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02300000024

第24章 调息(2)

魏伯阳说:“耳、目、口三宝,宜封藏而不宣发泄。”此三者为何被称为三宝?因为耳为精窍,目为神窍,口为气窍。如果耳沉迷于声乐,精从耳窍耗散而不能固守;眼睛被颜色所感,神就随色散而不聚;口说话,气就随言而不聚。如此重要,怎能不称为三宝?修身养性之人,不注意这三宝,以及保养精、神、气,则大错特错。

若精从下泄,气往上散,水火相离,而不能相互交融,都是心导致的。如果心无爱念,则精不下流;不生愤怒,则气不上散;万念不生,则各种思虑消失,水火自然互济。

若无思虑,按照常理,则心情安定。如果一向清静,而此灵涣散,称为顽空,也称为痴,痴就是指不灵。所以,佛教有贪、嗔、痴三戒。贪即欲,嗔指发怒,欲与怒是水火不济的根本原因。没有贪嗔,则专一;不痴,则聪明。聪明与专一相结合,则易得道。

(明)高濂《遵生八笺》

鼓呵消积滞

有因进食不当而致饮食不消而停滞于肠胃,也有因气滞运行不畅而积者,长期如此,则脾胃损伤,即使用药也难治愈。

如若能够节制饮食,避免愤怒生气,不使之出现积聚当为最好。假若已有积聚,此时可坐直身体,闭气调息,缓缓进行深呼吸,待气满后再缓缓将气呵出。如此行五至七次,到胸腹舒畅后即停止。

歌诀上说:“脾虚气滞饮食将难以消化,胸腹中气满而胀最难调理,缓缓做深呼吸以鼓动肠腹,再缓慢将气排出体外,则身体安泰舒畅。身体安和后,不要过度劳累。”

(明)冷谦《修龄要旨·导引歌诀》

叩齿牙无疾

牙齿有病,是由于脾胃有热,循经上蒸而致。每天早晨睡醒时,上下牙齿相互叩击三十六次,后舌在齿内外搅动,不计次数,到津液满口为止,然后分三次缓缓咽下。大凡解小便的时候,需紧闭口,咬住牙齿,待小解完即可开口,这样则永远不会患牙病。

歌诀上说:“热极生风易引起牙病,每日清晨睡醒时上下牙齿相叩,用津液漱口后咽下。假若经常这样做而不间断,即便到老也没齿病,且如少壮之人一样。”

(明)冷谦《修龄要旨·导引歌诀》

乐观鬓不斑

思虑过度,则耗神劳伤气血而致两鬓斑白。应在夜间二十三点至一时,握拳盘腿而坐,集中心神摒除杂念,使两眼目光上视脑,意念中的光从脑至尾骶骨,然后再从尾骶骨上升到脑,下降入丹田,往返运行九次。长久地导引存想,则使人全身气血充足,精力充沛,头发可由白变黑。

歌诀上说:“神清气和可使人精气充足,通过禁食,意念中存思真气,紧守丹田,以养成神仙之体。心中思虑的诸多事都消灭,要学神仙也不是很难的事。”

(明)冷谦《修龄要旨·导引歌诀》

运睛除眼翳

伤于热或伤于气,或肝肾虚损,可导致眼睛昏花,视物不清,若长时间不进行治疗,最终会致双目失明。每天睡起时,盘腿而坐,集中精力,摒除杂念,闭目合上双唇,并将双眼轮回运转十四次,双眼紧闭一会儿,再突然睁眼大瞪,长久锻炼而不间断,则眼睛疾病都可以消除。此时切忌贪图色欲及书写细小字。

歌诀上说:“喜怒伤神而致眼睛不明,此时应合上双唇,闭上目眼睛,以养肝肾之阴,肾精足则气化健,气化健则精神旺盛,眼内的诸疾便可自行消除。”

