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85200000016

第16章 亚洲建筑文化(8)

西亚的园林建筑最有名的要数巴比伦空中花园了。“空中花园”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千百年来,关于“空中花园”有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605~562)娶了米底的公主米梯斯为王后。公主美丽可人,深得国王的宠爱。可是时间一长,公主愁容渐生。尼布甲尼撒不知何故。公主说:“我的家乡山峦叠翠,花草丛生。而这里是一望无际的巴比伦平原,连个小山丘都找不到,我多么渴望能再见到我们家乡的山岭和盘山小道啊!”原来公主得了思乡病。于是,尼布甲尼撒二世令工匠按照米底山区的景色,在他的宫殿里,建造了层层叠叠的阶梯型花园,上面栽满了奇花异草,并在园中开辟了幽静的山间小道,小道旁是潺潺流水。工匠们还在花园中央修建了一座城楼,矗立在空中。巧夺天工的园林景色终于博得公主的欢心。由于花园比宫墙还要高,给人感觉像是整个御花园悬挂在空中,因此被称为“空中花园”,又叫“悬苑”。当年到巴比伦城朝拜、经商或旅游的人们老远就可以看到空中城楼上的金色屋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所以,到公元2世纪,希腊学者在品评世界各地著名建筑和雕塑品时,把“空中花园”列为“世界七大奇观”之一。从此以后,“空中花园”更是闻名遐迩。

令人遗憾的是,“空中花园”和巴比伦文明其他的著名建筑一样,早已湮没在滚滚黄沙之中。我们要了解“空中花园”,只能通过后世的历史记载和近代的考古发掘。不过也有些记载,虽然提到了“空中花园”,但认为传说中的“空中花园”并不是由尼布甲尼撒二世建造的,而是一位叙利亚国王为取悦他的一个爱妃而特意修筑的。有些记载甚至认为传说中的“空中花园”实际上指的是亚述国王辛那赫里布在其都城尼尼微修筑的皇家园林。

直到19世纪末,德国考古学家发掘出巴比伦城的遗址。他们在发掘南宫苑时,在东北角挖掘出一个不寻常的、半地下的、近似长方形的建筑物,面积约1260平方米。这个建筑物由两排小屋组成,每个小屋平均只有6.6平方米。两排小屋由一走廊分开,对称布局,周围被高而宽厚的围墙所环绕。西边那排的一间小屋中发现了一口开了三个水槽的水井,一个是正方形的,两个是椭圆形的。根据考古学家的分析,这些小屋可能是原来的水房,那些水槽则是用来安装压水机的。因此,考古学家认为这个地方很可能就是传说中的“空中花园”的遗址。当年巴比伦人用土铺垫在这些小屋坚固的拱顶上,层层加高,栽种花木。至于灌溉用水是依靠地下小屋中的压水机源源不断供应的。考古学家经过考证证明,那时的压水机使用的原理和我们现在使用的链泵基本一致。它把几个水桶系在一个链带上与放在墙上的一个轮子相连,轮子转动一周,水桶就跟着转动,完成提水和倒水的整个过程,水再通过水槽流到花园中进行灌溉。这种压水机现在仍在两河流域广泛使用。而且,考古学家也的确在遗址里发现了大量种植花木痕迹。然而,到目前为止,在所发现的巴比伦楔形文字的泥版文书,还没有找到确切的文献记载。因此,考古学家的解释是否正确仍需进一步研究。总之,传说中的“空中花园”,它的真实面目依旧隐身于历史的迷雾之中。

巴比伦空中花园最令人称奇的地方是那个供水系统,因为巴比伦雨水不多,而空中花园的遗址相信亦远离幼发拉底河,所以研究人员认为空中花园应有不少的输水设备,奴隶不停地推动连紧着齿轮的把手,把地下水运到最高一层的储水池,再经人工河流返回地面。另一个难题,是在保养方面,因为一般的建筑物,要长年抵受河水的侵蚀而不塌下是不可能的,由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没有太多石块,因此研究人员相信空中花园所用的砖块是与别不同,它们被加入了芦苇、沥青及瓦,更有文献指石块被加入了一层铅,以防止河水渗入地基。

新巴比伦王国在公元前538年被波斯帝国所灭。此后,古代两河流域再也没有出现过独立的完整的国家。

(第三章)印度建筑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它的名称来源于今巴基斯坦境内的印度河。古代印度是指现在整个南亚次大陆,它是古代这块大陆上各个部落或国家的统称,大体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以及阿富汗的一部分。印度是佛教和婆罗门教的发源地,又曾经受到伊斯兰教的重大影响,因此宗教建筑在古代印度始终是主流。古代印度建筑艺术自始至终充满着宗教色彩,大量作品证实了这样一个规律,即古代印度的工匠们将宗教作为艺术创作的动力,并通过艺术创作来加强对宗教的信仰,建筑艺术更是这一功能的最佳载体。

