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85900000012

第12章 隋唐五代时期(2)

之后,李畲不仅偿还了以前多得的禄米,付清了全部运费,而且在满朝文武百官面前承认错误。御史衙门的官吏见他这样严于律已,大受触动,并群起效法,纷纷退还过去多得的禄米。例行多年的“两个惯例”,也从此取消。

李畲的母亲教子清廉的事迹被载人北宋初期编撰的《太平广记》之中。

奉公守法如翠柏苍松:

廉洁情操虽老死不移这是后人为赞颂李畲而写的一副对联。

颜真卿教子守本职

颜真卿,唐代中期杰出的书法家,伟大的爱国主义家。他创立的“颜体”楷书与赵孟颊、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

颜真卿少时家贫缺纸笔,用笔醮黄土水在墙上练字。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又汲取初唐四家的特点,兼收篆隶和北魏笔意,自成一格,一反初唐书风,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慨凛然,人称“颜体”。颜体奠定了他在楷书千百年来不朽的地位,颜真卿是中国书史上富影响力的书法大师之一。

他的“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

颜真卿秉性正直,笃实纯厚,有正义感,从不阿于权贵,屈意媚上,以义烈名于时。他一生的事迹,深深地影响着孩子。

安史之乱之后,唐朝转向衰落,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唐代宗死后,他的儿子李适即位,为德宗,但实权却被宰相卢杞把持。卢杞一直对颜真卿的才略和耿直嫉恨。

公元782年,唐德宗想改变藩镇专权的局面,却引发了藩镇叛乱。其中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兵势最强,他自称天下都元帅,向朝廷进攻,朝野大为震惊。唐德宗找宰相卢杞商量,卢杞欲借机铲除颜真卿,于是说:“不要紧。只要派一位德高望重的大臣去劝导他们,不用动一刀一枪,就能把叛乱平息下来。”

卢杞推荐了年老的太子太师颜真卿。这时候,颜真卿已经是七十开外的老人了。文武官员听说朝廷派他到叛镇去做劝导,都为他的安全担心。

但是,颜真卿却不在乎,带了几个随从就赶往淮西。唐朝宗室李勉听到这件事,觉得朝廷将失去一位元老,于是秘密上奏请求留住他,并派人到道路上去接他,但没有赶上。

李希烈听到颜真卿来了,想给他一个下马威。在见面的时候,叫他的部将和养子一千多人都聚集在厅堂内外。颜真卿刚刚开始劝说李希烈停止叛乱,那些部将、养子就冲了上来,个个手里拿着明晃晃的尖刀,围住颜真卿又是谩骂,又是威胁。但颜真卿却面不改色,朝着他们冷笑。

李希烈于是命令人们退下。接着,把颜真卿送到驿馆里,企图慢慢软化他。叛镇的头目都派使者来跟李希烈联络,劝李希烈即位称帝。李希烈大摆筵席招待他们,也请颜真卿参加。

叛镇派来的使者见到颜真卿来了,都向李希烈祝贺说:“早就听到颜太师德高望重,现在元帅将要即位称帝,正好太师来到这里,不是有了现成的宰相吗?”

颜真卿扬起眉毛,朝着叛镇使者骂道:“什么宰相不宰相!我年纪快八十了,要杀要剐都不怕,难道会受你们的诱惑,怕你们的威胁吗?”李希烈拿他没办法,只好把颜真卿关起来,派士兵监视着。士兵们在院子里掘了一个一丈见方的土坑,扬言要把颜真卿活埋在坑里。第二天,李希烈来看他,颜真卿对李希烈说:“我的死活已经定了,何必玩弄这些花招。你把我一刀砍了,岂不痛快!”

过了一年,李希烈自称楚帝,又派部将逼颜真卿投降。士兵们在关禁颜真卿的院子里,堆起柴火,浇足了油,威胁颜真卿说:“再不投降,就把你放在火里烧!”颜真卿二话没说,就纵身往火里跳去,叛将们把他拦住,向李希烈汇报。公元785年8月23日,李希烈想尽办法,终没能使颜真卿屈服,就派人将其缢杀,终年77岁。

其实,就在颜真卿被贬时,他就告诉自己的儿女们说:“政可守,不可不守。”就是说为官不可不守本职。

他还表示自己虽然因为向朝廷直抒己见,得罪了权贵者而遭贬斥的命运,但并无可耻之处,他希望子孙们领会他的心志,恪守自己的职责。

杜甫用“家训诗”教子学习圣贤

唐朝时的大诗人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4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杜甫官至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有《杜工部集》传世,纪念地有杜甫草堂、杜甫墓、杜公祠、杜甫公园、杜陵桥、杜陵书院等。

