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04000000014

第14章 谐趣妙文篇(2)

渔歌侑醉新丝竹,禅榻留题旧庙堂。

山近苏城三四里,山峰千百映山光。

这种诗句从上到下,再由下向上,迂回曲折,形似叠床架屋,堆字成“山”,倒也别具情致。

菱形诗

有一首写山的诗,排成菱形,如下:

山山

山远花山

山路草云接山

山又猿飞绿鸟树山

深客片抱偷澄僧林

片绕僧树请澄

饭山山吟

客寻

此诗属怪体,或称“飞雁诗”,横不成诗,竖难明意。诗中八个“山”字,乃八句诗的领头字。

首句从右上第一个“山”字起,向左下方斜接第二行第二字“远”字,再沿右边“三座山”的内侧山麓向左下方斜走,便得出第一句“山远路又深”。

同法,次从左上第一个“山”字起,向右下方斜接第二行第三字“花”字,再沿右边的内侧山麓向右斜下方走,就得出第二句“山花接树林”。

以下依次纵横交错,每一句成一斜线,左右读之,得五言诗一首,全诗是:

山远路又深,山花接树林。

山云飞片片,山草绿澄澄。

山鸟偷僧饭,山猿抱树吟。

山僧请山客,山客绕山寻。

独木桥体

明代谢榛有《灯》,诗曰:

烟苇出渔灯,书声半夜灯,

山扉树里灯,风幢闪佛灯,

竹院静禅灯,蛾影隔笼灯,

星悬宝塔灯,心空一慧灯,

风雨异乡灯,倦客望村灯,

鬼火战场灯,除夜两年灯,

雪市减春灯,茅屋祗书灯,

树隐酒楼灯,穴鼠暗窥灯,

殿列九华灯,星聚广陵灯,

棋罢暗篝灯,疏林见远灯,

蛩吟半壁灯,农谈共瓦灯,

屋漏夜移灯,明灭几风灯,

窗昏梦后灯,流萤不避灯,

寒闺织锦灯,形影共寒灯,

调鹰彻夜灯,海舶浪摇灯,

夜泊聚船灯,霜风逼旅灯,

灵焰风膏灯,春宫万户灯。

此诗一气呵成,可谓万家灯火!

姑妈和姑娘

有一能言善辩者,经人介绍认识一女子。一次,他到外地公干,想到那位姑娘,便情不自禁地写了一封情书。开头称呼,本想写“亲爱的姑娘”,却错写为“亲爱的姑妈”。

姑娘接信一看,不觉大笑。她随即将信折叠起来,重新封上,退还原处。信中还顺便附了一首小诗:

怪你眼睛瞎,姑娘写姑妈。

若还嫁给你,羞死我一家。

过了几天,青年人收到返回的信,大吃一惊,但又不敢认错,还复信狡辩:

妈也就是娘,娘也就是妈。

姑娘没写错,姑妈哪会差。

妈与娘是一对等义词,在一般情况下,可以互换。但姑娘与姑妈却相差甚远。

无限风光在九溪

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以园林着称,杭州以风景驰名。而有人认为,杭州风景最佳处是九溪十八涧。

有一次,清代学者俞樾与几位朋友经虎跑、龙井,过杨梅岭到九溪十八涧游览。因翻山越岭,路途较远,大家都有疲劳之感。于是走走歇歇,缓步而行。有一人触景生情,随口念道:

坐坐停停行,山山水水情。

前前后后看,大大小小岭。

俞樾说:“好则好矣,可不是诗。”

那人道:“信口胡诌,原不是诗。要说做诗,当然还得俞学政(俞樾曾为河南学政——掌管学校生员考课升降之事)。”经他一提,大家都要求俞樾做诗。

俞樾不负众望,略一思考,随即吟道:

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

叮叮咚咚泉,高高下下树。

刚一念完,大家一致称赞:好诗,好诗!

通过重重叠叠、曲曲环环、叮叮咚咚、高高下下等一系列重叠词加以修饰,形象而又鲜明地描绘出山、路、泉、树的特色。寥寥二十字,就将九溪十八涧的风光尽括其中。

圣手诗医

相传,蒲松龄曾用小土方给一位县太爷治好了病,一时有“圣手时医”之称。不料,一传十,十传百,后竟误为“圣手诗医”。

有一天,几个秀才相邀前去拜访蒲松龄。刚一见面,其中一个嬉皮笑脸地拱拱手道:“听说先生号称诗医,学生觅得小诗四句,请圣手不吝赐教!”说完,递上一纸。

蒲松龄欲拒不礼,欲退不能,心想,诗医就诗医吧,随手接过一看,正是流传甚广的那首《四喜》绝句: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蒲松龄眉头一皱,计从心起,当即在接过的纸上写下八个大字:“补药一剂,方有起色!”

