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拍脑袋是一种自我谴责信号,但是拍的部位不同也可以表示当事者在所处的环境中的不同心情。比如,当你查问你的下级是否按时完成了某项工作时,如果他只是用手拍拍前额,这就表示他可能没有因为忘记而在你面前感到害怕或恐慌不安,只不过是感到有些不好意思。然而,如果他拍拍脑后,并用手搓搓颈背,这就表明他有些害怕了。对于拍头和用手搓颈背的手势有人做过专门的研究,发现就性格而言,那些习惯于使用这些手势的人往往比较消极、苛刻和喜欢吹毛求疵;而那些拍前额的人往往比较心直口快,直爽好交。
另一种表示自悔自责的手势是用手抓自己的头发。抓头发可表现出不满、困惑、羞愧、悔恨、痛恨等层次的情绪。
了解他人的身体语言,是洞察他人情绪的重要方法和技巧,掌握了这种技巧,就能够准确有效、迅速快捷地判断出对方的情绪,并能对自己在判断他人情绪时的失误和教训进行分析,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
一个人认识和评估情绪的情商越强,在生活中也就更能轻松地把握住他人的情绪,做到言行得体、进退自如,成为生活的强者。
从神情举止观察人
所谓“听其言,观其行”,人们通常从与人交谈当中,去剖析事理,了解事情真相,如果可以同时参考说话者的态度,看准一个人或一件事的几率将更高。经心理学家长期的观察,对上千人次做了调查研究,将一些人的行为举止进行归纳分析,发现人的动作表情能反映他们的内心世界,并显现出他们的真实性格。
爱交际的你,一定要学会看人识人的本领,才能助你在交际场中看准人,交对人,成为交际高手。
1.从脸部表情窥探对方心思
生物学家很早就提出,人和猴子同属于视觉动物,通过视觉所获得的信息,通常都能够在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也就是人的第一印象较为重要的缘故。
通过视觉所获得的信息途径大致有三个方面:脸、声音和语言。
每个人的脸部表情面对同一情况时的反应也会不同,可是如果遮住一个人的眼睛,他的反应能力就会大大减弱。当你想要读懂对方的心理时,最重要的就是看对方的脸部表情;即使只是嘴与眉的微小变化,也能从中慢慢领悟他的心理。
一些能力高超的推销员通常都具有敏锐的视觉观察力,能在短时间内从客户的表情中了解其需要。曾有人调查过,一位销售率高的推销员可以在两个小时内访问一百个客户。平均来说,在每位客户身上仅能花费一分钟的时间来宣传他的产品,也可以说,这名推销员必须在一瞬间发掘客户的潜在需要,再以适当的技巧说服客户购买他所推销的产品。而往往这名推销员就在客户的住宅里说服对方,使客户毫无考虑的余地。这样强的推销能力,颇令人感到惊讶。
这样的情形也并不是绝对的。由他人表情看出其内在心理,按成功率而言,如果对方是很容易亲近的人,胜算约占70%;若是不容易亲近的人,则占60%。这些人大多有孤傲、冷淡和不近人情的一面,让他人不易了解。如想了解这部分人的真正心理,必须下一番苦工夫才行。
2.走路姿态是性格的表象
走路是牙牙学语的孩童都会的事,虽是与生俱有的天赋,但这看似不经意的动作,有时最能反映一个人的特性。譬如因循守旧之人与明快果断之人,其走路姿态绝对是迥然不同的。如果这样的分析是正确的,那么随着每个人走路姿态的不同,就可以从中找出姿势与个性的联结。
(1)步履平稳型
这种人注重现实,精明而稳健,凡事三思而后行,不好高骛远。重信义守承诺,不轻信人言,是值得信赖的人。
(2)步履急促型
不论有无急事,任何时候都显得步履匆匆。这类人明快有效率,遇事不推诿卸责,精力充沛,喜爱面对各种挑战。
(3)上身微倾型
走路时上身向前微倾的人,个性平和内向,谦虚而含蓄,不善言辞;与人相处,外冷内热,表面上沉默冷淡,实际上极重情义,一旦成为知交,誓死不渝。
(4)昂首阔步型
这类人以自我为中心,凡事只相信自己,对于人际关系较淡漠,但思维敏捷,做事有条不紊,富有组织能力。自始至终都能保持自己的完美形象。
(5)款款摇曳型
这种走路姿态多半是女性,她们腰肢款摆,摇曳生姿,为人坦诚热情,心地善良,容易相处,在社交场合中永远是受人欢迎的对象。古代相书将这种走路姿态的女人视为放荡成性,但随着时代不同,新时代会有新见解。
(6)步履整齐双手规则摆动型
这类人要求自己如军人般,意志力相当坚强,具有高度组织能力,但容易偏向武断独裁。对生命及信念固执专注,不易为人所动,不惜牺牲性命去达成自己的目标与理想。
以上分析能让你更进一步地去了解一个人的个性,也是识人的技巧之一。
3.从嘴的动作了解对方
嘴巴和面部表情是感情的两大表达途径。嘴巴最显著的动作是笑,笑是最容易露出牙齿的动作,动物露出牙齿可以解释为威吓对手的表情;而猴子露出牙齿时,大多却表示出服从的心理。
人的笑所表达的内容则较为丰富,人的笑容可以分为许多种,有微笑、大笑、傻笑、狂笑、苦笑、嘲笑、含蓄的笑、忍不住窃笑、皮笑肉不笑,等等。能表达“笑”的语言很多,笑的面部表情的变化也不少。一般而言,有“笑”的场合,气氛都较为轻松。而当场面尴尬或空气紧张时,突然有一个人讲个笑话引起大家发笑的话,紧张的局面马上就可以得到缓解,由此可见笑的魔力之大。此外,总是面带笑容的人较容易使人接近,会增加双方的亲密度,迅速增进友谊;若是在较正式的谈话场合,如商业谈判及讨论会议中能够始终露出笑脸,更有助于谈判的顺利进行和问题的解决。
笑是嘴的一种开放性的表达感情的方式,但是从嘴部的其他动作中,又能传达出什么意思呢?