(明)冷谦《修龄要旨·导引歌诀》

托踏以轻骨

四肢也应该经常进行锻炼,就如经常转动的门轴不至于腐朽一样。模仿熊、鸟的动作做各种吐纳导引之势,这些都是养生的方法。

平时双手向上托,如举大石,两脚前行,如走平地,意念存想神气,按四时行嘘呵诀十四次,那么就会使身轻体健,能耐寒暑。

歌诀上说:“精气充盈平和则五脏安和,四肢健而骨强坚,虽然不服用药物,即使居住在尘世上,也可生活得像地间神仙一样。”

(明)冷谦《修龄要旨·导引歌诀》

搓涂自美颜

面色憔悴,是由于耗费心思、劳累过度所致。每天早晨盘腿而坐,闭目凝神,摒除杂念,存想气从体内到达体外。将两手搓热,趁热按摩面部七次。然后用漱的津液涂于面部,反复揉搓数次。不间断的做半个月,可使皮肤光洁柔润,比平时增色许多。

歌诀上说:“少思少欲可使人气血充盈,这样五脏就能安和而无疾病,衰老的容颜也会变得容光焕发,从而不再羡慕人世间最荣耀的事情了。”

(明)冷谦《修龄要旨·导引歌诀》

无心得大还

返璞归真的养生之道,是修炼养生的最高境界。无心之人能保持心神的永远清净。人能保持清静之心,则能洞察天地万物并与之和谐统一,怎么会达不到返璞归真的最高境界呢?《清静经》已经作了十分完整的论述。修炼的人,能够自己身体力行的去做,想达到清静虚无的境界,则易如反掌。

歌诀上说:“有所作为的修炼虽说很重要,而无声无息的修行更有其独到之处。如同中秋子时的月亮,无声无息的照射着大地。”

(明)冷谦《修龄要旨·导引歌诀》

调息之法

养气之人,走路要缓慢而稳健,站立要稳定而恭敬,坐要端庄而正直,说话声音要低而柔和,各种动作均须端庄自在。应当从动中练习存想之法,应变时求得精神安定,使整个身体保持阴阳调和的状态。行之日久,则自然有明达的贤士形象……

人生活于气中,如鱼生活于水中,气充养人之身而人不自知,水育鱼而鱼不自觉。养气之人应从调理呼吸入手。调息有四种。凡是用鼻呼吸,能发出声音的,是风呼吸,停留于此阶段则使气散。虽呼吸无声音而鼻中自觉涩滞,这是喘呼吸,停留于喘呼吸则使气机结滞。

呼吸没有声音也不觉滞涩,但自觉有气的存在,这是气呼吸,停留在气呼吸则伤气。所谓的息,是呼吸极度微弱,若有若无,自觉无气出入鼻中。

朱熹在《调息铭》中说:“调息到极度安静,呼气时默念‘嘘’字,自觉如同春天池沼中的鱼,生机焕发。动极而呼,则如百虫伏藏,其伏藏后则无任何形迹。”春天的鱼得温和之气则开始活跃,但它的活动很少。冬天百虫含寒气而伏藏,其不留任何足迹。

调息要练到使呼吸极度柔和,若有若无。这样,呼气时全身的毛窍都可泻浊气,吸气时全身的毛窍都开启让清气进入体内,调息不停,则真气也充盛,这确实是重要的方法。

人身的气有好多部分,有行气、横起气、诸节气、百脉气、筋气、力气、骨间气、腰气、脊气、上气、下气,如此等等,各气都有其相应的位置和功能,不能使其发生混乱。乱就会变为邪气,重则生癫狂之病,甚至致人死亡,轻则出现虚损、邪实之病。虚则身痒,实则身疼,疾病随之而生,皆由于气机紊乱所致……

如行走过久,想坐时,这是由动入静,就座前应先缓行数步,使其气略为舒展,渐渐放松身体,使静止的气来,运动的气去,随之而坐,则粗气不会干扰精细之气。如果坐久想行走,这是从静到动,应当先稍微活动一下身体,或伸展手足,或作自我按摩,然后坐起,慢慢地走,不然,有静气在身,与动气相悖。其他各种动作,均应依次而行。

