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85200000014

第14章 亚洲建筑文化(6)

那么消逝在历史中的巴比伦城究竟是什么样的呢?不同于古埃及的石制建筑,巴比伦城主要是以泥土熔成的“砖”建造的。巴比伦城占地100平方千米,是当时中东地区最大的城市,它的外城墙内外包砖,中间夯土,城门有9座。外墙有城壕环绕,危急时可以注水,内城墙长8000米,内外墙之间为花园和民居,9条主街以城门为起点,街面铺石板,条条大街通往马尔杜克神庙。

在马尔杜克神庙中,曾有一座极为高大的塔,称作“马尔杜克塔”,马尔杜克是两河流域神话中地位最高的一个神,他开天辟地,并创造了日月星辰,孕育了一切动植物,还以黏土和他的血液塑造出了拥有智慧的人类。新巴比伦人将他视为宇宙中至高无上的神,在公元前7世纪建造新巴比伦城的时候建造了马尔杜克塔,塔顶建有供奉他的庙宇。现在这座建筑早已不知去向,根据记载推断,它的基底为正方形,边长90米,共7层,亦为阶梯形金字塔的形式,逐层缩小,外壁均贴有琉璃砖,自下而上分别为黑、红、橙、黄、蓝、银和金色,人们认为它就是传说中的“巴别塔”,即《圣经》中所提到的“通天塔”(巴别塔:出自《旧约·创世纪》,其中记载着当时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人们都讲着同样的语言,他们想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可通天,于是耶和华变乱了人们的语言,使人们不能交流,塔便没有建成,人们也从此分散到世界各地。希伯来语中“巴别”即为“变乱”的意思)。公元前13世纪以后,通天塔随城毁灭。之后虽有重建,但是都在不同的时期被毁灭,以至于我们无法看到真正的通天塔。

5.古代波斯建筑

阿契美尼德王朝首领居鲁士大帝于公元前539年征服了新巴比伦王国,从而结束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进程,并以波斯帝国的形式继承了两河流域的文明,将其发展成为地跨亚、非、欧的庞大帝国。波斯人并没有像苏美尔人和巴比伦人那样热衷于建造神庙,他们像亚述人一样迷恋豪华壮观的宫殿建筑,并使宫殿建筑成为波斯文化艺术的主要体现。同时波斯人继承了被征服地区的文化遗产,其中包括建筑技术,他们还将爱琴文明和古埃及文明融入其中,并注入自己的传统要素。

早在居鲁士大帝的时候,波斯的都城在帕萨尔加德,此名的原意为“波斯人的营帐”,显示着波斯人游牧民族的传统,但是从建造都城开始,波斯人有了石造的建筑。王宫由数米厚的石墙围起来,院内分散地建有宫殿建筑,仍然显示着游牧民族的印记。

大流士一世于公元前518年始建了波斯波利斯皇宫,这座雄伟的宫殿完成于公元前460年,但是它的大部分也毁于亚历山大大帝东征时期。这座宫殿标志着波斯建筑艺术的顶峰。

波斯波利斯是伊朗古波斯帝国阿基梅尼德王朝时期的宫城遗址,位于伊朗西南部法尔斯设拉子东北42公里的塔赫特贾姆希德。宫城始建于公元前518年,当时的国王是大流士一世,继任的国王薛西斯继续建造,前后共建造50多年。公元前330年,希腊马其顿王亚历山大攻打到这里,将宫城焚毁,此后这里即被废弃。宫城位于拉赫马特山西面山麓,所有建筑都在人工垒成的12米高的平台上,平台南北长约500米,东西宽约300米,东面连接山坡,其余南北西三面是垂直的台壁,由于台壁很高,所以台上边缘没有再建围墙。台上建筑物大都向北,在现在的建筑遗址,除了平台外,最明显的有13根依然耸立的高大的石柱,柱残高10余米到20米。还有数不清的石墙、石门、石雕像和房屋台基,台基立面上刻满各种形象的浮雕。宫殿大厅内宽阔高大,地面残留着数百个原地未被移动的石柱础。从这些遗物可以想象出当年宫殿巍峨高大,雄伟壮观。

