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29200000020

第20章 始知相忆深(2)

之后,胡适游遍了黄花岗、观音山、鱼珠炮台、石碑的中山大学新校舍、禅宗六祖的六榕寺、六百年前的五层楼的镇海楼、中心纪念馆、中山纪念大礼堂等地方。在广雅书院旧址游玩时,胡适的身边始终被七八百个第一中学的学生包围着,这些少年人的举动让胡适很受感动。

胡适刚一离开广东,就遭到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的炮轰,说他是“乱臣贼子”,“出言侮辱宗国,侮辱广东三千万人。”充分表达出旧式文人对新文化运动的刻骨仇恨。

胡适面对这种责骂,淡然地一笑置之,他说:“我受了十余年的骂,从来不怨恨骂我的人。有时他们骂的不中肯,我反替他们着急。有时他们骂的太过火了,反损骂者自己的人格,我更替他们不安。如果骂我而使骂者有益,便是我间接于他有恩了,我自然很情愿挨骂。如果有人说,吃胡适一块肉可以延寿一年半年,我也一定情愿自己割下来送给他,并且祝福他。”

在桂林普陀山腹,便是天下闻名的七星岩,岩洞长约千余米。大约在我国的隋朝就有人光顾这里了,古称栖霞洞。

七星岩有六大洞天,就在第三洞天处,是歌仙刘三姐的唱歌台。凝神静气聆听,隐约真有刘三姐美妙的歌声在缠绕。就在歌台的不远处,有一座高耸的花果山,那唐僧正在那里凉晒袈裟,水帘洞旁,群猴起舞,肥头大耳的猪八戒也在从岩间探出了半个脑袋,这里竟把那《西游记》中的师徒汇聚在了那花果山上。

胡适不在意别人对他的冷嘲热讽,却对《西游记》情有独钟,他对鲁迅说:“《西游记》的第八十一难即书中第九十九回,未免太单薄了,不能把这样一部大书托住,需要加以改写。”后来,他真改写了《西游记》原书的第九十九回和第一百回,杜撰出《<西游记>的第八十一难》。他自称这篇寓言是部“伪书”,同时又是一部“玩世的试作”,他在这一章节中这样写道:

唐僧取了经回到通天河边,梦见黄风大王等妖魔向他索命,唐僧醒来,叫三个徒弟驾云把经卷送回唐土去讫,他自己却念动真言,把当日想吃唐僧一块肉延寿三千年的一切冤魂都召请来,他自己动手,把身上的肉割下来布施给他们吃,一切冤魂吃了唐僧的肉,都得超生极乐世界,唐僧的肉布施完了,他也成了正果。于是“世界大放光明”,“东方漫天红霞。”

在文章的结尾,胡适还附上了一首小诗,其中一节云:

吃得唐僧一块肉,五万九千齐上天。

如梦如电如泡影,一切皆作如是观。

一个怪人

丁文江是一个怪人。

他天生异禀,个子矮矮的,敦实的躯体,眼睛显得敏捷而果断。他有一把虬起的德国威廉皇帝式的胡子,都使小孩子和女人见了害怕。他对于不喜欢的人,总是斜着头,从眼镜的上边看他,眼睛露出白珠多,黑珠少!胡适对他说:“史书说阮籍能作青白眼,我从来没有懂得,自从认识了你,我才明白了‘白眼待人’是个什么样子。”丁文江听了大笑。

不但长相奇特,丁文江的行为也很怪异。他工作勤奋认真,在他的的办公室桌上,总放着他用毛笔抄写的胡适为他翻译的一段外国诗句:“明天就死又何妨!只拼命做工,就像你永远不会死一样!”但无论工作再忙,他睡眠必须保证8小时;他从不饮酒,但要用酒洗筷子,在饭馆用餐,必用开水涤器皿;他终身不吃海味;吃无外皮的水果,也要在凉水里浸上20秒。他最恨奢侈,但注重生活的舒适,每年夏天要带夫人到凉爽地避暑。他有机会坐头等车,绝不坐二等车,有安稳的地方睡觉,绝不住喧闹的旅馆。他认为这是积蓄精力,以便更好地工作。他笃信西医,早年有脚痒病,西医嘱赤足疗效最佳,他就终身穿多孔皮鞋,在家常赤脚,到熟人家也常脱袜子与友聊天,自称“赤脚大仙”。

