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02300000028

第28章 饮食(2)

但吃的时候各有各的方法,煮冬瓜、丝瓜不能太生;黄瓜、甜瓜不能太熟;煮茄、瓠适合用酱、醋而不适合用盐;煮芋不能单独煮,因为芋本身没有味道,要借其他东西来产生味道;山药单吃还是合煮都可以,即便没有油盐酱醋,本身味道也很美,是蔬菜里的全材。

葱、蒜、韭菜这三种东西,是蔬菜里面气味最重的。能使人口齿芳香的是香椿芽;能使人唇齿和肠胃都带上难闻气味的是葱、蒜、韭菜。

香椿芽明知它的香,而吃的人却少,明知道葱、蒜、韭菜臭,而喜欢吃的人却很多。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香椿芽的味道虽然香却比较淡,不像葱、蒜、韭菜的味道浓。

味道浓就被世人所喜爱,甘愿忍受难闻气味;味道淡就被世人忽视,就算香气能引起注意,也不被接受。

生萝卜切丝做小菜,拌上醋和其他调料,用来喝粥最适宜。只是不喜欢吃了以后会打嗝,打嗝时有臭气。曾经闻过别人喷出这种臭气,知道其他人也不会喜欢。

所以,想从此不再吃了。但觉得萝卜跟葱、蒜大不一样,生吃臭,煮熟吃就不会臭,就像初看觉得是小人,而后来才知道是君子似的。虽然有些小缺点,也该原谅,所以仍然照吃。

蔬菜里有具有姜、桂性能的吗?回答:有,辣芥就是。用来制作辣汁的芥子,老的很好,所谓越老越辣。用它来调拌物,没有不好吃的。吃起来就像遇见正直的人,听见正直的言论,困乏的人除去疲倦,郁闷的人心胸开阔,是食物里面让人痛快的味道。每次吃东西的时候都必备,把它比作孔子不撤的姜食。

(清)李渔《闲情偶寄》

汤助于消化

汤是羹的别名,羹这名字,很雅致,很有古风。人们不称羹而称汤的缘故,是怕人们因这名字而看得很古雅,好像是专门为了宴客而准备的一样。却不知道羹是与饭相搭配的,有饭就该有羹,没羹就不能吃下饭。做羹来下饭,是为了节俭,不是为了奢侈。

古人喝酒,就有下酒的东西,吃饭就有下饭的东西。世俗改“下饭”为“厦饭”,错了。古人把读史书当作下酒的东西,难道下酒的“下”字也该改成“厦”吗?

下饭两字,一般人以为是指菜肴而言,我说不是。菜肴只能让人把饭剩下,不是用来下饭的。吃饭的人看了眼前美味菜肴,筷子迟疑不下,不就把饭剩下了吗?

饭像船,汤像水,船在沙滩上,没有水不能下,跟饭在喉间非汤不能下一样。而且养生的方法贵在食物能消化。吃饭配上了汤就容易消化,这是容易明白的道理。

所以善于养生的人,吃饭不能没有汤;善于持家的人吃饭也不能没有汤;宴请客人想要省菜的话,也不能没有汤,宴请客人而希望他吃饱直到一个菜也不剩的话,也不能没有羹。为什么呢?因为汤能下饭也能下菜。

近来江南设宴,每顿饭里面都有汤,就是得到了这个方法的精髓。平常自己做菜,也是这样最好,宁可吃饭没有菜,也不能吃饭没有汤。有汤下饭就算没有小菜,吃起来也很痛快。没有汤下饭,就算有很多美味,有时也会食不下咽。

(清)李渔《闲情偶寄》

面养心

南方人吃饭以米为主,北方人吃饭以面为主,一般如此。《本草》说:“米能养脾,麦能补心。”米和面对人各有好处。但如果常年都吃一种食物,既亏待了嘴巴肚子,又是不爱惜自己的心和脾的表现啊!

