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25800000010

第10章 中华民族饮食民俗文化(5)

小孩产生前后鸭蛋的功用:小孩未生前,用鸭蛋十二枚请男巫先生解六甲以便催生。小孩产生后,用一碗菜祀神,这碗菜是有鸭蛋的,名叫“落地段”。如果初生孩子,亲的宗族要分送“落地段”的。生第二位时可以不送了。

产后的妇人,是要戒口的,咸鸭蛋是最好的食品了。亲友多有送咸鸭翟,及猪肉等物与产妇。

十朝时煮菜送亲属,菜中有鸭蛋,与“落地段”同。小孩剃头,要送红鸭蛋与亲友。

满月还神要送红鸭蛋与亲友,送外婆的自然是要一百或几十个了!

结婚时鸭蛋的功用:定婚或聘礼有时用鸭蛋一百或二百枚,大概有十个或二十个是画人物或花卉在上面的。最高兴不过的是小孩:得到了这一个花鸭蛋了!此外女家送男家的礼物,“抬祖段”,自然少不了米及鸭蛋。

生日用的鸭蛋:贺人生日,鸭蛋也是需要的,伴着猪肚及猪肉,自然是很好的礼物了。生朝请客,除了一盘清炖猪肚外,鸭蛋是少不得的。

祭神用的鸭蛋:鲮鱼、猪肉、鸭蛋,名为“三牲”,是祀神及祭祖常用的。公祭祖先后,丁男除分得猪肉外,可分得鸭蛋一枚。

除夕鸭蛋的功用:除夕,小孩用香一炷,熟鸭蛋一枚。香是插在鸭蛋上的,唱道:

“卖懒仔,卖懒儿,卖俾广西王大姨。”行至门外,将香抛去,将蛋吃完,来年便不懒了。

十三、东莞的槟榔风俗

下面记述的是东莞旧时有关槟榔的习俗。

聘礼:以染红的槟榔若干,以乳金写上双喜、百子千孙、百年好合、五世其昌等吉祥话,同茶果之类一齐送到女家,名曰“过礼”(即纳聘)。女家接受后,除回礼外,最少须取出一套吉祥语给男家。

结婚时:凡宾客到,无论长幼,新妇必须立奉槟榔(干槟榔剪成片)。又命大妗(即随新妇的仆人)捧槟榔一盘(盘用锡制的),往接亲威及伴娘等。新娘奉槟榔时,如见老人家,则说:“食了槟榔日老日福,福子荫孙。”见了青年男子,则说:“食了槟榔勤书执笔,步步高升。”见了女子,则说:“食了槟榔聪明伶俐,绣花绣朵。”见了小孩,则说:“食了槟榔长命百岁。”谒祖时,新妇陪拜后,必跪奉槟榔。

翌晨,新妇盛水及槟榔各一盘。备手巾每人一条,递给亲戚,名曰“捧水”。

担槟榔:婚后数日,女亲威家,每家须备槟榔一担给男家及他的亲戚,名曰“担槟榔”。

酬槟榔:待新妇满月后,第一次归宁时,男家备槟榔一担送女亲戚家酬谢,名曰“酬槟榔”。

拜七仙:七月初六晚,以槟榔(襄以萎叶)七口(一包曰一口),和花果之属,祀七仙,名曰“乞巧”。

祀鬼神:迷信的人们,倘家里有人染了病,即往盲人和女巫处问祸福。那盲人或女巫往往说:“病人因时运不好,偶然撞着了鬼神,开罪了它,须在某处以槟榔果酒奉之,病人方可痊愈。”

十四、杭州时令食俗

在饮食风俗中,我国的岁时节令饮食,最为丰富。从吃年饭开始,到次年年底,每遇岁时节令,必有特殊的食品应口。有的是各地通行的,如春饼、月饼等;有的是某地所特有的,如北方冬至吃饺子,江南立夏吃塌饼等。

杭州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在时令饮食方面,也有独特的风味,同时还有一定的食制。每个到杭州旅游的中外游客,在饱览西湖美景的同时,也许还想了解此中风情。

