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74700000013

第13章 公冶长第五 感情和欲望要在理智的控制下(1)

1.看人要看学问品行

【原文】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译文】孔子在谈到公冶长的时候说:“可以把女儿嫁给他做妻子。虽然他曾经坐过监狱,但那不是他自取的罪过。”于是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说明】上一篇《里仁》是孔子专门论述内在的与人相互亲爱的关系的言论。那么,从事实行动上怎样来达到与人相互亲爱呢?从本节我们看到,孔夫子显然不是一个嫌贫爱富的人,否则,怎么会把自己的女儿嫁给那个曾经坐过监狱的公冶长呢?既然把女儿嫁给曾坐过监狱的公冶长,也就说明孔子在与人相互亲爱的关系上看重的不是人的富贵名利,而是人的学问品行。我们现代人,在看待犯过错误的人时,总有一种歧视心理,而不会用“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眼光来看人,这其实是很不对的。我们所居住的这个地球,每时每刻都在运动,所以,凡是在这个地球上居住的动物、植物也都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一个人,不可能不变,从出生到幼年到少年到青年到中年到老年都在变,虽然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每个人在他的一生中,都分有几个阶段的个性性格差异。小时候顽皮捣蛋,长大了很可能就是一个文质彬彬的人,小时候文静沉默,长大了却会变成泼辣活泼的人。因此,看人、待人一定要看其内在的心性,方能达到“仁”的境界。

2.自处自守,免于刑戮

【原文】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於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译文】孔子在谈到南容时说:“国家政治清明的时候,他的才能不会被废置不用。国家政治黑暗的时候,他就会免遭刑罚及死刑。”于是就把自己的侄女儿嫁给他。

【说明】本节也是说明孔子在与人相互亲爱的关系上看重的不是人的富贵名利,而是人的学问品行。南容的才智学识看来是很高的,在太平盛世,不会被废弃,因为可以用于治理国家。而在社会混乱的时候,才能越高的人,其艰难困苦就越多,甚至有生命危险。但南容却不会,因为他的才智学识高,就懂得如何自处自守,所以就能免于刑戮。孔子就认为,能够做到这样是非常不容易的。俗话说:“创业难,守业更难”,而有的人喜欢创业,有的人却只能守业,很多善于创业的人,往往守不住业,原因是他总想干点什么,而东干一下西干一下,创下的基业就很难保存住。而南容就是一个既能创业又能守业的人,孔子看重的也就是他的这种内在的学问品行。

3.君子的个性性格都有差异

【原文】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译文】孔子在谈到宓子贱的时候说:“君子啊就象这个人。如果鲁国没有君子的话,这个人从哪里取得这样的品德呢?”

【说明】鲁国是周公之后代的封地,也保存着周朝的文化风范,然而在孔子的论述中,我们也看到了对鲁国文化的悲叹。在前四篇中,孔子对“君子”下过不少定义:如:“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君子不重则不威”,“君子不器”等。君子原意是指君王之子,君王为天之子,称为天子,在君王以下的就称为君之子。后来到春秋时期就泛指有文化知识,有道德修养的人。因此孔子在这里就特别提出宓子贱来讨论,因为不论内在的品德修养和外在的学问才智,宓子贱都称得上是一个君子。假如现在有人说鲁国没有君子了,那么子贱这个人不就是君子吗?如果这个人都不是君子,那还有什么人可以说是君子呢?所谓君子,并不是一个刻板地遵守“仁义礼智信”的人,君子首先是个人,才能是君子。而人,是有各种各样的禀性的,有的活泼、有的沉默,有的刚强、有的柔弱,有的梗直,有的则尖酸刻薄。不能说只有刚强的人才是君子,也不能说只有柔弱的人才是君子,更不能说方方面面都能做到的人才是君子。君子的个性性格都有差异,因此,凡具备了内在的“仁义礼智信”的品质的人,都可以称为君子。

4.人要去适应各种各样的社会环境

【原文】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译文】子贡问:“我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你呀,是一个器物。”子贡又问:“是什么器物呢?”孔子说:“是宗庙里盛黍稷的祭器之瑚琏。”

