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18800000019

第19章 野心家董卓来了(2)

参加会议的人不少,但主角就他一个。他一开始先纵论国际、国内形势,滔滔不绝地说了一大堆,最后亮出主题:废黜刘辩,拥立刘协。

面对如此敏感话题,大多数官员沉默了,而一向眼高手低的袁绍听了,表现比较有种,他立即站出来表示坚决反对。也难怪,人家一家子在政府里的日子滋润着呢:叔叔袁隗是内阁首辅(太傅),自己是司隶校尉,掌管京师,弟弟袁术是虎贲中郎将,指挥虎贲营,全家官运亨通,凭什么听你的?更关键的是,董卓对他说过一句很有杀气的话:“刘辩不行,我们就换刘协,如果刘协也不行,那刘家根本就不应该留种。”这种杀气腾腾的话从董卓嘴里蹦出来,让人三伏天也会感到一股寒意。

袁绍虽然够傻够天真,本事不大,但和吕布不同,他多少是讲原则的——野心家的话他是不听的,野心家的账他也是不会买的。

袁绍如此不识相,董卓不由得勃然大怒,话里透着杀机:“你是什么东西,现在的一切都在我的掌握之中,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难道你认为我的刀子不够锋利吗?”

袁绍也毛了,针锋相对道:“天下的英雄好汉难道只有你一个人吗?”说完便昂首挺胸,愤然而去!

董卓口气硬,是因为有实力,具体说是手下有人,更具体说是有拿刀的人(兵);袁绍口气硬也是因为有实力,家族“四世三公”的名号可不是白给的,门生故吏满天下,谁敢惹?

双方虽然表面上都很强势,但其实都有点儿心虚:董卓虽然很生猛,但初来乍到,地皮还没踩热,猛然间还不敢对高干子弟袁绍贸然动手;袁绍虽然硬气了一回,但他的支持者大都是文人,是一群刀子都拿不稳、杀鸡都没胆儿的读书人。在大刀、长矛面前,什么样的关系都是扯淡。更重要的是袁绍激动归激动,义愤归义愤,却没有与董卓死磕的决心。所以,回到家以后,等激动的劲儿一过,袁绍发憷了:与董卓合作,恐怕会死得很难看;不与他合作,恐怕会死得更难看。无论哪种,都是完蛋。看来京师绝非久留之地,袁绍可不敢与狼共舞,所以他想到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潜逃。

当晚,他把皇帝授予他的印信、符节挂在城门上,然后溜之大吉。不久,他的弟弟袁术也嗅到了危险的气味,也跟着脚底抹油,一走了之。惹不起,咱躲得起,董卓你自己慢慢玩儿吧,恕不奉陪。

董卓一听袁氏兄弟偷偷溜了,不由得勃然大怒:“他妈的,没经老子同意,你们胆敢旷工?”董卓生气归生气,但后果不仅不严重,甚至变成了喜剧——他封袁绍做了渤海太守,袁术做了后将军。

不要以为董卓脑子出毛病了,这么做当然不是他的本意。他原本想把袁绍作为A级通缉犯进行通缉的,但心腹周毖、伍琼在一旁劝道:“冲动是魔鬼,与其逼他造反,倒不如给他一块糖,先安抚他一下,免得他闹腾,这比什么都强。”董卓一想也是,这小子跑得比兔子还快,想干也干不掉了。万一逼急了,造起反来可不好收拾,还不如送个顺水人情。

董卓以为这样做就能获得反对者的认同,但他错了,袁绍只是浮出水面的反对派,而沉默的大多数是不能收买的,也是收买不完的。但董卓并不在意这些,他不会因为别人反对就放弃自己的想法的。

少了你们,老子就不开张了吗?少了你们,老子就没办法了吗?一切按既定的方针办!于是,中平六年八月三十日,董卓召集文武百官举行了第二次会议。

第一次会议因为有人反对,他很生气,差点儿杀人。这一次,他希望大家识相一点,配合一点,免得得他生气,在会场上杀人毕竟影响不好。会议一开始,董卓还是老调重弹,直奔主题:“先帝(刘宏)说过,刘辩呆头呆脑的,轻佻无威仪,不配当皇帝。而陈留王刘协聪明睿智,可以作为我们心目中的理想人选。”

惊愕万分的各位与会代表还没来得及踊跃发言讨论,举手表决,董卓就直截了当宣布会议的表决结果:废黜刘辩,刘协即位。就这么定了,谁敢反对,军法从事!