宫城东面依附大山,西面朝向广阔的平原。平台西壁的北端是宫城入口,有宽大的台阶。登上平台后首先看到的是高大的薛西斯王时期建造的四方之门,或称万国之门。由此分流进入宫城各区。宫城内分为3区,北部是外朝区,主要用于国王接见大臣和属国的王侯。西南部是内廷区,是国王的生活区。东南部是珍宝库区,存放和陈列大量的珍宝财物。外朝区东侧有卫戍兵宿舍。宫城东北角和东南角有了望哨楼。宫城的所有房屋都有高大的石墙和石柱,石墙用伊朗产的硬质灰色或其他颜色石灰石,墙面和石柱用大理石,石面有雕刻。

薛西斯时代的四方之门有18米高的石柱门,门柱刻人面翼兽,规模大于大流士时期的同类雕刻。离四方之门最近的是外朝区的接见厅,厅平面为正方形,每边长83米,建在2.6米高的台基上。台基的北侧面和东侧面各有4条磴道用来登上台基,台基西侧面伸到宫城平台西壁之外,构成约10米宽、130米长、15米高的检阅台。接见厅东西北三面都有相同的敞开门庭,每个门厅有两横列共12个石柱。台基南面连接内廷区。接见厅主厅的平面为正方形,每边长59米,厅内有石柱6×6根,柱高21米,现在仍矗立的13根石柱是72根柱的残余。主厅屋顶原来用巨大的雪松木作梁枋,现在都已不存在。主厅四壁厚约5.1米,均开有高大的门窗。大厅外墙面贴黑白两色大理石或彩色琉璃面砖,雕刻花纹或拼接图形,屋檐和枋木都包贴金箔。大厅内墙面有壁画。石柱柱础、柱身和柱头有雕刻,尤其是柱头雕刻更具特色,自上而下上有覆钟、覆莲、竖立的成对涡卷,上端是相背而跪的雄牛,两牛头间用以架设托梁横木。接见厅虽是木石结构,但结构仍属轻盈,空间宽敞,在当时属于罕见的杰作。从四方之门向东再向南,经过另一座独立门可通到百柱厅。百柱厅建于大流士时期,大厅平面为正方形,边长69米,厅内有10×10个石柱,柱高11.3米。上述这两个仪典大厅用于各种庆典和礼仪活动。每年春分时节国王要来这里主持盛大的新年庆典和宗教节日诺鲁兹节,庆典仪式之后有宴饮。

西南部的内廷区有大流士宫、薛西斯宫和较小的寝宫,此外有一座会议厅和后宫房舍,周围有花园、假山和亭阁。其中大流士宫保存的石材和石雕最多。东南部的珍宝库区有迷宫式的珍宝库房,面积超过8000平米。当年存放着许多金银和珍贵物品。后来,到公元前330年亚历山大占领这里时,据当时记载,运走这里的金银财宝需要1万对骡子和5000头骆驼。

波斯波利斯的宫城除了有历史建筑方面的意义之外,它的建筑和雕刻也反映了当时波斯和周围地区的文化交流,以及波斯如何把这些文化因素与自身的文化融为一体。宫城采用高大的平台、高大的礼仪门和仪典厅相分离的布局,都接近两河流域亚述和巴比伦的建筑风格和传统布局。建筑物采用多排列柱和门楣,窗框有特别形状与纹饰,则是埃及的巨石建筑风格。大厅石柱融汇了希腊古风时期爱奥尼亚式柱身与柱头的形状及纹饰,并采用了希腊的磨光技术。接见厅台基立面有许多人物浮雕,其中的贡使行列描绘波斯帝国23个属国的使节向国王进献珍宝和当地的土特产。根据贡使的服饰和所贡物品可以识别出波斯本民族人、米底人、吕底亚人、阿拉美人、巴比伦人、斯基泰人、卡帕多西亚人和西里西亚人,他们贡献的有宝石、金银酒器、瘤牛、精纺羊毛披巾、种马、珠宝、珍贵皮毛和公羊等。雕刻的野兽搏斗纹是中亚北部、黑海北岸和东岸草原民族的共同题材。遗址发掘出土的蓝色青金石出自阿富汗,磨制的石碗盘出自埃及,金银装饰品有不少出自中亚各国。

