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15900000027

第27章 一切随缘,得自在之福报(2)

阿难回头去找那条小溪,但小溪实在太小了,有一些车子经过,溪水被弄得很污浊,水不能喝了。于是阿难回去告诉佛陀:“那小溪的水已变得很脏而不能喝了,请允许我继续走,我知道有一条河就离这里只有几里路。”

佛陀说:“不,你回到同一条小溪那里。”阿难表面遵从,但内心并不服气,他认为水那么脏,只有浪费时间白跑一趟。他走了一半路,又跑回来说:“您为什么要坚持?”佛陀不加解释,仍然说:“你再去。”阿难只好遵从。

当他再走到那条溪流,那些溪水就像它原来那么清澈、纯净――泥沙已经流走了。阿难笑了,提水跳着舞回来,拜在佛陀脚下说:“您给我上了伟大的一课,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的。”

生命的河流有时污浊,但那不是永恒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终将归于清澈。

生活也是如此。在生活中,有快乐也有痛苦。然而,快乐和痛苦又都是暂时的,都会消失的。因此,快乐时无需大喜大乐,因为快乐的长度并不长;痛苦时亦无须大悲大痛,因为痛苦的长度也不长。生活的内容很多,我们不可以全部拥有。能让我们快乐的事情也同样能让我们痛苦,所以我们不要因为得到而欣喜若狂,也不要因为失去而痛苦不堪。

其实,无论痛苦来自外界还是自身,都和人的思想境界有关,有人说痛苦来自无望的追求,只要凡事想开、看开了,做一个淡然的人,那么快乐自会如影相随。可是生活中,有多少人会发自内心地说自己很快乐很幸福呢!即使自我感觉很快乐很幸福,那么谁的快乐和幸福又会是恒久不变的呢?恐怕没有!

着名作家冰心在《谈生命》中说:“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生命要面对生老病死,人生要面对起起伏伏,生活要面对酸甜苦辣,所以快乐和痛苦总是如影随形,相伴而生的。

没有永远的快乐,也没有永远的痛苦。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活,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活,因为生活原本是美丽的!要学会怎样去拥有一份快乐,这是生活中很重要的事。

快乐,像鲜花,任你怎么呵护,不经意间就凋零了。痛苦,却如野草,随你怎么刈割,铲除,终会顽强地滋生。你得准备,学习迎接痛苦、医治痛苦、化解痛苦。让痛苦‘钙化’,成为你坚强生命的一部分。

每个人的世界观不同,快乐和痛苦的参数也就随着不同,但是不管一个人怎样去笑对人生,生命的节奏里都不会永远是欢快的基调。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痛苦是每个人的生命里都会时常体验的滋味,但是在我们体验痛苦的时候,要知道凡事还都有它的另一面,那就是人们常说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既然福祸都是所依的,那么快乐和痛苦也是相依的,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看淡痛苦呢?严冬过去是新春,黑夜过去是黎明,痛苦过去就是快乐,人生中经历这样的轮回,才体现出生命的多彩。整天生活在幸福中,幸福也就失去了滋味,整天山珍海味锦衣玉食的人未必快乐,整天为衣食住行而奔波的人也未必不快乐,人的快乐往往就体现在为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当历尽千辛万苦而实现自己的预期目标时,人自然会体验到实现生命价值的快乐!所以经历一些痛苦又算得了什么呢?那时候,痛苦便成了快乐与幸福的肥沃土壤,在痛苦中孕育的快乐才有它更让人珍惜的价值。

感悟

快乐不是永恒的,痛苦也只是一个过程。世间没有永远的快乐,就像这世间没有永远的白天一样。世间也没有永远的痛苦,好似这世间没有永远的黑夜一样。所以,我们不应刻意地去追求快乐和回避痛苦。