众秀才一看,哄笑起来:“诗文哪有吃补药的?”

蒲松龄不慌不忙地答道:“首句补‘十年’,次句补‘千里’,三句补‘和尚’,末句补‘老童’。诸位意下如何?”

改过后的诗为:

十年久旱逢甘雨,千里他乡遇故知。

和尚洞房花烛夜,老童金榜题名时。

众秀才仔细琢磨,不得不佩服“医”得高明。

头两句加以“十年”、“千里”数量短语作状语,强化了旱灾的持久性和他乡的遥远。后两句加上主语“和尚”、“老童”,格外增添了洞房之夜与金榜题名的喜悦之情。

八字四必

昔日有一考生,苦思冥想,难以对题,万般无奈,便写了四句打油诗交上。诗曰:

未曾提笔泪涟涟,苦读寒窗十几年,

考官要不把我取,回家一命赴黄泉。

主考官批阅考卷时,见到这首打油诗,甚觉好笑,于是提起朱砂笔,在每句诗后批了两个字,使诗成为:

未曾提笔泪涟涟——不必,

苦读寒窗十几年——未必;

考官要不把我取——势必;

回家一命赴黄泉——何必!

这“八字四必”的总括,既切合原诗,又恰到好处。

落地无声令

苏东坡、晁补之、秦少游三人一同访问佛印禅师,佛印留他们共同饮酒——僧家称“般若汤”。行令,上句要求是落地无声之物,中间要贯穿人名,末了要一句诗。

东坡说:

雪花落地无声,抬头见白起。

白起问廉颇:如何爱养鹅?

廉颇曰: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补之说:

笔花落地无声,抬头见管仲。

管仲问鲍叔:如何爱种竹?

鲍叔曰:只须两三竿,清风自然足。

少游说:

蛀屑落地无声,抬头见孔子。

孔子问颜回:如何爱种梅?

颜回曰:前村风雪里,昨夜一枝开。

佛印说:

天花落地无声,抬头见宝光。

宝光问维摩:僧行近如何?

维摩曰:对客头如鳖,逢斋项似鹅。

“白起”一指雪飘,一指战国时大将名;“孔子”一指虫蛀之洞,一指春秋时大思想家、教育家名;“管仲”一指毛笔(人称“管城子”),一指战国时相国名;“宝光”一指佛光,一指佛名,都是“双关法”。

“……见白起,白起问……”等是运用顶真法。末了各说一句诗,是引用法。各人酒令,文学色彩甚浓,遣词俱妙,尤其是双关法的运用十分巧妙,不可多得。

名落孙山

宋朝吴地人孙山,是个滑稽才子,某年,到外郡赶考举人,同乡托他把自己的儿子也带去同考。这同乡的儿子没有考中,孙山考中了最末一名,就先行返回。

同乡就问孙山,他的儿子考中了没有,孙山不直截了当地回答,而是仿照欧阳修《踏莎行》词中“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的句子,念了这样两句:

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孙山两句仿词说:榜上最末一名是我孙山,您的儿子还在我的后边呢。言外之意是问话人的儿子没有考上。从此人们就把榜上无名叫“名落孙山”,后来的这个成语,就来源于这个故事。

贼贼贼

一道士以小像求解学士题诗,解学士大写“贼贼贼’三字,道士大吃一惊,学士接着写完,道士大喜。其诗云:

贼贼贼,有影无形拿不得!

