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98300000013

第13章 悟法传衣(13)

佛性本来具足,不管是谁,乃至蚂蚁、蟑螂等蜎飞蠕动之类都有佛性,不同的是,由于人懂得修行,所以会让它显现出来,至于蟑螂、蚂蚁就不可能了。问题在于显出来以后,它会变成一个“教”,这个教,是不是先圣一个个相传下来的?我们发现未必喔!从释迦牟尼佛传到达摩祖师,然后再传至惠能,惠能以下的弟子,历经宋、明,都还可以找到法脉的传承。但看近代两位大德,虚云老和尚及来果禅师,谁跟他们相传?没有啊!惠能由谁传给他的?他自己已然具备了条件,只不过经人一点,便即开悟,他只是再获弘忍大师的印证而已,所以依旧是自证自得。所谓传法灌顶不是说某人帮你摸摸头,然后就经由手透入头盖骨,灌入头里面,然后就得了。不是这种传法!

“教”,有可能讲出来,但说出之后,不见得接受到。听到,只是耳朵听到,心有没有听到呢?未必!因为是用耳朵的识性而非用根性来接收,故无法与心相连。欲与心相连,就必须用根性,用识性徒劳无功,无法明心见性。这不容易啊!

有位同修由郊区搬到市中心,想把家里十件式的大沙发换成小沙发,因此低价出售。大沙发还很新,五六万买的,现在两万块就要出清,有位朋友很高兴买了下来。他付清款项,便把十件沙发全部从十楼搬到楼下。由于事先没讲清楚,所以搬家公司派来的小发财车只能先搬四件。那位朋友先跟发财车回去,再转回来要搬第二趟时,只剩二件,其他四件不见了,询问卖主和管理员,都说不清楚,因为他也未曾托人看管。看吧,你付出那个钱没错,但所得到的不尽然是全部,这一收一付之间不一样了。

我们买东西也是这样,东西定价一百,你付一百给老板,老板实际上只收到九十五元,因为有百分之五是消费税。这规定的百分之五的税,说实在很便宜。

要契应众生的根器很不容易。众生根器如何呢?以世间法来看,高中生、大学生、硕士、博士等程度各异,有的才刚出社会,有的饱经历练,程度完全迥异,怎可能所接受到的都一致无误呢?所以今天这一会,大家能聚在一起已然很不简单,而在这个法义当中,能否淬取精华并加以吸收,那便由诸众生的善根而定了。

因此,“教”虽是这么弘,但不见得人人都能如此得。“教是先圣所传”这句话没错,但“不是惠能自智”,那就未必。一定是惠能自智,惠能才能够获得。假如是先圣所传而不是自己有那个智慧,那所传就一定得到吗?不见得!不然,我现在传出去,大家所得到的应该都一样罢,但事实上大家所得的都不一样,好比一阵雨下来,各种草木所吸收到的水分也都不同。所以教有所传,法有所得,这绝对跟我们本身的智慧有关。

然而这地方为什么讲“不是惠能自智”呢?因为这里是说明顿教的原因,教之相传非我个人的问题,是先圣所传;但“教”所指的那个标的、必须我们契入的部分,一定是靠我们本身的智慧善根才有办法契入。这是两个部分:我所讲的这个部分,是先圣所传没错,过去所证的跟现在我所证的,以及未来所证的应该一样,而这是先圣所传没错,但另一方面,我把所证的部分弘传下去,你若无善根智慧,亦是无法接受、证得的。大雨普覆三千大千世界,能润泽一切众生,但不润无根之草,大雨虽大,对无根之草不起作用,所以要有本身的智慧。以上所说的两个部分,一定要分清楚。

“愿闻先圣教者”,现在若想听闻先圣所传的顿教,有个工作要做,“各令净心,闻了各自除疑,如先世圣人无别。”你要先能够净心,然后必须各自除疑,将本身的疑惑除掉,这样就能与先世圣人没有差别,然后才能契入。

能够净心、能够除疑,这是成就的根本,现在就来谈这两个问题。

净心,何谓净心?又如何净心?假如对净心不能了解,那要除疑也不可能。此净心乃清净之心,这是中国人所特别强调的,但在印度则讲安静的心。安静的心跟清净的心有什么不同?你若是不会定义,这两者就绝对不同,事实上,清净的心与安静的心绝对一样。