佛陀格言

拥有很多财产,大量的黄金和食物,而却只贪图自己奢侈的享受——是导致堕落的一大因素。

在家人应该把财产分为四份:一份供日常使用,两份做为储蓄或施舍之用,另一份留做紧急备用。

一个人用钱应该合理,并且跟他的收入成比例,不可浪费也不可吝啬。不可处心积虑贪图财富,也不可挥霍奢侈。

愚笨无知的人毫无忌惮地恣情放逸;但聪明的人却保持努力不懈,视勤奋为无上珍宝。

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别人。

烦恼是自找的

佛说,每个人都有七情六欲和喜怒哀乐,烦恼也是人之常情,是人人避免不了的。但是,由于每个人对待烦恼的态度不同,所以烦恼对人的影响也不同。有的人在烦恼面前痛苦不堪,把自己埋进“灰色的情调里”不能自拔,以致沉沦、绝望;有的人则与此相反,在挫折和困境面前挺起腰杆,把聪明才智发挥得淋漓尽致,最终取得巨大的成功。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乐天派与多愁善感型的显然的区别。乐天派的人一般很少自找烦恼,而且善于淡化烦恼,所以活的轻松,活的潇洒;而多愁善感的人喜欢自找烦恼,一旦有了烦恼,忧愁万千,牵肠挂肚,离不开,扔不掉,活的有些窝囊。

其实,人生的大多数烦恼都是自找的,本来就没有烦恼,或者说原本就不是烦恼。例如,一个男孩给女友打电话她却总是关机,不由自主的,他便开始了多种假设。事实上,也许女孩是在学习、开会,或者是手机正巧没电,等等原因。但过后男孩若追问原因,一旦这女孩刚好有什么不想让他知晓的正当原由,支吾遮掩,或者不能自圆其说,男孩大脑中的假设便逐步肯定了“虚构的事实”,烦恼和矛盾也接踵而来。有一个女人,总是觉得她的丈夫变了,其实,她的男人本来就是这样子的,只是在他们相识的时候,她对他婚后的行为做了一个不切实际的假设,后来发现这个男人的表现只不过与她的假设不一致罢了。但是,她却被这个“假设的欺骗”束缚着自己的感情,积思成疾,乃至影响正常生活。还有的人为钱而烦恼,有了一万想两万,有了两万想三万……还是烦恼,可是他除了想过钱多有钱多的得意,却没有想过钱多有钱多的烦恼,钱少的或许没有钱多的那么神气,但钱少的也没有钱多的那么多担忧,平民小户没有大富人家对盗贼绑架的担心,恐怕也少有为争夺家产使兄弟反目,甚至相残的悲哀。

有统计发现,40%的烦恼是关于未来的事情,30%的烦恼是关于过去的事情,22%的烦恼来自微不足道的小事,4%的烦恼来自我们改变不了的事情,剩下4%的烦恼来自我们正在做的事情。

烦恼就像是纸老虎,意志薄弱的人是自己吓唬自己。如果你把自己现在所有的烦恼都列在一张纸上,过了一段足够长的时间后,再看看能真正发生成为现实的有几个呢?经统计,90%的烦恼都不会发生。所以,佛说,烦恼是自找的。

感悟

佛说,人生是用一串无数小烦恼组成的念珠,乐观的人是笑着数完这串念珠的。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曾有过烦恼或正在经历着烦恼,事实上,这些烦恼都是我们自找的。一个浮躁的人往往乐于自寻烦恼。你可以寻找甜蜜的爱情,你可以寻找美好的生活,但你绝不可以自寻烦恼。

禅机妙语

佛印禅师与苏东坡看到一座马头观音的石像,佛印禅师立即合掌礼拜观音。

苏东坡疑惑不解,问佛印禅师道:“本来,观音是我们要礼拜、要乞求的对象,为什么她和我们一样,挂着念珠,合掌念佛,我不明白,观音到底在念谁呢?”

