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98300000012

第12章 悟法传衣(12)

同样的,那个“我”被“自我”取代了,而我们错认“自我”即是“我”。各位,其实什么都真,唯有自我是假的,你信不信?衣服、名字、身体……都是真的,只有那个“自我”是假的。我认为有个“我”,而那个“我”才是假的。你去注意看看,那个“我”是什么?只是一个很抽象、虚幻、笼统的代表符号。

“真我”本身没有名字,我这个生命本质与你的生命本质没有不同,不仅相同,甚至可说是同一个。这点如果能够贯通,你想想看,我们在这里的所有境界,是否皆为“我心所现”?因为你我同一体啊!同样的,假如以我为主,各位即是我心所现,反之,以你为主,我们这边是否即是你心所现?这样的话,你的心跟我的心是否同一个心?

此心即“真我”,即“一真法界”。然而,我们却弄了一个藩篱,我就是我,你就是你,这一隔开,就成为世间了,而非出世间的真如了。所以在讲经验时,大家必须去感受。譬如谈到境界,各位试着不要用名词、形容词,只是认真体会、感受就好,不用指名道姓,一讲出那名和姓,便是自我的投射作用,用个假的来替代它。想要认识它的真,就不要投射;投射便是六、七、八意识的作用,这第一个。

第二个,刚才讲的是所证的境界,现在谈谈“能证的智慧”。能证的智慧是动词,这动词的意义,有时和文字上动词的意义不同。你必须去体会,那个动词是及物动词还是不及物动词?它是静态动词还是动态动词?动词也是要用感受的,你稍微去感受一下那种状况。我们常告诉各位,佛法是要用转的,是一种了解而已,把观念调整、校正过来,即是转,能转得过来,便是悟。

我们试着从“能证之智”,去谈动词的方面;从“所证之境”去了解、感受其存在,假如你能透过这个动词跟名词获得正确的认知,那么对于佛法,应可很快达到所谓“指授即无,唯论见性”。这是一种经验的传递,唯有透过感受,无法用别的方式逻辑推理而得。

生命怎么产生的?若用逻辑推理,最后一定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两人为何相爱?你不知其所以啊!“奇怪!那两人怎么爱得死去活来,有什么好爱的嘛!”“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单恋一枝花?”那都是你自己的逻辑推理,人家爱得如火如荼,干你何事?那些东西都无法论“为什么”,生命本质就是如此,它自然成长,而你必须自己去感受。

不信的话,各位女同学回去后,在家梳个发,做个造型,明天再来,一定人人不一样。你能够质问别人为什么吗?不为什么,只是个人内心的感受,有的人认为长发美、有的认为短发才美……那是个人感受的部分,旁人无法质疑。

这就是“唯论见性”,不谈经教的部分,所以惠能讲“不论禅定解脱”。禅定解脱都不谈了,更不谈娑婆极乐。“宗曰:何不论禅定解脱?”印宗就问了,为何不论呢?“谓曰: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讲得很清楚了喔!惠能说,禅定解脱是二法,不是佛法,那“娑婆是苦,极乐是乐”是不是二法?这里竟然连这个都否定掉了,会不会吓死人啊!其实,这里是说无为法,而不是讲有为法;他谈的是空宗的部分,不是性宗,所以性宗的那一套这里都不提。

佛教分两大宗派,一个空宗,一个性宗。空宗讲“破”,破自我,“无我”就显现;性宗讲“无我”,马上去寻求自性的妙用,自性的妙用能显扬,自我就消失了,这是两个方法。所以以空宗来论时,常常说到“不一不异、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它常用“双破法”,让你不执著,用“非空非有”,让你不执著于两边。性宗则都肯定“有”,有极乐世界,但你要去起“妙用”,否则就成了有为法。

先前谈到,极乐世界两百一十亿个佛国度当中,它的法门总包起来,修成极乐世界,那是华藏世界里最殊胜的一个佛国度。假如你认为有这么一个佛国度,我们都往生到那边去,那叫凡夫俗子;当你知道这一个成就是一个总持法门,透过此而入无为法,这个成就便相当的高。所以说往生极乐世界,即普贤行愿啊!不但上品上生,你的莲花座和阿弥陀佛一样大,你的生相庄严与阿弥陀佛没有不同,但崇尚净土的人又不相信了,你说遗憾不遗憾?

