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小舟的父亲秦思亮和母亲兰娥是乡村中学教师。秦思亮和兰娥结婚两年后,兰娥怀了孕。秦思亮整日喜得合不拢嘴,他希望妻子为他生一个儿子。然而,经过十月怀胎,兰娥生下了一个女儿——这便是秦小舟。秦小舟的出生无疑是不受欢迎的,不仅使秦思亮的自信心受挫,而且因此夫妻两人的感情经常不和。
秦小舟从小是一个孤独、自悲的女孩。她小的时候,基本上由奶奶负责带着。奶奶虽然疼她,但却又聋又哑,除了照顾好她的生活之外,既不能给她讲故事,又听不明白她说的话。秦小舟常安安静静地坐在自家的门前望着远方发呆。她盼望着妈妈再生一个弟弟跟她作伴。但,自秦小舟出生,兰娥又流产了一次后,就再也不能生育了。
七岁那年,秦小舟直接进入了小学一年级。起初,校园生活并没有给秦小舟带来多少欢乐。每次上课,她规规矩矩地坐着听讲,可总是听不进去老师讲了些什么。因此,作业做的一踢糊涂,考试谈不上合格;课间十分钟,别的小朋友都走出教室一起踢毽子、跳绳、荡秋千、做其他游戏等,而只有她一个人郁郁寡欢、闷闷不乐地躲在教室的某个角落里进行忏悔、自责。自母亲不能再生育开始,父母便把一份希望寄托在她的身上。她在校的不良表现,使父母认为她天生智商低,性格古怪而否定了她。缺少理解,在秦小舟幼小的心灵里投下了阴影。这种情况下,她读完了一、二年级。直到读三年级时,江波的出现,使她的生活世界有所改观。
江波是邻村孤寡老人老江头从路上捡来而一直带大的孩子。江波性格开朗,聪明好学,他跟老人相依为命。当老人了解到刘家河村小学对特困生具有减免一半学费的优惠政策时,就把江波转到这所学校来读书了。江波只比秦小舟大两岁,与她同读一个班级。江波对不合群的小女生秦小舟产生了一份好奇心。他试着接近她。他从她的眼神中读到了片片哀伤。因为自己孤苦的身世,引发了江波对秦小舟的同情。江波便趁教室里只秦小舟一人时,就溜去给她讲他的故事及他在课外书上看到的别的小朋友的故事。那些故事深深地触动了秦小舟的心灵。于是,秦小舟把自己的苦恼说给了江波听。江波像个精明的小大人似的,鼓励着秦小舟。终于有人可以理解她。秦小舟的内心出现了丝丝缕缕的阳光,她的脸上也渐渐地有了笑容。在江波的带动下,秦小舟跟其他同学有了交往,生活变得丰富起来,而学习成绩也得到了提高。
98年的夏天,长江流域出现历史上罕见的一次洪灾,作为支流的汉水流域也严重受到影响。居住在汉江河边的刘家河人同样免不了遭受洪灾的袭击。首先是大面积的庄稼、经济作物基地及学校被淹。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那天刘家河村小学的同学们正在上课,突然下起了大暴雨,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暴涨的河水漫过了教室。课堂只得停下来,各年级的师生们开始逃离险情现场。多数女同学害怕得哭鼻子。老师把部分胆小的女同学背出教室。绝大部分师生安全逃出洪水的包围后,已读五年级的秦小舟的老师和同学突然发现少了她。雨依然下个不停。师生们站在学校对面较高地势的一户人家屋檐下大声呼唤着秦小舟的名字。秦小舟通过自己努力和同学的帮助,这个时候已经成为全校的三好学生。她的同学她的老师都非常喜欢她,可是,她在哪里呢?雨水和着泪水顺着老师和同学们的面颊往下流。江波突然机灵一动,不顾他人的阻拦,冲进雨幕。江波从小擅长游泳。救人心切使他不假思索地顺着已涨到半人高的水潭迅速游到教室门口。江波终于在教室最后面的角落看到了秦小舟。洪水已淹住了秦小舟的腰部。她的双手趴在墙壁上,身体几乎失衡。在浩大的水势中,秦小舟的脸色苍白,显得脆弱而孤立。绝望中挣扎的她没有哭泣。当江波出现在她的身边时,她的眼中终于点燃了希望的亮光,小脸上顿时流下了两行泪水。她告诉江波她是为了关上教室最后面的一扇窗子,而延误了跟老师、同学们一起出逃。但情况不允许他们停留片刻。江波背起秦小舟像蜗牛爬行一样,一步一步地回到了师生们的中间。
这次洪水,学校给同学们放了几天假,但是校方考虑到要参加期末考试,洪水刚退,就让同学们重返学校。谁知,意想不到的事情再次发生——学校的教室由于受到大面积洪水浸泡,墙壁遭到了破损,就在同学们返回校园的第三天发生倒塌现象。
这是对一个幼小的生命的一次重大的考验吗?