安静的心,简单说,就是心不起作用,平静、安静嘛,但这不表示人死了或消极。安静的心是指趋向于静态,甚至可说是绝对的静态。在中国,老子、庄子、列子、文成子、广成子等等,都属这一类。老子的心静到极度平凡,他的目标在此,所以他那个平凡,自然变成我们凡人所谓的最不平凡。因为,大凡世间人总想做个最不平凡的人,然而最后这个不平凡却是最平凡,甚至最庸俗的;所有人都在追求不平凡,所以你那个不平凡岂不是太平凡了。而独独老子与众人追求的不同,唯有他追求平凡,那么这个平凡岂不是最不平凡的。你看看这差别。

每个人都自认是某一号人物,“我很了不起!”“我是……”一开口都是我如何又如何,这不是很庸俗吗?俗话说,商业气习太重,市侩气太重,便是这等人。可是话说回来,如果你刻意去做那种很平凡的,以突显自己的不平凡,如此这般造作,仍旧不出平凡一类、不脱庸俗一族。所以,那种修行人一旦出现,你马上觉得他怪里怪气,为什么?他会装模作样,想在大家都平凡的情况下,去做个不平凡的人。

庄子一如老子,取法自然,与天地交融,仿佛他不过是大地的一部分而已,是自然成就那种状况,很难从他那边看到什么特别的。他在这世间好比一幅画里面的一条虫,只是画面上一个应有的布局,很自然地存在那儿。所以他们在修法当中,有个基本前提,就是让自己不突出。

这个不突出有个特色。我们前面提过列子与其弟子的一个公案。有个人听说列子成就了,便跑去跟他学,可是才学没多久,就向列子问了十次问题。最后他一开口问,列子便一手打回去,不理他,这人觉得很窝囊,认为师父好像什么都不懂,问也不能问,于是离开了。哪知后来有人告诉他,列子很有成就,他想一想,心情释然后又跑回来。列子问他,为何离去复返?学生答道:“原先觉得,问你都不答,实在不是办法,决定不学了,后来想想,还是要跟你学,所以回来了。”列子道:“我原以为你是很洒脱的人,没想到这么没出息。”你看看,回头来的,也说他没出息。

列子把自己以前如何跟师父学的过程,告诉了学生。最初三年,他先当师父的侍者,一再地放下自己,心里不敢想是非,嘴里不敢论利害,如此过了三年,师父才瞪他一眼。这三年来,难道师父眼中都没有他的存在吗?然后逐渐地,列子才偶尔试一下,想想:“这样对不对?好不好?”偶有是非的念头,偶尔谈及利害之事,这样过了几年,师父才倒一杯水给他喝。到了第九年,列子才开始确定他心里所想的是非、嘴里所论的利害,都是对的。又过了几年,师父才让他一起同坐喝酒,从此以后,他与天地合一,与万物平等,确信“我的是非并非个人之是非,而是天地间的是非,我的利害亦非我个人的利害,乃天地之间的利害。”

各位,懂不懂这里面的意思?这就是佛法所说的,放下自己的身段、执著。最初三年,就是要这样,将自己的是非利害观念一再地放下,到了某种程度以后,才能试着去谈一下是非和利害来让师父印证,然后将近九年以后,甚至更久的时间,他讲的一切是非利害,才完全没有我执、没有自我。

现代人大不同了,为什么?他无法这样去训练,心静不下来,一看到境界,马上起是非利害的分别,善恶立判,根本静不下来。他的是非利害皆由“我”的立场出发来看,而那个看,叫世间的看,并非佛法修行所说的师父的看。师父这一瞪、一看,是慧眼,看你有无善根、有无破我执,有没有放下自我身段;佛法要领——破我执、破我见,我法二执二见能否全然放下,都在这个地方。

谈理时,我们总是头头是道,日常生活中若遇情境,执见就来了。总认为自己遇到的困难天大地大,别人都不了解你的委屈、愤慨。为什么这样?我执深重啊!你只是理上明白,并未真正契入,此即净心不得要领。心,要能完全平静下来,才能不起是非利害之心念,此时,那个清净之心与安静之心、平静之心,都一样。

佛法言清净,是指不分别、不执著、清净平等,亦即无是非、无利害——此一清净是否即是平静?故,真正的净心,不管是“净”或“静”,都一样,都必须做到毫无是非、毫无利害,打心眼儿里就没有那些观念,而不是因为学了佛才忍下来。净心,根本就毫无是非利害等种种观念,不管有无学佛皆然,老庄、列子等等道家大德,他们也都没学佛啊!

