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21400000007

第7章 当代教育家论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2)

3.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

外国教育家指出,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特别是创造性思维的水平,这是培养他们具有创造能力的中心环节。于是,外国教育家论述了如何启发思维问题。第斯多惠认为,为了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教材提出“一些影响学生认识能力的问题来引起他们的主动性,并且不断地激发他,引导他获得新的认识和产生新的思想。”居于这种要求,他提出:教师在教学中只应对学生进行指点,师生共同探讨,而不是替他们作出结论,使他们消极地、不动脑筋地接受现成的公式和原理。他曾说过,“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在他看来,“一个真正的教师指点给他的学生的,不是已投入了千百年劳动的现成的大厦,而是促使他去做砌砖的工作,同他一起来建造大厦,教他建筑。”其目的在于通过“思维训练”来达到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的目的。杜威在谈到这个问题时也认为,“改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唯一直接途径,在于把注意集中在要求思维、促进思维和检验思维的种种条件上。”这种条件是:向学生提供具有启发性的学习材料;善于向学生提出带有疑问性的问题;通过“做”(实际操作)的结果来检验思维的正确性。

美国另一个教育家赫钦斯认为,创造性思维的表现及其特征是,学生能对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在这种看法的内容中显示出新意来。对于这一点,赫钦斯是非常重视的。他写道:“教育不能复制学生毕业后所需要的经验,它应当使学生自己致力于培养思维的正确,作为达到实际的智慧即理智的行为的一种手段。”苏霍姆林斯基也强调教师要下力气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特别是创造性思维的水平。

他说:“思维就像一棵花,它是逐渐积累生命的汁液的。只要我们用这种汁液浇灌它的根,让它受到阳光的照射,它的花朵就会绽开。”

为此目的,教师要善于巧教,启发学生的思维及其创造性。希波克拉底(约公元前460-前377)在谈到教师的作用时说,“我们的天赋好比泥土,而师长的教导好比种子,”在青年时期播下良种,加上学生努力学习,就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4.要培养灵感思维

外国教育家认为,从人获得新知识、发现新问题进而提出新见解来看,人的灵感思维起了重大的作用。灵感思维按其不同的类型可以分为三种:一是学生在创造性学习中解决课业疑难问题的学习灵感;二是在研究活动中的科学灵感;三是在绘画、音乐创作、编戏等活动中的艺术灵感。对于这三种灵感,教师都应注意培养。由于灵感思维这种现象是在积累丰富的知识的基础上,经久的沉思,又有一时的“触发”而产生思维的飞跃而形成的。所以,教师应组织学生扎扎实实地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并引导他们对“科学信息”进行苦力思索与逻辑加工,根据“疑难问题”的需要,使各种知识在头脑中重新组合,在解决问题的进程中逐步孕育灵感并在一时突然顿悟,这样,人们正在思索的问题豁然天朗,灵感思维之花也开放了,其结果是课业疑难问题解决了;对研究的各种问题有了新的见解。显然,灵感思维及其结果显示出人的创造能力。

(四)激发创造能力的原则与方法

外国教育家认为,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在遵循教育原则、选择教学方法以及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教育原则上,要反对学究气,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法国人文主义教育家蒙旦(1533-1592)指明,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首先要扫除学校中迂腐的学究气。因为这种学风使人盲从,思想僵化,脱离生活与生产的实际,使学生成为“书呆子”。他援引法国诗人迪倍雷(1522-1560)的话说,“我特别憎恶学究式的学问。”因为掌握这种学问的目的不在于革新与创造,而在于“一手转一手”,卖弄好看而已。他指出,“我们的学究从书本中拾取知识,永远停留在嘴唇上,只是为了吐出来,传播四方”。这样做下去,学生就像鹦鹉一样,他们只是“学习说别人的话,而不是说自己的话。”其结果是他们学习不少,然而智慧与能力却没有“长进”,墨守成规,缺乏创造力。对此,他写道:“一个仅仅跟着别人走的人,不会去探索什么东西,也寻找不到什么东西。”可见,清除学校中存在的学究气是多么重要!同时,蒙旦要求教师指导学生把自己所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他援引西塞罗的话说,“我们不仅必须获得智慧,而且必须运用智慧。”我们不能“以虚浮而无实在意义的零星知识去故作时髦和盛气凌人”,而要把知识加以运用。他说:“仅仅把知识拴在心灵上是不够的,应该融合到心灵中去;不应只是把心灵着一下色,而是必须把它染透。”只有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才能在实践中创造出新东西来。实践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学校。