只因偷得吕仙丹,而今反作蓬莱客。

自嘲

一儒生长于仕宦之家,不忧生计,每日以琴棋书画、饮酒赋诗、赏花出游为乐,后父兄罢官,家境贫乏,只得自谋生计,因做诗自嘲云:

书画象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他。

而今七字都更换,柴米油盐酱醋茶。

蛛网

探花王刚中为御史,出巡福建,有书生张松茂与邻女金媚兰私通,被送到官。王见檐前蛛网,指谓张曰:“你能以此为题做诗可免罪。”张生即吟道:

只因赋性太癫狂,游遍花丛觅芳香。

今日投入罗网里,脱身还藉探花郎。

四时词

古人有写春、夏、秋、冬四季的词,能抓住各季节的自然景色和人的情绪来写,值得一读。

春词:

我爱春,春光好,

山嘴吐晴烟,墙头带芳草。

黄鹂骂杏花,惹得游蜂闹。

海棠零落牡丹愁,只恐韶华容易老。

夏词:

我爱夏,夏日长,

玉战棋声脆,竹摇扇影凉。

熏风宝奇货,满路芰荷香。

蝉在绿杨深处噪,也须回首顾螳螂。

秋词:

我爱秋,秋思苦,

篱菊忆陶潜,征鸿叫苏武。

落叶覆苍苔,无风自起舞,

纷纷社燕别东翁,旧巢还待来年补。

冬词:

我爱冬,冬日闲,

煎茶溶雪水,倚杖看冰山。

莫唱征夷曲,将军夜度关。

若个渔翁堪入画,一蓑披得冻云还。

张恨水的补白

现代着名小说家张恨水,素以才思敏捷、下笔成文而着称。他曾在《南京人报》任职。一天夜里,报纸即将拼版,但有一版上还有一小块空白。张恨水得知后,信手提笔写了几句打油诗:

楼下何人唤老张,

老张楼上正匆忙。

时钟两点刚敲过,

稿子还差二十行。

该诗见报后,报界同仁和广大读者无不拍手叫好。

谭鑫培临场应变

京剧表演艺术家谭鑫培年轻时在北京演出,因为经验不足,演出时曾出现过一些差错。但是由于他聪明过人,能随机应变,因而非但没露出破绽,反而增强了演出效果。

有一天晚上上演《文昭关》,谭鑫培在剧中饰伍子胥。伍子胥腰间应该佩带宝剑,上场后有这样四句唱词:

过了一天又一天,

心中好似滚油煎。

腰中枉佩三尺剑,

不能报却父母冤。

当时,由于管道具的人粗心,错把宝剑换成了刀。谭鑫培当时也没注意,出场后才发现问题,但又来不及更换,他急中生智,手握腰刀唱道:

过了一朝又一朝,

心中好似滚油浇。

父母冤仇不能报,

腰间枉挂雁翎刀。

这一改,改得天衣无缝,再加上他那优美的唱腔,博得观众的满堂彩。

几何诗

抗战中的某年,四川大学招考新生。校方规定,按照考生各学科考试总成绩择优录取,某些学科考分低些,只要总分高也可录取,但只要一门学科成绩为0分者即予淘汰。

有位考生其他学科的功底都不错,唯独对几何学一窍不通。考几何时他抓耳挠腮,一筹莫展。如交白卷,肯定落榜,实在心有未甘,于是就在考卷上写了一首打油诗,一则解嘲,一则泄怨。诗云:

人生在世能几何?

为何苦苦学几何?

学了几何值几何?

不学几何又几何!

诗中用了6个“几何”,其中第二、第三、第五个“几何”指几何学,其余的谓多少、若干。

时任四川大学文学院院长的向楚教授知道后说:“该生几何学极差,意志又消沉,毫不足取。但他的打油诗尚有巧思,还是给他个5分(百分制)吧。”

亏得这5分,这位考生考取了四川大学。

另一学生考文学时,因题目深奥,如坠五里雾中,便戏仿李煜《浪淘沙》于卷中:

窗外雨潺潺,心潮滚翻!荏苒光阴当等闲,急时佛脚难抱得,恨作洋盘!

独坐讲台前,书也难翻,混时容易考时难,报道一声交卷也,分数若干?

向先生闻听后说:“此生尚能悔悟,可得六十分。”也被录取了。

拆“嘉靖”诗

明朝的徐阶是嘉靖进士,当过礼部尚书,他曾作过一首诗,把“嘉靖”二字拆开,内容是为皇上歌功颂德的,但利用汉字的技巧很高。诗是这样的:

士本朝堂一丈夫,口称万岁与三呼。

一横直亘乾坤大,两竖斜飞社稷扶。

加官加禄加爵位,立纲立纪立皇图。

主人幸有千秋岁,明月当天照五湖。

“半”字歌

清代的李歌振,写了一首诗,叫《半歌》。

看破浮生过半,半之受用无边。半中岁月尽悠闲,半里乾坤宽展。

半郭半乡村舍,半山半水田园。半耕半读半经廛,半士半民姻眷。

半雅半粗器具,半华半实庭轩。衾裳半素半轻鲜,肴馔半丰半俭。

童仆半能半拙,妻儿半朴半贤。心情半佛半神仙,姓字半藏半显。

一半还之天地,让将一半人间。半思后代与沧田,半想阎罗怎见?

