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67100000012

第12章 七母丧丁忧(1)

御史台外,苏辙、章惇、张璪、曾巩、巢谷、陈凤等人迎接苏轼。看到苏轼出来,众人一拥而上,将苏轼围在中心,问这问那。苏轼谦逊地说:“苏某怎敢有劳诸位!”章惇说:“你礼部试自撰典故,殿试制策又专攻人主,两次以身试法,两次赦免死罪!乃是我大宋奇人!我们来迎接你,还不应该啊!”众人齐声迎合道:“是啊,是啊!你乃是我大宋奇人!”苏轼诙谐地说:“事不过三,也许还有第三次,到时诸兄再来接我不迟!”章惇哈哈大笑,曾巩摇摇头苦笑,张璪则不屑地撇撇嘴。

巢谷带着两个轿夫走来:“苏大人,快上轿吧!”转头对两个轿夫说:“快叫苏大人!”轿夫躬身施礼:“苏大人!”苏轼惊讶地笑道:“苏大人?我什么时候成了大人?巢谷兄,为何要坐轿子?”巢谷故意拿腔拿调地说:“你还不知道吧,皇上已让你当了翰林学士,你已是苏大人了。苏大人不能走路,苏大人得坐轿子。”一边还做着鬼脸,不由分说将苏轼抱上轿子,众人哄笑起来。轿夫们抬着轿子,一颠一颠地离开御史台。

苏轼与众人回到寓所,看见吴复古正与苏洵谈话。苏轼惊喜地说:“是吴仙长,你怎么来了?仙长好!”吴复古顽皮地答道:“我欲寻你无躲处,你觅我时无处寻。过去叫道长,现在怎么成了仙长?”苏轼说:“听说你已得道成仙,岂不应该称仙长!”吴复古道:“听谁说的?我去问问!”苏轼说:“世人谁不知你是陈抟老祖转世!”吴复古说:“呵呵,你这是咒我啊!那陈抟老祖是汉末人,见天下即将大乱,不忍亲眼目睹,就到华山上睡觉。没想到一睡就是八百年,醒来后骑驴在华山脚下游荡,正遇到了我朝太祖,他端详了一番,大笑道:‘天下太平就应在此人身上了,吾无忧矣!’说完从驴背上倒了下来,就没有气了。如今天下将乱,你不是要咒我死吗?至少也是让我睡觉吧!”苏轼笑道:“我是要给仙长拍马,怎敢咒你?无心之过,无心之过。”

苏洵见他俩斗嘴,就打断他们的话:“这一老一少,一见面就纠缠不清。快说正经的!”吴复古立即转了话头:“好,说正经的。我问你俩,我那徒儿巢谷现在哪里?”苏洵故作严肃地说:“巢谷不是一直跟着你吗?怎么反问起我来了?没有巢谷,你可要赔我的侄儿!”吴复古说:“我徒儿生性顽劣,不知是否又与人去比武。既然你们不知,怕是他的脖子已被人打断了,我去替徒儿寻仇去!”起身要走。众人看他滑稽天真的样子,哈哈大笑。旁边的陈凤也粲然开颜。

这时,巢谷从外面跑进来,跪道:“弟子叩见师父。”吴复古异常惊喜,一把抓住巢谷说:“让我先看看你的脖子是否被人给打断。你怎知我来了?”巢谷顽皮地伸长脖子,亲热地说:“师父已来了汴京好几日了,让徒儿好找,今日终于在此等到师父。”吴复古点头说:“嗯,还没忘了师父。”苏洵招呼吴复古和众人:“道长屋里请,大家屋里请。”

这时,门外忽然传来宣旨声:“懿旨到--苏轼接旨。”大家一惊,吴复古却呵呵而笑:“招女婿的来了!”

