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49500000022

第22章 爱唱反调(7)

苏辙在《东坡先生墓志铭》中也对这本书的写作背景进行了交代,“先君晚岁读《易》,玩其爻象,得其刚柔、远近、喜怒、逆顺之情,以观其词,皆迎刃而解。作《易传》未完,疾革,命公(苏轼)述其志,公泣受命,卒以成书,然后千载之微言,焕然可知也。”

《易经》是产生于殷周时著名的占筮书,有很大的神秘色彩又有一定哲理。它诞世后,历代都有不少人研究它,后人对《易经》作了许多解释,编写了诸多“易传”。孔子所作《易传》是历代儒家学者的世界观的主要依据之一。汉人解《易》,偏重象数;晋人解《易》,偏重义理。到宋代解释《易经》,则成为成为风气,许多文人都有解《易》之作。如陈搏的《先天图》、《无极图》,欧阳修的《易童子问》,司马光的《易说》等等。苏东坡因“自恨不知数学”,所以他撰《苏氏易传》偏重于义理分析。

东坡早在青少年时代就开始对《易经》进行研究,浸淫其中几十年。他写《周易》的主要时间是在两次贬官期间,在黄州时已基本完成草稿,后在岭南惠州、儋州又作了进一步修改和补充。回想自己的创作过程,苏东坡在《夜梦》诗中之感慨:“弃书事君四十年,仕不顾留书绕缠,自视汝与丘孰贤,易韦三绝丘犹然,如我当以犀革编。”意思是说孔子在《易经》上花费了许多时间,连串联竹简(当时用竹片写书)的牛筋都被翻阅断了。而自已花的功夫比孔子还多,只好用更坚韧的犀牛皮来串联竹简了。这首诗表明东坡写书很勤奋也很辛苦,耗费了东坡一生很多精力。

《苏氏易传》脱稿后,只有少数几个朋友见过苏东坡的手写书,都极为赞赏。他逝世后,传阅和抄写的人开始多了起来,不少书商也开始刻印。但因宋徽宗严禁苏东坡的诗文流行于世,人们便根据他逝世的常州之雅称“毗陵”,将书改名为《毗陵易传》。因此《苏氏易传》也叫《毗陵易传》,也由此纪念为这部书做出大贡献的东坡。

《苏氏易传》同其它“易传”所解释的《易经》不同的地方有几点:干卦的象辞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苏东坡对此解释道:“夫天岂以刚故能健哉,以不息故健也。流水不腐,用器不蛊,故君子庄敬日强。安肆日偷(苟且之意),强则日长,偷则日消。”他认为天之健并不是靠“刚”,而是靠“不息”,才能“日长”。“巽”代表风,是八卦之一。苏东坡认为风总是在“不息”的运动,所以“巽而止蛊”。对《易经》六十四卦中的“蛊者事也”之说,苏东坡则认为:“夫蛊,非事也。以天下为无事而不事事,则后将不胜事矣,此蛊(一种毒虫)·之所以为事也。”意思是说毒虫本身不是多大的事,也不会有多大祸害;但因天下为无事而生事,所以毒虫就为大事了。

苏东坡还说,“阴阳相蕴(蓄)而生物,乾坤者,生生之祖也。”他认为:“刚柔相推而变化生。”意思是阴柔阳刚对立的变化才能促进生。同时他还强调“刚柔变化本出于一”,即有进则有退,有明则有晦(暗),进退与明晦既是矛盾的也是统一的。他在《毗陵易传》中说:“见其今之进也,而以为非向之退者,可乎?见其今之明也,而以为非向之晦者,可乎?圣人以进退观变化,以昼夜观刚柔,二观主无往而不一者也。”

苏东坡在《苏氏易传》中还说:“古之言性者,如告瞽者,以其所不识也。瞽者未尝有见也,欲告之以是物,患其不识也,则又以一物状之,则又一物也,非是物矣。彼唯无见,故告之以一物不识,又可以多物患之乎?”东坡说“告(指听别人告知的)”与“见(指亲眼所见)”的作用和效果,所以“无见”是人仅凭别人“告”知,是很难准确认识事物的。苏东坡强调凡事需亲身体验才能得到真知。他劝戒人们:不要仅仅满足间接获得的知识,而要同事物直接接触才能有真知熟见。东坡的名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正是他对“实践出真知”这一真理的直接体会。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苏氏易传》作了中肯的评价。《提要》中说:“推阐理势,言简易明,往往足以达难显之情,而深得曲譬之旨。盖大体近于王弼,而弼之说惟畅玄风,试之说多切人事。其文辞博辫,足资启发。”肯定了苏东坡结合现实,从实际出发“多切人事”的观点。