酒饮半酣正好,花开半吐偏妍。帆张半扇免翻颠,马放半缰稳便。

半少却饶滋味,半多反厌纠缠。百年苦乐半相参,会占便宜只半。

数字诗

当代台湾学者张永明先生,自幼聪敏,七岁就能写诗还能做文章,被称为“武平才子”。他作过一首绝妙的诗:

百尺楼前丈八溪,

四声羌笛六桥西。

传书望断三春雁,

倚枕愁闻五夜鸡。

七夕一逢牛女会,

十年空说案眉齐。

万千心事肠回九,

二月黄鹂向客啼。

诗内含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这些数字。

数字诗互答

传说明代才子祝枝山与周文宾两人在杭州,赶上元宵节,便一起上街看花。两人别出心裁,周文宾男扮女装,一同上了街。

兵部王尚书的儿子王老虎,看中了周文宾这个“美人”,把“她”抢到王府,强迫成亲。周文宾不答应,当泰安晚上被送到王老虎妹妹王秀英的房间里歇息,谁料到竟无意间促成了周文宾与王秀英的婚事。

在闺房甲,王秀英作了一首诗:

百尺楼头花一溪,

七香车过五陵西。

六桥遥望三湘水,

八载空惊半夜鸡。

风急九秋双燕去,

云开四面万山齐。

子规不解愁千丈,

十二时中两两啼。

诗中用了半、一、二、两、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这些数字。

周文宾对诗大加称赞,然后也和了一首诗:

百尺高楼四五溪,

珠簟十六卷东西。

二分明月三分恨,

一夜相思半夜鸡。

黄鹤高飞万丈远,

红鸾新绣两双齐。

春归八九愁千斛,

七里山塘罢乱啼。

诗中也嵌入了半、两、双及一至万的各个数字,真可谓珠联璧合!

清客十字令

以前,人们把那些不做官却又有才干、有人品的人,称为清客。清客是些什么样的人呢?清末,在北京有人编了“清客十字令”:

一笔好字,二等才情,三斤酒量,四季衣服,五子围棋,六句昆曲,七字歪诗,八张马吊(纸牌名,4人入局,人各8张),九品头衔,十分和气。

这样的描写已是惟妙惟肖了,后来,有人又各续两字,变成以下的内容:

一笔好字不错,

二等才情不露,

三斤酒量不吐,

四季衣服不多,

五子围棋不悔,

六句昆曲不推,

七字歪诗不迟,

八张马吊不查,

九品头衔不选,

十分和气不俗。

这种解释,于妙中又可以称奇了。

同类推荐
  • 中国神话史

    中国神话史

    本书是中国第一部神话史。中国古代神话,一向以零散不成体系著称,致使我们这个拥有神话资料最丰富的国度,国一度被外国人误解为缺乏神话、乃至没有神话,袁珂先生首次将散落在群籍中的吉光片羽遴选、缀集起来,用简练、通达、优美的文字将从上古迄于明清时代的神话材料,作了纵贯的系统的论述。对少数民族神话则联系汉族神话,作了横向的分类的鸟瞰式介绍,勾勒了中国神话的历史全貌。此外,本书还专章叙述了中国神话研究的历史状况,神话对历代文学的种种影响,等等,材料丰富,剖析透彻。
  • 江南读本(大夏书系)

    江南读本(大夏书系)

    花是有灵性的,雨是有灵性的,季节是有灵性的,物候是有灵性的,地域也是有灵性的。只有某一种花卉或季节最适合表现某一个地域。“杏花春雨江南”,改为梅花、桃花,便觉不好。虽然梅花、桃花都很美。“人难再得始为佳”。只有难以再得的结合,才是真正的良偶佳侣。江南的姿韵、风情、美学特征、地域性格,有了杏花、春雨的陪伴,就像是宝玉有了晴雯,黛玉有了紫鹃。
  • 骚客的传记(中华千年文萃)

