巴六九、阿里摆与初鹿六个社,在文化上受排湾族及鲁凯族的影响较多;另一个卑南社群,包括卑南与摈榔两社,文化上受阿美族的影响较多。

笔者初访卑南族乃随凌纯声及卫惠林二师到知本社作民族学田野嗣查实习,时为1956年春,笔者为台大考古人类学系二年级学生,后来笔者成为该系的研究生后复在芮逸夫师指导下选卑南族的吕家社为其硕士论文研究对象。1960年笔者在吕家杜(现为卑南乡利嘉村)先后调查四个月多(乔 1961)。1970-1971学年度,笔者自美返台在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作客座研究,复往吕家社调查约一月。1984年12月,笔者又匆促去吕家杜调查一周。1987年夏笔者在中研院民族所作客座研究,又于七八月问乘便去吕家社调查了三周。1995年笔者自香港中文大学退休,在东华大学任教后也去吕家社访问过几次,但没有作调查。

总的来说,笔者对卑南族的研究有两项特色:第一是固定在一个点上,这个点便是卑南族知本社群的吕家社,也即现在台东县卑南乡的利嘉村;第二是实际调查的时间虽然不足半年,对比传统人类学的一般的田野工作,这是不够长的,不过却跨越了四十余年的岁月。这两项特色可以合并为一项,那就是对一个固定的点断断续续作了四十余年的观察。这项研究上的特色也便是本文所根据的材料上的特色,而这材料上的特色引导出理论上的第一个问题来。那就是文化变迁(culture change)。

对一个固定的点断断续续观察了四十余年,最能吸引人注意的自然是那快速而巨大的变化,于是“文化变迁”便成了笔者首先要探讨的一个问题。记得50年代,笔者还在台大念书的时候,“文化变迁”正是国内学界的一个时髦题目。笔者那时赶时髦也看了一些有关的文章,后来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Indiana University)教书,“文化变迁”变成了笔者讲课的重点,一连开了三门有关这方面的课:“文化变迁理论(Theory of Culture Change)”,“文化变迁专题讨论(Senminar on Culture Change)”,以及“当代中国的文化变迁(CultureChange in Contemporary China)”,这些课反反复复讲了六七年,越讲越觉空洞,所以到了香港之后便不开这课了。

“文化变迁”讲理论可以头头是道讲一大堆,但对于实际的田野诃查特别是微型研究(microscopic study)却大都是大而无当,排不上用场。如何把握分析一个固定的小点--卑南族吕家社四十多年来错综复杂的变迁是自从二十多年前笔者第三次访问吕家社以来便一直思考的一个方法上的问题,想来想去想了二十多年,却觉得最有敏的还是一个古老的办法,这个办法在笔者研究过的三十六计中叫做擒贼擒王,就是说先抓住所研究的社会的基本形式(elementary form)。这是借用人类学老祖宗之一Emile Durkheirn在20世纪初(1915年)提出来的一个观念,再分析其主要成分或基本架构,然后再把这基本结构放在时间量度上来衡量与判断它的变迁。我想只有这样才能掌握变迁的本相,否则,只是浮光掠影搬弄一些零碎表面的现象无法触及社会本质的变迁。

卑南文化的基本形式是什么呢?毫无疑问,笔者认为是Karumahan制度,“Karumahan”原来的意义是“本来的家”或“旧家”。现在的用法则有两义:(1)指供祀祖灵的小屋;(2)指共同祀奉此祖灵之团体。前人或译作灵屋(如佐山1921),或译作祖庙(如卫1962;宋1964)。笔者则认为译作“祖家”似较妥当(乔1972:4)。

最早的三个祖家,Kazangiran、Sangiradan与Paranran变成了吕家的统治团体。Kazangiran与Sangiradan掌握了政治权力,Paranran则掌握了宗教权力。这三祖家以后子孙繁多,都又衍生出若干祖家(乔1972,5)。

