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30700000002

第2章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2)

(1)情况:张良克秦始皇→不可能

(2)情况:秦始皇病死后,项羽克秦二世,刘邦、张良克项羽→可能

实际上(2)情况实现了(1)情况,只不过中间多了三个重要环节。张良不能直接杀死秦始皇,但可以间接摧毁秦王朝。任何大事都不能一蹴而就,我们必须要像张良一样,因势利导,顺天而行,才能成功。图解

“飞龙在天,利见大人”的核心要义为两点:

一是飞龙要见大人。

二是飞龙要求利。

如果没有大人,飞龙只能自己单飞;只有见到大人后,才能一飞冲天,呼风唤雨,应者云集。

张良见了黄石公后,实际上他也成了大人。后来刘邦见张良,再次上演了飞龙见大人的精彩一幕。如此可见做飞龙的最高境界也就是自己做大人。

飞龙不得利,便只能永远做潜龙,只有得利(见大人)后,才能飞起。

从潜龙到飞龙,这是一个得利(见大人)的过程:

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易经》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韩愈《马说》

3失败了要虚心悔改

亢龙有悔(卦—·乾)

“亢龙”,就是高飞的龙。“亢龙有悔”,就是说高飞的龙从天上跌下来,明白自己有缺陷。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醒悟自己有诸多过失,便卧薪尝胆,向部下以悔意换诚意,凝聚人心,东山再起,灭吴称霸。

案例

据《吴越春秋》记载,越王勾践当初一味与吴王争天下,不听手下谋臣文种、范蠡的建议,一意孤行攻打吴国,结果被吴王夫差打得一败涂地,险些灭国,他本人也被吴王夫差抓获下狱。后被重金赎出,回国后勾践向文种、范蠡悔过,卧薪尝胆,君臣同心,励精图志,经过漫长的等待后,终于将吴王击败。

易理

1.亢龙也会有遇到挫折的时候,从哪里跌下,就从哪里爬起。亢龙要学会爬行。

2.亢龙光有悔意还不够,必须付诸艰苦的行动。

易理应用

1.从高处跌下的亢龙如何学会爬行?

一条真正的龙不但会飞,也能在特殊情况下适应过爬行的生活。实际上龙的一生是多样的,粗略地讲包括:胚胎期、成形期、潜伏期、静养期、蜕变期、蠕动期、爬行期、游水期、飞腾期。

胚胎期:撒下龙种。

成形期:龙种成形。

潜伏期:潜龙勿用。

静养期:龙眠水底。

蜕变期:龙鳞将蜕。

蠕动期:龙形再变。

爬行期:龙作蛇行。

游水期:龙游四海。

飞腾期:龙飞九天。

在爬行期中,龙必须匍匐前进,这样才能把伤养好,安全渡过困难。

在春秋群雄中,勾践无疑也是条龙。但他错就错在小有成就就误以为自己已经是条飞龙了,其实他还处于刚成形期,尚无大力作飞腾之举。龙一生的各个阶段都必须经历一番,才会成功飞起。勾践一成形就想飞起,这当然幼稚!所以他一开始就被打败,这是必然的。

好在勾践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真心悔改,踏踏实实走程序,终于跃起。

千万不要怕“后悔”,知道“后悔”的可贵的人才会成功。正如孔子赞美颜回:“不二过”(不犯第二次相同的错误),勾践这一招“亢龙有悔”,使他转败为胜。

2.亢龙如何用行动配合悔意?

如前面两篇所示,一是要“潜龙勿用”,二是要“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勾践卧薪尝胆,长期埋头苦干,在“潜龙勿用”方面功夫已经下得很深了。大似周文王;他又能向身边贤臣文种、范蠡悔过,并虚心求教,在“利见大人”方面也做到了,所以他能综合上述两点东山再起。

亢龙有悔之后,便是亢龙有为。亢龙有悔之始,便是有为之始。人只要时时有“悔”。就会时时奋起!