先说清明狗儿。

旧时的清明节,在杭州人的心目中,是一个鬼节,家家必定在此日前后上坟祭祖,在祭品中必有一碗青白汤团,或青色,或白色,中间以糖为馅。这种食品,叫做清明团子。而清明狗儿,就是糯米粉拌熟青蒿,制成青粉,用这青粉做成狗形的清明团子。从前市场上都有卖的,现在没有卖了,但一般还在家里自制。

这清明狗儿,并不在清明节吃,而是把它存起来。有的放在灶山上,有的放在食橱里,也有用小篮悬挂,任其干燥。此物到立夏日,才把它拿出来用荠菜花煮熟了给小儿吃,据说可以不疰夏。其实它已布满了白花,看上去很不卫生。 不过,做青粉的青蒿,则是一种芳香植物,性凉,有消暑、散热、解毒的作用。其所以做成狗形,是因为俗说“三日猫、四日狗”,猫狗不生病,取其“健而贱”的意思。这恐怕也是一种保存青蒿的妙法。

次说吃夏野饭。

杭州向有立夏吃“夏野饭”的食俗。立夏节这一天,儿童少年(也有青年)成群结队,向邻里各家乞取柴、米、豆、肉,到野地里去支起石头、锅灶自烧自吃,称为吃“夏野饭”或“立夏饭”。这种风俗,就是自比乞丐,以为这样可以厌胜面避灾祸。

在野地自烧自吃的还有乌米饭,即取野生的乌饭叶榨取其汁,用以煮糯米,据说食之可以延年。至今,凡立夏日农贸市场上还有乌饭叶出售。而从前店铺中则卖成品乌饭糕。

这日,杭州人还必备十二样食品。有歌谣这样唱道:“夏饼江鱼乌饭糕,酸梅蚕豆与樱桃,腊肉烧鹅咸鸭蛋,海狮苋菜酒酿糟。”苋菜在这时候尚初生,鲜嫩可口,而价格昂贵,店铺、作场一般都在这一日拿它来烧咸一碗莱,让伙友们吃。如果这一天不烧,则在以后的日子里,就不能再拿出来当菜了。这是取“尝新”的意思。俗传杭州过立夏,有“三烧”、“五腊”、“九时新”。三烧即烧饼(夏饼)、烧鸡、烧酒(甜酒酿);五腊即黄鱼、腊肉、盐鸭蛋、海狮、清明狗;九时新即樱桃、梅子、鲥鱼、蚕豆、苋菜、黄豆笋、玫瑰花、乌饭糕、莴苣笋。

再说吃五黄。

旧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五月五,雄黄烧酒过端午”,这是杭州人说的一句谚语。其实,端午吃的食品还不止雄黄烧酒。杭州人称五月为五黄月,除雄黄外,还有黄鱼、黄瓜、咸鸭蛋中的蛋黄和黄豆。从前杭州人用黄豆瓣裹粽子,粽子作四角形的称角黍,作圆筒形的称筒棕。据说是为祀楚爱国诗人屈原五月五日自沉汨罗江的。杭州人说:“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这虽是指气候而言,但也可见此日食粽子的普遍了。

现在杭州人爱吃一种时新菜,叫“水漫金山”。它选用甲鱼、河鳗、虾、蟹和蛋清等高级原料,经过高超而独特的烹饪制作而成。看那菜盆中,昂首翘尾的两条河鳗,犹如白、青二蛇仙对着金山寺愤怒呐喊;四周的鸡蛋清,则象汹涌的波涛,好似在为白娘子救许仙出力、助威,而那缩头不动的甲鱼,就如同凶残的法海。这是由端午节吃雄黄酒、看白蛇传戏文的习俗演变而来的,据说为“溪中溪”菜馆所特制。整盘菜肴构图奇特,色彩精美,形象逼真,而取名“水漫金山”,则使人在品尝美味的时候,自然想到动人的神话故事而频添一番佳趣。

