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4600000023

第23章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代表著作

第二十二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代表著作:《伦理学》

在人类浩瀚如烟的哲学著作中,有一位哲学家的著作非常特殊,当你在读他的哲学著作时,

你仿佛是在阅读一本数学著作,因为在他的著作中,是用数学推理的方法来论述哲学问题的

,这就是斯宾诺莎的著作。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伦理学》。斯宾诺莎是17世纪荷兰杰出的

无神论者和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

信仰坚定逆境著书

别涅狄克特·斯宾诺莎于1632年出生于阿姆斯特丹的一个商人家庭。青年时代,由于他对犹

太教义产生了极大的怀疑,并公开在一些人中宣布无神论的观点。最终

在1656年被永远开除教籍。

从此他的生活极其贫困,以磨光学镜片为生。斯宾诺莎生活的17世纪的荷兰已

经发展成为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荷兰当

时也是欧洲学术思想和宗教信仰比较自由的国家,许多著名的思想家、科学家如牛顿、洛克

、笛卡尔等都曾经在此避难和研究,从而荷兰的科学文化事业也发展很快,这一切都为唯物

主义和无神论思想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斯宾诺莎一生坚定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信

仰,从不屈就教会或权贵。这位信仰坚定、人格高尚的哲学家终于因贫病交加于1677年去世

,死时年仅45岁。斯宾诺莎的主要著作有:《神学政治论》、《理智改进论》、《伦理学》

等。其中,《伦理学》是他的一部最主要的著作。《伦理学》在形式上最大的特点是仿照几

何学的体例,用定义、公理、定理、演绎论证的方法来证明哲学命题。

反宗教理论建实体学说

《伦理学》分五部分:论神、论心灵的性质和起源、论情感的起源和性质、论人的奴役或

情感的力量、论理智的力量或人的自由。

斯宾诺莎的哲学体系就是由这五个部分构成。该书第一部分论述了他的实体学说,阐明了在

这个世界上,

除了自我依赖的实体及其分殊外,没有别的东西。第二部分论述了他的唯理论的认识论,阐

了观念的起源,说明了人的理性是可以认识自然的。第三部分论述了人的情感和意志的性质

和起源,阐明了人的被动的情感是由不正确的和混淆的观念造成的。第四部分论述了道德的

础、善恶的标准,阐明了人在盲目的情感支配下的奴役状况和在理性指导下的符合人性的道

德生活。第五部分论述了道德修养的途径,阐明了主动的心灵能与整个自然相一致,从而获

得自由。斯宾诺莎认为哲学的目的是使人达到最大幸福和快乐,伦理学则为人达到最大幸福

指出具体的正确途径。也正是这本书的宗旨。

在这部著作中,斯宾诺莎首先推翻了宗教中关于人格的理论,他明确地提出,神并没有什么

特别,它就是自然。

斯宾诺莎在《伦理学》中还进一步指出,把创造主与创造物、神与自然分离开来,还会陷于

其他种种自相矛盾。

斯宾诺莎提出了“实体”概念是针对超自然神的这一观点的,实体“概念”成了他哲学体系

中最基本、最核心的范畴,并由此形成了他的丰富的实体学说。他认为世界除了实体及其样

式之外,没有别的东西。那么实体究竟是什么东西呢?实体就是物质自然。他给实体的定义

是在自身内并通过自身而被认识的东西。

按照这个定义,实体是自身的原因,即自因,它不是由它以外的任何东西所创造,它的全部

属性和表现都可以根据它自己的本性来加以解释,不需要在它之外寻找其他的说明。可见,