(第一节)印度建筑起源与发展

印度是我国的紧邻,但由于连绵高耸的喜马拉雅雪山的阻隔,我们对于这位邻居的情况又知之甚少,“去西天取经”在中国人的耳朵里成了艰难的代名词,和古代埃及的、以及中国的黄河、长江一样,印度河、恒河同样酝酿了光耀人寰、彪炳史籍的古代文化。古埃及、巴比伦、中国、印度同被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大约70万年前,吃苦耐劳的石器时代的人们就生活在印度次大陆北部的印度河谷和一些孤立的定居点。大约公元前7000年时,他们的一些后裔便在印度河谷一个叫迈尔戈的偏远之地定居下来。在这里,他们建造了一个坚固的泥砖小城。在数千年的过程中,迈尔戈和其他类似定居地上的人们创造了一个手工艺的文明,他们为后来在整个次大陆上崛起的伟大的城市文化和帝国奠定了基础。

1.印度建筑起源

在距今五十万年以前,印度次大陆就已有了远古先民,他们同样是刀耕火种、渔猎采集,在此一代代地繁衍生息。到了距今一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印度境内遍布了居民点,人们已开始从事农业,驯养家畜,制造精美的生活用具。公元前3000~前1750年,在印度河文明时期,最主要的遗址是莫亨佐·达罗和哈拉帕,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1200年,雅利安人侵入,在恒河谷地建立城市,进入吠陀时代。

吠陀时代晚期(约为公元前6世纪)出现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种姓,奴隶制度萌芽。公元前325年,旃陀罗·笈多建立孔雀王朝,形成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公元8世纪起,阿拉伯人开始入侵,1206年建立德里苏丹王朝,引进伊斯兰文化。1526年巴伯尔建立莫卧尔帝国,统一了不同的教派和民族,扩充了版图,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封建国家之一。

公元前1000多年~前600年,在印度河文明之后继而出现了以婆罗门教为主要信仰的恒河文明时期,这一文明由通过迁徙从俄罗斯西部来到印度的雅利安人建立。至公元前6世纪,为反抗婆罗门教思想的不平等制度,佛教思想开始出现在印度,从此对印度以及亚洲其他国家的建筑艺术都产生了极为深刻和悠久的影响。在此后的大约一千多年历史中,佛教建筑成为印度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时发展出两种主要的佛教建筑艺术形式——“率堵坡”和石窟,并以此为出发点发展出形形色色的佛塔与石窟艺术,逐渐流传于整个亚洲地区。佛教建筑艺术在印度贵霜王朝与笈多王朝时期达到了鼎盛阶段,但此后,以穆斯林的入侵为标志(约公元8世纪初),印度开始进入了中古时代,吸收了大量佛教精神的印度教成为主宰印度的主要信仰,并很快取代了佛教在印度各阶层中的位置,建筑艺术也由此出现了印度教风格的盛行。

2.印度建筑发展

印度教建筑艺术在中古时期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印度中世纪前期的本土宗教建筑多以印度教的神庙为主。印度教神庙主要有两种形式:石窟神庙和石砌神庙。其中石窟神庙起源于早期佛教支提窟的形式,但与支提窟不同的是,它不是通过开凿而形成建筑内部空间,而是通过开凿去掉外部多余的岩石,从而形成建筑的外形,与支提窟的建造形成一阴一阳的对比手法。此种建筑的代表是凯拉萨纳塔神庙,修建时间在756~773年,为修建这一建筑大约凿掉约两百万吨的岩石。整个建筑比例协调、细部刻画精致,堪称建筑艺术史上的奇迹。而石砌神庙则发端于笈多时期的德干高原,是以砖石结构修建于地面之上的建筑类型,这种方式后来成为印度教建筑的主要形式。

在印度中世纪,根据塔楼形式的差异还可将印度教神庙分为南方风格和北方风格,同时也存在着融合南北两种风格的建筑。

南方风格为“维摩纳式”,主要指塔楼及屋顶形式为多角形或多边形的神庙建筑,“维摩纳”即为“主殿”之意,主要指印度教庙宇中的神殿及其上的结构。现存最早的维摩纳式神庙是修建于公元7世纪初的“五车神庙”,这是一组“车乘式”神庙建筑,由5座小型神庙组成,以石材模仿了木建筑结构的形式,这组建筑实际上是以整块花岗岩雕刻而成的,如同一组大型的雕刻作品。

