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37200000025

第25章 “一切都是佛”的思想(2)

老禅师蹲在地上,将茶杯碎片一片片地拣起来,然后用布将地上的茶水擦干净。老禅师眼望学僧说道:“除此之外,还有什么禅道呢?”

学僧当下省悟,禅道不在高深处,就在生活琐事中去找。

在佛经中,这样的故事不胜枚举,例如:

志勤和尚曾拜沩山灵佑为师,他诚心诚意修行,心不外求,在寺院里参禅打坐,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不知不觉度过了30个寒暑,在道业上却似乎没有多大进步,依然如此。他年年看到禅园里的桃花,开了又落,落了又开,对他来说漫不经心,熟视无睹,等于没有。

有一年春天来到,当他偶然来到禅园中散步,在和风丽日下无意被那枝头天天灼灼,开得正艳的桃花猛然一震,顿时跨进了彻悟的境界。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四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有人问南怀瑾先生:佛在何处?他不知,佛就在日常的平凡生活中。追求禅无须标新立异,只要踏踏实实,平平凡凡,真理即在其中。同样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只要为生活付出努力,为事业全力打拼,即使现在还看不到成效,但只要坚持下去,在平凡的生活中延续,总有一天会收到累累硕果的。

5.佛教重孝道

“不孝五逆”,谁说佛教不重孝道?我们晓得佛说法,最注重者道,不要认为释迦牟尼佛因为出家,就认定佛教是不重孝道。

南怀瑾先生自己就是一个至孝之人,在他讲学小有名气的时候,他还是对自己的父亲毕恭毕敬,每当老父发问时,他总是赶忙站起来,颔首聆听教诲。而他不论在何时讲学时,也会不惜予力,长篇累犊的像青年人讲述孝顺的重要性。黄檗希运禅师则是佛教弟子中的至孝之人。

黄檗希运禅师是福建人,在江西出家,曾经在百丈怀海禅师、安徽南泉禅师那里学习过。他悟道后,接受了佛教的报恩思想,那就是:真正的报恩必须放弃世俗的恩情和礼仪。

三十年过去了,黄檗禅师过着清心寡欲的禅者生活,从来不曾回过家乡、探望亲人,但是在他内心深处,其实非常牵挂年迈的母亲。

五十多岁的时候,黄檗禅师仍然四处漂泊,参访名僧,以求更高的悟道。有一次,他行走在旅途中。不自觉地往前走,最后发现来到了故乡。

黄檗禅师的母亲因为思念出家的儿子,每天从早到晚,不停地哀伤哭泣着,天长日久,泪水把眼睛浸瞎了她再也不能够像从前那样,站在回乡的路口眺望行人,期盼儿子的到来。

于是母亲就在路口摆了一个小茶亭,专门招待路过的云游僧人,每招待一个僧人,母亲都要亲自把他迎到家中,为他洗脚。母亲这样做,仅仅出于礼敬吗?不,: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黄檗禅师左脚上有颗大痣,她眼睛虽瞎了,但希望凭万分之一的洗脚机会,或许可以认出爱子,

这一天,黄檗禅师也接受了母亲的招待。他一眼就认出这个白发苍苍的老妇人就是他最放心不下的母亲。他强迫自己压抑住心中认母的冲动,一边让母亲洗脚,一边假装平静地向母亲述说佛陀出家的故事,希望母亲能够理解自己的苦心,并因此得到信仰,平静安心地度过晚年。但是,黄檗禅师只将右脚给母亲洗,却不把左脚给母亲洗。

黄檗禅师接连两次经过母亲的小茶亭后,虽然心中对母亲难舍难离,但还是狠了狠心,忍痛起程,继续参访。

邻居们当然认得出黄檗禅师,有一个人看见她的母亲实在可怜,忍不住告诉他的母亲说,那个向你讲释迦出家故事的僧人,就是你朝思暮想的儿子,现在他马上就要离开了。母亲听见这个消息,悲喜交集,叫道:“难怪他不让我洗左脚!他的声音就是我儿子的声音啊!我真是老糊涂了,自己儿子的声音也没有听出来!”母亲说完,不顾年高体弱,疯狂似的朝出乡的小路跑去,希望追回儿子。

