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75700000005

第5章 高度警惕民族心态的危险“重构”(1)

——2008年以来舆论发展的过程、分析与对策

关 刍

最近,网上有一条很流行的段子:“中国人固有一死,或死于地沟油,或死于石灰面粉,或死于结石奶粉,或死于毒疫苗,或死于危房,或死于拆迁,或死于日记,或死于酒色,或死于宝马车轮下……中国人口号:一天一杯牛奶,震惊一个民族!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地沟油、毒奶粉、危房、拆迁、日记、车祸,将这些词语略加拼凑,中国人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丧失起码生存权利的形象跃然纸上。固然,每个词汇都折射出转型时期中国的某种不完美,但问题是,这些缺陷是中国社会的主流吗?这些词语所描绘出的中国人的生活图景,是13亿中国人民每天感同身受的生活吗?

稍有些常识和理性的人都会知道,它们不是主流,这幅图景并不真实。然而,如果任由这些词语及其背后的隐喻在国人心中蔓延开来,甚至取得对中国社会的定义权,中国将重蹈日本和俄罗斯的覆辙,13亿国民尤其是中青年群体的心态将面临危险的“重构”,中华民族一个世纪以来的奋斗将被解构,民族复兴将功亏一篑。

一、2008年以来中国经济社会的基本面

2008年至今,是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影响显着增强的一段时期。且不论高速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和不断增加的城乡居民收入,仅从改善民生幸福和促进社会和谐的方面讲,这一时期,执政党和各级政府在“科学发展”和“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引下,取得了实实在在、不容否定的成绩。就业方面,登记失业率一直控制在4.3%以下,每年新增就业岗位保持在1000万以上,即使在金融海啸席卷全球的2009年,就业岗位也增加了1100万;农村改革方面,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初步建立,农业税等涉农税费已完全取消,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3%,达到5153元;社会保障方面,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全面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逐步推开,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面实现省级统筹;住房改革方面,政府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全面推开经济适用房、保障房和廉租房建设。应该说,中国绝大多数普通老百姓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受益良多,吃穿住行等切身利益得到进一步保障,理应怀有一种乐观、平和并充满希望的心态。

这一时期,中国也迎来了一个又一个世界瞩目的时间节点和喜事盛事。2008年北京奥运会,2009年上海世博会,将一个自强不息的中国展现在世界面前;改革开放30周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给中国人民和国际社会抚今追昔、以史为鉴的契机;歼-20战斗机成功试飞,瓦良格号航母科研平台下水,天宫一号顺利升空,展示了中国日益强大的军事工业实力和科技研发能力。更为难得的是,无论是在2008年由美国次贷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中,还是在目前正在发酵的欧债危机中,中国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积极作用,不但自身保持了经济持续增长的势头,而且拉动全球经济向好发展。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的整体增长70%是靠新兴国家拉动的,而中国拉动了50%,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名副其实的中心。按国别GDP计算,2010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树立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又一座里程碑。纵观这些亮点和成就,我们有理由做出这样的判断:中国正在完成从传统大国向现代化强国的转变。在这一时代发展的趋势之中,中国人理应怀有一种积极、向上并充满自豪的心态。

可以说,以上是中国近些年经济社会的基本面。令人错愕的是,主流的、正面的、积极的基本面并没有在网上舆论中形成优势,甚至被忽视、被歪曲、被打压,反而是那些支流的、反面的、消极的次要面成为网上舆论关注的主要题材。《半岛都市报》一位记者的微博里写道:“电视和电脑的区别:打开电脑,就觉得社会黑暗,官员腐败,恶势力横行,民不聊生,仿佛马上天就要塌了;打开电视,就觉得社会和谐,人民幸福,载歌载舞,天下太平,长治久安,一百年都不会出事。其实,现实生活中电脑是生活照,电视是婚纱照。”貌似客观睿智,实为偏激极端,短短六七个小时便被转发300多次。

这样的言论在网上还有很多,其特征是罔顾社会现实的基本面,放大或虚构大量负面“事实”,在网民中制造悲观绝望、极端偏执、否定一切的阴暗情绪。若任由这种舆论传播下去,中华民族的心态将先被“解构”,再被“重构”,健康向上的民族心态将被彻底消磨,中华民族的下一代将在民族心态“自我实现预言”功能的助力下,走向沉沦。这一现象,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二、2008年:危险的起点