不可能有二法嘛,只有一法,所以极乐世界说,来生我国者,无有好丑,都是三十二相庄严、八十随形好,心境如漏尽比丘一般,这不是佛境界是什么?在这种状况下,生相、莲花、庄严,都跟佛完全一样,因此才可说到这边的人都可到一生补处菩萨,阿鞞跋致菩萨、不退转菩萨,都可以进入那个境界!所以你看看,我们所谈的这个部分,即性宗所讲的标准,一般人做不到,但空宗就比较容易,关键在此。

“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这地方强调,不二之法乃绝对的法。当然,站在佛教理论的立场,不讲绝对,一讲绝对,即有“定法可说”,但这里的“绝对”与那个定法却又不同。

印宗又问,佛法不二之法是什么呢?惠能说,你不是提到《涅槃经》吗?经上言“明见佛性”即佛法的不二之法。如《涅槃经》高贵德王菩萨问佛:这些犯了四重禁、五逆罪及一阐提的人,是不是断了善根,没有佛性呢?四重禁、五逆罪是佛门中最重的罪,杀佛、杀阿罗汉,或出佛身血、杀父杀母,都叫四重禁罪,再加上偷盗道场之物,即成五逆罪。“一阐提”是断了善根、毫无善根者,鬼见愁啊,坏事做尽的人,鬼见了都害怕。这些人是否都断了善根、毫无佛性呢?高贵德王菩萨这样问。

佛陀就回答:“善根有两种,一者是常,二者是无常,佛性则非常、非无常。”你看,这是双破!佛性不是常、无常的问题,所以不断,用双破来讲不断,名为不二。接着说:“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刚刚讲常、无常,现在讲善、不善。佛性不是善不善的问题。假如再加一个,佛性是净、是染,另外一个就“有一者净,二者不净,佛性非净非不净,是名不二”,你可以这样带进去体会。

“蕴之与界,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佛性。”蕴,是五蕴;界,是三界;五蕴三界,凡夫看来,它是两个,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便是佛性。“入不二门”,常常有人将“不二法门”解释为“就我这个法门最好,其他的法门都不好!”那根本是错误的解释啊!其实这里所讲的,才是真正的不二。

这例子一展开,我们就可明白佛法在讲什么,我们必须把此一境界再提一下。譬如,佛法常教我们清净,大家知道何谓清净?你的清净可能如神秀所说的,不使它惹尘埃就叫清净。虽说神秀这样尚未开悟,但如今普遍都把清净解释得跟神秀的说法一样,那种一尘不染的清净,就是神秀的解释,“不使惹尘埃”嘛!这是Low class(低层次)的清净,真正佛法的清净是“染净无二”,染净不对立的,不垢不净方为真清净啊!你若认为有一个清净、有一个不清净,因而执著在清净,那也是不对的啦!清净是不垢不净、非垢非净,亦垢亦净。换言之,在垢与净之间,心地不起分别(不是不分别喔!是不起分别),这才是真正的清净。能否体会这一点呢?

我们常举一个例子,某位非常虔诚、十善具足的人来到大雄宝殿,向佛菩萨请求加被。佛说:“一切满愿。”接着来了个魔王,也向佛菩萨请求加被,佛也说:“一切满愿。”佛不因其为魔王,而有所分别,否则就没资格当佛啦!从圆融义来看,佛看众生一律平等。然而佛说“一切满愿”,你就满愿了?若是如此,那佛跟上帝有何差别?电视剧可以演啦,甘露水一洒,大家都皆大欢喜回去,但事实上没那回事嘛!想要满愿,得自己做,种什么因,得什么果。若你种的是善因、行十善,当然善愿成满;若造十恶因,是不是也一切满愿啊?那当然!所以任何人求佛,他都让你满愿。你会想:“这佛也害死人了,他应该叫魔王不造恶业啊!”佛法已经讲清楚了,染净全收啊!自己去体会,这就是不二法。

不二法大家都知道,你到佛光山去,山门上也写入不二门,对不对?其实我们叫“山门”,进山门,北京城是五门而非三门,因为皇帝的宫阙乃是五门。那我们的山门呢?现在是写成“山”,其实是“三”个门,一个大门、两个小门。不二门,指这个部分。你看,清净的解释我们都弄不清楚了,况且佛法大海,从何摸得啊?不可思议喔!

