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01400000005

第5章 处世篇(1)

虎会答赵鞅

春秋时期,赵鞅任晋国正卿(宰相),被称为赵简子。

有一天,赵简子乘车上羊肠坡。顾名思义,羊肠坡是道路弯弯曲曲像羊肠子一样的山坡。车辆上这段山坡很困难,赵简子的家臣袒露着臂膀给他推车,一个个累得浑身汗水淋漓。只有一个叫虎会的家臣不给赵简子推车,他扛着戟一边走路,一边悠闲地唱歌。

赵简子对虎会很生气,说:“我上这条坡路家臣都出力帮助推车,唯独你虎会不帮助推车,扛着戟一边走路一边唱歌。你身为家臣,根本不把家主放在眼里,这是什么意思?”

虎会说:“这是侮辱家主。”

赵简子说:“身为家臣侮辱家主,该当何罪?”

虎会说:“身为家臣侮辱家主,罪该死上加死。”

赵简子问:“什么叫死上加死?”

虎会说:“自己被处死,老婆、孩子也被处死,就叫死上加死。”

赵简子说:“虎会,你既知罪,就先来帮助推车吧,回去以后再处置。”

虎会说:“主公,您听说过身为主君侮辱臣下的事吗?”

赵简子说:“古语说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身为主君侮辱了臣下,又会怎么样呢?”

虎会说:“身为主君侮辱了他的臣下,那么足智多谋的人就不会为他出谋划策,能言善辩的人就不会为他出使他国,能征善战的人就不会为他拼命战斗。”虎会说到这里停了一下。

赵简子说:“你继续说下去。”

虎会说:“足智多谋的人不出谋划策,国家就危险了;能言善辩的人不出使他国,与他国邦交就断绝了;能征善战的人不拼命战斗,边境就要遭到侵犯。”

赵简子说:“说得好啊!”

从此,赵简子不再让家臣干苦力活了,赵简子还给有官位的人摆酒设宴,与家臣们一起饮酒,并把虎会当成贵宾,加以款待。

哲理点拨:无论是君还是臣,都应该互相尊重,只有君主尊重臣下,臣下才能竭尽才智辅佐他。

曹彬对付小人

曹彬是北宋的开国名将,为人诚实,宽厚仁义,他很善于选用将领,史称“气质淳厚”。其实曹彬对付小人也有一套自己的方法。

有一次,宋太祖赵匡胤任命曹彬为主将,率军征讨南唐。临行前太祖给了他一把尚方宝剑,说:“副将以下,不听命者斩之。”接着又问曹彬还有什么要求。曹彬说,请皇上恩准,调用田钦柞将军担任另一路的前敌指挥官。这一请求让他的手下感到很奇怪。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个田钦柞既贪婪又狡猾,喜欢争名夺利,最让人讨厌的是喜欢在背后打小报告。为什么要把这样的人弄到军中呢?这样的人大家躲都来不及呢。

曹彬事后曾对心腹言明其中道理:此番南征,时间要很长,任务十分艰巨,需要朝中群臣的全力支持,自己领兵在外,若朝中有人不断进献谗言,这很可能会坏了大事,而这个田钦柞就很有可能会是这样一个人。要防他,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他放到自己的眼皮底下,将他派到战场,分他点功名,封住他的嘴。再说我还有尚方宝剑呢,他掀不起风浪。

经他这么一说,心腹才明白曹彬的深远用意,连称高明。

哲理点拨: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对付小人一味地躲避不是上策,最有效的办法是将其纳入到自己的掌握之中。

自以为是

艾子有打猎的爱好。

他养了一条猎狗,这条猎狗非常能捉兔子。艾子每次出去打猎,必定要让它跟随着自己。每次捕捉到兔子后,艾子必定会掏出兔子的心肝,让它饱吃一顿。所以猎狗每次捕捉到兔子,就会摇着尾巴注视着艾子,喜滋滋地等待着艾子喂它。

