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我们说到小Y和小S。其实这两个都不是主角,但我知道的是这个小S竟然被明哥追了5年。这五年是明哥单相思的5年,也是明哥积极上进的5年。其实有时候目标太容易实现恰恰不好,太容易实现的目标,我们都不会去珍惜。为什么我要写这么多琐碎的东西,因为我想让大家全方位的理解一个人,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个平面,支离破碎的碎片。我想要表达的是一种信仰,是一声发自内心的闷闷的呐喊。这个时代,当我们的意识还停留在这个时代的时候,那只能说明我们内心的地域界限太为明确。当我们跨越了时代,足迹踏遍了广袤的地域,心态和眼光自然达到一种平和。这不是妥协和放纵,并不是说所有场合都要以成败定输赢。秦桧在政治场上胜利了,但他却被死死的订在了历史耻辱的一页;诸葛亮虽然没有北伐成功,出师未捷身先死,但作为忠义的象征,他被永世膜拜。
一个人或一件事都不能片面的看待,父辈做得很好,因为在生意场上,他们不会很快的认定一个朋友,因为真正的朋友,愈久弥香。一个朋友需要培养,需要成长,需要关爱,需要呵护。交朋友如果上来就求人办事,那就是酒肉朋友。但这年头,信息化洪流的冲击下,貌似大家都很忙,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搭理朋友,呵护朋友。正所谓,当下流行的一种交友方式就是直接问星座,问血型,从而直接判断出一个人可不可交往。信息化让一个判断变的如此简单和仓促。
我知道明哥这5年真的是没和女孩子走近,这不是单纯,这五年他把对完美女性的幻想全部寄托在了它的女神小S身上。小Y可能已经情窦初开,一直想通过我接近明哥,可是明哥直到我们告别童年,也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妥协,真固执。
说道女人,我谈过的肯定比明哥多,每个女朋友我都会带到我们的小圈子里,让哥们看一看。每次我都是抱着结婚的心态,可没想到到现在也没成一个。而明哥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高中的开始也是明哥彻底放开的时间点,明哥不需要行动,只需要一个眼神,一封情书,足矣。明哥对于感情的态度,以及明哥的方式方法,以及数量别人是不会知道的。因为明哥的低调简直都成了一种隐性的活动。如果说高中是因为大家都一心一意想学习上进而无心打听,那真是错了。因为当年我们那届高中毕业生是我是从恢复高考直到今天,历史上考的最烂的一届。当然不能片面看待,还是历史的和经济层面的原因决定的。
说说也罢,我们沿海小城自古就是北方商邑。经商居多,但国策决定有段时间我的家乡必定沦为他地,进行了改造。贬低了商人地位,而这一局面在我和明哥刚上高中的时候得到了彻底改观。当时我们沿海地区有一个政策叫招商引资,这可不得了,得利于地域文化优势,招商引资大为成功。让我家乡这原本偏安一隅的小城成了全国明星,实实在在能感受到的就是,核心城区周围工厂密布,市场和贸易发达的难以想象,大街上名车满地。同学们也开始洋气,很多同学买个衣服都要到省城去,去港澳去。钱没有好东西,家人告诉我,钱不要太多,更不能多到朱门酒肉臭那种感觉,钱会使人疯狂,使人失去心智。事实证明,是对的,我们这一代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中国经济极度增长的时代生活的人。正如电视剧《BJ人在纽约》中讲述的一样,金钱社会带给人巨大物质丰富的同时,不会满足人类贪婪的原罪。
当我们作为广大工人阶级的心态还没有被调整到可以支配成指数增长的财产膨胀的时候,结果只能是从贫到富再返贫。高中一个同学父亲经营一个工厂,那几年挣大发了,迷恋上了赌博,定期去澳门一掷万金。结果家业败完了,人也死在了赌桌上。钱没了,命也没了,何必呢。
这两年正如我所说的,更多的时候不是自己有多聪明,命有多好,而是要看国运,看大势。这两年全国性旧城改造,我们当年父辈通过累积挣得钱还不如现在人小哥们拆迁补偿一个破房子得到的拆迁补偿款多。但没有一个经济的头脑,这些钱很快就会化为乌有。
背景已经差不多介绍完毕,明哥和我就是出生生长在这样一个地方。明哥当兵走后,我当年高考没有考好,落榜。复读。复读的生活中我又结识了一群哥们,但都没有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明哥去当兵之后,我们见过一次面,真是部队造化人。喝酒抽烟样样精通,满身肌肉,皮肤黝黑板寸发型,打眼一看像个刚下完地的农民。
把当时的对话换成明哥的口吻可能更好理解一点。
终于有假期了,这是来部队200多天以后的第一次就2天假,坐车回家不现实,找谁呢。部队就是一个让人变得疯狂的地方。我一个这么喜欢安静的人,竟然也受不来这种冷冷的寂寞。寂寞就是一种原动力,以前的无病呻吟与矫情在这无望的寂寞中变得微小不值一提。
一个2天的可以接触外界空气的日子最终成了一种渴望,让我想起了《甲方乙方》中那个去偏远农村体验生活的大奔哥。当这种渴望变成了一种绝望而后竟突然成为现实,我接受不了了。真是不当兵后悔一辈子,当兵后悔两年。在这里成了一个纯粹的人,一个简单的大脑放空的人。在行李的最底处,找出了一本被水浸过的,泛黄的电话本。所记的电话号码基本上都变的模糊,看不清楚。一个最为熟悉的号码虽然一半数字也模糊了。但我竟然记得,服务社,赶快。又是服务社,军人服务社是部队的小卖铺,一般由部队领导亲戚开的,不要房租,纯挣,很是挣钱,部队不可以出大门买东西,只能在服务社,也算是领导的隐性福利吧。服务社有收费公用电话,熟悉的号码,在这里承载着我的辛酸和委屈拨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