最有实力的袁绍缺席了,谁敢投反对票?毕竟枪杆子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换就换吧,只要能保住自己的饭碗就行。想到这一点,大多数人都沉默了。

大多数与会代表的表现是令董卓满意的,但也有极个别人自不量力,偏要鸡蛋碰石头,这个人就是卢植。

卢植只是一个小小的国务秘书(尚书),当时全国上下都知道董卓已经成为国家的后台大老板,他一个小小的秘书和老板作对能有什么好果子吃?但卢植并不这么看。在他眼里,只有皇帝才是老板,董卓再大,也和自己一样是皇帝的打工仔,他凭什么搞家长制、一言堂?

人民群众都不发言,就你敢和我抬杠,想出风头,想死是不是?卢植不想死,但一定要抬杠。这就是知识分子的臭脾气——认死理。

董卓有权了,人也牛气了,脾气也上去了,于是董卓想杀人。现在他大权在握,已经可以杀掉任何敢于反对他的人,包括皇帝!

眼看新的流血事件即将发生,一个人出面及时阻止了,这个人就是蔡邕。

蔡邕,东汉著名的文学家,他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汉灵帝时,曾因得罪宦官被发配边疆巩固国防。遇到大赦后,又因为得罪宦官,再次浪迹江湖。就在他打算当一辈子黑户的时候,董卓进京了。

董卓进京,对大多数人而言是灾难,但对蔡邕而言却未必。蔡邕是社会知名人士,董卓很欣赏他,非要请他出来做官不可,而且是真心的。蔡邕也知道董卓的大名,知道他不是一个好伺候的主儿。既然惹不起,那只有躲了,所以,他声称有病,不去应招。董卓见状,托人带话给他:“敢不买我的账,我杀你全家。”董卓浑身上下几乎没有一个闪光点,但有一点除外,就是说话算数,当然也包括杀人。

蔡邕这才明白,这回是惹不起也躲不起了,那就勉为其难去吧。蔡邕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了洛阳,在去洛阳的路上,他心里为自己的未来设想了多种结果,但令他没想到的是,迎接他的居然是升官!

这世上能让董卓佩服的人很少,但蔡邕绝对算其中之一。蔡邕到达洛阳后,先是当上了太学的校长(祭酒),接着被任命为监察官(侍御史)。在当上监察官不久,他又被提升为诉讼监察官(治书侍御史),随后又被提拔为国务秘书(尚书)。升官如此迅速,简直就是做直升机嘛。

这还不算完,蔡邕最后又被升任为侍中。侍中是皇帝的高级顾问,享受副部级待遇(比二千石),平时紧跟在皇帝身边,有事儿帮着皇帝出谋划策,没事儿跑跑腿,传达一下中央文件(圣旨),工作实在很轻松。

那时的政府工作流程大体是这样的:尚书台决定国家大事,尚书起草政府文件,而侍中、中常侍就负责跑腿,上传下达。这些能够天天在皇帝身边转悠的自然是皇帝的亲信大臣。那时候,就算你位居三公九卿也不一定有他们威风。还要交代一下的是,到了晋朝以后,侍中成为皇帝对亲信大臣的一种加官,凡事拥有此头衔的人,职权都和宰相差不多。总之,侍中的工作很清闲,但地位很崇高。

自己很欣赏的蔡邕出面为卢植求情,董卓自然要买账,但怒气未消的他还是毫不客气地免了卢植的官。

相对于卢植的不识相,另一个高级领导干部袁隗却很乖,当董卓向他征求意见时,他当即识趣地表示没意见。没意见就是完全拥护(当然,反对也是无效的)。还是那句话,只要工资不变,职位不变,福利待遇不变,换个老板算什么呢?给谁打工还不一样!

既然大家都没意见,事情就这么定了!第二天,即中平六年九月初一,董卓主持召开了第三次会议。

第一次会议,袁绍反对,被挤出京城;第二次会议,卢植反对,卢植“下课”;第三次会议,没人反对,所以皇帝“下课”。

小皇帝刘辩被允许列席参加此次会议,参加旁听。一般的列席人员虽然没有表决权,但有发言权,而刘辩这个列席人员什么权利都没有,他只需要知道会议的最终结果:即日起,自己的皇帝身份已经被正式废黜。

刘辩被废后,被贬为弘农王,而他的弟弟刘协接替他成为东汉的最后一任皇帝,也就是后人常说的汉献帝。当然,这个名号是后来的魏明帝给刘协的谥号,“献”字的大体意思是聪明睿哲。在他眼里,汉献帝把祖宗基业贡献给自己,就是所谓的聪明睿智。

对于董卓废黜刘辩的原因,真是众说纷纭。有人说:“刘辩既然不如刘协聪明,干吗要废掉他,留一个智商低一点的皇帝不是更好吗?”