“多切人事”四字,确实是《苏氏易传》的特点,东坡性格豪放不拘,以一代文豪的文笔解《易经》,所呈现出的特点自然是“文辞博辩”,“言简意明”,“足以达难达之情,而深得曲譬之旨”。

《苏氏易传》以“借天道谈人事,屏弃玄谈,切近事理”,故将易学从高深莫测中解脱出来,成之成为“讲哲理,言人事,砺道德,明心性”的实用之书,因而具有指导人们修身养性,学为所用的实用价值。

古人在表示矛盾的双方时,常以阴阳表示,《周易》也是这样表示。东坡在阐释“一阴一阳之谓道”时也有自己的观点:“阴阳果何物哉?虽有娄旷之聪明,未有得见其仿佛者也。阴阳交然后生物,物生然后有象,象立而阴阳隐矣。凡可见者皆物也,非阴阳也。然谓阴阳为无有可乎?虽至愚知其不然也。物何自生哉?是故,指生物而谓之阴阳,与不见阴阳之仿佛而谓之无有者,皆惑也。圣人知道之难言也,故借阴阳以言之,曰一阴一阳之谓道。”东坡的矛盾观也反映了他的“多切人事”的特点。

但客观地说,东坡在《苏氏易传》上也表现出相信天命的唯心的一面。他说:“死生病福,莫非命者,虽有圣知,莫知其所以然而然。”这句话揭示出东坡对天命的信仰很虔诚笃实。但,东坡在一些具体事物问题上“多切人事”,又时常表现出唯物的一面,经常提出一些精辟而深刻的见解。

东坡临终时握着他的好友钱济明手叮嘱道:“苏轼与公交谊十五年,始于常州,终于常州,此天公以公惠苏轼也。《苏轼易传》书稿,乃武受先父之托,于儋州三年苦雨终风中沥血而成。汉人解《易》,偏于象数;晋人解《易》,偏于义理;吾之解《易》,多切人事。此稿虽浅陋,不敢与古贤相列,但乃苏轼平生所持政见之源。苏轼今托于公者,个中情由,公日后当知。苏轼之于世,口孽笔孽均深重难赦,诗词已流于天下,评说由人,不去管了,此书稿愿公善保全之。三十年后,世人或可借此稿以了解苏轼颠沛一世之心迹……”读这段话不能不为东坡“沥血遗言”而感动。

朱熹对《东坡易传》“不知性命之理”,而“每为不可言、不可见之说”这些观点最不满意。朱熹以自己的天理、人性诸说为理论基点,对《东坡易传》中的人性理论进行了反驳,并替孟子的性善论进行辩护。朱熹说:“苏氏不知其说,而欲以其所臆度者言之,又畏人之指其失也,故每为不可言、不可见之说以先后之,务为闪倏混漾不可捕捉之形,使读者茫然,虽欲攻之而无所措其辨。殊不知性命之理甚明,而其为说至简。今将言之而先日不可言,既指之而又日不可见,足以眩夫未尝学问之庸人矣。由学者观之,岂不适所以为未尝见、未尝知之验哉!”《杂学辨·苏氏易解》。

陆游却给《苏氏易传》很高地评价,“自汉以来,未见此奇特。”陆游还认为,“东坡汇百川支流,滴滴归原,而滔滔汩汩以出之,万斛不能量也!”他肯定了苏东坡吸众家之长,有了“万斛不能量”之博识。陆游说:“《易》道广大,非一人所能尽,坚守一家之说,未为得也。元晦(朱熹)尊程氏至矣,然其为说亦已大异,读者当自知。”对朱熹尊程氏驳斥东坡的观点,陆游予以反对。

