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31000000011

第11章 历史影响(1)

对韩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活动,唐代就已议论其是非,后世学者也不断有评论。分析这些议论,可以看到韩愈在教育历史上的影响,较重要的有四个方面。

(一)推崇孔孟,强调道统

唐初虽有明文规定尊孔,但在佛教盛行的条件下,社会上对尊孔是极有限度的。韩愈倡尊孔而反佛,他继承儒家尊孔的传统,且将尊孔推到新的高度,他说:“生人以来未有如孔子者,其贤过于尧舜远者”。把孔丘尊为最高圣人。他又认为孔丘之后的儒家学者中,孟轲是孔学最忠诚的继承人,他的儒学思想是纯粹无疵的,能发扬孔学,辟杨墨,使后之学者“知崇孔氏,崇仁义,贵王贱霸”,因此特别推尊孟轲,“以为功不在禹下”。此论一出,当时学者响应,孟轲的地位被提高而超过其他学者,以至于孔孟并称,儒学被称为孔孟之道。

韩愈认为,儒学的基本宗旨是仁义之道,而仁义之道是人类社会《处州孔子庙碑》。

5生活最正确最完善的准则,“以之为己,则顺而祥,以之为人,则爱而公,以之为心,则和而平,以之为天下国家,无所处而不当。”这个维持社会正常秩序的道,“中国之人世守之”,有一个世世代代的传授系统,最早从尧开始,“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韩愈编制这个道统,目的是为了抬高儒家在历史上的正统地位,而与佛教传法世系的宗教法统相对抗。而编制道统还有他的个人目的。

他声称孟轲之后,无人传道,儒道中衰而释老横行,自己的使命就是要继承道统。他说:“释老之害,过于杨墨,韩愈之贤不及孟子。

孟子不能救之于未亡之前,而韩愈乃欲全之于已坏之后虽然,使其道由愈而粗传,虽灭死万万元恨。”他把自己作为道统的继承人,这使他复兴儒学的活动有了历史根据。他要继承孟轲攻异端的斗争精神,为了恢复儒学在唐代思想领域的统治地位,决心不畏艰难困苦,扭转危局,“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即使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韩愈提出道统学说,并以自己为道统的真正继承人,这些思想,成为韩门弟子及再传弟子们的基本观念。林简言在《上韩吏部书》

中说:“去夫子千余载,孟轲、扬雄死,今得圣人之旨,能传说圣人之道,阁下耳。”皮日休在《请韩文公配飨太学书》中也高度评价韩愈复兴儒道的功绩,他说:“唯昌黎公之文,蹴杨墨于不毛之地,蹂释老于无人之境,故得孔道巍然而自正。”称赞韩愈是“身行其道,口传其文,吾唐以来,一人而已”,要求以国家行政命令,规定韩愈配飨于孔《原道》。

《原道》。

《与孟尚书书》。

《进学解》。

5庙。皮日休的建议,代表了一部分士大夫的思想。

韩愈的道统思想,在北宋初期受到一些学者的重视和肯定。孙复在《上孔给事书》中说:“自夫子没,诸儒学其道,得其门而入者鲜矣,唯孟轲氏、荀卿氏、扬雄氏、王通氏、韩愈氏而已。”在《信道堂记》

中说:“吾之所谓道者,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之道也,孟轲、荀卿、扬雄、王通、韩愈之道也。”孙复完全接受道统的思想,并肯定韩愈在道统中的重要地位,只是在道者中加了荀况。

石介在《尊韩》中说:“道始于伏羲氏,而成终于孔子。若孟轲氏、扬雄氏、王通氏、韩愈氏,祖述孔子而师尊之,其智足以为贤。孔子后,道屡废塞,辟于孟子,而大明于吏部。”《怪说中》又说:“周公、孔子、孟轲、扬雄、文中子、吏部之道,尧、舜、禹、汤、文、武之道也”石介只是把道统开始的年代再提前,其他主张则无大出入。

苏洵也赞成道统思想,他在《上欧阳内翰第二书》中说:“自孔子没,百余年而孟子生;孟子之后,数十年而至荀卿子,荀卿子后,乃稍阔远,二百余年而杨雄称于世;杨雄之死,不得其继,千有余年而后稍属之韩愈氏。”也承认韩愈在道统中的地位。

到了程颢、程颐,他们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他们对韩愈抬高孟轲的地位极为赞赏,但为了抬高理学的地位,以理学为儒学的正统,却把自己列为孟轲之后儒学的继承人,宣称只有他们才真正是上接孔孟的,认为韩愈只不过是一个有见识的豪杰之士而已,把韩愈从道统中撇开。程颐在《明道先生墓表》中说:“周公没,圣人之道不行,孟轲死,圣人之学不传。先生生千四百年之后,得不传之学于遗经,志将以斯道觉斯民。道之不明也久矣,先生出,倡圣学以示人,辨异端,辟邪说,开历古之沈迷,圣人之道,得先生而后明,为功大矣。”又在《明道先生门人朋友叙述序》中说:“而以为孟子之后,传圣人之道者,一人而已。”一再强调是程颢上继孟轲而传圣人之道。

