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97100000029

第29章 明太祖朱元璋(2)

明朝初年,他多次召见富民,警告他们不准胡作非为,并让一些人担任地方上的粮长小职,以示恩宠。然而,不少地主担任地方粮长官职后,利用皇上给予的权力,更加重了对农民的盘剥。朱元璋采取了两种手段来抑制豪强势力,维护百姓利益,第一是用严刑重法消灭“奸顽富豪之家”,不少人家被诛灭九族;第二是采取汉朝刘邦“徙天下富户于关中”的策略,把大量的富户迁离本土,到京师或凤阳定居。如洪武三年,移江南富民14万户到凤阳。洪武二十四年,徙天下富民5300户到京师,后又移富民14300余户到京师。这些富家豪族离开了原来的居住地,失去了原来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到了新地后,还必须承担各种差役。这样,减少了当地百姓所受的欺凌和压迫,打击了地主富豪的霸道势力。

另外,朱元璋对宦官的管理也是非常严格的。宦官作为皇帝的家奴,同皇家朝夕相处,不少人参与朝政,窃取高官,成为最有权力的一股势力。汉、唐从强盛的顶峰走向衰败、灭亡,宦官的祸乱是一个重要原因,所以朱元璋认为必须从严限制宦官的言行。他认为宦官只能做奴隶使唤,洒扫奔走,人数不可过多,也不可用作心腹耳目,作心腹则心腹病,做耳目则耳目坏;驾驭他们的办法,就是要使他们守法;不能让他们有功劳,一有功劳就难以管束了;不能让他们有文化,有文化便会思图不轨。朱元璋定下规矩:凡是内臣一律不许读书识字;又铸铁牌子于宫门旁边,上边刻着:“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所有的内臣不得兼外朝文武职衔,不许穿外朝官员的服装,官品不许超过四品,每月领一石米,穿衣吃饭公家管;并且规定,外朝各衙门不许同内臣有公文来往。这样,使宦官成为宫廷中名副其实的奴仆。

特务政治以猛治国

朱元璋通过改革,使行政、军事、监察三大系统各自独立,互不统属,直接对皇帝负责,这就使皇帝的权力大大加强。即使这样,朱元璋还不放心,又专门设立了“锦衣卫”组织,形成了历史上有名的明代特务政治。

“锦衣卫”是特务机构,属于皇帝的亲军体系,长官为指挥使,下领官校。

官为千户、百户;校为校尉力士,因穿橘红色服装,骑马,故又称“缇骑”。锦衣卫拥有缇骑数百人。朱元璋派自己的心腹做头领,专门秘密侦察大小官吏的不公不法之事,并随时向他报告。锦衣卫下设镇抚司,设有专门的法庭、监狱,具有侦察、逮捕、审讯等大权。洪武年间,锦衣卫系统的大小特务,遍布街坊路途,渗透各个系统,严密监视着朝廷内外的文武百官。

胡惟庸是开国功臣李善长的女婿。他靠着李善长这个后台当上了左丞相,在朝中大权独揽,独断专行,官员升降、生杀大事,都自作主张;朝野内外的报告,凡对自己不利的全扣下来;想做官、升官的人,失意的功臣、武将,都奔走他的门下;收受金银、绢帛、名马、玩物不计其数。他网罗党羽,培植亲信,打击异己。

胡惟庸如此胡作非为,直接影响了朱元璋的皇权与明朝的安定。朱元璋决心除掉胡惟庸,以巩固皇权。一天,胡惟庸的儿子乘马车在南京城里招摇过市,不小心从车上跌下摔死了,胡惟庸判车夫抵命。朱元璋知道后,非要胡惟庸偿命不可,胡惟庸遂决定起事政变。

1380年正月,胡惟庸入奏,诡称其住宅中井出醴泉,请朱元璋去观看。朱元璋信以为真,就匆匆乘车出西华门。这时,内使云奇突然冲上跸道,拦住车马,用左手直指胡惟庸的宅第摇晃。朱元璋猛悟,急忙返驾登城,远远望见胡惟庸宅第中绕有兵气,他立即发御林军逮捕胡惟庸,将其抄家灭族。

