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02300000050

第50章 居家(1)

择居处

山林深处,固然是美好的境地,独自一人前往会有许多阻碍,人多又会觉得喧闹嘈杂。要使人能回归自然,最好是在心远地偏,背山临水,气候高爽,土地良沃,泉水清美之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寻方圆十亩左右的平坦之处,便可构造房屋。

如果有力量扩大,可到二十亩。但不能太广,地广了需要劳心经营,更为烦恼。如果左右相映,一带有岗阜等地形,就为上等好地。地势好,居住也平安,没有其他想法。

(唐)孙思邈《千金翼方》

何谓安处

怎样才算是安处呢?安处并非指住处华丽、深阔,在宽阔的床上铺着厚实的褥垫。而是指面向南而坐,头朝东睡;阴阳适中,明暗相宜。

居所四边都有窗户,遇刮风时即关闭,风停即开。居室前帘后屏,太明则放下帘,以调和室内的光线;太暗则卷起帘,以使外面的日光进入室内。

内以安心,外以安目。心目皆安,则心安。明暗尚且这样,况且有太多的情欲和太多的事虑,这样怎能够安其内心和耳目。因此,养生之人把安处作为养生的重要内容。

(唐)司马承桢《天隐子养生书·安处》

房屋打扫

精美的房屋应该经常打扫,然而打扫当中也有很多的学问,不为僮仆所知。要除去灰尘,必须先洒水,这是古人传下来的方法。

扫地先洒水,现在十个人当中只怕只有一两个人能这样做了。这是因为僮仆生性懒惰,嫌提水太麻烦,只扫地不洒水,把两件事并成一件事来做,以图省力气。

久而久之,就习以为常了。不只是僮仆把洒水的事忘了,连主人也不知道扫地之前还有洒水这件事。他们只知道把两事合一是省事的办法,却不知正是因为他们这种偷懒行为,才把一件事变成了几十件事。不仅做事的人为此而感到苦恼,而且指使做事的人也觉得事情繁多,然而,自始至终也不知这几十件事都是因为扫地偷懒所导致的。

精致的房屋内,除了要窗明几净以外,还有图书、字画、古董、玩器等东西,没有一件不忌讳灰尘的。不洒水就扫地,势必尘土飞扬,飘落到每一件东西上,连栋梁、椽子也不例外,须一件件地擦才能现出物品的真面目。不停地干半天才能完事儿,不是太辛苦了吗?

如果扫地之前先洒水,那么扫过之后,只需用拂尘一拂,一清晨的事就干完了,哪里用得着指使仆人忙乱不堪呢?所以,洒水不能省掉。

然而,人们知道勤扫不如勤洒的道理,而不知道多洒不如轻扫的道理。就算他善于洒水,也不可能每一角落都洒到,毕竟还是干的地方居多。

扫地的人不懂,以为既然已经将地洒湿了,随意挥扫没有什么关系。结果随意挥舞扫帚的时候,灰尘也更多。所以,扫地时挥舞扫帚不能太用力,每次歇手时要让扫帚的尾部着地,不要让它悬空。如果扫一下提一下扫帚尾部,则与随意挥扫没有什么差别,这是把灰尘扬起来,而不是把尘土压下去。这是其中的一种方法。

还有关门扫地的秘诀,不可不知。比如打扫完房屋再打扫台阶,应先把房屋的门关紧,等扫完台阶后,过一会儿再开门,这样灰尘才不会跑进屋里。仆人不知道这一点,认为房屋扫完就没事儿了,之后再扫门外,与里面绝对没有关系,哪知道会顾此失彼呢?

顺着风扫地,一扫帚扬起的灰尘可以抵得上十扫帚,比没扫的时候更厉害了。这都是人们常忽略的地方,所以把它指出来告诉大家,但未免有点多嘴。

洒水和扫地,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然而,有时只做一种反而更妙,这又是不能不知的。先洒水后扫地,说的是一般的情况,如果每天早晨都这样,就会使土和水胶合起来,积淀在地下扫不去,一天比一天厚,使得砖、木板空有其名,实际上却成了土阶。

所以,洒过几次水之后,—定要有一天不洒水,只让童仆用扫帚轻轻地扫,不致扬起灰尘,使几天存积的尘土一次全都扫掉。这样水和土交相为我所用,而不会交相来害我了。

(清)李渔《闲情偶寄》

藏垢纳污

想要把房屋收拾得干净整洁,先要准备一个放垃圾的地方。为什么呢?因为喜欢干净整洁的人,只要有一物不整洁,就像眼中长了刺,势必去之才肯罢休。

然而,一个人要做的事很多,怎能保证样样都干净整洁呢?就像文人不停地写文章,刺绣的女子不停地刺绣,弄得满地都是丢弃的绒线头,漂亮的闺房也会因此失去光彩。

写文章弄得满屋子都是废稿纸,精致的书房也会因此失去雅趣。文人的笔墨本是非常有情趣的东西,尚且会使人感觉失去情趣,何况其他的东西呢?

