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肆的不远处。
希望骑着战龙马,漫步于街道之上。穿大街、过小巷,第一次来到镇山城的希望,还有其他几个北方之国的商人,兴致盎然的、、、
东张西望。
西张南望。
一张一望间、、、
一只幺鸡。
二个白板。
三章东风、、、
嘿!
这街景,还真有点意思。
瞧瞧,小街小巷中,那聚拢在街边的老头老太、大叔大婶、小妞小伙,一桌桌小麻将,打的那个欢。
再瞧瞧,小树上,鸟笼内,疑似八哥鹦鹉的小鸟。竟然也鸟喙一张,语出惊人的鸣道、、、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三人行,必有我师乎、、、
当然,走着、翘着、看着望之、、、
策马而行的希望,漫步在这非主流小街道上。
看着,看着街边,那略显斑驳的围墙、、、看着围墙,那原本应该是白灰涂抹的墙面,也因为岁月的侵蚀,而出现了一片片的脱落,一道道的裂痕。
见此,忍不住的,一些小小的感慨,悠然而出。
曾经在媒体上,听到学者说过这样的话、、、任何事物,都是从有序,最终走向无序。这是种必然的规律,在一个叫做什么宇宙奇迹的纪录片中,还用熵理论,这个很似高大上的物理学原理,来作证。
比如,随着时间推移,一面崭新的墙壁,不可避免的会斑驳、脱落,最终成为一堆的的破砖烂瓦。
还有,如果在沙漠上撒一瓶子的矿泉水,然后将这些湿润的沙子,放入一个磨具中。翻扣、一倒,就能做出一个城堡的沙土模型。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风沙的侵蚀,也就一夜之间,这座沙土堆成的城堡模型,就会变成一堆普通的,无规则的沙土。
除非,大风在吹掉一粒沙的同时,另外一粒沙,会及时的填补到,原来那颗砂粒的的位置。
吹走一粒,另外一粒又及时的填补。如此,模型保持永远不变、、、
这,看似很理想,但是,这在这在现实世界,这种“理想”的情况,却绝对不可能发生。
所以、、、
希望有些感慨,除非时间,出现了静止。否则,从有序走向无序,就是一种必然。而这种必然,即适用于,我们随处可见的一切事物,也适用于,最为宏大的宇宙空间。
真是、、、
为什么、、、
从有序走行一种无序,总会是一种让人无奈的必然趋势呢?
是啊,为什么呢?
“其实,也没那么复杂。”看着希望,一副文艺青年的感慨模样。旁边的老钱,这个与希望关系还算不错的北方商人,忍不住的说道。
“不复杂?”
“没错。”
“可是我觉得,很复杂、相当的复杂!”
“复杂,是因为没有分析。如果进行了分析,可能就变简单了。”
“分析、、、怎么分析?”
“从一个道听途说的角度,进行分析。”
“啊,这样也行?”
“没错。”
“既然如此、、、”希望想了想:“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要不你说说看。”
“没问题。”
老钱点点头,说道:“你说的有序,是谁的有序?”
“什么意思?”
“好吧,我们换一种说法。
你说的有序,是人的有序,还是自然的有序。
如果,站在人的角度,以人的标准。那么,你感慨的有序到无序,就是非常的有道理。不过,如果站在自然的角度,以自然所确定的规律而言。
随着时间的推移,围墙的斑驳、倒塌,沙子堆成的模型,一夜之间被风吹毁,就是一种规律,有种非常有序的规律。
这种有序的规律。
不是从有序走向无序,而从有序走向有序。
因为,自然之内,一切事物都在运动。而运动,是自然存在的一种基本规律。所以,在这种基本规律之下,所有的事物变化,不论是我们所见到的一切事物,还是宏大的无边的宇宙空间,都是有序的。
有序的运动,必然从一种有序,过度到另外一种有序。
如果你将这种---从一种有序,过度,或进入到另外的一种有序。定义为是一种,从有序到无序的过程。
那么,只能说明一点。”
“什么点?”希望问道。
“人,所制定的标准,与自然,所制定的标准,产生了分歧,而这个分歧、、、”
“怎么样?”
“力量!”