图解

“亢龙有悔”的要义有两点:

一是要知悔。

二是要有悔有行。

亢龙有悔

——《易经》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论语》

4做事情一盘散沙就会

给对手可趁之机

见群龙无首。吉(卦—·乾)

“群龙”,指很多龙。“见群龙无首,吉”,就是说如果看见对方呈群龙翱翔之势,但没有首领,此时无须害怕。苏秦巧舌如簧,策动六国合纵抗秦,但六国联军看似庞大,实际是一盘散沙。秦始皇见其群龙无首,乃分兵击之,大胜,得以统一天下。

案例

据《战国策》等书记载,苏秦、张仪二人师从鬼谷子,学会了纵横术。二人先后入秦游说,苏秦之术不为秦所用,于是投奔燕国,献“合纵”抗秦之策,为燕文公所采用,并派他出使赵、韩、魏、齐、楚五国,最终六国歃血为盟,联合抗秦。秦王以张仪之连横破合纵,分化瓦解六国,使之意见不和,无法共同攻秦。最后六国出现群龙无首的情况,被秦王择其重点逐个打击。此后,六国逐渐失去了抵抗能力,任秦国三日占一城,五日割一地,最终为秦国所灭。

易理

1.一个大海大于无数条河流。当对手有很多时,我方并不需要害怕。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一永远比三大,因为它最接近力量的源泉“道”,就像一个大海要大于无数条河一样。重要的是内部的强大,而非外部的数量多少。

2.对方群起而攻我,我方首先要把它们分化,再把它们重点击破,逐个瓦解。

易理应用

1.如何实现“一大于三”?

惟一的方法就是做大海。一个大海大于无数条河流。

其实当我们做大海时,已经做过河流了,大海都是由无数条河流汇集成的。作为大海的秦国,实际上也是经过数代君主、无数个将领开疆辟土汇集成的庞大帝国。

先做河流,再做大海。

先做“三”,再做“一”。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一大于三”。因为我们已经做到了将“三”融进了“一”,看起来是“一”,实际上包含了无数个“三”。

2.当对方群起而攻我,如何分化他们?

攻其弱处。

正因为对方是多元组成,所以不能完全一致,这种天然的差异必会给我们带来可趁之机。

六国之中,齐、楚最强,而魏、赵稍弱,燕、韩最弱。在这六国中,齐与楚有宿怨,貌合神离;魏国君主内部不稳定,不足形成强势;赵人强悍,但主将缺席;燕人也强悍,但兵马不多;韩人最弱,一向不能自保。

如此六国,何足惧哉!

秦王首先将齐人说服退兵,假意要与齐君瓜分天下,满足齐国人一向自称“东方大国”的虚荣心。然后,威吓楚国,再不退兵,必将再次攻打你们的都城。楚人曾被秦人攻破都城,不敢再冒险,也只好退兵。齐、楚这两个大国一退兵,秦军马上发起进攻,完胜六国,其势霸道刚猛,莫可御之。

图解

“见群龙无首,吉”的要义有两点:

一是先把自己做大。

二是把对方分化。

如何做大?就是先做足小。大海之大,源于小流。

如何分化对方?攻其弱处。

狮虎尚且独来独往,何况龙!当我们碰见单独的一条龙时,须避其锋芒;若碰见的是一群龙时,反而无须害怕了。因为龙都是独行侠,强迫凑在一起反而互相牵制,战斗力不强,必会“群龙无首”。

这样就会出现一个奇妙的效果:有时我们连一条龙都打不过(比如秦国就曾被赵国打得大败),但我们能战胜一群龙(比如秦国最终战胜六国)。

见群龙无首,吉。

——《易经》

智者制敌,当以群胜,寡可敌众。

——《诸葛心书》

5迷茫时要看到希望已经到来

君子先迷后得利(卦二·坤)

“迷”指迷茫,“利”指利益。“君子先迷后得利”,就是说人往往先苦后甜,迷茫时要看到希望。韩信老大不小了还整日在街上厮混,迷茫之极,不知道该干什么。直到一天,有人让他饱尝胯下之辱。

案例

据《史记》记载,韩信少年时家中贫穷,又没有能力去做官做生意,只好东一家西一家混饭吃。迷茫无所依。有一天,有个杀猪匠侮辱他说:“你虽然长得高大,又经常舞刀弄枪,但不过是个胆小鬼。”又说:“你如果有勇气敢死,就刺我一剑;没勇气就从我胯下钻过去。”满街的人都跟着瞎起哄。韩信受此大辱,恨不能一剑刺死杀猪匠,但知道敌不过对方,只好忍气吞声,受此胯下之辱。从这以后,韩信奋发图强。先后投于项羽、刘邦帐中,最终与张良一起辅佐刘邦打下了汉朝江山。

易理

1.任何人都会经历一段漫长的迷茫时期。这是人类成长的规律,对此不必自怨自艾。任何人只有经历迷茫后,才会清醒。

2.任何人都会受辱于别人,能忍辱负重的人日后才会一日千里,有所作为。

易理应用

1.人如何走出迷茫?

