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37200000014

第14章 “修身养性”的思想(2)

草木虫鱼都可以自由自在地做自己,人却不可以。因为我们的肩上有入世的责任存在,甚至革木虫鱼也不能自由自在做自己,因为它们肩上也有繁衍生息的责任存在。

有位中年人,觉得自己的日子过得非常沉重,生活压力太大,想要寻求解脱的方法,因此去向一位禅师求教。

禅师给了他一个篓子要他背在肩上,指着前方一条坎坷的道路说:“每当你向前走一步,就弯下腰来捡一颗石子放到篓子里,然后看看会有什么感受。”

中年人就照着禅师的指示去做,他背上的篓子装满石头后,禅师问他这一路走来有什么感受。

他回答说:“感到越走越沉重。”

禅师说:“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时,都背负着一个空篓子。我们每往前走一步就会从这个世界上捡一样东西放进去,因此才会有越走越累的感慨。”

中年人又问:“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减轻人生的重负呢?”

禅师反问他说:“你是否愿意将名声、财富、家庭、事业、朋友拿出来舍弃呢?”

那人答不出来。

禅师又说:“每个人的篓子里所装的,都是自己从这个世上寻求来的东西,一旦拥有它,就要对它负有责任。”

不要为肩上的重担而烦恼,不要因为自己比别人辛苦而不平。上天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不劳不获,多劳多获。人口多,负担重,但老来不以子孙满堂。功课重、作业多,但学到的知识也多;房难买,钱难赚,但赚到买到,就说明你能力非凡。所以虽然“人生皆苦”,但一定是苦中有乐。

5.学佛:不可模仿

以前有位禅宗祖师把八十八佛写在裤裆里穿,他的徒弟也学他,结果,下半身都烂了。那么,这位祖师为什么这么做呢?因为他看到这些人太著相了,一般佛味,满脸佛气,太令人受不了。他为了破这么人的执著,他可以这么做。但是,你没有到达这个地步,不要说得尊敬佛菩萨,连一个护法或鬼神、土地公都要尊敬,甚至任何人、任何小孩,都得尊重。

“住庵十日意茫茫,脚下红丝线甚长。他曰君来如问我,鱼行酒肆又淫坊。”——这是被后人誉为痴狂禅师的一休和尚所做的诗词。在南怀瑾先生看来,一休和尚的一生可谓传奇。

一休和尚从小就以机智闻名。

他曾经从墓地捡来骷髅头,绑在竹竿上,在元旦的早晨挨家挨户地大喊:“大家来看啊!看这个骷髅头吧……看吧!这里有两个凹洞,以前这是别人炯炯有神的两颗眼珠哩!但是,看看现在这副模样吧!可喜吗?可贺吗?”这是用心良苦,教导世人留意世间无常的真理。

后来他师从华叟禅师,成为老师的侍者。有一次,老师带他去参加大德寺祖师的礼佛事,别的僧人都穿着崭新而华丽的袈裟,只有一休和尚穿着旧僧衣和破草鞋,别人都对他指指点点,暗暗讥笑,连华叟禅师也不禁皱起了眉头,心想这个弟子在这样庄严的场合太不检点了。一休却昂起头大声宣布道:“我是货真价实的人,不必靠着衣着装束来衬托。”

华叟禅师转怒为喜,赞美弟子的胆识器量道:“将来能继承我禅风的人,只有一休宗纯。”

然而,晚年的一休和尚,在七十七岁的时候邂逅了一位女性,疯狂地爱上了她,沉溺在爱欲中,在一休的诗集《狂云集》里赤裸裸地描写了与禅僧的形象不太吻合的爱欲生活。

一休和尚富有传奇性的一生,在日本在江户时代到处流传,所以他在当时就被称为“疯狂禅师”或“非常识禅师”。

据说,“一休”的法号是老师华叟禅师命名的。一休和尚当时就作了一首歌:

从有漏地回归无漏地,暂且一休;雨要下风要刮,一切由它。

雨呀!下吧,下吧!风呀!吹吧,吹吧!