“力量?”
“没错,就是力量!”
“什么力量?”
“控制的力量!”
“没明白、、、”
“简单来说,当自然的力量,处于绝对强大的时候。一切事物所遵循的规律,就必须按照自然的规律,进行一种,符合自然规律的有序运行。
当然,如果人,或其智慧的存在,具有了远远超过自然的力量。那么规律,就会掌握在这个人,或这个智慧存在的手中。
比如,按照自然规律,任何精美的建筑,都不可能抵挡时间的侵蚀。
但是,如果人的力量,超过自然的力量。那么,人,完全可以做到,任凭时间的流逝,其所建造的精美建筑,都和刚刚建成时,一般无二。”
“怎么可能!”下意识的,希望大喊一声:“除非传说中,开辟天地的大神通。否者,就算是掌握了时间规则的修行强者,也不可能永远的让时间静止下来。”
“所以啊!”
“所以、、、还啊?”
“没错。”老钱点点头:“人的力量,远远的小于自然的力量。当然的,人,根据自己的喜好、利益,所制定规则,一定会低于自然的规则,服从于自然的规则。
如此,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会崇尚自然,会服从自然,会认为自己,就是自然的一分子。
可如今,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出现了。
人,竟然有了一种凌驾于自然之上的奇怪心态。
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让自然为人类服务。
张口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不是原本的,我,就是自然的一分子。
累个半死不活,好不容易爬上了一座高峰。喘着粗气,流着眼泪,高喊一声、、、我,终于征服了自然!!!
真是,无聊!”
“无聊,怎么个无聊,我觉得,很好啊。”
“好,要有个定义。或者说,好,需要一个本钱。
如果人类的力量,已经远远超过了自然的力量。那么,完全可以骄傲的高喊一声,我,征服了自然!
可是,面对时间流逝,一栋精美的建筑,不可避免的成为废墟。人们除了无奈之外,也只能感慨一声,有序走向无序,一种必然的趋势啊。”
“有错吗?”
希望反问道:“这、、、很正常啊?”
“明明的,人制定的规则,在自然规则的面前,就是一个什么也不是的忽略不计。可是,面对一个强大无比的自然规则,人的态度却是、、、”
“却是什么?”
“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人,完全忽视了自然规则的存在。就好像、、、好像用一片树叶,遮住了自己的眼睛,然后大喊一声、、、我们人的规律,才是最伟大的规律!我们人的规律,才是唯一的规律。
按照人的规律啊,从有序走向一种无序,就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必然。可是,面对这样一个无可奈何的必然,我们,人,该怎么办呢?”
“是啊,如果按照这样的一个逻辑,人类,该怎么办呢?”一瞬间,希望也疑惑起来,该怎么办呢?
“感慨,叹息!”
说道这,老钱大力的一挥手:“然后,就是躲避!”
“啊、、、不会吧?”
“不会,要不然怎么办?”
“这个、、、”想了想,希望觉的,还真不能怎么办。让时间静止,让围墙上新粉刷的颜料,保持永久的艳丽?
让、、、让沙漠中,一个用沙堆成的模型,永远的保持原来的模样?
好像、、、还真不行!
希望的思维,有了一点点的混乱。一秒、两秒,然后是八秒十秒,再接着是十一秒、、、整整的,十三秒过去之后,希望很是捋了捋自己的思维,然后问道:“既然人,在自然规律的面前,是如此弱小,如此的不堪一击。
那么为什么、、、人,还会改变一种,无数年来对于自然膜拜。反过头来,挑战自然,甚至是蔑视自然。并且,让自己从自然中脱离出来,成为一种独立于自然之外,与自然平起平坐的存在?”
“人性,还有科技进步。”
“人性?科技进步?”
“没错。”老钱点了点头,然后说道:“科技不断的进步,让人拥有了越来越强大的力量。
而越来越强大的力量,又让人性中,那高高在上的等级欲望,被极大的激发了出来。”
“人性中、、、高高的等级欲望、、、?”希望不明白了,这,什么个意思?