李渔是南方人,但是特征很像北方人,性格刚直像北方人,饮食上的强横也像。一日三餐,两顿米饭一顿面,这是介于南北之间,而善于调理心与脾的方法。

但吃面的方法,跟北方有点不同,与南方的差异更大。北方人吃面喜欢做成饼,若做成面条,就是南方所谓的切面。南方人吃切面,油盐酱醋等作料,都下在面汤里,汤有味而面无味。这就是人们只看重汤而不看重面,跟不吃面是一样的了。

若把各种调味品都放在面里,面的味道很丰富而汤很清。这才是吃面而不是喝汤。制作的面名目有两种,一个叫“五香面”,一个叫“八珍面”。五香面自己吃,八珍面用来待客,中间的丰盛还是俭约有点分别。

五香是什么?酱、醋、椒末、芝麻屑、焯笋或煮蘑菇煮虾的鲜汤。先用椒未、芝麻屑这两样东西拌到面里面,再用酱醋和鲜汁三种东西,调和在一起,当做拌面的水,别再用水。拌要拌得很匀,擀要擀得很薄,切要切得很细,然后用滚水来下面,那么精华就都在面里,值得咀嚼品位,不像寻常吃面,面直接就吞下肚去,而只是慢慢品那个汤。

八珍是什么?鸡、鱼、虾三种东西的肉,晒到很干,跟鲜笋、香菇、芝麻、花椒四种东西,一起研成很细的粉末,和到面里,再加上鲜汁共是八种东西,酱醋也要用但不算在内,是因为那是家常用的东西,不能称作珍。

鸡和鱼的肉,要选得很精,稍带肥腻的都不用,因为面的特点是见油就散,散了就擀不成片,切也不成丝。只要看做饼的人,想要让饼松就在面里放油就能够知道了。鲜汁不用煮肉的汤,而用笋、蘑菇或是虾的汤,也是忌油的缘故。

所用的三种肉里,虾肉最方便,很容易擀成粉末,多准备一些虾粉,以备不时之需。就是自己吃的五香,也未尝不可变成六样配料。拌面的汁里,加一两盏鸡蛋清更好,这件东西之所以不写在前面而写在后面,是因为世人知道得多,列在前面又像是抄袭了。

(清)李渔《闲情偶寄》

肉不宜多食

《左传》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不是鄙视他们吃肉,而是鄙视他们不善计谋而已。食肉之人不善于谋略,是因为肥腻的精华汁液,凝结为脂肪,遮蔽住了胸臆,犹如堵塞了心智一样,使他的灵性不再通透。这不是我的猜测,而是经过证实的。

食草的野兽,都狡黠而聪明。只有虎会吃人,吃不到人就吃其他野兽,是非肉不食的。虎又是野兽中最蠢的,何以见得?参看书籍考证就会明白了。

“虎不吃小孩子”,不是不吃,是因为孩子还懵,不懂得怕虎,虎也就以为他是勇士而躲开他。“虎不吃醉的人”,因为喝醉的人有狂态,虎以为是劲敌所以防备他。

“虎不走弯路,人要是遇见老虎,引到弯路上就能逃脱”。虎不走弯的路,不是像澹台灭明不走小路一样,而是脖子是直的不能够回头。虎要是知道走到弯的路上人会逃脱,就应该在大路上把他吃掉了。

《虎苑》上说:“虎所以能制服狗是靠爪牙,如果没有了爪牙,就反而会被狗所制服了。”从这里来看,它之所以能够降伏其他动物来当做食物,全是靠着威猛,威猛之外,什么本领也没有。世人所说有勇无谋的,虎就是一种。

考察虎愚蠢的缘故,就是因为吃肉之外,不再吃别的东西,脂肪填塞胸膛不能产生智慧。“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这个说法,不是已经有了验证了吗?