其实,东坡本是文学家,不是思想家,因而有其“理论不能严密贯澈”,“理论上有不一贯之点”的缺陷;但东坡在博采众家之长的基础上,对以往的种种人性、观点进行较为深入的反思和剖析,并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观点和见解。这些对于后世来说都有着重大的研究价值。

《苏氏易传》是三苏世界观的集中表现。既是“三苏”父子“合力为之”的结果,也是东坡“独得伏羲、文王超然之志”而成就的一代名著。无可否认,在这部传世之作中,东坡的思想占主导地位,研究东坡,《苏氏易传》不可遗漏。

“苏门六君子”中东坡最愧疚的是谁

“道大不容,才高为累。皇天后土,鉴平生忠义之心;名山大川,还千古英灵之气。识与不识,谁不尽伤;闻所未闻,吾将安放!”东坡先生辞世之后,在写给他的诸多悼文中,我最欣赏的是这一篇。这篇悼词是苏门六君子之一李廌写的,“东坡之没,士大夫及门人作祭文甚多,惟李廌方叔文尤传,如:‘道大不容,才高为累,’此数句,人无贤愚,皆能诵之。”《曲洧旧闻》。

李廌(1059—1109),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华州(今陕西华县)人,北宋文学家。李廌六岁时父母就离开了人世,他发奋自学。苏轼在黄州时,他拿着自己的文章拜谒东坡。东坡在看了李廌的文章后认为“其文笔墨澜翻,有飞沙走石之势”,拍着他的背说:“你的才华堪敌万人,如果再加以高节情操,举世都不能抵御了!”拊其背曰:“子之才,万人敌也。抗之以高节,莫之能御也。”自此天下人知道了李廌有“万人敌”的美名。李廌拜在东坡门下,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几年后,当李廌再拿着文章去见东坡时,东坡评论其文“如大川东注,昼夜不息,不至于海不止”,感慨地说:“(李廌)张耒、秦观之流也。”

“苏门六君子”也称“苏门六学士”,他们是: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陈师道、李廌六人。“苏门四学士”指的是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四人。

元祐三年(1088)正月,苏轼以翰林学士朝奉郎知制诰兼侍读主掌贡举考试,他的门生李廌在省试举子之中。李廌是苏门弟子中最有才华,文章写的很好之一,加之又有东坡的影响,当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李氏一定会考中。因此,苏轼“先言任意取人”的传言开始弥漫。“其年到省诸路举子,人人欲识其面,考试官莫不欲得方叔也”。但结果却是李鹰名落孙山。北宋末年朱弁《风月堂诗话》亦载:“东坡知贡举,李廌方叔久为东坡所知,其年到省诸路举子,人人欲识其面,考试官莫不欲得方叔也。坡亦自言有司以第一拔方叔耳。既拆号,十名前不见方叔,众已失色,逮写尽榜,无不惊骇叹。方叔归阳翟,黄鲁直以诗叙其事送之,东坡和矣。如‘平生漫说古战场,过眼真迷日五色’之句,其用事精切,虽老杜、白乐天集中未尝见也。”朝士吕大防感叹说:“有司试艺,乃失此奇才耶!”李廌的落榜一时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

对于李廌落第,身为主考官的苏轼深为自责,为此赋诗:“余与李廌相知久矣,领贡举事,而李不得第,愧甚,作诗送之。与君相从非一日,笔势翩翩疑可识。平生谩说古战场,过眼终迷日五色。我惭不出君大笑,行止皆天子何责。青袍白纻五千人,知子无怨亦无德。买羊酤酒谢玉川,为我醉倒春风前。归家但草凌云赋,我相夫子非曜仙。”苏轼在诗句说自己愧对李廌,失取此奇才,当负遗才之责。他相信李廌并非池中之物,一定还有科场进身的机会。

黄庭坚为这次省考的参评官,他也次苏轼诗韵,赋诗安慰李廌,诗题为《次韵子瞻送李廌》:“骥子堕地追风日,未试千里谁能识。习之实录葬皇祖,斯文如女有正色。今年持橐佐春官,遂失此人难塞责。虽然一哄有奇偶,博悬于投不在德。君看巨浸朝百川,此岂有意潢潦前。愿为雾豹怀文隐,莫爱风蝉蜕骨仙。”黄庭坚说李廌是未遇伯乐的千里马,这次落第是因为运气较差,考试如同赌博,胜负只是凭运气而已。

