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91600000025

第25章 晋书(2)

第二天,周处就手提宝剑,奔赴山上,杀死了白额虎。他下山后,又来到河边,跳进水里,追杀蛟龙。那条蛟龙中了周处一剑后,负痛逃窜,周处在后面紧追不舍。蛟龙在水里时隐时现,周处也跟着他时隐时浮。他跟在蛟龙身后,追了三天,直到下游才追上它,将它杀死。村里的人见周处三天没有回来,都以为他与蛟龙同归于尽了。大家兴高采烈,奔走相告:“三害都被除掉了!”

第四天,周处回来后,看在大家正在庆祝“三害”之死,他深受触动,原来乡人忌恨的三害中最大的祸害就是自己。他满面羞愧,决心改过自新,重新做人。他离开家乡,来到吴郡,准备拜当时最有名的学者陆云、陆机为师,学习文化,修身养性。周处来到陆家,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陆云,说自己想要重新做人,就是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陆云告诉他:“圣人说过,朝闻道,夕死可矣。你只要有决心,有意志,什么时候都不算晚。”周处听后,遂即拜陆云为师。他在陆家研读诗书,修身养性,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终于成为一个德才兼备、人人尊敬的人。

周处入东吴朝廷做官后,因为有勇有谋,成为朝中重臣。晋朝灭吴后,晋朝大将王浑是吴国人,他借着酒意问席间的吴臣:“你们的国家灭亡了,你们不难过吗?”周处站起来说:“汉末三国鼎立,魏国灭吴后,最后也是被人灭掉。朝代更替如此,该难过的又不是一个人!”王浑听后,哑口无言。周处在西晋做官时,由于刚正不阿,得罪了很多权贵。氐羌叛乱时,朝廷听信谗言,派他领兵征讨,由于寡不敌众,他最后战死沙场。

周处由一个祸害乡邻的无赖,幡然悔悟后弃恶从善,并最终成为一个以身殉国的贤臣,实在是难能可贵啊。

书圣王羲之

王羲之出身于东晋的名门望族,他的祖父王览曾经官至太尉,父亲王旷做过淮南太守,伯父王导是当朝丞相。王羲之小时候就对书法很感兴趣,他先是师从卫夫人,后来又拜草圣张芝为师。他集众家所长,精通隶、草、正、行各体,被奉为“书圣”。据说王羲之当年在临川学习书法时,因为常用池水洗毛笔,日久天长,池子里的水都成了墨色。王羲之因书法出名后,世人将他当年洗笔的池子取名为“墨池”。

太尉郗鉴听说王家子弟都很优秀,就派门客去王家为自己的女儿选个女婿。门客回来后,告诉他:“王家的年轻人都不错,但是他们听说我是为你挑女婿时,一个个马上正襟危坐,摆出一副一本正经的样子。只有一个年轻人躺在东床上敞着怀睡觉,跟不知道这回事一样。”郗鉴听了很高兴:“我要选的就是这个东床快婿。”他仔细一问,原来那个年轻人就是大名鼎鼎的王羲之。不日,郗鉴就与王府结为姻亲,后人将女婿称为“东床快婿”和“令坦”就是这么来的。

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王羲之同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绍兴兰亭修褉(一种祈祷驱除疾病、厄运的活动)时,众人饮酒作诗,辑为《兰亭集》。王羲之为此书写了前序,就是有名的《兰亭序》。作者在序中记载了兰亭景色之优美与聚会时高朋满座的场景,抒发了作者对良辰美景与世事无常的感慨。全书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不但章法、结构别致,笔法更是健若蛟龙、气势如虹,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后人评价《兰亭序》时,将其推为“天下第一行书”。

王羲之非常喜欢鹅,因为他认为养鹅不仅能陶冶情操,还能从鹅的动作形态中领悟到一些与书法有关的东西。会稽郡有个老妇人养了一只鹅,叫的时候声音很好听。王羲之听说后,就带着朋友前去欣赏。那个老妇人听说王羲之要来,就将鹅杀了,做成菜来招待他。王羲之到了那里,发现鹅已经死了,惆怅良久。有一次,王羲之外出游玩,看到一群白鹅非常漂亮,就想买下来。他一问才知道,原来这些鹅是一个道观的道士养的。他找到那个道士,想将那些鹅买下来。那个道士听说王羲之要买鹅,说道:“只要你能为我抄一部《道德经》,我就将这些鹅全部送给你。”王羲之欣然答应,抄完经书后,就高高兴兴地带着鹅回去了。

