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01100000010

第10章 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看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的目标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这个长的历史过程中,我们已经历了若干个具体的发展阶段,还要继续经历若干个具体的发展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必须继续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各项方针政策不动摇,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和思想准备。

第一节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发展这一主题来贯穿的。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紧紧把握住这一点,就从根本上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就能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落实,使党的执政地位不断巩固,使强国富民的要求不断得到实现。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靠发展来不断巩固和推进的

社会主义要强大,体现优越性,关键在发展。发展是硬道理,这是邓小平同志一贯强调的至理名言,也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时指出:“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今后年我们有充分条件继续实现经济的较快增长,必须抓住机遇,珍惜机遇,用好机遇,加快发展。”在“5·31”重要讲话中,江泽民同志再一次指出:贯彻好“三个代表”的要求,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这不仅强调了发展在当代中国的突出地位,也进一步科学地阐明了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世纪里庄严而神圣的历史使命。

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才能实现新世纪的历史使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要靠发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靠发展;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要靠发展;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要靠发展;解决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说服那些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坚定对社会主义和祖国未来前途的信念和信心,最终也要靠发展。江泽民同志指出:发展是硬道理,硬就硬在这里。

二、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责任

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要求。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强调党的先进性必须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

首先,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说明在党所面临的各种繁重任务中,处于首要地位的重要国策和中心任务是发展问题。“第一要务”是相对于其他各种要务而言的,在当代中国社会前进的诸方面要求中,发展是第一位的重要要求。发展的涵义是指一个国家或社会由落后的不发达状态向先进的发达状态的过渡与转化。发展无论它的内涵多么深刻,外延多么广泛,但首先是指经济的发展,这是其他诸方面发展的基础。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大国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

其次,发展是时代的最强音,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任务。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与总趋势,它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对国际经济、政治、文化关系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任何国家要跟上时代潮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都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把发展作为首选的国策。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又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牢牢把握发展这一时代主题,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才能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当前,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形势逼人,不进则退。只有真正发展了,我们才有解决问题最坚实的物质基础,才能充分体现党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紧紧把握住这一点,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

第三,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我们党总结出来的一条宝贵的历史经验。新中国成立

50多年来,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进步,但也遭受了不少挫折,包括长达10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失误,极大地延缓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1978年,我们党在结束10年动乱之后,毅然把发展问题提到国家中心任务的地位,坚定地迈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步伐,取得了一系列光辉成绩。20世纪90年代,面对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亚洲金融危机以及国内严重自然灾害等严峻考验,我们国家稳如泰山,人民安居乐业,社会主义事业蒸蒸日上,最根本原因就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牢抓住了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继续实现了较快增长,开局良好。一方面要看到,我们在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也出现了一些新矛盾、新情况,如部分低收入居民家庭生活仍很困难、下岗职工再就业难、中西部地区发展较慢、生态环境质量趋于恶化等。只有客观、全面、正确地估计这些情况和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才能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三、发展要善于抓住机遇,珍惜机遇,用好机遇

机遇,可以说是可遇不可求的、事关全局的重大关系。机遇往往转瞬即逝,抓住机遇,发展自己,这是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一个重要思想。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坚持这一问题上有进一步的发展。江泽民同志指出:“能否抓住机遇,历来是关系革命和建设兴衰成败的大问题。过去我们抓住了重要历史机遇,也丧失过某些机遇。现在全党一定要高度自觉,牢牢抓住世纪之交的历史机遇,迈出新的步伐。”党的十五大主题就是“要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经济体制改革要有新的突破,政治体制改革要继续深入,精神文明建设要切实加强,各个方面相互配合,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更重要的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一再强调:“要善于抓住一切机遇,利用各种有利条件来发展生产力。”在实践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抓住深化改革的机遇,促进经济发展

党的十五大政治报告指出:“从现在起到下世纪的前十年,是我国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要努力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要解决好这两大课题,必须不失时机地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使国有企业改革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由此,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将我国的改革引入了决战决胜的“攻坚”阶段。改革攻坚既是一道难关,也是一大机遇,抓住这个机遇,我们就不但能够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我国经济充满活力,而且能够推进以机构改革为重点的政治体制改革,建立起高效、务实、廉洁的各级政府。同时带动和推进科技、教育等其他社会管理体制的全面改革。