疯狂的狂客引起狂风,来往于酒肆淫坊之中。

“有漏地”指烦恼的世界,“无漏地”指开悟的世界。所以这首歌意思是:

在娑婆世界通往极乐世界的路上,稍事休息吧。因为外界总是风雨交加,让雨尽情地下吧,让风肆虐地刮吧!我在青楼酒馆当中也卷起风暴,并且在这样的风暴中昂首挺胸地前进。

他流连于青楼酒馆,酒足饭饱之后才回到寺里,十多天后,他又开始出外饮酒作乐。又一次他临行前还留下了这首诗:

住庵十日意茫茫,脚下红丝线甚长。

他日君来如问我,鱼行酒肆又淫坊。

诗里的“君”指一休和尚的师兄——养叟禅师,他清心寡欲,修行非常认真。

一休和尚的意思是说:“老实认真的养叟啊!你一直认为在寺里才能修禅,而我只不过住几天就感到厌烦,大概我的禅跟你不一样,是在灯红酒绿里面吧!”养叟禅师拿到这首诗简直哭笑不得。

就是这样一个醉生梦死的和尚,临终时却对弟子留下了这样的遗言:“我逝世之后,我的弟子中胆敢像我这样出入酒肆淫坊,开口闭口向人谈禅说道的,这是佛法的盗贼,你们应群起而攻之,把他赶出去。”

一休和尚非常景仰中国南宋时代的虚堂智愚禅师,常自称是虚堂禅师的第七代法孙,因此他在临终前还作了这首遗偈:

须弥之南畔,有谁知吾禅。纵令虚堂来,不值半文钱。

意思是:在须弥山这样广大的世界里,有谁能够领会我的禅呢?即使是虚堂再世,也没有办法吧!对于一向敬慕的虚堂禅师,他也甚至有想超越的意思。

一休自己出入酒肆淫坊,却禁止弟子出入。因为他知道弟子之中没有能够达到自己这样境界的人,如果要仿效同样的行径,就会画虎不成反类犬。真正的禅应该是独一无二的。

孔子在《论语》中曾说过:“乡愿,德之贼也。”又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夫?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意思是说:乡里面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看起来忠厚老实,心地却龌龊不堪的人是道德的贼。如果找不到和中庸之道的人交往,就退而求其次,和那些意气风发、志在进取之人和品性高洁、有所不为之人来往吧。

“狂”比伪善要好。

禅教我们谦恭慈悲,低眉如菩萨;可是禅也教我们做独一无二的自己,面对世俗,怒目如金刚。

日本有一休的狂、中国有济公的颠,这里的癫狂,绝不是真正的肆无忌惮、为所欲为、哗众取宠,而是在世俗面前保持独立的人格和精神,以自己特殊的方式阐释着禅的独立自主精神。

俗话说:“画虎不成反类犬。”成不了一休、济公,你可以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前期的摹仿,是为了以后的质变,但一味的摹仿,只会迷失了自我,偏离人生的轨道。

6.迷倒与妄想

大家都在做各种功夫,都在修道,其中会通到很多境界,而这些境界都是人妄想所造成的,这也是一种“迷倒”,甚至有人得到一点清净的境界,便以为悟道了,这正是大妄想。

学了再多的知识,如果没有精通或不懂得运用,等于没学。所以,学习知识不在于多少,而在于是否真正学会了,在于是否能学以致用。南怀瑾先生告诫弟子们,千万不可“迷倒”和“妄想”。

释迦牟尼有个叫般特的徒弟,他生性愚钝,佛祖让500名罗汉天天轮流教他,可是般特仍然不开窍。佛祖把他叫到面前,逐字逐句地教他一首偈:“守口摄意身莫犯,如是行者得度世。”

佛祖说:“你不要认为这首偈稀疏平常,你只要认真学会这一首偈,就已经是不容易了!”于是般特翻来覆去地就学这一偈,终于领悟了其中的意思。过了一段时间,佛祖派他去给附近的女尼讲经说法。

那些女尼早就听说这个愚笨的人了,所以心中都不服气,她们想:这样的愚笨之人也会讲经说法?虽然心里是这样想,但是她们表面上仍然用应有的礼节对他。

般特惭愧而谦虚地对众僧尼说道:“我生来愚钝,在佛祖身边只学得一偈,现在给大家讲述,希望静听。”接着便念偈,“守口摄意身莫犯,如是行者得度世。”

话音刚落,众女尼便哄笑:“居然只会一首启蒙偈,我们早就倒背如流了,还用你来讲解?”