(1)舔唇
经常舔嘴唇的人,大多属于思维活跃、头脑灵活型。他们判断事物准确,从不主观臆断其好坏,说话总是有理有据,而且无论观点遭到多少人的反驳,大多能自圆其说,令对方不得不点头称“是”。不过,这种人也有心术不正的一面,当其欲为个人谋利或个人利益受到侵犯时,一般会采取打击报复,信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人生哲学。如果你的身边有这种人,最好敬而远之。
(2)舌头在口腔内打转
有这种习惯动作的人,通常对对方缺少尊重,抑或是对你的看法与观点表示不满和不同意。这种人的生活态度并不是很严谨,以一种顺其自然的方式处理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和事情,由于个性较孤傲,所以很难令人接近。但是这种人绝不是人性险恶的小人,他们大多喜欢随遇而安,“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朝之事天安排”是他们性格的集中体现。如果你是一个自尊心不是很强,而又时时需要轻松快乐一下的人,这样的朋友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3)嘴唇紧闭,下唇干燥
这种人从气质类型上来讲,属于抑郁质的人。他们多怀有一种杞人忧天的心理,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悲观主义者,就算偶尔地开怀一次,也会马上想到坏的方面,从而更加痛苦。
(4)压紧下唇
如果女性有这种习惯性动作,则说明这个人内心脆弱,总是有一种不安全感,这不仅表现在压紧下唇上,其他如双腿并紧、双手环抱于胸前等动作,都反映出这一心理状态。如果是男性有这一习惯,则大多是故作紧张,可能是想掩饰什么,或有别的目的。否则,他很可能是一个习性女性化的人。
(5)用力上下咬牙,使两颊肌肉颤动,面颊抽筋
这种人性格外向,属于易暴易怒、缺乏冷静的一类。只要是他看不过去的事就要管,听不顺耳的话就要说,甚至有时会因此与人拳脚相加也十分有可能。与这类人交往,应摸透其脾气秉性,不然就会适得其反,交友不成反结仇了。
声音传递情绪
如果没有声音的存在,我们很难想象那样一个无声的世界会是怎样的生涩,感觉就像是在观看哑剧,令人乏味。
为了能够向世界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存在,我们在声音当中添加了自己的情绪。于是,便出现了慷慨激昂的声音、委婉动听的声音、悲愤异常的声音。我们不但通过声音来进行交流,还在其中任意宣泄自己的情绪。声音是一个朴实的承担者。
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来进行传播的。曾经有科学家做过研究,当人们带着不同的情绪说出同样一句话时,声波的波形是存在明显差异的。由此可见,声音也是一种密码,也能使我们掌握别人的情绪以便更好地自我控制、自我发挥。
1915年,美国科罗拉多州的居民将洛克菲勒家族视为财阀,非常嫉恨。在洛克菲勒工厂工作的工人要求厂方提高薪资,工厂的建筑也被捣毁,政府不得不派出军队镇压,由此造成了流血事件。
在双方对峙状态中,洛克菲勒成功地说服了对方。他怎么会获得圆满的结局呢?经过是这样的:洛克菲勒花了好几周的时间协调劳资双方的工作,然后和罢工代表们举行会谈。当时他发表了一篇演讲,以诚恳的态度和温和的声音说明了事实的真相,结果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成功地平息了对他不满的浪潮。工人们立刻回到工厂里工作,且绝口不提加薪的事。
下面就是这篇演讲词的开始部分,洛克菲勒是在一群对他充满敌对情绪的人面前说的,其语气既温和又诚恳,友善的程度胜过对慈善机构的演讲。洛克菲勒竭尽全力把自己所有的好情绪都掺揉到他的声音当中。
“我能够在这个场合和各位见面,感到非常荣幸。这期间,我曾访问过各位的家庭,我们应该不再陌生了。”
“让我们彼此问安,因为我们荣辱与共、休戚相关。”(柔和的声音让工人们安静下来。)
“今天我能够站在这里和各位谈话,可以说是各位的善意恩赐。”(他用这一句话作为整篇演讲的开场白,话语诚恳令人信服。)