13年来,国有经济在改革调整中进一步发展。1989~2001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增加值年均增长11.7%,固定资产净值年均增长15.5%。到2001年底,国有资产总量达109316亿元,比1995年增长91.4%。与此同时,国有经济布局得到优化,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国有工业企业由1989年的10.23万户减少到2001年的4.68万户,但实现利润从743亿元增加到2388亿元。国有经济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与安全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一直居支配地位,并掌握了一批重大技术装备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城乡集体经济在改革、重组中也得到了新的发展。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抓住对外开放机遇,加快对外开放步伐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面对经济、科技全球化趋势,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发展开放型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国民经济素质提高。”进入新世纪,我国加入了WTO,这既是挑战,更是机遇。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的新形势,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一方面要进一步扩大商品和服务贸易,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努力扩大出口。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要逐步推进服务领域的开放;通过多种方式利用中长期国外投资,把利用外资与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国有企业改组改造结合起来,鼓励跨国公司投资农业、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要大力引进海外各类专业人才和智力。

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它标明我国将进一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发展空间,将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

13年来,由于我国坚定不移地实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对外开放成效显着。2001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5098亿美元,比年增长3.56倍,年均增长13.5%;进出口结构不断优化,出口商品结构逐步由以粗加工、低附加值商品出口为主,向以深加工、高附加值商品出口为主转变;在世界贸易排名中,我国由1989年的第15位跃升到2001年的第6位;与此同时,利用外资高速增长,已连续9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已基本形成。

(三)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加快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以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为指导,着眼于世纪之交中国与世界的发展态势,高瞻远瞩、不失时机地作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战略决策。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关系全国发展的大局,关系民族团结和边疆的稳定。近年来,由于国家在投资项目、财政转移等方面逐步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对老工业基地、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也逐步加大了支持力度,西部开发取得重大进展。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公路国道主干线、江河上游水利枢纽、生态建设工程等关系西部发展全局的重大项目相继开工,总投资6000多亿元。我国东、中、西部经济的交流与合作态势正在逐步形成。

(四)高度重视世界经济的未来走向与趋势,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初现端倪。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世界经济正处在深刻的调整之中”。

为此高度重视发展教育科学文化,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根据知识经济、信息产业在现实和未来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作用,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把教育科学文化发展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13年来,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成效显着,科技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从1990年的125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100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0.68%提高到1.1%。通过实施国家“863”计划、“973”计划、重大科技攻关计划等一系列科技计划,在许多重要领域取得大量创新成果,我国科技实力总体上已居于发展中国家前列。

同时教育经费投入持续增加,2001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4368亿元,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3051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19%,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还高度重视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关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取得明显成效。由于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目前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89年的15.04‰下降到2001年的6.95‰,人口素质不断提高。1998~2002年,全国用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方面的投入达5800亿元,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1.29%。5年来全国共植树造林3.6亿亩,封山育林4.8亿亩。2001年与1991年相比,污水排放量下降57.2%,固体废物排放量下降33.4%,废气排放量下降30.5%,城市污水处理率由16%提高到36%。使我国可持续能力不断增强,整个社会正逐步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同类推荐
  • 科学决策的边界

    科学决策的边界

    转型期中国的决策者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诸如社会调节阀失控、利益诉求多元、公共危机事件频发、公共舆论渠道增加、决策主体公信力下降,等等。这些挑战给科学决策带来了许多不确定因素。《科学决策的边界》以有限理性理论为基础,剖析了决策主体、决策过程在转型期的新变化,阐述了制度和结构、目标和注意力、组织心理和文化、信息、时间压力、外部环境几大因素造成的决策边界。通过理论关怀决策实践,向转型期中国决策者建言。
  • 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学习读本

    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学习读本

    作风决定形象,作风决定成败。党的作风建设关系到党的形象,关系到人心向背,关系党的事业的成败。正如陈云同志所说:“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因此,党风问题必须抓紧搞,永远搞。”
  • 邓小平的二十四次谈话

    邓小平的二十四次谈话

    这里辑录的是1975年1月至1976年1月邓小平同胡乔木以及国务院政治研究室负责人进行的谈话,共二十四次。其中十五次是邓小平与胡乔木单独谈话。这二十四次谈话,具体地记录了邓小平在1975年整顿中亲自组建国务院政治研究室,并直接领导它同“四人帮”进行斗争,推动各方面整顿的历程。
  • 党的优秀儿女

    党的优秀儿女

    林祥谦(1892—1923年),福建闽侯人,“二七”大罢工领导人之一,中国工人阶级的杰出代表和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1923年2月7日,林祥谦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时年31岁。
  • 理性履职观