王羲之性情直率,有一次他在街上看到一个老婆婆在卖竹扇,叫卖了半天都没人来买。他心生同情,走上前去,对老婆婆说:“我给你题上字,你就说是王右军写的,一个可以卖一百钱。”老婆婆半信半疑地答应了他,他在扇子上挨个题上字,完了就离开了。老婆婆照着他的话叫卖,人们围上前去,很快就将她的扇子抢购一空。几天后,老婆婆拿着扇子,找到王羲之,请他题字。王羲之见她贪心,笑着拒绝了。

王羲之成名后,还是非常谦虚,他对人说:“我的书法与钟繇的不相上下,但是比起张芝来,我就自愧不如了。有几个人能像他那样,以帛为纸时将竹帛洗烂,临池学书时将池水染黑呢?”王羲之勤学不辍,终于使自己的书法技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王羲之的书法刚开始时,还比不上庾冀,后来庾冀见到王羲之的章草体书信后,将其视为珍宝,回信说:“我以前收藏有张芝的章草,但是都因为战乱遗失了。我以为再也见不到那样的书法珍品了,今天看了你的信,心中大为宽慰,张芝的书法后继有人了。”王羲之听说后,赶忙回信答谢。

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和王献之也都擅长书法,其中,王献之的书法造诣颇深,后人将他与王羲之一起,合称为“二王”。

苻坚重用王猛

苻坚,氐族人,前秦开国君主苻洪之孙。苻坚年幼时,因为聪明伶俐,举止有度,备受祖父苻洪宠爱。他9岁,让祖父为自己请一个老师。苻洪见他胸怀大志,欣然答应。所以苻坚虽然是氐族出身,但是却遍览儒家经典,博学多才,让很多汉族士子都自愧不如。

苻坚的伯父前秦景明帝苻健去世后,其子苻生继承帝位后,因为残暴不仁,尽失人心。不久,苻坚将苻生杀死,自立为大秦天王。

王猛博学多才,是世间奇才。但是他却因为家贫,不得不卖簸箕为生。东晋桓温去见王猛时,王猛披着粗布麻衣,一边与他高谈阔论,一边旁若无人地捉着身上的虱子。桓温对王猛许以高官,请他出山。王猛因为东晋朝廷已不得人心,坚决推辞。苻坚听说王猛的名声后,就派人将他接来,与他一起商讨国家大事。他与王猛一见如故,拜其为中书侍郎。王猛上任伊始,就将一个作恶多端的奸吏当众打死。苻坚将王猛捉拿下狱后,亲自问他为何如此残暴。王猛说:“治理乱世就要用严法,我为陛下铲除恶徒,陛下不以我有功,反说我残暴,我实在不敢接受。”苻坚听后,对左右说:“王猛真是管仲、子产一类的伟人啊!”说完,就让人把王猛放了,从此对他更加信任。

苻坚采用王猛重礼尊法的主张,重用汉族儒生,严惩不懂礼教的氐族贵族,使得朝中气象很快就焕然一新。尚书仇腾和丞相长史席宝见王猛受到重用,心中嫉妒,就在苻坚面前说王猛的坏话,苻坚大怒,将这两个人都贬了官。自此,再没有人敢说王猛的坏话。

苻坚登基时,国家政局混乱,法律和政治制度都极不健全。为了开创清明繁华的政治局面,他采纳王猛的建议,颁布和推广了很多有利于国家发展的措施。他整顿吏治,严惩不法豪强;他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劝农桑,修水利,发展农业;他在全国大范围内推行儒家思想和尊儒国策,在全国各地大建学校,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很多品德高尚、操守清廉的人都因为他的提拔而做了高官;为了选拔人才,苻坚多次到太学巡察,有时候,还亲自主持考试。至于那些贪污受贿的考官和营私舞弊的学生,他都严惩不贷。在他的大力提倡下,全国出现了争相学习汉族文化、养廉知耻的社会风潮。这样一来,不仅统治阶层的文化素质得以提高,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也得到了发展。