【说明】这段师生间的对话很有意思。在评论了以上三个人后,子贡想知道老师对自己是如何评价的,但孔子对他说,你是个东西。在《为政》第十二节中, 孔子曾说过“君子不器”,意思是是用“有固定形态的东西”来形容人,不能做一个有固定形态的人。这句话其实很重要,我们平常做人,学究就是学究,商人就是商人,军人就是军人,言谈举止,都有了固定的形态,一眼看去就知道,这个人是干什么的。这就不太好,当然,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也没什么。但对于“为政”者来说,就不好了。有了固定的形态就不能去适应各种各样的社会环境,但如果要环境来适应你,这又是不可能的。而子贡呢,无论内在与外在都有固定的形态,是什么形态呢?是瑚琏。瑚琏是古代宗庙里盛黍稷的祭器,是玉雕琢成的,相当贵重。一般是藏锁在柜子里的,只有在重大的祭祀仪式大典上才拿出来用一下。孔子在这里用瑚琏来比喻子贡,其义有褒有贬。褒义是指他高贵而能文能武,贬义则是指他有了固定的形态,虽高贵然而不能与普通人建立“仁”的关系,也就是说,不能去适应各种各样的社会环境。这段话对子贡的影响很大,在孔子的调教下,子贡后来成为鲁国的大功臣,又成为一个很成功的大商人。孔子这段对子贡的评论,重点还是落在内在的“仁”上。因为一个具有了“仁”的品质的人,他与任何人之间都能做到相互亲爱,能与工人打成一片,他就象一个工人;能与农民打成一片,他就象一个农民;能与知识分子谈吐风生他就象一个知识分子;能与统治者纵观天下,他就象一个统治者;所以,“君子不器”,君子不是一个具有固定形态的人,才能去适应各种各样的社会环境。

5.与人相互亲爱不在于花言巧语

【原文】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於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译文】有人说:“冉雍这个人呀,能与人相互亲爱但是不会花言巧语说话。”孔子回答说:“为什么要用花言巧语说话呢?与人对抗以口快舌利为胜,每每惹人讨厌。如果不知道与人相互亲爱的道理,用花言巧语能行得通吗?”

【说明】这是孔子对又一个学生的评价。冉雍嘴笨,不大会说话,这种人有时说话不经意间得罪了别人也不知道。所以有人就提出这个问题,而孔子的回答非常好,与人相互亲爱不在于花言巧语,因为,如果不知道与人相互亲爱的道理,用花言巧语也是冤枉的。“巧言令色,鲜矣仁”。你花言巧语对别人,别人自然也是用花言巧语来对付你,而大多数人是很讨厌花言巧语的人的。冉雍虽然嘴笨,但他心里有“仁”,有与人相互亲爱的心理,所以孔子在这里表扬了他。孔子所强调的实际上也就是内在的“仁”,即使外表的语言表达能力差一点,但并不妨碍“仁、礼、义”的施行。而如果内心没有“仁义礼智信”,即使外表再漂亮、再美丽、再善于花言巧语,也是在这个社会上行不通的。

6.当官也就是个服务者

【原文】子使漆彤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

【译文】孔子让漆彤开去做官。漆彤开回答说:“我对做官这件事还没有自信心。”孔子听了很高兴。

【说明】虽然没有孔子对学生的直接评价,但孔子让漆彤开去做官这件事,也就说明孔子对漆彤开的学识、品行已经放心了。可漆彤开没有答应,同时也说明漆彤开的学识、品行、修养是很高的。现代的人,一听说有官可做,便巴不得立马上任,兴高采烈、手舞足蹈,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这个本事。可是漆彤开很谦虚,我的学问够吗?我的才智够吗?我真的能为国家、为人民办事吗?他没有这个自信心,所以婉言谢绝了。而孔子本来是推荐他去做官的,听了他的话后,很喜悦。为什么?因为漆彤开谦虚,还因为漆彤开不急功近利。这就很可贵了。一般人都认为当官容易,其实做官是很难的,没有一定的学问才智,这个官是做不下来的。不仅做不下来,还会给人民带来很多麻烦和灾害。所以,想要当官的人,一定要学习漆彤开的这种谦虚精神。想一想自己真的能为国家做出点贡献吗,真的能为人民谋福利吗?我们现代当官的人心态根本不是这样,大多数人只知道当官有权有势,可以捞一把,可以为自己谋福利,可以为所欲为。而没有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或者说是少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当然,这些思想产生于私有制时代,财产私有了,怎样扩大财富、占有更多的财富,是所有统治者的愿望。而我们现在与封建社会的时代的不一样了,社会形态、社会制度都不一样,所以,统治者——当官的思想意识也要改正过来,要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才有资格当官,当官也就是个服务者,为人民谋利益的服务员,为国家发展壮大而贡献自己毕生精力的服务员。

