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8700000014

第14章 4 伦敦之谜

第三章4 伦敦之谜

十六岁的林徽因第一次见徐志摩的时候,对方高高瘦瘦的身材,戴着一副黑边的玳瑁眼镜,嘴角是温柔敦厚的微笑,她差点儿脱口叫“叔叔”。事实上,那一年他24岁,只比她大八岁,但是他却已经是一个3岁男孩的爹爹,看起来老成不少。

每天下午4点,是林家的下午茶时间。这是英国式的生活方式,也是林家祖上的习俗。英国人嗜茶,有300年历史,英文里茶叶的发音,在19世纪中叶即按其故乡福建语发音叫做tea。林家的下午茶,是完全英国式的,茶壶却是传统的中国帽筒式,壶上加一棉套,用来保温,棉套做成穿长裙少女的样式。

林长民聚会的时候,林徽因和小时候一样,再次担任了女主人的职责。她给客人沏茶,准备点心,陪客人聊天,有时候,也会代父亲接送客人。

客人们在客厅高谈阔论的时候,林徽因轻盈的身影会不时出现,恰到好处地续上茶水,端来热气腾腾的点心,极少数时候,她会好奇地插上几句话。在这个男性的世界里,她不是主角,而是点缀,但是又是那么必不可少——特别是对于徐志摩来说。

徐志摩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从什么开始,自己在林家,对女儿的关注远远超出了父亲。

是女儿那婀娜的身姿?如花的笑靥?那银铃般的声音?那纯真率性的谈吐?都是,又都不是,确切点说,也许是她那星子般的双眸不经意间透露出的忧郁和寂寞吧。这忧郁和寂寞宛若春水的波纹,从女儿那灿烂的笑容里荡漾出来,转瞬即逝,别人看到的是一个未谙世事的小姑娘,徐志摩却懂得那忧郁的痕迹。

没有人比徐志摩更懂得忧郁的滋味。正如林徽因在别人眼中是春风得意的林家大小姐一样,徐志摩也是徐家唯一的少爷,金钱、地位、尊重,什么都不缺,他看起来是快活的、讨人喜欢的。

可是,真的什么都不缺吗?真的很快乐吗?

在求学路上,他并不是一个懒汉,他在美国麻省克拉克大学读过历史,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学过经济,为追随罗素学习政治,他不远万里来到伦敦,罗素却已经离开;父亲要他学习金融,但他并不确定那就是自己的路。至于爱情,他的眼界越开阔,知识越丰富,他就越失望,诗人放声讴歌的、文豪不辍描绘的、哲学家反复论证的,期待中的那种石破天惊的爱情,他视之如生命,却一直在跟他捉迷藏。多么讽刺啊,他已经是孩子的父亲了,但是却不曾品尝过爱情的滋味!家里的那个妻——张幼仪,那是徐家的标准好儿媳,和徐志摩却毫无关系,从新婚到现在,7年了,他一直不曾正眼看过这个“乡下土包子”。

现在,因了林徽因,一切都要结束了。徐志摩第一次体验到了爱情。体验到了什么叫“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什么叫望眼欲穿,什么叫魂牵梦绕。徐志摩就像变了一个人,他神采奕奕而又坐立不安,以前最重视的功课、学业都抛到了九霄云外,经常逃课,伦敦剑桥大学政治经济学院找导师拉斯基要人,拉斯基给校方回了短简:“我倒是不时见他的,却与读书事无关。”

一向勤奋的好学生徐志摩现在的生活当中只有三件事情:一是去林家。如果他没有在林家,那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在小理发店里理发,准备去林家;二是在收取或者阅读林家父女的信件。

24岁的青年男子徐志摩热烈地爱上了16岁的少女林徽因。每天下午4点,他早早地来到林家,在聚会中目光紧紧地追随着林徽因,林徽因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在他看来都宛若天籁。他寻找着各种借口在林家磨磨蹭蹭,使自己是最后一个离开林家的客人,那样,林家的大小姐就可以大大方方地送他一程。