2.读书问疑,并把疑、问、思、行结合起来

亚里士多德等人指出,在学习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大胆怀疑。

因为人们具有怀疑精神,才能活跃思维,从而促进创造能力的发挥。亚里士多德说明,不能使学生盲从,迷信书本;应该提倡“存疑”并鼓励学生对疑难问题及过去已有的结论提出自己的看法。

他自己就是这样做的。例如,在什么是人的“美德”问题上,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就是知识”。然而,亚里士多德抱着“存疑”的态度对待这个结论。他认为,确认“美德就是知识”,实际上是把知识与道德等同起来,这是不对的。他指出,有德必有识,但知识本身并非道德,它只是道德的指导。他说明,人的道德是“存乎人心”,“成于习惯”,“见于行动”的。

蒙旦也认为应该鼓励学生大胆怀疑。他曾援引但丁《神曲·地狱篇》中的一句话说,“我爱知识,也爱怀疑。”因为,怀疑能促使学生多动脑筋,求疑之所在。蒙旦说,真理是属于一切人的,人们有权对问题进行独立探讨,提出自己的看法,揭示事物的规律。

哈维是主张在“无疑之处求疑”的。他在关于动物体内的血液循环现象的研究中就是持这种态度的。在哈维以前,人们都相信古罗马名医盖仑的观点,即:人的肝、肺、脑产生三种灵气进入血液,在血管内作直线运动,供给器官营养。然而,哈维对此结论大胆提出怀疑。他在自己的工作中,根据对40种不同动物的解剖观察,证实动物体内的血液是受心脏推动,沿动脉流向全身各部,再沿静脉返回心脏,环流不息,从而建立了血液循环学说,推动科学的进步。

西方教育家还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把“存疑”与引导学生“善问”结合起来。他们认为,“问”在学生掌握知识、形成与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中具有重大的作用。在教学中,师生之间的“问”与“答”,既是一种“智力交流”,也是一种“智力训练”。英国教育家怀海特(1861-1941)认为,“一切学科本质上应该从心智启迪开始。”

因此,他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善问”是十分重要的。因为“问”能使学生多动脑筋,深入思考,从而促进他们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这里,教师应注意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必须把疑,问、思、行结合起来。赞可夫指出,思考虽然会激发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的思维能力的发展,但是“行”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只有在实际生活中、在生产实践中,学生的创造能力才能发挥出来。

3.改进教学方法,使它有助于发明创造

从教学法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关系来看,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培根倡导的实验法、布鲁纳提倡的“发现学习”以及苏霍姆林斯基提倡的“研究性学习”。

培根认为,人们要探索自然的奥秘并有所发明创造,就必须进行科学实验。他在《新大西岛》一书中说明,许多科学家依靠科学实验而在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他看来,在研究中“即使已经现出的效果,也应归功于机会和实验。”要揭示科学原理,“人们若非利用各种特殊实验,据果循因,那么以渺小的心智,来分辨世界上的各种物类,是绝对不可能的。”学生通过实验揭示事物变化的规律,也通过这个实际操作过程发展自己的创造能力。

布鲁纳是倡导发现学习的。所谓发现学习,就是学生依据教科书和教师所提供的材料,通过独立思考去发现应得出的结论。

他说明,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发现法”,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和创造精神。应该说,他倡导的发现法对于培养创造型人才是有积极作用的。

苏霍姆林斯基提倡“研究性学习”。他认为学生也是一个发现者。他说明,学生在实验作业中、在培育农作物的新品种实验中、在学科小组的活动中都显示出他们的才能和创造精神。在他看来,课堂学习——实验体系(教学实验与科学实验)——生产实践这三者互相配合,是现代学校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