安全隐患已存在,却被校方忽略了。这是不是严重的失误?
那是星期三的上午,四年级教室首先出现了瓦片掉落和砖墙裂逢、垮口。四年级的师生起初并不在意。当情况越来越不妙时,他们才走出教室,并马上通知各班。刚好课间十分钟的铃声响了,各年级的老师、同学们纷纷迈出教室。秦小舟为了能顺利地通过考试,下课后仍然留在教室里专心地复习功课。几位女生邀她到校园里打羽毛球,而被她以“我把这两道题弄懂了就去”的理由婉转拒绝。后来事故发生了。教室的墙壁和屋顶突然全部倒塌导致来不及出逃的秦小舟便被重压在了大片的土堆和砖瓦下面。师生们顿时慌成一团。江波经过跟秦小舟的两年交往,他们成为了非常要好的异性朋友。当江波意识到他的好友秦小舟还在教室里时,难过得哭出了声。随后,江波就根据五年级教室所在的地理位置,跪在地上用手刨土堆和碎砖头、瓦砾。他坚信他的好友一定会活着。
学校教室倒塌的事件很快传遍了整个村子。秦小舟的父母和其他村民陆续赶来了。其他村民当都看到自己的孩子安安全全时,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可是,对于秦小舟的父母秦思亮和兰娥来说是个惨痛的事实。他们从中学匆匆赶来,当见到现场的糟糕情景,料想自己唯一的女儿这次会逃脱不了命运的魔掌,就只顾伤心垂泪。冷静了一阵子,秦思亮、兰娥和其他村民及全校师生便跟着江波一起动手在土堆、瓦砾和砖头中刨着,挖着,以寻找秦小舟。然而,一直忙到天黑仍然一无所获。村民们泄气了,就拖着疲惫的身子领着自己的孩子回家。几位老师也先后离开。现场只剩下了秦思亮、兰娥和江波。秦思亮和兰娥用手刨一阵,便蹲着默默地哭一阵。江波则不吭不声,一直用双手拚命地刨着。皎洁的月光下,他的身影浓缩成了一个小黑点。自始至终,他一个人刨了几米远,几尺深。挽回朋友生命的决心激发了一个少年潜在的所有智慧和动力,他感到饥饿、困乏,但当她的笑容一出现在他的脑海时,他又来了精神。他的双手起了血泡,却仍坚持自己的信念。江波的付出没有白费,经过一天一夜的努力,奇迹发生了——就在第二天中午,秦小舟被从土堆里刨了出来。她并没有死,连忙送往医院急救,活了过来。
秦小舟有了两次死里逃生的事件,令村子里人觉得她是一个奇特人物,而两次都跟江波有着最直接的关系,使人们产生他们是天生的金童玉女,谁也离不开谁的想法。秦思亮和兰娥对人们怎么议论有些不满,但失而复得女儿,使得他们格外珍惜,加倍疼爱女儿。
刘家河小学在重建中。秦小舟和江波到了另一所学校读完小学六年级。
初中以后,由于江波成绩优秀和勤奋好学,他读初一就已利用课余时间借来书本自学完了初二的所有课程,所以江波初一念完便直接升入了初三。秦小舟不再跟江波同一个班级了。但并不影响他们学习与生活的交流。
秦小舟和江波真正恋爱是从她读高二时开始的。那时他们都在市一中读书。江波因是高三,学习非常紧张,两人见面的次数相对少了,这萌生了秦小舟的情感之芽。她想他,又不能打扰他的学习,于是就把自己的心情写进日记,有时甚至写一首诗或一封信塞进校信箱里寄给他。从她那娟秀的文字中,江波懂了秦小舟的一份真情。他们偷偷地有了接吻,有了拥抱。如此热烈、激动、甜蜜。
秦小舟与江波恋爱的事不经意被秦小舟的父母发现了——是高二寒假秦小舟拿回家的书中夹了一张江波写给她的便条被父母看到。