“可以这么理解。”
老钱顿了一下,说道:“独居的生物,独来独往,完全没有任何等级的观念。
而群居生物,不论了高等级的群居生物,还是低等级的群居生物。其内部,都会具有这样的一个特点。
群体内,等级越高的,自信越强,越在乎自己的观点。越是、、、越是会将自己的观点,转换为一种群体内、、、必需遵守的规则。
而群体内、、、等级和规则的定义、、、
可以这么定义:
一个小的家庭,可以认为是一个群体,群体内--父亲的规则,往往是家庭的主体规则。
一个小的部落,可以认为是一个群体,群体内--族长的规则,往往是部族的主体规则。
一个大的国家,可以认为是一个群体,群体内--帝王的规则,往往是国家的主体规则。
一个大的国家联盟,也可以认为是一个群体,群体内--强国的规则,往往是联盟的主体规则。
当然,一个成系统的自然,也可以认为是一个群体。在这个群体内--自然规则,理所当人的,就是主体规则。
所以,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人类具有的力量,从来都远远的低于自然的力量。如此,以前的人类,对于自然是一种无条件的敬畏。
这种敬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在自然界,这个巨大体系内,处于低等级的人类,对于最高等级的自然规律,一种绝对服从、绝对膜拜。
不过,随着近些年来,人类科技水平的快速进步。
人类的力量,得到空前的提升。
如此,力量得到空前提升的人类,在不知不觉中,在自然这个体系内,提升了、、、甚至是大大提升了自己的等级。
而这种提升,使得人类的自信心,以及控制欲,也得到近乎于盲目的提升。”
“盲目?”
“是啊。”老钱点点头,说道:“如果不盲目的话,怎么会让、、、人和自然,分离开。然后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大喊着什么:
我要征服自然!
我要改造自然!
我要让自然,为人类服务!
多么豪迈的气势!
但是。
面对着斑驳的围墙,被风吹塌的沙塔,无意、或有意的,忽视大自然,那种从有序到有序的规律。
伸手,拿起、、、
拿起一个小树枝,然后摘下树枝上的一片叶,遮住自己的眼睛。接着,深呼吸,丹田发力,以人的角度,大喊一声:事物、任何的事物,都是从有序走向无序!”
“你的意思、、、?”
“我就这个意思。”
“这个意思,是什么意思?”
“没有明白?”
“明白,当然明白!”
说着,希望夸张的一点头:“不过,你要是再说说,我就更加的明白了。”
这样、、、
老钱想了想,说道:“人类的力量,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得到了增强。随之而来的控制力、自信心,也因此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对此,我们应该高兴,也应该自豪。
不过。
如果把这种提升,从一种开心与自豪的状态,提升到一种盲目、、、盲目自大的程度。那么,不论从任何一个角度,都有害无益。”
“这个我明白,不过,老钱啊、、、”
说到这,希望琢磨了一下,说道:“我们聊了半天、、、人的规律、自然的规律,可是这个什么规律、、、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
“关于这个、、、”
马踏街面踢踏响,足足五六七八下,骑的战龙马的老钱,才说道:“在说规律之前,我们不妨做假设。假如,物质世界中,所以的一切,都是静止不动的,会怎样?”
“还能怎样!”
没有任何犹豫的,希望说道:“虚无,或者说,就是无。
一切的一切,都静止不动。那么,人的思维也一定是静止不动的。如此,连思维都处于静止的状态,其他所有的一切,岂不都是一个、、、无。”
“如果物质是运动的,那么它的规律,是怎样的?”
“物质、、、处于运动状态、、、?”