杜甫的诗作中也有一些“家训诗”,从中可以看出他教育孩子的情景和思想。杜甫有三个儿子,最小的孩子早死,剩下两个较大的儿子名叫宗文和宗武,杜甫有五首示诲二子的诗,即《宗武生日》《熟食日示宗文、宗武》《又示两儿》《元日示宗武》《又示宗武》。

杜甫的长子宗文,资质平庸些,所以杜甫并不强求他为学上进,“失学从儿懒”(《屏迹三首》其三),“失学从愚子”(《不离西阁二》其一),认为他只要平安就好,喜于“熊儿幸无恙”(《得家书》)。

次子宗武,天资聪颖,深得杜甫厚爱。杜甫身陷长安,却念念不忘聪慧的幼子,“骥子春犹隔,莺歌暖正繁。别离惊节换,聪慧与准论?”

(《忆幼子》)宗武5岁左右时,杜甫还记得他幼时之事,作诗说:“骥子好男儿,前年学语时。问知人客姓,诵得老夫诗。”所以,他的教子诗的主要训示对象是宗武。这五组诗分三次写成,写于三个特殊的日子,因感而发,成诗之时,宗武约在14一15岁之间。如《宗武生日》:

小子何时见,高秋此日生。

自从都邑语,已伴老夫名。

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

熟精文选理,休觅彩衣轻。

凋瘵筵初秩,欹斜坐不成。

流霞分片片,涓滴就徐倾。

此诗写在宗武生日的酒筵上,诗人不禁回忆起宗武当年出生之日。其实,当年他身陷长安并未在场,然他虽不能目击而心已至,一提笔深深父爱就已流溢满纸。就此想到宗武的成长,才在后言提到聪颖的宗武诗艺已长,到都邑后“已伴老夫名”。将门无犬子,诗家无庸才,儿子的进步让父亲非常欣慰,从而就势引出了“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熟精《文选》理,休觅彩衣轻”的教诲之意。

再写自己垂垂老矣,当儿子侍庭于酒筵之上,自己已是“凋瘵”“欹斜”,无法安坐,但充满欣慰与期冀的老父还是要徐饮一杯美酒,品味为人之父的悲与喜,悲的是自己“汝曹催我老”(《熟食日示宗文、宗武》),“浮生看物变,为恨年年深”(《又示两儿》);喜的是儿子“明年共我长”,“已似爱文章”(《又示宗武》)。

诗人郁积多年的情感被现实的生活场景所触动,情与景交汇相融之间引发诗人对儿子新的感情与希望,随之与其娓娓道出成长之理,理之长更见情之深,同环往复。而诗中最后所绘自己的老态龙钟更与现实中酒筵的欢快、儿子的青春形成强烈的对照,偏偏老父又要强力在对照之中去追求应景适情,为人父的苦心孤诣又怎是一个爱字了得。

对读诗的儿子而言,此诗真如“流霞分片片”,可以“涓滴就徐倾”,会促使他立下“十五男儿志”,以求“达者得升堂”(杜甫《又示宗武》)来宽慰老父亲了。杜甫是用生命在写作,诗中具兴象,读之有意境,乃是家训诗中的极品,前无古人也后无来者了。

杜甫教子诗多以儒家的礼教来引导孩子,苏轼在读了杜甫的教子诗后说:

“其示宗武云:‘试吟青玉案,莫羡紫香囊。应须饱经术,已似爱文章。十五男儿志,三千弟子行。曾参与游夏,达者得升堂。所示都是圣贤事也。”

郭子仪爱子不护子

唐代中期时的大将、军事家郭子仪,祖籍山西汾阳,生于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武举出身,高七尺三寸,勇武不凡。安史之乱时,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在河北打败史思明。