    理性履职观

    罗崇敏,男,汉族,1952年12月生,云南江川人,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0]?,现任国家督学、云南省人民政府参事。曾为下乡知青、乡村卫生员、工厂工人、学校教工、党校教员、机关公务员。曾在江川县政府办公室、江川县政府、中共江川县委、中共新平县委、玉溪市委办公室、中共玉溪市直机关工委、玉溪市委、云南民族大学、红河州委、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履职。历任副县长、县委副书记、县委书记、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市委副书记、大学党委书记、州委书记、高校工委书记、教育厅厅长。系中国作家协会和书法家协会、哲学学会、经济学会
热门推荐
  • 学会拒绝

    学会拒绝

    本书分“理由篇”和“方法篇”两部分,介绍了有关拒绝他人的处事哲学,罗列了拒绝他人的几十种理由与方法。找出拒绝他人的理由,找出拒绝他人的方法,改变你一贯接受他人的习惯性思维,指引你和谐地处理人际关系,让你在事非面前,严肃对待、理智应对。
  • 煮酒话太宗:皇二代的千秋家园梦

    煮酒话太宗:皇二代的千秋家园梦

    本书以历朝历代的第二世国君太宗文皇帝为主线,讲述他们上位、治国、传位的故事。作为王朝的二世主,太宗具有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决定着一个王朝的塑性成败。而一个个太宗的塑性串联起来,就勾勒出中国历史的基本轮廓。通过这个轮廓,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特色封建社会的发展历程,使我们理解中华文明引领人类前行的开拓意义,不再迷蒙于西方人编造的“东方停滞论”。
  • 冬日送凉州刺史

    冬日送凉州刺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第一舰队

    第一舰队

    华夏联邦分崩离析,银河围攻四面楚歌,虫族归来,谁能一统星系?推翻旧王朝,迎接新时代,宇宙之中,群雄争锋。师徒血泪,圣殿武士主导征战,来自时空和远古的入侵,如何改写历史?非自然生物的帝国崛起,制造混乱,重整时间博弈的秩序,一只舰队,面临重重挑战,怎样冲出寰宇?在末日的终点,揭晓一切。一个未来的传奇,一部热血的史诗,一个关于各种小人物历程的故事,敬请观看《第一舰队》,开启寰宇传奇!这是一本非常正统不带任何流派的科幻小说,欢迎支持!
  • 绝派尸兄

    绝派尸兄

    对于这段记忆,一直深埋在我的脑海之中,我努力的想要抹去,不想去提及,但是,它像是一场噩梦,无时无刻的纠缠着我,让我的生活不能平静下来。我经历了它,就没有没有任何办法去忘记,我只好说出来,用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来缓解我内心中的痛苦。把这段即将封尘的事件公诸于世。或真或假,请记住,它只是一本小说…..
  • 圈夫治家说明书

    圈夫治家说明书

    这是一个女教主重生为千金小姐调教小纨绔的轻松故事,这是一个霸王欺负某男上瘾的故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回大一当作家

    重回大一当作家

    都市大龄未婚女,碌碌无为,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睡梦中回到大一,没有金手指,也意气风发,努力活出自我。当个网文大作家,出出书,写写歌,挣挣钱,让家人轻松快乐。和死党亲亲密密,不再孤独。偶尔引发网络风暴,不经意当当校园风云人物。不一样的开始,会有什么样的未来?敬请期待。
  • 最受感动的励志成才故事(最受学生感动的故事精粹)

    最受感动的励志成才故事(最受学生感动的故事精粹)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聪明人会从中吸取经验,让个人的人生折射出许多人命运的华彩,从而使生命在有限的时间无限延展。快乐成长让你的内心充满温暖,就像一颗魔力药丸,让你心中时刻充满欢乐,像一把万能钥匙,为你开启任何艰难的关卡大门。播下一种心态,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命运。
  • 名人的成功心得

    名人的成功心得

    世上有一种征服,不凭蛮力,不用刀枪,亦无需牺牲,这便是中国古人所说的“人文”,亦即“文化”。
  • 深宫庶女诛天下

    深宫庶女诛天下

    上官婉卿,Z组织从小培养的S级卧底,全能单兵却被组织抛弃之后意外重生在瓦兰国庶出公主上官婉卿身上。上官婉卿性格柔弱温柔,却因其母出身低下而倍受折磨,自上官婉卿穿越后开启了虐白莲,撕心机婊的开挂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