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74700000012

第12章 里仁第四 内心的爱是最美好的(3)

【说明】本节讲“孝”,但也是判断君子与小人的标准。老一辈的思想始终跟不上社会的发展,所以君子侍奉父母,是要规劝父母的,哪里对,哪里不对,要细微地做工作。即使父母不听从,还要尊敬他们,但不能违背规劝的本意,不能放弃规劝。虽然这样做很劳累、劳烦,但也不要怨恨父母。而小人侍奉父母呢?一般便是逢年过节买两盒“脑白金”打发了事,我买东西了,我送钱了,我也就尽孝了。至于父母的某些行为对不对,根本不过问,即使过问一下,也是要么埋怨不休,要么骂声不绝。“老顽固”,“老不死的”,“死脑筋”等等。孔子的这种思想,一直被后人误解,宋儒就提出过“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一名训。此名训即来自于本节,宋儒的解释是尊敬父母也不违背父母的意愿,而且“劳而不怨”。也就是一切都听从父母的,即使知道父母错了,也要跟随父母错下去。这种解释延续了近千年,直到今天仍有这样的思想。难怪“五四”运动要推翻孔孟思想,难怪“文化大革命”要打倒“孔家店”。这样的推翻、打倒无疑是、肯定是正确的,因为推翻、打倒的其实是宋儒的“孔子思想”。

19.要考虑父母的感受

【原文】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译文】孔子说:“父母要是都健在的话,做儿子的就不要跑到很远的地方,即使非要出去,也必须有一个好的方法、办法,以安置好父母。”

【说明】父母健在,做儿女的应该是在家侍奉父母,但为了做官,为了经商,必须要出远门,怎么办?就必须要找一种较好的办法来安置父母。这是君子的做法。而小人的做法呢?就很难说了,因为小人所考虑的往往只有自己,自己的利益,自己的死活,至于父母的感受他们就很少考虑了。送点礼、寄点钱,也就算是尽了孝道。

20.有选择的继承

【原文】子曰:“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

【译文】孔子说:“如果连续三年没有改变先辈的人生道路,就可以称为是孝了。”

【说明】在《学而》十一节中,就记载有孔子的这段话。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那么,为什么在《里仁》篇中还要再提出这段话来呢?其实这也是继上节而言的,是孔子评判君子与小人的标准。当然,连续三年没有改变先辈的人生道路,其前提是父辈或是先辈本人就是“圣贤”,是社会的优秀人物,君子“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如果父辈或是先辈本身就是个无能之辈,还继承他们的什么呢?即使是继承了,也不能称为“孝”。所以君子之继承先人之志,是有选择的。而小人之继承先人之志,是没有选择的,父辈游手好闲,挺好玩,挺舒适,挺自由,好吧,我也做个游民。这就是君子与小人的区别。

21.婚姻家庭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是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环

【原文】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译文】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为他们的年高而担心。”

【说明】这段话很好懂,事实上也确实如此。这么浅显的道理孔子为什么要说呢?综合第十八、十九、二十及本节等四节来看,孔子所说的均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其实这种关系也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本篇《里仁》所要表达的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内在本质。现代新兴一种“公共关系学”,其目的就在于本单位所要面对的社会上的各种各样的关系,要与所有的关系做到相互友好,并且在社会行为规范的范围内要寻求最佳的行事方式,便是“公共关系学”的宗旨。其实,现代“公关学”有失偏颇,比较片面。因为无论是个人或是一个单位或是一个民族或是一个国家,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婚姻家庭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其实是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环。父母对子女,总认为子女是自己的私有,想骂便骂,想打就打;婚姻也是如此,一旦结了婚,对方便成了自己的私有,便从奴隶到将军,想骂便骂,想打就打,毫无忌惮,根本不考虑对方也是个人。这就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也造成了无数的家庭悲剧。与朋友之间发生争吵,可以说拜拜,以后可以永不见面,而夫妻父母子女之间发生了争吵,第二天还要见面,还要共同生活,是不能说拜拜的。所以在夫妻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就更应该小心应对,避免关系紧张甚至破裂。因此,《论语》在这里用四节来论述婚姻家庭父母子女的关系,其目的也就在表明“仁”这个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内在本质。因此,现代“公共关系学”也应该用“里仁”作为其学说的根本核心。