多少个月色迷离的傍晚,他们在伦敦永不消逝的淡淡的雾气中穿行,他们最喜欢的去处是海德公园。整个伦敦的迷雾仿佛都是从海德公园生发出去的,这里的雾闪动着水色与橙黄的灯影,丝丝缕缕,烟一般从湖面升腾起来。它裹挟着淡淡的康乃馨的气味,宛若身旁少女的温馨。

因了这雾,周围的景色也都生动起来。

湖水在夜色中是看不清的,只能从清爽湿润的空气中去感受它,道旁蓬勃的菩提树和番红花有一种朦朦胧胧的温柔。菩提树的树冠撑起一面面硕大的伞,月光从伞盖中透露出来,斑斑点点抛洒在湖面上,湖水如同一张唱片,那些无声无字的歌飞扬出来。

对于那些漂洋过海,从大陆另一端来到这里的学子,这月光灯影下的湖畔,使海德公园更具一种别样的风情。那湖水的美,不止是油画般的异国情调,它的高贵和宁静又带有几分忧郁,犹如故国那淡远的箫声。

林徽因和徐志摩静静地在湖畔的石板路上漫步,远处尖顶教堂里晚祷的钟声,在他们身后幽远而苍凉地响起。那金属的声音是一种感召,总是让他们怀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那充满着爱又让人惆怅的所在。

他们走上海德公园长湖和九曲湖之间的一座小桥,这桥,是海德公园最精美的一座,在月光下迷离着一种舒心的氤氲。白衣白裙的金发少女三三两两,用长篙撑着小船从桥洞下穿过,也穿起一串青春烂漫的笑声。

徐志摩说:“我很想像英国姑娘一样,用篙撑起木船,穿过桥洞,在水中箭一样划行,可惜我试过几次,那些篙在我手里不听摆布,不是原地打转,就是没头没脑地往桥墩上撞。”

林徽因嫣然一笑,柔声说道:“那是她们熟悉了的缘故吧。还有,你可泄露了你的秘密——”林徽因转过头,狡黠地看着徐志摩。

徐志摩立即红了脸,顿住了脚步,紧张地说:“什么秘密?”他以为林徽因知道了他的心事。

“你的划水技术这么差,大家到湖中游览,可千万不要让你当船夫。”林徽因心无芥蒂地说。徐志摩提起的心顿时放了下来,但是随即又有些失望。林徽因知道自己的心事吗?她会不会接受我的爱呢?

他们缓缓地走着,不知不觉来到海德公园的东北端。徽因指着那个有绅士风度的演讲人问:“你知道‘演说角’吗?”

志摩说:“海德公园的出名并不在于它的花木扶疏、湖水清幽,而在于它有着一个世界著名的‘演说角’。英格兰人有公道、宽容和尊重个人自由的性格特征,‘演说角’就是它的代表。这个民族最自豪的是两百多年没有打过内战,有许多冲突,都通过政治渠道去解决。中国如果也能这样尊重个人自由,那么国人的命运早就改变了。”

他们在一起就是这样,徐志摩说的多,他谈自己的求学经历,谈政治理想,谈济慈、雪莱、拜伦和狄更斯……他有说不完的话,用不完的奇思妙想,林徽因大部分时候是忠实的听众,她饶有兴味地听他滔滔不绝,间或插上几句精妙的点评,推动着徐志摩更精彩的语句。这样的对话,对于说者和听者,都是精神的盛宴和享受。

终于有一天,徐志摩不再满足这样的精神交流了,不管她怎么想,不管她接受与否,他必须要对她坦白和倾诉,否则,他就要被巨大的激情冲垮了!