母亲一口气追到大河边,这时黄檗禅师已经上船,而且船也开动了,母亲听到开船的声音,情急之下跳到河里,非常不幸地淹死了。

黄檗禅师站在对岸眼睁睁地看到母亲失足、落水溺死的情形,不禁肝肠寸断,恸哭着说道:“一子出家,九族升天;若不升天,诸佛妄言。”意思是说:一个儿子出家,整个家族都会跟着升天,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就是佛祖们在瞎说。

黄檗禅师说完,立即叫艄公调转船头,回到家里火葬了母亲,在葬礼上,他庄严地说道:“我母多年迷自心,如今华开菩提林,当来三会若相值,归命大悲观世音。”意思是说:我的母亲以前被世俗的爱子之心所牵累,今天总算一了百了,获得了大智慧;如果我们母子的三次相会是值得的,那么这全是大慈大悲观音菩萨的功劳。

黄檗禅师说这首偈的时候,乡人都亲眼看见他的母亲在火焰中升空而起,架着祥云往西方极乐世界去了。乡人们于是议论道:黄檗禅师不是一个不孝顺的人,孝顺有三种:一是锦衣美食奉养父母,这只能算“小孝”;二是功成名就、光宗耀祖,这叫“中孝”;为父母超度灵魂,使他们来生到极乐世界,这才是“大孝”。黄檗禅师度母超生,是至孝中的大孝。

而杨津则是士人中的孝顺典型。

杨津,字罗汉,是今陕西华阴人。他的哥哥杨播,做过华州刺史;另一个哥哥杨椿,官做到太子太保;杨津自己则做到司空。杨家家风淳朴厚道,所有人都懂得礼仪谦让,弟兄们一块相处时就像父子一样。每到清晨大家(男人们)都来到客厅里,谁也不会进女眷休息的内室一步,一呆就是一整天。如有什么好吃的,非得等到所有人都聚齐了才吃。客厅之中,设置着一些屏风帘幕,里面是休息的地方,谁累了可以进去稍事休息,然后继续谈笑风生。杨椿年老时,如果从朋友处醉酒归来,杨津一定将他扶至内室,伺候躺下,自己则在厅堂和衣而卧,随时问候状况。兄弟俩都年过六十时,一齐做了中央台阁的官员,仍居住在一起杨津每天早晚问候兄长,彼时台阶下罗列着后生晚辈,杨椿不发话让坐,杨津就一直站着。平时杨椿到邻近串门,即便是日暮不回,杨津也一直等着,不自己先吃晚饭。吃饭时杨津亲自给哥哥奉上汤匙碗筷。每一道菜都要自己先尝尝味道再给杨椿吃。还在早些时候,杨津在肆州任职,杨椿已到了京城。肆州当地自"四季美味特产,杨津都一一派人送往京城,如果因故一时未送,他就决不自己先享用。杨家一家百多口人,五世同堂,还共用一个炉灶而没有分家,全家相处得合合睦睦,长幼妯娌之间一句闲话都没有。

一百多人的大集体,长幼有序,人人谦恭礼让,生活幸福美满,这在常人看来似乎是难以置信的。由于计划生育国策的实施,现代国内已经根本不可能存在那么庞大的家族;而维持一个大家庭的安宁实在是一件比登天还难的事,稍微不慎便会引发一场“战争”,所渭“清官难断家务事”说的就是这么个道理。

杨津的做法在今天人看来难免迂腐,史载有人找他求官,他都要忙不迭地找-兄长商量,然后才敢定夺。但我们试想,杨津如若不以身作则,为后辈垂范,在大家庭内培养起一种忠孝仁义、温良恭谦让的气氛,杨家子孙又怎么个个知书达礼,怕早就翻了天也。所以说德高望重者如能以身作则,必定以为后世垂范。

百行孝为先,这个道理亘古不变,不论放到何时何地何人身上,都是正确的。

6.一切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

《法华经》上又讲:“一切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并不一定说脱离人世间,脱离家庭,跑到深山冷庙里专修,才是佛法。治生产业就是大家谋生。或做生意等,各种生活的方式,皆与实相不相违背,同那个基本的形而上道,并没有违背,并没有两样。

南怀瑾先生应该说是“治生产业”修佛的集大成者,所以他对此理论的理解也最透彻。而赵州禅师对此的领悟也颇深,并以此教徒。有几个学僧听说赵州禅师的大名,千里迢迢赶来请教。

第一个学僧说道:“弟子初人禅门,请禅师指教一二!”

赵州禅师不回答,反而问道:“远道而来,我们寺院给你吃粥了吗?”