后连回纥收复洛阳、长安两京,功居平乱之首,晋为中书令,封汾阳郡王。

唐代宗时,叛将仆固怀恩勾引吐蕃、回纥进犯关中地区,郭子仪正确地采取了结盟回纥,打击吐蕃的策略,保卫了国家的安宁。

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以84岁的高龄才告别沙场。天下因有他而获得安宁达20多年。而他却能“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在当时和后世都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声誉、作为父亲,郭子仪和妻子王氏严格教导子女,儿子女儿人品端方,才华出众,没有一人走上斜路。他的三儿子郭唏曾驻守邠州,协助邠州节度使白孝德防守吐蕃和回纥,郭唏手下有十几个士兵酗酒闹事,还拔刀刺伤了酒店主人,段秀实不徇情面,将这十多个士兵就地正法,这在郭唏的军营里引起了极大的震动,于是军士们准备宰了这个胆大妄为的老头,将他抓到军营里,交给首领郭唏处置。郭唏欲为士卒做主,就质问段秀实为什么这么做。

谁知段秀实见到郭唏后竟当面教训他说:“你父亲郭令公功劳盖世,人人敬仰,你作为他的儿子,却纵容士兵横行不法,胡作非为,这样下去,郭家的功名还保得住吗”,郭唏听了十分惭愧,向段秀实诚恳致谢,认为这是对自己的关怀和爱护,他不准军士为难段秀实,段秀实在郭唏的军营里过夜,郭唏亲自为他站岗放哨,以防歹人加害。第二天,还和段秀实一起前往白孝德处赔礼道歉,郭唏为将如此,实在应归功于郭子仪夫妇教子有方、忠厚传家。

广德二年(764),北方的少数民族首领仆固怀恩不满朝廷的封赏,纵兵劫掠,带领朔方军对抗朝廷。朔方兵以前都是郭子仪的部下,对郭子仪十分爱戴,当郭子仪以朔方节度使的身份到来时,朔方兵纷纷离开仆固怀恩,重归郭子仪的手下,仆固怀恩只得带上三百亲信逃到灵武(今宁夏灵武)避难。由于心有不甘,他招引同纥、吐蕃十万人马,进犯大唐,唐代宗派郭子仪率兵抵御,回纥、吐蕃心中无底,不战而退。永泰元年(765),仆固怀恩又招引同纥、吐蕃、党项三十万人马气势汹汹而来。郭子仪率领一万唐军刚到泾阳,就被回纥、吐蕃十多万人马团团围住,形势万分紧急。而在此关键时刻,仆固怀恩却暴病而死,敌军阵营产生分化,郭子仪知道机不可失,决定单骑去见同纥主将药葛罗。

郭子仪出发之际,他的三儿子郭唏紧紧拽住父亲的马缰,对父亲说:

“回纥人如狼似虎,父亲大人是堂堂元帅,怎么能自己送上门去当俘虏?”

郭子仪则告诉儿子说:“现在敌强我弱,如果硬拼,我们父子都要战死,江山社稷就危险了。如果能与回纥谈判,说服他们倒戈,那就是百姓的福气,扭转战局,在此一举。”郭唏虽认同父亲的观点,但还是不放心父亲的安危,郭子仪便推开了儿子,向回纥军营策马而去。

药葛罗听说郭子仪来了,将信将疑,他生怕有诈,命人弯弓搭箭,严阵以待。郭子仪来到营前,摘下头盔,脱掉铠甲,放下兵器,缓缓而行,药葛罗暗自佩服,命令撤去弓箭。

当郭子仪来到药葛罗面前时,回纥酋长们一起拜倒,表达了诚心诚意的欢迎。郭子仪责备药葛罗说:“昔日回纥军队远涉万里,帮助我们收复两京,大唐朝廷对你们很不错。今天你们背弃旧约,襄助叛臣,是何等愚蠢的举动。仆固怀恩背叛朝廷,遗弃母亲,这样的人对回纥有何益处?”

药葛罗听到郭子仪的话后,感觉十分惭愧,当即向郭子仪表明立场说:

“我们是被仆固怀恩骗了,他说天可汗已经驾崩,郭令公已经去世,中原无主,我们才兴兵来此,现在我们知道天可汗还好好地在长安城里,郭令公又统兵在此,仆固怀恩被上天所杀,我们怎能够再与大唐雄师作对呢?”

郭子仪见药葛罗如此态度,乘机鼓动他,“吐蕃与大唐本是甥舅之国,他们背信弃义,屡次犯境,抢走了无数牛羊马匹和金银珠宝,如果你们与唐军合兵,反戈一击,既可得到吐蕃抢走的财物,又可与唐朝继续友好下去,这是天赐良机,不能错过呀!”