徐志摩颤抖着把那封炙热的信投进沙士顿小镇的邮筒,然后战战兢兢地等着回信。他等到的却是林长民的一封信:  志摩足下:长函敬悉,足下用情之烈,令人感悚,徽亦惶恐不知何以为答,并无丝豪(毫)mockery(嘲笑),想足下悮(误)解耳。星期日(十二月三日)午饭,盼君来谈,并约博生夫妇。友谊长葆,此意幸亮察。敬颂文安。弟长民顿首,十二月一日。徽音附候。 徐志摩一目十行地读完信,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又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父女二人没有决绝地拒绝他,斥责他,他们是懂他的。可是,她还是一个16岁的小姑娘,除了“惶恐”她还能怎样呢?也许是自己过于急躁了。

徐志摩的回信没有保存下来,以林长民第二天的回信推知,徐志摩暂时收起了灼热的情感。林长民第二天的回信是这样的:  得昨夕手书,循诵再三,感佩无已。感公精诚,佩公莹絜也。明日午餐,所约戚好,皆是可人,咸迟嘉宾,一沾文采,务乞惠临。虽云小聚,从此友谊当益加厚,亦人生一大福分,尚希珍重察之。敬复志摩足下。长民顿首十二月二日 这就是林长民、徐志摩与林徽因的情感“纠葛”,我们看到一个为情所困的徐志摩,看一个光明磊落的林长民,而林徽因呢?16岁在今天看来是懵懂无知,在当时却正是适婚年龄,她对于徐志摩的熊熊爱火,除了“感悚”与“惶恐”,还有其他的回应吗?她爱徐志摩吗?徐志摩离婚,跟她有直接的关联吗?

由于确凿的史料有限,这些问题就像伦敦的迷雾一样,影影绰绰,看不真切。百年之后,世人甚至学者为此分成两派,一派认为林徽因爱徐志摩,并且要求徐志摩必须在发妻张幼仪和自己之间做一个选择,直接导致徐离婚;另一派认为林徽因当时还是一个懵懂的女学生,从小在父亲对母亲的冷遇中长大,所以对徐志摩有好感但谈不上爱,更不至于让徐志摩离婚。

是耶,非耶?林徽因和徐志摩都已经随着伦敦的轻雾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旁人的评说,随他去吧。

同类推荐
  • 彭德怀兵法(一代名帅名将兵法)

    彭德怀兵法(一代名帅名将兵法)

    他的带兵哲学是与生俱来的他对战场的嗅觉也是他人所不具备的,他打胜仗的秘诀就是他对自己军队和敌人的了解和对战场的时刻把握。他的每一项部署每一次出兵都与战场的形势和客观事实密切相关,这是一个优秀的军事指挥家应该具备的素质。他--彭德怀 ,是每一格军人特别是军事指战员所学习的榜样, 是当代军人所必需了解和崇拜的将军。
  •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1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1

    本书共分为三卷,该书为第一卷,主要讲述了青年时期的苏东坡在政治、文学上的成就及其情感生活。在政治层面,苏东坡一心为民,体恤百姓,刚直不阿,为民谋福,是百姓眼里的“活菩萨”。在文学层面,他是中国古代不可多得的文化巨人,写了很多流传至今的诗词,其中许多成为千古绝唱,堪称空前绝后的一代奇才。在情感层面,苏东坡情路不畅,第一任妻子王弗聪慧过人,却早早离开人世;第二任妻子王闰之质朴贤淑,在苏东坡遭受排挤时,默默地照顾他。
  • 清朝那些人

    清朝那些人

    本书分帝王后妃宫廷人物、文臣武将、起义领袖人物、文化科技思想人物和社会民间人物四类。
  • 叶挺传奇

    叶挺传奇

    全书分26章,记录了北伐名将、新四军军长叶挺将军光辉战斗的一生。书后并有附录叶挺生平。
  • 安徒生(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安徒生(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中外名人传记:安徒生(1805-1875·青少版)》内容简介:安徒生认为:他自己的一生堪称是一部美丽动人的童话,情节曲折变幻,引入入胜。他永远怀着对远方的渴望,有着一颗永不停歇的驿动的心。他在广袤的大地上行走,踏歌人生。贫穷和孤独,繁华和绚丽.痛苦与泪水,收获与喜悦,误解与抛弃,接纳与回归,所有人生的酸甜苦辣,他都一一品尝。他留下的每一串脚印,他走过的每一个驿站,都值得人们久久回味。他给这个世界留下了取之不尽的宝藏。他耀眼的光芒,时刻照亮前行的人们。他留下的不仅是童话,更是他的理想,以及对理想的执着,他留下了闯劲,留下了勇敢,留下了毅力。他百折不回的坚毅脚步声,仍然在世界各地响起。
热门推荐
  • 黑喵