2008年中国发生了两件大事:炎黄子孙的不屈抗争和团结互爱在汶川地震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社会主义中国的文明强盛和蓬勃活力通过北京奥运会远播四海。然而,正是时代旋律激昂澎湃的2008年,成为网上舆论发生转向的关键一年,以及民族心态发生变化的危险起点。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2008年之前,各类炒作事件及伴生的流行词汇对社会心理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芙蓉姐姐、小胖、凤姐、超女、馒头、暂住证、钉子户、黑砖窑、周老虎、很黄很暴力等,大多数是基于娱乐目的的炒作和自得其乐的关注,即使是较为敏感的司法事件也多只是个例,在得到妥善解决后销声匿迹。对有全国影响的事件略作梳理,可以看到,2005年全民关注的焦点是“超级女声”及围绕其展开的娱乐炒作,2006年的焦点是以百家讲坛为载体、以“易中天品三国”为代表的历史热、国学热,这种温度一直延续到2007年,造就了于丹《论语》心得和《明朝那些事儿》的风靡,对中华文明优秀文化的探究和对中华帝国骄傲历史的探寻,成为社会各界的共同关切,同时,由于中国股市在2007年10月达到巅峰,成就了当年下半年《货币战争》及相关话题在中国的热炒,这也反映出中华民族居安思危的行为方式和思维习惯。由此可见,2008年之前的网上舆论虽然也有不和谐的声音,甚至初步显现出“全民娱乐化”的倾向,但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与2008年以后网上舆论负面、消极甚至绝望的走向明显不同。

奥运会是全方位、深层次展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国民面貌的世界性体育盛会,承办2008年奥运会给中国带来了展示经济发展成就乃至社会制度优越性的难得机会。但无论在国际还是在国内,都有各种势力对北京奥运会含沙射影、说三道四,“劳民伤财论”、“扰民论”等论调纷纷出炉,其根本目的就是否定中国经济发展的正义性和社会制度的合法性。从“藏独”势力破坏火炬传递到西方国家抵制奥运会,再到外国运动员担心中国环境污染的新闻炒作,无不反映出某些势力、某些人群对中国举办奥运会的敌视敌意。北京奥运会最终不以任何人意志为转移地完美收关,中国代表团历史性地在金牌榜夺魁,赢得了世界的尊重与喝彩,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对国内外一切质疑和诋毁做出了最有力的回击,但也招致了他们新一波的反扑,在天灾人祸的大背景下,这种反扑逐渐显出效果。所谓天灾,是指当年5月发生的汶川特大地震,地震转瞬之间毫不留情地剥夺了数万人的生命,毁掉了一座座人们辛勤建设的城市,通过电视和互联网的渲染,给国民以极大的心理震撼,有部分人甚至开始质疑生命、生活、工作是否有意义。所谓人祸,是指肇始于2008年9月的以雷曼兄弟破产为标志的国际金融危机,给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带来了经济衰退的担忧和恐慌,中国的高收入群体和中低收入群体普遍陷入对未来的担心和迷茫之中。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在一系列应接不暇的事件炒作和令人眼花缭乱的语言生产中,我们的民族心态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

三、2008年来负面事件炒作的脉络与特点

1.2008年

北京奥运会的圣火8月底刚刚熄灭,9月,一个经互联网传播,进而得到官方、民间关注的网络事件开始发酵和扩散,“结石宝宝”牵出了三聚氰胺,牵出了三鹿奶粉,牵出了中国乳制品产业,进而牵出了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卫生、工商、食品监管部门。部分企业利欲熏心,在奶制品中添加有害化工物质,这种罔顾法律、践踏道德的行为,固然需要大加鞭挞,但也给一直对奥运会中表现出色的中国耿耿于怀的势力和人群,提供了一个极佳的攻击点。因为三鹿事件直接受害者是最为弱势、最缺乏抵抗力的婴幼儿,对该事件的任何攻击也因此具有了居高临下的政治正确性和道德优越感;因为三鹿事件的间接受害者涵盖了来自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患儿家长亲属,该事件受到了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普遍关注;因为三鹿事件的过失者既有随中国经济成长起来的中国乳制品企业,又有各级政府行政部门和质量检测部门,该事件沉重打击了政府的公信力,并为否定中国发展的正义性提供了“颇具”说服力的论据。