此外,说吃素馄饨。

馄饨在小吃中,可谓大众化而最受人欢迎。各地大城小镇,几乎都有馄饨店,也有馄饨摊。馄饨有“鲜肉馄饨”、“虾仁馄饨”、“蟹肉馄饨”和“鸡肉馄饨”等。而杭州人则在旧历七月半要吃素馄饨。它以面粉皮而裹以雪里蕻及豆腐干等素菜。

这种食俗的来源,考《老学庵笔记》,知为北宋汴京之俗:“故都残暑,不过七月中旬,俗以望日具素馔祀先。”南渡以后,这个七月半以紊馔祀祖先的习俗就带到了杭州。因为大多用了荤菜,故以馄饨一味,衷示素馔之意。而这素馄饨,原是当时汴京的有名食品。今天,则盛行“十味馄饨”,一碗馄饨十种馅心,十样滋味,有的设摊而售,而据说以黄龙洞“杏花居”所出为佳,顾客闻名面光顾者,络绎不绝。

最后,说吃桂花鲜栗羹。

这是最具杭州地方特色的传统名点,尤为中秋佳节的美味食品。因为古时杭州就以“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美景著称于世。这桂花鲜栗羹正是用西湖藕粉作羹,调入糖烧鲜栗片,然后撒以桂花,不但色彩悦目,而且芳香清甜。

这桂花鲜栗羹的制作,据说有这样一个故事:唐明皇时,有一年中秋之夜,月光分外皎洁。嫦娥在广寒宫中,不免凭栏凝望人间,只见杭州的风景煞是好看,于是触动乡情,禁不住翩翩起舞。而吴刚为嫦娥的舞姿所陶醉,便敲着桂树打拍子,直敲得桂树抖动,“天香桂子落纷纷”。嫦娥见此暗自思量: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何不把掉下来的桂子传给杭州,让月中桂花也在这人间天堂飘香。于是她便上前拾了起来,将它掷往杭州。而正好这时灵隐寺的掌勺大师傅半夜起来烧栗子粥,闻得桂花香味,见有花瓣飘落,舍不得丢弃,就拾起来放在粥里。这样,众僧就吃得奇香满口,从此也便有了这道名点。

十五、嘉兴人吃菱风习

每年清明时节,嘉兴南湖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总会被一条条绿色的水草绳子分割出许许多多的几何图形,几种扁舟泊在绳旁,一些人举起木槌将一根根青色的行竿牢牢钉入水底,接着在那里撒下一片一片绿色的东西,那是菱种。

南湖的菱,壳薄、肉嫩、叶甜,且有一股清香。最特别的是,它的角是圆的,看上去象只馄饨,又象个小元宝,故又称馄饨菱或者元宝菱。

南湖菱不但味道美而且产量高,是目前最优良的品种。菱农认为这全靠选种。当然,除这以外,南湖是大运河四条支流的汇合处,水流宽缓,湖底平浅,温差小,日照足,每年的黄梅水又从上游带来子大量的农田肥料,都是它生长的有利条件。

清明过后两三个月,麦秧便长成了密密麻麻的麦蔓,排排行行,层层迭迭,拥挤在水道两旁。到农历六月,水上菱花盛开。雪白的小花朵犹如镶嵌在翡翠盘中的羊脂白玉,笑靥点点,盈盈可亲。傍晚时分,暑气尽退,微风捎指着凉意,人静景幽,如果荡舟湖上或是徜徉岸边,依稀会有一丝丝一缕缕淡淡的芳香沁人心肺。