三个最早的祖家以及三个后来衍生的祖家都有一个男子会所(Parakoan)。凡15岁以上男子必须加入其祖家所有的男子会所,接受训练,直到结婚为止。一般从妻居男子离婚后也回到男子会所居住。男子会所并为猎首及战争的单位。此六个有男子会所的祖家都有自己的耕地、竹林与狩猎场。有一头目(Ayawan)管理这一切。Kazangiran祖家之头目为全吕家社的头目。

每个祖家有一女司祭(Muheti)负责每年两次之收获祭。第一次在小米收获之后,吕家社称之为Murawak,一般在七月举行;第二次在水稻收获之后,吕家社称之为Mangayangayao,一般在十一月举行。吕家社最早的三个祖家除了Muheti之外并有一男司祭Ra-han负责猎头归来之后的仪式。惟Paranran之男司祭并代表全吕家社在其祖家内举行收获祭,Paranran祖家之收获祭举行完毕后,其他祖家始得举行。

在传统卑南社会中,祖家是一个祭祀、亲属、政治、经济与教育的团体,不过它并不是一个外婚团体,吕家社卑南族之外婚范围追至父母双方两代为止。也就是说在“传统”的、受日本及汉族文化剧烈影响之前的卑南社会中,祖家是最重要的一个社会团体,它涉及了社会生活每一个重要层面,是一个具体而微的卑南社会。如果Durkheim可以把图腾制度(totemism)看作是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的话,那么我们也可以把祖家制度看作是卑南社会的基本形式。仔细分析这基本形式,我们进一步可以发现构成这基本形式的主要结构,首先是个人与祖先的关联,也就是人类学者所谓的descent(继嗣)。事实上descent在很多传统社会中都是最基本的结构。一个人与其祖先的关联一旦确定,便也确定了他所属的亲属团体以及他的社会地位,所以descent实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根本。确定个人与祖先关联的方法便是所谓继嗣法则(rule of descent),最普遍是父系继嗣与母系继嗣,这两种比较单纯和清楚,但卑南族至少是包括吕家社在内的知本社群所采行却是比这两种复杂的第三种。

在吕家杜,一个人与他祖先的关联,具体地来说他究竟该属于哪个祖家,一般须由占卜来决定。当一个人长期生病或医不好时,便有人会说是某一祖家的神灵在召唤他了,这叫Mukiagai,笔者译为神择,这时须请人做竹占(Murarta),竹占除可确定是否是神召外。还能判定究竟是哪一个祖家(父亲的?母亲的?祖父的?外祖父的?等等)的神灵在召唤。判定之后,再由萨满(卑南语叫Tamaramao,多为女性,也偶有男性)祭告其当属之祖家。如在本村无此祖家,则须由数萨满在其院中为之建一新的祖家。此后,此人即须常往祭奉。一个人一生可能有数次神召,因此便可能须祭奉数个祖家,譬如笔者的报导人PT在1960年时使有三个祖家,一个是共属于他父母亲的,一个属其祖母,一个则属其外祖父。有一点我们要弄清楚的是对一个人在经济、教育以及政治等方面起作用的祖家仍是只属于其父方或母方的一般而言,其父母之婚姻如系从父居者则为父方祖家,否则则为母方祖家。也有子选父方祖家,女选母方祖家,但较少见。一个人在确定了他所属的祖家之后却不按时祀奉或因别的原因冒犯其祖先或其他神灵者,也会招到惩罚,卑南语称之为Muteha,笔者译为神罚。神罚也是叫人生病而且与神择的症状相似。所以人们常把两者混淆。