经过各类媒体尤其是南方部分媒体一波又一波的挖掘和炒作,在2007年底发生的假华南虎照事件和2008年初发生的瓮安“俯卧撑”事件之后,三鹿事件因其受害面广、关注范围大、性质恶劣且敏感,对整个社会心理和舆论环境破坏极大,改变了之前舆论只是在具体领域(如执法、建设、林业部门)针对具体问题质疑其合理合法性的状况,而成为全盘否定政府公信力乃至执政、行政合法性的“铁证”,“三聚氰胺”、“结石宝宝”等热点词汇也通过网络迅速蹿红,成为传播该事件及其背后社会情绪的有力工具。从此,“只要哪里出了问题,就是政府的问题,就是体制的问题,就说明当今中国已经不可救药”,成为网上舆论炒作的固定逻辑和“规定动作”。同时,与负面事件伴生的流行词汇则助力了不良情绪的扩散传播。三鹿事件并不是2008年负面新闻炒作的终点,10月的广东林嘉祥事件和12月的南京周久耕事件,既向社会“展示”了政府官员工作贪赃枉法、生活堕落嚣张的“群像”,又生产出“九五至尊”、“天价烟”和“屁民”等流行词汇。

2.2009年

如果说2008年仅仅是民族心态发生变化的开始,那么,在2009年,负面事件炒作基本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模式,对民族心态的负面影响基本坐实。

据笔者统计,这一年较有影响的炒作至少有14场,按时间先后排序,分别是:云南晋宁李荞明看守所死亡事件(躲猫猫)、杭州飙车案(欺实马)、邓玉娇事件(邓烈女)、绿坝事件(河蟹,草泥马,翻墙)、石首事件(围观,不明真相的群众)、上海莲花河畔景苑房屋倒塌事故(楼脆脆)、秦皇岛专设列车事件(影帝)、收入“被”增长事件(被和谐,被自杀等)、魔兽贴吧贾君鹏事件(你妈喊你回家吃饭)、《蜗居》炒作(海藻,宋思明,蚁族)、上海交警钓鱼执法(钓鱼,钩子)、成都唐福珍自焚事件(唐福珍)、《2012》炒作(世界末日,船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低碳,拯救地球),并如每个事件后面的括号里所示,都伴生了或风靡一时或影响长久的流行词汇、短语。

这些炒作有如下特点:

第一,涉法事件是主要目标。共有7起涉法事件,在总共14起事件中占到50%。法律是维护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躲猫猫、欺实马、刺官烈女、围观、钓鱼执法、自焚,这些看似调侃,实则对现有体制充满不信任、不妥协的词汇,以或轻松或沉重的方式描绘了一副地方政府巧取豪夺、执法机关监守自盗、司法部门腐败黑暗、百姓利益置若罔闻的“立体”图景,打击了中产阶层、白领群体和青年学生对最后一道防线最起码的信任,强化了他们对自身利益的不安全感,乃至对人身安全的不确定感。

第二,摧毁中低收入者的生存信心。楼脆脆、蜗居、唐福珍自焚等三起涉房炒作所传递的信息是“住房资源被权贵霸占、即使做房奴辛苦买了一套房子也随时会倒掉”,这进一步加深了白领群体对改善自身状况的焦虑和对现有体制的愤怒。

第三,制造含政治隐喻的新词汇。绿坝事件虽然没有涉法事件烈度大,却促成了“河蟹”、“草泥马”、“翻墙”等词汇的流行,也使那些平时关心BT网站上色情信息的网民加入反政府的阵营。“被”字句则为弱势群体发泄对相关部门的不认同、不合作情绪提供了恰当的表达方式。

第四,传播末世情绪,解构价值和意义。2009年底,宣扬世界末日的电影《2012》热映,国内媒体对全球暖化可能导致的毁灭性结果热炒,加剧了白领群体悲观低迷的心理状态,得过且过的享乐主义和萎靡消极的末世心态在青年学生和白领群体中广泛蔓延,各种“丑角”、“妖孽”粉墨登场,在轻松娱乐中实现了对了既有价值体系的动摇和消解。

第五,借助新兴媒体,扶持旗帜人物。新浪微博当年8月面向社会开通,开启了中国的“自媒体”时代。自此,人人时时处处报道任何、评论任何,成为现实。随后,在上海钓鱼执法事件中,韩寒通过新浪微博攻击有关部门进而质疑政府,成为在白领阶层和青年学生中颇受欢迎的“意见领袖”。

《凤凰周刊》总结的2009年网络舆论“11条军规”或许可以成为这一年的注脚,其中三条是:事实不是最重要的,对公务员和国企只有一种态度——谩骂,网民不关心时政新闻。为什么?因为部分地方政府的公信力在负面事件炒作中丧失殆尽,人们不再相信政府说的任何事情,对政治要么漠不关心,要么讽刺谩骂。