到了金桂飘香之际,就是南湖菱上市的旺季了。每天,几十只菱桶穿梭在墨绿色的菱荡里,采菱姑娘们穿红着紫,喧歌笑语,远远望去,宛若舞台上纱幕后面游动的花簇。在嘉兴,这时正是吃菱的季节。虽然未明文公约,但确实是“万众一心”,习以为俗。以前,嘉兴城里曾经是河叉纵横水网交织。每逢这个时节,满装南湖菱的小船就会跟卖鱼虾螺蚬的船只一起慢悠悠地播着,沿水港叫卖。临河的人家便会推开临河的后窗,探出半个身子,手搭凉棚看着菱船渐渐拢来,然后又从窗口吊下一只竹篮,称上三五斤。如果把这镜头取下来,实在是一幅很好的“菱乡风情图”。南湖菱剥壳炒煮、撒上葱丝,青白分明,色味俱隹,营养丰富,价廉物美,是老少咸宜的菜肴。如果用菱烧肉或者烧菱饭,则清香扑鼻又另有风味了。无怪清朝著名诗人朱彝尊写道:“江市鱼同海市鲜,南湖菱胜北湖偏,四更枕上歌声起,泊遍东瓜堰外船。”海盐人张燕昌在和他的诗时,也吟道:“丹枫乌柏护紫门,仿佛江南黄叶树,门外南湖菱最美,胜它风味鸭馄饨。”鸭馄饨,是嘉兴一带窖工们常吃的点心,味极鲜美,以南湖菱与之相提并论,这评价很不简单了。以前人们烧菱,总要在锅盖上贴一张浸湿的草纸,只等草纸干了,锅里的菱便也熟了,这就是民间传统的一种测量仪吧。

南湖菱大量上市时,水果店都用蒲包分五斤、十斤装好,上面盖一张有“时鲜水果”、“嘉兴特产”字样的红纸,人们买了去乘船登车,馈赠亲友。这是嘉兴所特有的习俗,谁也不会因这东西花钱不多而感到寒伧。

十六、江浙人清明吃青团子

每逢清明节时,江南水乡的老百姓总要做蒸青团子,用它上坟祭祖、馈送亲友,留下来的自己吃。在清明前几天,常常可以看到孩子们手里提着竹篮,三五成群来到野外,满地里去寻找草头、小棘姆草和棉头草。这草头其实就是刚刚萌发出来的艾,很嫩很嫩的。孩子们把这些可以吃的野草采来回家交给大人,先将它洗干净,放在锅里加石灰煮烂,然后漂去石灰水,变成碧绿的一团纤维,再揉进糯米粉,做成的团子蒸熟了就是一个个既好看又好吃的青团子。它比一般的团子香而糯,所以特别好吃。

说起青团子,还有这样一段传说:

当初,太平天国打天下,老百姓可高兴哩。大家纷纷传说:“太平军,是亲人,债务全理清,光棍好娶亲。”这样的好队伍,世上少有,人间难寻。大家都盼着太平天国的江山一天天扩大,太平天国的大旗永远不倒。

这年春天,海盐的百姓正高高兴兴地忙着翻耕土地,播秧种田,田岸上人来人往,十分忙碌。忽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大家抬头看去,只见一个身穿太平军服装的军官正气喘吁吁地向这里奔来,后面有敌兵追赶,尘土飞扬,眼看就要追上,大家的心一下子都提了上来,怎么办?

这时,从田里走上来一个种田人,他就是远近闻名的光棍张三。张家几代长工,好不容易盼来太平军,他才娶亲成家,过上好光景。今朝恩人遇难,他自然不会袖手旁观,决心豁出性命相救。张三一把拉住那太平军将领,帮他脱下战袍,藏在秧担下面;一面又递给他一根牛鞭,努努嘴要他下水田驾牛犁田去。

那太平军将领也是个农民出身,一见张三的眼色,早已心领神会。他一下田,真好比鱼儿得水,马上热门熟路地干起活来。不一会,大队清兵赶到,看看田贩里干活的种田人一个个都打着赤膊,满腿泥浆,忙得汗流夹背,一个也不象是太平军的兵士,就急忙到前面去寻找了。谁知到前面一看,是个死浜底,并无其它出口。于是,顿时起了疑心,明明看见人是朝这里逃的,哪里去了?估计一定在附近,就索性进村驻扎下来,派人四下放哨搜捕。

张三一看这架势,晓得事情难办,就给那位将领打了个招呼,要他暂时不要进村,假装农活紧张,干脆泡在田畈里不要上来。那将领表示:一天奔波下来,肚子早已饿得咕咕叫,怕撑不到天黑。张三满口答应回家就给他弄点心送来。