只有迷茫到底,才会走出迷茫。当迷茫本身也觉得迷茫时,我们就自然不会再迷茫了。

韩信在家乡混日子时,毫无出路,乞食于人而不能自立,连“潜龙”都不是,只是条没成形的龙。

但当他一混到底时,时间自然使他这条龙成形了。只要我们输得起时间,一切自然会有转机。世界上绝对没有永久的迷茫,迷茫期之后必有清醒期。

这是人自身的清醒,当然也有赖于外界的催化。

《史记》中记载了韩信的三次屈辱,这也就是他的三次清醒。

屈辱让人清醒。

这是个简单道理,对个人来说是如此,对一个家族、一个企业、一个国家来说,莫不如此。

2.人如何面对屈辱?

人应该直面屈辱。躲避屈辱只会受到更大屈辱。

韩信三次受辱于家乡人,这三次受辱他都扛过去了。最终决定离开家乡,去外面打世界。这三次屈辱是:

第一次受辱于亭长之妻。长期混饭于朋友家,终于有一天,人家不给饭吃了。这次屈辱给韩信的教训是:求食于人,必有断食之日。嗟来之食,食之不甘,也不长。

第二次受辱于漂母。漂母给韩信管饭吃几十天,韩信说要报答她,谁知漂母大怒,说:“谁要你报答,我是可怜你!”这次屈辱给韩信的教训是:别人帮助我有时是可怜我,当我还没有能力回报对方时千万不可轻言报答,否则会被施舍者耻笑!

第三次即受辱于杀猪匠。胯下之辱对一个热血男儿来说是不可忍的,但韩信居然忍了,可见绝非池中之物。

张良被黄石公考验了三次,得到兵书;韩信三次被乡人欺辱,得到了更为深刻的教训:

(1)不要老是求别人。

(2)人一旦没有能力就会受胯下之辱。

(3)从此以后,我要做强人。

韩信的这一“忍功”之深不亚于周文王、张良与勾践,所以后来取得同样巨大的成功。

但韩信忍得不长,不能像周文王忍商纣王一样忍到老死,所以后来韩信反叛了刘邦,被刘邦所杀,这也证明了必须“一忍到底”的“潜龙勿用”规律确实不容怀疑。“忍功”的背后是“苦功”。

“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对于韩信这条飞龙来说,所谓的大人就是那个让他饱受胯下之辱的杀猪匠。

人只有被打才会清醒。

图解

“先迷后得利”的要义有两点:

(1)人只有经过迷茫后,才会清醒。

(2)人只有被打,才会清醒。

刚陷入迷茫时,人就会迷茫。当迷茫已久,迷茫本身也迷茫时,人就不再迷茫。这正像当梦只是梦时,人就会做梦。而当梦也发觉自己在做梦时,梦就会醒来。

这种清醒是自觉的,也是被外界打醒的。

君子先迷后得利。

——《易经》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增广贤文》

同类推荐
  • 机遇改变一生全集(白金珍藏版)

    机遇改变一生全集(白金珍藏版)

    机遇对人生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把握住机遇,往往能使我们更快地走向成功。需要注意的是,机遇能不能变成你的现实利益,要看你是不是具有发现它的眼光、捕捉它的胆魄和利用它的实力。从寻找到发现、到捕捉、到利用,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只有长期追求,苦心积累,才能真正有所发现、有所收获。《机遇改变一生全集(白金珍藏版)》从机遇的重要性、如何发现机遇、如何把握机遇、如何创造机遇、如何取舍机遇、如何珍惜机遇、如何利用机遇等方面进行阐释,大量的事例和精辟的分析会使《机遇改变一生全集(白金珍藏版)》具有更强的实效性。
  • 中国古代修身故事大观

    中国古代修身故事大观

    中华民族自古讲求修身之道。汉代哲学家王修说:“志向高远的人,能够不断地磨炼自己,以成就大业,没有节操的人,懈怠轻忽,只能成为平庸之辈。”老子的《道德经》中虽然重点讲的是哲学观念,但也讲了许多道德修身的问题,他说:“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意思是说,德性浑厚高尚的人,好比初生婴儿一样纯洁。又说:“重修身,则无不克。”再有,儒家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更指明了个人的修养不仅是处世的条件,而且是成就事业的根本。由此可见,人生就是一个通过不断“修道”而达到自我完善的过程。而“为人者必先正其身”这一传统美德,一直被几千年来的有志之士遵循着,也教会无数世人如何在这个世界上幸福地生活。
  • 成功女人必知的绝对经验

    成功女人必知的绝对经验

    这一百条人生经验是无数优秀女人生命的感悟,没有豪言壮语,没有华丽词藻,只有简单的智慧,朴实的道理。更重要的是本书采取经典故事导科分析说明的方式,读来轻松愉悦,让人不忍释卷。
  • 克林顿演说:繁荣时代中的温和(汉英对照)