22.君子要重承诺、守信用

【原文】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译文】孔子说:“古时候的人不轻易发言,是因为羞愧自身的行动赶不上言语。”

【说明】这句话如果不按字面翻译而用白话翻译,可能要容易一些。古时候的人不随便说话,是怕自己做不到。也就是现代的“承诺”。这其实也是孔子对君子与小人的判断标准。君子重承诺,说话算话,守信用。而小人却往往是说话不算话,不守信用,不重承诺,信口开河,骗得一回算一回。因此,作为一个君子,不会轻易发言,如果说了,就一定要做到的。那么,君子为什么要重承诺、守信用呢?这就是维护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了。说到做到,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而彼此产生了信任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能达到相互亲爱了。这也是现代所谓的“信誉度”,没有了信誉,彼此间不信任,人与人之间怎样交往呢?若互不交往,也就无法生存下去了。所以小人在情场上、生意场上、官场上都呆不长久,最关键的就是没有信誉度,没有人相信他们。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义礼智信”,它们之间是相互相承的,缺一不可。本节即是“信”的开始论述。

23.敢于约束自己

【原文】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译文】孔子说:“能自觉约束自己过失的人,是很少的。”

【说明】本节也是孔子对君子与小人的判断标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知道,有时候我们明明知道某件事不对,不应该去做,或者是明明知道错了,但碍于各种原因,不得不硬着头皮做下去。不能约束自己,不能控制自己,明知故犯,明哲保身,将错就错。这样的人太多了。而明明知道某件事不对,或者是明明知道错了,但能勇于承认错误,敢于约束自己,不使自己继续错下去的人,真的是太少了。尤其是某些权威、地位较高的人,往往都是一言九鼎,要想让他承认错误,约束自己的过失?难!相反,小人在这方面到是要爽快一些,错了?马上就改。因为他做的是小事,改也容易,所以人们都不大在乎。而在君子中,就“以约失者鲜矣。”但如果君子们都能做到约束自己,能自我管理,也就会少犯错误,少有过失。在日常生活中,对名利的欲望,对物质享受的欲望,对占有的欲望,对幸福生活的欲望,是人们最难约束自己的。人类之所以为人类,是因为人类有思想,而人类的思想归结下来,就是“欲望”。不论是什么人,都有他(她)各自的欲望,没有了欲望,人类也就不能发展,甚至不能生存了。所以,在面对自己的欲望时,人们就应该约束自己,什么欲望可以达到,什么欲望是达不到的,不要想入非非,更不要硬着头皮,一定要面对现实,约束自己。

24.言多必失

【原文】子曰:“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

【译文】孔子说:“君子要少说话而行动上敏捷。”

【说明】本节与《学而》第十四节内容基本相同,《学而》第十四节:“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是说君子要很敏捷地办事而且说话很谨慎;慎於言也就是“讷”於言。为什么要“慎”、要“讷”呢?“言多必失”嘛,话说多了,必然就会有一些疏漏的地方,话说多了也容易变成空话、大话。因为行动始终是赶不上说的话。所以君子一定要少说多做。少说并不是不说,只是希望人们不要象小人那样“夸夸其谈”、“华而不实”。

25.人生规律不是孤立存在的

【原文】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的人生规律不是孤立存在的,必然有其相同的思想行为。”

【说明】这一节基本上可以说是全篇的总结了,孔子所说的就到此为止了。本篇《里仁》讲人内在的与人相互亲爱的思想,既有了内在的思想,也就有外在的言行,既然有了“仁”的思想,也就必然会有“义”的行为,有“礼”的行为,有“信”的行为。也就是说,君子怀有与人相互亲爱的思想,就会寻求人际之间最佳的行事方式,就会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就会以诚待人,信守承诺。所以,人的人生规律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天地的道路和规律是相互相承的,与“仁义礼智信”体现在人的身上是相互相承的。

26.人们不能过于“计算”

【原文】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译文】子游说:“侍奉君主而善于计算,是自取其辱也。对待朋友而善于计算,是要疏远关系的。”