学僧回答:“多谢禅师关心,我已经吃了。”

赵州禅师说道:“很好,那就洗钵盂去!”

第二个学僧走上前去说道:“久闻禅师大名,请指教。”

赵州禅师也问道:“你来多久了?”

学僧答道:“今天刚到。”

赵州禅师询问道:“喝过我们寺院里的茶了吗?”

学僧说:“多谢禅师,弟子喝过了。”

赵州禅师便道:“很好,去客堂报道吧!”

眼见这么快禅师就把两个学僧打发走了,一个跟随禅师多年的弟子觉得很失望,鼓起勇气说道:“弟子在这里呆了十多年,也没有等到老师的指导;照今天的情形,也许永远等不到了,我想到别的地方去参学。”

赵州禅师惊讶地说:“你怎么觉得我没有教导你呢?你每天递茶水给我,我喝;每天端饭给我,我吃;你合掌礼拜,我低眉领受。我哪一处没有教导你呢?”

这个学僧突然之间恍然大悟:原来老师每天都在教导我!

赵州禅师第一次参见南泉时,问:“什么是道?”

南泉禅师说:“平常心是道。”

有时候,佛法甚至就在你平日的起居生活,一举一动之中。

有一年夏天,仰山禅师离开自己的老师沩山禅师,下山去了,夏天过完的时候,沩山上山向老师问安。

沩山禅师关切地问自己的弟子:“你这个夏天过得怎么样?干了些什么呢?”

仰山恭敬而喜悦地回答说:“报告老师,我在山下自己开垦了一块土地,播撤了种子,就等着收获了!”

沩山赞许地点了点头:“很好!你这个夏天没有白过啊!”

仰山也问道:“老师,你这个夏天都干了些什么呢?”

沩山笑着回答说:“这个夏天我可没有做什么,就是按时吃饭、按时睡觉。”

仰山高兴地说道:“老师,你这个夏天也没有白过啊!”

沩山呵呵大笑。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开了日常生活的修行,就只是形式禅、小乘禅,外道禅,而决非真正的佛法,更谈不上领悟了。

悟道的途径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种,平常人的吃饭、睡觉、洗碗、交往在“有心人”的领悟下也能成为至高修行。举手投足、穿衣吃饭、行住坐卧,乃至生老病死,爱恨别离,无不是修行的好时机。在日常的生活中,处处有禅;最平凡的日常生活,处处可悟禅。

禅宗讲究“反璞归真”,所以禅宗也最贴近人民大众的生活,脱离了世间和人类的佛法是无法生存的,只有以最普通、简单的方法让人人都能领悟禅,学习禅,禅宗讲法才能生生不息,发扬光大。

7.真正的佛法即非佛法

真正的佛不认为自己是佛,真正的圣人,不认为自己是圣人,所以真正的佛法即非佛法。

慧忠禅师是六祖慧能大师的弟子,修行四十年,声名远播,唐玄宗、肃宗、代宗好几代皇帝都曾请他进宫说法,被尊为“国师”。

有一天,代宗带来一个自号“太白山人”的出家人,说这个人很清高、博学,自称“一代奇人”;代宗将信将疑,想让慧忠国师验一验真假。

慧忠国师看了看太白山人,问道:“既然是奇人,请问你有什么特长?”

太白山人:“我会识山、识地,天文地理、作文认字,无所不通,我还擅长算命。”

同类推荐
  • 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

    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先是依附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道术、玄学,至东晋时与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融合,影响遍及全国。当时,无论在文化或思想上,佛教逐渐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心灵之中。特别是佛教深入到士大夫阶层,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东晋文人的诗歌和文学创作。东晋的玄言诗、山水诗、佛理诗中都可以见到佛教的宗教理想和佛学理论独特的思维方式。佛经故事丰富的想象力,佛教宣扬的神通变化尤其是当时流行的观音感应故事,为中国古典小说带来了新的生命力,拓展了新的叙事领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 中国佛学之精神

    中国佛学之精神

    中国佛学精神是印度佛教文化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相融合而形成的。外来佛教传入中土后,经过两汉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依附、迎合与调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与传统儒道的共存并进、冲突交流,隋唐时期的相互吸收、独立创新,以及入宋以后的融合渗透、三教合一,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精神特质的中国佛学理论。中国佛学一方面继承了印度佛教的出世精神、思辨精神和文化宽容精神,另一方面又融合吸收了以儒道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精神、人文精神、自然精神等,从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中国佛学精神。
  • 往事百语(三)