北方风格也称为“希诃罗”式,“希诃罗”原意为“山峰”,在建筑上指印度北方地区印度教神殿上呈曲线形态的高塔,有时也单指印度教神殿上的圆顶。早期希诃罗式建筑的代表是持斧的罗摩神庙,该建筑始建于750年的布巴内斯瓦尔地区,为简单的希诃罗样式,在长方形会堂的一端建有一座高塔,塔身由下往上逐渐收缩,塔身上平行的横向凹线使其增加了立体感。塔顶有一块扁圆形石盖和石刻宝瓶作为装饰。在布巴内斯瓦尔地区的神庙当中,最宏大的建筑群是林伽罗阁神庙,其中主殿的希诃罗式建筑高达45米。建筑表面装饰有各异的动物和人物形象,并且充满了对性爱的描绘,体现了印度教的独特信仰方式。在12世纪中期,出现了一座独特的建筑——太阳神庙,一座形同建造在一辆巨型马车之上的庙宇,建筑顶部是典型的希诃罗式,在基座两侧分别雕刻有12个直径3米多的巨型精美车轮以及拉车的骏马,这座太阳神庙也是印度教北方风格的代表建筑,这种类型的建筑也被称为战车式神庙建筑。

公元10世纪起,印度各地大量建造印度教庙宇,庙宇多为石梁柱和叠涩结构,内部空间不发达,仍保留着一些木结构的手法。有些印度教庙宇甚至全是从山岩上凿出来的,不仅屋顶和墙体无划分界线,有时还把屋顶造成独立纪念碑的模样。另外,建筑布满雕刻,仿佛是为雕刻而叠砌的石碑。

由于严重的教派分裂,各地印度教寺庙也略有不同。北部寺庙规模较小,一般只有一问神堂和一间门厅,平面多方形,建于高高的台基上。门厅屋顶呈密檐方锥形,是死亡和轮回之神湿婆的本体,它是初生和将没的太阳,用水平线表示;神堂的平面也是方的,顶上的塔是护持神毗湿奴的本体,它是正午的太阳,用垂直线表示。因此塔身密布棱线,外型柔和,塔顶的扁圆形,也是后世法轮的原形。神堂里有一间圣坛,向四个方位开门,是创造神梵天的本体。因此,整个庙宇便是印度教三位一体神的本体。北部印度教建筑最杰出的实例是科纳拉克的太阳寺(1250年)。科纳拉克的太阳寺由一座内有神殿的高塔(高68米)和一方锥形屋顶的前厅(边长约30米,高约30米)组成,基座刻有象征太阳神的马匹和车轮。建筑形体匀称。雕刻精致,构图上做到了垂直和水平、繁复与简洁的巧妙组合。

中部的印度教庙宇往往是围以柱廊的大院子,院子中央铺开庞大的台基。上了台基,正中是一间柱厅,举行宗教仪式之用;柱厅后是神堂,顶上有塔。和北部的印度教庙宇一样,柱厅和神堂是“三位一体”“神”的本体。在它们左右又有一个或两个神堂,顶上有塔。于是就形成三个或五个塔一簇的外观。塔不高,外形有些臃肿,轮廓也呈弧形。中部最完整的印度教庙宇是索纳特普尔的卡撒瓦庙(1268年)。虽然它的五座屋顶塔高只有10米,但传说建成之日,众神觉得它太完美了,凡人不配享用它,便打算把它搬到天上去。一时间,庙宇晃动起来,主雕刻师赶紧抢救雕像。虽然后来庙宇重建了,但神像却没有归正位置。

南方大邦经济繁荣,寺院建筑也世俗化了,有时兼作城市的堡垒。这里的寺庙规模较大,通常以神堂为主体,附有僧舍、浴场、馆驿和马厩。有的还建造有供讲经和辩论之用的柱廊,晚上还可兼作朝圣者的住宿地。所有建筑都用红色砂石建造,雕刻很多,工程较大。神堂顶上,每边围墙中央的大门上都有高耸的方锥形塔。塔身布满雕刻,庄严雄伟,有很强的纪念性;塔顶以卷棚形屋顶收头,叫哥普兰门塔。南方印度教庙宇的典型实例是马杜拉大寺(17世纪)。它位于有30余座寺院的“寺庙城”中,外面围墙重重,共有哥普兰门塔10座,高46~60米。