    黑喵

    这里,可不是瓦洛兰,这里是,卡拉迪亚!!!
  • 核墟城市

    核墟城市

    核战后一个相互掠夺和战争的世界,一个地下铁道求生的人类世界。变异的物种,异变的僵尸,生化战士来袭。人类面临的不仅仅是自身的毁灭和生存危机。为了后代,前一辈人倒下了,又一辈人站了出来,为了人类的未来,所有的人都必须要战斗,唯有战斗才有活下去的契机。
  • 我的妖孽学姐

    我的妖孽学姐

    他是一个少年,他的异能是雷电,他的武器是锤子,他的身世成谜。流氓恶霸视他如仇人,肉中刺。学姐学妹视他如恋人,掌上宝。师哥师弟视他如情敌,眼中钉。老师校长视他如祸害,杀无赦。请天下各路英雄,谁帮我们打死他。他就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狂霸酷炫吊炸天的史上最强高中生楚天
  • 校花是九尾狐

    校花是九尾狐

    妖本虚无,但鸟大了什么林子都可以飞,修炼到一定程度,妖就可以影响虚实两界。比如这只九尾狐,还有这位,呃...这只...呃,这个被九尾狐缠上的,非人非妖的雄性生物。自从和妖一块玩耍之后,整个人都不一样了。有诗为赞:一朝踏入虚实门,从此臂上能站人。乾坤在手日月旋,谁敢尿得比我远!好吧,想太多了……还是先想想怎么对付这狐狸精,还有那些不靠谱的小妖精吧。
  • 我们的生活不能没有植物:人与植物

    我们的生活不能没有植物:人与植物

    人类对于植物家族的依赖可能会超乎你的想象,从人类的每一次呼吸,到我们餐桌上的美食佳肴;从装点时尚世界的服装霓裳,到美化人们生活环境的花花草草,人们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着植物世界默默的馈赠。《青少年科普图书馆·我们的生活不能没有植物:人与植物》即介绍了植物在人类生活中的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 尸山肉海

    尸山肉海

    冷血大叔和天真萝莉的末世奇缘,为求生艰难前行,永不回头。
  • 诡面天后

    诡面天后

    这是一个看脸的世界,容貌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为了上位,娱乐圈的女明星们无所不用其极,整容早已经不是新鲜事儿了。2011年底二叔接待了一名刚刚出道的女明星,也让我见识了二叔帮人“改头换面”的能耐。从那之后我才明白,真正的易容术中蕴藏着难以窥测的深意,而且凶险异常。更可怕的是,那次“手术”之后,一系列变故接踵而来:皮肤上诡异的红斑、楼道里断断续续的脚步声、仓库中经久不灭的灯笼,还有碎了脑袋的尸体和阴魂不散的无脸男子,所有的一切,将我引入一段古老的传说之中……
  • 王爷的小妾

    王爷的小妾

    富裕家女,被迫嫁给王爷,策划与青梅竹马私奔。被父亲算计了,私奔没有成功。无奈嫁入王府,非但没有见到王爷,王府里面也显得冰冷凄清。有命案啊,而且似乎还和自己有关。凭借自己的聪明智慧,查明了真相,摆平了一切。却不想被委以重任,被派往前线协助王爷。成为了王爷的小妾,赵初夏的命运一波三折。
  • 玄阳天尊

    玄阳天尊

    “天下悠悠众口何以能尽数堵住,尽是一些道貌岸然的无胆鼠辈,当吾君临天下、主宰四合八荒之时,万物皆为刍狗,世间蝼蚁岂敢议论分毫?”面对天下人的非议,他如是说。
  • 甘肃金融年鉴

    甘肃金融年鉴

    本书是以年为期,记载甘肃金融事业发展里程的大型历史性、资料性工具书。自员怨怨猿年以来,它逐年系统汇辑各种经济、金融信息数据和史实资料,真实客观地反映甘肃金融改革和发展的进程、情况和变化,供广大经济界、金融界人士查阅、交流、借鉴,为深化金融改革和推动金融事业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