药葛罗马上表示同意,对郭子仪说:“我们被仆固怀恩骗到这里,已经愧对令公,我们愿意杀敌立功,将功折罪”。于是双方订好了合击吐蕃的计划,在灵台西原赤山岭(今甘肃灵台县西),大唐和回纥联军雷霆出击吐蕃,斩首五万级,俘虏万余人,夺回了被吐蕃抢走的工匠、妇女四千多人,缴获牛羊驼马数以万计。各路攻唐大军闻风丧胆,顿时逃之夭夭。郭子仪单骑退兵,从此名震千古,传为佳话。

郭子仪的女儿也是才女,有一次,两位著名画家为郭子仪的女婿赵纵画像,画完之后,众人认为两幅画像不分高下,郭子仪的女儿语出惊人,得到众人一致的认可,她说韩姓画家“空得赵郎状貌”,周姓画家“兼移其神气,得赵郎性情笑言之状”,如果没有具有深厚的文化修养,又如何能说出如此精辟的点评?郭晞和驸马郭暧都是王夫人的嫡子,在奉天之难中与唐德宗同生共死,浴血奋战,传承了郭子仪的忠烈家风。

皇帝为仰仗郭家,让郭暧和升平公主成亲,两人生的女儿嫁给了皇帝的表侄李纯,也就是后来的唐宪宗,郭暖和升平公主的儿子郭緃则娶了皇帝的表侄女汉阳公主,据说郭緃身长七尺,相貌堂堂,如果不是人品出众,皇家又怎会如此热衷于“亲上加亲”。

我国不少戏曲种类中都有《打金枝》或《醉打金枝》这一曲戏种,讲的是郭子仪第六子郭暧被代宗招为驸马,取升平公主为妻。升平公主处处管束制约丈夫。郭暧虽有不满,但也无可奈何。郭子仪做寿这天,升平公主未来拜寿,郭暧兄嫂戏嘲他惧内。

郭暧气愤之下回宫与公主评理,并打了公主一掌。公主大怒,便向父王、母后哭诉,并为她出气。代宗和皇后了解事因后,责备女儿不该不去拜寿。

但公主一味撒娇不肯认错,代宗假意要斩郭暧为她出气,公主反被吓得没了主意。郭子仪听说郭暧打了公主,绑子上殿请罪唐代宗,这也说明了郭子仪爱子却不护子的家教原则。

郭子仪居功不傲,家教有方,所以福泽绵长,唐德宗建元二年(781),85岁的郭子仪去世了,陪葬建陵(唐肃宗李亨墓,今陕西礼泉县),唐德宗亲往安福门哭送,赐谥号“忠武”。按照礼仪制度,郭子仪的墓葬应有一丈八尺的高度,朝廷特意将墓葬再增高十尺,以彰显郭子仪的盖世功勋。到了宋朝仁宗年间,皇帝还寻访到他的平民后裔,封以官职,以示忠义之士会荫庇后人。

韩愈写诗教子上进

唐朝文学家、政治家韩愈,字退之,唐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

韩愈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与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辙、苏洵、曾巩合称为“唐宋八大家”。

同类推荐
  • 纪实中国2

    纪实中国2

    “纪实中国丛书”整合了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风格的实力作者和作品一同进入市场,给图书文化市场带来回归理性的厚重作品。“纪实中国丛书”策划出版的作品以源于生活、贴近现实,贯穿生活哲理的写作态度,给阅读者带来一种久违的理性阅读、人文阅读的回归。
  • 校园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校园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元曲三百首

    元曲三百首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元曲三百首》介绍了元曲的整体风貌,并同唐诗宋词进行了横向比较,使读者对中国诗歌的多元成就有所会心,且获得文学知识与情操素养的全面享受。《中华国学经典读本:元曲三百首》内容丰富,每首元曲后都有注释、语译、赏析三方面内容。
  •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上)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上)

    本书拟分上下两册,上册是有关中国现代小说的精选,下册是有关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戏剧戏曲和电影脚本的精选。书中有一些作品是在类似作品选中初次选录,比如近代言情小说,现代戏曲,现代电影剧本等,这些作品的选录一方面反映了当前学术发展的新进程,增强了本书的时代感,另一方面也在细微处透露了编选者的学术追求。
  • 趣谈写作