他有20年烟龄,一日忽感觉脚趾发麻,便立马去医院瞧病,医生嘱咐他戒烟,他立马戒绝。他不屑中医。太太有病,胡适觅到一方中药膏,他碍于情面收下了,带回家却不让夫人用。老友钱伯庄为此同他“抬杠”,说假如你到僻壤考究地质,忽然病了,当地无西医西药,怎么办?丁文江断然回答:“不,不!科学家不得自毁其信仰节操,宁死不吃中药,不看中医。”这话不虚。某年他偕友到贵州旅行,同行者病倒,那儿没有西医,他打电话到贵阳去请。同行者都病死了,人们劝他先服中药,他终不肯破戒……就是这样一个怪人,他从小背诵“四书”“五经”出身,又留洋啃了多年的洋面包,他的知识结构中西掺杂、新旧并存。

丁文江在国外留学9年,回国不直接回离家近的上海,而是在越南海防登岸,乘滇越铁路火车入云南,开始了在祖国大西南的徒步旅行。这次旅行历时2月多,行程约万里,他饱览了祖国壮丽河山,熟悉了各地风土人情,为他以后几次西南地质考察打下了基础。

他一生崇拜徐霞客,并引以为楷模。

为了获取一手资料,他身先士卒,专挑荒无人迹的路走,没路处他“手足并用”。

后来,他曾出任北票煤矿公司总经理,但是十年官做下来,他竟连衣食都成了问题。

文人都喜欢竹子,可丁文江却骂它:“竹是伪君子,外坚中却空。”

然而1926年,他却投到了孙传芳帐下,就任淞沪商埠督办公署的总办。凭心而论,丁文江不是一个有政治野心的政客,他只是一个颇为能干的官僚。的确,在他那一群知识分子之中,丁文江的行政才能是出类拔萃的,无论是创办地质研究所、管理北票煤矿,还是执掌淞沪的行政,或者后来当学官,当“中央研究院”总干事,他都能将行政事务管理得井井有序,而且成绩斐然,众所公认。然而,这个英国归来的工科留学生,却不具备一个政治家最起码的政治识见。丁文江聪明一世,也糊涂终生,他无法区分政治与行政的不同,始终将政治的问题看作是一个行政的问题。政治属于价值理性的范畴,行政属于工具理性的范畴,丁文江,更像一个工具理性的操作者,他关心的只是操作,是如何在既定的目标下实现最高的效率,至于目标的价值合理与否,并非他的关切所在。胡适还有自己执着的自由主义政治信念,而丁文江的政治理念一再在民主与独裁之间摇摆不定,恐怕与那种实用主义的行政思维不无关系。他有感于中国近代军事教育的极端落后,一些军官连军事地图都看不懂,曾诚心向孙传芳建议,由他来替孙传芳创办一所现代化的军事学校。

丁文江曾经多次以“治世之能臣”自喻,可惜的是他投胎投错了国度。傅斯年说他徒有处置行政的天才,却没有“拨乱反正”的能力,可谓一语中的。丁文江后来自己就悲哀地承认:“我们这班人恐怕只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饭桶’罢!”在孙传芳部下的经历,成为丁文江一生的污点,使他的名声大损。不过,这场政治的失足,似乎并没有给丁文江带来什么精神上的反思。他还是他,仍然像过去一样对政治怀有一厢情愿的热情。