波斯波利斯宫城的意义在于体现当时人类创造力的杰作,是波斯帝国时期文化的非同寻常例证,同时也是古波斯建筑群体、风格总体和工程技术总体的卓越例证。1979年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公元前5世纪初,波斯发动了对希腊的侵略战争,历时近半个世纪。结果波斯战败,元气大伤。公元前4世纪中叶后波斯国势日益衰落,公元前330年被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所灭,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历史至此宣告结束。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一支来自中亚的游牧部落进入伊朗东北部,建立了帕提亚王国(前247~226)。其后帕提亚领土不断扩大,成为中亚的奴隶制大国。帕提亚是一个游牧民族,来自里海和成海之间的草原。帕提亚王国在公元前3世纪成为一个由希腊王朝统治的王国,统治着小亚细亚地区。中国史书中称其为“安息”。帕提亚的建筑没有突出建树。哈特拉是如今保存最完整、最典型的帕提亚城市,建于公元前2~前1世纪。哈特拉是帕提亚王国的一个大的军事重镇。公元116年和198年它抵挡住了罗马人的多次进攻,这主要得利于它高大坚厚的城墙和城堡。这座城市的遗址,特别融合了古希腊罗马建筑风格及东方装饰特色的寺庙建筑,展示了帕提亚文明的辉煌。

公元226年,出身于萨珊家族的阿尔达希尔(226~651)在原帕提亚首都泰西封建立了新的波斯帝国,史称“萨珊波斯”。其疆域大体与帕提亚相同,但社会经济状况和奴隶制度比帕提亚王朝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萨珊人保持着本民族的古老传统和宗教,当萨珊人征服帕提亚之后,波斯民族文化得到复苏,历史上,这一时期也被称为“新波斯”或“第二波斯帝国”。萨珊王朝统治者们鼓励艺术创作,特别是丝绸的发展。同时萨珊王朝金属工艺品对中国北魏、北齐和唐代的瓷器造型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经历了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此时的希腊古典文化已广泛传播到萨珊波斯境内。萨珊波斯的首都也是泰西封,“泰西封宫”是他们在这里建造的一座宫殿建筑。宫殿的柱饰和拱具有古罗马建筑的特点。

(第二节)西亚建筑的风格和特点

由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构成的两河流域是人类古代文明重要发源地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形成的城市聚集区之一,在人类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地处古代世界东西方之间,其城市和建筑成就不仅直接关系到以后的西亚和中亚建筑,同时也对西方和以中国为代表的古代亚洲建筑有所影响。西亚国家在伊斯兰文化和阿拉伯地理气候的共同影响下呈现出多样而统一的面貌。

关于古代西亚的建筑风格,大家首先想到的大概就是“空中花园”了。其实在古代更有名的是所谓“巴别塔”。这两项建筑的遗址现在都没有找到,但是可以肯定它们其实都源自同一种西亚特有的古老的建筑式样——庙塔。从现存的遗迹来看,除了庙塔,西亚民族在建筑形式上远没有埃及人那么富有创造力。除此之外,西亚建筑的特色就是对砖的应用了。

1.西亚建筑风格

西亚建筑风格主要是指伊斯兰教建筑风格。在7世纪中叶,阿拉伯人以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教义为基础,第一次建立了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并不断向外扩张。阿拉伯帝国从8世纪中叶起逐渐解体。12世纪,来自中亚的突厥人逐渐推翻了阿拉伯国家和拜占庭,建立起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疆土逐渐扩大到巴尔干半岛。后来,由于土耳其人接受了阿拉伯文化,遂使伊斯兰建筑也遍及小亚细亚和东欧部分地区。

在这个伊斯兰世界里,手工业和商业很兴盛,建筑物的类型也比较多,主要有城寨、清真寺、王宫、经学院、墓寺、图书馆与商馆、旅驿、市场、商业街道和公共浴室等。当然,同中世纪西方大多数国家一样,宗教和宫殿建筑物是当时最优秀成就的代表。

伊斯兰的建筑,严禁用人或动物作为装饰题材,因此,取而代之的是繁复的植物图案、细密的几何纹样,和装饰化的古兰经文字。同时,券拱、叠涩和窗格等建筑构件的装饰性作用也被一一强化。如伊斯兰建筑中的券,有半网券、尖券、马蹄券、二心及四心的尖券、反曲线的葱头券、三叶券、复叶券,还有它们的组合与上下叠置、在券上又多有斑马纹装饰等,多种多样,极富格调。

伊斯兰的建筑风格,如在立方体房屋上覆盖穹隆、形式多样的叠涩拱券、彩色琉璃砖镶嵌与高耸的邦克楼等,其来源可追溯到古代西亚。在阿拉伯帝国时期,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又大大地丰富了它,使它成为建筑史上一个综合有东西方文化的独特体系。