很多学佛人常讪笑别人“不究竟”,我看你多究竟?你那心根本是乌黑的,净也净不来,像台北街头乱鸣乱放的计程车,哪有清静可言?自诩佛法最殊胜、最了不起,却根本不明白人家道家成就已然到达了生脱死的境地。莫看人家是外道,外道亦能了生脱死,而你“内道”还不是没成就。所以不管静心或净心都好,要能体会真正的清净平等、不分别、不执著,不起是非利害善恶之念,亦即前述的不思善、不思恶,那便是净心。

先前提过,各位从这里走下去,若是忘了前面有个台阶,一脚踏空,会不会吓一跳,一阵迷茫?当你一阵迷茫,乃至“唉哟”一声喊出来时,那便是自我破除、无我显现了,你能不能当下抓住那个境界?这是个关键!我们其实有很多机会可以成就,漏失良机不外乎那两个原因:一是无知,你吓一跳,唉哟,好在脚没摔断;另一个是自我的意识流起作用,环顾左右,那么多人看我,自尊心立刻起,你急急找回自我,自我的意识将无我盖过,那个无我之境马上丢失掉了。

这个观念——净心,大家可以去体会,但一般人很难做到,白天妄想纷飞,晚上也不净心,还拼命做梦。有梦心就不净了!有谁能一个月都没有做梦的?有时你连做梦都不自知呢!过几天,突然觉得有个情境似曾相识,啊!原来梦过。我们都不乏这类经验,这表示心还不清净、不平静。真正的静心或净心没有这些,所以要好好去体会,若不知何谓净心,那么这顿教要怎么去悟呢?你悟不来!

净心能够发挥什么作用呢?你若没有经验,谈它何用?谈了,你也觉得像天方夜谭。心净下来以后,你过去无量劫以来的生生世世都能够现前,你相信吗?不但如此,连你在哪个国土,为何出生,是男是女,身高体重多少,叫什么名字,做什么事业,甚至连你那辈子跟谁打架,跟谁结恶缘,以致现在变成这个样子,都能一一了知。换句话说,对于过去无量劫以来所发生的事情,跟现在有关的,你都如观掌中纹,巨细靡遗,清清楚楚,对于未来无量劫以来,你会到哪里去……怎样又怎样,也是毫不含糊笼统。

真正的净心有这样的功用,到了这等境界,前面所开示的“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蕴之与界,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对你而言,就很简单了,因为这一切来龙去脉全都清清楚楚。那不是推理的,也不是单一的执著,而是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全然打开,亦即所谓全方位、全面性、全盘的了解。

净心若无那样大的功能,我们何苦学这些?净心,绝非静静坐在那儿,枯藤、老树、昏鸦,昏鸦站在枝头上,一动也不动,你静静坐着,成了昏人……不是这样哦!净心是清清楚楚的,在这个清楚当中,没有妄念,没有造作,不起心动念去造业。当你有了这种能力以后,就能够“闻了各自除疑”,能得先圣之教。

自己除疑,除哪些疑呢?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没必要的垃圾都可以除掉。什么是没有必要的垃圾?这可就难讲了,也不是说只有菩提道上的佛法才需要,其他都不,你若如此清高地误解,那我也没有办法,佛法不是讲这么清高的误解。除疑,即是除掉不必要的贪瞋痴。不必要的贪瞋痴就是疑,在修法中,有一些没必要的修法让你绕了一大圈,甚至只会让你绕出去而接不回来的,那都可以除掉。好多人有一种习惯,老是喜欢学特殊的、比较大的法,其实大头病的修法都是修出去而修不回来的,这都该除掉。有些人则是小心眼、心量小,执著于目前的需要,一直想克服眼前的困难,如身体上的一些小毛病、家庭的不如意或事业上的挫折等等。