随着理学思想的形成,韩愈的道统思想被修正,韩愈从道统中被5排除,由理学的奠基者“二程”取而代之。韩愈的理论从理学来衡量也有很大弱点,也受到批评。苏轼在《韩愈论》中说:“韩愈之于圣人之道,盖亦知好其名矣,而未能乐其实。然其论至于理而不精,支离荡佚,往往自叛其说而不知。”韩愈在理论上没有像在文学上有建树有创新,确实存在着不少自相矛盾之处。

韩愈推崇孔孟,产生深远影响。从唐代开始,孔孟之道成为封建教育的指导思想。《孟子》一书也同《论语》一样成为圣人之书,逐步上升为儒经。韩愈还特别重视和表彰了《礼记》中的《大学》,在《原道》中引用《大学》一段重要的话,作为自己的理论根据。《大学》说: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引用这段话,目的在于说明修养的目的在于去改进社会,要有为而不是无为,要入世而不是出世,要治国平天下,而不是独善其身;其次还在于说明修养是自主观到客观,从心到物,个人的修养心性是处理万事的根本。自此之后,《大学》在儒学理论中的地位被大大地抬高。在韩愈新儒学思想的影响下,李翱以《中庸》为其主张“灭情复性”的理论依据,使《中庸》也受到重视,地位也随之抬高。

韩愈、李翱这种学先王之道的思想倾向,影响了宋代的理学家;启发他们也以《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圣贤书为依据。

为突出其地位,合称《四书》。《四书》成为理学的基本典籍,随着理学居于儒学主导地位,《四书》也成为学校必读的教材。

(二)文以载道

韩愈提倡的文学理论,最基本的观点是“文以载道”,从这个观点出发,又引申出一系列的文学主张,这些主张传授给“韩门弟子”,成为新古文运动的思想主流,对文学、教育有极大的影响。

“文以载道”的观点,认为文是手段,道是目的;文是形式,道是5内容;文是为道服务的,这是文道的关系。道的涵义,就是孔孟的仁义之道,这是中国自古以来相传的治理人类社会的基本准则。

求学的目的是“志在古道”,使“古道”在社会生活中实现。为了求取“古道”,必须通过学古文来学古人之道。“愈之志在古道,又甚好其言辞”,“然愈之所志于古者,不惟其辞之好,好其道焉尔”。

韩愈在《题欧阳生哀辞后》说:“愈之为古文,岂独取其句读不类于今者耶?思古人而不得见,学古道则欲兼通其辞,通其辞者,本志乎古道者也。”把古道和古文的关系说得更清楚。因此利用古文的形式来宣扬古道的内容,古文成为卫道与扬道的武器。

韩愈提出新古文的理论,也有创作新古文的实践,他的新古文达到相当高的成就。苏洵在《上欧阳内翰第一书》中说:“韩子之文,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鱼鼋蛟龙,万怪惶惑,而抑遏蔽掩,不使自露,而人望其渊然之光,苍然之色,亦自畏避不敢迫视。”气势雄伟,自然流转,蕴含意深,是其特点。

李翱在《韩公行状》中评韩愈的古文及其影响:“深于文章,每以为自扬雄之后,作者不出,其所为文,未尝效前人之言,而固与之并。

自贞元末,以至于兹,后进之士,其有志于古文者,莫不视公以为法。”韩愈乐于奖教后进,称发其善,教所不及,多有投书请益者,不论何人,皆有指授,他的文章,被后进之士视为准绳。《新唐书韩愈传》说:“自愈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晚唐对韩文的评价很高,杜牧称“杜诗韩笔”,把韩愈的文与杜甫的诗并提。

韩愈的文学理论,在弟子们以至后学中相传不缀,“后学之士,取为师法”。孙樵在《与王霖秀才书》中说:“樵尝得为文真诀于来无择,来无择得之于皇甫持正,皇甫持正得之于韩吏部退之。”源于《答陈生书》。

《答李秀才书》。

《旧唐书韩愈传》。

5韩愈,传至孙樵,已经是第四代。所谓为文真诀,也即“为文之道”,而为文之道,据说就是“储思必深,辞必高;道人之所不道,到人之所不到,趋怪走奇,中病归正。以之明道,则显而微,以之扬名,则久而传。”这也是各有所传各有所得。