胡惟庸被诛后,朱元璋借题发挥,命锦衣卫侦察百官,将那些行为跋扈的、心怀不满的、危及皇家统治的,统统罗织为胡党罪犯,处死抄家。胡惟庸案株连蔓引,共杀掉了官员3万多人,连位居“勋臣第一”、77岁的李善长及全家70多口人也一起被杀。

随着朱家王朝的不断巩固,昔日与朱元璋一同打天下的将领,现在成了新王朝的显贵。他们官封公侯,爵显禄厚,在个个飞黄腾达之后,有的渐渐骄横放纵起来。

开国大将蓝玉是洪武后期的主要将领。蓝玉作战勇敢,立有赫赫战功,官封凉国公。他自恃功劳大,恃势横暴,私蓄奴婢、假子有数千人之多,还到处敲诈勒索,霸占民田。百姓向御史告状,御史官依法提审,蓝玉竟命人将御史乱棍打走。朝廷明令禁贩私盐,他却令家人进行走私活动。

为了明朝江山的长治久安,朱元璋在公元1393年开始对蓝玉这些功臣展开了无情的镇压。

公元1393年,锦衣卫告发蓝玉谋反,朱元璋发兵逮捕。蓝玉被砍头,并抄斩三族。凡与蓝玉有接触的朝臣、列侯均坐党夷灭。蓝玉案先后诛杀一万五千人,把军队中功高位显的元勋宿将,几乎一网打尽。

除蓝玉外,所剩无几的功臣也先后被以各种罪名赐死、鞭死或砍头。徐达曾被朱元璋列为开国第一功臣,他生背疽,这病最忌吃蒸鹅。朱元璋在他病重时偏偏赐蒸鹅给他吃。徐达知道皇帝是在要自己的命,只好含着泪水,当着使臣的面吃下了蒸鹅。没几天,徐达就辛酸地离开了人世。功臣冯胜、傅友德、廖永忠、朱亮祖等也因失宠,先后被处死。

这样,功臣宿将能够善终的寥寥无几。只有汤和这个和朱元璋同村长大的放牛娃,知道老伙伴现在对老臣宿将不放心,他就主动交还兵权,告老还乡,绝口不谈国事,才保住了性命。

朱元璋对这种杀功臣立威,以猛治国的策略,虽然没有公开忏悔过,但在他临死之前曾下令他的后人不准学习他这种做法。他说,这套办法只是权宜之计,他希望在他之后,大明朝尽快步入正常的轨道,尽快出现一个繁荣安定的局面。

朱元璋的这种行为,其最终目的还是为子孙铺路。朱元璋认为太子柔弱,难以驾驭桀骜不驯的功臣,因此他要在死前为子孙铲除这些人。太子的老师宋濂,早年追随朱元璋襄助军事,立有大功,官至学士承旨制诰。朱元璋借故杀宋濂,太子见老师要问斩,流着眼泪替老师求情。朱元璋为了开导太子,就拿来一根满是棘刺的木杖放在地上,命太子去拾取。太子面有难色。朱元璋就教训说:“有棘刺的木杖你不取,我替你削掉棘刺怎么样?”太子为人虽柔弱但却十分聪明,他明白朱元璋的用意,然而还是委婉地劝谏朱元璋说:“上有尧舜之君,下有尧舜之民。”言外之意是,为君者不能太残暴。朱元璋十分恼怒,随手抄起一把椅子向太子砸去。可见,朱元璋坐上龙椅之后,就把功臣视为棘刺了。他深知,取天下要在马背上,守天下要在马下。狡兔死,走狗烹。他认为天下一统,用不着武臣,朱元璋为了子孙的安全,就要向他们开刀。虽用文臣治天下,朱元璋仍不放心,所以从中央到地方大力加强皇权,他把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成为历史上权力最大的君王。