所以,一定要在房屋的左右,另盖一间小屋,就像复道,俗称套房。凡是有残弃的纸笺稿纸、砚台秃笔,及一时来不及处理的物品,暂且放在那里,等有了空闲再处理。女人的房间也是这样,残留剩余的脂粉每天都有,每天都将其收拾干净也来不及。

这样的套房不论大小,只是一定要有。如果家里穷,可用箱子代替,放在桌旁或床后面都可以。先有藏垢之所,然后才能将房子收拾整洁。所以,藏垢之地不可少。

至于纳污的地方,更是不可缺少。只要是人,喝了水就要撒尿,吃了饭就要大便。一天中大便比较少,可在猪圈厕所以外进行,不必另寻他地。

但是,小便较为频繁,一天不知道有多少次,如果不择地方随地小便,就会使净土变成粪土。如果避开干净的地方,选择脏地方撒尿,就需要跑来跑去,让人疲惫不堪。

这是针对那些平常爱干净的人而言的。如果是文人写作,每当写到得意的时候,思路一断,就难以接上了。然而,睡觉和吃饭可暂时不顾,尿却不能不撒。

不是有俗话说“官急不如私急”吗?常有这种情况,刚想出一句妙句,正要把它写下来,却因为要撒尿而被打断,等撒完尿再去想这句话,却再也想不起了。

所以,准备好方便之所是最要紧的事。可在书房旁边的墙上挖一小孔,中间嵌上一根小竹子,尿通过它流到外面,一点秽气也闻不到,就像没有撒过尿一样。不论阴晴寒暑,都可以不出房屋。

(清)李渔《闲情偶寄》

居处宜雅素净洁

至于居住之所,不要过分华丽,以免使人贪得无厌,此乃患病的根源。居处只要干净素雅,无风雨暑湿之害为最好。平时所穿的衣服及日常用品,不要用金银珠宝之类,这些东西难免有得失之患,这是使人产生烦恼的根源。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道林养性》

不处大室,不为高台

房屋过大,则多阴气;台过高,则阳气盛。阴气多就会得寒疾,阳气多就会得痿病。这是阴阳失去平衡所带来的隐患。

因此,先王不住大房,不筑高台……古代先王建造苑囿园池,只要可以供眺望、活动身体就行了;建筑宫室台榭,只要可以避开干燥和潮湿就行了。

(秦)吕不韦《吕氏春秋·重已》

平为福,多为害

平是福,多余是害。任何事物都是这样,而财货更甚于此。

如今的富人,耳朵要听管乐之声,嘴巴要尝美酒厚味,以刺激他的情意,遗忘他的事业,可以说是迷乱了;依仗着气盛,沉溺于追求,像背着沉重的包袱上坡,可以说是劳苦了;贪财而招致怨愤,贪权而耗费精神,闲散就会沉溺于嗜欲,身体充盈就会意态骄满,可以说是病患了;为了求富逐利,积财高过墙头还不知足,且贪求不舍,可以说是取辱了;聚财而无所用,专意求荣而不舍,满心烦恼,希求增多而不知停止,可以说是忧虑了;在家里担心小偷盗窃,在外又怕盗寇的伤害,家里楼房严闭,外出不敢单独行动,可以说是畏惧了。

这六种负担是天下的大害,大家都遗忘而不知省察,等到祸患来临,想用尽心思竭尽钱财,只求平安无事也不可能得到。到头来从名来说看不到名,从利来说得不到利。竭尽全身之功,终日心神缭乱地去争求这些东西,岂不糊涂吗?

(战国)庄周《庄子·盗跖》

书室

学习不能因为年老而终止,终日盘桓于书室浏览书册,可以排遣时光。书室要朝南,以便于采光。《洞灵经》中说:“太明伤魂,太暗伤魄。”我认为魂为阳气之英,魄为阴体之精。眼睛能体验到这种伤害,如从明亮处到暗处,眼睛便什么也看不见,这是阳气受损的缘故;如从暗处到亮处,则会因光线的刺眼而眯上眼睛,这是阴气受损之故。另外,《吕氏春秋》中说:“房屋太大则多阴,多阴则痿。”痿就是四肢松弛无力、心神涣散之意。