李廌认为自己满腹经纶,没能考上是命运不济,是阅卷者未能看中自己的文章,故而落第。他写诗明志:《下第留别陈至》有句云:“余生天地间,动辄多愿违。天王十二闲,玉勒黄金鞿。奈何骥与碌,不使备六蜚。盐车初未脱,伯乐第兴悲。宁甘生刍饿,不为场藿嘶。京都足风埃,士气亦随淄……吾生三十年,二十九年非。”《下第留别舍第弼》诗亦云:“百年能几何,三十已一世。胸中经纶策,偃蹇未获试。”

三年后,元祐六年(1091)李廌再应试,不幸再次落第。他产生了不再博弈科名之意,“某顷元祐三年春礼部试不第,东坡送之以诗,黄鲁直诸公皆有和诗。今年秋复下第,将归耕颍川,辄次前韵上呈内翰先生及乞诸公一篇,以荣林泉,不胜幸甚。”有“数奇辜负师友责”之语。陆游《老学庵笔记》所说“廌果终身不第以死”,即据此而来。

在陆游的《老学庵笔记》中记载了这件事,“东坡素知李廌方叔。方叔赴省试,东坡知举,得一卷子,大喜,手批数十字,且语黄鲁直曰:‘是必吾李廌也。’及拆号,则章持平,而廌乃见黜。故东坡、山谷皆有诗在集中。初,廌试罢归,语人曰:‘苏公知举,吾之文必不在三名后。’及后黜,廌有乳母年七十,大哭曰:‘吾儿遇苏内翰知举不及第,它日尚奚望?’遂闭门睡,至夕不出。发壁视之,自缢死矣!廌果终身不第以死,甚可哀也。”后人认为陆游的记载有虚构之辞。我倒是宁可相信这一观点。“李廌终身不第以死”这倒没什么,人怎样都可以渡一生;反之,如果真的是因为李廌落榜,而导致“廌有乳母年七十……自缢死矣”,这实在是令人欲哭无泪憋闷得慌。

无独有偶,赵渭《养疴漫笔》又一次将这件事渲染一番:元祐年间,东坡任贡举主考官,李方叔参加考试。将要对考场封闭的时候,东坡将一封封好的书信让人带给李方叔,当时李方叔不在屋中,这个人将书信放在桌上。恰巧这时,章子厚的两个儿子日持日援到李方叔屋子来,便拿起东坡给李方叔的信来看,是一篇文章《扬雄优于刘向论》。二章十分惊喜,将这封信拿走。等到李方叔回来后,到处也找不到这封信,知道了一定是被二章偷走了,十分惆怅又不敢说出来。等到考试时,所出题目果然是这个。二章都模仿放东坡的作文,心神紊乱的李方叔却是实在写不下去。等到放榜时,东坡想魁首一定会是李方叔,实际却是章援,第十名的文意与第一名相似,打开一看,却是章持。东坡大惊失色。前二十名里,有一个答卷十分奇特,东坡对其他的参评官说:“这个一定是李方叔。”等打开一看,却是葛敏修。而李方叔名落孙山。东坡走出考院,知道了这个情况后,大为叹息忿恨。李方叔离去时他作诗一首相送,有句“平生漫说古战场,过眼空迷日五色”。李方叔的母亲叹息对他说:“苏学士当主考,你都没能考上功名,今后还有什么指望呢?”李母因这件事抑郁而死。

南宋时,流传有东坡泄露考题给李廌,却被苏的政敌之子章氏兄弟偷去的说法。但这个说法一直没有几个人相信。宋朝科举之时,知贡举官在得到诏令、受令及入院锁宿等各个时间环节上,朝廷都派有人员监督。苏轼作为知举官,也不可避免的在各个时间环节上受到监督。尤其是北宋严格的锁院制度,增设权同知举官若干人,使其互相牵制,分割知贡举官的权利。加强对知贡举官的监督。因此说东坡徇私情授题给门人李廌的事情不能成立,说东坡私泄考题为的是污垢东坡的名誉。