年,丁文江、胡适在一批朋友的怂恿下,又创办了《独立评论》。在三年之中,丁文江给杂志写了六十四篇文章,自称是《独立评论》最出力的投稿人。他既谈中国的工业化问题,也研究日本的内政、外交。但最引人注目的,要算在民主与独裁的论战中,积极鼓吹“新式的独裁”了。

丁文江戏称梁启超为“小孩子”,并劝梁启超专心学术研究,每遇政客、朋友邀梁启超出山时,丁文江第一个跳出来反对。梁启超逝世,他送的祭幛上写了:“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把两人的友谊比作历史上的管仲与鲍叔牙那样相知。

在次日上海召开的追悼会上,丁文江送的挽联,上联第一句是:“思想随时代而变”,下联第一句:“文章得风气之先。”这是对梁启超学术上的推崇。

丁文江不喝酒,某次见胡适醉了,真心相劝,还从《尝试集》中挑出几句戒酒的诗,请梁启超书在扇子上送胡适。

胡适患病岁月,经济不裕,居住条件不好,丁文江逼他搬家,还为他主动找了另一所房子。胡适说:“我的夫人每月嫌80元的房租太贵,那时我不在北京,在君和房东说妥,每月向我夫人收70元,他自己代我垫付10元!这种热心爱管闲事的朋友是世间很少见的。”

年12月8日,丁文江应铁道部长顾孟余之请,到湖南探查粵汉铁路沿线煤矿,当晚住衡阳粵汉路局株韶段宾馆,洗澡后,他服安眠药睡下。第二天,别人呼叫不醒,破门而入后,发现丁文江巳陷入昏迷。衡阳医生给丁文江做了六小时的人工呼吸,拔掉丁文江两颗门牙。12月24日,胡适接到傅斯年的求救电报,胡适请协和医院王锡炽院长帮忙,派外科医生葛令前往长沙,协助抢救丁文江。

月28日,医生给丁文江开刀,发现丁文江左胸第五根肋骨骨折,取出脓液150毫升,脓液中有肺炎双球菌。骨折是二十天前做人工呼吸时,医生不小心导致的。

年1月5日晚上,胡适在王子文家,得电报云:“在君昨晚转危,于今日下午五时四十分逝世。农,曼。”“农,曼”便是朱经农、韦曼夫妇。

听到丁文江的死讯后胡适悲痛欲绝,他在日记中写道:“在君是最爱我的一个朋友,他待我真热心!我前年的盲肠炎,他救护最力。他在病中还谈到我的身体不强,财政太穷!他此次之病,我毫不能为他出力,真有愧死友。在君之死,是学术界一大损失,无法弥补的一大损失!”

在南京丁文江的追悼会上,蒋介石首先鞠躬致哀,然后,胡适等人先后致悼词。胡适致悼词时,引用了丁文江曾自嘲过的话:“我们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饭桶。”

正月初三,朱经农来到上海沧州饭店看胡适,送来一篇丁文江在湘情形的文字。看了丁文江在衡山游记中写的诗,胡适不禁眼圈发红,其中《麻姑桥晚眺》诗云:

红黄树草争秋色,碧绿琉璃昭晚晴。

为语麻姑桥下水,出山要比在山清。

这位执著的、充满爱国主义精神的科学家最终与蛾蛾岳麓山、汤汤湘江水相伴,长眠在楚山楚水间。我打听到了他的墓地所在,前去寻找这一伟人的长眠之所。

先到了鸟语林,打听许久才知道了确切位置,从鸟语林大门的西边的石级往下走不太远,就看见了一个规模不小的墓葬。花岗石的整体建筑,气势恢弘,雕刻也精美。可是破坏非常严重,墓地周围的花岗石的栏柱被掰下扔在山坡的下边。墓前的香炉敲掉了一个角,牌坊顶上的四个花岗石的圆球也被毁掉一个,环护柱子的四个石鼓有一个被毁坏。