有一次,艾子出去打猎,这天兔子很少,猎狗的肚子早已饿得咕咕叫。忽然,看见两只兔子从草丛中跳出来,猎鹰飞过去追击,兔子很狡猾,拐着弯奔逃。猎狗奔过去,猛地一扑,却误捕到猎鹰,把猎鹰咬死了,兔子趁机逃跑。

艾子连忙跑过去把死鹰捡起来,心疼得没办法说,猎狗却又像从前那样摇着尾巴沾沾自喜地走来,两眼瞅着艾子,等待着喂给它东西吃。

艾子盯着猎狗痛骂道:“你这条糊涂的狗,竟然还在这里自以为是哩!”

哲理点拨:人难免犯错误。但犯了错误不认识错误,反而当作功劳,那就不能容忍了。

列子家贫

战国时期有个思想家叫列御寇,人们尊称他为列子。

列子家庭贫困,有一次家中缺粮,已经有好些天没吃过一顿饱饭了。靠着他的妻子挖野菜充饥,夫妻二人饿得面黄肌瘦。

列子挨饿的事被郑国宰相子阳的一个门客知道了。这个门客对郑相子阳说:“列御寇是个有道术的贤人,居住在相国您执政的郑国都城里,却穷困不得志,饿得面黄肌瘦,相国您就要落个不重视贤才的名声了!”

当时的社会风气,各国的掌权人都千方百计争取笼络有才能的人士。郑相子阳也不甘落后,他听到门客说了列子挨饿的事,虽然并不了解列子的为人如何,也要博取一个重视贤才的美名。于是,郑相子阳就派官吏给列子家送去一车粮食。

列子听到有车马的声音,出来一看是位官吏带着一车粮食停在门口。列子问明官吏的来意,就拜了两拜,谢绝郑相子阳赠送的粮食。官吏只好把粮车带回去,向郑相子阳报告。

官吏走后,列子回到屋里。他的妻子捶胸顿足地埋怨他说:“我听说当了有道术人的妻子,都过得安逸快乐。现在您饿得面黄肌瘦,相国关心您,赠送给您粮食。您却谢绝相国的好意,不接受粮食,难道不是命里注定要受穷挨饿吗?”

列子笑了笑,对妻子说:“郑相并不了解我。因为听了别人的话而赠送给我粮食,到他怪罪我的时候,也会因为听信别人的话而整治我。这就是我不接受他馈赠的原因啊!”

妻子并不理解列子的意图,又唠唠叨叨地说:“看你的穷命样,从来也没有发达过。别人想巴结相国还巴结不上呢,你却把相国的一番好意拒绝了!”

列子说:“接受人家的馈赠,当人家有难时,你不以死报效,是不义的人;如以死报效他,是为无道义的人而死,这难道是讲道义吗!”

后来,人民果然起来造反,杀死了郑相子阳,列子因为没有受郑相子阳的收买,免掉了一场杀身之祸。

哲理点拨:“吃人嘴软,拿人手短。”接受他人馈赠时要坚持原则,不可无原则地随便接受馈赠。

宣王好射

齐宣王喜爱射箭,在他王宫的墙壁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雕弓。

每次他射箭的时候,虽然总使出吃奶的气力,也只能拉动三石的软弓,可是他最爱听别人赞美他臂力过人,能用硬弓。而且大臣们也都是献谗之辈,每天都围在宣王身边不是说“大王神射”就是“便是后羿再生,也不可与大王媲美”之类的话。而宣王每次听到这些赞美的话,都会给说这些话的人以赏赐。

每逢酒宴之后,宣王就取出那张雕花角弓,大喝一声,拉成满月,顿时,文武百官都高声喝彩,山呼:“大王神力!”

宣王得意地把角弓传给左右大臣,让他们分别试一试。大臣们握着弓,龇牙咧嘴地拉开一半,就装得无论如何也拉不动的样子,都纷纷嚷着“腰酸”,有的喊“臂麻”,然后一齐啧啧惊叹道:“这张弓不下九石,除了大王,我等凡夫俗子怎么能拉得动?”

