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21400000006

第6章 当代教育家论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1)

在西方教育史上,许多教育家在教育实践中,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给予高度的重视,我们汲取这一宝贵的教育遗产,对于丰富教育理论与深化教育改革,都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创造能力是一种可贵的品质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西方许多教育家都认为人的创造能力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并且从以下三个方面说明这个问题:

1.从人对科学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来看

人们应具有创造能力,针对这个问题,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592-1670)在《母育学校》一书中指出,人的“智慧比宝石和珍珠还珍贵。”因此,他提出:教师必须重视“开发心智”,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因为,人们为了熟悉万物,掌握知识并在生活中运用它,那他们不只是要读书,知道别人的见解,了解书里的意义,更重要的是,人们应该探讨事物的根源,了解它的变化的因果关系,并揭示其奥秘。他在《泛智学校》一书中指出,“我们是教育人,而不是教育鹦鹉,所以他们就应该经常受理智的明亮的光芒所指导。”其目的在于使儿童的头脑变“敏锐”,具有创造能力。他特别重视培养儿童具有运用知识的实践能力,因为“我们的学生在这个教学场所不是为学校而学习,而是为生活而学习。”而人们在生活中,为了创造新生活,也必须具有创新精神。

2.从社会生产需要来看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说明,由于当代生产技术的进步,产品的制造与生产,要求青年一代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与创造能力。据此,他认为,学校“智育包括:获得知识和形成科学世界观,发展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所以,他在教学中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在他看来,“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他在自己所领导的帕大雷什中学里,通过“科学小组”的活动和组织学生参加种“实验田”,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培育小麦、土豆等农作物的新品种,并认为这是推动农业技术进步与发展生产的需要。

3.从科学技术的发明与创造来看

培根(1561-1626)说明,人们具有创造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对科学的奥秘的探索与创造需要具有这种能力。培根认为,“知识就是力量。”然而,从事科学研究,掌握科学知识并依靠这种知识去改造与征服自然,要求人们具有创新的精神。于是,他一方面强调人们掌握科学知识的重要性,指出:“人类统治万物的权力肯定是深藏在知识之中的。”另一方面,他着重说明,为了掌握科学知识与发明新技术,人们一定要具有创造能力。他在《新大西岛》一书中,通过向“孩子们”讲解“所罗门宫”——未来的科学宫里所进行的各种科学实验,说明人们具有创造能力是多么重要!培根举例说,在“所罗门宫”里,人们利用“高塔”来观察如风、雨、雪、雹等气象,并改良土壤和试育新的动植物新品种;人们利用机器模仿鸟的飞行,并已找到了一些飞行的方法;人们也试制了机器人,等等。所有这些,显示了人们的创造能力及其成果。

在当代,着名教育家皮亚杰(1896-1980)也强调必须培养青年一代具有创造能力。他说:“智力的基本功能在于理解与发明。”而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造就能创造新的、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做过的事的人。这种人能有所创造、有所发明和发现。依靠这一点,人们才能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

由上所述可见,培养学生具有创造能力是十分重要的。现在,我国的工农业生产与科技要取得进步,就必须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人,各级学校在教学与课外科学小组活动中,都要注意这一点。

(二)认真学习,为创造提供知识基础

外国教育家认为,科学知识是人们进行创造的必要条件和前提。

于是,他们主张通过学校组织青年一代学习科学知识,为创造提供知识基础。在这方面,外国教育家提出的意见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学习感性知识,为人们的深思与创造提供丰富的材料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1790-1866)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说,“人类心智的发展是从外在世界的感性知觉开始的。外在世界反映在感觉中,感觉联结为直观的表象,而直观的表象则被理性提高到一般的表象或概念。”居于这种认识,他指出,人们在学习中如果不掌握丰富的感性知识,概念就失却内容,成为空洞的东西,更谈不到发明创造了。因此,他要求人们在学习中要面向实际,掌握丰富的感性知识,否则,是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的。莎士比亚在《爱的徒劳》中谈到有的人在学习中缺乏面对现实的态度时指出:“读书人总是这样舍近而求远,当他一心研究着怎样可以达到他的志愿的时候,却把眼前应该做的事情忘了;等到志愿成就,正像用火攻夺城市一样,得到的只是一堆灰烬。”

2.学习理论知识,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外国教育家认为,必须让学生在掌握丰富的感性知识的基础上,认真学习理论知识,这是培养学生具有创造能力的重要条件。因为,只有理论知识,才能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使他们具有创造能力。英国教育家斯宾塞(1820-1903)说:“理论知识比经验的知识要优越得多。”据此,他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致的答案就是科学。”

所以他要求教师一定要采用各种方法使学生掌握科学原理。

后来,美国教育家杜威在他教育生涯的晚期,根据社会生产的需要,也阐述了理论知识的价值。他在说明自然科学理论与工业生产的关系时说,自然科学知识“通过它在技术上的应用使工业和商业革命化了,对日常工作、消遣、家庭经济以及安适等方面都产生了影响。”因而他认为,“科学在教育上占有独一无二的、无法估计的地位。”