“今天将是我这一生中最值得纪念的日子,我能有机会和本公司各单位的代表见面,真是我莫大的荣幸。我相信这一次会谈,将会永远铭刻在我心中。如果这次会谈在两个星期前举行,那么可能除了少数人外,其余的我都不认识。但上个星期我到南区工作场地去访问,除了有事不在的人之外,我和大部分员工作了单独谈话;我又访问了各位的家庭,和各位的家人见面。我强调,我们不是陌生人,而是朋友。因此,我想以朋友的立场,和各位谈谈我们之间的利害关系。”
“听说这次会议是由公司的干部和工人代表们决定召开的。我既不是干部,也不是工人,能参加这次会议,就是各位善意的赐予了。(会场里的所有人已经重新确定了自己的立场,现在他们可以静静地聆听这友善的声音了。)我虽不是干部或工人,但身为股东和干部代表的我,自认为和诸位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洛克菲勒的演讲可以说是将敌人变成朋友的最好实例。他在话语中使用了“和各位见面,我非常荣幸”、“拜访过各位的家庭”、“我们彼此问安”、“我们荣辱与共、休戚相关”等句,虽然看似一盘散沙,而且其中不免过于客套重复,但是,洛克菲勒用他最善意最温和的声音盘活了这一切,生硬的话语被柔和的声音装扮得令人倾心。
如果洛克菲勒说话时的声音不加以修饰,轻率地使用“绝不妥协,一用不易”的言语和使人难以亲近的声音与工人们争执,以事实为借口责备工人的行动鲁莽,或用理论来证明工人们观点的偏差,都无异于火上浇油,就算多发生几次流血冲突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当对方与你据理力争时,你的一切行为都不会使对方的情绪稳定下来。即使你有意退让,对方也无法明白你的苦心。这时唯有把自己的情绪放在你的声音当中,以温和、真挚的态度说出,你才可能改变一切。
无独有偶,美国的丹尼尔·韦布斯特也是一位擅长言论的人。他长得一表人才、相貌堂堂,并常以温和的声音表达自己的意见,以至于每次双方协调后,总能维持丹尼尔原来的主张。不论这场政变如何的激烈,丹尼尔从不怒气冲天地辩论,他只是面带笑容,以极其友善的口吻说出自己的见解,因此,他获得了罕见的成功。
声音天生就是一个极为出色的载体。当我们说话时,语调会自然而然地抑扬顿挫。也就是说,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在向听众们传递我们的情绪;哪怕已经刻意地伪装自己的声音,也会在不经意间,告诉别人我们的内心世界是什么样子的。由此可见,声音是多么的正直诚实。
小王因为自幼喜欢西方歌剧艺术,加上自身条件优越,不久便考上了上海一所著名的音乐学院学习。眼看着自己儿时的梦想正要一步步地变为现实,小王的心情兴奋异常。可是,这样的好心情没有持续多久。自从进了音乐学院后,小王每天勤学苦练,但他总是不得要领,成绩平平。看着本来即将实现的梦想却要和自己失之交臂,小王心里郁闷至极,可是又无可奈何。每天早上,全宿舍的学生都还没有起床,小王就第一个起身去操场练习发声;平日里他也买了许多经典歌剧的VCD光盘,对照着画面上的口型一字一句地加以纠正、模仿练习。可是,任凭他怎样努力,也没有丝毫的长进,仿佛是他的大限已至。小王不禁有些灰心泄气。看着当初一起进入音乐学院的同学一个个飞快地进步,小王心里有一百个不服气。于是,他跑去找教授问个中缘由。
教授听了小王的叙述,略微一笑,慢慢说道:“你现在把歌剧《哈姆雷特》中老国王的鬼魂向哈姆雷特申诉的那段给我唱一下。”小王本来找教授就是诉苦,可谁知教授这时却让他唱段歌剧,小王心里顿时火气横冲。但是,人家毕竟是老师,他只好强压住这口怨气,不发作。当然,脾气不发憋着会伤身体,是气总要找个地方发泄出来。于是,小王将自己的怨气一股脑地发在了这段歌剧身上。
一曲唱罢,小王心中火气虽已消退,但他明白,自己刚才唱歌时闹的情绪谁都能听得出来,有些段落演唱时声音没压住,抖个不停,甚至有的个别段落都有点跑调。小王心里直发虚,不敢直视教授,只好等着挨批。
“嗯,唱得很好,比以前要好许多。”
“什么?您说什么?”这一切有些出乎小王的预料,他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怎么会呢?刚才有好几个地方我都没控制好,嗓子发颤,声音也不由自主地抖,您怎么能说唱得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