宣王听到这些赞美的话以后,更显得高兴了,于是抚着髯须,哈哈大笑。

虽然宣王只能拉得动三石的弓,可是他却永远认为自己能够拉动九石的弓。

哲理点拨:违反客观事实,用假象欺骗自己,往往就是错误和失败的开端。

固执是祸

公元221年,刘备正式在蜀中称帝,首都为成都,年号为章武,百姓都称刘备为“先主”

先主自从二弟关羽被孙权杀害以后,每天都是以泪洗面。由于思念关羽,又想着光复汉家天下,所以好几天都没有进食,面容逐渐消瘦,后来在诸葛亮的劝谏下,才肯吃饭,过了几天身体也逐渐好了起来。

过了两天,先主上朝聚文武议事。先主痛哭流涕地说:“朕自从与二弟关羽、三弟张飞桃园结义以来,一直同甘共苦,现在,朕做皇帝了,正准备和两弟共享天下,谁想二弟竟被吴狗孙权所杀,朕若不报此仇,死后有什么脸面见云长?”说罢,掩面大哭。

丞相诸葛亮上奏:“臣以为不可,现在三分天下,魏、吴三年都不曾进兵,他们是怕万一打不赢,那就有损自己的实力,如果三国有一国打了败仗,那么其他两个国家就会一同攻打那个国家,所以,其他两国都在等待时机,陛下千万不可因仇恨而妄动干戈,其中利害还请陛下明察。”

先主低头不语,虎胆将军赵云又奏道:“国家之仇,是公;兄弟之仇,是私。国贼是曹操而不是孙权,陛下应该率领精兵讨伐曹操,到时,百姓们一定都拿着粮食以迎王师;倘若陛下兴兵东征孙权,路途险阻,况且有大江为屏障,恐怕不好拿下,请陛下明察!”

其他的大臣们也都纷纷谏阻,先主稍微有点回心转意,就在先主回心转意的时候,车骑将军张飞哭着跑进金銮殿,一进殿内就跪下对先主说:“陛下现在做了皇帝,早就忘了以前桃园结义之情了吧?二哥被吴狗所害,陛下却不为二哥报仇。”说罢,就放声大哭。

先主叹了一口气,说道:“朕怎么会忘记以前的盟约呢?只是无奈百官劝阻。”

张飞说道:“他人怎么知道昔日之盟呢?”说完又哭。

先主也哭着愤愤地说道:“朕决定三日后起倾国之兵为二弟报仇,再有劝谏者斩。三弟,你赶快回去准备一下,三日后出兵伐吴,你为先锋。”

张飞说道:“臣领旨,三日后,定将吴狗杀尽,才能够雪我心头之恨。”

可是,当天晚上张飞也被害了,这使得先主更痛心发誓:不踏平东吴,誓不还国。昭和三年春,先主大兴蜀兵70万,又借得羌兵5万,共75万,号称百万大军,都大喊着“踏平东吴”的口号,令关羽的儿子关兴和张飞的儿子张苞为左先锋,令老将黄忠为右先锋。

百万大军就这样浩浩荡荡向东吴开来。吴将看到这样的气势早吓得屁滚尿流了,一连十几场仗都输给了蜀兵,孙权吓得胆都快破了,后来有人向孙权推荐了一员叫陆逊的将领,统帅十万精兵用火烧连营的计策把先主打败了,75万军队,最后只剩下几百名受伤的骑兵,老将黄忠也战死了。

先主回到白帝城感叹不已,每天忧心忡忡,积劳成疾,不久就驾崩了。

哲理点拨:讲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本是一件让人敬佩的事情,但是不能太固执而意气用事,要多听听别人的意见。