(第二节)印度建筑风格和特点

印度是佛教和婆罗门教的发源地,又曾受到伊斯兰教的重大影响,因此宗教建筑始终是古印度建筑的主流。印度教、佛教和伊斯兰教在印度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构成印度文明的三大板块。印度教在建筑和雕刻方面,佛教在建筑、雕刻和绘画方面,伊斯兰教在建筑和绘画方面,都分别创造了众多传世艺术珍品。

1.印度宗教建筑风格和特点

古代印度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建筑和雕刻上。印度宗教为古代印度艺术提供了永恒的主题。印度贵霜时代的犍陀罗佛像和笈多时代的笈多式佛像,为亚洲诸国的佛像提供了范式,波罗时代的密宗佛教造像也对尼泊尔和中国西藏等地的佛教艺术产生了深刻影响。阿旃陀石窟内有大量的以佛教为题材的精美绘画和雕刻,也有以现实为题材的作品,体现了古印度艺术的独特风格和高超技巧,是建筑、雕刻、绘画三种艺术结合的范例,被誉为世界艺术精萃之一。而位于德干高原上的阿罗拉石窟石窟群则可以称为印度寺庙石雕建筑的集大成者。在蜿蜒两公里长的陡峭岩壁上,34座分属于佛教、印度教和耆那教的石窟依次排开,向世人昭示着古印度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和容忍宽恕的民族精神,充分体现了古印度人民的伟大创造力。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发展,古印度艺术也融入一些古希腊、古波斯的艺术风格,如公元1~3世纪的犍陀罗艺术,佛和菩萨的石像刚健丰满,体态潇洒,服饰褶皱分明。蜚声世界的《泰姬陵》则是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也最为瑰奇的建筑。这些石造建筑经历数百年风雨仍巍然屹立,成为这一王朝永恒的纪念碑,向人们述说着当时印度雄厚的国力和人民的创造精神。

同类推荐
  • 地市级公立医院管理探索

    地市级公立医院管理探索

    出于改革的谨慎,公立医院改革目前未有实质性的统一的措施安排,但“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必然对公立医院产生深刻影响。
  • 中国古代园林人物研究

    中国古代园林人物研究

    古典园林是中国艺术园地中的一朵奇葩,研究中国古典园林方面的著作已有多部,角度不一,成果各异。本书则选择了中国古代园林人物的角度,以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园林人物为纲,对其园林实践、园林理论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考察、研究与理论提升。
  • 我是装饰镶贴工能手

    我是装饰镶贴工能手

    《"金阳光"新农村丛书:我是装饰镶贴工能手》针对农民工从事装饰镶贴工而编写,主要介绍墙体涂装、镶贴饰面、金属装饰、木装饰、玻璃装饰等基本知识、施工要求和技能、技巧。《"金阳光"新农村丛书:我是装饰镶贴工能手》由常用装饰镶贴工具、墙面与顶棚抹底灰、一般抹灰工程罩面施工等十二部分构成。
  • 我是涂装工能手

    我是涂装工能手

    介绍了涂料分类及质量、涂料分类及命名、涂料质量及检验、涂料调配、涂装工艺、涂装方法及其特点、打磨与抛光、涂装工艺设计要点、金属表面涂装、木制品表面涂装、涂料工艺、涂装缺陷及防治、涂装工程概算及安全卫生等知识。
  • 当代北京古建筑史话

    当代北京古建筑史话

    本书力求既体现“史”的宗旨,即以真实的史料为依据,注重完整性、科学性、知识性,纵向脉络清晰,横向展现充分;又具有“话”的特点,即注重叙述的通俗生动和议论的简洁明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使广大百姓愿意读,喜欢读。
热门推荐
  • 桑榆情缘

    桑榆情缘

    县敬老院住着一对儿八十多岁的老男老女,据说恋爱了七十多年总是阴错阳差,没能结婚,最近在敬老院领导和好心人的撮合下,终于使二老圆了几十年的情缘,走进了婚姻殿堂。我虽然笔拙文陋,但二老忠贞不渝的爱情和漫长的恋爱经历,使我为之动容与钦佩。促使我拿起笔把它写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二老苦苦追求人间真爱的悠悠情缘。为了更加详实的了解二老漫长的恋爱经历,我多次到二老的故乡---鹊山南麓的小山村采访,也许我的泪腺浅薄,每次采访都会使我泪洒前襟。当我挑灯伏案时,二老浪漫与心酸的情感经历,多次湿涩了我的双眼,使我无法写下去。限于写作水平,加之时间仓促,书中定有不足和谬误之处,恳请读者提出宝贵意见,本人不尽谢意。
  • 天价顽妻:贴心老公不靠谱