般特不动声色,从容讲下去,说得头头是道,新意迭出。一首普通的偈,说出了无限深邃的佛理。

众女尼听得如痴如醉,不禁感叹道:“一首启蒙偈,居然可以理解倒这种程度,实在是高人一等啊!”于是对他肃然起敬。

虽然般特只学会了一偈,可他学得精通并懂得运用,于是一偈也得道了。

不只是平常人,有时候位极人臣的皇上,也会因所求不可得而迷倒、妄想。

皇帝遇到了这样一件事情:有三个问题,只要他知道了这三个问题的答案,他就永远不会再有任何麻烦:做每件事情的最好的时间是什么?与你共事的最重要的人是谁?任何时候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皇帝在全国张贴了榜文,宣告说,无论是谁能够回答这三个问题.都将会得到重赏。答案很多,但皇帝对所有这些回答都不满意。于是,皇帝把自己装扮成一个朴实的农民.独自一人登山去寻找一位高僧。

当皇帝找到这位高僧的时候,高僧正在茅棚前的菜园里挖地,这个工作对年老的高僧来说显然很吃力。皇帝说:“我来这儿请你帮忙回答三个问题做每件事情的最好的时间是什么?与你共事的最重要的人是谁?任何时候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高僧注意地倾听着,但是他只拍了拍皇帝的肩膀,就继续挖他的地去了。皇帝说:“您一定很累了,让我助您一臂之力吧。”高僧谢过皇帝,把铁锹递给他,然后坐到地上休息。

太阳就要下山了。皇帝放下铁锹,对高僧说:“如果您不能回答我的问题。请明白地告诉我,我好上路回家。”

正说着,皇帝突然看见一个人手捂着胸前流血的伤口拼命跑来。皇帝帮伤者包扎好伤口,和高僧一起把他抬到茅棚里的床上。因为一整天又爬山又挖地,皇帝倚着门口很快就睡着了。当他醒来的时候,太阳已经升起来。有一刹那,皇帝忘记了自己身处何地,忘记了自己到这儿来是干什么的。

他发现那个受伤的男人也正在困惑地打量着他。男人用极其微弱的声音说:“请原谅。”

“但是,你做了什么要我原谅呢?”皇帝问。

“在上一次战争中,您杀死了我的兄弟,抢走了我的财产,我曾经发誓要向您复仇。当我得知您要独自一个人上山来找这位高僧的时候,我决定在您回来的路上,出其不意地杀死您。但是,我遇到了您的侍从,他们把我砍伤了。如果没有遇见您,现在我肯定已经死了。我原本想杀您,可是您却救了我的命!我发誓余生要做您的仆人,请原谅我吧。”

皇帝没有想到这么容易就与一位宿敌和好了。回宫以前,皇帝最后一次重复了他的三个问题。高僧看着皇帝说:“但是你的问题已经得到解答了。”

“什么?”皇帝迷惑不解地问.

“昨天,如果你没有因为我年老而对我生起了怜悯心,从而帮我挖这些苗圃的话,你肯定会在回家的路上受到那个人的袭击。因此,最重要的时间是你挖地的时间,最重要的人是我,最重要的事情是帮助我。后来,当那个受伤的人跑到这儿来的时候,最重要的时间是你帮他包扎伤口的时间,否则他肯定会死的,你就失去了与他和解的机会。同样的,他是最重要的人,而最重要的事情是照看他。记住,只有一个最重要的时间,那就是现在,当下是我们唯一能够支配的时间。最重要的人总是当下与你在一起的人,而最重要的事情是使你身边的那个人快乐,因为只有这个才是生活的追求。”

为什么般特一偈得道?为什么皇上在高僧指点前还执迷不悟?这就是迷倒、妄想和开悟之分。我们在思考和做一件事时,是否也经常沉陷其中而不得耍理,那不如就此放下、放松一下自己的思维和心情,换个角度,时间再看它,也许就开悟了。

7.把握现在,当下即是

什么是涅槃?不是死后才叫涅槃,本来就是空的,本来就是寂灭的,本来就是没有妄想不可灭的,本来就是清净的。并不是说你修道有成就以后,才是到涅槃。什么时候才是成佛涅槃的境界?就是现在,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永远只有一个现在,而现在也没有。若能把握的一刹那就在寂灭中,现在就是在涅槃境界中,当下即是,不须另外求个清净寂灭,想求个清净寂灭,已经不清净寂灭了。

人生如白驹过隙,转眼白头,禅教我们注重当下,立大志,并立即努力、付诸实践。南怀瑾先生语重心长,不无慈悲的这样教化学生们,同时也是警戒自己,珍惜今天,珍惜光阴,珍惜机会。

日本亲鸾上人九岁时,就已立下出家的志向。

他听说慈镇禅师精通禅理,就费了好大的劲打听到他的住址,来求见他,诚恳地说道:“师父,我要出家,求您为我剃度,收我为徒。”

慈镇禅师慈祥而惊异地问道:“你这么小个人儿,为什么要出家呢?”