不久苻坚任命王猛为丞相,将国家大事悉数委托于他。王猛赏罚分明,精简机构,整顿军纪,使前秦很快就强大起来。苻坚对王猛说:“我得到你,就像文王得到姜太公一样,任何事都有人代劳了。”王猛说:“我才疏学浅,只求陛下不要责备我的过失,哪里敢与古人相比啊!”苻坚对太子苻宏和长公主苻丕说:“你们要像对我一样,对待丞相。”苻坚就是如此信任王猛。

后来,王猛由于操劳过度,患上重病,苻坚多次派太医为他医治,其病情却始终不见好转。王猛临死时上书苻坚,对他说:“晋国偏安于东南一隅,国家景象刚刚有些好转。鲜卑和羌族与我们是世仇,早晚会成为我们的祸患。陛下要想长久立国,切记与邻友善是立国之本,千万不要对晋国有所企图。只有这样,将来才有能力除掉鲜卑和羌族。”说完,他就去世了,享年51岁。王猛出殡前,苻坚曾经三次去他灵前哭拜。他对太子说:“难道是上天在嫉妒我吗,不然的话,为何这么早夺去王公的性命?”王猛死后八年,苻坚出兵东晋,经历淝水之战,惨败而归。他在逃亡的路上,想起王猛的遗言,悔不当初,但是已经是为时已晚。

王猛出身贫寒,却能在十六国缤纷多变的历史舞台上大显身手,做出了一番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多亏了苻坚对他的信任。而苻坚正是由于王猛的帮助,才带领前秦走向繁荣发展的顶峰。不论他结果如何,他与王猛之间那种至真至切的君臣之情,确实是让人感慨,古今难寻。

谢安退敌

王猛死后,苻坚依仗国力强盛,一心想要统一全国。他灭掉燕国、羌族,统一北方后,将东晋看成统一全国的主要障碍。

建元十九年(公元383年),苻坚召集群臣商议灭晋之事,群臣纷纷反对。苻坚生气地说:“我军兵强马壮,每个人将手里的马鞭扔到水里,就能隔断长江,有什么好怕的。”群臣退下后,苻坚之弟苻融再次劝谏苻坚不要攻打东晋。苻坚左右摇摆,拿不定主意。他宠信的前燕宗室慕容垂和羌帅贵族姚苌,恼恨苻坚灭了自己的国家,都希望苻坚失败。他们在苻坚举棋不定时,极力怂恿他出兵东晋。苻坚听后大喜,五月,正式率兵进攻东晋。

苻坚率领九十万大军,挥师南下的消息传到东晋京师建康时,东晋朝廷一片惊慌。宰相谢安却处乱不惊,他任命自己的弟弟谢石为征讨大都督,侄子谢玄为前锋都督,带领八万人马前去抵抗敌军。他又派大将胡彬率领五千水军前去接应步兵。谢玄手下的军队在当时被称为“北府兵”,士兵全部由流民所组成,战斗力极强,但是与前秦大军相比,就显得数量过少。谢玄临行前,心中没底,决定借向谢安辞行之际,打听一下他的战略部署。

谢安见到谢玄时,笑着说:“你不用担心,我已经都安排好了。”余下的时间,关于军情,他不再多说一个字。谢玄回去后,还是不放心,又托老朋友张玄前去打听。谢安看到张玄,拉着他就下起棋来。张玄始终找不到时间开口说话。晚上,谢安将谢石、谢玄等人都召集过来,将自己的部署一五一十地给他们交代清楚。众人见谢安神情淡定,胸有成竹,心中的石头也落了地。

驻守荆州的桓冲,听到消息后,特地派了一支三千人的精锐部队前来支援。不料,谢安将部队遣了回来,还写信给桓冲说:“朝廷这边已安排好了,你只需守护好自己的地盘就行了。”桓冲看完信,摇头叹息:“谢公固然有宰相的度量,但是对打仗却一窍不通。现在大敌当前,他却派没有经验的年轻人来指挥队伍。看来我们沦为外族臣民之日,为期不远了。”

