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8700000013

第13章 3 两个男人的“英伦之恋”

第三章3 两个男人的“英伦之恋”

爱这个女孩子的人真的来了,来得很快,爱得很久——是他的一辈子。

他叫徐志摩。原本是父亲林长民的朋友。

那时候,他还不是一个诗人,只是一个正在寻找自己的方向、不断转学的年轻学子。他出生在浙江海宁的富商家庭,其父徐申如经营多种产业,是当地商会会长。父亲希望儿子子承父业,于是送他去美国留学,为进入金融界打基础。

最初,徐志摩自己也雄心勃勃,想成为兼通经济的政治家,做一个中国的汉密尔顿,他留美时甚至一度钻研过社会主义。后来,他又迷上了罗素,由北美大陆越洋过海来到西欧岛国,宁可放弃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帽,情愿在英国皇家学院,以求作罗素的及门弟子。但是阴差阳错,徐志摩踏进皇家学院校园之前,罗素已被学校除名启程来了中国。徐志摩失望之极,经英国著名作家狄更生的劝说和介绍,留下来进了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这个学院也在伦敦西区,和林徽因租住的公寓相隔不远。

林家住的阿尔比恩门27号离牛津街、摄政街不远,是热闹的华人聚居处。中国人向来爱群居,更不必说远在异乡。既然都是漂洋过海,到了弹丸之地,早晚是要见的。

1920年9月24日,在英国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留学的江苏籍学生陈通伯,带了一个高高瘦瘦、飘然长衫的青年,来到阿尔比恩门27号。陈通伯对林长民介绍说:“这位叫徐志摩,浙江海宁人,在经济学院从赖世基读博士学位,敬重先生,慕名拜访。”

林徽因的祖父曾任海宁知县,林长民的童年就在那里度过,对于海宁的山山水水都很熟悉,在大洋彼岸遇到了半个老乡,让林长民怎不兴奋?何况这个“老乡”儒雅纯真,逸兴横飞,和林长民实际上是同一类人。当时,林长民名义上被派到欧洲“国际联盟中国协会”任理事,对各国政治动向进行考察,实质上是远离了国内的实权派,可谓官场失意。林长民也乐得摆脱政坛困扰,回归文人本性,吟诗作对,泼墨书画,更兼呼朋唤友,结交青年学子,过得倒也潇洒。

性情中人见性情中人,况且异乡相逢,林长民和徐志摩一见如故,很快成了无话不谈的忘年交。两人甚至谈了一场惊世骇俗、缠绵悱恻的“恋爱”。

当时,英国思想家罗素在《婚姻与道德》一书中所宣扬的爱的观念,正在改变年轻人的爱情观。林长民和徐志摩两人在看待罗素爱情观的观点上竟然有着惊人的相似。于是林长民提议模拟一场“恋爱游戏”,让一个有夫之妇和有妇之夫谈恋爱,通信,以感觉“万种风情无着地”的情调。1926年春,徐志摩为纪念自己的英伦“恋人”,在北京晨报副刊发表了林长民的《一封情书》并为此写附记,徐志摩赞这封情书“至少比他手订的中华民国大宪法有趣味有意义甚至有价值得多”

林长民和徐志摩在恋爱与婚姻方面的观点,已经远远超出了封建卫道士的理解范围,他们以嘲讽的口吻,戏称林长民为“恋爱大家”。

林长民也不辜负这个称号,回国以后,他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作了一场严肃的讲演《恋爱与婚姻》,说恋爱是一种“神力”,婚姻问题关系到社会经济、财产制度,是非常重要的,因着世间作伪的心理,作伪的学问,作伪的文字语言,把这真相淹没了,学子们应该冲破束缚,大胆地研究它们。

同类推荐
  • 开宗立派的艺术家(4)

    开宗立派的艺术家(4)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一代名相狄仁杰

    一代名相狄仁杰

    狄仁杰倾自己的毕生之力苍生、社稷效命,呕心沥血。而也正是在狄仁杰这类栋梁人物的鼎力支持下,武周一朝得以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当然,一代名相狄仁杰最为后世所称道的,是他不竭的努力和奔走,终于使曾被武则天篡夺了的李唐王朝能够顺利复国。可以说,狄仁杰的许许多多的功业和行为都足以昭彰后世。那么,就让我们进走本书,领略他的风采、破解他的为官为政之道,从中汲取和借鉴到我们所需要的东西。
  • 远交近攻:范雎

    远交近攻:范雎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远交近攻:范雎》为我们讲述的就是这位战国文臣谋士范雎的宦海一生。
  • 袁世凯传

    袁世凯传

    袁世凯纵横捭阖两时代,既是清朝重臣,又是民国元首,是中国近代化变革的参与者和见证者。袁世凯是个不折不扣的纨绔子弟,早年科考失败,弃文从武,投靠吴长庆,攀附李鸿章,巴结荣禄,取悦西太后,同时还不忘在维新派身上下赌注……工于心计的他施展手腕,长袖善舞,终于位极人臣。民国初始,又攘夺了民国大总统的职位,进而称帝建元。本书资料翔实、语言凝练,作为一本严格意义上的历史作品,多角度阅读定会受益匪浅。
  • 猛将陶勇(尹家民黄埔·红墙系列)

    猛将陶勇(尹家民黄埔·红墙系列)