最初习练调息时,需要意想有一股气从脐部出入,练至呼吸极度细缓后,不用口鼻呼吸,只用脐呼吸,这时就像婴儿在胞胎中呼吸,故称作胎息。

开始时吸气一口,然后停闭呼吸,用脐进行呼吸,默数呼吸次数,数至八十一次,或一百二十次,从口中呼气一口,呼气要极度柔和。把鸿毛放在口鼻上,呼吸时以鸿毛不动为法度。这样逐渐的练习,日久可数至一千,能使人变得年轻。

气宜柔而不宜强,宜顺而不宜逆,宜定而不宜乱,宜聚而不宜散。所以,最忌发怒。怒气一作,则气强而不柔和,气逆而不顺,乱而不定,散而不聚。如果勉强行闭息之法,就会使人咳嗽……另外,过食生菜肥鲜的食物,也使人的气难以通畅。不按时而食,吃引起动气的食物,也让人气逆。过多思虑则气乱,过多言语则气散,这些都是应当戒禁的。

(明)袁黄《摄生三要》

呼吸深则精固

人的精气藏在肾中,就像井水下行潜藏在深深的九泉。井水下行后而又能向上,是依靠汲水器上的绳索。精气下行后而又能向上,则是靠呼吸。

呼吸的功用就像汲水的绳索一样。汲水的绳索长,那么打水的桶就能下行到水里而后上升;汲水的绳索短,那么打水的桶还下不到井沿。呼吸深长的,能够让气贯彻脚底涌泉穴,再上贯泥丸,其精常常能够周流全身;呼吸短促的,其气运行到半路就停止了,则其精不能充盈其身,于是产生疾病。

庄子说:“真人者,其息深深。”又说:“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以踵,就是呼吸的气要下行到足跟;以喉,就是气的出入只在喉部而已。

人有生命,不过是气所汇聚而成。而气的出入,在呼与吸之间。少年和壮年时期,吸入的气较长,呼出的气较短,所以其气一天一天壮盛,而身体也逐步发育完备;到了老年,呼出的气较长,吸入的气较短,所以其气一天天耗散,而身体也趋向灭亡。

(明)庄元臣《叔苴子内篇》

胎息之法

《胎息铭》中说:“咽气三十六次,胎息修炼以咽气为先。吐气要细缓,吸气要柔而长,行立坐卧均应这样。习练的环境宜清净,忌食腥膻之物。名为胎息,实则是内丹术,此法不仅能治病,而且可以延年益寿……”

以上所论胎息之法,不论行住坐卧,均可进行锻炼。一呼一吸,气皆从鼻出入,吸气要长,呼气应缓慢柔和……习练时,先调匀呼吸,舒展四肢,再用鼻微吸清气,并缓缓的伸缩手足,使手足之气机通畅,吸至气满,再细细的呼气。这样一呼一吸,称之为一咽。待呼吸回复到原来的状态,再用鼻吸气,如此呼吸三十六次,称之为三十六咽。

咽完后,调匀呼吸,自觉呼吸极度微细。此时凝神定息,闭口和鼻,将气沉于丹田,自觉此时呼吸在脐肾之间,而不是口鼻在呼吸,这才是真正的胎息。

若此时凝神入定,任其自然呼吸,自觉进入一种昧蒙混沌的状态,与整个自然界融为一体,这时才真正体会到进入一种绝妙的境界。

(清)冯羲《颐养诠要·修炼》

苏东坡养生法

每晚子时起床,披衣盘足端坐,面朝东或南,叩齿三十六遍,双手握拳,屏气,闭目存想五脏,肺为白色,肝为青色,脾为黄色,心为赤色,肾为黑色。

再意想心火光明洞彻,下入丹田之中,屏气至腹满气极时,即慢慢地呼气。待呼吸调匀后,用舌在唇齿内外搅动,以使津液渐生,勿咽下。再如前,屏气,意想五脏之色,降心火于丹田中,调均呼吸,舌在齿唇内外搅动,以生津液。