眨了眨眼,希望说道:“如果说,仅仅的,只有一个物体在运动,那么它的运动规律。
第一、很简单。
第二、很容易掌握。
不过,运动的物体,不是一个,而是很多,多到亿万个不同的物体,在同一个空间内运动。那么会有两种、、、假设的情况。
第一种情况:
这种运动是毫无规律的。
如果是这样,那么,有一样可以确定,就是---绝对不会出现,像人类这样的智慧生命。因为,人类的思维,本身就是一种有规律的思维。
这种有规律的思维、、、可以这样理解:
人类的思维基础,是建立在大脑,这个物质之上。所以,如果在一个空间内,所有的物质运行,没有任何的规律。
那么,组成大脑的物质,也就是没有任何的规律。
当然的。
以大脑为基础的思维,也就不存在任何的逻辑。
依此推论,具有逻辑思维能力的智慧生命,也就不存在。
而这个不存在、、、
既然没有智慧生命,那么,智慧生命所特有的、、、讨论和探究物质空间的奥秘,也就不会产生,也不会出现。
而这个不会产生、不会出现,可以理解为,是、、、无,的一种表现形式。
以上,是一种情况。
接下来,另外一种情况:
物质的运行,是一种有规律的运行。
而规律的运行、、、
如果仅仅的,只有一个简单的物质。那么,其运行规律,简单,而且容易掌握。
如果。
如果是亿万种不同的物质,在同一个空间内,规律的运行。那么,这种运行一定是一种复杂的规律运行。
而复杂的规律运行、、、
按照、、、最一般的逻辑、、、”
“最一般的逻辑、、、什么意思?”老钱问道。
“很简单!”
希望用力的一挥手:“所谓的最一般的逻辑,就是我,作为一个普通、一般的人,所能理解的一种逻辑。”
“啊,也就是你这个一般人的、、、一般逻辑?”
“没错!”用力的,希望以点头。
“好吧、、、”
有些无奈的,老钱的双手一摊:“不管一不一般吧,江爵爷,您接着说。”
“按照最一般的逻辑。”
重新恢复思路的希望,说道:“任何一个体量庞大、运行复杂的体系,都会遵守这样的一个原理:
--复杂,无边的复杂。
--归纳之后,变得相对不复杂。
--再归纳之后,变得相对简单。
--再归纳之后,变得很是简单。
--再归纳之后,简单到可能只有一条规律、、、”
“一条规律、、、?”
突然的,老钱人打断了希望的话:“一条规律、、、难道是所谓的、、、道可道,非常道?”
“什么意思?”
一愣,希望反问道。
“道德经啊!”老钱提醒道。
“道德经、、、什么玩意儿?”
“道德经,不是玩意儿!”
“它不是个什么玩意儿?”
“它不是个、、、它是个、、、那个,那个、、、”
“那个什么什么?”希望追问。
“就是那个什么!”
“那个什么是什么?”
“哲学啊!”
“哲学?”
“没错!”老钱用力的一点头:“道德经中的道,既可以称之为道,也可以称之为规律。而且,这个称之为道的规律,还是天地万物运行时,所遵循的最基本的规律。
所以,你说的,那个按照一般人的逻辑,同一空间内,亿万物质进行这复杂运行。可是,只要归纳、归纳,再归纳。就发现,亿万物质的运行,竟然都同时的,遵守这么一条最简单的规律。
而这个最简单的规律、、、、
岂不是、、、与道德经中的、、、道,有些相似。
道,是规律。
是最核心,也是最简单的规律。
所有的一切,都按照它所制定的规则运行。
所有的一切,都无法超越道,也无法影响、干涉,甚至是改变它。
道,在智慧生命出现之前,它就存在。
道,在智慧生命消失之后,也会继续的存在。
因为,道,就是道。
除非,空间消失、所有的物质消失,或者,亿万物质的运行,突然进入一种绝对静止的状态。
否则,道,就是道。”
“没听懂!”
用力的,希望一摇头:“像我们这些普通的一般人,你用这种文言文,或者西方哲学一样的表达方式、、、难道,你的目的,就是不让我们听懂?”
“哪里!”
老钱一摆手:“我的意思很简单,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四,四生八、八生十六、、、”
“爸生石榴、、、爸怎么可能生石榴,就算是生石榴,也应该是石榴姐,生石榴啊?”
“不是爸生石榴,而是八生十六!”
说到这,老钱捋了捋自己的思维,继续说道:“八生十六,也就是由八、、、演化出十六,再由十六,演化出三十二、、、如此扩展,生生不息,演化万物,从而形成一个复杂而庞大的世界。”
“然后呢?”
“然后、、、”老钱想了想,说道:“我们就以、、、你说的那个简单的逻辑,来推理一下:
道生一,然后演化万物,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而人类,作为一种智慧生命。
其对世界的了解,却是一个、、、从复杂,到简单的过程。”
“复杂、、、到简单的过程?”