书室当开设门户,秋冬季节垂幕,春夏季节则垂帘,皆为挡风而设。天气晴暖时,可卷起帘幕,以汲取阳光。《黄帝内经》中说:“风者,百病之始也。”又说:“古人避风,如避矢石焉。”用这样的话来郑重警告,所以,要留意避之。

三秋之时凉气尚弱,垂幕恐嫌其太过致密,可以竹帘做里,蓝色轻纱做面,做成双层。这样,日光掩映,葱翠照入几榻间。正如许丁卯诗中“翠帘凝晚香”一样,可以养天和、清心目。

每日清晨,打开门窗,打扫一遍,即便室中本是洁净的,也要打扫,否则日久渐生“故气”。故气乃郁蒸之气。此气经口鼻而入会损害脾肺,因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

潮湿之地不可居住。《黄帝内经》说:“长期受地之湿气所侵,易致皮肉筋脉受损。”地砖铺的年头久了,即有湿气上侵,一定要更换新砖。铺木板,这样湿气较少。板上还可铺毡,这样不但举步和软,而且毡能吸收湿气。《春秋左氏传》中记载:“晋平公患病,秦伯派医和探病,医和说这是雨淫腹疾。”说的是感受雨湿之邪气,而导致泄泻。所以,梅雨季节尤其要远离湿气。

南北皆宜设窗。但北则窗户宜经常关闭,盛夏之时可偶尔开一下,以使室内通风换气。陶渊明常说:“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太古之人。”话听起来不错,但若真如此,入秋没有不病的,不要为古人所骗。

窗户应做成可左右开合的,窗户要低,这样通风效果好。最好做上下两扇,俗称为“合窗”。天气晴朗时,挂起上扇,仍有下扇可以挡风。即使坐在窗下,风也不会直接吹到身上。

窗棂宜稀疏才明亮,窗上糊纸才严密。冬日三九日至南方,阳光射入窗户,最为惬意。如院子东西有墙,则日已出而窗户依旧不亮,日头才斜而窗户顿暗。只有两旁空阔,整天都是红日满窗。

曾作《园居》诗,有“好是东西墙放短,白驹挽得驻疏棂”之句。室前庭院宽大,则举目开朗,心情舒畅。庭院更须树阴疏布,明暗适宜。如果庭院过小,阳光少而阴气多,易致湿气入室。北向院小,则更为潮湿,则不要放坐榻。

长夏时节,院中阳光普照,挂蓝色布做的窗帘为好。如果嫌光线刺目,不如用荻帘,既可透进疏落的阳光,又能通风。也可用带叶的松枝做棚遮阳,还有阵阵松香之气随风飘来,更觉惬意。如果用席来遮蔽,虽也很幽邃,然而久居其中,偶见太阳反易中暑。

高楼下阳光难以直射入内。西向的楼,过了中午楼影即向东移,三伏天时可暂时把书室迁到这里,在檐前挂上垂帘,遮挡阳光。南窗应经常打开,北窗应常关闭,起居其中,尽可消夏。

(清)·曹庭栋《老老恒言》

书几

几,像案或桌子,其式样各异。书几用来放书和笔砚,终日坐在它的对面。其长宽可随用者舒适而随意设定,一定要有两三个抽屉,以便陈放文房之物。抽屉不宜深,约二寸左右,太深则占下面的空间,坐时碍膝。若在左右两端设抽屉,把坐的地方空出来,则深浅都可。

檀木、瘿木制作的几极佳,但质地太硬不能吸收湿气,梅雨时往往有汗蒸出,只有香楠木无此弊端。有的以漆擦抹,但其弊病仍在。黑漆显得光线暗,杜少陵诗中“拂拭乌皮几”说的就是黑漆几。随着呼吸,几面就会浮有水汽,手触黑漆会留下痕迹,既粘纸又污书,不适合作书几。

几上文具可放置于盘,俗称多陈盘。或在几边上做矮栏,不需雕饰,高一寸左右,前面与两旁相同。两旁的栏稍短,约几的一半,则手无障碍。用此陈放文具,得有遮拦,比用盘要好。

大理石和肇庆石,坚硬、洁白、光润,都可用做几面,暑月尤其适宜。也有以洋玻璃做几面,用檀木镶边,下面放一方池,里面养金鱼及荇藻。静心观赏,可忘记暑热。

冬月将毡子铺在几上,并非为了增暖,是为了手触不冷,又觉和柔适意。苏子由有诗道:“细毡净几读文史。”《汉旧仪》中说:“冬月在几上加一层粗厚光滑的丝织品,称之为绨几。”铺毡便可称为毡几。夏月铺以竹席。《尚书·顾命》中说:“敷重笱席。”竹席原本是用来坐的,现在铺于几上,是因为它凉滑祛暑。竹席边下垂数寸,使席不致移动,也可作为几的装饰。