7.选择很重要

【原文】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译文】孔子说:“正确的道路看来是行不通了,不如乘坐木筏浮游于海外。能够跟从我的,好象只有仲由了。”子路听了后很高兴。孔子又说:“仲由这个人嘛,勇气、勇力都超过我,但却不会选择取用原材料。”

【说明】本节亦是孔子对学生的评价。孔子有一天忽然设想,万一不行了,也就是他的教育主张都行不通了,咱们就出海去吧,但跟随我出海的,可能只有子路一个人吧?然而子路真的能不能跟随孔子出海呢?孔子认为不行。因为子路虽然有勇,然而无谋。“无所取材”,不会取材。不会有所取材,这在现实生活中是很难获得成功的。凡看见的都想要,或是凡看见的都不想要,都不对。一个人在他的一生的生活中、工作中都会有若干次选择,每次选择都很重要,倘若不会选择,就会错过机遇,最后将一事无成。所以,会不会有所选择,这对一个人是非常重要的。有许多人自认为是会有所取材的,其实是这山望着那山高,总想选取好的,而厌恶平淡的、差的;殊不知,很多好的事情从表面上来看是很好,可是其好的景况已经到头了,盛极必衰!当他选择了这个好的后,没多久就盛极而衰了。而许多差的呢,平淡的呢?当你选择了它后,从中发掘出新的东西,那你就成功了。所以,每个人在他的一生中面临的选择就很重要,到底选择什么,取什么材?这就需要智慧了。而子路所缺乏的就是这种智慧。

8.要尊重每一个人

【原文】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

“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

“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於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译文】孟武伯来问孔子:“子路这个人有与人相互亲爱的精神吗?”孔子回答说:“我不知道。”孟武伯又问了一遍。孔子于是说:“仲由这个人呀,若是拿一个有兵车千乘的诸侯国来给他管理,他可以治理军事赋税之事;但他有没有与人相互亲爱的精神我真的不知道。”

孟武伯又问:“冉求这个人怎么样?”孔子回答说:“冉求这个人呀,拿有千家的城镇,有百乘兵车的小诸侯国来给他管理,可以让他当这个官,至于他有没有与人相互亲爱的精神,我也不知道。”

孟武伯又问:“公西赤这个人怎么样?”孔子回答说:“公西赤这个人呀,让他束着腰带站在君主议事的朝庭上,可以使他与来来往往的宾客谈话,至于他有没有与人相互亲爱的精神,我也不知道。”

【说明】借孟武伯的问话,孔子又表达了对他三个学生的评价。上节孔子曾评论过子路,本节对子路的评价又升了一层。子路有勇,所以当一个大诸侯国的军事长官是没有问题的。冉求当一个小诸侯国的长官也是没有问题的。公西赤当一个外交官也是没有问题的。而对“仁”的问题,孔子均是避而不答。为什么?我们都知道,“仁、义、礼、智、信”是孔子学问的中心,孔子一生所宣扬的就是与人相互亲爱的精神。这种与人相互亲爱的精神不仅仅是我爱你,我喜欢你等等;它实质上指的是视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不论是什么人,首先要将他当个人看。也就是说,要尊重每一个人,要尊重他的人格。要真正做到人人平等,才能谈得上与人相互亲爱。而能够真正做到人人平等,谈何容易。所以孔子不直接回答孟武伯的询问,是认为仲由、冉求、公西赤他们不一定能真正达到“仁”的最高境界。由此可见人材之难求,古今中外皆是如此。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尤其是在私有财产成为法律的今天,贫富悬殊差距拉大,要想做到人人平等,平等地对待任何人,真的是没有人能够做到。

9.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原文】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译文】孔子对子贡说:“你与颜回之间,谁胜过谁?”子贡回答说:“我端木赐怎么敢与颜回相比呢?颜回他听老师讲一分就能知道其余十分;我端木赐听老师讲一分则只能推知两分。”孔子于是说:“是不如他,我和你都不如他呀!”