“没错。
大千世界,纷繁复杂,眼花缭乱中,原始的人类祖先,完全无法弄清楚世界的规律。左碰右撞之下,悲催的生存环境,让他们对世界,也就是身处的自然,萌生了一种无比敬畏的情怀。
但是,人类是聪明的。
聪明的人类,具有思考能力,具有观察能力。同时,也会将这种思考与观察,以口授、文字的方式,传递给自己的后代。
如此,无数年后去了。
知识的积累,让人类对于自然规律的认知,不断的增长。
这种增长,即得益于人们,对各种经验的积累。也得益于,智者,对经验的归纳总结。然后将之,上升到规律的程度。
这种对于规律的认知,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深入。
或者,也可以这么说,后来的智者,会在前人总结的基础上,改进规律,使之更加完善、更加、、、”
“科学?”
听到这,希望插嘴道:“你说的,是科学?”
“科学?什么东东?”老钱问道。
“所谓、、、的科学。”
聊天到此,希望的兴趣有些高涨了,很是整理了一下思维,然后说道:所谓的科学,就是对物质世界,所遵循的规律,进行一个探索的过程。
当然,这个探索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证伪的过程。
比如。
前一个学者,发现了一个规律。那么,后面的学者,就会想尽办法的,证明这个规律是错误的规律。而且,在很多时候,后面的学者,还得逞了!”
“你的意思、、、?”
“不是我的意思!”
打断老钱的话,希望说道:“是我在媒体上,听一个玩科学的人,说、、、所谓的科学,就是一个虚假的,取代另外一个虚假的。然后,第三个虚假的,又取代了第二虚假的。
如此循环往复,科学、、、”
“等等。”
老钱说道:“这种逻辑,即负面,也悲观。如果,你换一种角度、、、”
“什么角度?”希望问道。
“科学,是一个不断证伪的过程。
悲观的看,是一个虚假,代替另一个虚假。
但乐观的看,其实,也是不断接近本质的过程。一个科学规律的出现,是智者,在总结前人的规律以及经验后,又进一步,总结出的一个、、、更接近于物质运行本质的规律。
所以,这种不断证伪的过程。
其实,也是一个化繁为简、化繁为简,再化繁为简、、、最后,接近、触摸,物质世界最本质规律的过程。”
“接触这个世界最本质规律的过程、、、”希望想了想:“有什么意义?”
“意义很大!”
“有多大?”
“你想得到的那么大的大!”
“那是多大?”
“影响人类社会的进步!”
“哇,真的很大!”
“而且。”
老钱继续说道:“这种进步,还影响人类的情绪和自信!”
“什么意思?”
“人们对于物质世界的认知越深,其控制能力,也就越强。而越强的控制能力,就会让人的自信心,变得越发的膨胀。
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有负面的东西,比如过分的自我膨胀。
但是,从积极的方面考虑、、、
对物质世界的认知越深,人们物质规律的认知,也就越深入;
掌握了越深入的物质规律,那么,对物质世界的掌控,也就越强;
越强的掌控力,在获得更多、更好的生存资源时,越发强烈的自信心,会让人们的心情,变得非常愉快;
同时,生存环境的改善,自信心带来的心情愉快、、、
反过来,又会形成强大的动力,去让人们,去持续不断的,探索更深的物质规律、、、
如此的循环往复、、、、
人们对于物质世界的规律、、、”
“唯物主义!”
突然的,希望插嘴道:“这不就是传说中的唯物主义吗!”
“唯物主义?”
“是啊!”
希望用力的一点头:“物质规律,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这、、、不就是传说中的唯物主义!”
“但是、、、”
闻言,老钱思索了一下,说道:“我听说,还有一个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
“是啊。”
“什么意思?”
“嘿,这还真不是很清楚。”
“不清楚?”
“不是很清楚。”
“要不,你用大街上听来的、、、流言蜚语,猜一猜这个什么、、、唯心主义?”
“这样啊、、、”
老钱想了想,然后点头:“那我就猜一猜?”
“没错,可以猜一猜!”
“好吧!”