东施效颦

西施是战国时期越国有名的美女,她经常患心痛的毛病,病时总是用手按住胸口,紧紧地皱着眉头。人家看到她这副病态的表情,觉得比平日另有一种妩媚的风姿,显得尤为可爱。

邻居有一位东施,相貌虽然奇丑无比,却不甘示弱,她看到西施的动作很美,也照样模仿西施的病态表情:用手按住胸口,紧紧地皱着眉头,就自以为同西施一样的美丽。

可是看见东施这副怪模样的人,几乎没有一个不作呕的。

哲理点拨不知别人好在哪里,不顾自身条件如何,只在形式上模仿,往往会弄巧成拙,适得其反。

不说人之过

春秋时期,晏子手下有个官员叫高缭。他在晏子手下做了三年的官,一直以来都很小心,为人也非常谨慎,为官三年以来从来没有犯过错。

可是突然有一天,晏子没有任何原因就把他辞退了。

晏子左右的人觉得很奇怪,对晏子说:“高缭为你做事已经三年,从来没有办错事,你不给他奖励倒也罢了,可是还要将他辞退,似乎太过分了吧。”

晏子说:“我是一个不中用的人,正如一块弯弯曲曲的木头,必须用墨斗来弹,用斧头来削,用刨子来刨,才能做成一件有用的器具。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毛病和缺点,但是如果别人不给予提示的话,自己是看不到的。但是高缭呢,他在我身边足足三年,看见我的过错,却从来不说,这对我有什么好处?所以,我就把他辞退了。”

哲理点拨:一个正直的人应该既不讳疾忌医,也不专做“好好先生”,而应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得陇望蜀

三国时,汉中太守张鲁想自立为“汉中王”。

魏武王曹操知道后,非常气愤,于是率兵四十多万征讨,曹操手下谋士、名将不计其数,所以一路上过关斩将,非常顺利地打到汉中。

眼看着城池就要被攻下,但是城中将士万众一心,攻打了很长时间,仍没有成效。

长史荀攸献计:“张鲁手下有一个贪官,名叫杨松,若给予一些金银,再让他为内应,肯定能够把城攻下。”

曹操便依计而行,结果真的把张鲁打败了。将士们都很高兴,主簿司马懿献计:“起奏陛下,今汉中已平,然尚有刘备、诸葛亮虎踞两川,倘领兵来犯,吾势危矣。今我军心正齐,锐气正盛,不若趁两川民心未稳,领我得胜之兵讨之,一举可定也。此计甚妙,唯大王察之。”

曹操说:“卿此言差矣,刘备雄才,诸葛亮之智,兼有两川之地,民心已服,羽翼已成矣,急切不可下。再者,西蜀之路崎岖不平,若胜则可,若败,吾军一无可逃矣!”顿了一下又说道:“人苦不知足,既得陇,复望蜀耶!”

哲理点拨:知足,是人生中最大的快乐,它可以让你年轻,也可以让你幸福,更重要的是,能让你心胸宽广。

齐景公求雨

春秋时期,有一年齐国发生大旱,好长时间旱情也没有解除。

齐景公特别犯愁,他招来众大臣商议说:“天不下雨已经有好长时间了,庄稼不能生长,老百姓将要挨饿了。我让人算了一卦,卦上说鬼魅在高山大河中作怪。寡人打算向民间征收些钱财,作为祭祀灵山的费用,众爱卿以为怎么样?”

众大臣不敢提出反对意见,都默不作声。

这时候,宰相晏婴站出来对景公说:“这样做不可以!”

齐景公说:“以前你口口声声让我关心民众疾苦,现在天旱得这么严重,我祭祀求雨,难道不是关心百姓吗?你为什么说不可以!”

晏婴说:“祭祀灵山没有什么益处。那灵山本来是以石头为身躯,以草木为头发。长期不下雨,它的头发都枯焦了,它的身体都发烫了,它不想得到雨水吗?它如果有办法早就让天下雨了,可见它也没有办法,祭祀灵山会有什么用处呢!”