李廌连续两年应举落第,便绝意仕途,他定居在长社(今河南长葛县),长社县令李佐非常敬佩李廌的才华,他动员当地的士绅,为李廌买了一处房子。李廌定居在那里,直至去世。

同类推荐
  • 三国谋士今日观

    三国谋士今日观

    三国,一个让我们今人无限遐想的时代,本书聚焦三国历史,从那个时代选取最具代表性的谋士进行介绍,兼顾各家史料,以成一家之言。主要分析了各个谋士怎样选择君主并被所选择的君主信任重用,以致最后建功立业的过程,这些无不对我们今天的职场中人有一定的启发。不虚美,不隐恶,对人物的论及兼顾能力与人品,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最真实的三国谋士群像。
  • 中国历代张天师评传(第2卷)

    中国历代张天师评传(第2卷)

    本书论述并总结了自第十二代至第三十代张天师的生平事迹、道法特点,以及他们对其所处时代的社会贡献,并对他们在中国道教史上的历史地位作出了客观公允的评价。
  • 告诉你一个爱迪生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爱迪生的故事

    本书从爱迪生儿时的生活写起,一直追溯到他所创造出来的伟大发明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再现了爱迪生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发明大王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学习他那种对理想坚持不懈、对困难百折不挠的坚毅精神。
  • 毛泽东瞩目的著名将帅

    毛泽东瞩目的著名将帅

    19世纪末,中国韶山诞生了一代伟人毛泽东。20世纪70年代,毛泽东与世长辞,告别了热爱他的人民和他热爱的革命事业。今天,长江文艺出版社隆重推出《毛泽东瞩目的风云人物》丛书,其目的在于缅怀一代伟人毛泽东和他曾从事过的革命业绩,鼓励人民学习、继承毛泽东思想,将他的博大精深的思想变成我们的巨大精神财富,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发挥优良传统和聪明才智,使新中国的航船迎着新世纪的曙光,顺利到达四个现代化的辉煌彼岸。这既是本书作者的意愿,也是本书主编的意愿。
  • 半壁史书历史上那些姐儿们1

    半壁史书历史上那些姐儿们1

    作者从汉朝吕后开始,历数西汉时期著名女性的故事。吕后、窦太后、卓文君、赵飞燕……她们的故事在作者笔下幽默诙谐,又不失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历史苍凉的反思。此书是继当年明月和袁腾飞之后又一论史巨作,以其戏谑、夸张的笔法,风行于百度魔兽世界吧和天涯煮酒论史论坛,受到网友追捧,被冠之以“欢乐版红颜史诗”。那些你不知道的历史故事,那些你一知半解的历史史实,那些你好奇已久的美人的秘密,那些充满争议的女人,都可以在本书中得到答案。你还等什么?赶紧拿起此书,寻找答案吧。
热门推荐
  • 全能武魂

    全能武魂

    武魂大陆武魂,注定为王武魂,掌生死武魂,定胜负武魂,控命运武魂,困未来而一少年,武魂,没能掌握他的生死,也没能把控他的命运,更无法困住他的未来!
  • 动人故事,心灵之歌

    动人故事,心灵之歌

    我们的身边,我们的第一天,我们身边每一个人,都是不平凡的。尤其是那些动人的故事,像一串串音符,更像一首首动听的歌谣,在某个清晨,某个白天,某个午后,或某个夜晚,悄悄地飘到我们的耳畔,渗入我们的心灵,拨动着我们的心弦……
  • 光之追忆第二部之救赎

    光之追忆第二部之救赎

    他,忠诚不二,一心护友。他,心怀天下,渴望渡世。他,身负诅咒,永无救赎。他,放荡不羁,仗义勇敢。四个人,因为巧合或是必然相遇,他们能否为他带来救赎?——所谓的冒险故事,本质不过是我遇见了你,而你拯救了我。
  • 谎楼

    谎楼

    你说过多少谎,是谁为你圆的谎。花开花落,你能不能看见沧海桑田,臆想终究是臆想,那可不可以成为现实,终究还是要看你的心到底能不能承受那么多重量
  • 幼儿园常驻大使

    幼儿园常驻大使

    “咱们俩人是好朋友对不对?”“老师说了,好东西是要跟人分享的。”“妈妈,你真不听话。”“你头上贴个刺猬的图片,就会好可的。”“你知道吗?开亲自运动会特别的麻烦的。”
  • 重生之婚色难防