【说明】本节是孔子借学生子贡的话来评价另一个学生颜回。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只可惜短命死了,在后面的论述中可以看到,颜回真正是达到了“仁”的境界。在《为政》第九节中,我们看到,孔子说:“我和颜回谈了一整天话,颜回都不违背我的意思,没有反对过我的讲话,看来好象是笨笨的,很蠢。但是他退下去以后会观察、审视自己的私心杂念,而且对我的言论还有所发挥、发展。由此观之,颜回并不是愚蠢的。”颜回家境贫寒,居陋巷,箪食瓢饮而不改其乐。终生追随孔子而未仕;他好学不倦,善于思索,有崇高的志向。在《论语》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的才智是很高的,但孔子并没有认为自己的才智是最高的,尤其在本节,孔子自认为颜回的才智更高于他自己。颜回是跟随孔子学习,但并不代表他的才智不如孔子。但由于他不幸早夭,所以不能如孔子般享有盛名。但后代对颜回亦是推崇备致。他在汉代已被列为七十七贤人之首,唐太宗尊为“先师”,唐玄宗又尊为“兖公”,宋真宗加封为“兖国公”,元文宗又尊为“兖国复圣公”,明嘉靖九年(1530)改称“复圣颜子”。现山东曲阜建有“复圣庙”,即颜子庙。历来学生超过老师的比比皆是,很多朝代都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情形屡见不鲜。从本节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的谦逊,孔子并没有认为自己是老师而不承认学生的才智。其实,每一个当老师的,看到学生的才智超过自己,就更应该感到高兴,感到欣慰。若所教育的都是蠢才笨鸟,是绝对高兴不起来的。而学生一旦真的超过自己,也应如孔子般谦虚才对。

10.看一个人还要看其行为

【原文】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於予与何诛?”子曰:“始吾於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於予与改是。”

同类推荐
  • 品味无处不在的美

    品味无处不在的美

    本书是一部散文集,收录了作者人生中不同时期的70篇作品。作者用质朴的语言、形象的思维、流畅的描述,向人们展示了作者童年、少年、青年以及成年时期的所见、所闻、所感,生动、细腻、通俗。作品主要包括了:童年的纸炮、背书的小女孩、让生命重生的实验等。
  • 世纪留言

    世纪留言

    这本书的内容大体围绕着以世纪末文化和文艺思考为中心展开。“世纪留言”这个题目是出版社想出的,是由于这名字有点“苍老”,而作者则还不愿就此开始“苍老”。论辈分,但若从另一个含义上看,它是“世纪”的留言,而不是本世纪中某“人”的留言。这样,也就释然。这个世纪“留言”给后业者的。
  • 幕后珍闻

    幕后珍闻

    当您在舞台前或者银幕上,观看音乐舞蹈史诗《中国革命之歌》的时候,本集报告文学想告诉您:幕后珍闻——《中国革命之歌》诞生记。
  • 记忆:一九八四~二〇一四诗选

    记忆:一九八四~二〇一四诗选

    “朦胧诗”的重要诗人之一。诗风较之其他几位代表性诗人更为平易轻淡,但自有其独特追求和隽永意味。此诗集所辑作品跨度凡三十年,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作者的心路历程和创作实绩。作者简介林莽(1949—)原名张建中。在北京上小学、中学。1969年到河北白洋淀插队,同年开始诗歌写作,“白洋淀诗歌群落”代表诗人之一。1975年回到北京,曾在中学和大学任教,1992年到中国作协中华文学基金会文学部工作,1998年到《诗刊》工作。著有诗集《林莽的诗》、《我流过这片土地》、《永恒的瞬间》、《林莽诗选》、《林莽诗歌精品集》等七部。另有诗文合集《穿透岁月的光芒》、随笔集《时间瞬间成为以往》、《林莽诗画集》等。
  • 李叔同的凡世禅心

    李叔同的凡世禅心

    李叔同是一位艺术修养全面的艺术家、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颇有造诣的才子。在俗39年,在佛24年,谜一样的李叔同留给世人的是无尽的感慨和话题。本书内容包括:吟到夕阳山外山,古今谁免余情绕;度量如海涵春肓,气概如乔岳泰山;宁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等。
热门推荐
  • 魔法师之龙之子