老钱思考了一会儿,说道:“唯物主义,强调物质规律,决定一切。而唯心主义,强调人们的思维。”
“思维?”
“没错!”
商人点了点头:“人的思维,决定了人的思想。人的思想,又决定了人们看待这个物质世界的态度。
如此,一个问题出现了。
如果这个思维,重点在于,探索基本的物质规律。
那么,他偏向于入世。”
“入世?”
“所谓的入世,就是以自己所掌握的规律,主动的,对所处的物质世界,进行管理和改造。
当然,如果这个思维,重点在于,探索逻辑思维的一种规律。
那么,他就偏向于出世。”
“出世?”
“所谓的出世,就是在掌握了一定的物质规律之后。在自己的思维空间内,以自己偏好的逻辑方法,虚构出一个具有逻辑性的虚拟世界。”
“没听懂!”
“对于此,可以这么看。”
老钱说道:“比如,屋顶有面旗,在迎风而飘。此时,对于唯心主义而言。此旗,既不是风的动,也不是旗在动。而是,人的心的动。”
“有问题吗?”
“没问题!”
“没问题?”
“确实没问题,只不过是世界观不同罢了。如果一定要分析,可以这么理解:不论是房屋,还是那面旗,都是物质存在。
不论是风在动,还是旗在动,都是物质世界问题。
如此。
对于唯心者而言,房屋、风、旗,都是物质世界,在他思维中的印记。
而后呢、、、”
“是啊,而后呢?”
“而后,物质世界,或者说,物质规律,在唯心者的思维空间内,已经完全消失。存留的,是一种依靠逻辑方式,在其思维空间内,构架的一套,仅属于思维空间的规律、标准。
按照这个仅属于思维空间的规律、标准。
房屋上,随风而飘的旗子、、、
它没有动,虽然它确实迎风而飘。但是,在仅属于思维空间的逻辑规律而言、、、旗,确实没飘。飘动的,只是你的心啊、、、!”
“这就是唯心主义、、、”
“这就是大街上,非主流的众多观点意中,对唯心主义的看法。”
“众多观点之一?”
“没错。”
老钱说道:“在这个非主流的观点中,唯心主义,就是在思维空间内,构建了一套虚拟的标准和规律。如此,对于这些唯心主义而言,眼中的世界,可能与真实的物质世界,相同。也可能与真实的物质世界,不同。
但是,不管是相同,还是不同。
对于唯心主义而言,如果他相信,以自己的思维标准,所看到的世界,就是一个真实的世界。那么对于他而言,这,就是一个真实的世界。
也就是所谓的,意念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听到这。
希望想了想,问道:“你说的,是唯心主义。那么,从非主流的角度,唯物主义的那种、、、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世界的本源是物质,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在物质和意识之间,物质决定了意识。
又该怎样的理解?”
这个、、、
老钱停顿了几秒钟,然后说道:“通过嗅觉、视觉、触觉、、、等等一切感觉器官,人们可以在有限的范围内,感知和触摸物质世界。
并且,根据这些感知和触摸,获得对物质世界的认知。
从这个角度看、、、
物质第一,精神第二,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在物质和意识之间,物质决定意识。在逻辑上,说的过去。”
“说的过去、、、只是说的过去?”
“从大街上,一个普通人的观点中,确实的,是说的过去。
但是、、、”
“哦,还有但是?”
“没错,从大街上,一个普通人的观点而言,但是、、、”
“但是什么?”
“但是,通过视觉、触觉、嗅觉等感知,所获得各种资讯之后。必须的,要靠一种属于意识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总结、归纳。
而这个总结和归纳、、、”
“怎样?”
“必须让各种数据、资讯,还有属于逻辑、灵感的思维能力,处于同一个水平。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掘和寻找,属于最客观的物质规律。”
“你的意思、、、?”