原来,仁宗在朝堂上一吐胸中郁闷,退朝后兴致不减,兴冲冲地走进后宫来。曹皇后急忙迎上来,问道:“官家今天怎么这么高兴?”仁宗满脸是笑:“能不高兴吗?朕一日之间就为子孙选了两个太平宰相!”曹皇后也笑着说:“官家,是哪两个呀?”仁宗说:“是新科进士苏轼、苏辙兄弟,文采道德,都是近年少见,经一番历练之后,定是国家的柱石。”曹皇后喜道:“大比之年能选到治世良才,可喜可贺呀!”仁宗说:“是啊是啊,千里马常有,但伯乐不常有。选人才乃天下最难之事。”曹皇后感佩仁宗知人善任,说话间忽然想到了什么,略一沉吟,问道:“臣妾想问官家,苏轼今年青春几何?不知是否成婚?”仁宗略一沉吟,说:“苏轼年岁约在二十多岁,至于是否成婚,却是不知。”曹皇后思忖了片刻,决定叫苏轼来一问。

皇宫内宫,曹皇后端坐帘内,身后站着一位公主,娇羞地看着帘外的苏轼。苏轼跪拜道:“参见圣人娘娘。”曹皇后缓缓地说:“外边可是新科进士苏轼?”苏轼说:“启禀圣人娘娘,正是小民。”曹皇后说:“你已是进士了,不要这样谦卑了。这里不是朝堂,随意一些。赐坐。”苏轼拜谢后坐下。

曹皇后仿佛迟疑了一下,问道:“听说你本该取为榜首,因避嫌将你取为第二,你受委屈了。”苏轼朗声说:“启禀圣人娘娘,朝廷一片至公,在下并无委屈。”

曹皇后听了,语气很是舒缓地说:“人生哪能无委屈。你能这样想很好。”苏轼说:“谢圣人娘娘教诲。”里面的公主有些不耐烦了,轻轻推拉母后的胳膊,小声地催道:“快问,快问啊!”曹皇后对公主笑了笑,说:“不知新科进士今年多大岁数?”苏轼答道:“二十二岁。”曹皇后又问道:“父母可安康?”苏轼说:“托圣上、圣人娘娘洪福,父母均安康。”

曹皇后稍作沉吟后问道:“不知婚配否?”苏轼对此问早有准备,不假思索地答道:“微臣兄弟二人均已婚配。父母之命,不得不尔。”公主有些吃惊,她大概没有想到苏轼回答得这样利索,颇感失落。曹皇后沉吟道:“哦……听说蜀地女子貌美多才,以你兄弟大才,夫人也必不同寻常。”苏轼说:“圣人娘娘抬爱微臣了。微臣幼有报国之志,聘妻不敢求貌美多才,只求夫妻如梁鸿、孟光,可使微臣无后顾之忧,方不辜负了君父的教诲。”

直到此时,曹皇后才明白皇上说的“为子孙选了两个宰相”是什么意思。她不仅没有为招婿不成气恼,反而高兴地说:“明白了。嗯,好一个新科进士,好一个‘无后顾之忧’。愿你不要忘了君父的教诲,将来好好为国出力,为君分忧!”苏轼叩首道:“谢圣人娘娘教诲。微臣铭记在心,永志不忘。”

公主毕竟年轻,不懂母后为什么还这么称赞苏轼,不满地带着侍女从帘后走了。

翰林院中,王珪坐在椅子上,眼睛盯着桌上的诏书,迟迟不动笔。张茂则走近王珪身边,宣旨道:“参知政事翰林院学士王珪接旨。皇上口谕,苏轼是皇上钦定的翰林院学士官居三品,为何翰林院迟迟未下诏书?难道想抗旨吗?钦此。”

王珪说:“臣,遵旨。”张茂则轻声对王珪说:“王大人,依在下看,还是赶快遵命吧。皇上爱才如渴,苏轼如今已被皇上视作未来宰相。王大人,你是这次大比的主考官之一,也是苏学士的恩师,可谓功不可没,得到皇上的恩赐指日可待。王大人还是赶快拟诏吧。”王珪说:“是!多谢公公提醒,这就拟诏!”张茂则走了以后,王珪走到桌前,铺开诏书,提起笔架上的毛笔,无奈地摇摇头,深吸一口气,不情愿地拟写诏书。

