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91400000011

第11章 谁把中国捧上了天(9)

“这八大支柱中蕴涵着中国未来发展的趋势。”奈斯比特在接受笔者的采访时说。这个趋势可以总结如下:中国正在创造一个崭新的“纵向民主”的社会、经济和政治体制,它的新型经济模式已经把中国提升到了世界经济的领导地位;而它的政治模式也许可以证明资本主义这一所谓的“历史之终结”只不过是人类历史道路的一个阶段而已。

奈斯比特坚定地相信“中国模式”将以难以令人置信的力量影响整个世界。“对别的国家来说,改革越多,中国模式越有效。”他说。

具体来说,奈斯比特认为中国有一项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使之专注于经济建设——它不会被每四五年一次的选举所打断,不会受到不同政见、不同目标和不同解决方案的干扰……中国领导人没有在争取连任上面浪费时间,他们的精力都用在了实现长期目标上。治理国家的权力来源于政绩,而非选举的胜利。“中国的自豪感还将继续增强,塑造出一个基于中国价值观和中国人需要的纵向民主体系。它在多大程度上符合西方的观念,只是西方人才关心的问题。中国有自己的目标和梦想。如何实现?中国和中国人民会自己决定。”

在书中,奈斯比特还多次充当中国的“辩手”,他说,西方国家总是喜欢指责在几十年前刚刚开始走向自由和文明社会的中国,而忘记了自己的历史。要知道,从约翰·德·维特领导自由贸易开始,欧洲花了3个世纪才建立了民主的市场体系。美国几乎花了200年的历史才消灭了奴隶制与种族隔离,“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至于不向国外开放媒体,比如让传媒大亨默多克处处“撞南墙”,奈斯比特说,严格控制媒体的不只是中国一家。即使美国对外国人拥有多种媒体也有严格限制。

对于中国人普遍深恶痛绝的腐败问题,奈斯比特是这么解释的:我们钦佩中国、热爱中国人民,我们还认识许多中国政治家与官员,他们绝不是统治邪恶帝国的魔鬼。腐败的确存在,侵犯人身权利的行为也的确时有发生,地方政府的一些作为也确实存在问题。但是,即使在一家只有几百人的公司里也难以避免盗窃、行贿、阴谋和不轨行为,那么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企业怎么可能完美无瑕呢?

他感慨在一些方面中国已经开始让世界黯然失色,“T3航站楼比伦敦希思罗机场所有航站楼面积还要大……这与纽约或者洛杉矶的机场形成多么鲜明的对比啊。美国许多重要城市的机场都已破败,走近那些地方真让我们感到悲哀。似乎这个曾经风光无限的新世界领导者错过了前往下一站的航班。”

在他看来,中国是美国唯一的潜在挑战者,不过,他不认为两者会形成对抗,“各种迹象表明两者将是伙伴关系”。

八、当中国统治世界

抓住了“国家”的秘密,在马丁看来,也就抓住了中国模式的核心。“中国最大的差别在于政府职能。这可以归结为中国古老传统的一部分,国家在经济中通常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被广大人民当做社会的保护神和化身。

2005年,《当中国改变世界》一书作者法国人埃里克·伊兹拉莱维奇在讨论中国崛起的原因时认为中国独特的历史是其中的一个要素。但是他又说,“我们不用去翻阅那些久远的资料,不用追溯到4000年前的文明,仅看它最近的经历就足够了”。他指的“最近的经历”以1978年为起点,他将这一年看作是中国进入起飞跑道的开始。

又过了5年,抱有认真研究态度的国外专家已经不满足于仅仅看“最近的经历”了,他们的学术“野心”甚至比中国本土的学者还要大。畅销书《当中国统治世界》的作者,英国学者马丁·雅克一举将对中国模式的观察推到了2000多年前,起码明确地推到了孔子那里。难能可贵的是,他还同时兼具全球的视野。不管是否同意其结论,这本书都堪称为大师级的作品,正如清华大学国际关系教授阎学通的评价,“这本书的历史厚重性和未来前瞻性超越了所有我读过的有关中国崛起的着作。”