    天价顽妻:贴心老公不靠谱

    他是商业霸主富二代,她是家道中落负二代。一纸契约让她成为他的假妻子,外面的野花三不五时的上门找砸,看在钱的份上她努力卖命帮他收拾烂摊子。难道初恋一回来她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连人家一根头发都比不上?且看负二代是如何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灭得过小三,也降得住富二代这个小流氓。
  • 锦书慢行

    锦书慢行

    她是明贞皇朝最尊贵的嫡长公主,而他,是亡国俘虏。初闻父亲要将自己嫁给他,她不过轻抚腰间的暖玉,淡然一笑。纵然她集万千宠爱与一身,却始终逃不过皇室子女的命运。嫡长公主与亡国太子,身份天差地别,但绕是如此,她的父亲看上的,不过是他的文韬武略!那一年,帝都的十里红妆灼耀了她的眼。而她的夫君无时无刻向她展露着他的野心!终于在某个血染帝都的黄昏,他将她父亲的首级悬挂于市集之上,以示权威!她说:“我早知这一日会来,和离书在此,从今往后,你我再无瓜葛。若一定要在我们之间加上一层关系,那么你就是我明贞皇朝元琛公主的敌人!”自此,她,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 吕氏皇朝

    吕氏皇朝

    某家之师乃是项羽,所以某家力能扛鼎!某家姓吕名峰字霸先,什么不识某家?某家之亲弟吕布可识得!别看吕布能打,哥哥我照样揍他!文武双全算什么?三姓家奴照样坐天下!历史是胜利者的日记!一样的三国,不一样的霸主,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三国。
  • 追追我的美女校草

    追追我的美女校草

    我颜小洛,漂亮这个形容词形容我,已经过时了!因为能够形容我的只有‘帅’,其实我真的是女生,名字也很女性化。但是我长得真的很男性化,而且我经常被女生误认成为男生,我真的真的很点背。而且我还有一个亲亲‘女友’她最爱的事情就是在对付她前男友的时候,把我推出去。直到某一天的一封信打乱了我的生活,我可恶的亲哥竟然要我去当男生?我的妈妈呀,我虽然再怎么‘帅’也没有到这种地步啊!谁可以告诉我怎么办啊?
  • 忘佛

    忘佛

    芸芸众生,大千世界,诸天神佛,三皇五帝,原本没有佛没有道,但是却有世间诞生的本源。所谓修佛成道,不过是参悟接近世间的本源罢了。一本可能是诸天神佛遗落“六欲天”的本源典藏出现了我若成佛,天下无魔。我若成魔,佛奈我何。阮小贞泪眼婆娑的求着说:大师,妾身愿意跟你风餐露宿,化为袈裟,常伴左右!紫兰定定的望着小宝说:不管你变成什么样,一如昨天那云淡风轻的小和尚。九尾赤狐精说:其实我对佛法没什么研究,但是我想研究你!于是……小宝一段诛天灭佛的旅程,就从“回雁寺”开始了。
  • 寂乱宵悦弦

    寂乱宵悦弦

    我的思想随着这些闪耀的绿叶而闪耀;我的心灵因这日光的抚触而歌唱;我的生命因为偕了万物一同浮乏在空间的蔚蓝,时间的墨黑中而感到欢快。其实并不怎么需要你,只是感觉需要你。我们都是一群天真无邪的人,是什么迷糊了我们的双眼?或许一开始就是我们看错了世界,却还愤怒的说是世界欺骗了我们,有什么资格?——余双末
  • 七月的毕加索

    七月的毕加索

    名画家的女儿、天赋异禀的钢琴男孩、未来的芭蕾之星……怎么都在了同一个学院?他们玩起了自闭、叛逆与变装,青春什么都能原谅,因为时间最终会治愈一切,他们的才华,他们的努力,从来没有白费,热血与古灵精怪同样都是青春。毕加索?这关毕加索什么事?当然有关,知道吗?因为毕加索是许多从事艺术工作的人,灵感之源。不说了,越说越远。本意是:每个人都有他与众不同的地方,让我们一起来找到它吧。就像七月以自己的方式超过了名画家母亲,孔林结开了心结从而超越了自己,安然面对自已的缺点赢得了赞赏……本书风格小清新,没有爱情,因为懵懂最珍贵。
  • 一种精神

    一种精神

    本书收录“一种精神”、“兴隆之本”、“从吴起开始”、“山林的界碑”、“大地震:卧龙人和熊猫”等报告文学。
  • TFBOYS初心永不忘

    TFBOYS初心永不忘

    十年的梦想,五年的梦。知道分开的时候,还未领悟到真正的喜欢,究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