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37000000023

第23章 【政制·法制】(9)

王夫之在《识少录》里提出了新看法。他认为,“传谓:‘男子去势,女子幽闭,皆不知幽闭之义。’今得知,乃是于牝剔去其筋,如制马豕之类,使欲心消灭。国初用此,而女往往多死,故不可行也”。就是说,女子的幽闭是挖去生殖器官,“使欲心消灭”。但在古代不太先进的医学条件下,这种刑罚确实是残酷非常,受刑的女子往往死于非命。

更有人就认为,女子的“幽闭”就是用木槌敲打女犯的阴部,使它碎烂,就像板结、联结到了一块的样子,所以叫“幽闭”。而阴部既已破损不堪,当然也就丧失生育能力了。“幽闭”作为封建社会的一个产物,随着封建社会的覆灭,早就不存在了。但它既然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悬而未解的“谜”,却也值得人们去探索、去研究。

古代也有受贿罪吗?

我们现在法律所规定的“受贿罪”,在中国古代还要分为“受财枉法”、“受财不枉法”以及“受所监临赃”这样三个罪名,处罚的力度完全不一样。

“受财枉法”是指主管官员收受了贿赂后违背法律作出决定。这里的“枉法”并非就是指枉法裁判,而是泛指所有的公务处。断中有违反法律的行为。根据唐律,受财枉法的行为,按其受财的多少量刑,“一尺杖一百,一匹加一等,十五匹绞”。

“受财不枉法”是指官员虽然接受当事人的钱财,但是在公务的处理上并没有违反任何法律。赃满一尺,杖九十;以上递加至满三十匹以上,处加役流。不枉法由于没有造成“枉法”的结果,所以量刑上比受财枉法要轻,最多只是“加役流”(流放三千里,并在流放地服三年的苦役)。

“受所监临赃”是指官员收受自己部下及所管辖内百姓财物的行为,给予财产方并无具体要求事项,官员也没有违法处理公务。赃一尺笞四十,一匹加一等,八匹徒一年,八匹以上加一等,罪止赃五十匹流两千里。

“推出午门斩首”之说真实吗?

北京故宫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中间有三个门洞,前面方形,后面券洞形,两边为矩形掖门,各门出入有严格规定,按清朝制度规定如下。

中间的正门,除皇帝出入外,皇后成婚日由此门进宫,一生唯此一次,以示“正宫娘娘”之地位,殿试进士及第的三名:状元、榜眼、探花,由此门出宫,亦一生唯此一次,以示“天子门生大”之恩宠。

东偏门为文武官员出入。西偏门为宗室王公出入。

左右掖门为矩形门洞,平时不开,大朝时,三品以下的文武官员分东西班次,由左右掖门进出。殿试时贡土出入,按会试时的名次,单数走左掖门,双数走右掖门。

旧小说戏文常常有“推出午门斩首”之说,其实,午门乃大吉大利之处,绝非斩首行刑之地。据史实,明代行斩刑于西市,清代则在菜市口;且以常理议论之,岂有在自己家门口杀人的道理?

但在午门廷杖是有的,龙颜大怒,将大臣推出午门打棍子或板子。先打三下,接着便喝令“着实打”;看看皇帝有没有开恩宽宥意思,再喝令“用心打”。这一打,可厉害了,打的人手疼要每“五十杖易一人”;打时用布兜起来,打过后往上举起再摔到地上,“几绝(死命)者十恒(常)八九”。

惨无人道的人殉制是何时废止的?