减少徭役宽松民力

朱元璋在治理官吏方面,采取非常严厉的措施,而对于广大劳动人民,却采取了比较“宽”的政策,这同朱元璋自己的出身有很大关系。

朱元璋来自贫民,深知物力艰难,农民的辛劳。因此,他体恤民情,反对暴敛苛政。特别是明朝建立之初,经济萧条,大片田地荒芜,民多逃亡,城野空虚,当时的河南、山东地区,“多是无人之地”。百姓是国家之本,立国必先存百姓,只有让农民休养生息,从事农业劳动,国家才能富起来。朱元璋在刚即位之初,就把各地来朝的府州县官召在一起,对他们说:“天下刚刚平定,百姓财力都很困乏,像刚学飞的小鸟,拔不得羽毛,应该让他们休养生息,好好生产。”出于巩固政权的需要,朱元璋下决心推行“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大力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发展农业生产必须保证农业劳动力资源。但在元代,蓄奴风气非常盛行,有些权贵勋戚家的奴仆多达数千人。明朝初期,虽然有不少奴隶得到解放,但仍有相当一些农民在战乱中沦为豪民地主的奴隶。为此,公元1372年,朱元璋通令全国:普通地主不得蓄养奴婢,违者杖刑100,所养奴婢一律放为良民;凡因饥荒而典卖为奴的男女,由政府代为赎身。

同时,朱元璋还严格控制寺院的发展规模,他明令各府州只能有一个大寺观,禁止40岁以下的妇女当尼姑,严禁寺院收儿童为僧;20岁以上的青年要想出家,须经其父母申请,官方批准,出家3年后还得赴京考试,不合格的遣发为民。这些政策使社会上增加了许多劳动力。

朱元璋常劝众大臣说:“农夫勤四体,种五谷,身不离农间,手不释农具,终年勤劳,不得休息。他们住的是茅草屋,穿的是旧布衣,吃的是粗饭菜羹,却担负着国家的经费。我们的衣食住行,都不要忘了农民的劳苦,取用要节制,不能让农夫遭受饥寒,更不能横征暴敛,让农夫受不了这种苦难。”

同类推荐
  • 大清体制内的改革者:曾国藩传

    大清体制内的改革者:曾国藩传

    "曾国藩历来是个受争议的人物。他被冠之以“中兴名臣”、“洋务之父”、“理学大师”的称号,但又有人称他为“曾剃头”、“曾屠户”。他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李鸿章的一生,是悲壮的、凄凉的。他虽然以外交能手自负,但没能改变大清国被动外交,割地赔款的局面。最终,他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曾国藩一生毁誉参半,有人称之为千古一完人,而也有人称他为祸国殃民的败类。纵观曾国藩一生,可以说的跌宕起伏波澜壮阔。无论毁誉,曾国藩的一生都值得研究。"
  • 五代花间录(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五代花间录(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韩晓婵、兰泊宁编著的这本《五代花间录(五代分册)》攫取五代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以文化的视角、历史的视野、细腻的笔触、生动的叙述,把人物和事件放在广阔历史背景上,使读者不但能享受到阅读快感,更可以通过阅读,进一步了解、置身于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本书兼顾故事性、可看性与励志性。
  • 何澄(下)

    何澄(下)

    《何澄(下)》历述何澄留日学生活、辛亥革命、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几个时期中何澄的作为。何澄坚持共和,主张统一,反对日寇,抨击汪伪,这是他一生的大节。作者苏华、张济用自然流畅、真实深沉的笔调记录了何澄的一生。本书是一本关于民国史的人物传记。作者苏华、张济用自然流畅、真实深沉的笔调记录了山西省灵石两渡村何家的代表人物何澄的一生 。《何澄(下)》中几乎涵盖了晚清和民国众多名人,可以说每一章都是一 个专门的学科,是一部超具史料价值的图书。
  • 原来努尔哈赤

    原来努尔哈赤

    在今天这样一个飞速前进的时代里更是如此,更多的人希望能了解我们的过去,借以关注我们的未来。历史大讲堂”系列的宗旨便在于此——将过去以简约的方式呈现给读者,将历史纳入读者的理性思考和人文观照之中。由此,历史便不再仅仅意味着过去,它更将使我们注意到将来。努尔哈赤少年为奴,后以十三副盔甲起兵,以“七大恨”起誓征明,一生征战四十余年,用武力和智谋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大金”,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政治才能。努尔哈赤作为大清帝国的奠基人,他对清代历史的影响,正如一位历史学家所说,努尔哈赤既播怔了‘康乾盛世’的种子,也埋下‘光宣衰世’的基因”。
  • 宋代儒医