    克林顿演说:繁荣时代中的温和(汉英对照)

    《克林顿演说:繁荣时代中的温和》收录了克林顿生平重要的演说稿件,采用中英文同步对照的方式呈现,读者在欣赏地道原文的同时,还能品读文字流畅的佳译。每篇演讲词从内容到形式均有其独特的风格,浓厚的人文情怀和经典词句极具阅读性,平实的词句在深邃的思想背后得到升华提炼,通过《克林顿演说:繁荣时代中的温和》,读者在领略英语语言修辞之美的同时,能够对克林顿及当时的美国时代有一个更为深刻且形象的了解。
  • 给生意人的49个高招

    给生意人的49个高招

    我问,不偷、不抢、不骗、不走后门,这样做生意能不能挣钱?90%的人都说不会,所以他们做生意失败。剩下的10%不说,因为他们成功了。不走歪门邪道,我来讲解如何投资、如何借力、如何发现商机。说100%会发财的都是吹牛,我来给您增加30%成功率。
热门推荐
  • 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经济学分析

    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经济学分析

    本书围绕货币政策有效性这一主题,立足于中国的实际运行状况,系统评析了相关理论和观点,深入分析了当前的金融环境及其变化趋势,并在政策工具选择、传导机制、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金融调控等问题的研究中提出了不少重要结论和创新见解。
  • 君引九重

    君引九重

    上古时期陨落的君池帝尊十五万年后重归六合九州,苏醒后只致力两件事,一则是寻找出现在梦中的红颜知己,一则是抢了祖神的无忧府做聘礼——他的沉睡造就了她的苏醒,他再醒来之时,却是注定要阴阳相隔。他等了她十三万年,未得一果,他执掌九重锁妖塔,众妖闻风丧胆,因她而沉睡,因她而苏醒。忘川上的第一株彼岸花,原本是君池帝尊放在手心中的宝贝,彼岸花开,她自花中来,但不见当年爱花人。七月十五,中元月圆。他踏云而来,入她幽梦。“本帝以天下为聘,四海为礼,换的伊人,入我相思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梦魇

    梦魇

    画家的理想鼓舞着年轻人,使他冲开种种阻力而靠顽强的毅力走出绘画人生路。
  • 可惜没如果

    可惜没如果

    一段年少时的往事,自以为成熟后再想起,又会是何种境地?多年过去,你喜欢的人还在吗?
  • 村里有朵霸王花

    村里有朵霸王花

    某漂亮金贵的小王爷滚下山之前某村长:相公,咱们宽衣就寝吧。某王爷:给老子滚一边去混账!老子宁愿去猪圈抱着母猪睡觉,也不要被你玷污老子珍贵的身体!某村长:相公,夜已经深了,再不睡天、要、亮、了。某王爷:给老子滚出去你聋了吗?!某村长:该给老娘滚出去的是你这个不识好歹的东西!!于是……某王爷流着鼻涕淌着热泪在门外呆了一夜某漂亮金贵的小王爷滚下山之后……某王爷:娘子,等等我!某村长:老娘很忙,一边呆着吃糖去。某王爷:不要嘛,娘子比糖好吃!某村长:后来某王爷和某村长的房里传出了不和谐的声音……--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Jean of the Lazy A

    Jean of the Lazy 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鼎尊

    鼎尊

    修仙,有时候是一种寂寞;杀戮,有时候是一种无奈!当天再也遮不住我的眼,我要洪荒逆转唯我独尊!
  • 荒古冥神

    荒古冥神

    浩荡恒宇,天地未生,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个荒凉的世界,一个即将走向末世的世界,因为一道天机而彻底改变。万族并立,群雄并起,斩前身,断来世,只为长生。
  • 吉娃娃犬

    吉娃娃犬

    吉娃娃犬优雅、机警、灵活、精致、漂亮。然而,只有你真正拥有它、关爱它,让它融入你的生活,你才能从它们身上感受无穷的乐趣。
  • 浙中王学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浙中王学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本书的宗旨,是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浙江学术思想的形成土壤、发展源流以及浙中王门学派形成、演变过程的考察,诠释其话语结构和致思趣向,并按照思想史演进的内在逻辑,展现明代心学丰富多彩的思想资源与形成机制,如三教合流、讲会运动、平民教育、宗法社会等。进而通过比较浙中王门各家之异同,揭示诸学者互为对象、互动共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取长补短、标新立异的思想特征,以多层次、多视角地展开对浙中王学重要传人的梳理与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