各位,只要好好修学佛法,不管哪一法,了生脱死、出离三界这种大事都能办到,世间那些小玩意儿,又有何难,你只要不理它就好了。就像下午同学问的问题,好多都集中在事相上,事相乃由过去的因缘组合而来。譬如我很瘦,希望胖一点比较好看,便去修一个法,或是感觉太矮,看能不能修高一点。这是干嘛?像这类的想法都可以除掉,没必要嘛!你若真正有愿力,如实做功课,那么想胖一点或健康一点,好让事业更顺利,这部分自然便会达成。以出世间的愿力为前提,但愿心想事成,心有所求,世间事尽可成办,佛菩萨绝对满你的愿。倘若只求那种……那没有用!我们的心若真的放在所修学的菩提道上,世间法只要有所求,也都会满愿,不必刻意去求,这才是关键!否则都属多余的想法,没必要。

【智慧金言】

譬如《占察善恶业报经》里的占察木轮,或许大家听过学过,但真正学佛的人不用它。用它干嘛?世间法所求的那些,你若是好好修行,尽可满愿,何必再去执著这个呢?若就出世间法而言,既然我明白什么因得什么果,那把因做好就好了,何必去执著它呢?所以这占察木轮,顶多放着,想到就看一看摸一摸,那就可以了。你明白有那么一个方便法,若是有人碰到困难突然来访,因为他执著,想要有个答案,你既自命为菩萨,想代他解决一下,那可以。你带他拜忏,然后念佛,这时才占一下,如此罢了。他若不相信,叫他回去再拜忏念佛七天,然后再来替他占。这是方便教化众生,引导人家入佛门,可以!否则不必,因为那都是疑,修学当中绝非必要。

29.只缘心迷不能自悟

【原文】

师复告众曰: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吾今为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使汝等各得智慧。志心谛听,吾为汝说。

【释讲】

惠能再告诉大众,“善知识”,净土宗称“诸上上人”,这里用“善知识”,就有点像孔夫子所讲的“三人行必有吾师焉”,不管好人坏人,对我而言都是善知识,这很有意思,表现了惠能的智慧。

接下来,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来自有,人人一律平等,因为你迷,所以不能悟得,这时,需要靠大善知识示导见性。前面讲的“善知识”,包括了好人、坏人,而这地方讲的“大善知识”,则是指有修有证的人。注意喔!佛门中凡贯以“大”字,意义定然不同。换句话说,就是要有这样的大善知识,来表演给我们看,才能引导我们去见性。

同类推荐
  • 性格决定命运的24堂课

    性格决定命运的24堂课

    本书对人生性格做了精辟的分析和总结,告诉每一位读者,性格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命运。因为,性格决定了你的命运,所以,改变性格即改变命运!书中的每一课都是成功者的经验,创造者的智慧。相信您全面阅读、深刻领悟后,必将突破人生性格的局限,获取非凡的成功和无穷的财富。
  • 只要你不拒绝:学会去接受

    只要你不拒绝:学会去接受

    生活中,我们总是习惯了拒绝,在无意之中拒绝很多东西,而选择拒绝就意味着堵死了人生的条条大路,不去尝试,不去改变,只固守旧有的生活。《只要你不拒绝(学会去接受)》强调一种“不拒绝”的理念,旨在告诉读者只有面对失败、付出、改变、尝试、责任、宽容、理解、倾听等的时候,应以一种不拒绝的积极心态去应对,才能迎接希望的曙光。
  • 哈佛气质课

    哈佛气质课

    本书源于《哈佛管理世界》气质培训课,出自哈佛理大学、哈佛名人的气质培养理念,告诉你培养气质最重要的六要素:沉稳、细心、胆识、大度、坦诚、担当。案例丰富,每节辟有“哈佛气质课”板块,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非常实用。
  • 未来在磨砺中生辉(学生心理健康悦读)

    未来在磨砺中生辉(学生心理健康悦读)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宝剑的锋利和梅花的无比清香都是经过了很多的磨难才来的,所以一个人要取得成就,就要能吃苦,多锻炼,靠自己的努力来赢得美好的未来。为苗条过分投入、矛盾的青春期心理、跟自己的长相过不去……这些都是阻碍您通向美好未来的荆棘和峭壁,不要因此而惧怕,通过这些磨砺,您的未来会更加熠熠生辉。
  • 雨滴的声音