(1)阿拉伯建筑风格

阿拉伯文化形成于阿拉伯帝国时期。它的产生首先得益于历代哈里发(阿拉伯文的音译,意为真主使者的“继承人”)对文化的重视和提倡。为了保证国家的繁荣和巩固,他们十分重视对先进文化的摄取,提出“人最美的装饰品是知识”的格言。一方面,他们组织力量大力翻译研究古代希腊、波斯和印度的文化典籍,另一方面鼓励穆斯林远游各方,搜集古典著作,访求学问。阿巴斯王朝时期,他们在巴格达建立了一所规模宏大的翻译和研究机构,称作“智慧之宫”。这些努力造就了中古阿拉伯人长于学习,提倡教育和学术的精神,带来了文化的繁荣发展。另外,阿拉伯帝国版图内的许多地区都是古代文明的先进地区,使阿拉伯人得以广泛继承不同民族的丰富文化成果。因此,阿拉伯文化是在长期发展中,帝国境内的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和阿拉伯文化的逐渐融合而成的,也是阿拉伯人和境内众多民族共同创造的。它的基本特征是以阿拉伯语为主要语言工具,以伊斯兰教为指导思想,所以又有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之称。其次,是它的多民族性和综合创新精神。经过阿拉伯人的倭马亚、阿拔斯、法特梅和西班牙后倭马亚诸王朝各时期的持续发展,阿拉伯文化趋于成熟,并达到了世界的前列。阿拉伯文化通过西班牙和西西里岛传入欧洲,曾对14世纪欧洲掀起的文艺复兴运动产生过有益的影响。

阿拉伯文化以建筑、艺术、天文、数学、医学和文学的成绩最为突出。其建筑艺术别具一格,主要表现在清真寺的建筑和装饰方面。清真寺建筑多是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封闭院套,四周环以拱廊或柱廊,中心的礼拜寺大厅顶部耸立着圆拱顶。伊斯兰教反对偶像崇拜,禁止在艺术作品中表现人物和动物。所以,艺术家们都利用阿拉伯数字和几何图形进行艺术创作,精美的图案和花纹是阿拉伯艺术的独特风格。

(2)伊斯兰建筑特色

同类推荐
  • 天水古民居

    天水古民居

    古城是古民居的载体。天水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建城历史久远、独具特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距今约3800。年前的旧石器晚期,天水先民已经开始了原始居住活动。约在公元前1100年前,天水地域即出现了先秦西垂邑。西垂即后来的西犬丘,汉西县故址,今秦州区东南一带。西晋太康三年(282年)置秦州,七年复置,并将秦州州治及天水郡治俱由冀城(今甘肃甘谷县)迁至今天水城区的上郵城,从此开始,上郵城即今天水城区一直作为州、郡治所而成为陇东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
  • 世界建筑文化

    世界建筑文化

    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世界各地的国家和民族都创造了风格独特、光辉灿烂的建筑文化。它们散布于世界各大洲,点缀于高山、雄踞于平原、展翅于海滨、沉埋于黄沙,是人类生生不息的文明足迹。它们在承载人类的历史的同时,其本身也成为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本书主要向读者展示了五大洲各个国家地区的建筑文明,包括历史传承、建筑的类型与风格,以及建筑技法等,本书集知识性与文化性于一体,相信通过浏览本书能使你对世界建筑文化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明晰的了解。
  • 中国古代园林人物研究

    中国古代园林人物研究

    古典园林是中国艺术园地中的一朵奇葩,研究中国古典园林方面的著作已有多部,角度不一,成果各异。本书则选择了中国古代园林人物的角度,以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园林人物为纲,对其园林实践、园林理论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考察、研究与理论提升。
  • 中国古塔

    中国古塔

    中国古塔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载体之一,被佛教界人士尊为佛塔。在当代中国辽阔美丽的大地上,随处都可以看到古塔的踪影。这些千姿百态的古塔,其造型之华美,结构之精巧,雕刻、装饰之华丽,都堪称古代建筑中的精品。我国的古塔虽然种类繁多,建筑材料和构成方法不尽相同,但是,这些古塔的基本结构是大体一样的。古塔由四部分组成:地宫、塔基、塔身、塔刹。塔这种古老的建筑,不仅被佛教界人士广为尊重,也为各地山林园林增添了绚丽的色彩。金东瑞编著的《中国古塔》介绍了我国的古塔文化,内容包括:中国古塔的起源、历史沿革、塔的结构、塔的材质、塔的造型、中国古塔文化等。
  •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