一路上,张三见三三两两的清兵在村里窜来窜去,贼头贼脑地探听消息,空气十分紧张。心想,点心做好了也送不出去哇,想个什么办法呢?正走着走着,一脚踢着块石子,打了个趄趔。张三低头一看,一簇嫩艾草被他踏得稀烂稀烂,脚趾头上竞染上了绿茵茵的颜色。他眼睛一亮,喊一声:“好,有办法啦!”连忙唤来村里几个小孩,叫他们分头去摘艾草。不一会艾草煮熟,拌上糯米粉,蒸出来的团子果然是青光光的。张三抓来一大把水草,裹着青团子,放进秧担,就堂堂皇皇地挑着出了村。

有个清兵见张三朝外走,有点不放心,就跟着担子来到田边。张三跟正在犁田的将领打了个招呼,就抓起一把大把的水草往水田里抛。清兵见水草里还夹着一个个圆坨坨、软乎乎的东西,颜色倒又是青光光的,不知是啥东西,就打起官腔问道,“这是什么东西?”

张三听了,哈哈大笑:

“这个东西嘛,老爷见了把头摇,穷人见了当作宝。唉,想不到大清的官兵连肥料也知不得,真作孽呵!”

说完,一担水草也抛完了,张三朝那将领霎霎眼睛,挑起空担自顾自走啦。

清兵碰了一鼻子灰,他见这些圆坨坨、青光光的东西一下水田,早已沾满了烂泥,也就懒得再去拣起来细看,也就跟着张三回村去了。

那太平军将领等他们走远,连忙从田里捞起一个青团子,擦去表面烂泥,一咬,真香!顿时来了精神。于是,就一面犁田,一面拣青团子吃。等到天色叶片漆黑,他早已把肚子吃得饱饱的。待养足了精神,就悄悄摸过了清兵的岗哨。安全地返回了太平军的大本营。

你道那太平军将领是谁?原来竟是大名鼎鼎的忠王李秀成哩。据说,他后来还特地到海盐来拜访过张三,并向张三学会了做青团子的本领,带回兵营呢。

据说从此以后,每到清明,江浙一带的老百姓总要做青团子吃。这个习俗一直传到了今天。

同类推荐
  • 北方风味小吃

    北方风味小吃

    根据家庭的特点,科学系统地介绍了四季营养食谱、南北方风味小吃和烧腊卤熏食谱。该丛书具有经济实用、价格实惠、易学易做等特点。它帮助家庭解决了四季应吃什么、怎么吃、吃多少等科学营养进食和搭配的问题,同时也介绍了南北风味小吃和烧腊卤熏食谱,令餐桌上的菜肴更加丰富。
  • 一学就会做烧菜

    一学就会做烧菜

    本书精选了近百种烧菜的做法,制作简单,操作方便。内容实用,是家庭主妇和“主男”的必读教材,同时也是饮食男女应该了解的上选读本。自学自做家常菜,自品自尝美食坊!方法通俗易学,材料简单朴素,快速享受烧菜的香味。
  • 学生营养菜

    学生营养菜

    《学生营养菜》全书以精美的实物照片和详细的文字说明向读者介绍了各式各样有关学生营养餐的制作方法。读者只需按图索骥就一定能制作出精美的菜肴。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通俗易懂,不仅可供您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还可作为各类餐厅、饭店以及烹饪学校的参考教材。
  • 新编好学易做家常菜

    新编好学易做家常菜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关注自身的营养、健康问题。药补不 如食补,一日三餐不仅仅只是为了充饥果腹,“怎样才能吃得可口?怎样 才能吃出健康?”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本书帮您从花样繁多的菜式 中精选出适合您的营养好菜,有针对性地介绍几百道常吃、易做的菜式, 集科学性、实用性、知识性和全面性于一体,一定能够满足您和家人的需 要。
  • 美味鸡鸭鹅肉600款

    美味鸡鸭鹅肉600款

    本套菜谱共30本,汇集了南北方以及各种风味的菜系,每本600余种做法。本书介绍鸡鸭鹅肉的做法,简单好学易做,是符合大众口味的家居生活常备书籍。
热门推荐
  • 天价契约,总裁克制点