    骚客的传记(中华千年文萃)

    本书收录了自秦代以来历代文人骚客的传记,再现了历代文人的风流倜傥、浪漫多情、多愁善感。包括有“五斗先生传”、“陆文学自传”、“罪言”等。
  • 水浒黑白绰号谭

    水浒黑白绰号谭

    长期以来,世人对《水浒》人物及其姓名和绰号颇有兴味,它们已被视为水浒文化的标识,它所特有的艺术魅力,可以说是空前绝后。如天罡星群中林冲的绰号“豹子头”,王英绰号“矮脚虎”等,认识、研究中华人文,可以借读本书人物的绰号,探寻它们的由来、发展和影响,以及它们所蕴涵的社会众生相和时代风尚。
  • 丁玲与湖湘文化

    丁玲与湖湘文化

    丁玲一生的创作或隐或现、或强或弱的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特点。在早期作品中,表现的是丁玲本真的一面,展示了女性内心的灵魂。
热门推荐
  • 凌天战仙

    凌天战仙

    少年凌天自天龙山而出一步步战向战气大陆的巅峰这本书的情节已经移到了《完美战帝》之中,已经190万字!这本书的情节已经移到了《完美战帝》之中,已经190万字!
  • 女范捷录

    女范捷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平妖游

    平妖游

    现代屌丝,意外穿越,竟成放牛娃!遇妖仙,传功法,收法宝,吃灵丹。华丽丽转身,踏入修真。闯江湖,踏俗世。入仙门,战妖魔。飘渺途,逍遥道。心无尘,向天笑。与妖同游,仗剑高歌,且看他如何玩转异界!
  • 雾心

    雾心

    家中发生变故――没关系,木槿选择坚强;被捉去做杀手――没关系,木槿选择努力。可被心爱的人当做交易品,木槿真的伤心透了!伤心过后,木槿决定:靠自己的双手打造出一片天,让所有人都对我俯首称臣!新书《这一世只为你》12月1号开始,欢迎收藏!
  • 草包嫡女:王爷盛宠大小姐

    草包嫡女:王爷盛宠大小姐

    前世,她是豪门弃妇,每日被拳打脚踢,眼看丈夫情人上门欺辱。今生,她魂穿古代将门,成为人人践踏的痴傻嫡女,差点被陷害致死,成为无人问津的孤苦魂魄。两世为人,她发誓要改天逆命,绝不再受人半点欺凌。重生任务一,闷不吭声虐姨娘。重生任务二,低调奢华打庶妹。重生任务三,废掉渣男三条腿。重生任务四,赚钱、打怪、嫁首富!他是星月的闲散王爷,自小收敛光芒,躲开暗箭,只为等待利剑出鞘,夺这天下霸主之位!自小撞见,他发现她的狡黠,欣赏她的聪慧,恨不得将自己的心都掏出来摆在她的面前,只为有一天,能在取得天下之时,许她并肩治理天下的尊荣!
  • 不死戟王

    不死戟王

    末世降临,神州大地上出现了九座神坛,流传九大神功和出无数神功秘籍。在丧尸和变异兽夹缝中生存的人类迎来了新的纪元。异能,觉醒之后,纵横天下。武功,修炼有成,毁天灭地。一个拥有不死系异能却又穷困潦倒的家伙,从末世五年重生回去,抢得先机,取得神功,从此走上了一条通天大道……
  • 寻求巅峰

    寻求巅峰

    洛阳古道上,一只睁着两只大眼,面无表情,貌似呆萌的老驴一位相貌普通,貌似淳朴的少年,一条摇头摆尾,有着水汪汪的大眼,貌似可爱的小狗三者顺着这条古路一直向前,他们的目标是传说中的洛阳学院PS:本书等级划分:筑基化气融合胎息宗师凝元合体分神出窍
  • 幻境仙尘

    幻境仙尘

    颜九的执念来源于一座城池和一个女子。感谢《家和月圆》作者浣水月做的美美封面
  • 花狗探长破奇案

    花狗探长破奇案

    本书共收入了作者近年来精心创作的22个小故事。这些故事分别讲的是在动物界和植物界发生的形形色色的奇案、怪案,以及这些案件的侦破过程。
  • 活人桩

    活人桩

    修桥筑路的工程,难免会破坏风水,如果遇到凶煞,就要请高人出手,在出事地段,以邪镇邪,打下两根活人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