印宗听完惠能的一番说明之后,说道:“某甲讲经,犹如瓦砾;仁者论义,犹如真金。”印宗赞叹得真好,到底是有学问的人。“某甲”指印宗自己,他自嘲讲经如瓦砾一般,称赞惠能论义犹如真金,不可思议。于是他为惠能剃了发,所以惠能此时才正式出家。惠能出家后,印宗就反过来拜其为师父。

【智慧金言】

一个人,能遇到这样的经验,实在是福德非常殊胜。今天我们能听到这段经文,过去生有没有不管,但来生来世一定有这个福报。为何在中国敢尊惠能所讲的这些东西为《坛经》,自有其道理啊!这是真正佛心的印证法门,心心相传的部分,所以称为法宝坛经啊!不容易啊,当然有它的道理。

28.成就的根本是净心除疑

【原文】

能于东山得法,辛苦受尽,命似悬丝,今日得与使君、官僚、僧尼、道俗同此一会,莫非累劫之因?亦是过去生中供养诸佛,同种善根,方始得闻如上顿教得法之因。教是先圣所传,不是惠能自智。愿闻先圣教者,各令净心,闻了各自除疑,如先世圣人无别。

【释讲】

上次谈到印宗听了惠能大师的开示后,欢喜合掌,非常赞叹,所以先替惠能剃度,惠能至此才正式出家。因此,不要以为还没出家就不能开悟喔,开悟并非出家人的专利,你在家也能开悟。

剃度以后,印宗反过来拜惠能为师。这虽属形式、仪式,但仪式也必须尊敬。我们在世间常常遇到这种情况:有些员工自以为比老板聪明能干,便轻视老板,那就不对了。你能有所表现,老板会视你为师,但真正的能力包括了涵养,不要讲话都从鼻子冒出来,要稍微懂得收敛。处事能力只是一部分,为人才是真正的能力,假如为人功夫不好,处事能力反会贻误一生,让你经常自叹怀才不遇。那些所谓能干的人之所以怀才不遇,多半由于为人失败。

佛门中很多这种情况,他求法认真,受人敬佩,但做人处世却很失败,讲话语无伦次,长幼无序,不懂礼让。这全因自负有能力,想学法而执著于自己的目标,为达目标而忘了别人的存在,通常出问题的关键在这里,而不是他犯了什么大过失。但也因为这一点,无法得到他人喜欢,处处碰壁,最后归咎自己业障深重。其实哪有什么业障深重?仅此一条罢了。看吧,这么小小一条就害了你!

我们的病通常不是什么大病,一般人最讨厌两种:第一是眼睛里掉进一粒细沙,那时候感觉如何?那不是病,但你会厌恶异常;第二是刺哽在喉咙内。这是病吗?不是啊!可是这时候你什么事儿也做不了。为人处世、谈吐、应对间的过失,就如这些小毛病,它会毁了我们的全部,却不自知啊!所以一再提醒诸位,为人处世一定要做好,不能油里油气,否则在整个菩提道的修学过程中,挫折感会很重,并非修法不能成,而是你根本悬空了。吾日三省吾身,大家要记得去充实,每天多多反省到这一点。

惠能得到印宗大师的恭敬并尊礼、拜其为师,便于菩提树下开东山法门。“东山法门”这四个字很常用。东林法门是东林法寺的净土宗,东山法门是惠能的禅宗,我们通常讲东山法门就是指这个部分。