“过于强调思维,容易进入一种、、、忽视物质,重视逻辑,一个不留神,就构架出一个、、、依靠逻辑思维而建立的、、、虚拟空间。
这种虚拟空间的构架,具有安抚人们心灵,满足人们欲望的能力。但是,对于探索物质世界的根本规律,没有太多的促进作用。
反之。
过于强调物质,容易进入一种、、、强调经验、强调资讯、强调数据的实物主义。所以,既不过分的强调数据,也不过分强调逻辑。
而是。
以,经验、资讯、数据,作为基础。
然后,采用合适的分析方法,将经验、咨询、数据,转变成,可以解释物质世界运行的、、、物质规规律。
这,就是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
其他的动物,仅仅的,是对物质世界的刺激,具有各种本能的反应。而人,在收到这些刺激之后,会收集这些刺激所产生的各种经验和数据,然后用逻辑的方法,探究其运行的规律。
所以。
唯物主义的、、、物质第一,意识第二。
可能会让人们的思维,偏向于物质资料的收集。而对于思维,这种仅仅属于智慧生命,所拥有的、、、想象、灵感、逻辑等特征,有所忽略。
而这种忽略,对于人们探索物质世界的各种规律,没有多大的正面意义。
所以、、、”
“怎样?”
“过于强调唯心,会让人忽略物质。过于强调唯物,会让人轻视、忽略思维。
所以,从探寻物质世界,各种规律的角度。
尤其是探索物质世界,所遵循的基本规律而言。既不过分强调属于思维的、、、逻辑、灵感、想象。也不过分的强调属于物质的、、、数据、验证。
而是、、、
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就像、、、”
“像什么?”
“就像太极,阴阳相合,互为一体。”
“什么意思?”
“太极,由阴阳而成。
有阴就有阳,就像有白天,就有黑夜一样。二者相互独立,但又互相依存,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太极,所包涵的意思,就有平衡、融合、整体的概念。
所以,同样是对物质世界的一种认知。
唯心主义,偏向于思维。
唯物主义,偏向于实证。
这种偏向,让二者失去了平衡。
这种偏向,让二者很难有机的融合,成为一个整体。
所以,如果从探索物质世界的各种规律。尤其的,是探索最基本规律的角度看、、、二者,必须进行有机的融合。
这种融合,就如同太极的阴阳一般。
互相独立,但在平衡中,又互为一体,成为一个稳定而完整的体系。
所以、、、”
“所以怎样?”
“所以,如果从这个非主流的角度看,平衡之后的新思维观,既不能称之为唯心主义,也不能称之为唯物主义。”
“那么,称之为什么好呢?”
“各自独立中,形成一种稳定的平衡,就像太极一样。既然如此,就叫太极吧。”
“太极、、、?”
希望想了想:“对此,我可不可以这样理解:
比如,人们在研究某个物质规律时,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数据。而这些数据,就是物质在人们意志中的反应。
属于,唯物主义的范围。
此时,一个问题出来:如何把这些大量的、散乱的数据,进行归纳整理,最终升华为、、、一种规律的存在。”
“是啊,怎么才可以?”老钱问道。
“以思维中的逻辑、灵感为基础,进行一种想象、、、”
“想象?”
“没错。”
希望说道:“意念第一性,物质第二性。以数据为基础,然后,通过代表灵感、逻辑的意念,凭空创造出一种、、、规律。
而这个规律。
在人们的思维中,就被假设为、、、所要研究的物质,其所遵循的规律。
当然。
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当意识认定,这个凭空想象出来的规律,就是物质世界,本来就存在的规律时。那么,所有对物质世界的解释,就一定用这个、、、被凭空想象出来的规律,来解释。”
“太虚了,没听懂!”
“这样啊、、、”
希望琢磨了一下,然后说道:“其实也很简单,属于物理学的---广义相对论,可以认为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它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在灵感、逻辑基础上的一种想象。
虽然,它的出现,必须建立在大量的,已经被证实的数据之上。
但是,它源于大数据,但又高于大数据。
它,既有唯心主义的那种、、、
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既,用未经完全验证的广义相对论,去解读和认知我们所处的宇宙空间。
它,也有唯物主义的那种、、、
世界的本源是物质,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在物质和意识之间,物质决定了意识。既,广义相对论的出现,一定是建立在、、、各种实验、数据,以及其他已经被验证的规律之上。
所以,将唯心、唯物,进行有机的整合,形成一种不偏不倚的平衡。如此,就能更好的探索物质世界,了解物质世界、、、”
“以平衡的思维、、、探索物质世界、、、”老钱想了想:“这、、、就是太极?”