    往事百语(三)

    回想我的一生,曲折多变,苦难连连,往往因为长辈的一句话,或是师友的一句话,若有所悟,牢记在心,继而活用,成为我一生待人处世的格言,从其中得到了无尽的般若宝藏。即使面临山穷水尽的困境,仍能坚忍不拔,无怨无悔。令我深深体会一句话所散发的力量。
  • 佛教故事经典(一)

    佛教故事经典(一)

    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即与中土传统文化相结合,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由于传入的时间、途径不同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影的不同,中国佛教形成了三大系,即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汉传佛教的思想博大精深,我们只择取其中对我们有指导和教益的部分加以学习和借鉴,这也正是本书搜集汇编汉传佛教故事成书的一大原因。本书中的100个故事,取材于佛家的经典典籍,或佛学文学,或关于佛教的民间传说,较为全面地反应了如慈悲、行善、放下、随缘、度己度人等佛学思想,通过对这些故事的阅读和感悟。
热门推荐
  • TFBOYS十年不再见

    TFBOYS十年不再见

    “易烊千玺,我看错你了!”我一巴掌扇了过去,“没有,不是你想象的那样!”千玺伸手准备拉我回来,却被我给甩了回去。最后我只留下了一句话“分手。。。”
  • 那场劫尽荒年的独白

    那场劫尽荒年的独白

    这段高中生活,每一段回忆都已被珍藏。这里遇到的人,遇到的事,遇到的感情,从无力到苍白,从苍白到倦累。她不用说什么,她也不需要他说什么,就这样一直下去吧。
  • 星际恋情:女种

    星际恋情:女种

    给你一个重生的机会,给你一个随身空间,你敢制霸宇宙吗?姜静流重生在宇宙时代,拥有标配随身空间,面对层出不穷的男人,如果只想谈恋爱,被美男弄死是早晚的事情!群星,谁的归属?
  • 三国争锋之铁血军皇

    三国争锋之铁血军皇

    他意外穿越到诸侯割据、战火连天的三国乱世,灵魂附身在一个什么都不是的阿斗身上,身份成为无法甩脱的羁绊。可是乱世沉浮,必须要坚强地活下去,阿斗终究要变得不再是那个什么都不是的阿斗。他力挽狂澜于一身,统合小小的蜀国军民,抱美人,合人心,会人才,灭豪强,练精兵,以染血的征袍一统天下!
  • 怒放的青春

    怒放的青春

    “美女,你穿成这样,让我怎么上课?”初二时,学校的女神居然留级到了我们班,做了我的同桌,一次逆袭后,我居然知道了她的惊天秘密……
  • 穿越之洪荒派

    穿越之洪荒派

    一颗不知道哪里来的飞船从无尽的黑暗当中突然出现在太阳系里!飞船好像已经受到了极大的创伤,飞船开始不断下沉。飞船最终能否逃离此险?
  • 代号329—特别事件研究所

    代号329—特别事件研究所

    深海中的王牌战舰,不死幽灵的惊险杀戮,万年古人类的血脉遗存,上古神器重现人间。地球到底面临怎样的危机?一个小军官如何战佛斗魔,在灭顶之灾前挽救人类?
  • 三生三世桃花劫之挥情示爱

    三生三世桃花劫之挥情示爱

    “师徒之爱,有违伦常”昔日的空霆教已不复存在,龙惊凤因爱生恨,血流成河。“十七的约定”两个背负宿命的人,在模糊的记忆力找寻彼此的影子。他曾经默默地爱过她,所以想再她失去记忆的时候重新开始...她和他自小青梅竹马,以为是彼此的唯一,可是他却始终把她当做妹妹...她愿与他生死相随,可总是觉得自己自是他人生中的一个过客...而他为了她甘愿放弃自由,任由姐姐将自己变成一代魔君...爱有很多方式,让我们相聚示爱...
  • 校园修真狂神

    校园修真狂神

    柳一品穿越到一个被遗弃的世家子的身上,被校花算计成了贴身保镖,后来更因为他表现出来的强悍实力,学校里的富家小姐,争先恐后跪倒在他的石榴裤下。最让他难以忍受的是,那校花还经常诱惑自己,原因竟然是因为她误会自己喜欢男人……
  • 爱情路口的转角

    爱情路口的转角

    从来没想过会以这样的方式,伤害最爱的人。朋友问,为什么。他和她,悄然无言父母却说,这是最好的姻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