亲鸾回答道:“我虽然今年只有九岁,父母却都早已去世,我因为不知道为什么人一定要死亡?为什么我一定非与父母分离不可?听说学会了禅,就可以解答这些问题,我一定要出家!”

慈镇禅师非常嘉许他的志愿,爽快地说道:“很好!小小年纪有这样的慧根,很难得啊!我愿意收你为徒,不过,今天太晚了,待明日一早,我就亲自为你剃度吧!”

亲鸾听后,不以为然地反驳道:“师父!既然答应了我,为什么不马上剃度而要拖到明天?明天会出现什么情况谁知道呢?我年幼无知,不能保证自己出家的决心是否可以持续到明天;而且,师父你那么大的年纪,你也不能保证是否明天早晨起床时还活着呀。”

慈镇禅师听了这话以后,不但不生气,反而拍手叫好,满心欢喜地说道:“说得太好了!真让我老头子大开眼界!你说的话完全没错。现在,我马上就为你剃度吧!”

于是真的马上为亲鸾剃度,正式收他为徒。亲鸾从小立志和我国唐代玄奘大师的情况很相似。据说玄奘十二岁就立志出家,按照唐代的规定,出家为僧必须经过严格的考试,考试及格才可正式为僧。玄奘毕竟是个年幼的孩子,和别的成人一起参加考试,所以落榜了,未能录取。

玄奘得知消息,立即伤心痛哭,主考官郑善果见到这种情况,很惊异,问道:“你才这么小,为什么急着出家呢?”

玄奘仰头答道:“我要把如来遗教在中国发扬光大,让每一个人都变得又聪明又善良!”

主考官被孩子的宏伟志愿感动了,于是特准玄奘破格出家。

立志宜早不宜迟,立志重在行动,故事里九岁的孩子都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希望达到什么目的,并且立即着手去做。

而我们现代人却被外物迷惑,迟迟找不到自己的方向,不知道自己的愿望、理想到底是什么,随波逐流,没有目标,就那么浑浑噩噩地活着,这是多么可悲的人生!

有的人也许也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有许多美好的梦想,可是只是停留在心里面、口头上,迟迟不去实行,这样的志向和没有又有什么区别呢?!

永恒与刹那都应坦然面对,关键是要善于体验当下的生命情趣。

有人见寿山禅师童颜鹤发,精神矍冻,于是问道:“禅师你多大年纪了?”

寿山禅师回答道:“与虚空一样的年纪。”

那个人追问道:“那么虚空多大年纪?”

寿山禅师微笑着答道:“与寿山一样的年纪;”

还有一次,寿山禅师又碰到别人问他同样的问题:“禅师多大年纪啦?”

寿山禅师安详地回答道:“秋来黄叶落,春到便开花。”

马祖道一禅师病重时,寺院里的住持来请安,问他身体怎样。

马祖微笑着回答说:“日面佛,月面佛。”日面佛寿长一千八百岁,月面佛寿仅一日夜,马祖禅师为什么要把二者混为一谈呢?

传统佛教认为宇宙时间上是无限的,既有消有长同时又无始无终。世界消长一周期中经历成住坏空四期。坏劫来到时,大火灾起,世界付之一炬。

同类推荐
  • 修行即修心

    修行即修心

    引领都市禅修风潮,慰藉心灵的灵修之旅。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林中,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则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本书是加措活佛首部作品,也是他首度公开分享生命沉淀的轨迹与感悟。本书完成之后,受到《西藏生死书》作者索甲仁波切和北京大学哲学系楼宇烈教授的大力赞赏,并被谢娜等人列为必读书。全书共分九个章节,以人生、情感、信念、生活、爱、快乐、幸福、智慧、情绪为主题。教我们如何对待生命中的困惑与迷茫,增强面对世事无常的内在力量。
  • 《古兰经》百科问答

    《古兰经》百科问答

    《古兰经》包罗万象,蕴含丰富的各门学科知识,该书以问答形式分门别类整理和归类了《古兰经》中涉及的历史故事、山川河流、天文历法、动植物、工农业、商业贸易、社会关系等,有助于读者了解、认知和研究《古兰经》。
  • 道教简史