当然,他所谓的“东山”是指由弘忍大师处得来,但此宗风之弘扬乃自他而始。东山法门另有一个法义的意涵,即修学从这里开始。山是突出、高耸之意;东边,太阳始出。所以你今天发心学佛,像高山一般突显,在芸芸众生当中凸显出来了;而东边表示才刚开始要学。

“能于东山得法,辛苦受尽,命似悬丝”,我惠能在东山这边得法,受尽种种苦难,曾经遭遇到种种挫折危险,“今日得与使君、官僚、僧尼道俗(指各种在场的人士)同此一会,莫非累劫之因”,这时候与各位相聚一堂,难道不是基于过去种种因缘吗?每个人都由无量因缘组成,无量因缘当中,能够聚会在一起,其中就有重重无尽的因缘,这都是我们过去生中所种的福德因缘;“亦是过去生中供养诸佛,同种善根,方始得闻如上顿教得法之因”,也是我们过去生中,供养诸佛,同种善根,才能听闻开示顿教得法之因。

惠能讲的这些,不按照经法的次序,完全是把经本里佛法的心要,佛陀的心,那个重点显出来,故称“顿教”。他得法的根本原因,其中有一点要跟各位谈谈。既是讲顿教,这里面还有几个字:“供养诸佛,同种善根”也强调过去生。现代修行人有两大通病:第一,学禅的人容易偏于狂慧,狂慧当中不愿供养诸佛、不愿拜佛,总认为木头刻的有什么好拜,我明心见性,根本不用拜佛。六祖特别说明,今有缘齐聚一堂,绝非概率碰在一起,完全是过去生中大家同种善根的共因所致,否则不可能相聚。

第二,不但有共同的因,且有共同“闻如上顿教得法之因”。虽然大家有相聚在这儿听经的因,但有的人坐在那里都在睡觉啊,有的还惦记着出门时锁门了没?他还有那个杂念来障道;还有的人来这里听:“唉哟,你讲的不是念佛法门,这又不能往生极乐世界。”这就只有坐在一起的因,而没有法的因。

有些人有当父母子女的因,但彼此不喜欢共处,好像独立个体。兄弟间有人跟双亲没话说,打电话问他怎么不回来:“好啦,我没空回去!”过两天寄个一万块回来,若是不打那个电话,他可能一整年都没寄半毛钱回家,他哪里明白其实是希望他回来看看老人家。为什么这样?有父子的因,但无父子的缘,所以他们当父子会不会吵架?有的会,有的不会,但那又是另外的因缘。父母生下他,等到稍微懂事后,就开始往外跑了。各位想想看有没有这种情况?

要相聚一堂,每个人的因缘都不同,会来此相聚,自有相聚在此的因缘,但彼此间的因缘,各个都不相同。

惠能在此提到“过去生中”,这我们无法否认,你若否认过去,便也否认未来,那是断见。它这里没有断见,看清楚了——供养诸佛,它教我们需要事修,而不仅理修而已。修禅的人很容易偏向理论上的修行,不愿意事务上的修行,只因他觉得那是迷信、不真实的,是笼络小老百姓的一个手段而已。可是,这里也提到要事修,这样才能得这个法,我们有此因缘,当然也要这样修了。

接着他说:“教是先圣所传,不是惠能自智。”教,指顿教,这是一句很关键的话。若单就文字上,解释为“顿教是古来祖师大德所传,不是惠能自己的智慧”,那就根本不了解佛法为何?倘若记载此句的人,也是作此解释,那么他也根本不懂得佛法。

【活学活用】

大家要知道,顿教本身的存在不是“谁传不传的问题”,它是“本来存在的”,我们能否悟得,就靠本身的训练,也就是过去生中供养诸佛,同种善根,才能够将此一顿教给显扬出来。换句话说,必须经过长久修行,才能够契入这个顿教法门。

这个顿教假如名为“东山法门”,那就要注意两个部分,你必须分清楚:法的本身是古今常然,过去、现在、未来皆如此,这里、他方世界、十方三世,它也是永恒不变;另一方面,让它显出来的部分,是要人去契入、去修而进入的,也就是说,借由修行让我们本来所具有的佛性,能够一下子全部显扬出来。