《礼记·玉藻》中说:“君子总是面对着门而坐,叫做‘何明而坐’。”凡摆放书几,应向南,偏着东壁为宜。若是面南的屋子,可设书几向西,以便写字时光线可以照到手部。这些都应因人因地制宜,不必拘泥于古。

曾经写了一首题书室诗:“萝薜缘墙松倚天,园居爱此最幽偏。面西一几南窗下,三十年来坐榻穿。”回想当年二十八岁,开始居于此室,到今天已有五十年了,几、榻更换过多次。

几下的脚踏矮凳,是坐时必需的。凳的制法是:面一般为方棂,仅供脚踏。应将它削圆,其两端要宽松一些,使其像辘轳一样可以转动。脚心为涌泉穴,踏处时时转动,心神也为之流畅,这种凳叫“滚脚凳”。或在几足下,四周镶作辘轳式,宽如几面,更觉踏处舒展。

(清)曹庭栋《老老恒言》

坐榻

有的卧榻宽而长,有的坐榻仅可容身。服虔《通俗文》中说:“榻者,言其榻然近地也。”经常坐的则坐榻才舒适。元微之诗说:“望山移坐榻。”是说榻较轻,便于移动。因其后有靠背,旁有倚靠,通常称为椅子,也叫环椅。椅垫宜厚一些,冬天用小条褥做背靠,下面铺上椅垫,用皮的更好。

卧榻也可以坐,以盘膝而坐较好。如没有背靠,可弄一竖垫,用灯草充实它,就不会下滑了。若旁边没有倚靠,可在左右各设一个隐囊,比有靠、有环之椅有过之而无不及。隐囊像枕头,但比枕头高,俗称靠枕。《颜氏家训》中说:“梁朝全盛时,贵游子弟,坐棋子方褥,凭班丝隐囊。”

环椅有背、有倚,盘腿坐着比较舒服。但空间较小,不能容膝,须另备凳子,高低与椅相等,放在椅子前面,上面铺上褥子,冬天用最适宜。偶尔想正坐,去掉小凳子也很方便。

有一种叫“醉翁椅”的椅子,斜坦背靠,再加上枕头,把左右之环放直而使其加长。坐时伸足,分置左右,头卧枕,背靠着斜坦处,虽坐似眠。偶有疲倦时,可心就此稍稍休息。

还一种椅子叫“飞来椅”,即卧榻装上背靠。用木做框,再穿上藤,无面无足,像镜架一样。其端圆滑似枕,可以枕头。后面有横杆撑起,分为高低数级,随意所便,与竖垫类似。用的时候各有各的好处。

安置坐榻时候,如果不贴着墙壁,就会被后面吹来的贼风所侵袭。所以,要做三扇屏风,中间高两边低,宽不超过一丈,围在榻后,称为“山字屏”。陆游诗中所说的“虚斋山字屏”即是。

可在屏上书座右铭或格言。《李氏一家言》中说:“有一种暖椅,脚下四周镶板,中间置炉火,还不温暖?”但老年肾水本就亏损,肾恶燥,怎能整天忍受如此熏灼?北方寒冷,每天坐在暖炕上,也只适宜于北方。还有一种凉凳子,在凳子下面做一方池,里面放入冷水,很是凉爽。

(清)曹庭栋《老老恒言》

《释名》中说:“枕,检也,所以检项也。”脖子的两侧叫颈,后面叫项。如果枕头太低,则项会下垂,阳气不畅达,人难免会头目昏眩。如果枕头太高则项会过于屈曲,或者导致项酸疼,头不能转动。

斟酌枕头的高度,以侧卧时头与肩膀恰好保持水平比较合适,这种高度的枕头仰卧时,头也会感到舒服。《显道经》说:“枕高肝缩,枕下肺蹇,以四寸为平枕。”

同类推荐
  • 杨力细说经络按摩

    杨力细说经络按摩

    本书共分为八章,包括经络按摩解密、经络按摩的必修课、十四条“决生死,除百病”经络、经络按摩要对症等内容。
  • 肝病居家调养保健百科

    肝病居家调养保健百科

    肝病,怎么防治?怎么调养?最好的医生是自己!肝病是怎么发生的,您知道吗?肝病有哪些危害,您心中有数吗?食养食疗、运动锻炼、经络调养、日常保健、药物治疗,怎么做才能远离肝病?怎么做A-能有效控制肝病?居家调养,您的心中是否一清二楚? 细节决定成败,健康来源于生活态度。健康,就在《肝病居家调养保健百科》中!《肝病居家调养保健百科》由田建华编著。
  • 从头到脚辨健康