“没错,可以称为太极。”
“但我怎么觉得、、、”
“觉得什么?”希望问道。
老钱有些疑惑:“还有些不解,我们、、、先说说这个唯心主义吧。
你看,风吹屋顶的旗子。
对于唯心主义而言、、、风没动、旗没动,而是人的心在动。
这其中、、、
风,是物质世界的反映,旗是物质世界的反映。
而心、、、
这个心,应该就是、、、纯属于思维空间内,所凭空而成的一个逻辑思维。这个逻辑思维,认为,风没动、旗没动。那么,风和旗,就是没动。
因为,根据他心中的这个逻辑思维,所给出的解释和结论。本来,风和旗,都没动。
同样的道理。
这个属于高大上、、、广义相对论。
也是一种,凭空而创的规律。这个规律,也遵循着一种逻辑思维。
如此。
利用这个逻辑思维,对我们所不熟悉的物质世界,进行解释的时候,也同样的、、、
广义相对论说,它本来就是。那么,一定就是。
广义相对论说,它本来就不是。那么,它一定就不是。
如此、、、
岂不是和唯心主义,很是相像?”
“有区别。”
“有区别?”
“没错,确实有区别。”
希望接着说道:“唯心主义,当他在意识空间内,形成了一个明确的逻辑思维后。会坚定的,把这个逻辑思维,当做唯一的、属于真理一样的存在。
去,看待世界。
去,解释世界。
反之。
像广义相对论,这种很大程度,也实通过灵感、想象,所创立的逻辑思维。
它,在解释物质世界的同时,并不会如同真理一般的存在。
当,另外一种逻辑思维,出现。并且,比广义相对论,更能准确的解释理解物质世界时。这个广义相对论,将会成为历史。
所以。
唯心、、、
是、、、当意识中,一套逻辑思维出现后。不会变,而且,所有的一切物质,都必须按照这个逻辑思维,去解释、去看待。
这,就是意念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反之。
太极,则是一种平衡。
当人们,经过长期的努力,记录了大量的资料后。
属于物质的资料,有了。
而且,还很多。
此时,以物质资料为基础,通过属于灵感、想象、逻辑的、、、思维,凭空创造出一种理论。然后,用这种理论去解释,那些被记录的,大量的,散乱的资料。
另外。
当这个被凭空创造出来的理论,在很好的指引人们,去探究物质世界后。人们发现,随着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知,不断的加深。
更多的未解之谜,出现了。
更多的,在探究物质世界时,所收集和记录的资料,又被大量的积累下来。
而、、、
原本,那个凭空创造出来,可以很好解释物质世界的理论。开始显得不足,有很多的未解之谜,这个理论,不能给与很好的解释。
如此。
一个新的,基于灵感、逻辑、想象的新理论,就会出现。
所以、、、
太极。
与唯心主义的那种,将一种逻辑思维当做--永恒标准,去看待世界的一切,有所不同。
与唯物主义的那种,将物质在意识中的反应,当做第一重物的,也有所不同。
对于太极而言。
思维、物质,同样重要。
物质的积累,使得思维的活动,更加的活跃。
活跃的思维,能够创造出、、、逻辑的思维方式。
而这个逻辑的思维方式,又可以更深入的了解物质世界,获取更多的,关于物质世界的资料。
而这个更多的资料,又会给思维,提供更多的养分。从而的,让思维愈发的活跃。
而这个愈发的活跃、、、
这是一种良性循环。
就如同太极图案中,那阴阳双鱼一般,互相追逐,永无间歇。嬉笑打闹间,直入大道的本质。”
“大道的本质,是什么?”
“道!”
“道?”
“没错,就是道,就是物质运行的,最本质的规律!”
“哇,这么高大上?”
“是啊、是啊、是啊!”
“可是、、、”
说着,老钱双手一摊:“江爵爷好理论,但是,我还是没有听懂!”
啊呀!
闻言,希望脚下一滑,一个跟头摔在地上、、、
站起来,拍拍裤脚、、、好嘛,白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