秦思亮和兰娥当下非常生气。他们希望女儿以学习为主,将来能考上一所不错的大学,而不是在学生时代就开始恋爱。尤其恋爱的对象是江波。他们认为江波虽有骨气,人品不错,但家贫如洗,为了他的学业,他的养父老江头已欠了不少债务,跟这样的一个人在一起,他们担心日后女儿会吃苦受累,因此极力反对。秦小舟和江波的爱虽然得不到秦小舟父母的理解,但是秦小舟说什么也没想到自己父母和一直疼她的奶奶会很快离开了她。
寒假的第五天,老江头突然出现在秦小舟的家。
老江头告诉秦小舟说江波病了后,又递给她了一张江波写的纸条。
秦小舟一看便知江波是思念她,想见到她的意思。
秦小舟急不可待,一心想着令她爱恋的他病得怎么样了,就略梳妆了一下自己,准备跟着老江头去看江波。
秦思亮和兰娥一听说女儿要去看江波,显得极为不高兴。
他们苦口婆心地给秦小舟讲道理,让秦小舟不要去,并从此江波断绝关系。
秦小舟死活不依。
老江头等不着秦小舟就独自悻悻地走了。
秦小舟被父亲的一句“你若再去见江波,就不要再叫我爸了,你必须跟他断绝来往”呵斥得退缩了。
秦小舟望着老江头蹒跚而去的身影只能默默地流泪。她渴望跟江波见面,又一方面因不能抛开亲情,使她的内心特别矛盾。
接下来的两天,秦小舟开始绝食。她不再看书,总是躺在床上呆呆地盯着天花板,思念着江波。奶奶只知道秦小舟没吃饭会饿坏的,因而心疼得流泪,却没有办法。秦思亮和兰娥好言好语的劝说无济于事。
秦小舟的身体几乎垮了。她再也忍受不了思念的折磨就在秦思亮所说的又一句“你去见他,以后就不要再读大学了”的话中叛逆地踉踉跄跄的跑去找江波。
秦小舟见到江波是在江波的病床前。
江波躺在床上高烧得昏迷不醒。
她抚摸他的没有血色的脸,抱住他哭。
后来,送往附近的诊所,当了解到他因长期营养不良而贫血时,与他同血型的她便让医生抽出她的血输入在他的身体内。
他醒了,她却昏了过去。
他呼唤着她。
她似乎是站在阎王殿门前听到了恋人的心跳。是爱情的力量让她又马上醒了过来。她在他家呆了两天后,因害怕面对父母就跟他一起逃到市内游荡。
不到五天,他们身上仅有的一点钱花完了。
面临着生存的危机,他们只得以逃票的方式返回村子。
此时,年关将至,家家户户都在准备年货。当她垂头丧气地朝家门迈去,站在路口,看到的却是一条火舌把她家的房子全部吞噬了。
她的心腔里几乎冒出了一滩血。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儿,就大叫着自己的爸爸妈妈和奶奶。
火海里似乎有人在应声,那不知是她的父母还是奶奶因为痛苦、惊慌,对她的牵挂而发出的惨叫声。
她哭叫着。她要冲进火海去寻找自己的亲人,可是被分别赶来的左邻右舍拦住了。
邻居们找来了许多水管,把水不停地朝火上喷洒,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战斗”,大火终于被扑灭了。
但她的家成了一片废墟。她的父母和奶奶也死于这一场对她来说是毁灭性的火灾事故中。
从此校门远离了她。
她勉强在江波家过了年,随着江波去了学校,她便到了市里打工,目的只有一个:支持江波读书。在这世上,他是她唯一最亲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