兴国寺内,“三苏”、巢谷、陈凤、吴复古等人在屋内闲谈,吴复古对苏洵说:“明允兄,你知道,我是不能在一个地方待上数十日的,这次到汴京,都是劣徒巢谷所累。”大家听了,看看巢谷,笑了起来。苏洵说:“哎,要不是巢谷,我们如何能够相聚。”吴复古点头道:“是啊是啊,十年未到汴京,也该来看看了。”说着,忽然转向苏轼说,“但这次贫道在汴京看的最多的却是子瞻贤侄的文章,依贫道看来,我大宋开国以来的举子只怕无人能比,就是他欧阳老家伙,将来也要服我贤侄。我听说,欧阳老家伙也说三十年后,读书人只知道我这贤侄,而不知道他欧阳老家伙了。”苏轼说:“道长千万不要谬奖。”吴复古正色道:“贫道几时奖过人,更不要说谬奖了。”众人一怔,哈哈大笑。

吴复古向苏辙端详了一会儿:“子由虽文才不及哥哥,但为人谨厚,将来的磨难会少一些。”又转向苏轼审视一番,“子瞻文才盖世,治才盖世,但心地纯白,生性至善,怕是少不了牢狱之灾。”苏洵一惊,忙问道:“道长有无破解之法?”苏轼却打断了父亲的话:“若能为国为民尽绵薄之力,死尚不惧,牢狱之灾算得了什么!”众人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吴复古却敬佩地说:“嗯,好,这就是最好的破解之法!”说完,他转向巢谷:“徒儿,看来你一时还难消尽俗缘,以后还要多助苏氏兄弟,也算你替师父出力。”巢谷说:“是,师父。苏伯父对我家恩德深重,我已孤身一人,苏家就是我家,子瞻、子由便是我的亲兄弟。”

站在一边的陈凤施礼说:“道长学究天人,难得遇上道长预言休咎的机缘,请道长为晚辈指点迷津。”吴复古审视了一会儿陈凤,转过身去,叹了一口气,说:“寂寥不参哪得破,科举终是镜中花。”苏轼一惊:“啊……可是道长,陈兄已中进士了啊?”吴复古笑道:“我自说我的话,关人甚事!”

吴复古突然向众人一揖,说:“就此别过。”苏洵心知留他不住,答礼问道:“将来到何处找你?”吴复古爽然笑道:“我想来时何须请,你想找时无处寻。”说罢,飘然而去。“三苏”、巢谷望着吴复古的背影,眼睛渐渐湿润了。

礼部大门边外,清晨,放榜日。前来看榜的举子和围观者人山人海,守榜的士兵也在门前排成了两行。榜终于张出来了,榜上的名字逐次映入人们眼帘。

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殿试榜。

第一名曾巩。

第二名苏轼。

第三名章惇。

第四名程颐。

第五名苏辙。

第六名程颢。

第七名曾布。

第八名蔡确。

第九名张璪,

第十名。

苏轼、章惇、蔡确、曾布、张璪、巢谷、陈凤等人都在看榜。苏轼吃惊地问:“怎么第十名上的陈凤兄没有了?”陈凤的脸色“唰”地变白了。苏轼问:“掌榜官,第十名怎么是空的?”掌榜官翻看了记录后,说:“陈凤家拖欠官税今已查出,依律黜落。”章惇问:“陈凤兄,是这样吗?”陈凤说:“听老人说,我父母病死时是拖欠了官家的税收。父母死后,田产归了伯父,我靠伯父养大,如今过去了十几年,官家也没有追缴,我哪里知道?”曾巩说:“原来这样。我们大伙再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挽回。”张璪说:“怎么能这样?一生的功名就这样完了?”曾布也愤愤不平地说:“岂有此理。”巢谷倒是爽快,说:“陈凤兄,这鸟官不做也罢,子瞻兄还没做官就被抓两次,若真做了官非把命都搭进去。”陈凤淡淡一笑,说道:“巢谷兄说得是。”众人从人群中离去。