现在虽然在宣传肉食,但还是希望天下人,多吃不如少吃。没有虎的威猛而加重了愚昧,和有虎的威猛,而让智慧昏沉,都不是善于养生的方法。

(清)李渔《闲情偶寄》

吃羊肉有节制

食物当中折耗最多的就是羊肉了。谚语说:“羊几贯,账难算,生折对半熟对半,百斤止剩廿余斤,缩到后来只一段。”一般说来,一百斤左右的羊,屠宰之后割肉,只能得到五十斤肉。等到煮熟以后,又只剩二十五斤。这是准确不能改变的数字。

生羊肉容易折耗,人们都知道,熟羊肉容易膨胀人们就不知道了。羊肉这种东西最容易吃饱,一开始吃的时候不饱,吃了以后渐渐觉得饱了,这是容易膨胀的验证。

凡是走远路及出门办事,仓促间吃不上饭的,吃羊肉最好。陕西西部,产羊极多,当地人一天只吃一餐,而能够不饿肚子,就是吃羊肉的原因了。

《本草》记载羊肉的时候,拿来跟人参、黄芪对比。人参和黄芪能补气,羊肉能补体。我说羊肉能滋补人,也能够损害人。凡是吃羊肉的,肚子要留点空余,以备它膨胀,如果一开始吃的时候不节制,吃得很饱,饭后一定会有胀得想裂开的感觉,伤脾坏腹的事都是这样发生的,爱惜身体的人不能不知道这一点。

(清)李渔《闲情偶寄》

老雄鸭最益人

禽类里善于养生的,要算雄鸭。怎么知道的呢?从人们的嗜好可以看出来。人们挑家禽的时候,其他禽类喜欢用母的,只有鸭子喜欢用公的;其他家禽喜欢挑年岁少的,只有鸭子喜欢用年长的。所以养生家说:“烂蒸老雄鸭,功效比参芪。”

如果动物不善于养生,精气会被雌性夺走。家禽之所以要挑母的,就是因为觉得它身上聚集了精气。如果动物不善养生,发情以后,就会越长越瘦。各种家禽当中以年幼的为贵,是因为它们的精气还未泄漏。

公鸭能越长越肥,皮肉到老不变,而且吃起来能跟参芪的功效媲美,可见雄鸭善于养生,是不用去考察就能够知道的。如果一定要考察,那么以前没人说起过。

(清)李渔《闲情偶寄》

鱼应肥而鲜

鱼藏在水里,把水作为它的天,和陆地上不同,自认为与世无争,可以保证不受到人类的武器伤害。哪知道渔网的效果比起弓箭更厉害。

不需要竭泽而渔,自然有能捕到很多鱼的方法。虽然,鱼和禽兽同样是一条性命,但觉得鱼被人宰杀,比其他动物容易接受些。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水中的生物容易繁殖,不容易灭绝。胎生、卵生的动物,少的一次几个后代,多的一次几十个而已。而鱼的繁殖,一次产的卵就像几千仓稻米一样难以计数。

如果没有去捕杀,像这样几千仓的繁衍,生生不息,就像恒河里的沙一样,一变再变,多得没法用语言来形容,不是几乎要充塞江河,船的往来还能平坦无事吗?

所以,渔民抓鱼虾就像樵夫砍伐草木,都是应该取的、伐所不得不伐。吃鱼虾的罪过比吃其他东西稍微要轻,所以我在这里定几个规矩,虽然比不上善用刑罚的人,也比酷吏要好了。

吃鱼首先讲究新鲜,其次是肥,肥而又鲜,吃鱼的优点就全了。两个优点都具备当然很好,但是每条鱼往往在其中的一个方面突出,比如鲟鱼、鲫鱼、鲤鱼等,都是突出在鲜,鲜的鱼适合清煮做汤;像鳊鱼、白鱼、鲢鱼等,都突出在肥,肥的适宜炖着吃。