4.培养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外国教育家认为,要使学生在求新知、立新说方面有所进步,必须培养他们具有优良的心理品质,即培养他们对事物进行探求的兴趣、注意力、理解力、判断力以及克服困难的精神。

赫尔巴特认为,学生对他们所学习与研究的对象有兴趣,这是一种“内在的动力”,这种动力会推动他们去探索并取得成果。皮亚杰也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乌申斯基进一步指明,“在学龄期,学习和教育应当成为人们生活的主要兴趣。”因为兴趣会激励学生积极去探索并创造出新东西来。

就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应具有的心理品质而言,福禄培尔强调的是要培养他们的注意力。在他看来,“给人类带来进步的伟大发现,与其说是由于科学家们的教养,或者他们的知识,毋宁说是由于完全的聚精会神的能力。”然而,从人对事物的变化的因果关系的了解来讲,西班牙人文主义教育家维夫斯要求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理解力。

在他看来,“理解是心灵之光。”在这一点上,蒙旦援引希腊的诗说,“离开理解力,知识没有什么价值。”因为只有理解力,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蒙旦还要求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因为科学的判断能够预示未来。所以他认为,对于一个人或一个学生来说,“他的劳动、学习和教育只服从于一个目的,即培养他完美的判断力。”

此外,为了科学探索与创新,人们一定要勤求上进,不怕困难。因此,要培养青年一代具有“攻难”的精神。埃斯库罗斯(约前525-前456)甚至认为“智慧从苦难中得来。”在他看来,人们只有经过痛苦的磨炼,长期不懈地“攻难”,他所进行的学习与研究及其体会才能“一滴滴滴在心上”,逐步形成一种新思想、新见解。显然,“攻难”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对于一个创造型的人才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品质。

同类推荐
  •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家族、宗族关系研究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家族、宗族关系研究

    本书从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庭结构、乡里社区内居民的姓氏分布状况入手,着重探讨了这一时期家族宗族内部各成员间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互动关系以及家族宗族关系对外部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 初中物理优秀教师说课经典案例

    初中物理优秀教师说课经典案例

    近几年来,说课活动已成为被教师、学校、教育教学管理部门普遍关注的一种教学研究和教学基本功训练展示、考核的重要形式,也成为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一种新的练兵形式。那么,什么是说课呢?说课,作为一种教学、教研改革的手段,最早是由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教研室于1987年提出来的。说课就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针对某一观点、问题或具体课题,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口头表述其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说得简单点,说课其实就是说说自己是怎么教的,为什么要这样教。可以说,说课是教师知识水平、教学水平、理论水平的展示。
  • 在清华谈炒作之道:卖点炮制实战

    在清华谈炒作之道:卖点炮制实战

    本书摈弃卖点炒作庸俗化的负面理解、从卖点炒作的方法、原则、理念、层层分解、剖析、对卖点炒作具有可借鉴性和可操作性。
  • 数字媒体资产管理系统

    数字媒体资产管理系统

    随着卫星电视、网络电视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内外各种媒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为应对挑战,我国广播电视行业正在进行机制改革和资源整合,走技术创新、高效发展的市场化之路。在这种情况下,建立有效的数字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是盘活媒体组织原有的大量节目内容和素材、实现媒体资源共享和提高资产利用率的有效手段。
  • 慕课与翻转课堂导论

    慕课与翻转课堂导论

    《慕课与翻转课堂导论》是一部以“慕课”和“翻转课堂”为主题的探讨与互联网时代相适应的新的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著作。所谓“慕课(MOOCs)”,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英文首字母缩写的中文音译”,意为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所谓“翻转课程”,英文为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是一种反常规的教学模式。
热门推荐
  • 黎明未来

    黎明未来

    黎明到来之前,恰恰才是最灰暗的时刻。丧尸的足迹似乎遍布了每一寸土地,它们试图同化我们,就和曾经的我们,试图去同化世界一般。没有救援、没有终结、没有希望。我们期待终会结束黑夜的黎明。但是,黎明未来
  • 龙皇圣殿