春秋时期,奴隶制走向崩溃,人殉的做法越来越受到抨击,人殉现象逐渐减少,代之以泥本人形的制品殉葬。秦始皇死后,秦二世逼迫没有生子的女己嫔全部殉葬,而且将建造陵墓的工匠也封闭在墓内,被害者“计以万数”。秦的一系列暴政导致了秦王朝的覆灭,使得后来的统治者接受了一些教训。从汉朝到元朝,人殉制度基本上被废止。

然而,明朝建立后,太祖朱元璋又恢复了人殉制。他的被封为秦王的次子死时,由他降旨准以两名王妃殉葬。朱元璋本人死时,更以四十六名妃嫔、宫女殉葬。成祖朱棣死时,以十六名妃嫔、宫女殉葬。以后的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都用人殉葬。当时,新皇帝一上台,便为死去的老皇帝圈定殉葬的妃嫔、宫女。名单一经宣布,宫内的人首先要向殉葬者“道贺”。殉葬者含悲忍痛地梳妆打扮一番,接着在指定的殿阁中参加一次宴席,随后即被逼集体自缢。宣宗有个叫郭爱的妃子,很有文才,入宫不到一个月就被指定殉葬。死前,她万般愤懑地写下一首绝命词:“修短有数兮,不足较也。生而如梦兮,死则觉也。先吾亲而归兮惭予之失孝也。心凄凄而不能已兮,是则可悼也!”这是对残酷的人殉制度的血泪控诉。

明天顺八年(1464年),英宗朱祁镇临终前特召皇太子至榻前,下遗诏说:“用人殉葬,吾不忍也,此事宜自我止,后世勿复为。”这样,最终废止了惨无人道的人殉制度。所以,严格地说,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实行人殉制度的朝代。

何为爰书?

爰书是战国至秦司法审判制度的主要内容,记录着囚犯的供词,是整个司法审判过程的笔录。

司法机关在受理案件后,要把当事人的姓名、身份、是否有前科等问题写成书面报告;然后前往现场勘验、调查,每一过程都要做笔录;庭审时要听取当事人双方的口供,可进行刑讯;最后,司法机关做出判决。整个审判过程都记录下来,制作成“爰书”。后来爰书成为判决书的代称。

《法经》是何人何时所作?

《法经》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成文法典,由战国时期魏国宰相李悝制定。《法经》包括盗、贼、囚、捕、杂、具六篇。李悝认为盗和贼是威胁国君统治的最大隐患,所以将它们放在最前面。由此可见,《法经》的阶级本质就是为了维护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将法律的锋芒直接指向劳动人民。

《法经》基本汇集了战国时期各国的法律成果,在我国法制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锦衣卫是侍卫还是捕快?

据《明史·兵志一·侍卫上直军》记载: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怕大臣对他不忠,为了加强监视,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改仪鸾司为锦衣卫”。锦衣卫的首领称为指挥使(或指挥同知、指挥佥事),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很少由太监担任。其职能是“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成为他加强集权统治的重要手段。

由于朱元璋出身的特殊性,他对皇权的维护有其他朝代所没有的强烈欲望,这就使得锦衣卫“巡查缉捕”的职能后来被无限度地扩大了,以至于到后来,锦衣卫又拥有了自己的监狱,可以自行逮捕、刑讯、处决犯人,不必经过司法机构和正常司法程序。

锦衣卫因穿橘红色服装,骑马,又被称为“缇骑”。缇骑的数量,最少时为1000人,最多时达60000之众。锦衣卫官校一般从民间选拔孔武有力、无不良记录的良民入充,之后凭能力和资历逐级升迁。同时,锦衣卫的官职也允许世袭。

明成祖的时候,又“倚锦衣为心腹”,增设了一个“北镇抚司”,“专治诏狱”,就是专门审讯皇帝交代的案件,与专门处理锦衣卫内部案件的“镇抚司”并列。

“明镜高悬”是怎么来的呢?

我们经常可以在历史题材的影视剧里,看到古时官府的大堂上,长官座位后边的墙上挂有一个大匾,上边写着“明镜高悬”四个大字。

那么,这个“明镜”是什么镜?“明镜高悬”又是怎么来的呢?