烹煮鱼的方法全在于火候,火候不到时吃,鱼肉生,生就不松;火候太过,肉就太老,老就没有味道。请客的时候,其他东西可以预先做好,鱼必须是活的,等客人来了再做。

鱼的味在于鲜,而鲜又在于刚刚煮熟离锅的时候,要是先煮好了等着,就会使得鱼的美味都发散掉了。等客人到了再热,就像炒冷饭、烫冷酒一样,有样子而味已经失去了。

煮鱼的水忌多,能没过鱼就可以了。水多一点,鱼的味适就会淡一点。

还有一种烧鱼的好方法,可以使鱼又鲜又肥,保持天然的味道,而且快慢皆宜,不用担心火候,那就是蒸最妙了。把鱼放在盘子里,放几盏陈酒和酱油,盖上瓜片、姜片和蘑菇、笋等鲜的食物,猛火蒸到熟透。这个是随时都可以做的,用来款待客人也很好,因为鲜味都保留在鱼里面,别的味道进不去,鱼的味道也不会流失,可称得上是高招。

(清)李渔《闲情偶寄》

困于酒者

有的人是被酒所困,只知道酒味甘甜,哪里想到酒性很烈,能够暗移祸福,使人难以逃避,而且对寿命和元气有很大损害而人却不能察觉。

饮酒致病,或使血败为水,水湿浸渍于肌肉,造成膨胀之病;或湿邪侵犯脾土,而使清浊不分,造成泄泻、下痢之病;或血液不能荣养筋脉,造成筋脉驰纵或拘挛,甚至眩晕猝倒发为中风。

过度沉溺于饮酒,没有节制,则精髓衰败。久醉可导致阴血日渐散亡,未到中年则病变百出。受到酒的危害的人,不知有多少啊。

(明)张介宾《景岳全书·传忠录·天年论》

孔丘食诫

粮食不嫌做得精,肉和鱼不嫌切得细。

粮食霉烂发臭,鱼和肉腐烂变质,都不能吃;食物颜色难看,不能吃;气味难闻,不能吃;烹饪不当,不能吃;不是吃饭的时候,不能吃;肉切割不当,没有适当的调味酱醋,不能吃。

肉虽然很多,但不能吃得比粮食还多。

只有酒没有一定标准,以不醉为宜。

街上卖的酒和干肉,不能吃。

不去除姜料,不能多吃。

(东周)孔丘《论语》

陶弘景食诫

真人说:“虽然经常服用药物,但不知修身养性的方法,也是难以长寿的。”修身养性不能吃饱后就躺下,或终日坐着不动,这些都不利于长寿。

人应经常从事劳动,但不要过度劳累,不能勉强去干自己不能胜任的事;饭后应散步,以此为乐。流水腐,户枢不蠹,就是因为经常运动的缘故。

人不应在夜间吃食物,倘或吃了东西,就应在庭院里行走大约数里远才好。吃饱就睡,会导致百病丛生,其原因就是食物难于消化,以致积聚生疾。

应少吃多餐,不能一顿吃得很饱,以致难以消化,应经常有一种似饱非饱、似饥非饥的感觉。会养生的人,饿前吃东西,渴前饮水,这样便可以避免两种情况:饥饿时再吃食物,常常会吃得太多;渴时再饮水,常常会饮得太多。

饭后散步,随后用手按摩腹部数百次,对人大有好处。青牛道士说:“吃东西不能太饱,所以道士总在是饿前吃东西;饮水不能过量,所以道士总是渴前饮水。”饭后行走数百步,对人有好处。晚饭后行走五里左右再睡觉,可以使人不生病。

(南朝)陶弘景《养生延命录》

饮食诸忌

吃东西时,应先吃暖东西,后吃冷东西。原因何在?因为,肾脏属水,水的特性总是冷的,所以要用暖食先温暖肾脏。不管一年四季天气如何变化,总是这样做是十分有益的。仲夏期间更应该先温暖肾脏,因为这时阴气潜藏在肾内。