    雨滴的声音

    打开这本书,就像走进繁花似锦的灵性花园,你可以从容散步,看看禅师对弟子的开示,看看禅师与人的对话,看看禅师如何回答难以回答的问题,听听禅者浓缩毕生智慧体验的临终遗言,听听禅者被真理敲击心坎时精美莫名的感叹辞章……
热门推荐
  • 全职双花:天才小同桌

    全职双花:天才小同桌

    *全职高手同人*孙哲平×张佳乐*有私设*高中时期*欢乐向
  • 丑女夺夫记

    丑女夺夫记

    他外表帅气,内心闷骚狂热,她长相平凡,性格可爱善良还有点傻气。当极品男遇上平凡女结果就似火星撞地球,轰!听响。而他们则是人界穿越到异界的跨界之恋,爱的火花四溅。滋……十分好看。
  • 我的复写眼

    我的复写眼

    近视眼变复写眼,周恒的都市生活开始火了!
  • 武极乾坤变

    武极乾坤变

    这里没有绚丽的斗气。也没有霸气的武魂。只有淬炼身体达至极限,挣脱桎梏,破碎虚空,立于九天之上。乱世九州,强者如云,为你诠释神之所以为神,人之所以为人!
  • 魔音一曲:索你一世承诺

    魔音一曲:索你一世承诺

    【本文已完结,请放心阅读】某男窝在她耳边说:“不许你对着其他的男人笑。”“我爹爹和哥哥也不能吗”“不能”“女扮男装可以吗”“不能”每一个爱她的人都不会有好的结果,她的爱不会有好的归宿——这是世人认定给她的命。前一世她是天煞孤星命,注定是被亲人抛弃的,当再度醒来时,她是五王爷的爱女素羽郡主,而国师看她的第一眼就说她是天煞孤星命,她独自一人生活在凉寺。她卷入江湖纷争,国家战乱,她体会到阴谋和背叛。一曲魔音,是争夺,是爱恨,是江湖的无奈,是战争的噩耗。
  • 我必斩天

    我必斩天

    人,欺我贱我辱我轻我,徒奈我何;天,诛我灭我弑我毁我,我必斩天。天逆,我封天;天灭,我为天。这是流传在九天星海中,一个“人若灭我,我必屠人;天若灭我,我必斩天”的传说。
  • 冷妻归来,boss小心宠

    冷妻归来,boss小心宠

    她杀人如麻,冷若冰霜,却不小心在水下“强吻”了他,他目瞪口呆,那一夜辗转反侧。她被打伤,他枪指那人,“世上敢伤她的人,全都得死!”她被男人追,他狠话撂下,“谁敢追她,活腻味了?”她抱怨,“你烦不烦?我吃饭你管,睡觉你管,现在连杀个人你也要管?”他绅士微笑故装不懂,“老婆说什么?今晚七次,好啊!”
  • 捕神系列紫龙须

    捕神系列紫龙须

    情感使人强大,也能够令人变得脆弱,因情所伤的人往往会陷入黑暗的心渊,有些人能够自拔,却不愿跳出,且看盛极一时的神捕如何在善恶对错间挣扎。
  • 30几岁,决定男人的一生

    30几岁,决定男人的一生

    俗话说“三十而立”,30几岁的男人和女人正值人生的好时候,集精力、体力、经验和才智于一身,事业上也开始渐入佳境。然而,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30几岁的男人和女人需要面对来自家庭、事业、朋友、金钱、社会的多重责任和压力,却又往往力不从心。从生理上说,30几岁这个年龄段,人的身体机能和健康状况亦开始呈滑坡状态。本套书的编写即迎合了这个年龄段人群的需要,让读者善待自己的身体,倾听自己的心灵,做到未雨绸缪,今天的拼搏绝不能以透支未来的健康为代价!
  • 吸血鬼王子在大学

    吸血鬼王子在大学

    早在远古时期我们吸血鬼就和狼人们一起出现,狼人的数量并不亚于我们,狼人用他们强健的体格和变态的力气成为一个个国家的王牌士兵,而我们吸血鬼则是以敏捷的身手和带有强大攻击力的指甲变成被人们雇佣的杀手。因为庞大的利益关系,我们和狼人很不和睦,这才引发了这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