    从头到脚辨健康

    本书介绍了依据身体各部分表现来辨别身体健康情况的有关知识和方法,主要内容包括:为何人体能发出健康信号、皮肤是判断健康的镜子、面色是健康的红绿灯、嘴唇“说出”健康状况等。
  • 解答乙肝患者最关心的问题

    解答乙肝患者最关心的问题

    如何识别乙肝病毒携带者,防治“大三阳”和“小三阳”的正确方法是什么,乙肝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有哪些,如何避免乙肝的过度诊(治)疗,乙肝难治、复发的原因及对策,乙肝的疗效如何判定等,都是乙肝患者最关心的问题,这些也是本书作者详尽客观阐述的内容。专家认为,科学认识乙肝,消除乙肝歧视,树立正确的治疗理念并规范治疗行为,才是乙肝防治的当务之急。
  • 做农民朋友的私人医生

    做农民朋友的私人医生

    从古到今,农民朋友们一直用双手推动社会不断发展。只有农民健康了,国家才会有稳定的粮食来源,我们才会有“衣食无忧”的日子。然而由于农民身份的特殊性,当他们在身体以及心理上出现一些病变时,无暇顾及,又苦于没有简便的“土”方法,只好置之不理,以至于“小病”变“大病”。
热门推荐
  • 饮食本草·家庭健康营养全书

    饮食本草·家庭健康营养全书

    本书站在普通家庭日常生活的视角上,将近500种常见食物分门别类,通过传统中医药理论和现代营养学两个途径,以公正、亲切的态度,科学详尽地阐述各种食物的营养保健功能,并在实际运用方面给予操作性的指导,把人们最关注的健康知识融入日常饮食中,对现代家庭生活极具参考价值。俗语道:民以食为天!食物是人体营养最主要、最重要的来源,是维持生命之树的物质基础。每天进食的食物,不但关乎我们的生活质量,而且决定着我们一生的健康。营养学家发现,要想维持机体的健康,每周应该摄入30种以上不同的食物和饮品。在更长的时期内,还要不断地调整,更换食物群,种类越多,调和越均衡越好。
  • 修真者联盟

    修真者联盟

    科学、魔法、仙界三界联盟,共同迎来了地球人类与外星人的第一次接触。
  • 在明朝的小日子

    在明朝的小日子

    作为一个所谓的三高剩女,曹燕穿越了。原本以为能过上几年清净日子。哎没想到,就算是穿越了也没太平的日子可过,得了,既来之则安之。既然没有现成的太平日子,那姐就想办法让自己好过点吧!哎!穿越人士也辛苦!
  • 梦花枫叶

    梦花枫叶

    “小乖,你跑什么?”梦邪笑的看着只维着半身毛巾的云枫。“你。。你不是睡了嘛。“云枫脸就像充血了一样。"
  • 无限挣脱

    无限挣脱

    这个世界究竟有没有鬼魂之类的存在?这一问题在古代是确定的,在今天是不确定的。没有人能够真正地证实。一个“普通”的人类,当他进入审判界,又会搅起怎样的一阵风波?(注:本书并非无限流)
  • 腹黑首席,晚上见

    腹黑首席,晚上见

    五年前,她带着他的一句不适合,远走异国。五年后,他一出现就将她抵在墙角,擒住她的下巴,“你还知道回来?”。他是足以撼动全球经济的大腕,她是拥有神秘身份的当家律师。他步步紧逼,“你知道吗?在乎就是你感觉那个人一秒逃离你的眼里,就会喘不过气。”她一点点逃离,他不费吹灰之力地钳制,“逃得了公司逃不了床。”
  • 夏末那场伤

    夏末那场伤

    时过沧桑,人走茶凉,望月思乡已是昨日过往,物是人非,唯有泪千行。我翻着照片,忆起和你的点点滴滴。你走了,茶凉了,而我,却还在原地,如果时光能倒流那该多好。
  • 辇下岁时记

    辇下岁时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随身三国杀传奇

    随身三国杀传奇

    穿越后,三国杀传奇这款手游竟然成为了张越的系统型超能力。召唤三国杀主城、绝世武将、神兵利器、奇珍异宝,纵横诸天,成就无上霸业,万界至尊。
  • 泪长安

    泪长安

    长安,谭、程、魏、西门四大巨贾之家,历经百年抗衡已成力均之势。忽一日,程老爷上吊身亡,四府震惊。程家大小姐为查真相,由此陷入一个又一个阴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