吃东西不要太饱,太饱易伤心,心受损就会出现气短胸闷。进食结束后,先用手按摩腹部数十次,同时仰面呵气二十次,可以消除食毒。

进食完毕,不要马上睡卧,否则会损伤肺气,影响营气和卫气的流通,这是由血脉凝滞所造成的。关节四肢滞重,特别贪睡,很多疾病便会由此而生。

饭后一定要先休息一会,步行三五十步,等食物消化了,内心平静了,方可睡下。睡时不要讲话唱歌。人的五脏如同钟磬,不叩击不会发出声,这就是养息所应体悟的奥妙。

饭食是为了助气,吃得过饱会影响气的运行。特别忌讳饭后立即睡卧,容易得气痞和头风病。吃东西不能太粗太快,太快易伤气,太粗易伤脾。脾损即形成食劳,这是男子五种虚劳之一。饱食后不要快速行走、骑马、登高、涉险,否则肯定会伤害人的内部器官。

不要在夜里吃东西。太阳落山后,脾不再发挥其消化水谷的功能,原因就在绝断了各种声响。脾偏好音乐,音乐能促进脾运动水谷的功能。《周礼》中说:“音乐能促进食欲。”所以,各种音响都对脾的磨动起着最重要的作用。

如果腹内存在着一些冷气,食物就难以消化,并且还会使胃受损。胃受损就会出现胃翻,胃翻即是不受谷气,这样就会呕吐不止,呕吐反过来又会加重胃翻。

夜晚不宜过多食用肉面生脍之类的食物,夏夜短更应注意。生脍不可和乳酪同食,这种食物虽在夜晚可以消化,但对脾胃有很大损害,导致脾劳。一般晚上不要吃过多的煎饼,特别易损伤脾胃,患有风气的人更不能吃。

吃了热东西后,不能用冷水漱口;吃了冷东西后,不能用热水漱口。冷与热相遇,往往会引起牙疼,使齿根外露。吃烤肉,如果趁热吃,往往会引起风疳、牙生虫或牙齿变黑发黄,以至牙齿渐渐缺落,还可导致血脉不通。

不宜偏食五味,否则相应的脏腑边会出现损伤。太咸的食物损伤肌肉,因此不可以贪嗜。甘甜的食物对胃脏有伤害,辛辣的食物对眼睛有伤害,苦涩的食物对心脏有伤害。

同类推荐
  • 足的保健细节和养生(现代健康丛书)

    足的保健细节和养生(现代健康丛书)

    俗话说:“人老脚先病”。人体衰老往往从脚腿运行不灵开始。现代社会,物质丰富,出门坐车回家躺椅,工作时也是坐的时间多。因为脚部运动不多,加上饮食中高脂肪、高胆固醇偏多,以致于血管患者日益增多,危害健康,影响寿命。因此,养生之道不可忽视脚部保健。中医学认为脚是人体之根,是人体元精及元气凝聚之点。双脚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十二经络的重要起始部位,脚上还有很多通往全身的重要穴位。因此,脚部保健关系到整体健康。由于人的脚掌上密布着许多血管,故又被医家称之为人体的“第二心脏”。
  • 心理医生讲述的88个故事

    心理医生讲述的88个故事

    本书通过讲述一个个案例,逐一分析种种心理问题,给出心理医生专业的治疗方案,给人以具体实用的指导。
  • 谁“偷”走了你的好睡眠

    谁“偷”走了你的好睡眠

    本书全面介绍了失眠的原因、危害以及如何治疗失眠的各种知识和方法。
  • 高血脂科学保健指南

    高血脂科学保健指南

    由于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使血浆一种或多种脂质高于正常称为高脂血症,继发性多发生于代谢性紊乱疾病或与其他因素年龄、性别、季节、饮酒、吸烟、饮食、体力活动、精神紧张、情绪活动等有关。本书从症状分析入手,涉及中医治疗、药物治疗和饮食治疗,向广大读者介绍科学的预防和治疗高血脂的知识和方法,以增强人们自我保健的意识和能力,让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
  • 外公是个老中医:全家烦恼一扫光的经典老偏方

    外公是个老中医:全家烦恼一扫光的经典老偏方

    本书记录了老中医——“外公”张中和50多年来的坐诊经历,翔实地介绍了百余种实用的经典老偏方。
热门推荐
  • 三分做事七分做人的49个关键(下)