【说明】本节是全篇里唯一的一个学生的讲话。为什么要在最后一段放上一个学生的讲话呢?这就是《论语》的编纂之妙处了。从第一节至二十五节,均是“子曰”,也就是孔子对“仁”的内在与外在的论述,以及对“仁义礼智信”的相关的论述。在这些论述后面,子游最后说,人们不能过于“计算”。这个总结相当重要。计算,是每个人都具有的本质特性(除了原始社会外)。自从人类进入私有制社会,人们就学会了计算,在私有制蓬勃发展的春秋时期,人们的计算就更进一步了。这个“计算”不是说人类社会的数学的进步,而是人类私心的“计算”。如果人们凡事都要计算一番,看划得来划不来,看值不值得的话,事情确实就很难办了。当然,依照“对等原则”,是应当“计算”一下,我如此对你,你也就应该如此对我。但如果从“仁”的角度来对人对事的话,就不应该“计算”,我如此对你,并不期望你也如此对我,才能称得上是“仁”,是与人相互亲爱。也就是说,如果你不是如此对我,难道我对你就应该不“仁”吗?所以,如果要“计算”的话,也就不能说是“仁”了。孔子在《八佾》第十九节里对鲁定公说过,“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其宗旨是君主役使、使唤臣子要用既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做臣子的则要用尽心尽力的忠诚来侍奉君主。按照孔子和子游的思想,臣子侍奉君主尽忠是应该的,如果臣子凡事都要计算一番,看划得来划不来,看值不值得才去干事的话,那这个人简直就不能算是臣子了,甚而不能算是一个人了。事实也是如此,比如今天我们的一个工厂,厂长叫某人去干某件事,这个人计算了一番,划不来、值不得,便不干了,这样的人能对工厂有贡献吗?这样的人能留下来吗?所以子游认为,对待上级领导,不能过于计算;过于计算了,便会自取其辱也。这是上下级关系。朋友之间的关系亦是如此,给朋友帮个把忙,如果也要看划得来划不来,值不值得的话,这个朋友显然是做不成的。朋友之间讲的是“义”,是人际之间最佳的行事方式,以及奋不顾身的、利人不利己的行为,所以,如果要计算的话,也就不是朋友了。至于到夫妻爱情之间也在讲“计算”,这就很令人遗憾了。找这个人做配偶,首先要看划得来划不来,值不值得?这样的爱情婚姻会幸福吗?绝对不会!不仅爱情是无私的奉献,我们每个人对国家、对民族、对所参与工作的单位,都应该讲无私的奉献,讲尽心尽力的忠诚。只有减少计算,多点忠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相处融洽,人类社会才能得以更快的进步。

同类推荐
  • 世说人语

    世说人语

    精选了郑逸梅写人物、谈掌故、品艺事、话图书的文章上百余篇,撷英采华,变成这部郑逸梅美文类编。共分人物编、书话编、掌故编、艺事编四辑。所选皆为郑文精粹,而又以类相从,可以和而观之,也可性有偏嗜,各取所好,一编在手,尽享快乐阅读的陶然之感。
  • 烙印的灵魂

    烙印的灵魂

    一个漂泊者的内心独白一段异乡人的情感历程一幅人性善恶的风俗画以此书和亲人朋友道声问候,与父老乡亲打个招呼。这辈子你一直作客他乡,睡梦里都在遥远的地方在漂,在流浪着……一个漂泊者的内心独白,一段异乡人的情感历程,一幅人性善恶的风俗画。作者将多年流浪闯荡的经历、沉淀蓄积于心的情感不时诉诸笔端,在花甲之年把三十多年来写成的感悟随想收集整理,完全透明地呈现了生活的真实感受、心灵的彻底表白。
  • 古文观止(最爱读国学书系)

    古文观止(最爱读国学书系)

    《最爱读国学书系:古文观止》所选古文,以散文为主,兼收韵文、骈文。先秦选的最多的是《左传》,汉代选得最多的是《史记》,唐宋时代选得最多的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的文章。选文丰富多彩,篇幅较短,语言精炼,便于诵读,其中不少是传诵千古的名篇。
  • 炭灰里的镇