符合实体这一定义的只能是统一的自然。斯宾诺莎把客观存在的物质与自然界作为惟一的实

体,从而认为实体是自我决定的,自然界本身是自己存在的原因;自然界中一切事物的相互

作用就是事物的真正的终极原因。

实体与世界万物的关系具体地说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第一,实体是万物的本元

,万

物是实体的具体表现形态。一切具体存在物都是同一实体的特殊状态,都是由实体派生出来

的。

第二,实体是万物的原因,是万物的规律性的根源。实体的本性具有法则

和必然性,它是一切事物的法则和必然性的源泉。就其本质来说,实体既包括广延属

性,又包括思维属性以及其他属性,实体就是这些根本属性的统一体。

在论述实体的过程中,斯宾诺莎提出并分析了属性和样式的学说。斯宾诺莎认为,属性就是

构成实体的本质的东西。也就是说,属性是构成实体本质的东西,是从属于实体的东西,离

开了实体,属性也就不存在。在无限多的属性中,有两种最根本的属性,即思维属性和广延

属性。

笛卡尔把思想与广延看做两个彼此独立的实体,而斯宾诺

莎则把思想与广延归结为同一实体或自然的两个属性,从而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他指出

:思想的实体与广延的实体就是那惟一的同一的实体,不过时而通过这个属性,时而通过那

个属性去了解罢了。

关于样式的观点,斯宾诺莎认为,样式是实体的分殊。也就是说,样式是指实体的具体表现

态。他把实体与样式的关系,看做是整体与部分、原因与结果、本质与现象、无限与有限的

关系。部分不能脱离整体而存在,样式不能脱离实体而存在,一切都在实体内存在,一切都

依赖实体而存在。他还认为实体是理智的对象,样式是想象(感性)的对象,作为想象对象的

样式是有限的、可分的、有生有灭的;作为理智对象的实体则是无限的、不可分的、不生不

灭的。但无限体现在有限中,不可分体现在可分之中,不生不灭体现在可生可灭之中。

对神学目的论,斯宾诺莎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同时,阐发了他的因果决定论思想。他首先指

出产生目的论错误的认识论根源在于“以己之心,度物之心”。

接下来,斯宾诺莎指出,

最后,斯宾诺莎指出。

在论述了实体问题之后,斯宾诺莎又详细地论述了认识论问题。对实体认识论问题,特别是

心与身的关系、认识的各种途径以及真理标准等问题,斯宾诺莎又详细的作了论述。对于心

与身的关系,斯宾诺莎认为,心灵与身体的关系,就如观念与对象的关系一样,心灵是身体

的观念,身体是心灵的对象,心灵不能离开身体,身体不能离开心灵,人是心灵与身体的统

一。

斯宾诺莎认为,人有认识事物的能力。因为人的身体的某一状态,在心灵中都有一个与之相

对应的概念。当人的身体为外界物刺激而产生各种状态时,在人的心灵中也就有了相应的身

体和客观事物的各种观念。总之,认识的对象是实体及其样式,即一切实在事物。而人类认

识和获得知识的方法分为以下三种:第一,知识是意见或想象,这是一种由直接经验和间接

经验而来的感性知识。第二,知识是推理的知识,它是以事物的共同概念和正确观念为依据

进行推论而获得的科学知识。第三,是“直观”知识,它直接从实体、自然的本质观念出发

,进而达到的对事物的本质认识。对这三种知识他认为可靠的只有推论的知识和“直观”知

识。

对于人们心灵中的正确观念的起源问题,斯宾诺莎认为,只有为一切事物所共同具有的东西

才可以正确地被认识。因此,对于人体和通常激动人体的外界物体所共有的和所特有的,并

且同等存在于部分和全体内的东西,人心中才可能具有正确的观念。一个正确的观念必定能

从已有的正确观念中演绎出来,必定与整个已有观念系统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又能与其他观