    宋代儒医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宋代儒医》介绍了“儒医”的起源、尚医士人、通医名儒、儒门名医、儒医的影响等内容。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EXO我们在一起

    EXO我们在一起

    阴谋笼盖的幸福,是好的还是坏的,有了过分的信任,谎言能否继续。。。
  • 伐仙

    伐仙

    如风一样的自由,谁也不能束缚,我的命运,只有我自己主宰,谁也无法阻拦我脚下的路,冷月刀法,七位兄弟,打造我独一无二的强者之路,所向披靡,勇不可挡!
  • 译语

    译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转眼一生转身一世

    转眼一生转身一世

    那天,他说“江紫荑,你走吧!”那天,她说“何抒尘,我不会让你再耍我一次,我江紫荑对天发誓”到底,还是输了你
  • 绿色末日

    绿色末日

    晚了足足一年,2013年12月21日,世界末日降临,之后地球上的所有植物开始了疯狂的进化变异!路边一颗【含羞草】,就有可能是夺人性命的可怕杀手。葱葱郁郁的一株【槐树】,盘根错节的根系下面可能埋藏着无数枯骨。比末日前愈显娇艳的【玫瑰花】,不知浇灌了多少人类的骨血。当整个地球被代表植物的绿色所覆盖,这是植物的天堂,人类的绿色末日!
  • 遇到你们足矣

    遇到你们足矣

    她是一个看似没心没肺,为人和善的女生。因为漂亮,被男生誉为女神,但她却从不在乎这些。她的梦里经常有一些画面:两个女孩一切玩耍,对话;一滩血迹……每当梦到这些,她都会无比内疚,自责……在她16岁那年,结识了新朋友,雅静,冷泽,琰晨,还有她的发小,舒彬,舒雪……
  • 高峰龙泉院因师集贤语录

    高峰龙泉院因师集贤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上古世纪之圣战

    上古世纪之圣战

    十八年前,诺亚的勇士多图奇与哈里兰的英雄萨瓦尔放下世仇,利用最为强大的源能量,联手击败了魔帝卡文。斯密。圣战——得以画上暂时的句号。世间正邪黑白,本为同源之水,清浊善恶总有同流之时,千年修道,不及一念成魔!成了魔,又如何?圣战!撕开那层面罩。还能有那份神圣的荣耀?
  • 缠绵之恋:爱如死之坚强

    缠绵之恋:爱如死之坚强

    当所有缠绵的爱恋,都化作了恶毒的咒,刻骨的伤,曾让人生死相依的无悔痴迷,是否还能坚定执著一如往昔? 我紧紧握着那些爱的凭据,静静地看你把它们一寸一寸钉入我的胸膛。我不喊疼,就像我不说,我爱你。 ——小枫? 我要去哪里找到救赎,当我亲手将最珍爱的一切凌迟得片片成伤,连以死谢罪的机会,都成了不可触摸的奢望。 ——浩宁? 原来,我永远都只是一个旁观者,哪怕耗尽了心力,却还是只能眼见着,你无悔地往黑暗中奔去。——寒飞。
  • 恶魔的网罗

    恶魔的网罗

    她唤作甄善美,名号人更好。因为她是一个虔诚基督徒,忠实的遵从她所信奉的主耶稣基督的教导:“你们要彼此相爱;要爱你的仇敌,为他祝福;别人打你的左脸,你连右脸也拿过来由他打;别人拿你的里衣,你连外衣都脱下来给他。”她这般稀有人种被某个花花大少给瞧上了,被某个顶头上司给看上了,被某个黑社会老大看上了。各色美男精彩纷呈,网罗一样向她张开。到底谁能敌得过谁的诱惑?到底谁会掉进谁的网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