如此进行三次,待口中充满津液,即低头咽下,意想津液随气进入丹田。锻炼时,要精神专注,意念精纯,津液咽下时要汩汩有声,直入丹田。

按照上述的方法锻炼,共闭息九次,咽津三次。然后用手按摩两脚心、脐下及腰背,使其发热。再用两手掌搓热,趁热用手掌按摩两眼、面、耳、项,皆使其极热,按捏鼻梁五七次,用手指梳头百余遍,再入睡至天亮……

练习闭息要循序渐进,使闭息的时间逐渐延长,以脉搏的跳动来衡量呼吸的次数,脉搏每跳五次呼吸一次。近来,闭息的时间已经逐渐延长了,每闭一次,脉搏跳动二十余次,再行呼气。大概现在已经能闭息二十余次。但又不可强行闭息太久,以免使气机错乱,或奔突而出,反而危害身体。一定要谨慎啊!

另外,要经常节制晚饭,使腹中保持宽虚,气能回转。白天无事时,也可闭目内视,漱津液咽下,按摩耳目,以培育体内真气。只要能保持清净专一,就容易见效果。

(清)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养生诀上张安道》

偷闲调息

《勿药元诠》中说:“劳心劳力之人,应当随时抽空习炼调息之功,以保护损耗的元气。人体元气以呼吸为根本,息调则气也调,气机调和则能遍流周身四肢而无阻滞,从而使全身经脉安和,神情清爽。这样,虽劳也不使人觉得过分苦楚。调息时身体端直静坐,排除杂念和思虑,宁静心神,口目俱闭,只用鼻缓慢的呼吸,任其自然出入,不可过分在意呼吸,否则,反而使本来运行通畅之真气停滞而不畅。”

(清)佚名《养生至论

同类推荐
  • 衣食住行与中老年保健

    衣食住行与中老年保健

    本书分三篇即基础篇、未病预防篇、已病养治篇,向广大读者全面介绍有关中老年的基础知识,预防老年常见病的方法及治疗原则,尤其是介绍蕴含在日常生活,即“衣食住行”中的防治知识,是中老年朋友的实用参考书,也可供相关医务人员参考。
  • 不老生活方

    不老生活方

    本书内容包括:生命的加减法、不老饮食方、不老运动方、不老睡眠方、不老心理方、不老习惯方等。
  • 绿豆的养生智慧

    绿豆的养生智慧

    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让读者了解绿豆食疗养生的效果,知道绿豆如何搭配最滋补,通晓绿豆科学烹调方法,走出绿豆的食疗误区;第二部分收录了绿豆养生保健方130个。
  • 常见病的饮食调理与禁忌

    常见病的饮食调理与禁忌

    《常见病的饮食调理与禁忌》写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文化的内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已不再满足于饮食上的温饱,而是希望通过合理的、科学的膳食,达到健身养生、延年益寿的目的。人们在饮食中不仅追求味觉的享受,更讲究食物营养的科学性,即不仅要吃得饱、吃得好、吃出品味来,还要吃得科学、吃得卫生、吃出健康来。因此,食疗的概念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和重视。通过食物的合理调整和搭配,不仅能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强身健体,还能对某些疾病起到预防和治疗作用。
  • 流动的生命:瑜珈

    流动的生命:瑜珈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瑜伽体位法、呼吸法、契合法、收束法、制感、专注和冥想,结合作者多年练习和教学实践,是方便读者练习瑜伽的实用教材。
热门推荐
  • 修媒

    修媒

    靓影修媒窥月中红颜易老线难求宁肯舍身修来世只恨月老终无情月无影风未静白衣飘然终绝境情未了愿难泯只恨你我缘太浅终是含恨绝离别莫莫莫舍今生弃来世从此你我是陌人生与死何来畏静看生死笑人间
  • 和这个世界,正面相遇