陈凤走在路上,望着高远的天空,眼神茫然,淡然地喃喃自语:“寂寥不参哪得破,科举终是镜中花。”

兴国寺大雄宝殿内,经声佛号。庄严的剃度仪式正在进行,形貌古异的觉新手持雪亮的剃刀,正欲为披头散发的陈凤剃发,苏轼与苏辙闯了进来:“慢!大师,请让我等与陈凤说一句话。”觉新默然点头。

苏轼紧抓着陈凤的双臂,焦急地说:“陈凤,能不能听我说最后一句话?”陈凤双手合十,闭目昂头,无动于衷:“子瞻兄,这里只有参寥,没有陈凤。”苏轼说:“参寥?”陈凤说:“寂寥不参哪得破,科举终是镜中花。”苏轼急了:“吴道长疯疯癫癫,随口一说,哪能当真?”觉新大师应道:“疯疯癫癫?当世第一才子,竟不识当世第一真人!”声调沉郁而威严。

苏轼微惊,稍一定神,说:“觉新大师,不要把陈凤兄拉入空门!”觉新的剃刀悬在陈凤头上。觉新眼望苏轼,目光呆滞而深情,慢慢地占出一偈来:“顽铁铸成身外累,晨钟敲醒梦中官。烟波毕竟抽帆易,春水桃花一钓竿。”说毕,面无表情地望着苏轼。

苏轼失望无助地看了子由一眼,苏辙无奈摇头。苏轼只好慢慢地松开了手。

经声佛号再度响起,觉新的剃刀落下。一缕缕青发飘然落地……

苏氏兄弟眼含泪水,沮丧地走出大殿,正遇在松荫下徘徊的苏洵。苏洵驻足抬头,打量着两个爱子,明白了一切,叹道:“可惜,可惜,一个可造之才皈依佛门了。”苏轼说:“父亲,孩儿有一事不明。人入佛门,能解脱自己的烦恼吗?”苏洵说:“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为什么把隐于朝和隐于市摆在前面呢?出污泥而不染,才有荷花的圣洁;尽人子之道,救天下之苍生,那才是真正的佛。”苏轼似乎明白了。苏辙有话要说,但到嘴边又咽了回去。苏洵问:“辙儿有话要问吗?”

同类推荐
  • 董其昌与松江派

    董其昌与松江派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董其昌与松江派》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孙中山与中国革命(下)

    孙中山与中国革命(下)

    十多年前,我曾很高兴地为史扶邻教授的名著《孙中山与中国革命的起源》中译本写过一篇前言,说到这本书有三个重要优点:第一,富有历史感,把孙中山初期走过的道路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发展过程来考察,并且力图探索和说明事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展;第二,把个人传记同对当时整个历史环境的考察结合起来,写的虽是孙中山的传记,读者却能从中看到一个时代,并且多少感觉到时代脉搏的跳动;第三,搜集了他所能得到的一切历史资料,包括国外的资料,经过认真的考订,作出自己的判断。同时,也提出一些商榷性的意见。
  • 权术之王:曹操

    权术之王:曹操

    《权术之王——曹操》主要内容分为初出茅庐、黄巾之乱、剿灭黑山等章节。《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权术之王:曹操》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了曹操传奇的一生。
  • 我们身边的名人

    我们身边的名人

    本书集纳了中外诸多优秀的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及文学大师们精彩的人生片断,在这些精彩的人生片断中,无论是大到对手之间的过招,还是小到友人之间的戏谑,无不闪现了思辨的灵光和语言的机智,是名人们在人生这个舞台上的上佳表演。本书以翔实的材料,有趣的意境和诙谐的语言,展示了名人们与众不同的人生。读者在轻松阅读、感受名人们独特魅力的同时,可启迪思想、丰富知识、提升心智。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名人就在身边。
  • 最具影响力的发明始祖(下)