3.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要正确对待人类的文化遗产

这是因为,人类的文化遗产也是人们进行创造的基础。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1823-1870)联系俄国的科学与文化的成就来阐释这个问题时指出,俄罗斯人民在历史上创造优美的语言、文学、音乐、绘画,并且在自然科学方面取得了成就,因此,他在说明各级学校的课程内容问题时,就强调要使青年学生学习民族文化,他在谈到青年学生必须学俄语时说,“人民一代跟着一代过去,但是每一代生活的成果都保留在语言里,成为传给后一代的遗产。”因为,这种遗产是他们进一步探索科学的原理的基础。在这个问题上,恩格斯指出,科学的发展是“同前一代人遗留下来的知识量成比例。”马克思在谈到科学技术在发展过程中的继承性时说:“每一项发现都成了新的发明或生产方法新的改进的基础。”他在说明拉斐尔在绘画方面的杰出成就时指出,“和其他任何一个艺术家一样,拉斐尔也受到他以前的艺术所达到的技术成就、社会组织、当地的分工以及与当地有交往的世界各国的分工等条件的制约。”拉斐尔的艺术成就就是他广泛采撷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取得的。很明显,认真学习人类文化遗产,是人们进行创造的基础。

(三)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要点

外国教育家指出,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不是孤立的,它与学生的观察力、独立工作能力、创造性思维、灵感思维是紧密相联的,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上要取得良好的结果,必须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西方教育家认为,“观察是智慧之窗”。因为各种知识是通过观察而获得的。正因为如此,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1776-1841)提出:“对于儿童的教学,真正感觉的观察比之单纯的描述更为可取。”

对这个问题,夸美纽斯进一步说明,“一切知识都不应该根据书上的权威去给予,而应实际指证给感官与心智,得到它们的认可。”因为人们利用感官去“收藏万物”,这是他们赖以开展思维的材料,是创造的基础。所以乌申斯基说,“初步教学的责任是要教儿童真实地观察,要以尽可能完全的、真实的、鲜明的形象来丰富他的心灵,这些形象以后成为儿童思维过程的要素。”由于这种要素是儿童通过观察而获得的,所以苏霍姆林斯基把“观察”看作是儿童智慧最重要的“能源”。但要使这种“能源”发挥它的“热量”来,就要使儿童多听、多看,正如卢梭所说的,“自然的景色的生命,是存在于人的心中的,要理解它,就需要对它有所感受。”

2.要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这是他们进行独立钻研进而提出自己的看法应具备的品质。在这个问题上,夸美纽斯提出了精辟的见解。他说:“对青年的正当教育不在把他们的脑袋塞满从各个作家拉来的字句和观念,而在使他们的悟性看到外面的世界,希望他们的心里自己生出一道活流。”这种“活流”川流不息,学生不仅能不断地获得新知识,而且能解决生活与生产中的各种问题。对此,第斯多惠也有深刻的论述。他认为,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独立地学习,善于自己用手、用舌、用头脑去工作。他强调说,就学生学习课业、掌握知识而言,“没有任何人能代替他思考,代替他学习,他必须自己获得一切。”可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工作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同类推荐
  • 诚信中国:中国企业信用危机报告

    诚信中国:中国企业信用危机报告

    本书对当前我国企业信用系统的种种危机作了由浅入深的报道,首先介绍了黑心商家诚信丧失、引发食品信任危机,接着介绍了黑洞事件触目惊心,中国股市诚信难寻等内容。
  •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家族、宗族关系研究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家族、宗族关系研究

    本书从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庭结构、乡里社区内居民的姓氏分布状况入手,着重探讨了这一时期家族宗族内部各成员间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互动关系以及家族宗族关系对外部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 拨开人类生存的迷雾

    拨开人类生存的迷雾

    当一个事物之上布满了烟雾,人们就无法看到和知道事物真实的形态与进展。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在对人体自身的探索中,这种笼罩着迷雾的情况太多太多。只有拨开了迷雾,才能真正了解到人类的发展历程,才能真正的认识到人类的自身,人类生存的奥秘正在逐步清晰的显现出来。
  • 人体怪象博览

    人体怪象博览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如何使孩子具有较高的素质和能力,以适应时代的要求,从小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至关重要。为此,我们精心编辑出版了本丛书,力求从多方面、多角度开阔孩子的视野,增长孩子的知识,启迪孩子的智慧,开发孩子的智力,陶冶孩子的情操,从小培养孩子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漫漫长河中,世界各地的人们创造了各种各样辉煌灿烂的文化,留下了无数珍贵的世界遗产,也留下了众多至今尚未得到圆满解决的“世界之谜“。
  • 优秀小学生快乐作文一点通

    优秀小学生快乐作文一点通

    一本书无法改变整个世界,但可能会塑造孩子的一生。书中的作文写的都是同学们的真实生活,内容丰富,取材广泛。其中既有对人物的刻画,又有对景物的描写;既有校园趣事,又有多彩课堂的真实记录;既有丰富的嬉戏玩耍的片断,又有认真学习的场景;既有成长过程中的稚嫩思想,又有情绪低落烦恼时的内心独白……每篇作文都充满了质朴又不失活泼的语言特点,值得小学生们仔细阅读和学习,相信阅读本书会使每一位小学生获取有益的启发和帮助,从而使自己的写作过程更加快乐,让自己的写作水平更上一层楼。
热门推荐
  • 我当老爷爷那些年