    趣谈写作

    每一朵花,都是一个春天,盛开馥郁芬芳;每一粒沙,都是一个世界,搭建小小天堂;每一颗心,都是一盏灯光,把地球村点亮!借助图书为你的生活添一丝色彩。本丛书是为有一定汉语基础的青少年学习汉语言和汉文化而编写的读物。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汉语,人们也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华文化博大而精深,不可能一下子讲全,本书希望通过逻辑、写作、修辞、文化等多个方面,带领青少年进入中华文化的广大天地,初步了解中华文化的点点滴滴,在编撰过程中,力求做到趣味性、知识性和实用性相结合,使人们在轻松愉悦中阅读。
热门推荐
  • 沧浪:绝代小姐傲江湖

    沧浪:绝代小姐傲江湖

    西陵下出道七年的巅峰之作!《仙路烟尘》作者管平潮赞曰:简丽朗烈,已具名家峥嵘!著名评论家韩云波评曰:似高山流水,似空谷回响,有余音绕梁之效!前六卷为《沧浪》,第七卷为《沧浪》前传《天下无香》。两部小说均已出版,此为精改版。【唯美情侠】
  • 斩玄.

    斩玄.

    天若有道,我自顺应天地之道,尊仙奉神;天若无道,我便自创天地,弑神封天!玄修一道,真玄伪玄之分;封仙台不认伪玄之修,我便斩破这天,碎了这玄,天地任我遨游!——本书奥秘,须自行探寻。与诸道友共战,有何可惧!冲新书榜,保底两更!斩玄书友群:143299862
  • 三国殇魏殇

    三国殇魏殇

    魏、蜀两军的十几万兵马,并没能干扰或改变大自然运行的规律,今冬的第一场小雪又如期而至,改变了大剑山的模样。站在剑门关上放眼四望,周围连绵逶迤的峰峦崖壁,白一块,黑一块,犹如一群或大或小、或坐或卧的虎豹,将雄居于山巅的剑门关围在其中。
  • 若爱只是一场豪赌

    若爱只是一场豪赌

    十九岁,她在许下山盟海誓后悄然失踪;他满世界寻找未果却只得两个噩耗——学业被迫中止,父亲意外去世。再见面,他是新晋商业奇才,她是落魄千金;他恨她入骨,掐着她的脖子,冷漠如冰,“不该记得的,我自然忘了。”却有设下天罗地网将她匡入陷阱。步步紧逼,步步为赢,他捏着他的下巴,“赵薇妍,你以为你还能逃得开?”“逃?许宁川,你太小看我赵薇妍了。”她笑,在他的目光中被撞飞出去,倒在鲜血里,望着他嗜血的双眸,“许宁川,我赌你爱我。”爱上一个人就是一场豪赌,许宁川,我这一生,只赌这一次。
  • 一顾倾城,从心而安

    一顾倾城,从心而安

    津城的人都说,沈从安娶了个忍者神龟,对内供他泄欲,还任劳任怨,对外不苟言笑,还唯他是命。推荐南风老书《我想和你白头到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健商保证智慧(下)

    健商保证智慧(下)

    “健商”是健康商数的简称。它反映人的健康才智,是评估个人健康的全新方法。健商作为一种保持人身心健康的崭新理念,开启了一个激动人心、生机勃勃的全新领域,它将数千年人类智慧的结晶、现代医学的恩赐和最新的生命科学技术结合在一起,从而大大满足了个人健康的需求。
  • 大圣是怎样炼成的

    大圣是怎样炼成的

    齐天大圣被压五指山后,花果山众备受欺凌。他为了花果山而踏入三界,不想却卷入惊天阴谋。
  • 权少驯逃妻:稍息,立正

    权少驯逃妻:稍息,立正

    怎么?吃完了就想要这样拍拍屁股走人?想要当作什么都没有发生是吗?呵!想要划清界限,那也要看他洛宇乐不乐意。想要逃也要看他同不同意了……
  • 灵魂分裂

    灵魂分裂

    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少年百凌,从病院成功毕业后,遭遇一段段的奇妙经历,一步步迈向自己的成功之路。精神病也要泡美女……啊,不对,是精神病也要当仙侠!
  • 爱上大英土豪

    爱上大英土豪

    如果在你出国旅游时遇到一个又帅又有钱的土豪,你会怎么样?阮琼她……可是在这之后,她很没骨气的拍拍屁股落荒而逃……青尧说:“阮阮,我是爱你的。我们离婚吧。”如彦说:“你不来,我在这里,你来,我去接你。”许多年后,当阮琼回忆起来,她只是说:“一旦有人让我依赖,便会有所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