齐景公说:“不然的话,我要祭祀河伯,你看可以吗?”

晏婴说:“也不可以。君王您再想想看,河伯是把黄河水当做国家,把鱼鳖当做臣民的。天不下雨,泉水下降,百川干涸,它的国家就要灭亡了,它的臣民就要死光了,它能不着急吗?天不下雨,它也没有办法,祭祀河伯会有什么用处呢!”

齐景公说:“我该怎么办呢?”

晏婴看到齐景公着急的样子,为了安慰他,让他心理得到平衡,就顺水推舟地说:“君侯您实在觉得过意不去的话,就从宫殿里搬出来,睡在露天地里,与灵山、河伯共同忧虑,或许天上就能下雨。”

齐景公就听了晏子的话,搬到野外去住宿。

说来也巧,三天以后下了一场透雨,齐国的旱情解除了,百姓也能安心种庄稼了,举国上下一片欢喜。

齐景公高兴地说:“好啊!相国的话可真灵验!”

晏子并没有说什么,只是为自己的一番话,使齐国的老百姓减轻了一笔额外负担而感到高兴。

哲理点拨:在自然灾害面前,不应该迷信,否则只会劳民伤财。

诸发使魏

战国时期,越国有个名叫诸发的人出使魏国,来到魏国的朝堂上,赠送给魏王一枝梅花作为进见的礼物。

魏国的朝臣中有个人名叫韩子,他看到诸发剪短头发。身上刺着花纹,感到怪里怪气的,心中就有些不舒服。于是他回过头来对朝堂上的众大臣说:“哪里有用一枝梅花当礼品,赠送给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君王的呢?这分明是瞧不起我国,让我替诸位羞辱他一番!”

韩子企图给诸发难堪,就站出来说:“我们大王有命令:对戴着帽子的客人,我们就以礼相见;对不戴帽子的客人,我们就不予接见!”

同类推荐
  • 陇上灯谜六十年

    陇上灯谜六十年

    本书辑录了甘肃省自建国以来六十年间著名谜语专家创作的谜语,内容涉猎广泛,谜面用典丰富,文字典雅、工整、谜语或形象生动,或妙趣横生。适于谜语爱好者、收藏者及对此感兴趣者阅读、鉴赏。
  • 思棠心语:履职与创新(下)

    思棠心语:履职与创新(下)

    本书是将近年来的讲话、报告和言论汇集成册,记述着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甘肃教科文卫事业及其它改革和发展的历程。
  •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五卷)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五卷)

    本书是一套故事化的历史读物,书中选择重要和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根据史籍材料,加以组织和剪裁,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写出来,不加铺叙和描写,基本上没有虚构。这样,在情节的生动性方面,不能不受到史料的限制;而对读者了解历史,提供的材料是比较可靠的,有根据的。用故事化形式来讲述历史,有它的局限性。通过故事,读者只能了解某一历史事件或某一人物活动的片断;有的故事,可能只反映事件的现象,至于它的经济、政治的背景以及它和思想文化发展的关系,不大可能用故事形式来详细论述。因此,它可以作为一种学习历史的辅助读物。
  • 中国人的身体观念

    中国人的身体观念

    《中国人的身体观念》一书,不仅对西方学者的身体意识有所梳理,而且对中国人的身体观念和行为模式有独到的阐释,值得学界关注。 认识自己其实就是认识自己的身体。人的身体是由身心这两个要素构成的,对身心关系的处理是一个关涉到能否感到幸福的问题。
  • 军事,国家的骨骼

    军事,国家的骨骼

    在地球上,战争比和平更早出现。从人类开始出现,为争夺食物、栖息地,而发展出战争。战争从未曾长久停歇过,它几乎在每一个国家都存在过。中国各个朝代的灭亡与崛起,军事战争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该书通过描述古代的战争史,展现这种文化的独特性,让人了解战争的偶然性和必然性,从而更好地指引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
热门推荐
  • 天路苍穹