墓冢的前面有一块方碑,上面铭刻着“丁文江先生之墓”七个大字。墓冢前方的麻石牌坊还可以看到新旧连接的痕迹。

返回的时候暮色四合,夜色中林子静得出奇。我不敢回首看这一代伟人的宿地,人世如飘蓬,风吹浪打。多少繁华流过,百年后仅剩一片苍凉。

想着想着,旁边有人吟起了一首诗:

男儿壮志出乡关,学业不成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间到处有青山。

这首诗,也许正是他的人生写照吧。1956年,胡适写了《丁文江传记》一书在台湾公开发行。

无心肝的月亮

张小娴说: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种幸福;在对的时间,遇见错的人,是一种悲伤;在错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声叹息;在错的时间,遇见错的人,是一种无奈。

人与人之间的相识与相交,乃至于爱情,都可以说是一种缘分。有时精心维护还是各奔东西;有时心灰意冷却会有莫名其妙的突然惊喜;该是自己的,始终都会凝聚在一起,不是自己的,终究会离去。不为别的,只因为人物场合都对了,单单时间不对。

江冬秀一次在整理胡适信件的时候,发现一个陌生女子写给“美先生”的信,他忍不住写信问胡适:“我算算有一个半月没有写信给你了。我有一件很不高兴的事。我这两个月来,拿不起笔来,不过你是知道我的脾气,放不下话的。我这次理信件,里面有几封信,上面写的人名是美先生,此人是哪位妖怪?”

胡适接到信后不紧不慢地回信说:“谢谢你劝我的话。我可以对你说,那位徐小姐,我两年多只写过一封规劝他的信。你可以放心,我自问不做十分对不住你的事。”

这位徐小姐是何许人也?她同这位“美先生”之间到底发生过什么?

原来徐小姐叫做徐芳,1912年出生在北平,1931年考入北大文学院攻读中文,与布衣学者张中行、历史学家杨向奎都是同学。徐芳聪颖好学,成绩优秀,深得顾颉刚、傅斯年、胡适等教授的器重与赏识。或许是出于对文学的兴趣与爱好,徐芳对胡适更是敬慕有加。她喜欢诗歌,更钟情于白话诗创作,而这正是胡适所倡导和努力实践的,因之他对这个女弟子也很欣赏。当年,徐芳很勤奋,在北平的文学刊物和天津《大公报》副刊上,经常可以看到她的诗歌作品,一时间成为闪烁诗坛的耀眼新星。

年徐芳北大毕业前,她撰写的毕业论文是专门研究现代新诗的。事先,她拿着自己的论文提纲,找到胡适征求意见。胡适对她的选题颇为赞赏,除了提出部分修订意见之外,还主动担任了她的指导教师。这篇长篇论文论述了从1917年胡适倡导白话诗起笔,一直写到1935年的新诗创作现状,涉及三十多位诗人的作品评价,特别是对胡适的评价更为客观和中肯。她指出:胡适的白话诗“很像一个缠过脚后来放大的妇人”,“未能尽脱文言窠臼”,不过,“头一个放脚人的功劳,对于后来是深而且大的”。这种评价客观而公允,准确地把握了新诗发展的脉络。胡适对这种评价也很满意。

年1月,胡适料理完好友丁文江的丧事后离开南京,转赴上海。而那时,徐芳也刚好在上海。于是在这段时间,两人在上海有一段罗曼蒂克的经历;借用徐芳本人的话说,就是她跟胡适“同在上海找到了快乐”。当时,在徐芳心中,爱就像玫瑰花一样甜美,像冬雪一样洁白,像紫罗兰一样温柔,像天空一样神圣,像太阳一样伟大。她希望将自己的这份爱种植到胡适的内心深处,慢慢开出艳丽的花朵。不久后,两人在沧州饭店见了面,徐芳带来了自己写的几首诗作,其中有一首《途中》,胡适称赞不巳:

我倦游归来的路程,正是他刚走过的旅道。

在寂寞的途中,他曾为我烦恼。

如今我坐在车里,又怎么把他忘掉?