这部书于2009年6月首先在英国出版,同年11月在美国出版,在中国出版的时间则是2010年1月。在欧美书市,这本书是非小说类书籍畅销前10名之一;在西方社会,评论此书或议论此书观点的各种网站网页超过了1000万。有人说,这本书的热度直追冷战结束之初亨廷顿的作品《文明的冲突》。

马丁·雅克何许人?他是伦敦政治经济学院IDEDS的高级客座研究员,同时也是亚洲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曾在京都立命馆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任教,曾担任中国人民大学访问学者。他还有丰富的新闻从业经历,做过《泰晤士报》、《星期日泰晤士报》、《卫报》和《新政治家》的专栏作者以及《独立报》副总编辑。

2010年5月底,马丁来到中国,为该书中文版发行做宣传。60岁的马丁身材不高,锃亮的光头和身上的衣着一样打理得一丝不苟。他精力极为充沛,不喜欢接受群访,自己提出要一家一家接受单独访谈,说这样才能够谈得深入。笔者对他进行了一次采访,但是他觉得还没有尽兴,主动提出第二天再谈一次。

马丁喜欢中国文化,据探访过他位于伦敦的家的《参考消息》记者描述,在他的客厅里,放着一个中药铺里常见的暗红色柜子,一个个小抽屉上用毛笔写着的“甘草”、“茯苓”等字样还隐约可见,柜子上则立着一个一尺多高的兵马俑仿制品。此外,他家里还收藏着葫芦丝、二胡等中国民族乐器。

在马丁眼里,中国的历史并不是教科书上写的那样,它不是割裂的,而是一脉相承的,“与其说1949年后的共产党政体是中国历史准则的某种异类,不如认为在很多方面,该政体依然没有脱离国家传统,这种迹象自邓小平时代以后比毛泽东时代更为明显”。

马丁的论述方式为中国模式的讨论提供了一种更为深刻的视角。

“国家”的秘密

马丁·雅克强调必须从文明国家而不是普通民族国家的角度来分析中国,否则将无法找到问题的实质,“在成为一个民族国家之前,中国很早就以一种明确的国家体形态屹立于世界了”。

与中国人的普遍认知一样,马丁认为孔子的思想奠定了中国文化价值观的基础,不同的是,他认为尽管19世纪末叶后,孔子的影响力开始稍有减弱,但在风起云涌的20世纪,甚至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儒家思想依旧根深蒂固,“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虽然儒家思想曾一度被质疑,但《毛泽东语录》仍明显留有儒家风格”。

他认为中华文明的延续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国家和教育。不管是在过去还是现在,国家均被视为中华文明的象征和守护者,并被附以巨大的权威性和合法性。

“国家被认为是整个社会关注的重中之重,高于其他任何方面。”他写道,在中国,其实曾经正式存在且真正重要的“机构”也就两个,即一公一私。“公”是指政府,“私”是指家庭。不论是在孔子的时代还是当今中国,政府都不允许不同利益的存在。“当然,现实当中不同利益的确存在,只不过这些利益在政治上并不被认可,并且也不急于被认可。这些利益活跃于人们的视野之外,以个人行为的方式游说政府,并谋求对个人而不是对整个阶层或团体的支持,因为这样的支持可以给他们免除赋税或是带来某些有利条件。”如此一来,不论是在孔子的时代还是在当今中国,也不论是教会、商人还是知识分子,他们都缺乏一种建立独立组织的传统。因此,在中国也就始终无法形成一个市民社会。