3.2010年以来

随后的2010年和2011年,基本上延续了2009年的炒作模式和“转化”路径,其内在逻辑是“谎言重复一万遍就是真理”。

同类推荐
  • 中国经济转型中的政府或有负债研究

    中国经济转型中的政府或有负债研究

    本书对政府或有负债问题特别是政府或有负债的产生根源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将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与中国政府对国有企业、金融机构,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以及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所提供的隐性担保结合起来,分析了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或有负债的积累情况。
  • 解读浙商:浙商如何基业常青

    解读浙商:浙商如何基业常青

    资源小省造就经济大省,初步答案可以肯定为,是浙江商人创造了浙江经济的奇迹。然而,浙商的崛起又是凭着什么呢?浙商是浙江籍商人的简称,指的是出生于浙江区域内的商人群体。因此,要探究浙商崛起的原因,必须从浙商与其他区域内的商人群体的比较分析中来展开。为什么“三无”(无资金、无技术、无市场)起步,“五低”起飞(起点低,知名度低,文化程度低,企业组织形式低,产业层次低)的浙商,会成为全国第一创富集团?资源不怕少、企业不怕小、身段不,咱低是他们的特色和优势。浙江的民营企业和国有经济的共生共荣,小企业和规模经济的统一,本土化和国际化的互动,专业市场和特色产业区等,这些现象不是浙商的首创,就是浙商做得最好。
  • 生活离不开经济学

    生活离不开经济学

    本书《生活离不开经济学》可分为经济是什么——最负盛名的十大经济学原理、怎样看清经济的大形势——影响经济的十二大指标等章节。
  • 甘肃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研究

    甘肃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研究

    发展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在经济发展方面对工业的要求,本书根据甘肃省的实际情况,对甘肃省如何实施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可行的策略。
  • 市场营销实务

    市场营销实务

    本书内容包括:认识市场营销、市场调查、市场选择、营销策划、营销实施等。
热门推荐
  • 柳传志的领导智慧

    柳传志的领导智慧

    每个著名企业家都有其独步天下的“秘技”,这也是其耀眼的闪光点。柳传志从创办联想开始,即以其卓越的领导力,为联想人乃至整个企业界所称道。
  • 吾是尔良人

    吾是尔良人

    那个在校园里轰轰烈烈爱过我的人却不是我最终的良人,我以为世上再无此单纯般的爱,却发现有人一直在我的身边,潜移默化着我的生活。(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前世豆蔻今生年华

    前世豆蔻今生年华

    有一对兄弟,兄长是木宇,兄弟是木衣,这两个孩子生长在皇室家族中,有着非凡的兄弟情谊,却也有那么多欢笑与眼泪。。。。。
  • 不屈的生命

    不屈的生命

    地震是多么可怕,但总有那些勇敢无畏的救援人员奉献出无私的爱!!!地震让人失去生命,失去家园,失去亲人,只要我们拥有一颗坚强的心,地震就并不可怕。地震虽可怕,但不缺爱的奉献!!!
  • 暖与白:预见青柠

    暖与白:预见青柠

    青柠在父母的刻薄与顾浔的等待中成长。曲可在父母的呵护,奶奶去世的阴影中成长。小则久子在对哥哥的依赖中长大。肖英在对妹妹的怀念中成长。总而言之,她们的青春,都是我们的倒影。
  • 过去十年未成殇

    过去十年未成殇

    他与她相识在一个炎热的夏天下雨的黄昏,他与她在另一个夏天相识,她和她在三岁相见,五岁相遇,初中不打不相知,成为好友……三个人之间的爱情,友情就这样相互纠葛,缠绕,究竟喜欢谁,又爱着谁……是虚伪,还是隐藏,还是不想让别人担心……云非是个傻子,每个与她相知的人都知道,萧飏究竟爱云非吗?
  • 荒灵

    荒灵

    执念为求苍生眷顾,落泪为红颜。追求上古大道,终将舍身取义。面对天地间最强大的两股力量,是选择传承还是创造。愿以身体为炉,灵魂为引,铸神器,破虚弥。沿着上古大神的足迹,扫尽天下不平。化尽血肉为大地,生养万灵,以仁爱为大义,龙为图腾,尽显华夏传奇。
  • 血灵士

    血灵士

    天地万物皆有灵,有灵之物皆有命,血是生命之根本,是力量之源泉……
  • 千魂斩

    千魂斩

    一位来自农村小伙子,本因家里困难出村奋斗,不料路程中,偶遇奇迹。无奈进入修仙街走进热血世界,谁与争锋,究竟谁才是王者。
  • 天变邸抄

    天变邸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