呵!什么时候呵我们能同车逍遥?

第二天,胡适应和了一首诗,诗中说:

寻遍了车中,只不见他踪迹。

尽日清谈高会,总空虚孤寂。

明知他是不曾来,一一不曾来最好。

我也清闲自在,免得为他烦恼。

岁的胡适,声名遍及海内外,受众多朋友的期许爱重,家有发妻和两个儿子,面对徐芳热烈的追求,他恐怕只能摇头叹息。

缘,是千世的回眸换回来的。一千年的沉淀中,才会慢慢清晰一个人的模样,在一次次的回眸中被铭刻在心,在忘川河对面一遍遍的踏过奈何桥头,独等轮回。胡适和徐芳都在桥头出现过,却错过了最美好的时间。

月30日,胡适和徐芳一同回到北平,为了让徐芳学习诗歌创作,胡适让她主编北大文学院歌谣研究会的诗歌刊物《歌谣周刊》。徐芳对胡适的感情也在这段日子里,急骤升温。3月17日,徐芳又为胡适写了一首诗《无题》:

她要一首美丽的情歌,那歌是

从他心里写出,可以给他永久吟哦。

他不给

她感到无限寂寞。

她说:

明儿我唱一首给你,你和也不和?

同类推荐
  • 华西列夫斯基

    华西列夫斯基

    本书分热血男儿、展露才干、红军高参、智勇双全、威震四方5部分介绍了华西列夫斯基的一生。
  • 科学巨人:牛顿(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科学巨人:牛顿(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青年希特勒:蜕变从这一刻开始

    青年希特勒:蜕变从这一刻开始

    "三十年后的重逢,从前的青年伙伴已成为帝国元首……奥古斯特库比席克,他是阿道夫希特勒青年时的唯一朋友。从林茨到维也纳,只有他见证了希特勒不为人知的成长经历,包括希特勒长达数年的初恋、学校生活、家庭变故、对艺术的追求、政治观点的形成等。库比席克在书中将用生动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一个鲜活、立体、真实的青年希特勒。"
  • 海明威(世界十大文豪)

    海明威(世界十大文豪)

    1899年7月21日,诞生于美国芝加哥的郊区小镇“橡树园”的海明威,孩童时代就表现出非凡的文学天赋及与众不同的性格。六岁时,进入霍姆斯文法学校开始了他的学生时代。在学校里,以他的多才多艺以及争强好胜成为学校的“名人”。毕业后,在堪萨斯城任《堪萨斯星报》记者。在这里,年轻的记者看到了真正的社会。1918年4月,应召入伍,使他有了一段永远也抹不去的战争伤痕。从此开始了他的小说创作,《初升的太阳》、《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伴随着他独特而传奇的经历应运而生。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位战士,他开创了“迷惘的一代”文学流派,记录下了一个时代的历史。
  • 开膛手杰克

    开膛手杰克

    近期发现的这本回忆录是20世纪20年代左右,一位自称是开膛手杰克的人书写的。他就是James Willoughby Carnac,这本手记是他过世前不久对自己人生的一次总结。其中,1888年的 一些记述正是对后世称为“开膛手杰克”事件的描述。给1888年在白教堂地区最臭名昭著的杀人事件提供了一条全新线索。跟以往那些摘自报纸或其他出版物的描述不同,这本书对那个时代白教堂地区的地理环境与实际情形完全吻合。这足以证明作者就是大名鼎鼎的开膛手杰克,同时为这个悬案画上了句号。读完这本书,大部分读者都会相信他就是开膛手杰克本人。如果你认为它是本小说,也是离那个事件时间最接近的一个猜想。
热门推荐
  • 成为成功人士必看的一本书:人脉基金