    道教简史

    本书分十四章,以时间为序,介绍了道教出现的基础和背景,探讨了从汉至清道教的发展变化及各时期的特点,简明扼要地勾勒了中国道教的发展历史,深入浅出,雅俗共赏。其中,作者对道家与道教的关系、道教起源等诸多问题有独到的见解,资料详尽,有理有据,极具说服力。
  • 清虚集

    清虚集

    本书收集作者关于宗教研究文章共50多篇。收集作者关于宗教研究文章共多篇。内容包含了论宗教系统、道教科仪和易理、道教在海外的传播、藏外道书和明清道教、论道教教义思想的结构、上海道教斋醮和“进表”科仪概述、道家科仪中的伦理教化等。
热门推荐
  • 情深总裁有点坏

    情深总裁有点坏

    一场意外,她沦为报复爱人的工具。鬼面:“我就是要让你们痛苦,即使有一天你们相遇,你不认识她,她也不会爱你。”秦慕云遭遇三年前落海遇难的未婚妻施钦雨,但她已经全无记忆。“你谁呀?凭什么这么对我?”“你的未婚夫。”“未婚夫?大叔,你的节操掉茅坑里了吧?吃干抹净了还找这么烂的理由!”新婚之夜,她和他约法三章:不许碰我!不许碰我!!不许碰我!!!秦慕云大笔一挥:求碰!求碰!!求碰!!!
  • 探灵手记

    探灵手记

    高考中意外昏迷,无奈落榜。住院时半夜遇鬼,险些丧命。美女相救,因祸得福被一所不对外公开的神秘学院录取。我的人生从此发生了巨大的改变。……PS1:这是一本披着灵异外衣的玄幻小说……PS2:新书期间求收藏求推荐~
  • 陨石之恋

    陨石之恋

    一场特别的时空穿越。女生紫陌在生日那天许下的愿望成真,回到了两年前李寅夕还没有成名时的韩国,与他住在同一个房子里,就读同一所高中。李寅夕却已经有了意中人,对紫陌态度很冷漠。在紫陌的努力下,以及她善良耿直本性的影响下,李寅夕渐渐对紫陌产生感情,可他不想背叛他喜欢的女孩,对紫陌若即若离、时好时坏。一次次的擦肩而过之后,李寅夕终于向紫陌表白,并因为紫陌的剧本一炮走红。
  • 中小企业成功经营十三讲

    中小企业成功经营十三讲

    本书以真实资料为基础,按照会计工作的业务流程和操作步骤,详细介绍了中小企业开业筹划、建账、日常业务处理、对账、结账、调账、报表编制、纳税操作等内容。
  • 爱上麦当劳

    爱上麦当劳

    当害羞&帅气的他遇到害羞&可爱的她,一场欢快恋爱即将开始!【欢迎加我QQ:845635045】
  • 灵异杂记

    灵异杂记

    灵异是主题。只是自己平时想法天马行空的,想随便写写,因为没有主线,没有背后的阴谋,也没有大反派势力(可能有,没想到,所以不知道),所以我把这个当作随笔,就没有主角了吧,一个小故事换一个主角,你们看不到主角升级打怪,越级打怪,最后消灭BOSS的情节,很好,就这么决定了。
  • 天心漠然

    天心漠然

    在象棋里,有五个可有可无的棋子,叫做卒它永远只能向前,因为没给它退路一个无欲无求的少年,本想无拘无束的生活,奈何上天总是爱作弄人这是一个少年被强者的故事。
  • 灰色北极星

    灰色北极星

    如果这个世界,已没有色彩如果这个世界,已没有留恋如果这个世界,已没有幻想那么就去放纵,为自己找点精彩那么就去尝试,为自己找点映像那么就选离开,为自己结束现实
  • 思考力:让财富迅速增长的智慧书

    思考力:让财富迅速增长的智慧书

    《思考力:让财富迅速增长的智慧书》是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的一部伟大著作,他曾在众多成功人士的成功路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指引作用,美国总统罗斯福、发明家爱迪生、石油大亨洛克菲勒等,都从这部著作中获得了巨大的收益。还有很多普通人因为阅读了本书而改变了人生轨迹。足见本书对任何读者都能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对于拿破仑·希尔所讲的那些发生在他身边的真实的事例,人们可以找到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通过这个真理,人们能够明白自己究竟该做什么和该如何去做,从而战胜挫折和彷徨,树立目标和理想,赢得人脉和财富。
  • 乐郊私语

    乐郊私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