    人类在最初的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并不知道建筑房屋,仍然是与鸟兽混杂一起,或栖身在天然的洞穴中。《易·系辞》就有“上古穴居而野处”的记载。从对石器时代人类穴居的遗址发掘来看,许多人类化石和石器都是在洞穴里发现的。如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发现了距今四五十万年前北京猿人和距今缘万年前山顶洞人居住的洞穴等。在辽宁、贵州、广东、湖北、江西、江苏、浙江等地,也都有类似的洞穴。
热门推荐
  • 余城

    余城

    我赢了游戏,赢了自尊,赢了全世界,却唯独输了你。那一天是余诚最失意的时候,那一天他带着失落和憧憬来到了这里。然而当他真正踏入大学校园的那一刻才发现,原来梦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乃是云泥之别。每个人都被困在一个看不见的牢笼之中,余诚的内心也渐渐变成一座没有出口的孤城。这是一段普通却不平凡的人生,一个迷惘、困惑、冲动、激烈的故事。
  • 相信自己是雄鹰

    相信自己是雄鹰

    对于处在成长重要阶段青少年,怎样才能开启他们的智慧之窗,激发他们潜藏的巨大能量呢?精彩的哲理故事如一丝丝火苗,点亮心灵睿智之灯;如一把金钥匙,开启智慧宝库之门。
  • 浴血杀神

    浴血杀神

    当整个世界都背叛了你的时候,你会选择怎么做?……从一出生便背负着光复门楣使命的林修,从小便被自己那固执的爷爷以最严格的要求修炼武学。没有童年的他比一般同龄人早熟太多,十二岁便同村民上山捕猎,为了光复落魄的家族,他默默努力着。一次意外让他得到了一枚戒指,从此他走上了一条谁也无法想象的道路……——————武道等级:人境(感应、凝气、外放、化实)、地境(元丹、明心、元神)、天境(???)杀道等级:感应、凝气、外慑、化实、杀生丸、杀伐心、杀戮魂、???
  • 道钟

    道钟

    何为仙,正气凛然,问心无愧,一念而花开,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何为魔,随心所欲,逍遥自在,一念而花落,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一袭素衣,一壶清酒,一寸相思,进鬼门,行黄泉,踏奈何,过忘川,问三生,不诉离殇,只愿为你白首。
  • 青春在这里延伸

    青春在这里延伸

    本书共分15章,内容有:一个不愿接受采访的人;当兵的历史;点燃余热;白手起家;学者有其校;走出老年等。
  • 独占王宠:惊世逆天狂妃

    独占王宠:惊世逆天狂妃

    她身怀异宝,却自幼惨遭毒打,饱受白眼,诡异般活了下来!不是她无能,是她暗藏玄机。于是她一朝崛起,锋芒乍现,睥睨诸强。骂她?割你舌头。打她?断你双手!害她?千万种方法慢慢整死你!一夜醒来,身旁竟躺着个俊美绝伦的妖孽男人。一、“什么,第一次?”丫骗谁啊?在她之前,他可是已经有了八个倾城绝色的美娘子。“除了你,别人我没感觉!”呀还在骗她,当她三岁小孩
  • EXO音乐集

    EXO音乐集

    这是一本EXO音乐集。EXO的歌曲歌词都有。
  • 头文字D同人文穿越之凉风习习

    头文字D同人文穿越之凉风习习

    逃婚,阴差阳错之下,假小子南宫枫认识了头文字D里的高桥兄弟,一段爆笑的同居生活就此拉开序幕。
  • 英雄联盟之从头再来

    英雄联盟之从头再来

    高考落榜的游戏少年;被逼退役的世界第一ADC;科大少年班的超级天才;昔日的上单霸主,隐藏的无敌路人王,就是这样一群人能在英雄联盟职业赛场上走到哪里?他们有的为梦想,有的为坚持,有的为不留遗憾,有的因为兴趣......请大家拭目以待他们的最终结局!新人新书,多多关照!
  • 逆路末世救赎

    逆路末世救赎

    情报局得知杰森博士正在H市开发一种感染力极强的变异病毒,并在H市周边的河中放置了生物体病源点,企图以此来逐渐征服世界。H市情报局派去调查情报的玛琳和尤里在反馈情报完成后与总部失去联系。为了保护玛琳,尤里被杀。被感染的玛琳无意中被李呆和李呆的女友“小薇”所救。当玛琳再次回到情报局时,发现情报局被血洗,而血洗情报局的人正是变成丧尸尤里,为了保护李呆,小薇被尤里杀死。最后玛琳唤醒了尤里的记忆,几人开始了摧毁病源点的任务。面对最终的boss——杰森,几人又该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