佛印禅师开示道:“求人不如求己。”

有生必有死,无生即无死

从前,有一个人很富裕,家财万贯,可惜五十多岁了,膝下尚无一男半女。所以他到处去抽签卜卦,祈求有子。皇天不负苦心人,没过多久他的妻子就怀孕了,十个月以后生了一个又白又胖的男孩子,夫妻俩非常高兴。

他们十分庆幸能老来得子,所以对这个孩子非常疼爱、珍惜。这个孩子在两位老人的扶养下,一天一天长大,当他20岁的时候,就娶了一位漂亮的姑娘,夫妻俩人的感情也非常的好。可惜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不幸的事情却降临在这户平和安乐的家里。

有一天,这对新婚夫妻,相约到后花园,坐在树下纳凉聊天,年轻的妻子突然看到树上有一朵含苞待开的花蕊,于是就要求丈夫为她摘下来,她的丈夫很快就答应了。当他爬上树要伸手去摘的时候,他站的那个树枝突然断掉了。丈夫就这样从树上掉了下来,摔死了。

突来的横厄,使他的妻子昏死过去了。当这对老夫妻听到这个悲惨不幸的消息时,他们更是无法相信。这件残忍的事实,使这一家人都痛不欲生,左邻右舍看了都流下同情的眼泪。

这个时候佛陀刚好来到村里,知道这个消息以后,他就来到富翁的家里,安慰他们说:“人生在世有生就有死,有胜就有败,这是任何人所无法避免的。如果只有求生,并不希望有死,在这个娑婆世界是不可能的,生跟死是我们人永远无法控制的。你的孩子今天会往生,不是天所赐的,也不是任何人来害他的,他会出生是因缘而来的,他会死也是因缘的分散而已,这就像一个出外的旅行人,去某个地方玩了几天以后,到最后总是要离开的道理一样。所以你们不要过度的伤心。”

佛陀一番至理的圣言,并没有使老夫妻二人醒悟。佛陀只好换一种方式来开导他们。佛陀问道:“你们真的想让你们的儿子死而复生吗?”一听到佛陀愿意救他们的孩子,老夫妻二人高兴的跪在地上,一直顶礼,礼谢佛陀,佛陀很慈祥的将他们两个人扶起来以后,对他们说:“你们必须要去一户从来没有死过人的家庭点三枝香来,这样我才有办法。”

为了让死去的孩子可以活过来,老夫妻二人拼了命四处找,可是所有他们找过的家庭,没有一个是没有死过人的。他们垂头丧气的回到家,对佛陀说:“我们走遍了整个村落,每一家都有家人去世,没有家里不死人的啊!”

佛陀就趁此机会,再一次开导他们:“现在你们两个人应该都了解了,其实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有生就有死,就是最亲的母子、最恩爱的夫妻,或者是最好的朋友,都没有办法永远在一起,即使你的身体再健康强壮、即使你再有钱有势,总有一天一样要死的,就算你的孩子现在没有离开你,将来还是要分开的。”

佛陀句句真言,终于使两人觉悟了,觉悟到世间无常的道理,而不再悲伤了。

什么叫做无常?“常”就是永恒,“无常”就是非永恒,世间一切万物都是无常的,没有什么是永恒的,尤其人的生命更是无常,就像是泡沫一样在时间的长河里瞬间就消失了。

生命的流逝乃至消失,是必须面对的事实。逃避是不可能的,也无法逃避。因此,在无常的人生中,不论是欢喜,还是痛苦,我们都要以平常心来看待。

常言道:“无常就是正常。”如果我们能把“无常”当成是上天送给我们的礼物,虚心接受,并从中学习和成长,那我们的人生就更圆满了。

感悟

这个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是遵循着生灭、无常的道理在运行。春天,百花盛开,树木抽芽,到了秋天,树叶就会飘落,草木就会枯萎。人也是一样的,有生就会有死,谁也不能避免生、老、病、死、苦,这是很自然的事。所以,我们应该坦然地面对生死。