    魔法师之龙之子

    魔法的存在是否合理,是谁创作了它,为何创作他,毁灭它的又会是谁,我不知道答案,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地向前。
  • 读《反经》学生活

    读《反经》学生活

    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会受到客观原因的限制,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是不可能的,包括领导者在内。古时候的人说:“做官的,以不能为能。”此话道出了为官的真谛,在现代这个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形势下,古人的说法是很有借鉴意义的。我们所说的“以不能为能”,也就是说领导者们要识大体,知大体,弃细务。一个人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把握好关键,举纲带目,而不必为一些小的事情斤斤计较,事事都要自己去做。如果不这样的话,不仅会失去一个做领导的风度,而且还会给事业带来很重的损失。
  • 名门贵妻之枭宠小娇妻

    名门贵妻之枭宠小娇妻

    甜美又火辣的闲云野鹤大才女,竟然在工会的赌注中抽了下下签。为了“最高信仰”,她潜伏在“纯爱精英情侣”中的黎家钦身边,为世人采集珍贵的图像资料。结果,丢了心,失了魂,卖了公司,赔了房子,没了一切,连心爱的狗狗都被恶总裁买去染的红红绿绿,特别没品。乙甜发飙了!她不是傻白甜,只是善良是他逼她扮猪吃老虎,是他逼她霸王硬上弓!他欠她的,他调戏她的,他勾引她的,她统统要找回来!(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美女的超级高手

    美女的超级高手

    他曾是华夏第一兵王,代号幽冥之语,因为不为人知的原因回到故乡,原本想安静的当个快递员却不想成为冰山美女董事长的丈夫。当华夏处于危机之时,他再次戴上“蛟龙”戒挺身而出,所过之处龙啸九天,无人可挡,他是狂神,更是屠神榜第一名。
  • 狩猎之国

    狩猎之国

    全球突变,华夏成为唯一乐土,变异者威胁着最后一片乐土,异能者横空出世,他们肩负着守护这片乐土的重任。你不是异能者,就只能成为任人宰割的玩物,你成为异能者,只有变得更强,才能不被狩猎。各种惊险刺激热血,一场场精心策划的阴谋正悄然逼近人类,一场巨大的危机悄然到来。朝秦暮楚不是三心二意,而是一心一意。
  • 罪与罪

    罪与罪

    本书选自希区柯克短篇故事集,包括《罪与罪》《三角游戏》《报复》等十余篇短篇小说,文字简洁平实,情节曲折跌宕,结局却出人意料,并且往往让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小说具有较高的可读性,富于现代特点,符合当下阅读习惯及阅读趋向,颇受年青一代欢迎。
  • 那樱花树下的爱

    那樱花树下的爱

    “我把我所有的爱都给了你,现在想走是不是晚了些。”“我们不会有可能,放手吧。”“做梦!”
  • 蜜爱100天:迷糊后妈嫁错郎

    蜜爱100天:迷糊后妈嫁错郎

    悲剧的她误拣3个有尾巴的宝宝,当上后妈。3只赔钱货3天花光她所有积蓄,更招来飞禽鸟兽,从此她家沦落成动物园。为养活三只小吃货,她错嫁全城最神秘的大富豪。月圆之夜,老公大人郎性大发,吓得她连滚带爬,N次后她怒烧男人别墅。次日,男人赖上门:“亲爱的,我没地儿住,以后负责养我!”
  • 娱乐圈之神

    娱乐圈之神

    李轩,一个重新定义了娱乐圈的神奇男人!正是他在娱乐圈内的横空出现,才让人们终于知晓,什么叫做真正名副其实的天皇巨星,娱乐之神!ps:平行世界架空
  • 早领悟,早幸福

    早领悟,早幸福

    领悟人生哲理,踏上成功之路,开启幸福之门。人生的哲理年轻时不明白,也不曾想要去明白。中年时想要明白,却经常想不明白。年老时都已明白,失去的东西却太多了。早一天领悟,就早一天少走弯路,少受挫折,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平稳、顺利,使我们加快走向成功的步伐,早日拥有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