同类推荐
  • 精明人说话的150个小绝招

    精明人说话的150个小绝招

    一个人一生的成功与否,与这个人的口才有很大的关系。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口才,在气势上就可赢得人们的一份尊敬,就能赢得比别人多一份的机会。特别是那些语言精练而又伟大的演说家们,他们的一言一行甚至将决定着世界历史的进程。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想获得成功,不想碌碌无为地度过一生,好的口才就是人成功的辅助器,练好了,可以遨游于人际交往之间,左右逢源,游刃有余;练砸了,处处受人厌恶,明明是好心,到他那儿反成了恶意。
  • 小主意 赚大钱

    小主意 赚大钱

    本书内容包括:有“智”者事竟成、出奇制胜,财源滚滚来;抓来财富的灵感之手、发拼才会赢、策划为王等。
  • 名人对话在清华

    名人对话在清华

    书中介绍了一些著名学者,商界巨子,以及国际政要先后到清华大学的演讲。在这些演讲中,有针对时弊的政论,气宇轩昂;有严谨求实的学术论述,循循善诱;又有推陈出新的另类思维,语惊四座;也不乏促膝谈心般的思想感受,娓娓道来。
  • 让老板欣赏的白领秘书

    让老板欣赏的白领秘书

    本书全面解答了秘书工作中各种疑难问题,阐述了秘书的自我角色界定,与老板相处的艺术,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素质与形象等策略。
  • 薪满意足:优裕生活的33个薪资攻略

    薪满意足:优裕生活的33个薪资攻略

    薪资是一个敏感的区域,要想处理好这个问题最好找到一个最佳的时机,自然地切入进去,从而推动薪资谈判。与老板谈工资,不要吝啬提出你的要求,一定要敢于要求高工资,既让他了解你的想法,又有协商的空间。 我们应该知道老板喜欢什么样的人,然后尽力提升自己,成为老板高薪聘用的人。 我们工作的目的不是为了薪水,而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更多的快乐和更高的成就感,条件成熟时你可以考虑开创完全属于你自己的事业。 既要会工作,又要会享受生活,前提条件当然是要安排好你自己的薪水。如果你能领会和运用本书中的优裕生活的33个薪资攻略,你将拥有一个快乐充实幸福美满的人生!
热门推荐
  • 最强游戏分身

    最强游戏分身

    带着变异的单机版网络游戏来到平行现代世界,林云轩得到召唤游戏分身为其所用的能力!格斗士,魔法师,暗夜刺客,圣骑士,鬼剑士,神枪手众多游戏角色等待着他的召唤。炼金术师,人偶师,附魔师……诸多副职业等待着他的学习。流星陨落之刃,神圣千年之光,精灵之语……无数神兵利器等待着他的使用。更有千百种技能,千百种道具,静待林云轩的发掘!面对着分身带来的无限可能,林云轩发誓开展定要以一己之力!搅乱大地,改变整个世界!PS:新书《无敌神皇》已经上传,主角靠着异位面网络游戏在都市创圣域,建神选之军,立神国,纵横两界,请各位书友能够登录点击,推荐,收藏O(∩_∩)O
  • 三国潘龙传

    三国潘龙传

    一觉醒来,阿星发现自己床边站着一位身披铠甲的猥琐男,此人竟然是三国中“逗名鼎鼎”的上将潘凤。而悲剧的阿星则变成了潘凤的废物弟弟潘龙,此时离汜水关之战潘凤丧命只有三月之期,阿星究竟该如何做才能从猛将华雄手下保住自己这个哥哥的人头呢?随着阿星的到来,三国的历史也已经悄无声息地发生了改变,诸葛、司马、郭嘉、赵云、吕布、周瑜等等奇人异士纷纷登场,历史的大潮滚滚向前,驶向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方向……
  • 超级吞食