    陶勇(1913—1967),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早年参加革命,从普通战士,迅速成长为一个智勇双全的战将。曾任红军团长、新四军团长、苏皖支队司令、解放军华野四纵队司令,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海军副司令、东海舰队司令,是中国人民海军的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1967年,莫名而死,成为至今尚未知晓谜底的“文革奇案”。
热门推荐
  • 蜀山之峨眉新生

    蜀山之峨眉新生

    绝无心,无心!现代精英绝无心在守护上古神墓的时候被外国特工偷袭,最后使用炸弹炸毁古墓身亡。转生在了蜀山世界里,魔剑天殇、玄元控水旗再加上上清宝录伴生,最后拜在了峨眉门下。
  • 我本异族

    我本异族

    他是被视为异族的摩羯族最后一个族人,她是被男友利用寻死不成反成植物人的专一少女,因为机缘巧合,两个灵魂暂居一体,刚开始的生活如同喜剧,然而通过魔戒的指导,经过时间的磨合,两人展开复仇计划,从器灵到坐骑,从初入山门到仙皇护法,历尽磨难,终于达到他们雄霸天下报仇血恨的目的,然而就在他们情投意合之时,意外却悄悄发生......欢迎加群415394155
  • 蒲公英的专属恋人

    蒲公英的专属恋人

    【梦溪】她本是蒲公英般的女生,无父无母,居无定所。却阳光,开朗。他,如王子般耀眼的存在,外表英俊,受人瞩目。却冰冷,少言。十六岁那年,阳光一般的她遇见冰山一般的他,她的笑,她的乐,她的每一个动作,都印在他的心里,他心里的冰山渐渐融化……
  • 选择决定人生

    选择决定人生

    选择心态就选择了行为,选择了行为就可以收获习惯;形成好的习惯,就能够收获好的性格;而好的性格,就能收获成功的命运。本书深入浅出,把成功者的选择清楚地摆在读者面前,一定能起到“一看就明白,一用就有效”的效果。
  • 结命

    结命

    她的命运是个乌比斯环,一条边,一个面,别无选择的一次次经过起点与终点,她帮那么多人画过结局,然而她的结局又有谁来勾勒?她如何画出那些她不想失去的人的宿命?结命结命,命若在自己手里,谁人来结?
  • 我的奶奶刘孔氏

    我的奶奶刘孔氏

    文章从回忆奶奶的点滴,想到了需要写一个家庭的爱。奶奶去世一周年了,想念她老人家的点点滴滴。奶奶经历了大家族的衣食无忧,也经历了与爷爷的共度患难,也经历了一个人把几个孩子拉扯大的艰辛,也经历了儿孙满堂子女孝敬的开心时光。最后奶奶终将还是没能逃开疾病的折磨,她走了,带着遗憾走的。
  • 重生之玉枝

    重生之玉枝

    陈骋,女,具有过目不忘和预测危险的能力。出生时有严重的心脏病,11岁因病离世。死后重生在几千公里之外的深山中一位叫玉枝的同龄女孩儿身上。而且,她必须在山中至少生活六年。六年后,陈骋回到家乡,迎接她的又会是怎样的纠葛?
  • 逆天狂夫太嚣张

    逆天狂夫太嚣张

    她,在现代混的爽嘻嘻,却一朝穿成丞相府的废物小姐。说她废物胆小懦弱?好笑!你见过废物修炼速度大陆第一,各种神兽神器猛扑来,丹药西药一炼几百颗,顺带还可以抱、大神大腿的?只是她怎么惹到这个传说中冷酷霸道叼炸天的残暴主儿?他虽残暴无情却唯独对她宠溺入骨,宠到无法无天!某王爷将她揽入怀:“小宝宝,我的一切都是你的,包括我自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三国浪漫-赛鹰传

    三国浪漫-赛鹰传

    三国浪漫-赛鹰传引子光和七年(公元184年)四月二十八夜起风了,仲夏夜的风既不大,也不冷,我却不由自主的又打了个冷战,我知道,那是饥饿的缘故……八万黄巾贼重重围困下的长社城,两天前就已经断粮,今天从早上到现在,我只啃了一只又干又老的煮马蹄,分到这只除了毛、皮、骨、筋就是找不到一丝肉的马蹄,还是因为我是主公身边的虎豹骑亲卫,今天,普通军士只能分到半个巴掌大小的一小块带毛马皮,除了主公的坐骑宝马“麟驹”,城里剩余的战马都已经杀完……明天会怎样,没有人知道……站在城楼放眼望去,城外五里就是黄巾贼黑压压的营盘,敌军总数多过八万,暗夜里黄巾军营里星星点点的篝火绵绵不绝、看不到头。回首城中,弹丸之地的长社城里,只剩下我们,汉左中郎将皇甫嵩将军指挥下的不到三千的败残人马……
  •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3:十全武功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3:十全武功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系列第三部,描画了自康熙末年诸子争立至嘉庆初年平定白莲教约80年间的历史。其中以雍正、乾隆两朝的政治斗争和军事征伐贯穿全篇,而乾隆帝所谓的“十全武功”则是作者全力论述的重头戏。书中,雍正帝矫诏篡位,残杀兄弟,屠戮功臣,摧残士人及神秘被刺,乾隆帝两平准噶尔、大小金川之战、缅甸之役等丢人现眼的“十全武功”,惨烈的文字狱及各种宗教起义,都得到最优特色的体现。作者眼毒心明,无情地拆穿康雍乾三朝所谓盛世的谎言,将雍正、乾隆内心的阴暗与变态淋漓尽致地剖露出来,足以令深受教科书毒害的读者大跌眼镜,脊背发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