许多人不理解,其实是因为对历史没有做深入分析。这里有个问题需要首先搞明白:刘辩傻吗?许多人相信刘辩傻,主要根据来自于董卓之口,而且汉灵帝也说过类似的话。

其实,董卓的话是不作数的。董卓对刘辩和刘协的印象完全来自在邙山接驾时的初次接触:刘辩大概因宫廷里的流血冲突惊吓过度,表现失常,而刘协却镇定自若。其实,国家发生那么大的事情,一个14岁的未成年人被吓着属于正常反应,只和胆量有关,但与智商无关。刘协没被吓着,只能说明他胆子大一点,表达能力强一点,仅此而已。至于汉灵帝说刘辩轻佻无威仪,不够帝王资格,那是因为他讨厌何太后,不想让嫡长子刘辩继位才故意这么说的。正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仇人眼里出妖怪”。

自古以来,话语权一向是掌握在胜利者的手里的,我说你傻你就傻,你聪明也是傻;我说你聪明你就聪明,你傻也是聪明。所以,刘辩不傻,甚至也未必比弟弟弱,那么董卓为啥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废掉刘辩呢?

仔细分析一下,我认为关键因素有两个:第一个是年龄问题,刘辩毕竟比弟弟刘协大5岁,马上就要成年了,如果不把他拉下来,这大欺小的游戏就玩不长了。第二个原因,也是最关键的原因,朝廷里拥护刘辩的大臣是多数,他的群众基础太深厚,所以,等他长大以后要想再控制他就是个世界性难题了,闹不好,自己的脑袋就得搬家;而刘协才9岁,拥有年龄优势不说,在朝廷里也没有任何根基,如果立他当皇帝,那就意味着自己掌权的阻力会小很多,再不济自己在朝廷里至少还可以多混几年。另外,董卓还想通过这件事向大家证明:他可以在任何时候,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全天下都是我董卓说了算!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刘辩被废了,作为刘辩母亲的何太后日子也跟着不好过了,因为在董卓看来,如果何太后暗中联络大臣来对付自己,那就麻烦了。董卓想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真正的法子只有一个,就是让她消失。

九月初三,董卓开始动手了。他先是毒死何太后,接着杀死了何太后的母亲舞阳君。事实证明,董卓虽然粗犷,但在排查安全隐患方面是很仔细的,活人跑不脱不说,连死人也要秋后算账,绝不放过。比如何进的弟弟何苗因为勾结宦官,也被人从棺材里拉出来,重新剁了几刀。想盖棺定论,地下安息,没那么容易。早知道如此,争权夺利干什么?

皇帝也废了,太后也给杀了,接下来董卓要做的事就是解决人事问题。原来,董卓是个喜新厌旧的人,他先是做了司空,等玩厌了,又换成太尉。不久,他又觉得当三公实在没啥意思,索性给自己封了个东汉没有的官儿——相国。所谓相国,就是丞相了。可别以为他这么做是心血来潮,经过他这么一变,等于对政府来了一次彻底的机构改革。

在西汉,三公当于现在的内阁,包括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其中,丞相是政府总理,是有实权的。但到了东汉,三公的称呼有所改变,换成了太尉、司空和司徒,虽然他们也享受丞相待遇,但实际上却是徒有虚名,真正的实权落入了尚书台手里。到了汉桓帝、汉灵帝时期,实权又落入了宦官手里,尚书台也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这时董卓把消失多年的老古董——相国重新搬到前台,不是说他有多么浓厚的怀旧情结,而是他想借此宣布:从现在起,帝国重新恢复了丞相主政的传统,而我董卓已经是帝国的实际统治者了。

实际上,通过此次人事洗牌,整个东汉政府几乎完全受制于董卓:不仅皇帝的废立、朝臣的任免他说了算,连重大政策的制定也是他说了算。除此之外,他这个相国还享受了一些其他大臣没有的三种礼遇:赞拜不名、入朝不趋以及剑履上殿。

同类推荐
  • 我们家

    我们家

    《我们家》是颜歌迄今最令读者惊喜的长篇小说力作,2012年9月在《收获》杂志以《段逸兴的一家》之名压轴刊发时即引发强烈关注。这是一个疯病病人康复后讲述的故事,具有着异乎寻常的阅读快感。在这部从第一页就让人发笑、笑到最后禁不住酸楚的小说中,围绕着给奶奶过八十大寿,颜歌以“我爸爸”为主角,以现在时和过去时交缠的叙述方式,对“我们家”三代人六十年不宜为外人道的奇葩家事轻巧“曝光”,与此同时,“平乐镇人”在时代变迁中活色生香的麻辣生活也被连皮带骨地定格下来,而这恰恰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度必被留下的存照……
  • 浮生六梦