    超级吞食

    吴还,一个游离在繁华世界边缘,被“吃”控制着一切的奇怪青年。本以为就要这样浑浑噩噩的活下去,世界却突然崩溃了!身体一次次变异,而吴还唯一强大起来的依仗,竟是一直困扰着自己的“吃”的能力。“饿了,就吃!”“不饿?想着法的弄饿了也要吃!”“兽可以吃,人也可以吃!咱不挑食!”秉持着这样绝对不变的信念,吃遍世界,吃掉末世,让食物们闻风散胆!========
  • 皇家童养媳

    皇家童养媳

    睿智高深的太后,才女出身的皇后,英明神武的皇帝,还有,一群美貌聪慧的后妃……嗯,原则上来说,这些其实都不关苏如绘的事,毕竟,她的目标不是嫁给皇帝。好吧,被选进宫名义上陪侍太后的苏四小姐,你的责任,是勾引到太子,成为未来的皇后或皇妃!
  • 极地精灵的呢喃

    极地精灵的呢喃

    在动物界,人们经常用“朝生暮死”的蜉蝣来比喻生命的短暂与易逝。因此,野生动物从不“迷惘”,也不会“抱怨”.只会按照自然的安排去走完自己的生命历程,它们的终极目标只有一个一一使自己的基因更好地传承下去。在这一目标的推动下,动物们充分利用了自己的“天赋异禀”,并逐步进化成了异彩纷呈的生命特质。由此,我们才能看到那令人叹为观止的各种“武器”、本领、习性、繁殖策略等。
  • 风云再起

    风云再起

    江湖在纷争之中逐渐形成了黑龙帮,岳阳第一楼,与狮子山庄鼎足而立之势,自五年前洞庭湖一战后,三大势力逐渐退守一方,再无纷争,然而表面上看起来风平浪静的江湖,实则早已经波涛汹涌,风云再起……
  • 黎明战争

    黎明战争

    解放初期,老井村在一棵百年大树下挖出九口棺材,鬼事不断。二十多年后,一条金鲤引发的离奇命案,揭开一层层远古的神秘面纱。人皮狐尸,青衣婴胎,千年不灭的骨虫,摄人心魂的面具,还有什么古怪的东西?湘西凤凰神树,秦岭地下天宫,昆仑青铜古门,究竟埋葬着什么?噬人精髓的蛊虫,诡异的无头怪物,危险步步袭来!与天博弈的惊天棋局,旷世震惊的地下暗流,苍茫大地上,巨龙开始浮现!
  • 会跳舞的血骷髅:尘封里的密室

    会跳舞的血骷髅:尘封里的密室

    《尘封的密室》这是传闻中的闹鬼学校,有一个会跳舞的血骷髅出现在解剖实验室里:校长整日被幽灵追踪;地下室的玻璃窗上出现鬼脸;守夜人竟然是一位“死”去多年的将军……三剑客介入调查。惊讶地发现。这栋“鬼楼”里居然隐匿着一个恐怖组织……《友谊协会里的陷阱》欧阳先生被任命为友谊协会的副会长。自此,好运从天而降,大额的钱财与礼品向他扑来。可他却高兴不起来。协会办公室虽然设在他的家里,却从不允许他参加会议;总有大箱子在他眼皮底下抬进抬出。却从不让他碰一下;协会里的富翁粗暴无礼,满身火药的怪昧儿……三剑客本以为这是一场掘地盗窃案,却挖出了更大的机密……
  • 重生—腹黑千金值万金

    重生—腹黑千金值万金

    赌王?她顾绾绾就是赌的祖宗,就是赌王也要给我乖乖趴下!黑道?她顾绾绾建立世界最大的黑暗势力,玩的就是黑吃黑!权利?她顾绾绾乃是顾家小姐,再嚣张的衙内也要恭恭敬敬!既然上天让她重来一次,那她将不再让人生有一点遗憾!恣意妄为,潇洒一世,她将站在那世界的巅峰,让所有人都知道她的名字!
  • 恶弟的“强宠”

    恶弟的“强宠”

    那年,她十六岁,他十五岁!他爱她,一心只想得到她。她只为他的将来作打算,从未问过自己的心在哪里?那年,她伤透了他的心,他心灰意冷,当她追到崖边,他早已不在!十年后,他是皇,她是奴!他们再度相逢又会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