佛家典籍

《妙法莲花经》

同类推荐
  • 中国禅学

    中国禅学

    金开诚、杜永刚编著的《中国禅学》禅学对佛学教义的把握并非义学式 的,而是具有藉教悟宗的特点,参禅者开悟时称其感受为“如人饮水,冷暖 自知”,这成为禅师悟感的典型表述。在禅学看来,所谓看山不是山、看水 不是水的感受,只是禅悟的某个阶段的境界,其最高境界仍要求视山为山、 视水为水。《中国禅学》讲述中国禅学的文化精神,早已融入了传统文化思 想之中,并对中国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六祖坛经浅析

    六祖坛经浅析

    《六祖坛经浅析》相传为慧能所说,除大梵寺说法,弟子的问答机缘,都是晚年所说,由门人法海记录而成。这是一部由我国僧人六祖慧能大师的传教记录,而破例地被尊之为“经”者,这不仅是中国佛教史,亦是世界佛教史上绝无仅有的事,足见其在佛教史上的地位。《六祖坛经浅析》除逐段注释外,另加“提示”。所提示的内容可加深读者对《六祖坛经浅析》的认识外,更显示出从宗教实践的角度去阅读、体验《六祖坛经浅析》,是《六祖坛经浅析》的特色。
  • 谈佛说道悟人生

    谈佛说道悟人生

    这不是一本说佛论道的书,这是一本让你用佛的境界和道的胸怀来点释人生的书,情感·利益·事业·修身·修为·修性。人生说起来或许真的很沉重,一路生活,一路坎坷。难以设计定局,一个偶然的选择,便被归入了另外一种生活,我们要明白人生的短暂以及命运的不可预知,所以只要安于生活,我们就能够活得精彩。
  • 道教简史

    道教简史

    本书分十四章,以时间为序,介绍了道教出现的基础和背景,探讨了从汉至清道教的发展变化及各时期的特点,简明扼要地勾勒了中国道教的发展历史,深入浅出,雅俗共赏。其中,作者对道家与道教的关系、道教起源等诸多问题有独到的见解,资料详尽,有理有据,极具说服力。
  • 金刚经·心经·坛经(中华国学经典)

    金刚经·心经·坛经(中华国学经典)

    《金刚经》全称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是初期大乘佛教的代表性经典之一,也是般若类佛经的纲要书。在中国佛教界,《金刚经》流行得极为普遍,如三论、天台、贤首、唯识等宗派,都各有注疏。尤其是自唐宋以来盛极一时的禅宗,更与《金刚经》有深厚的渊源。宋代,出家人的考试,有《金刚经》一科,也让我们从中看出《金刚经》的弘通之盛!
热门推荐
  • 虚空魔厨

    虚空魔厨

    叶翔在一次不幸的车祸意外中死亡,来到了一个白色空间,里面有个声音告诉他,他们弄错了人,死的本来不该是他。为了补偿他,叶翔获得了一个被食材所喜爱以及处理食材的废物能力,重生在了一个平行的异世界里。在这个世界里,“吃”掌控着一切,人要靠“吃”来开光、获得自己的战斗能力并且对自己的能力进行升级。很快,叶翔发现这个废物能力可以帮他开启自己想要的“稀有能力”,也能左右其他人想要开启的能力和升级的速度,换取大量财富和权利。于是,他誓要在这世界里闯荡成一个人物……江山美女一锅烹,魔法美食两不误。(不虐主、不11,不喜勿入)
  • 重生之恶毒女配从良记

    重生之恶毒女配从良记

    一场莫名其妙的车祸,让本是普通外卖员的顾呦呦成了某个豪门里千宠万宠的千金小姐。可惜金枝玉叶不好当!花痴,败家,脑残,三位于一体,这俨然就是个恶毒女配的标准配置!而更不好的也来了……“娃娃亲”的未婚夫?圣母型的白莲花情敌?比她还恶毒的女配角?靠——还让不让人活了?等到一枚足以闪瞎众人眼球的钻戒出现在眼前时,顾呦呦这样表示:其实穿越的生活还是挺美好的啊~
  • 都市修神