念区别开来。这就是真理的逻辑标准。所谓观念的外在标志,就是一个正确观念必定与它的

对象相符合,这是观念的真假性的事实标准。具有真观念并没有别的意思,即是最完满、最

确定地认识一个对象。真观念必须符合它的对象。既然真理是观念符合对象,那么检验真理

的标准就只能是客观的。到此为止,斯宾诺莎对真理的标准的认识是比较正确的。但是他的

唯理论倾向使他没有进一步发挥自己的这一观点,相反却接受了真理的主观标准,认为检验

真理的标准在于真理本身。

关于人类的各种情感和意志对人类的认识的关系,斯宾诺莎也作了一定的说明,他尤其提出

了各种情感对人类理智和认识的惑乱性影响。首先,斯宾诺莎认为心灵与身体的关系是同时

发生的同一关系,而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因果关系。身体不能决定心灵,使它思想,心灵也

不能决定身体,使它动或静。心灵只是身体的观念,而不是身体的机能,心灵与身体是不能

互相决定的。但是心灵与身体是有联系的,他们是同一关系。斯宾诺莎批评了心灵决定身体

的错误观点。他指出,有些人宣称身体的行动起源于心灵对肉体的支配,但是他们并没有也

不可能说明心灵用什么方式使身体动作起来。经验证明,没有身体的运动就没有心灵的思想

。当身体处于睡眠状态时,心灵就不能像清醒时那样去思想。这就是斯宾诺莎著名的心身同

一性理论。在此基础上,斯宾诺莎进一步批判了“意志自由论”。

辩证唯物承前启后

斯宾诺莎的《伦理学》一书荟萃了他一生的哲学思想。该书所阐述的实体、属性和样式的学

说,是17世纪西欧先进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发展的总结,它肯定了惟一独立存在的自然物质

实体是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整体,坚持了从世界本身来说明世界的唯物主义观点。

《伦理学》一书有很多的辩证法思想,尤其是自由是对必然性的认识等辩证法命题,对后来

辩证法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但是整个说来,该书占支配地位的仍旧是机械论和形而上

学的观点,如把实体看做是某种静止的、不发展的东西等。《伦理学》一书还突出地阐述了

唯理论的认识论思想。它肯定了认识主体和认识对象都是客观存在的物质,提出了心身同一

论以及真观念的内在标准与外在标准的学说,力图克服笛卡尔的二元论,在这里说明斯宾诺

莎的唯理论的性质有唯物主义的。

斯宾诺莎《伦理学》一书所阐发的哲学思想在近现代欧洲哲学史上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斯

宾诺莎的唯物主义自然观鼓舞了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思想家和德国许多思想家,他们在斯宾

诺莎的影响下,对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思想进行了决定性的发展。不论是德国的莱布尼茨还

是法国的伏尔泰、卢梭、爱尔维修等思想家都无不受到斯宾诺莎的影响。一直到黑格尔时期

,斯宾诺莎的影响仍然非常之大,例如,黑格尔就曾经明确地提出,要研究哲学,就必须首

先作一个斯宾诺莎主义者。

同类推荐
  • 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的法理与实证研究

    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的法理与实证研究

    本书以宜昌市社会管理机制中的网格化管理等机制为例,通过大量的实证数据来分析政府职能转移的法律规制问题、网格化管理中的网格员队伍建设问题、以及宜昌市探索的农民用水户协会等非政府组织运行机制和宜昌特殊的三峡移民管理机制创新等理论与实践问题。
  • 节目主持人语言传播艺术

    节目主持人语言传播艺术

    本书试图从传播学和系统论的角度,结合诸如信息论、控制论、传媒生态学、新闻学、美学和语言学等学科知识理论来探索节目主持人语言艺术的传播现象、技巧和规律。
  • 人来视往

    人来视往

    沈德新,1971年3月生于中国景德镇,百年老字号程协泰窑的第四代继承人,景德镇陶瓷文化历史的本土派研究人,著有《人来视往》等。《人来视往》,作者沈德新随笔集。
  • 社会组织治理的公共政策研究