    最具影响力的发明始祖(下)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发明始祖。缪尔·莫尔斯、威廉·汤姆孙、阿尔弗莱德·诺贝尔、威廉·亨利·柏琴、乔治·威斯汀豪斯、亚历山大·贝尔、托马斯·爱迪生、卡茂林·昂尼斯、鲁道夫·狄塞尔、亚·斯·波波夫等人物。
热门推荐
  • 入侵梦界

    入侵梦界

    其实本文简略也就是之后的内容才是重点,不过开头显然铺垫过头了,而且情节也没设计好,哎,如果有兴趣这两万字的简略可以看看,魂魄基本上在里面把整个故事全部阐环境发展阐述出来了。也算是起点中比较另类的太监吧,故事总是要完整的,那怕失败他也是要完整才是一个自己创造出来的世界!
  • 关于我爱你并不是游戏

    关于我爱你并不是游戏

    爱情,从来就不是游戏,不管玩玩而已,还是许诺一生,只要心动过,就不是游戏。#这是男男恋的时代#【排斥同性恋者勿看,看了勿喷,谢谢】你能忘掉你的初恋吗?不管是甜蜜的告白,还是痛苦的暗恋,谁都没办法忘掉初恋,就算时隔很久后再见,也会有心动的感觉,那种美,恰到好处。
  • 拽拽女生不好追

    拽拽女生不好追

    一个迷糊而拽拽的女生,一个脾气暴躁、又帅又多金的男生,他们之间会擦出怎样爱的火花呢?敬请期待!
  • 鹿结良缘:盛世夫人

    鹿结良缘:盛世夫人

    她因为命运所定,来到异世,担着逐鹿天下的预言,成为了当代各种风流美男子争相抢夺的对象。有人话她身负异能,且美貌如花……有人话只要得到了她就能得天下……其实她只是一个小女子,只想找到回家的路,却不知道为何与那么多才俊发生了纠葛,引来了无数桃花。
  • 来自彼岸的召唤

    来自彼岸的召唤

    这个被死亡笼罩的世界简直和游戏一样,什么虚拟物品都有,你甚至可以将这个世界当作一场真正游戏,把自己当作玩家,只不过这里的丧尸是被生化病毒感染的活人,在这死了永远不会复活。关于如何来到这个世界的记忆似乎被人消除了,据一名来自地球的幸存者描述:经历漫长的黑暗醒来后发现,这已经不是熟悉的环境,丧尸,要命的陷阱,我必须拿起身边的武器战斗才能活下……
  • 彼终不言吾永独

    彼终不言吾永独

    起初的美好,跟旧时的家园一起破碎。新的城市里,求学与成长,掩饰不了孤独卑微的自己。一段情殇,两段觉悟,变故中心强大。
  • 法华十妙不二门示珠指

    法华十妙不二门示珠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滴血瞳

    滴血瞳

    阴年阴月阴时出生的韩小天,为传承家族衣钵,被选为陆判传人!那吸血噬魂的飞头降,黄河边凶恶无比的尸煞,宗坟里的百鬼夜行,还有那各种置人于死地的蛊法邪术......看陆判传人和柳灵童子一起玩转三界,惊险猎奇!
  • 蒲鞭之爱

    蒲鞭之爱

    慕容雪,单亲妈妈一名,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坚持做一个良善之人,不求成为人上人,但求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平安幸福。平淡的生活充满涟漪,看似枯燥,其实充满了乐趣,日复一日的生活充满了点点温情,温暖着你我。幸福看似遥远,其实就在你的身边;爱情看似离去不回,确又悄然发生在不经意间。善良是一个人最美的品德,正是因为善良,上天才眷顾给你一份永久的幸福。
  • 本王在此

    本王在此

    明月有个秘密她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守着个惊天动地的大宝藏然并卵,她没有“钥匙”。摄政王有个疑惑他处心积虑想方设法发动全府上下所有女人排挤虐待明月然并卵,她在他府里一天比一天红润自在。她是倒霉催的和亲公主他是权倾朝野的摄政王当她遇到他原本是火星撞地球两看两相厌后来—“喊什么,本王在此!”“怕什么,本王在此!”“哭什么,本王在此!”--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