根据上述的情况,马渊东-(Mabuchu 1960:34)及G.P.Murdock(1960:9)都把卑南族定为两可系继嗣(ambilineal descent),这是属于Murdock在1960年界定的并系继嗣(cognatic descent)的一种,这种继嗣法则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受到人类学者的注意。1935年Raddiffe-Brown在Germanic Law中发现这种现象,认为只是例外,Levi-Strauss在他Elementary Structures of Kinship一书的第一版(1949)也把它当作例外,在第二版(1967年)中虽然承认他第一版是错了(p.105),但还是觉得这法则太复杂,不把它当作elementarystructures,避开不谈。不管怎样,通过Firth、Davenport、Goodenough与Murdock等人研究,两可继嗣(ambilineal descent)已确定为一种重要的继嗣法则(Murdock 1960:2,11)。

确定了卑南族社会的基本结构之后,我们再把这一结构即依两可系继嗣(am不ilineal descent)法则所建立的祖家制度放在卑南族自己的时间尺度上来检验它究竟发生了什么变迁,不过首先我们必须把这一时间尺度说明一下。

这一时间尺度的后半段也就是四十多年来那段笔者曾亲自观察与纪录过的。前半段则可以根据笔者早期报导人的记忆复原,所以这把尺度是相当清楚而且可靠的。

同类推荐
  • 校园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校园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名家雅谈:文化名家谈情感

    名家雅谈:文化名家谈情感

    本书选辑了30多位散文名家的作品,包括《初恋》、《恋歌》、《假如你想结婚的话》、《一切有命,莫勉强》、《拾玉镯》、《角落》、《情是根》、《爱的履历》等文章。
  • 最晶莹的99颗父母心

    最晶莹的99颗父母心

    父母是子女最珍贵的人,爱他们,孝敬他们,是一个人幸福生活不可缺失的情感。珍惜和挚爱我们的父母,将使我们永远有一片心灵的绿地。本书汇聚了感人肺腑的经典之作。书中的每个故事都是一首爱的赞美诗,蕴藏着父母丝丝缕缕的爱意;每一页都是爱的港湾,泊满了父母的牵挂之帆;每个细节都凝结着父母的苦与乐、泪与笑、喜与悲。它们从不同的角度讲述着永恒的父母之情。不同的感动,源于不同的阅读。99个不同的故事,在带给我们感动的同时,更多的是在启示我们珍惜自己的生命,珍爱我们的父母:善待身边每一个爱我们和我们所爱的人,让人间多一点儿温情。
  • 飘逝的歌谣

    飘逝的歌谣

    现在,我站在城市的中心,身边刮过的是更加呼啸的飓风,内心经受的是更多深不可测的夜晚。我所置身的周围是更多的泥泞和险滩……但我已经不再恐惧和畏缩,我已学会了挑战和跨越。作品注重细节描述,用细节反证和彰显了事物的特性,内容广博,叙述满含深情,语言表述精炼。
  • 误我浮生,匆匆那年

    误我浮生,匆匆那年

    这是一个与青春用力告别的时代。《致青春》、《后会无期》、《匆匆那年》等电影让多少人热泪盈眶,道出70、80甚至90后的心声;《谁的青春不迷茫》、《你的孤独,虽败犹荣》、《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等书籍又让多少后青春的人们热血沸腾,怀念那些懵懂却又义无反顾的岁月;《误我浮生,匆匆那年》与其说是一本与青春告别的书,不如说是与青春握手言和的书。那些爱恨、纠结、痴恋、欲望、执念、假象,都被岁月洗涤,被温暖相拥,我们终于懂得,匆匆那年的一切皆是机缘巧合,一切也终将妥帖安放。
热门推荐
  • 为人处世方与圆

    为人处世方与圆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交越来越多样化了。朋友来往、同事相处、夫妻关系等等,每一个社交圈子都有其独特性,对于不善于处理这些关系的人来说,每一个圈子就是一道解不开的难题。只要懂得以方圆策略指导个人的社交行为,社交就会成为一件驾轻就熟的事情。为人处世知方圆,尽是人间四月天。
  • 女配之系统