    浮生六梦

    被渲染被撕裂的恶魔之恋,因为难以企及所以宁愿玷污的惊世骇俗,在万恶之主掌控下蹂躏着纯白灵魂匍匐殒灭的,我的天使。
  • 星际铁拳

    星际铁拳

    这个世界上有一颗远离地球很远的星球,它叫:寂静五号行星。他也繁衍了各种生物,生机勃勃。茫茫宇宙,意外在这颗小小的星球爆发蔓延,余风和叶博士被逼迫到外太空,救生舱需要保存动力,不能规避任何危险,到不了地球,无法与人类联盟,余风带着铁拳的力量,走向了拯救星球的伟大使命中。他能成功吗?还能回去吗?
  • 把式

    把式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辛亥风云路

    辛亥风云路

    《辛亥风云路》是为纪念辛亥革命胜利100周年而创作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本书是一部第一次正面描写四川保路运动的历史小说,其历史背景为1900-1911年辛亥革命运动期间,发生在四川地区的保路运动。小说的主要内容为:保路运动期间,革命党人、广大劳苦大众与四川清军的斗争、成都少城满蒙人民与汉人之间的和解。塑造了代表保守势力的,人称“赵屠夫”的四川总督赵尔丰,代表开明中立势力的少城守将戴坤戴勒父子,代表进步势力的蒙族革命党人公孙树、进步人士蒲殿俊、罗纶等众多人物形象,同时,书中还穿插了身世可怜的戏女玉珊、飞扬跋扈的钰格格与戴勒、罗纶之间复杂的感情关系。
热门推荐
  • 姑娘跟我回天庭吧

    姑娘跟我回天庭吧

    天庭遭受大难,他奉命来到人间,寻找救世主;她不过一个大学生从未想过什么救世主,只想过着平凡的生活,找一个真心爱的人简简单单过一辈子。可命运的纠缠,使她不得不承认。他(她)们将何去何从
  • 凤浴九天

    凤浴九天

    她?一个清冷的腹黑现代世界ON.1的杀手南宫黎冰(代号邪尊)一觉醒来发现自己传越了。貌似还是一个刚出生的小娃娃!不管怎样,上一世,我未能有亲情,这一世,我必要守护好。不管是谁!若要伤他们!便要你好看!她是南宫家上上下下的小公主。灵术、炼器、炼丹、召唤兽?这还不简单??银色长发––毒小仙,墨蓝色长发––南宫黎冰?这不都是我吗?(心中吐槽:银紫环真好用耶!可以变成前世的发色!嘿嘿,这些家伙真笨!)
  • 金志国管理日志

    金志国管理日志

    本书用“日志”的形式,从价值观、企业文化、战略转型、国际化等不同角度,对中国商业领袖代表金志国的精彩思想进行解读,并做了翔实的背景分析,同时配有实战性的行动指南,相信对众多读者和企业家都是难得的借鉴和启迪。
  • 菊与刀

    菊与刀

    本书讲述了日本人性格和日本文化。二战后期,日本败局已定,美国对是否进攻日本本土、是否投放原子弹和占领日本后是否保留天皇,无法做出决断。因此委托著名女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通过对日本的研究提供对日本政策的依据。
  • 校花韵事

    校花韵事

    乡下丫头靠实力,富家千金靠经济。可这样的潜规则却被一个乡下丫头柳萱所打破,她对自己儿时的玩伴富少叶梓一见钟情,殊不知如今的叶梓已是一位富家少爷。一个村姑、一个富少,阴差阳错中一错再错。村姑柳萱会是现代版的灰姑娘吗?
  • 屠基达自传

    屠基达自传

    《屠基达自传》汇集了大量由屠基达本人亲自撰写的珍贵文稿,其中包括了许多值得借鉴的历史资料、回忆、纪念文字等,内容丰富、精彩,情感真挚动人。从叙述的内容中,我们不但可以认识屠基达,认识中国的一位歼击机设计师,还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到新中国航空工业艰难曲折、不断前进的发展历程。 这对我们今天从事和关注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人们来说,无疑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 医圣在都市

    医圣在都市

    集小说之精华绝对是一部很好看的都市精品著作
  • 守护甜心之夏末琉璃

    守护甜心之夏末琉璃

    《夏末琉璃》已完结|后半篇为《祭血冥爱》.当一切尽数归零,我们重新开始.血之祭奠,生死之恋.时空的突然错乱,世界即将面临毁灭的危机!传说中的救世主究竟是谁,这一场阴谋又究竟是谁策划……《守护甜心之祭血冥爱》与你相约,2月2日,不见不散.
  • 挞虏纪事

    挞虏纪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仙城之王

    仙城之王

    他从一座最弱小的仙村起步,手握神秘上古秘宝——古画卷轴。可在古画仙村里面种仙草、养仙兽,拥有百倍加速生长之效。他带领仙民,将众界亿万人妖灵鬼都踩在脚下,成为万众臣服的仙城之王。---本书对原仙侠题材进行一次深度创新,打造一个全新的“仙城流”,最经典的仙侠题材,最潮流的仙城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