    重生之婚色难防

    本文双处双强双洁,1V1,高冷腹黑偏执男VS美艳毒舌傲娇女女主篇慕容衍是隐世慕容家唯一高调活跃在华夏的继承人,一手妙手回春的古医术备受推崇。除此之外她还是一枚兼职杀手,在一次刺杀任务中却被意外反杀。再次睁眼,坐在床边对她关怀备至的男人不正是她前世的刺杀对象吗?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什么!他是她未婚夫?虽然换了身份,但任务还是要继续执行的。亲亲未婚夫,不要怪媳妇心狠手辣,实在是前世死在你面前,对你太过牵挂。男主篇:白塔表示很郁闷,自己的未婚小媳妇变化太快就像龙卷风。重伤醒来之后不仅立刻退出她喜欢的娱乐圈,甚至不再刻意和他保持距离,也不再提以前的约法三百章,更是主动提出要约会。只不过,以前厨艺精湛的小媳妇,碗里这一团黑炭,你确定可以吃?媒体篇:十八线小演员明媚演戏三年从来没有登上娱乐新闻头版头条,和皮裤哥有的一拼。然而转行开个小诊所的第一天就有几十名记者排队等在门外,不是伤风就是感冒,真正的病人连影子都没有见到。众媒体表示,这个真的不能怪我们,谁让白总在里面坐镇呢!为了一睹盛世美颜,他们容易吗?错,他们只是为了挖一点边角料而已。所以,你们两个到底什么关系?坦白从宽,抗拒……白总,有话好好说,我们这就走。明姐霸道篇:1、面对渣女求饶,该如何处置?明姐淡定答曰:原谅你上帝的事情,而我的任务就是送你去见上帝。2、面对渣女挑衅,该如何应对?明姐亲身示范:我和你的区别在于,我们坐在一起嗑瓜子,磕完之后你站起来拍拍腿,而我拍拍胸口。你说他是爱你还是爱我?白总无限作死篇:1、天降瓢泼大雨,两人独自在家,看了眼躺在床上的明媚,深知自己没有厨艺天赋的白总一脸关切的说道,“你先躺着,我给你熬点中药垫垫肚子!”明媚咆哮,“尼玛!滚犊子!那是老子的极品好药,你敢给老子用来垫肚子我杀了你!”2、夜幕低垂,天色渐暗,白总从浴室出来,果断走向某女的房间,深情款款的问道,“你愿意和我滚床单吗?”某女头都没有抬,“不愿意。”白总继续走近,俊脸一片茫然,“我刚刚说什么?”某女淡定回答,“你愿不愿意和我滚床单?”白总乐呵呵的回答,“我愿意!”“……”
  • 重生之娱乐帝皇

    重生之娱乐帝皇

    且看本书主人公中国青年项俊,重生为韩国人金成俊在得知自己缓有先天性心脏病这种等于判了死刑的绝症后,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利用自己前世的记忆打造一个娱乐帝国!
  • 异世霸王

    异世霸王

    前世吴德做坏事,重生来到修真大陆,后来渐渐发现自己竟然是万年前的战神:霸王!他的记忆被封印,为了解开封存的记忆,为了找到前世的神射手和转世的霸王侍卫,为了找到万年前的挚爱紫雪羽,吴德一步步走向强大,解开了封印,得到了霸王不灭金身,成为了新一代战神。但,命运的轮回总会回到原点,最终,他还是要面对自己命运中的宿敌‘不败战神’冥王!
  • 都市鬼才

    都市鬼才

    且看一个来自贫苦农村的平凡大学生如何走上都市至尊人物!本书主要有三部分:第一部分讲述大学的生活!第二部分讲述奋斗史!第三部分讲述雄霸都市!
  • 现代香薰疗法

    现代香薰疗法

    香水是一种利用嗅觉去展示的艺术,它在营造氛围里,透露着一个人的审美意态。一瓶香水就像一首诗,需要制作者和品味者一起,在想象的氛围里漫步,共同进行一场思维的再创造。它让你联想的翅膀飞呀飞,你的苔丝才会有多美就多美,有多悲就多悲,不一定就是那个生活中略嫌俗气的金丝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