苻坚派人围住胡彬的水军后,派朱序(东晋襄阳降将)前去劝降。朱序是迫不得已才投降苻坚的,他见到胡彬后,将前秦的情况全部告诉了胡彬。他与胡彬密谋,自己做内应,与东晋军队里应外合,击败苻坚。谢玄、谢石接到消息后,派兵击败秦军的前锋部队。苻坚见前锋受挫,心中害怕,命令部队在淝水摆好阵势,以待后方大军到齐后,一起进攻晋军。

谢石不等秦军到齐,就写信给苻坚说,如果秦军能腾出一块地方,让晋军摆阵,晋军愿意与秦军决一死战。苻坚打算等晋军过河之时,趁机出击,于是,他就答应了谢石的要求。谁知,秦军在后撤之时,朱序领着人在军中大喊:“秦军败了,秦军败了!”秦军首尾不能相望,后面的人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一听说自己败了,立马不要命地往后跑。东晋军队趁机发起进攻,秦军死伤过半,苻融死于乱军之中,苻坚也被流箭射中。苻坚带人逃到洛阳后,几十万人马只剩下十几万人。自此,前秦元气大伤,从此一蹶不振。不久,苻坚被慕容垂和姚苌杀死后,前秦灭亡。

话说谢石和谢玄击败秦军后,派人火速将捷报送回建康。信使赶到谢安府上时,谢安正在和一个客人下棋。他接过捷报,看了一眼,又随手放下了,依旧下棋。客人知道那是前方送来的战报,忍不住问道:“前方战况如何?”谢安神情自若地说:“孩子们总算将敌人打退了。”客人听后,为了将好消息告诉别人,赶忙告辞了。谢安其实也很激动,他送罢客人回来后,由于高兴,迈门槛时竟然忘了抬脚,把木屐底上的木齿都给碰断了。

同类推荐
  • 司法大明

    司法大明

    穿越到落地秀才身上不说,还被一个超重量级的肥婆霸占。陈凡立志要摆脱苦逼的命运,怎奈他手无缚鸡之力,也无经商的本钱,只好在政府找一门公务员的工作干干,当捕快。上班的第一天,衙门就失窃了,丢失了官印的县太爷将他列为最高级嫌疑犯,试看他如何三次入狱,三次为自己洗冤,如何智斗奸臣,成为大明第一神探。
  • 重生之九纹龙大闹水浒

    重生之九纹龙大闹水浒

    一醉之后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水浒里面水泊梁山的好汉九纹龙,欲哭无泪,也只能听天由命,深知梁山好汉最后结局的他会让自己的这些兄弟们朝着原始的答案走去吗?
  • 虎门销烟

    虎门销烟

    李玉敏编著的《虎门销烟》为丛书之一,介绍了虎门销烟的有关内容。 《虎门销烟》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工业摇篮(兰州历史文化)

    工业摇篮(兰州历史文化)

    《兰州历史文化》从不同的角度全景展示了兰州的历史与文化全貌。“历史沿革”生动介绍了兰州如何从远古蛮荒时代发展成为雄居大河之滨的“黄河之都”
  • 大梁盛世

    大梁盛世

    大隋末年,天下将乱。隋炀帝杨广南征北战,穷兵黩武,一心打造他大隋千秋万世的美梦。李渊,宇文化及,王世充,窦建德,杜伏威,杨玄感,萧铣,梁师都,薛举……一个个野心勃勃的枭雄已经蓄势以待。大好山河,谁能主宰?——————————————————萧子东胯下一匹狮虎马,手中一柄金龙槊,仰天长啸:“我要打造一个万世瞩目的大梁盛世,挡我者,杀无赦!”
热门推荐
  • 回首来时的路

    回首来时的路

    《来时的路》是一篇成长记录,描述了女主角从高中到大学,后出国留学工作过程中经历的爱情与人生选择。12万字包括1万英文简单对话。适合通过4/6级的同学做英文泛读材料。高中同学程弈田和奚涛在看望有老年痴呆症的吴花奶奶时暗生情愫。奚誓考北医研究老年痴呆症,但高考失利。三年后,被波士顿大学录取的奚准备好面对弈田。清华园里,弈田邂逅求爱心切的老乡;同学猴子也钟爱于她。弈田学业出众被推荐去日本。她选择去MIT跟奚同城。他们可以适应美国的生活吗?他们的生活理想是什么?程弈田和奚涛的未来如何?
  • 潮商:一个国际级商帮的传奇