    和这个世界,正面相遇

    一个漂亮的成都女孩,花了几年时间穷游新西兰、澳大利亚、法国、意 大利、西班牙等国家,近200多座城市。她深入每一 座城市和小镇,探知当地的文化,倾听他们的故事, 记录他们的喜怒哀乐。一路上,她记录了上百个关于 爱和心灵探险的故事。不为美景,只为遇见这世界上 一颗颗独特又美丽的心灵。《和这个世界正面相遇》作者凯伦Q,世界知名 美女旅行达人,当前文笔最好的旅行作家。几年下来 ,她深入旅行了中国台湾、印度、俄罗斯、西班牙、 法国、意大利、土耳其、澳大利亚、新西兰、斯里兰 卡、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缅甸、韩国等20多个 国家和地区,200多座城市。目前,仍在路上。
  • 不一样的温州人:揭秘温州人的创富秘密

    不一样的温州人:揭秘温州人的创富秘密

    从生意的实际运作角度,为您总结了温州人赚钱做生意的与众不同之处:不一样的思想、不一样的观念、不一样的素养、不一样的品质、不一样的胆量、不一样的创意、不一样的人脉、不一样的手段。现如今,在中国,温州人已经成为了财富的代名词。雄鸡报晓的中国版图上,温州人是一群最能赚钱、最会赚钱的商人群体。成功的经验总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赚钱就应该向温州人学习。
  • 长门纪事

    长门纪事

    李絮和大多数打工挣月薪的女人一样,生平最大的伟愿就是能当条米虫,过上懒猪一样的幸福生活。有一天梦想竟然成真了!她变得无比富有,不用工作,早上可以睡到自然醒,有几十个人一起伺候她,山珍海味随便吃……只是稍有一点美中不足之处:这个梦想是在遥远的西汉长安,那个历史上最著名的冷宫——长门宫里才实现滴……--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人间鬼事

    人间鬼事

    人生无常,苦、空、无我,尤其是六道轮回,更为痛苦!积怨的灵魂,在这世间游荡,用它们的方式来了结着一切的因果……天生“五弊三缺”的赖二,靠着修习佛门和道家法术驱魔捉鬼,积攒阴德以维持自己的“半条命”,等到那个给予他另外“半条命”的人出现,他的人生才能彻底改变,然而等待的过程中却发生许多惊心动魄、骇人听闻的恐怖事件……
  • 极品唐王混都市

    极品唐王混都市

    杨景,自中土大唐穿越而来……这不是笑话,这是一个悲惨的传说。话说大唐至德二年,安庆绪袭杀安禄山后,派汴州刺史尹子奇统兵三十万攻睢阳。睢阳太守许远向张巡求援。张巡引兵自宁陵向睢阳进发,攻破叛军防线与睢阳守军会合。当时,贼兵众而唐军寡,张巡部将南雯云决意以身殉国,致信江南大侠杨景,向挚友托孤。
  • 工作不努力 努力找工作:责任胜于一切

    工作不努力 努力找工作:责任胜于一切

    要做好一份工作,开创一份事业,仅仅承担责任是不够的;要成功,更要找对工作方法,讲究策略。本书详细地介绍了怎样找方法,怎样给自己定位,怎样提高自己的效率,怎样克服缺点等等。所有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助你成功。
  • 修养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修养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修养故事》每个典故包括诠释、出处和故事等内容,简单明了,短小精炼,具有很强的启迪性、智慧性和内涵性,非常适合青少年用于话题作文的论据,也对青少年的人生成长以及知识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 幻界重生

    幻界重生

    一个人在穿越后却失去了自己的记忆,这是一种悲,还是一种喜,面对世界的无奈该做怎么样的选择。孤独的心灵在另一个自己陌生而又熟悉的世界怎样才能磨练自己的意志,痛苦、无奈、庆幸、喜悦。
  • 法天武域

    法天武域

    谋天下之先,武尘寰之最。盛武时代,世间强者为离火、息壤、真阴之水、无是之风相互争夺不休,而在尘嚣之外,一株周陶之木悄然生长着……九百年后武学衰微,一个孩童的小拇指被斩去,埋在周陶之木的根下。步武、开阳、大宗师、化道,步步走上顶峰。只是,你能留下明月,明月却留不下你。那痛,从九百年传来,带着沧桑的黯哑,你感觉到了么?你还寻的到么?PS:写权谋,诡计略多一点。设定偏向中武世界,打不爆星球,活不过纪元。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