    天价契约,总裁克制点

    “身为Dake夜店的舞女,装什么三贞九烈?”他以为她已不再是处子之身,并在她身上搜寻曾被抛弃报复的线索。“求你,放过我。”当七年前的分手恋人再次重逢,当七年前的感情再次回归主线…然而,在那美丽的夜晚,他与她终生约定,不到末日崩塌,不到天地合并,她将无法解脱,此刻,她沦陷了。舞女的身份总是遭到周边唾骂,同伴歧视,而这其中,却一直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惊天秘密。在他面前,她无法潇洒离开,在他眼里,她也只是个无法逃离魔掌的囊中之物。恨爱交加,该如何化解这份孽缘,舞女的一生,是否会永堕至此?
  • TFBOYS你是谁的

    TFBOYS你是谁的

    “廖南南,你一生都是我的,只是我的,我一个人的。”王俊凯
  • 银灯笼

    银灯笼

    吴文君,女,浙江海宁人,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上海首届作家研究生班学员,鲁迅文学院第十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作品发表在《北京文学》、《大家》、《收获》、《上海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山花》等多家文学期刊。
  • 磁化爱

    磁化爱

    这是一个关于青春的故事,在青春的雨季里,即使感冒了,也还盼望回头再淋它一次。她永远忘不了小时候的种种,他是疼她宠她的慕鹤北,也是一个爱逗弄她的邻家哥哥。在命运为她们搭起的桥梁上,竹马戏青梅,却由于家庭的变故,她再也没了拉起他的手的权利。六年之后,家破人亡的她只身来到这个有他的城市。上帝总是慈祥而残忍的,他们的重逢,却已是隔了轻舟重山。他仍然是那个高高在上、万人瞩目、自信冷漠的男神,但她不过是一个平凡、自卑、拮据的小女生。她知道她失去了站在他身边的资格,于是立志成为一个配得上他的人。当马虎、清纯、小自卑又粘人的瓷画遇上冷傲、淡定、优秀又高大上的慕鹤北,到底会上演一出怎样的戏剧呢?
  • 苏轼文集3

    苏轼文集3

    苏轼作品集,历代有不同的编法。大致说来,主要有诗集、文集和诗文合集三种编法。
  • 像狗一样奔跑

    像狗一样奔跑

    「ONE·一个」常驻高赞作者,萌怪青年里则林的首部作品集,当中有与众不同的独特视角,有叛逆不羁的雷人行径,有年少生活的种种记忆,有迷茫,有思考,有成长。你有可能被他的冷酷不羁所折服,也有可能因为他的种种恶搞捧腹大笑,然后在紧接着的下一秒,得到长足的温暖与感动。一直在遇见,也一直告别。看一个昔日荒诞不羁的少年,如何在经历和思考中成长为一个平和宽容的青年。或许从中,你可以看到过去和现在的自己。
  • tfboys之你是我的信仰

    tfboys之你是我的信仰

    四叶草戳进来,三小只都会写到,但是作者大大比较偏爱小凯啦,所以小凯的文文可能会比其他俩宝多一点,所以希望读者们表介意啦
  • 发现未知的世界(走进科学丛书)

    发现未知的世界(走进科学丛书)

    1730年7月7日下午5时,在法国某地断头台前,一个人正拼命推开行刑队员套向他脖子的绞索,向蜂拥围观的人群扔出一卷羊皮纸,并大声吼道:“我的财宝属于能读懂它的人!
  • 纤腰素手

    纤腰素手

    她是无足轻重的沙尘,他是高高在上的神,主宰一切的人间悲喜。从此,她的平安喜乐,全部放手给他。
  • 遮掩星辰

    遮掩星辰

    每一件事,一定有它的开始。那是还在传说神话时代的事了……悠远的历史,也无法追溯到那时候的事,只有不可为证的口耳相传,没有文献,没有记载。是曾经发生过在这个世界,但是现在已没有人能肯定地说他清楚所有的过程。只是因为,和神扯上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