    龙皇圣殿

    变身为龙,翱翔天地。没错,我就是要成为龙的男人!
  • 萌主殿下恋爱吧

    萌主殿下恋爱吧

    她从来没有想过会有人喜欢她,居然还到了痴迷的地步。他眼里,她就像星光,那样耀眼。她是指引他获得新生的天使,他会不顾所有的守护她。友情和爱情碰撞时,他还能理智的选择吗?冷漠如冰块的恶魔骑士,温暖如春风的完美王子,又会给原本不属于那个世界的灰姑娘带去怎么样的奇妙旅程。最后谁又会成功的为灰姑娘穿上水晶鞋!一切尽在——萌主殿下,恋爱吧!
  • 梦想合唱团

    梦想合唱团

    《梦想合唱团》内容介绍:在绚丽的舞台之外.在聚光灯照不到的地方,平凡的生活中蕴藏着一个个关于梦想的故事,远比演出更精彩。他放弃繁华的都市生活,回到西北的荒漠,只为种下绿色的希望;她将最好的时光留在寒冷贫瘠的高原。为孩子们带去学习的机会;她曾为革命历经九死一生,纵被世人误解亦不改初心;深爱的恋人在动荡的年代失散,彼此等待与寻找了数十载,终却为爱选择不见……爱与守护、迷茫与挣扎、选择与追寻,交织在他们的梦想中,照进了现实。世界纷繁嘈杂,但总有些梦想是我们念念不忘的净土,总有些梦想让我们深深其鸣。
  • 中二腐妻惹不起

    中二腐妻惹不起

    她是淫棍级别的旷世腐女,他是高冷多金的绝世美男。在她的眼里:每一个长得极帅的男人身后都有一个更帅的男人。在他眼里:每一个腐得没救的女人旁边都有一个在她眼里认为性向“正常”的男人。然而五年之后,一个小孩在某机场的男厕所里,拿捏着软糯的嗓音向一个男人叫道:“以后我的丁丁也会变得这么大么?”男人扶额满头黑线,孩子他妈在男厕所门外叫道:“孩纸!你是要在上面的人!你要记住你的终极目标是18的!”
  • 九生缘浅一世情深

    九生缘浅一世情深

    恋了九生,苦了九世,千年前与你的邂逅是否是一场错。三份记忆,一个灵魂,千年后的我已说不清自己是谁。我在等你解释,你在等我回首。
  • 大蒸之世

    大蒸之世

    你们不要想,我来是叫地上太平;我来,并不是为终结这大争之世;我来,只不过是让战国改变画风。
  • 临危受命

    临危受命

    随着城市的发展,作为超级大都市的香城,渐渐被国际恐怖分子所关注。不断升级的暴力恐怖袭击,让香城的治安岌岌可危。中央警署签署一号文件,组织反恐特勤队。反恐特遣队专责处理高危险性的罪案、拯救人质、反恐、要员保护、侦测、搜索、执行水底及水面、空中及特别行动等任务。这是城市的最后一道屏障,也是城市最尖的利刃。
  • 洛门桀殇

    洛门桀殇

    大家放心看吧,这本免费免费免费哟1,当最后她站在了权力的顶端,笑看着他乞求般的跪在她的脚边,嘴里念叨的是要她放过别的女人,洛烟终究是不得不承认自己输了:“苏桀,你真的好狠的心。”2,她抱着他奄奄一息的身体,哭的像个无助的孩子:“不要死,青离,不要死……你说过的会永远陪着我的,不要死,求你了不要死……”,
  • 失守的城堡(下)

    失守的城堡(下)

    本书为散文、诗歌和摄影集,是一部描写西海固人文历史的画卷,作者以西海固大地上众多遗留的城堡为对象,以散文形式进行描述,以诗歌进行抒怀,以摄影作品进行展示。是一部图文并茂,具有历史阅读和审美价值的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