“明镜”的出处在晋代葛洪所著的《西京杂记》一书中。此书记载:相传秦始皇得到一面长方形铜镜,高五尺九寸,宽四尺,表里明亮。据说此镜能照见人的五脏六腑,并能照出人心中的邪念。因为此镜出于秦地,故被称为“秦镜”。秦始皇得到这面宝镜后,常用它来照宫中人,一旦发现谁心存邪念,就严厉惩处。

因为此镜功能奇特,后来人们就以“秦镜高悬”来比喻当官的人明察是非,断狱清明。唐代诗人刘长卿在《避地江东留别淮南使院诸公》一诗中写道:“何辞向物开秦镜,却使他人得楚弓。”

后来,许多当官的人为了标榜自己的清正廉明,都在公堂上挂起“秦镜高悬”的匾额。由于人们对“秦镜”的典故不太熟悉,所以就将“秦镜”改为“明镜”,“秦镜高悬”便演变成了“明镜高悬”。

车裂是种什么刑罚?

车裂是古代一种非常残酷的死刑,普遍认为,执行的方式是:将受刑人的头与四肢分别系于五车之上,然后以五马驾车,同时分驰,将肢体撕裂。民间俗称的“五马分尸”就是指车裂。太平天国时期,洪秀全将“五马分尸”刑当做正式刑名颁于天下,这是中国法制史上独一无二之例。

车裂的残酷性一方面在生理上加重了受刑者肉体的痛苦;另一方面在精神上戕害了古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道德观念。因此,对受刑者来说,以全尸死去是对他最大的奖赏。历史上死于此刑的有秦国的商鞅、宦官嫪毐、东汉黄巾起义组织者马元义、隋代礼部尚书杨玄感等。

同类推荐
  • 关庙与关公文化

    关庙与关公文化

    将近10年前,笔者又和王峻峰、郭汾阳合写过一本同名的30余万字的专著。本书是对这本专著的浓缩和深化,又加上了一些新的思考。
  • 虎踞梅岭:梅关

    虎踞梅岭:梅关

    梅岭自越人开发后,成了中原汉人南迁的落脚点,中原文化逐步在梅岭生根开花,并向岭南传播开去。梅岭既是古战场,也是革命战争年代红军多次战斗过的地方,特别是陈毅同志带领部队在这一带坚持了三年游击战,并在临危之中写下了壮志凌云的《梅岭三章》,使梅岭的知名度更高。
  • 名城胜地对联(下)

    名城胜地对联(下)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国汉民族的文化瑰宝。本书介绍了一些关于名城、胜地的对联,如“太白楼(歙县)”、“西湖桂斋(福州)”、“白居易墓(洛阳)”等等。
  • 帝国往事:国史经典选读(大学国学读本)

    帝国往事:国史经典选读(大学国学读本)

    一个具有历史感的人,眼前常有历史“叠影”,能感受现实中的历史“脉动”。这本面向大学生的历史读本,就是为这一点历史“叠影”而来。本书聚焦于古今一脉,如周公制礼,秦废封建立郡县。这是中华社会横向联系与纵向统治的骨干,穿越二十四史,至今还活在你我之间。本书背离流行的“文化讨论”,较多注意那些“制度硬件”,如财政税收、科举兴衰、国会与立宪。全书还关注重大事变及其带动的社会转折,如“蒙古崛起”,如“东南互保”,如近代“革命”等。希望读者有所收益,有所意会,再回头观察现实,多少能感受一点历史的“脉动”。
  • 晋商镖局镖行义行天下 山西岁时节日与人生礼仪

    晋商镖局镖行义行天下 山西岁时节日与人生礼仪

    保镖是对社会富有者、权势者的一种保护行为。晋商发达必然要产生镖局镖行。岁时节日庆祝与人生礼仪襄赞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积累形成的一种非制度化的经验,是一定人群约定俗成的地域文化体现。
热门推荐
  • 帝后传说