    社会组织治理的公共政策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组织迅速发展,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日益得到高度重视。本书采用制度主义的方法,专门对社会组织的相关政策进行了梳理,考察我国的社会组织的具体状况,从而为社会组织的治理提供参考。本书首先讲述了社会组织总体的发展与现状,而后对正式社会组织、草根社会组织、网络社会组织的相关政策法规进行了梳理。
  • 光华思想政治教育论坛(2010-2011)

    光华思想政治教育论坛(2010-2011)

    本书收集了2011年在山西财经大学召开的“全国高等财经教育研究会思想政治教育协作委员会年会”会议论文和全国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师生的来稿,约40篇,论文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党史党建理论”“思想政治理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等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有的学术质量还较高。
热门推荐
  • 我的大美女老婆

    我的大美女老婆

    我是一个屌丝,而我的老婆是美女,我是一名保安,而我的老婆是总裁,别人都说我是小白脸,而我的老婆却说我是好男人,一名保安的逆袭之路,一名"小白脸"的正名之途.
  • 不灭禅仙

    不灭禅仙

    佛土叛逆佛子,偷灯油,点燃灯,坠入轮回。仙逆,佛现。妖出,魔灭。以力证万古,天命九转,金身不灭。
  • 绯色高校:千面特工闯校园

    绯色高校:千面特工闯校园

    两个腹黑千金,两个邪魅少爷,因一次开学的停车事故结下渊源……
  • 绝色悍妃,铁面王爷有点萌

    绝色悍妃,铁面王爷有点萌

    琳琅是21世纪的海归女,为了救人而穿越,再睁开眼竟成了的青楼头牌……丫鬟!她就不懂了,为什么别人都是穿到王妃皇后身上去,她就是丫鬟!还是青楼里的!就算穿到乞丐身上好歹是清白人家啊!但是既然穿了,那她在古代也要活得轰轰烈烈。她想的很好,却没想到在会惹上人人闻风丧胆的凌华国的三皇子君墨痕……君墨痕:“你昨晚发酒疯,不仅霸了我的床摸了我的身,还想占有我!我拼命反抗,可还是落得个被强吻的下场,你现在告诉我,你不记得了!嗯?”琳琅:“……”那一定不是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仙仙有约

    仙仙有约

    当化妖出仙的“他”在茫茫人海中认出“她”以后一场倾世绝恋的追逐游戏就此展开了。。。。
  • 修真学

    修真学

    这是一本介绍修真知识的书,内容包括真气、神识、符箓、阵法、法宝等知识,但都是作者综合以前所学臆测得来,很多读者觉得不对也没关系,毕竟本书旨在为修真玄幻一门锦上添花。这本书的性质决定了她的评分不高,大家有喜欢的,可以捡其中某些单章品读,或许可以给你某些启示。
  • 通仙宝鉴

    通仙宝鉴

    修灵成为绝世高手无望,隐居于都市过着凡人般的平淡生活。偶尔装装神棍,帮人指点迷津骗点小财,和美女助手有点暧昧,与邻居美妇保持亲密接触,此间偶尔刀光剑影、生死时速、步步惊心。可是随身携带了十多年的《通仙宝鉴》突然亮了,于是乎……牛人诞生了!美丽傲娇的狐狸精、身材火辣美女警官、清纯可人的校花、商场叱咤风云的女强人……纷纷来到他的身边,是想要享尽人间艳福,还是追求自己的长生梦,亦或者贪心点两者皆要……
  • 寒流

    寒流

    这个小说有马尔克斯《礼拜二午睡时刻》那种味道,一个不名誉的儿子死了,父亲去接他回家。但他对儿子的死却无动于衷。儿子的死因像《罗生门》那样众说纷纭。没几天,父亲也死了。那种爱,那种痛,说不清。
  • 学仕遗规

    学仕遗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蛋糕的100种做法

    蛋糕的100种做法

    《蛋糕的100种做法》介绍了如何制作巧克力蛋糕、慕斯蛋糕、冻品蛋糕等。