    我当老爷爷那些年

    这是一个修行之人,在无数个世界穿梭的故事。
  • 帝国60年

    帝国60年

    中国传统上认为,六十年为一甲子,具有某种神秘的气息。在大汉帝国建立六十年时,雁门太守冯敬在匈奴军队的进攻下壮烈牺牲,汉朝近60年的外交政策随之土崩瓦解,此时汉朝国力已经强盛到了一定程度,开始向外扩张是必然的趋势,而向匈奴复仇便成了汉武帝扩张的理由。 在冯敬死去八年之后,汉武帝就开始了对匈奴的全面开战。汉帝国在六十年四位领导人的指导下,和平发展取得了巨大成果,汉帝国有了改变外交政策的能力,所以,复仇势在必行……
  • 诡舌神探

    诡舌神探

    舌,本能品尽天下美食,然而我的舌头在受伤之后,却能品出天下奇案!诡舌品血,能与死者感同身受,预知死者临死前三分钟所见所闻。诡舌接吻,能预知对方心事,能看破对方动向,虏获对方珍贵芳心。一路冒险,侦破各种诡异悬案,看似鬼神作乱,背后都隐藏着惊人的真相……舌……就是我的无敌宝贝。
  • 人性的弱点(大全集)

    人性的弱点(大全集)

    美国“成人教育之父”戴尔·卡耐基所著的《人性的弱点大全集》,汇集了卡耐基的思想精华和最激动人心的内容,是作者最成功的励志经典,书的唯一目的就是帮助解决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如何在日常生活、商务活动与社会交往中与人打交道,并有效地影响他人;如何击败人类的生存之敌——忧虑,以创造一种幸福美好的人生。
  • 擎天明渊

    擎天明渊

    【玄幻精品】天地之上,谓之上苍。上苍之上,谓之太苍。太苍之上,谓之虚苍。虚苍之上,谓之远苍。然悠悠太上,薄情寡恩。——断天渊警世名言这是一个,悠悠苍天,不永天命;茫茫厚土,难尽人事的故事。这是一个,我欲明渊须擎天的故事!
  • 龙霸都市

    龙霸都市

    一部都市热血小说,有情有义,有黑道,有梦想,有美女!他,走得路很邪,但做人很正!可以见到现实,绝对沸腾的传奇。
  • 两全

    两全

    人穷尽一生追寻另一个人共度一生,而我们在不断穿越青春的旅途中得到的失去的都是属于自己的独特回忆。年少时他们错在没有在对的时间相遇,多年后陪伴在身边的人又会是谁?……你不是喜欢我吗?她没有说话。现实和幻想最终不能得到两全,她承认她真的很喜欢陆易恒,可是,明明自己答应了嘉玥的……她看着马路上呼啸而过的车子,看着远处依偎在一起的情侣,看着远处挂在大楼前的广告牌,然后看看站在身旁的他,她也想解剖自己的内心,难道非他不可吗?……你不是喜欢我吗?我喜欢。但我不能。
  • 小婆娘

    小婆娘

    田丁丁长相平凡,皮肤偏黄,还喜欢冒痘。最最主要的是该大的地方不大,偏又逢汗毛深重,她自卑、怯弱、胆小,好不容易才嫁给了一穷二白的魏子杰。没料到婚后,魏子杰仕途大红,连连升官,于是开始嫌弃她。离婚后,田丁丁遇到了腹黑金主陈熙阳,他霸道、多情、残忍,在遇到丑小鸭时,他惊呼,这世界也忒他妈扯淡了!竟生出了如此惨绝人寰的女人!不耍岂不是暴敛天物!就是因为他拥有着如此变态的想法,从此田丁丁的“生活”正式开始。
  • 憾天神玉

    憾天神玉

    他,是流音城最强者之子!他,是绝世天才,年仅二十便已经踏入气玄境七层,受人仰望!然而他却不谙世事,在一次外出中,与人起争执,丹田被破,经脉被毁!修为尽散的他绝望的跳下悬崖,却又大难不死,死后余生的他又会有怎样的经历?一切尽在憾天神玉!
  • 大宋王朝之赵家天下

    大宋王朝之赵家天下

    宋代没有宦官之祸,没有宗室之祸,没有外戚之祸,没有强藩之祸,从治理国家来说,赵氏家族确是人才辈出、科技文化发展都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顶峰,如此强大而且得到良好治理的一个国家却因昌文偃武而变得孱弱,以致被远远落后于自己的北方游牧民族打得无还手之力。 本书为读者描述了赵氏家族历代君主是如何处理家族以及社会各个阶层的矛盾,以实现家族的长久统治的故事。书中全面刻画了宋十八帝的性格、命运,从中勾勒出了宋代320年的风云变幻、喜剧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