抓住了“国家”的秘密,在马丁看来,也就抓住了中国模式的核心。“中国最大的差别在于政府职能。这可以归结为中国古老传统的一部分,国家在经济中通常发挥关键性的作用,被广大人民当作社会的保护神和化身。虽然中国已经推行市场改革,但各级政府(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经济中仍然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马丁说,次贷危机中盎格鲁-美国模式的崩溃,将使中国模式适用于更多的国家。他相信高盛公司的预测,即到2027年,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巨大的人口规模和超高的经济增长率相结合,为世界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经验:毫不夸张地说,中国正在改变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世界,而且还会把它带入一个陌生的未来。正因为这种转变及其对世界的影响是如此之大,人们谈论现代经济历史甚至会使用‘中国前’和‘中国后’(和‘公元前’、‘公元后’类比)这类的术语。”

同类推荐
  • 大数据:你的规划是什么

    大数据:你的规划是什么

    本书以颠覆性科技为主题,文章包括颠覆商业世界的十个趋势、扬帆海外:中国国企的世界梦、关乎2500亿美元: 如果中国不能填补高技能人才缺口、地方政府融资模式探讨、本土车企如何实现“中国梦”?等。作者为麦肯锡全球各分支机构的董事和顾问等。本书可供中国企业高管和相关研究人员参考、阅读。
  • 金融风暴

    金融风暴

    19世纪,欧洲有六大强国,大英帝国、普鲁士(后来的德意志)、法兰西、奥匈帝国、俄国,还有罗斯柴尔德家族……这个家族还有另一个显赫的外号,就是“第六帝国”。曾经有一句经典的话形容20世纪二战前的美国的情况“民主党是属于摩根家族的,而共和党是属于洛克菲勒家族的……”其实在这句话后面还应该跟一句“而洛克菲勒和摩根,都曾经是属于罗斯柴尔德的!”
  • 转轨时期中国货币政策不同作用渠道的效应研究

    转轨时期中国货币政策不同作用渠道的效应研究

    本书探讨了转轨时期的中国货币与产出的关系,货币政策的利率渠道效应,我国的信贷渠道效应,城乡二元分割条件下货币政策对农业部门的经济效应等。
  • 村经济发展

    村经济发展

    20世纪80年代,村级经济在全国出现了萎缩。怎样看待这一萎缩?自从那时起,村级经济在全国各地尽管发展不平衡,但总的说来已经重新起步,有的地区还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为什么村级经济会得到重新起步并获得较快发展呢?在新的形势下,它的发展又有什么样的特点呢?研究这些问题,不仅对村级经济发展自身,而且对家庭经营乃至整个农村改革,都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劳动合同法操作实务与案例释解

    劳动合同法操作实务与案例释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经过数年的起草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四次审议,于2007年6月29日由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并将于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和实施是我国劳动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弥补了劳动法制的空白,进一步健全了劳动合同法律制度,加强了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为劳动者维权提供了利剑,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热门推荐
  • 医道旅行

    医道旅行

    哭声,笑声,回荡不休。挣扎,放弃,历历难消。穿行于青年医生,欢乐交织的世界里我看到过,听到过。流走于心术之中,感动过,也努力过。只是那怕笑脸越来越多,都遮不住那撕心的哭声回荡。
  • 到可可西里吃大餐

    到可可西里吃大餐

    肖黑发来短信的时候,我正和二宝在歌吧K歌。这个歌吧,坐落在桥旗路的中段,距离我家也就两公里的样子吧,我每天上下班,都要从它门前路过,但从没进去消费过。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它应该是上个月的月初刚刚开始营业的。歌吧名叫第八感觉,我估计你也猜不出是哪个没长脑袋的人想出了这个店名,更猜不出是哪个没长手的人题写的牌匾,总之这店名看上去就像一群蟑螂,有些扭捏地在那儿撒欢呢。
  • 缓解压力的生存艺术

    缓解压力的生存艺术

    人活在世间,自然也就处在各种各样的压力下,这些时时刻刻侵扰你生活的压力,就构成了人生的一部分。它们可能来源于你的内心,也显现了你对世间一切烦恼的无奈。也就是说,你的目标或者理想处在难以应付自如的处境中的时候,你会感到不适或者挫折,甚至产生了力不从心的苦痛……就仿佛有一座大山压在你的头顶,并且还在往下压,压,压,你的整个世界似乎就要崩溃了。
  • 最后的大道士