同类推荐
  • 思想中国·全球化生存:世界顶尖学者中国演讲录

    思想中国·全球化生存:世界顶尖学者中国演讲录

    收入这个集子的学术报告,是一些大学的机构在大学之外国家图书馆举行的。大学按照这些报告中的一个报告人丁学良教授的说法,没有一流的大学,就没有一流的国家。我们是否也可以说,没有一流的国家图书馆,也就没有一流的国家。
  • 中国人,你缺了什么

    中国人,你缺了什么

    本书收录梁晓声先生1993到2013年二十年间思想随笔43篇,追问中国,思考社会,贯穿始终的是作者的平民立场和人文情怀。其中《当交管撞上人文》等新作是首次结集出版。梁晓声的思想随笔质朴,淡泊,犀利,是2013年一部有分量的作品。
  • 构建学校规范化管理的方法

    构建学校规范化管理的方法

    本书内容全面指导学校如何制定各项科学的管理规划、如何明确学校长远的内涵发展目标、如何制定合理的管理计划和规范管理的每个细节、如何规范管理思想和提升管理理念、如何规范化管理的全过程等内容,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实践性和指导性,是大中小学学校领导、教师,在校专业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以及有关人员进行学校管理和研究的最佳指导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 教育,诗意地哲思

    教育,诗意地哲思

    本书是由多篇散文式的教育随笔编辑而成,以一线教师的视野审视教育,在行云流水般的笔触中倾注笔者对教育的理解。书稿主要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教育散文,第二部分是教育效应,第三部分是心理反思。书稿为随笔原创,随意洒脱,有别于一般的教育论文,有一定的可读性。
  • 教育政策与法规

    教育政策与法规

    《教师职业素养阅读丛书:教育政策与法规》中穿插了相关的案例分析以及延伸性思考和阅读,对于教师掌握相关的政策法规很有帮助。
热门推荐
  • 半妖少女的除魔日记

    半妖少女的除魔日记

    世界可能不会有我想象的那样好,但也不会有你想象得那样坏。尽管冬季的黑夜漫长而寒冷,但是总有一天,冰雪会消融,黎明会到来。这是关于一个傲娇的半妖,和一个温柔的人类的治愈向的故事。
  • 兵王世界

    兵王世界

    特种兵吴铮在一次行动之后,意外收到了失踪多年的父亲的来信。他毅然选择转业回乡。而当他回到阔别已久的家时,父亲却再次离奇失踪。为了寻找父亲,吴铮开始调查父亲曾经的工作单位,走过父亲走过的城市,踏上了寻父之旅。
  • 让你内心强大的气场心理学

    让你内心强大的气场心理学

    为什么有的人光彩照人,有的人却委靡不振?为什么有的人人见人爱,而有的人却人见人嫌?为什么有的人路路畅通、事事顺利,而有的人却时时遇堵、事事碰壁?秘密是气场!气场决定心态,气场影响形象,气场左右成败,气场改变命运。气场来自你的身体与心灵,是一个人散发出的一种能量。气场看不见,摸不着,但每时每刻都影响我们,改变我们的命运。你的气场是由你的精神创造的,你的命运是由你的内心决定的。气场与内心相互支撑,相互映射,塑造一个强大的自我。
  • PANDORA

    PANDOR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伤寒标本心法类萃

    伤寒标本心法类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理论与实践

    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理论与实践

    《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理论与实践》共分为理论篇、实战篇两部分,主要内容包括:评价中心、案例分析概述、公共管理案例、公共管理案例分析等。
  • 青梅绕竹马:独家密爱

    青梅绕竹马:独家密爱

    他们是同甘共苦的青梅竹马,曾经共度年少那段最青涩的时光。他们都以为,他们所憧憬的未来,是童话般的幸福美好。然而,命运多变,始料未及。她为了让他重获自由,不得已远去,在恶魔身边痛苦犹疑。他为了能早日找到幸福的方向,将自己推向噩梦的深渊。“小星星,你说过你会保护我,可这就是你给我的承诺?”“我所做的一切,不过都是希望我们能在一起。”
  • 带着仙葫开农场

    带着仙葫开农场

    乡下朴实小农张青山,竟遭祖坟被挖,自己理论不得,更被人用大铲车辗轧,命悬一线!幸得小仙葫一只,正所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且看张青山如何凭借小仙葫逍遥花花乡村,拳打无良恶霸,脚踢奸诈村长,创立一番传奇事业。
  • 无敌战兵

    无敌战兵

    他曾是佣兵界的传奇,为了追寻曾经的叛徒,他隐身都市,和各色美女、枭雄、势力上演一场轰轰烈烈的人生。
  • 末世剑徒

    末世剑徒

    末世来临,则灵而附。强者更强,弱者淘汰。上古剑诀,以剑为命。天下名剑,尽归我手。我所不欲的,天下所不容。我所欲的,世间无可阻。我要守护这从前失去的一切,要改变,从未改变过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