    炭灰里的镇

    《炭灰里的镇》内容包括:蓝调小镇、米语、废墟上的远方、后山:颜色与记忆的实验场、午睡后的表情、星空肖像、烈焰的遗迹、棉花,棉花、一封信的路途、亲爱的城市、我的老师赵文明等。
  • 自吟自悟话古诗

    自吟自悟话古诗

    我国素以诗的国度而著称于世。诗歌是历千百年而不衰,深为人们所喜爱的文学体裁,也是我国历代文学史中一份极为宝贵的遗产。它就像耀眼的明珠,镶嵌在中国文学这顶皇冠之上;如同一串串跳动的音符,弹凑出一首首美妙的乐曲;仿若盛开的鲜花,穿越时空,送来缕缕清香。
热门推荐
  • 嫡女重生:渣男请绕道

    嫡女重生:渣男请绕道

    前世,她是翎羽王朝丞相嫡女,无奈娘亲不受宠,自己也备受辱没。好不容易嫁了人,居然被夫君养的外室们合伙毒死!!此等大仇,岂能不报。灭渣男,斗小三。看我今生如何把你们予我的痛苦十倍、百倍、千倍偿还!
  • 薄婚

    薄婚

    “老公,今天晚上回家陪我怎么样?”电话拨通的那一刻,严晓丽不知道她是不是打扰他的美梦,她放下电话,似乎听见那一侧有女子的嬉闹的声音。无论今天他回不回来,十二点之前,她会将这份的离婚协议书留给他。这个家她不再需要!
  • The Crossing

    The Crossing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致命纠缠:绝色特工妻

    致命纠缠:绝色特工妻

    强势女特工退役,她打算用新的身份重新生活,岂料绝色美貌被魔鬼缠上,他狂恣而邪魅,在她身上刻下永不磨灭的烙印,霸气宣布,“你的身体属于我,心也是,从此你就是我秦傲天的女人。”她不甘被掌控,奋起反击,“我乔雅慕不是你的奴隶,妄想命令我。”柔弱女顿时变身超级辣妹,看绝色女特工如何征服一代枭雄吧。
  • 别停下生命的脚步(人生励志卷)

    别停下生命的脚步(人生励志卷)

    本书讲述的是人生的梦想与追求,生命的感悟与思考,人生的启迪与智慧。本卷中所精选的一篇篇华美文章,是作者用自己敏锐的目光捕捉生命的雨丝,用丰富的内心去感悟生活的真谛,用美丽的情怀追忆岁月的风尘,用睿智的大脑思考未来的命运。
  • 逆道武神

    逆道武神

    武至极,可破苍穹裂大地,强者一怒,崩乾坤,灭山河。武之道,顺为庸,逆为神。云凡,一个从地球穿越而来的平凡少年,满怀一腔热血,傲世而行,他虽平凡却不甘平庸,誓要逆道成神!
  • 黑狱魔卡师

    黑狱魔卡师

    黑暗的兽人牢狱中,一名不甘屈服的人族少年,发明魔卡求得生存,最后改变自己命运的故事。
  • 民间鬼故

    民间鬼故

    现代改革了所有,封建制度彻底尘封,轮为了故事。中日战争结束再到1949年国共内战结束,中华民国改立为中华共和国后,血腥的战争到此终结,一切故事都在这个时代讲述。我相信世界上有鬼,现代人说封建迷信,呵呵,我的前辈还有你们的前辈以前都是封建社会的人,他们见过的和我们见过的,是你所说的科学为真还是他们所说的故事为真?
  • 异界重道

    异界重道

    什么是杀戮,。。什么是永无止境的暗杀。。。宇宙间的七光石为什么会有的融化在柳如风的身体里面。。。21世纪的屌丝转身一跃成为异界最高统帅。。。。。陪伴着他的将是永远的黑暗。。////////为什么,什么是为什么,没有为什么,在他那里只有想与不想。。。一场异界的战争即将拉开帷幕。。。。此书朋友交流群‘417213938
  • 巅峰时代之商业王者

    巅峰时代之商业王者

    2035年,第三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全世界面临着同一个难题“经济危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火中,他悄然崛起,带领着一群介于天才与疯子之间的商业精英,漂亮的为Z国赢得了这次的战役,之后好像人间蒸发一般消失在了众人的眼前,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逐渐淡忘了他的名字,他仿佛从未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