    最后的大道士

    从小老爹为了让我能活下去,只能把我变成傻子,因为把我一条主魂封在了一个玉佩之中。为了改变我的命格,师父竟然自己结束了自己,可我却不是一般的五弊三缺,最终从阎王老儿那里得知,我竟然需要积齐七颗得道高人的内丹,才是唯一可以改变我的命格的方式,我一生苦苦追寻之中,出入无数惊险之地,斗过各类鬼怪,可是,那七颗内丹又在那里,老子何时才能改变命格,娶个那些爱我的女人啊!
  • 美人制造之风云再起

    美人制造之风云再起

    画皮师的换脸之术,换的到底是一张脸还是一颗人心。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花开两面生,人在佛魔间。一场场换脸旅程,多少爱恨刻骨纠缠。引出多少场唏嘘往事。
  • 神尊系统

    神尊系统

    "太元纪年贰仟零壹拾伍年,一位名王阳之少年,凌于洪荒,独神也,乃盘古之并肩,平起平坐,言者皆知"-盘古神记“什么?盘古罢,吾乃神,凌于盘古之神,尔等乃蝼蚁!”-王阳少年王阳意外穿越,附于废物之身,却意得系统,从此走上凌于洪荒的霸气之路,且看王阳如何一步步走向巅峰,携异能者,一起创造奇迹!PS:本书时不时地会给大家科普一些科学或者天文学知识,不喜者勿喷~
  • 轻狂庶女:邪尊嗜妻如命

    轻狂庶女:邪尊嗜妻如命

    她本是将军府小小庶女,无权无势无姿容!原以为她只能苟延残喘,却不想她竟然混的风生水起!皇子青睐有加,太后也对她另眼相看。这是庶女飞上枝头的节奏么!错!本是翱翔于天的凤凰,怎会看上旁逸斜出的枝头!庶女本来嚣张,怎容他人猖狂!且看她翻云覆雨,漠视无情老爹,修理傲慢姐妹,调教嚣张下人,再将美男拥入怀中!
  • 穿越五代之天子运

    穿越五代之天子运

    一个平凡现代人的穿越。一幕幕古今智慧的对决。一场惊心动魄的争斗史。一本精彩的五代风云录。一部香艳的帝王奋斗史。本书为你讲述一个不一样的新五代。
  • 花开瑾年:浮生烬

    花开瑾年:浮生烬

    【短篇集】这是关于灵女的故事集【浮生烬篇】、【破晓之光篇】、【初代篇】【浮生烬篇】灵女是即女娲之位守护苍生,一生只能为苍生奉献。他是高高在上的白灵上仙,不是掌门却比掌门的存在更重要,是仙界不可缺失的支柱,更是六界妖魔忌惮的对象;她是第十三代灵女,是上天选中的力量,所以她拥有神之身,注定只能为苍生奉献自我;但却为了他堕落成魔。【破晓之光篇】她是第十代灵女,周游列国只因路过一个小村庄受人之托救下被妖魔袭击的他(年少);他是冥界之后,身负煞气一个控制不好便会暴走,但为了她即使全天下人反对也要她来自己身边;但他不知道,每次煞气失控暴走时都是她帮忙压制,却也遭到煞气的反噬……
  • 海底捞内部讲话:关键时,张勇说了什么

    海底捞内部讲话:关键时,张勇说了什么

    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人们未曾想到会有人将大众化的火锅做成了高端品牌,不仅席卷了中国,还冲出了国门。海底捞创造了餐饮界的一个传奇,它引起的决不是反应,而是轰动。三伏天,海底捞依然门庭若市。为什么这么热的天人们还排队来吃火锅?因为这里的服务好到无可挑剔:怕眼镜被火锅熏得模糊,他们免费提供眼镜布;怕手机被弄脏,他们免费提供“包丹袋”;怕长头发影响吃饭,他们免费提供头绳……排队怕什么?这里有免费的零食、点心和果盘,还有免费的美甲和擦皮鞋服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