    女配之系统

    她,苏紫魅,居然在自己家的商场里撞见了闺蜜与自己男朋友在亲吻,之后又闺蜜害的家破人亡,她不甘,老天真是捉弄她呢。在快失去意识的时候,心里响起了:“叮,已经与宿主本身签订契约。恭喜宿主成为女配空间第一人。”她那时连话都没说,身边的景色迅速变成白色的空间“我不是...要死了吗?”
  • 向老庄学管理:最有中国味的管理之道

    向老庄学管理:最有中国味的管理之道

    很多领导在做管理时都觉得左右为难。管得太多会让下属失去活力,丧失主观能动性;不管又担心组织失控,难以驾驭。所以在“管”与“不管”中陷入纠结境地。其实在管理中我们可以借鉴老子和庄子的思想,他们的哲学思想在管理中非常适用,参透和活用老庄的管理思想,会让你在管理实践中游刃有余。
  • 最强相师

    最强相师

    风水改命运,命理测人生,玄机术数,奇门遁甲,包罗万象。大难不死的陆君宝偶得龙甲神章,更融合天师及巫筮符咒绝学,铁口神断,聚脉炼气,知天改命,练就天师神算!
  • 踏上征途路

    踏上征途路

    一个游戏者的成长和心情故事。在虚幻的世界里,我们为了梦想,为了心中的温暖,踏上了江湖。茫茫的征途谁是你的同路人?手中的法杖最终相伴,只想活的不在卑微......
  • 摆平现实,跑赢大势

    摆平现实,跑赢大势

    本书作者在查阅艾米尔·贝科特相关著作中的基础上,梳理了他的教育励志思想,将以往的人生经验和教训归纳、总结、梳理成99个忠告,通过99则精辟故事,将这些经典思想一一奉献给读者。
  • 重生之太子为妃

    重生之太子为妃

    一朝重生,模样已变不说,还变成敌国太子妃,本宫可是郡燕国太子东方翰然,老天缘何开这么大玩笑,让本宫成为昭兮国太子妃莫宴,罢了,以不变制万变,反正太子妃只是摆设,徒有其名,虚有其表,只要我心不变,一切尽在掌握。
  • 传奇

    传奇

    一个十分荒凉的地方,退后一步是绵绵无边的千里戈壁,向前一步就会坠入云雾缭绕的万丈深渊。这条深渊深的没有人知道,深的让人对生命都产生怀疑,或许深的足以让你在其中坠落一世而不见土地,是的,每个站在崖边的人都会这样想,他们都心惊胆战的害怕后面会吹来一丝莫名的清风,将自己掀翻下去。这的确是一条深渊,阻隔了两个本来连在一起的世界!但那都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了,现在没有多少人知道了,毕竟时空的广袤足以蔑视一切生灵,只有那段耸立在深渊边缘的石碑经受住了风雨岁月的磨蚀而屹立不倒,它孤独固执地站在那里,眺望着两个世界,千年不改。
  • 蛮行记

    蛮行记

    风度翩翩的公子哥左手牵犀右手执扇;犀上躺着一个闭着眼的叼草阿蛮;身后跟着一个孤高冷傲的负剑杀手;还有卖桂花的小娇哥,胖瘦杀人僧,爱滴血的老书生,俊哥陆美人儿,逍遥书生最无用,不死鬼四次爬出坟,三撇胡真男人,倒着划船的东海剑神,独臂枯枝挂铃作枪的枪神,阴森的鬼宦人。这走江湖的,还是一身名头要紧呐!
  • 妖孽王爷淘气妃

    妖孽王爷淘气妃

    一场相遇,注定两人一生的纠缠不清。“喂,你手往哪里放啊!”尹月惜看着袭上自己胸前的贼手,气直跳脚,脸色绯红。而某人却悠哉游哉的看着手中的某物,不知廉耻的评论:“啧啧,小包子。”“滚蛋。”尹月惜顿时恼怒三丈,一把将某男的贼手拍下,然后扭头头也不回的往外走。“啊!”尹月惜大叫,却被某男狠狠地压在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