    三分做事七分做人的49个关键(下)

    本书论述了人生成败的道理,包括要想成事,先学做人;做事先做人,得意不忘形;立业要先立德,品格终于能力;有容乃大,忍者无敌;做事急噪乃大忌,做人低调实高贤等内容。
  • 妾夺天下

    妾夺天下

    上一世她以为自己遇到良人,甘愿为妾。她出身普通,只求一心人,却与天下宝库扯上关系,他们接近自己是为了权还是为了财?她再次睁眸,又是另一场战争的开始。这一世她如履薄冰,想要的,是天下!只是,那些曾经说爱她的人呢?为什么又要推她到万劫不复的地步?当她陷入那一张阴谋之网的时候,她想要抽身,却已经不能。她用尽计谋保全自己,只是,她倾尽天下,夺得天下,回眸一看,他已然不在自己身后。
  • 乐之巅

    乐之巅

    这是一个强者为尊的界面,唯有强者才能生存下去。且看孤儿少年龙天如何开创属于他的传奇。
  • 东莞丽人

    东莞丽人

    2014年,东莞火了。随着扫黄的深入开展,焦点开始转向性产业后的层层黑幕。这个被许多人称为“性都”的城市,时刻被人们关注着。本小说以这样的一个背景创作。原汁原味呈现东莞的人和事,用唯美的笔触写下那个时代的痛感,对于一座阵痛后美丽着的城市,这是一部奋斗史;对于四个女人,这是一部爱情史,对于每一个打工者,这是一部漂泊史!
  • 你给本小姐站住

    你给本小姐站住

    十月得天空格外美好,绿色得大草坪躺着七个男女,蓝蓝的天空白白得云,淡淡得甜浓浓得爱,这是一个属于青年人的舞台,在这里,他们演绎着各自的精彩。
  • 死神交易

    死神交易

    十八年前,她被狠心送至地球,从此淡忘了一切……十八年后,她是黑道蔷薇,国际杀手界第一把交椅,却被手下陷害枉她还顾念可笑的友谊!一朝醒来,蓝眸重现,却是废人一个!然而,骄傲如她,又怎会就此认命?为了身世之谜,她踏上了寻找线索之路。将要面对的,却是爱情与亲情的艰难抉择!但,心属于她自己!怎样决定,也是她的权利!一场交易,换取属于她的自由与幸福!
  • 重回在都市

    重回在都市

    从小去阴间的赵昂和师姐被人追杀,无奈之下赵昂施展出禁术没想到回到阳间的身躯里。面对卓越家世的宿敌,阎王突然来的命令。九龙鼎?百家争王?阴阳乱界?赵昂践踏四方,看他如何成为都市强者。
  • 乱世魔神

    乱世魔神

    “没有足够的实力在哪里都一样被欺负!”这是风飞羽很小的时候就有的认识,为了自己和所关心的人不被欺负他踏上了魔法修习的艰难道路。本来以为自己的修为足以傲视天下的时候,他却在飞蝗队的老巢听到了一个神秘的声音说出的这句话“天下大乱的时候魔灵中期的修为只配做配角。”
  • 第三条道路:21世纪中国第一个诗歌流派

    第三条道路:21世纪中国第一个诗歌流派

    《第3条道路》21世纪中国第一个诗歌流派,收集了诗歌、将要或正在进行转换时,我们必须警惕纯粹的技术。打个比方吧:当我们在思想的大海里邀游时,最好是脱掉学术的外衣。“我们并不是生就做学者的,而且说不定正是对我们器官机能的一种滥用,才使我们变成了学者;而对这一点国家是应该负责的,国家豢养了一批四体不勤的人,而虚荣又美其名为哲学家。”
  • 伏锦传

    伏锦传

    东汉末年,乌程侯孙坚死于战乱,身上留下奇异“卍”字符。五年后,其子孙策为调查杀父之案,与好友周瑜一道踏入征程。乱世英雄四起,迷雾重重,真相究竟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