    帝后传说

    她本是顶级杀手,却意外穿成弃妇哑妃!公主?王妃?这,并不是她所求!她逃出皇室给予的牢笼,一把火烧了居住处所;洗净“名义夫君”给予的污蔑;与将军府二公子合作,打开行商之路的关卡;一个声名狼藉的哑女一步步走向权利与盛名的顶端,她明知前路难行,却绝不回头!
  • 虔沉

    虔沉

    一本书,贯穿了古今高中毕业生因一场梦,被卷入斗争和危险之中从来不是你选择了命运,而是命运选择了你
  • 网游之魔道轮回

    网游之魔道轮回

    遗忘的是岁月不被遗忘的是不灭的战魂面对死亡的召唤血液在沸腾灵魂在激荡即使失去了躯体仍有不灭战魂印记着延续恒古的战斗……推荐本新书:《英雄无双》书号1512588,可直接点下面推荐链接门进入。东方九个朝代特色国家,西方英雄无敌九种族,两者经典事件和人物激烈碰撞。在乱世中,失去一切的主角从种田开始,在游戏里杀出个未来。
  • 盗天机

    盗天机

    天地无情,以万物为刍狗。修真者本是逆天而行,一个修炼了妖族秘术的人,将会遇到什么样的劫数?太玄门苏夜,如何带领他那弱小的门派走向辉煌?种田流修真,没有时间11。读者群:34665879(天机营)PS:本书如果出现双修情节,绝无1111同志百合等可能,俺是个纯洁的人……
  • 谋杀植物(悬念大师希区柯克经典故事集)

    谋杀植物(悬念大师希区柯克经典故事集)

    悬疑之父,大师之中的大师,只可模仿,不可超越的巅峰,直逼理性与疯狂、压制与抗争的心理极限,你永远都猜不到故事的结局,你也无法预想故事情节的发展!精品、经典、精装、超值价蕾遇生与死、罪与罚的灵魂拷问。
  • 美人诀

    美人诀

    我沈言央,将门大小姐,十里草堂的老板娘,不夜城的终极大BOSS,21世纪豪门私生女,一朝穿越成了神威将军爱女,顺带把自家的苦命老妈拐过来了,成,宅院深深肯定不寂寞,爹疼娘爱一家其乐融融。什么!还有个极品亲戚来找茬?我就不信我斗不过这些渣渣!(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无尽继承

    无尽继承

    一滴血中看星宇,一根羽染穿万世轮回。当有一天,一种从未被契合的血脉诞生,一场血溅寰宇的疯狂争夺一触即发,死伤继承者无数。十五年后,一名少年偶然觉醒,踏上继承之路,问鼎最强的荣耀征途,就此展开。乱世纪元,双道共起,无间之血,可为谁流?不如和我一起携手,做一个反叛者,逆斩苍天吧!
  • 魔术中的原理(人生解密)

    魔术中的原理(人生解密)

    科学早已渗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并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无论是仰望星空、俯视脚下的大地,还是近观我们周遭咫尺器物,处处都可以发现科学原理蕴于其中。本书为你的生活添一丝色彩。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焚诀

    焚诀

    一笑之间山河碎,血溅万里为红颜。火神天域以火为尊,在这里只有焚天灭地的火焰。这里万火共生,有净化万物的灵火,有吞噬天地的魔火,有狂暴杀戮的异火,有只存在传说中的神火……不论哪一种火焰在这精彩纷呈的世界之中都有着一席之位。为众生而战,炎帝浩天以一己之力激战十大魔火帝君。那一战,毁天灭地,山河崩碎,生灵涂炭,万里之内无任何生机,最终浩天寡不敌众,在重伤十大魔火帝君的情况下,一代天骄就此陨落。转世之下,附身于下位面一个没落皇族的皇子身上,得神秘焚诀,融合灵火,魔火,异火三大火焰,新仇旧恨,看我浩天如何再次杀回火神天域,再登炎帝之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