    成为成功人士必看的一本书:人脉基金

    “只要拥有了社会关系网,你就永远畅行无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脉就是钱脉!阅读本书吧,它将使你掌握构建人脉的技巧、避开人际交往的误区,它将帮助你迅速建立和发展自己的人脉系统,从而使你能够挖掘人脉潜力、聚拢无穷人气,成就非凡事业!
  • 隋唐里的英雄

    隋唐里的英雄

    李剑成,一个混吃等死的游戏宅男,正玩一款《隋唐英雄××》的游戏,却不小心穿来和游戏世界极为相似的英雄大陆,成了长安城李家大郎李建成。两个弟弟世民、玄霸都是万中无一的天才英雄,强大得让李剑成这个大哥感到压力很大。幸好还有游戏中带来的炼丹天赋和一柄符文英雄剑,李剑成这才悠然逍遥了起来。
  • 网游之剑斩诸天

    网游之剑斩诸天

    未来,神秘游戏超元面世,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神奇世界。在那儿。有人帝统江山,有人名扬天下,有人塑造传奇,有人成就神话。唯独那个人,他挥动手中的魔剑,为了一个承诺,誓要斩碎诸天神魔!
  • 堕神归来

    堕神归来

    以一人战天下的堕神惨烈死去,临死前对诸神冷啸:我必归来!待我再次归来之时,便是尔等消逝之日。转世之后,他只是丧失神之记忆的少年之身,如何一步步登上天路,凌驾众神之上?当年世人笑他如蝼蚁,如今世界匍匐在他脚下,心甘情愿俯首称臣!
  • 三命指迷赋

    三命指迷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师傅省省吧

    师傅省省吧

    818那对恶人谷师傅与浩气盟徒儿的相爱相杀。“徒儿来我大恶人谷吧!”“滚……”满级入了浩气盟。“徒儿乖张嘴吃截元丹。”“滚……”师傅你别放弃治疗。“为师可以为你切离经。”“滚……”剑纯分分钟教你做人。
  • 妙手回春之唐风启明

    妙手回春之唐风启明

    盛世之风,万代皆同,强国之民,傲视苍穹在明太宗朱棣万国来朝之时,应天府漂水县东坡山西坡村的医科苦逼学渣躺在自家的院子里慵懒看着天上的云慢慢爬过,郑珏笑道火器?神机营天下无敌用得着我嚒造船?郑和正替朱老四满世界装逼呢我也插不上手啊
  • 每天读一点狗的心理

    每天读一点狗的心理

    本书从狗的种类到狗的性情,从狗的行为到狗的心理,从对狗的关爱方式到对狗的驯养策略,向读者全面介绍了与狗沟通的技巧,让每一位爱狗人士都能获得“所罗门王的魔戒”——传说只要戴上它就能获得与动物交谈的能力,成为一位好主人。
  • 错嫁军婚有瘾

    错嫁军婚有瘾

    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一次说拍就拍的写真,一次意外的来临遇到一场不可思议的婚礼。米粒从来不以为自己是个幸运儿,发生的种种让她迫不及待的结束旅行开始逃离,然而可怜如蝼蚁又岂能逃脱定位芯片的追踪......一场荒唐的婚礼,邂逅一个可口的新娘,上官耀的世界开始霓虹闪耀,他说你是我碗里的米粒,看你如何跳出我的碗......当米粒遇到上官耀,当小教师遇到大军官,深山支教都逃不掉的追踪,或许这就是缘分......“上官耀,难道你不用上班吗?”“当然要上班啦,我现在的任务是拿下你!”某男邪魅的笑声在空寂的山谷里回荡,颤抖了某颗小米粒的小心肝“我是从呢还是不从呢还是从呢......”
  • 无奈花落去

    无奈花落去

    湖边,独坐。轻风拂过湖面,带走一缕愁思。凝眸,望川。飞鸟掠面而过,不留一丝痕迹。街中,彳亍。行人擦肩而去,没有任何交集。分享生活,分享感动,分享触动心灵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