    都市修神

    低调没有错,嚣张更洒脱;说我狂的人,见识不太多。林凡:不知道你们听没听过一句话,上帝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读者:你的意思是……你之所以这么嚣张,都是为了故意激怒这些人,让他们失去理智,然后……构思精巧啊!林凡:不,我的意思是……我,林凡……就是那个上帝!读者:玛德,智障!
  • 脑残法神

    脑残法神

    刘明:买队友,送人头是我的天赋本领。用脑残光环洗脑、神级大忽悠术欺负人,是我的后天技能!要什么节操,要节操?节操都让我兑换成护盾了!抢钱、抢妞、抢装备!只要钱到位,节操都碾碎。
  • 七彩天尊

    七彩天尊

    七彩大陆,天穹之上,有七颗烈阳,散发着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色泽,武道之人可沟通烈阳,觉醒阳魂,成就烈阳修士!传言,七彩大陆最厉害的修士,每突破一层境界就能依次沟通对应色泽烈阳,直至沟通七种烈阳,化身通天彻地七彩天尊,踏足宇宙!现实之中,阳谋之下,沉寂三年的天才聂红尘,为了家族,被迫踏上天尊之路,开启了自己辉煌而传奇的一生!
  • 人生的戒律(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人生的戒律(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将成长赋予深刻的社会性具有很强的意义,使人明白成长的存在就必须进行自我实现,就必须去创造成功,实现成长的价值,向着完美人性和健康成长的倾向发展。因此,为了完善我们的成长,谁不努力去自我实现呢?今天,我们的个人成长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正在向小康社会发展,那么,我们个人的成长就必须更加具有社会性,使成长具有自我实现的意义,为我们创造成功,为社会创造财富,那么,我们从马斯洛的自我实现成长理论中可以获得人生成长的新方向和新目标。
  •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诗说红楼十二钗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诗说红楼十二钗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诗说红楼十二钗》内容丰富,主要收录了梦中人,笑言频,春夏秋冬酒力轻、何必枉悲伤——《乐中悲》、傲世也因同气味——《供菊》、秋光荏苒休辜负——《对菊》、珍重暗香休踏碎——《菊影》等内容。
  • 愿者心甘

    愿者心甘

    顾信则在人生平稳顺遂后重遇年少时没来得及开始的旧爱。他看到她过得不好,得知她孤身一人,甚至,意识到她还爱着自己。当多年前的真相揭开,他才知道自己亏欠她甚深。顾信则无奈地说,你我之间,总是一错再错。面对难解的困局,霍雪融不知道如何原宥。一封来自八年前的自己的信,跨越了时光,将幸福传达到她手中。霍雪融释然地说,就算再重蹈覆辙,我亦心甘情愿。
  • 不离不弃

    不离不弃

    “啊——我又迟到了啦!”随着一声惨叫,孟依梧从床上一跃而起。不对呀!人家明明昨天才买的新闹钟呀! 纤纤玉手毫不秀气的抓起床头粉红色的kitty猫造型的小闹钟,左看右看。“不要再看了!你的闹钟已经很尽责的叫了你两分钟了,是你大小姐自己没听到!”门外传来闲闲的事不干己的说话声,似乎还有在等着看好戏之嫌。孟依梧一边手忙脚乱的套上衣服,一边冲到客厅,对着即将出门的美丽女子喊道:“喵喵,你也太不够意思了,怎么也不喊人家一声。”
  • 隋唐之吴用天下

    隋唐之吴用天下

    风流成性,凤阳恶霸,强抢民女,就差没裸奔了,十足的败家子一个,比阿斗还败家。老天爷,人家穿越都是豪门贵族,皇室成员,最不济也是人格魅力四射,怎么到我这里就是仗势欺人无恶不作小人的小人-_-||。好歹老子也是公务员啊!咳咳,虽然没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