    潮商:一个国际级商帮的传奇

    本书从潮商的经营理念、经营谋略出发,深刻分析了他们创富的经历,讲述了2009年潮商集体“沉沦”的过程,剖析了他们折戟沉沙的历程。
  • 灵异校卫队

    灵异校卫队

    看似平静如水的高中校园,却危机四伏,层出不穷的灵异事件、深夜出现在古墓的神秘校花、似乎操纵着一切的神秘人……所有的一切开始随着一支神秘校卫队的成立,像逐渐浮出水面的影子,变得似真似幻
  • 笑傲江湖之那个唐门

    笑傲江湖之那个唐门

    作者掉坑里之后的怨念产物逼我写同人系列之一。
  • 在路上

    在路上

    在路上,是一种状态。始终绷紧神经,随时准备出发,在路上的状态,让我们每个心怀责任的记者都不敢懈怠。
  • 卿知否

    卿知否

    心系卿兮卿知否,意深几许卿知否。思卿切切卿知否,情难自禁、卿知否?倒霉穿越就算了,为什么这身子原本的主人要从军啊?搞得她必须女扮男装地瞒天过海,一旦被发现就是欺君大罪!这也没什么,反正战争一结束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了,为什么她会笨到被那笑面狐狸一样的王爷和面瘫将军一起设计地被皇上“看重”?这是作死的节奏有木有!算了算了,既来之则安之,人活一世要潇洒些,以后逗逗美人军医、气气狐狸王爷、欺负二代富三代外加调戏冷面将军也是不错的生活。
  • 谁动了我的真爱

    谁动了我的真爱

    君有满腹之才华,我有闭月羞花之貌;君有绿叶满枝,我有红花待折;君有男儿志在四方的抱负理想,我有小女子的居家情怀;君有豪放不羁的性格,我有温柔婉约的细腻;这一生,君若不离,我必不弃。如果男才遇上女貌,红花陪衬绿叶,金童得到玉女,简直是天作之合,是金玉良缘的佳话。
  • 银行高管职场浮沉记

    银行高管职场浮沉记

    杜念基竞争行长失利后,带着总行行长最高级别的授权和一个神秘的电话号码,到邻省分行走马上任,迎接他的是一个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职场环境:一把手苗知春视杜念基为“外人”,三把手鲍达频频在幕后煽风点火,其他班子成员软弱无力,个别中层干部飞扬跋扈,有能力的人遭到打压,复杂的人际关系盘根错节,管理混乱达到令人发指的地步……杜念基一个人孤立无援,却要完成总行行长赋予的秘密使命,孤军奋战,却试图消灭一支武装到牙齿的集团军,只能小心翼翼地寻找突破口,万分谨慎地向阴谋的核心探寻。
  • 网游之傲视七雄

    网游之傲视七雄

    作为曾经180级的龍战士,墨然为了交房租,只能再度戴上游戏头盔。原本只想混口饭吃,但当眼前出现了比饭菜更可口的东西,这牲口不能忍了!横刀立马,血染征衣。且看他如何笑看风云起?菜鸟们.............颤抖吧!
  •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3:十全武功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3:十全武功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系列第三部,描画了自康熙末年诸子争立至嘉庆初年平定白莲教约80年间的历史。其中以雍正、乾隆两朝的政治斗争和军事征伐贯穿全篇,而乾隆帝所谓的“十全武功”则是作者全力论述的重头戏。书中,雍正帝矫诏篡位,残杀兄弟,屠戮功臣,摧残士人及神秘被刺,乾隆帝两平准噶尔、大小金川之战、缅甸之役等丢人现眼的“十全武功”,惨烈的文字狱及各种宗教起义,都得到最优特色的体现。作者眼毒心明,无情地拆穿康雍乾三朝所谓盛世的谎言,将雍正、乾隆内心的阴暗与变态淋漓尽致地剖露出来,足以令深受教科书毒害的读者大跌眼镜,脊背发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