    天路苍穹

    太始年间,三界混乱无道,十万天路血雨腥风,三界苍穹仙魔共舞!上天悯世人悲苦,神谕终南山选材天下,意在授大道另定乾坤。羸弱少年机缘巧合得悟空传承,筋斗云横行天路,七十二变斩破苍穹……在这诸天万界之上,我必重定天路,再画苍穹!
  • 东岩集

    东岩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魔法行者

    魔法行者

    16岁的花季少年,中考表白失败后,与兄弟喝了一晚啤酒醒来后竟然发现已经过了两个月更奇怪的是世界竟然变成了魔法大陆而这个魔法大陆,由七个国家分配领土,分别是雷电之国、寒冰之都、天火之城、狼人族、血魔宗、蟒蛇府和鬼王都男孩会在这个魔法世界发生什么事
  • 重生之妖仪天下

    重生之妖仪天下

    她绰号妖魔娘娘,生前是令众人谈之色变的商界女魔头;惨遭谋害后,她逆世重生,却变成了豆蔻年华的太后娘娘;要养育娇滴滴的正太国君,要防范图谋不轨的俊美臣子,还要抵御狂狷不羁的敌国君主!...谈谈情,杀杀人,顺便再赚点金银珠宝,且看她将如何带领穷困潦倒的边陲小国,冲出重围、妖仪天下!
  • 亲爱的莫老板结婚吗

    亲爱的莫老板结婚吗

    “她是缠绕着大树生长的藤蔓,拼了命的往他的身上爬,而他却张牙舞爪地用树根,不休停的往她心里钻!”莫泽轩订婚了,所以和包养了四年的情妇苏筱结束关系。两人本来应该桥归桥路归路的,可是分开不到两个月,她打电话来。语气依旧那样轻佻愉快,她说:“亲爱的莫老板,我怀孕八周了,你还要结婚吗?”
  • 樱霜剑

    樱霜剑

    九月樱花落,寒雪异往来.....樱霜剑!见过樱花飘落吗?很美...那一抹淡淡的粉红飘洒在空中,像似飞翔像似坠落,随着记忆一点点的飘落在心弦的最深处....见过雪花飘落吗?很美...那一抹洁白的绒花轻轻洒在大地,飘落在脸颊上随之融化,就像一滴泪夹杂另一滴泪,滑落出心底阴霾的往事......一把神剑轰动江湖,得此剑者,得天下!
  • 时间染指年华

    时间染指年华

    这或许是消极的青春,是荒诞的年代,但它至少还真实的存在过。顺便一提不限读者性别
  • 娇宠控灵小王妃

    娇宠控灵小王妃

    不就是随便玩了一下玻璃球,怎么就被带到九玄大陆这个玄幻世界?玄幻?修真?艾玛!这个她熟。不就是废材逆袭吗?可为何别人都穿到废材身上,她却偏偏穿到了一个天才身上?这还能不能让人愉快地逆袭了?竟然家世还好的不得了,连个庶出美艳的姐妹都没有。那还谁来和她抢未婚夫,好收了那个冰山王爷?还有还有,既然老天让她来了这里,那个什么……高级功法、仙丹、仙器、神兽神马的,她的,她的,都是她的!至于结果吗……
  • 错爱:捆绑上天堂

    错爱:捆绑上天堂

    那些裸露在空气中的伤口,每一次触目、哪怕是最轻微的,也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痛,她的爱情麻木而残忍,终将他送往绝路,而她以惨烈的方式结束了这长达20年之久的漫漫爱情路,可至此、她是否就真的解脱了?迷乱的感情,错综复杂的关系,她的爱情终将何去何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前妻来袭

    前妻来袭

    五年前,她跟他的婚姻以狼狈收场;再见时,他富甲一方,她却家境落魄,他发誓用尽一切手段折磨她,仿佛毁天灭地。她看着他,冰冷刺骨:“一夜之间你毁了我全部。即便是死,我也要让你陪着我一起入下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